高校学生逃课现象的思考

时间:2022-07-23 07:03:41

高校学生逃课现象的思考

[摘要] 高校学生的逃课已成为各大高校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心态以及教学环节中的一些问题。本文重在思考大学生之所以逃课的原因,探讨如何积极面对逃课这一现象,进而提出要克服学生逃课造成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高校学生 逃课 主观因素 客观因素

高等教育虽然与传统的应试教育有很大的区别,但教学工作仍然是高校的中心工作,而课堂教学是开展教学活动最基本、最主要的途经之一。课堂不仅是传授知识、传播文化的神圣殿堂,也是师生进行接触交流的重要场所。然而,学生逃课现象在每所高校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可以说是一种司空见惯却又屡禁不止的现象。许多高校每学期都要开展学风建设,而重点之一就是杜绝逃课、迟到、早退现象,往往是一抓效果明显,一放“涛声依旧”,总是不能治本。学生逃课现象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总体心态以及学校教学环节中出现了某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逃课原因

学生逃学旷课现象在每所高校都偶有发生,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具体表现有下面几个原因:

1.学生自身的原因

(1)缺乏自主学习的动力

现在的大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家庭条件优越,没吃过什么苦,并且从小到大的生活都是由父母安排,所以缺乏自主成长的心理需要和相应的能力。其中不少大学生好逸恶劳、贪图享受,在老师和父母的牵引、扶持下跨越了人生第一关――考入大学。高考后,他们以优胜者的姿态进入高等学府,没有了老师的督促、父母的管束,自己可支配的时间多了,自己做决定的事情多了,紧绷的神经一下放松了,而懒散习惯也接踵而至。还有部分逃课学生是因为刚入大学,还没有完成角色转变,非常迷茫,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为进了大学就是进了“保险箱”,带着“混文凭”的思想,不再吃苦去学习,而是逃课或沉缅打牌、睡大觉、玩电子游戏来消磨时间。

(2)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有厌学情绪

由于高中时期学习高度紧张,学生忙于应付包括高考在内的各种考试,很多学生都没有时间去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和爱好,对自己今后人生道路缺少必要的思考,有不少学生的高考志愿都是听从家长或亲朋好友的建议。有不少学生由于高考分数的原因,当他们踏入高校大门后才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而自己的爱好与兴趣与所学的专业相距甚远。还有的学生自制力相对较弱、个人想法过于理想化、对专业尚不能完全了解等等,导致学生不愿去上课。久而久之,课程越缺越多,相关的知识越来越难以理解和接受,以至随着年级的增加,只好利用逃课换得一时的躲避,最后导致退学。

(3)忙于自身充电

这类逃课的学生往往成绩较好,接受和自学能力较强,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自学就已经掌握了该掌握的知识。为了发展自己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开阔视野,于是逃课上图书馆涉猎群书,或去听其他专业的课,甚至进行社会实践。

(4)追求刺激

有的逃课生反映,有时候逃课仅仅是为了表现自己与众不同、有个性,从中寻找反叛的。比如通过逃课感受网络游戏的刺激就是一种反映。

(5)其他原因

有的逃课生,偶尔确实有事,却因怕麻烦或怕被老师拒绝,采取不通过正常的请假手续而采取逃课的方式,这种无组织无纪律观念逃课的学生为数不少。也有逃课生说,上到第四节课时肚子就饿了,所以逃课。另外,急功近利的外部生存环境也是引发逃课现象的重要原因。迫于就业环境的压力和用人单位的择才标准,一些大学生以逃课为代价博取名目繁多的“通行证”,或者打工兼职,积累社会经验,增加将来就业的筹码,等等。

2.教师方面的因素

(1)教学艺术性较差

在调查中,学生们反映,一些任课教师在授课内容安排、授课方式、授课艺术等方面存在一定不足,使大学生对课程不感兴趣,甚至产生反感、厌课情绪。比如,有些教师讲授的内容不联系生活实际,较为干瘪空洞,缺乏说服力;有些教师讲授的观点已经过时,对大学生没有吸引力;有的教师讲课的速度过快,学生难以跟上讲授进度。

(2)考试方法不当

这是造成学生逃课的一个重要因素。现在大学里的考试,一般以教师在课堂讲授时学生记的笔记为考试内容,没有去听课的学生,在考试前,猛抄或复印别的同学笔记,“临时抱佛脚”也能过关,甚至比上课认真记笔记同学考的分数还要高。有的教师为了“讨好”学生,到临考前几周把考试题目告诉学生,有的甚至把答案也写出来,这样,平时不来的学生只要临时突击几天,就可以过关,这就等于间接地鼓励学生逃课。此种做法值得我们好好深思。

(3)上课纪律不严

一些教师对大学生出勤、课堂纪律等方面要求较为宽松,甚至对大学生迟到、早退、缺课等情况不闻不问。这种松散的课堂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大学生逃课现象的滋生和蔓延。

3.学校方面的原因

(1)许多学校的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仍然没有摆脱计划经济的模式,教育脱离市场的现象十分严重,使学生感到学不到实际应用知识,即使听课,走上社会也没有什么用处。这种教育模式使得对那些学习中规中矩,对老师亦步亦趋的学生,在毕业后反而存在知识面狭窄、能力较差、适应性较弱等问题。

(2)制度执行力度不够。每一个学校都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当一个学生的逃课次数达到一定数量时,学校应给予相应的处分。然而,在实际中,这些制度没有真正落实,因学生旷课而受到处分的人很少,这些制度对学生没有真正起到约束作用。

二、对策分析

1.改进教学的方式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教师必须舍得花苦工夫,认认真真地备好每一堂课。上课的时候,不仅要理清思路,攻破难点、疑点,而且应该站在学科前沿,在内容上给学生以新鲜感和新奇感。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则应当注意多样化,比如采用对话式、讨论式、质疑式的教学法,增进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发挥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还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法作为辅助,使教学效果直观形象,增加信息量。学生进入教师创设的教学境界,会把听课当作一种享受,当然不会想到逃课。

2.改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石。有部分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来学校读书只是为了完成父母的心愿,混张文凭。常常根据是否喜欢某一位教师来上课学习。所以老师要常深入班级,与学生谈心,参加学生组织的活动。在文化活动、学术交流中增进与同学之间的友谊,慢慢培养学生的理想,激发学习兴趣。

3.改变考试方法

原有的考试方法是教师划重点、考笔记、考书本,以知识记忆为主,使逃课的学生投机取巧得以过关,甚至得高分。考试要以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为主,考试内容灵活,不以死记硬背的题目为主,考试方法多样,笔试、口试相结合或学生通过查资料、调查研究、撰写小论文等多种形式,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同时,在评分时,结合学生平时考勤、学习态度来评分。

4.加强思想教育,激发学习动力

首先,应加强学生组织纪律性的教育。把学生逃课结果与各种奖惩挂钩,并严格按规定执行,使学生自觉履行请假手续,遵守组织纪律。其次,增强危机感,激发学习动力。学校有关部门应经常开展学习目的教育和就业形势教育。通过社会实践方式,让学生亲身感受当今生存竞争的压力和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同时要让学生认识到,大学阶段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应该好好珍惜。大学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它给予学生的不仅仅是立竿见影的谋生的技能,而更多的是做人、做事等方面的道理,它可以全面地提高人的品味并能够受益一辈子。逃课打工或参加社会实践是得不偿失的舍本逐末的做法。学生明确了学习的重要性,就会放弃实用主义和功利化的态度,在大学这段人生最好的黄金时间发奋学习和“充电”。另外,专业思想的教育应从新生入学抓起,通过专门的专业介绍、新老生交流会、专业教师与新生的座谈等多种形式,使学生了解本专业的方向、特点和前景,让学生一入学就热爱专业。在以后的教学中,时常体现本专业的重要性,经常把最前沿的学术成果通过讲座介绍给学生,使学生对专业始终充满浓厚兴趣。有了兴趣,也就有了学习的动力。

5.加强学生考勤,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对学生上课情况进行监督并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是解决学生逃课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这不仅需要班干部、任课教师日常的考勤登记,还需要学院(部)和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经常深入课堂教学第一线检查监督。学生对逃课往往不以为然,就是因为规章制度没有落实。所以,对日常的学生考勤必须“动真格的”,做到有检查、有结果,严格按照制度办事,该处理的坚决处理,使规章制度在学生心目中真正有威慑力,以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总之,大学生逃课现象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表面上看是一个学生对学业的态度,但实际上它关系到教学体制、教学管理、教师素养、教学条件、学生思想行为等各个方面。因此,要解决大学生逃课这一难题,需要教学管理部门、教师、学生和社会的密切配合,共同努力,使课堂教学走上良性循环,减少学生逃课行为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杨中伟,桑大志.高校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与思考[J].煤炭高等教育,2006,5(24) .

[2]黄萍.高校学生逃课现象剖析及解决对策[J].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2000,1(6) .

[3]柯羽.高校学生逃课行为的理性思考[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4,3(17) .

[4]孙旭波.高校学生逃课行为原因及对策[J].铜陵学院学报,2006,(5).

[5]谈宗凡.高校学生逃课原因及对策分析[J].新西部,2007,12.

[6]邵海燕.关于高校学生逃课现象的思考[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4,3(29).

[7]叶坦.学生逃课原因分析及对策[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5).

上一篇:幼儿动画片中语言的教育策略设计 下一篇:班级管理中如何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