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女性休闲体育

时间:2022-06-03 10:51:07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女性休闲体育

摘要:我国休闲体育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存在着时间、人数、项目和消费等方面的性别差异,女性休闲体育发展相对滞后。这主要是社会性别环境制约和女性自我限制相互作用的结果。为促进我国女性休闲体育的发展,需要加强女性休闲体育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休闲体育发展的主流决策,科学规划和建设休闲体育活动场地、项目及服务体系,加强宣传教育,增强社会性别平等意识,消除女性自身限制。

关键词:女性休闲体育;社会性别;两性和谐

中图分类号:G81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09)05-0032-05

Women’s leisure spor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gender

OU Ping

(Feminine Sports Research Institute,Hunan Women’s University,Changsha 410004,China)

Abstract: Whereas leisure sports in China are developing rapidly, there is a gender difference in leisure sports in China in terms of leisure time, number of people, event and consumption: the development of women’s leisure sports is relatively backward, which is mainly due to the result of interaction between social gender environmental confinement and women’s self restriction. In order to boost the development of women’s leisure sports in China,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theoretical study and technical development of women’s leisure sports, consider social gender awareness as a major factor for making decis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eisure sports, scientifically plan and construct leisure sports playgrounds, events and service systems, strengthen promotion and education, sharpen such awareness as social gender equality, and eliminate women’s self restriction.

Key words: women’s leisure sports;social gender;sexual harmony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我国的休闲体育得到了可喜的发展,人们对休闲体育的重视度逐渐提高,体育场馆、设备状况逐渐改善,休闲体育项目变得丰富多彩。但我国休闲体育发展现状还存在很多的缺陷,例如:市场化程度不高、技术含量低、投资长期不足、服务设施不全、休闲体育场所少而且收费偏高;城乡发展不平衡,参与群众年龄、性别差异较大等等[1]。我国对休闲体育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比较一致的休闲体育概念及理论体系,而且研究内容也以休闲体育行为和项目的发展为主,少有从历史、文化和社会学视角对休闲体育的城乡差异、性别差异及可持续发展的深入分析。休闲体育是一种文明、科学、健康的现代生活方式,女性是休闲体育不可或缺的主体,女性休闲体育的充分发展是女性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女性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衡量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标志。因此,积极发展女性休闲体育,构建两性和谐的休闲体育文化,对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从社会性别视角审视我国休闲体育现状中的男女性别差异,并提出促进我国女性休闲体育发展的对策。

1当前我国休闲体育的性别差异

当前,我国社会在两性平等方面比以往有了很大进步,但是由于社会性别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生活的一切领域,休闲体育差距在男女性的生活中依然存在,女性休闲体育发展相对滞后。通过走访调查和综合分析了相关研究后发现,在参与休闲体育时间、人数、场地项目的选择与消费上性别差异最明显。

1)参与休闲体育时间差异。余暇是从事休闲体育活动的基本保障。在社会工业化和自动化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有了更多的自由时间。但是,女性由于受职业与家庭双重角色所限制,自由时间相对男性较少。据中国公众休闲状况调查组从2000年起历时3年多对上海、天津、哈尔滨的调查研究发现:即使是实行了双休日之后,在享有闲暇时间上仍延续着传统的社会差别,即男性优于女性。据王雅林[2]调查,工作日男性群体的休闲时间为314.38 min,女性为288.41 min;而休息日男女休闲时间分别为471.69 min和387.87 min,两者相差83.82 min。石振国等[3]的研究显示,男性居民每次花在休闲体育活动的时间在2 h以上、1.5~2 h和1~1.5 h这3个时间段都比女性居民多,而在0.5~1 h和0.5 h以下两个时间段里,又以女性居民多于男性居民。许宗祥等[4]的研究也发现,男女性在参加休闲体育活动的次数和时间上差异很大。每周从没参加过和仅参加1次休闲体育活动的女性多于男性。在活动时间安排上来看:男性每次休闲体育活动时间在30~60 min的比例几乎是女性的两倍;1~1.5 h也高出女性5个百分点。这说明,男性花费在休闲体育的时间比女性长,女性每次锻炼的时间相对较短。

2)参与休闲体育人数差异。体育人口是反映参与休闲体育人员数量的直接指标,体育人口的性别比也基本反映了参与休闲体育人员的性别组成。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结果显示,2000年我国16~70岁的城乡居民中,体育人口的性别结构男性占62.5%,是全国总人口的11.4%;女性占37.5%,是全国总人口的6.9%。男性体育人口占男性总人口的20.2%,女性体育人口占女性总人口的15.8%。①徐箐等[5]的研究显示,上海市体育人口的性别比为161:75。男性体育人口数高于女性体育人口数,而且分年龄性别比波动幅度较大。性别比最高的是26~35岁年龄组,为340:60,女性体育人口数大大低于男性。其次是36~45岁年龄组,为179:94,性别比较低的是46~55岁和56~65岁年龄组,分别为98:46和103:71。不难发现,26~45岁年龄组差异最大,该年龄段的女性正是工作、生活压力加大,负担系数较高的时期,符合不同性别角色社会发展条件差异特征。

3)场地和项目的选择与消费差异。在场地选择上,女性明显表现出选择场地消费少、离家近且便于兼顾家庭的倾向。男性在选择公共场所、单位、收费场所的比例远远高于女性,而在自家庭院、住宅小区、公园广场的比例低于女性[4]。另有调查表明,在收入较低的职业妇女中17%的女性体育活动局限于家里和公园,仅5%的女性去公共体育场馆进行体育活动,而收入较高的职业女性中有46%的女性则喜欢去较高档次的公共体育场馆。②并且,女性除了更多选择在一些无收费的公共场所进行健身外,她们往往还不愿进入男性集中的体育场所。

在项目选择上,女性比较喜欢相对“静”一点的相对单调的项目,如散步、瑜伽、太极拳等;男性就比较喜欢相对“动”一点的项目,如跑步、旅游、打球等[3]。男性在休闲体育高消费项目上的选择范围和自也比女性更大,众所周知,高尔夫球场和赛车场上活跃的多是男人的影子。

在休闲消费上,女性体育休闲消费总水平明显低于男性。女性无休闲体育消费的比例大于男性,在休闲体育消费少于10元及10~100元的范围内略占优势,而在100~500元和多于500元高消费范围内均少于男性[4]。尽管健身馆、健美操培训班等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但其高消费水平使大部分女性只能“浅尝辄止”。而一些较高档次的休闲娱乐场所几乎是男人们的专利。

当然,休闲体育性别差异还表现在其它很多方面,如休闲体育享受和体验程度差异、休闲体育理论研究差异、休闲体育决策权差异等,这些都不能被忽视。

2导致女性休闲体育滞后的因素

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休闲体育领域性别差异的存在,是社会性别环境制约和女性自我限制相互作用的结果。

1)社会性别环境制约。男女之间存在着各种差异,这主要由于我们生活在性构社会(“性构社会”是指社会中男性与女性角色都是由社会构建出来的)[6]。休闲体育发展的性别差异现象是由于社会性别观念、体育决策者性别差异和女性社会地位等因素造成的。

第一,社会性别观念影响。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存在着男尊女卑的思想,传统的性别偏见至今仍然影响着中国妇女的生存价值,妇女依然处于从属地位。她们不仅要工作,还要扮演“相夫教子”的角色,承担大量的家务和义务。如今,虽然女性的社会地位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性别差异的影子依然残留在人们的意识里,“传统宗教、道德、哲学、习俗等远没有肃清”[7]。它反映在休闲体育上的结果是,女性较男性拥有较少的权利和自由。

第二,决策者性别差异的制约。女性在当前体育决策中的地位和作用比以往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在体育管理层依然是男性一统天下。“体育决策部门,女性的比率明显不足。在目前国际奥委会的127名委员中,女性只有12名。在15人的执委会中,女性只有1名。在我国体育总局及直属单位中,司级女干部只有20人,占总人数的12%。男女平等的道路还任重道远”[8]。决策层性别的不对称造就了休闲体育文化生产、机制的构建与休闲体育运行中的男权本位和“非女性主义”语境。女性在体育决策上的失语导致了她们在休闲体育领域中的不利状态。

第三,女性地位限制。社会地位的相对低下使女性在人类体育文化实践活动中成为边缘群体,女性在体育文化叙事中丧失了主体性。传统的伦理和性别意识至今仍然影响着中国妇女的生存价值,在社会工作上分划着所谓的“男性工作”和“女性工作”,而女性工作涵盖的多是服务性工作,且具有典型的时间长、收入低、少升迁机会和协助男性工作等特点。劳动的差异显示了两性地位的差异。受教育的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女性的社会地位。造成女性在休闲体育活动中缺席。经济地位的弱势限制了女性享有休闲体育活动的资源,特别是商业性休闲体育活动。据2000年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显示:全国以农业为主的女性收入仅是男性收入的59.6%,全国城镇在职女性的人均年收入是男性收入的70.1%。女性的收入普遍低于男性。在消费上,女性更多的是负责家庭日用品的消费,并不掌握家庭的经济大权,她们的消费更多的是为家人服务[9]。传统的性别教养和女性较弱势的经济地位使她们在休闲场地和项目的选择与消费上比较谨慎。

2)女性自我限制的影响。首先是自我观念的限制。自我观念会在无形之中决定女性选择休闲活动的方式,如敏感、害羞、过分关注自己在他人面前的形象等往往会导致自尊心的缺乏,对休闲行为产生不利的影响,最终成为限制女性体育休闲的一种因素。还有研究认为,人们从事休闲活动的最大障碍在于“个人心理状态和特性”,在于“人们以什么样的方式评价自己,认为自己在自由的时间里做什么样事情才比较得体”[10]。社会存在对女性参与体育活动不雅的判定,在这种文化观念的影响下,女性最终可能会去选择更为“得体”的事情(如美容甚至打麻将)。

其次是女性对性别角色的妥协和认同。女性在成长过程中,始终被教导遵循社会对女性提出的价值观和行为要求,如温顺、善良、依恋、体贴,以他人为重,家庭责任感等,同时,女性也在不自觉地把它内化成一种心理定势。所以,如果一个女性知道社会不赞许她们从事某项活动,那么这就可能意味着,她甚至可能根本不会去考虑参加这项活动,并认定自己对这项活动“不感兴趣”。这种性别角色的妥协和认同限制了女性对其休闲兴趣的表达。

第三是技术技能缺乏。体育活动项目都具有一定的技术要求,需要一定的技能,这对于许多女性,尤其是未受过学校系统体育教育的女性来讲成了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障碍,甚至因此放弃选择体育活动。“自我感受的无能”限制了女性的休闲。技能的缺乏会导致失去信心,没有信心又影响技能的提高,成了恶性循环。关彦莉[11]在对女性闲暇体育现状调查中表明,9.5%的女性(25~34岁:9.7%;35~44岁:6.1%;45~55岁:12.8%)认为技术技能的缺乏影响着自己参与休闲体育活动。是自我感受的无能限制了她们对休闲体育的参与,转而选择以观赏体育的方式来代替技术含量稍高的休闲体育活动,如看体育电视转播和去现场观摩体育比赛、表演等。

3促进女性休闲体育发展的对策

3.1加强女性休闲体育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

1995年,第4次世界妇女大会的召开促进了我国女性体育研究的起步,进入21世纪后我国女性体育的发展和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12]。学者们从历史、社会、文化等不同角度对女性体育理论与实践进行分析,促进了我国女性体育的发展。然而,我国女性体育研究的质量、深度和广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女性体育事业还存在着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城市与农村、女性与男性等发展不平衡现象。在我国成功举办了奥运会和休闲体育迅速发展的背景下,针对女性在休闲体育中的不利状况,加强从社会性别视角关注和研究女性休闲体育、促进女性休闲体育发展显得尤为重要。社会和相关政府部门要在体育科研机构中专设女性休闲体育研究部门或成立专门机构,办好各种体育刊物,开辟女性休闲体育研究专栏,加强女性休闲体育学科化建设,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女性休闲体育理论与实践体系[13]。

加强女性休闲体育器材用品的研制、开发与设计,生产出适合女性的不同类型、不同功能、价格合理的新型健身器材和用品是促进我国女性休闲体育文化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措施。同时,编辑出版“趣味性、娱乐性、实用性强,易于自我锻炼、评价、检测”的体育技术、卫生知识、娱乐消遣等方面的书籍、画册、音像制品等,以满足女性休闲健身、娱乐、消遣等需求。

3.2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休闲体育发展的决策主流

传统的性别观念和现实的社会性别不平等是女性在休闲体育中处于不利状况的重要原因。女性休闲体育的发展需要有男女平等、共同发展的社会大环境的培育。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是全球性的争取性别平等的战略,已经成为衡量各国社会发展程度的依据之一。因此,要充分发挥政府在提高女性社会地位中的宏观调控作用,把社会性别意识纳入政府工作的各项决策中,在社会成员的利益格局调整和资源配置上,坚持男女平等参与、共同发展、共同受益的原则,切实制定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与妇女发展相协调的政策,进一步消除性别歧视,维护妇女合法权益,提高女性经济、社会地位,淡化家庭给女性带来的角色紧张,缓解女性双重角色的压力,赋予女性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营造男女平等、共同发展的社会大环境。

休闲体育是女性社会交往、健康娱乐和自我发展的重要平台之一。在休闲体育发展决策中要坚持男女平等的社会性别意识,切实制定有利于休闲体育发展和两性协调发展的政策,使休闲体育资源配置充分考虑到性别差异,公平地满足女性休闲体育设施的特殊需要,满足女性能接受休闲体育教育和培训的需要,保证规则和标准建立在男、女平等的基础之上等。在体育管理和决策层面上,特别是较高层次上,要增加更多的女性领导者和决策者,加强女性在休闲体育运动中的决策权。在社会体育生活和休闲体育服务业中,要有更多的女性领导和女性榜样人物,以起到角色的示范作用,提高女性的参与率,同时,要发展能使女性在各层次上全面参与休闲体育活动并形成具有这种参与价值的新的休闲体育文化。然而必须考虑的是,新的休闲体育文化体系中的女性休闲体育必须尊重不同性别的价值诉求,在性别自尊的基础上和男性休闲体育文化建立起水融的关系,以丰富人类休闲体育文化的内涵,形成我国两性和谐的休闲体育文化生态系统。

3.3科学规划和建设休闲体育场地、项目和服务体系

科学规划和建设休闲体育活动场地与设施。女性不能充分地参与体育休闲活动,重要的原因是现有活动场地和器材设备不能公平地满足女性的特殊需要。在城市,学校和社区是女性休闲体育生活的主要场所,在农村,学校和村庄公共余地是女性休闲体育生活的主要空间。因此,要按照科学便捷、城乡协调、两性和谐的原则,改进和加强学校休闲体育设施建设,并结合社区和村庄人口规模、人员素质、个性偏好和消费水平,大力发展功能细化、形式多样、方便选择的体育馆所,为更多的女性提供运动、健身、休闲、娱乐便利。

要消除体育休闲的性别差距,为女性提供休闲机会,最佳途径是实现休闲体育项目的多元化与特色化。一方面加强女性特色项目的研发和创新,另一方面大力发展适合男女及家庭共同参与的体育娱乐活动。根据女性的身心特点和社会角色,在时间上面向人生的全过程,在空间上面向社会的全方位原则,合理配置不同强度、不同时间、不同年龄组合的女性活动项目和方式,激发不同层次女性的参与意识与热情。

构建多层次、高质量的休闲体育服务体系。不同层次的女性群体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和消费观念。政府既要鼓励社会力量,共同培育适合不同消费层次群体的休闲体育消费市场,更要加大投入,完善休闲体育基础设施,降低消耗门槛。同时培养专业化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消除因技术缺乏对女性参与休闲体育产生的障碍。消除休闲服务中的性别歧视,努力缩短性别间休闲差距,实现两性和谐共享。

3.4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消除女性自身限制

解决内因是推动事物变化发展的决定力量。加大对女性休闲体育的宣传和教育是解决影响女性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内因的重要手段。各级政府部门应通过社会舆论和各种传媒导向进行宣传,强化男女平等观念、消除性别角色刻板印象,引导女性充分认识休闲体育对改变传统生活观念、提高现代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水平的价值,使女性打消性别顾虑,积极地参与和享受各种休闲体育活动。另一方面,要通过学校休闲体育教育和培训服务机构帮助女性正确认识性别角色与性别关系,树立现代性别平等意识,改变传统休闲观念和增强权利意识,并提供休闲体育参与所需的兴趣培养、技能培训与支持,提高女性休闲体育活动能力,消除自身限制。

注释:

① 2001年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数据库. 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提供.

② 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 国家体育总局,2002.

参考文献:

[1] 张明英. 我国休闲体育的发展前景[J]. 湖州师范大学学报,2001,23(3):64-67.

[2] 王雅林. 城市休闲:上海天津哈尔滨城市居民时间分配的考察[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78.

[3] 石振国,陈培友,田雨普,等. 我国城市居民休闲体育社会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0(6):59-63.

[4] 许宗祥,杜熙茹,徐佶. 我国休闲体育性别差异之研究[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28(1):1-5.

[5] 徐箐,肖焕禹. 从上海市体育人口的性别结构透视其妇女体育的开展[J]. 中国体育科技,2005,41(1):69-72.

[6] 卡拉•亨德森[美]. 女性休闲:女性主义视角[M]. 刘耳,译.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6.

[7] 张世春,许万林,曾玉华. 东西方“女性主义”历史文化的分野与我国妇女体育文化建设本土化的思考[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26(5):14-17.

[8] 立群. 风景这边独好――访中国奥委会副主席何慧娴[J]. 中国体育,2004(3):29-33.

[9] 第二期中国妇女地位调查课题组. 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主要数据报告[J]. 妇女研究论丛,2001:5.

[10] 吴贻刚. 中外休闲体育研究的现状与问题[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27(3):39-43.

[11] 关彦莉. 兰州市高知女性闲暇体育现状调查与分析[J].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05,19(2):63-66.

[12] 董进霞,马风霞. 女性体育研究综述[G]//中国妇女研究年鉴2001-2005.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180-189.

[13] 梅峰,王守峰. 我国休闲体育发展状况及发展对策研究[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6(6):110-112.

上一篇:收益管理在体育场馆经营中的应用 下一篇:我国体育教师队伍现状及加强建设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