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助困工作的现状与思考

时间:2022-09-01 02:01:13

高校学生助困工作的现状与思考

摘 要:高等学校助困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一环,以针灸推拿学院为例,结合工作实践,通过数据的分析,探讨现今高校在对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予以助学贷款、助学金帮作为在学校的学习生活经费、帮助与引导学生参加勤工俭学,等方面的现实状况,对高校助困工作予以思考,以期更正规系统地做好助困工作。

关键词:助学贷款;高等学校;贫困生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4-0238-02

高等学校作为国家助学体系的载体,也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平台,承担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今的高校学生助困工作大体上分为三大类:对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予以助学贷款以完成学业;对该类学生予以各种名目的助学金作为其在学校的学习生活经费;帮助与引导学生参加勤工俭学,靠自己的力量解决部分生活费用,高校助困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一环,结合奖贷助工作体会,浅谈个人观点探讨如下。

一、针灸推拿学院贫困生情况

由于高校的扩招,在校学生人数呈逐年递增的趋势,而贫困学生和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人数也相应增加,每年经过贫困认定的学生基本维持在20%左右;能成功申请到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也基本维持一定比例,体现了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支持,让每一位勤奋努力学习的学生都能获得上大学的机会。

贫困等级为二星级(家庭收入低或无固定经济收入,学生本人在校的基本学习、生活得不到经济保障,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300元)的学生人数占所有贫困生的大部分,而一星级(家庭经济收入不足以支付在校学习学费、住宿费,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400元)和三星级(家庭境况特别困难,无直接经济来源,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100元)的学生分别只占17.4%、19.9%,贫困的原因大致分为家庭务农为主收入微薄、家中子女多难以支付学杂费、家中亲人患病医疗费高等,特殊困难的单亲家庭或孤儿较为少见。我校主要有国家助学金、慈济助学金、易方达助学金、周密助学金、新长城自强助学金等多项助学金,每年通过各项助学金,绝大多数的贫困生都能得到约3000元的资助,特别困难的学生都得到优先的资助,如果家庭情况实在困难会予以一次以上的资助,4000~5000元基本可以保证这部分学生在校的生活费用。参加勤工俭学的获得助学金的学生较少,只有20%多,其中一部分是通过学校的勤工助学中心获得校内的固定岗位,如办公室助理、球场管理员等,一部分是校外商家的短期岗位,工作数小时多则数天,获得报酬的途径不固定。

二、学生助困工作现状

(一)国家助学贷款是党中央、国务院利用金融手段完善我国普通高校资助政策体系,加大对普通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力度所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学生只需要提供本人的身份证、学生证(入学录取通知书)、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的证明、本人的贷款申请书、家长(或监护人)身份证、户口本复印件,经学校审查无误后即可通过贷款缴纳学费,每学年有近20%的学生成功申请到贷款,真正做到使每一个学生不因经济困难失学,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成才。只是在实际的操作工程中还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

1.贷款银行的改变使贷款较难形成体系

我校曾依托建设银行开展,从2006年开始才是国家开发银行委托农业银行开展贷款工作。因为助学贷款是一年一贷,一些学生每年的贷款是出自不同银行,由于体系不同,在国家开发银行的贷款系统中很难查到自己的全部贷款数据,在毕业后还款还息时搞不清该还多少,导致了延期还款影响个人信用。同时,即使是同样的国家开发银行贷款,从2008年开始了网络申请,本意是使贷款工作规范化,系统化,无论是银行、学校、学生都较好操作和了解贷款情况,但是,在2009年银行又采用了与2008年不同的新网络申请系统,学生在填报时感到十分迷惑,资料填写也出现了很多的错漏,而一些关键信息的错误直接导致了还款日期和利率的错误,学校方面不得不人工反复核对检查,反而降低了工作效率。

2.贷款申请历时长、工作繁杂

以2010年秋季贷款为例,从9月初收取学生贷款资料开始,直到2011年1月初才签订贷款合同,很多高年级学生在实习期,更改资料、确认数据乃至于签订合同十分不便,邮寄费、交通费对于贫困学生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对于网络申请,很多学生不是很了解,尤其是系统一年一变,去年填写好的资料今年就不能使用,一些困难新生,以前没有接触过电脑,更是对网络填报程序感到困惑。在贷款资料缺少统一标准的情况下,学生不仅要多次填写核对,学校工作人员疲于填写各种不同的表格,错误在所难免。虽是本着认真与负责的态度而反复,客观上也造成了过程的漫长。

(二)现在的助学金发放是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工作才能完成,首先要学生自己在出具证明材料的基础上提出贫困认定申请,经院系民主评议小组审查认定后才具有申请助学金的资格,在相关助学金具体通知下达后,再根据要求填写申请表格,经评议后上报助学金发放单位审查,通过后才能下拨该笔款项。在此过程中,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即使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也难免出一些问题。

1.贫困情况的难辨性

如今的贫困证明,多数是根据学生向学校提供的《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而在学生填写家庭人口收入时,出于不清楚具体收入或是投机取巧的刻意隐瞒,填写的数目差异很大,尽可能少报或不报,经查阅学生入学时填写的学生登记表,有些学生申请贫困认定表格的家庭收入与之差异很大,尤其是高年级学生更为明显。还有些地方民政部门也并不能本着负责的态度出具证明,某些学生报到时所拿的情况调查表,甚至在未填写任何情况的条件下,就盖上民政部门“情况属实”的公章,这种情况下学校很难判断这样的证明能“证明”什么!同样,根据学生在校消费水平,也不易判断学生贫困的真实情况。学校规定是拥有高档手机、电脑的学生不能认定为贫困生,而随着手机、电脑在高校的普及,即使是贫困学生也是越来越多的人拥有这些高档消费品,有说是亲友相赠,有说是二手的,争议很大。也有个别贫困生消费水平明显较高,不予以资助就拖欠学费,给予资助的其他学生非常不满,可据了解家庭情况又确实困难,此类学生也很难辨别。

上一篇:对音乐院校学生“重艺轻文”思想倾向的思考与... 下一篇:地方高校服务社会对培养人才的驱动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