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如何凸显职业化特色

时间:2022-06-01 10:45:06

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如何凸显职业化特色

【摘要】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开展,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也应与时俱进,凸显出职业化特色,在整合教学目标,加入职业化内容;创设参与情境,凸显职业化特色;以就业为导向,进行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行为实践这几方面作出尝试和努力。

【关键词】中职语文 课堂教学 职业化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地开展,新课程理念在中等职业教育的宣传和培训,大多数中职语文教师转变了教学观念,并自觉运用新课程理念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可以说,课程改革的实践已从宏观转到微观,应经深入到课堂领域,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大批职业技术人才,已日益成为中职语文教师的共识。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和《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简称《决定》)的颁布,给中职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决定》提出:“‘十一五’期间,职业教育要为社会输送2200万名中职毕业生。”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要求各级政府“大力发展各类职业教育。”面对当前这严峻的形势,作为中职语文老师,我们感觉身上的担子重了,我们需要寻找一种新的改革语文课堂教学的方法,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作为文化基础课的主课语文教学还未能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沿用普教模式,缺乏职教特色”,教学质量不甚理想,中职语文教学与时代要求有相当大的距离。语文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形式,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渠道。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是语文教学质量的标志,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关系到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那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如何面对二十一世纪的挑战?如何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面向社会需要,适应学生的现实水平状况,完成职业教育任务并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职业教育,探索一条既符合我国中职语文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对我国教育的历史和现状具有鲜明的针对性的改革之路?这是我们迎接新世纪教育教学的当务之急。我认为应该凸显中职语文课堂的职业化特色,下面,我就以下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①整合教学目标,加入职业化内容。②创设参与情境,凸显职业化特色。③以就业为向导,进行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行为实践。

一、整合教学目标,加入职业化内容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是这样表述的:“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通过课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进一步提高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浅易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文学作品欣赏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为提高全面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奠定基础。”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在表述上与普通高中总体是一致的,但在目的性上更强调“为提高全面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奠定基础。”职业化是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独有特色,中职姓“职”而不姓“基”,普通高中基础教育无论怎么发展,都不可能取代中等职业教育,但是如果中职教育工作者不能在工作中凸显职业化特色,则有可能贻误前程。语文老师可将职业化全面渗透到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文化课教学、社会实践等形式,实现职业指导工作的全员化,全程化。

教学目标体系决定着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质量规格和水平。传统的教学目标多偏重知识的传授,影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如今,素质教育已启示并要求我们对教学目标进行整合。教学目标是一个多元体系,涵盖认知、智能、情意三个领域,这为职业教育的学科渗透提供了良好的背景。中职语文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必须紧紧围绕学校教育的整体目标,遵循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这是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基本立足点,忘记了这一点,就会背离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

中职教育要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服务,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为西部大开发服务,增强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功能。这个多元的体系要求教师在明确认知、智能目标外,还应从渗透职业教育的角度着手,沟通语文教学同生活的联系,变封闭的语文教学为开放的语文教学,凸显中职语文课堂教学职业化特色。比如,给幼师专业学生教学职高语文第一册《景泰蓝的制作》时,教学目标中除了学习课文以景泰蓝的制作程序为顺序组织材料和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的写法,领会课文语言准确、通俗、平实的特点,了解景泰蓝制作工艺繁复、精细、巧妙的特点,认识我国劳动人民不平凡的劳动和智慧外,还可以让学生学会制作一件其他手工艺品,再现场演示,口头表述制作过程,在语文学习中提高学生制作手工艺品的水平和口头表达能力,既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提高了他们的专业水平。根据中职语文教学大纲,中职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念,全面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学生根据社会需要及其身心特点,顺利就业、创业和升学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使其在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同时得到发展。

二、创设参与情境,凸显职业化特色

谈及职高语文课堂教学,人们往往认为影响教学效果的是学生的基础和智力因素,这实在是认识上的一个误区。其实,心理学研究表明:就学习成绩一般较差的学生内部来说(职高学生大部分来说属于这一群体),他们之间学习成绩的差异与非智力因素有着显著关系,而与智力水平关系较小。我们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也觉得影响职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是学生认识上的模糊,心理上的障碍,方法上的失当等非智力因素,因此,要提高中职课堂教学效果,必须首先改善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这就要求我们注意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力求亲近、活泼、图文并茂、重点突出,把生活的内容尽可能地引进课堂,创设参与情境,给学生有广泛的参与机会和思考空间,凸显职业化特色。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还可根据不同的专业的学生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我校计算机专业的语文课可以尝试研究性学习,利用网络探究文学作品;会计专业的学生可以为“芦柴棒”算算那份可怜的经济账单;等。这样的教学,既能深入学好文化课,又能巩固专业课,可谓一举两得,效果颇佳。我给旅游专业的学生上《雨中登泰山》这篇游记时,采用了情境模拟法,在教案上创设了一个学生参与的情境,假设学生是一名导游,你会怎样带领你的游客登泰山呢?请具体操作,这一环节既提高了旅游专业学生的语文口头表达水平,又与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相辅相成,凸显了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职业化特色。

语文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任何知识、技能乃至情意因素,只有经过主体内化才能养成,这就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杜威说过,兴趣是学生成长中才能的信号和象征,显示着最初的能力。因而,创设情境,引导兴趣,无疑是吸引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策略

作为中职语文老师还可以在教学渗透职业技术知识或者激发学生对职业技术的浓厚兴趣。在入学时,语文老师要把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职业技术教育渗透”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告诉学生,使其明白,在社会实践中,谁掌握的技术和知识越多,谁为社会做出贡献的机会越多,产生的社会效益愈多,人生的价值自然越多,得到的社会回报也越多,生活就越幸福。而幸福的生活是我们的理想目标。这样学生就会具体地了解了掌握知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对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职业技术渗透”产生足够的重视和兴趣,为“渗透职业教育”注射一针长效兴奋剂。如《南州六月荔枝丹》是一篇介绍荔枝的说明文,在完成《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之后,可以创设情境,要求学生说说其他植物的种植,课后可以要求学生到网络上查找荔枝种植的方法同时查找其他植物种植和管理技术,有条件的话,可要求学生种植各种植物,这样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生又学到了种植技术。还比如,《威尼斯商人》、《雷雨》等有关戏剧的课文,可以创设表演的情境,让学生扮演角色进行表演,学生在提高语文能力的同时,还提高了其他职业能力,这不是一举多得吗?

中职教师在运用传统教学方法的同时,还可以借助先进的教学仪器,包括DVD、电视机、实物投影、电脑等创设参与情境,让学生通过更为直接的教学模式进一步对他们进行职业化教育。

三、以就业为指导,进行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行为实践

教育部提出的职业教育的发展思路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的改革发展之路,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服务。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发展观,需要在办学方向、办学模式、办学机制和政策措施上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需要在语文课堂中以就业为导向,进行行为实践。

重实践、重操作、重应用,早就被许多务实而有远见的教育家所推崇。早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就严厉批判了赫尔巴特的教师中心、课堂中心和书本中心的传统教学理念,明确提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社会”的理论,主张学生自主实践、自主学习,注重从做中学习,加强学校和社会的联系,教系统地提出了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我国著名的平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身体力行,把读书学习和生活实践,工作时间结合起来。美国著名的职业教育思想家福斯特早在1965年就指出了“职业学校谬误”,明确提出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以劳动就业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

在教学中,让学生主体参与讲课(教师犹如导演或教练在旁指导),有助于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也能锻炼学生的胆量、口头表达能力和动作协调能力。在给数控专业的学生上《邹忌讽齐王纳谏》时,我给了学生一个行为实践的机会,将这篇课文改成课本剧,在课余知道学生在网上查找资料,帮助他们写剧本,对他们的表演进行评说,在语文课堂上学生不但学到了语文知识,提高了写作水平,而且还学会了在网上查找资料,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和动作协调能力。

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还可要学生改编表演《项链》、《窦娥冤》,也可有《祥林嫂之死》、《林黛玉与贾宝玉》等创作小品演出,甚至还有《琵琶行》中“琵琶女是白居易之知音还是情人”、《项链》中的玛蒂尔德“诚信”的大讨论,在课堂上,举办读书演讲比赛、主题演讲,进行言谈举止有礼貌和用语得体的教育,指导学生学习写求职信,掌握求职面试技巧和进行必要的求职礼仪训练等。这些体验、行为实践,提高了学生的能力,推销了自己,是学生获得职业发展的重要工具。中职学生的表达能力主要是应用在求职和生产操作过程中,在求职中,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会展示个人的风貌,诚恳的求职信会给人深刻印象,在生产操作过程中,能书写报告、信件、说明书、制作图表及流程图,使整个生产过程有条不紊,提高效率。

总之,职业化教育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世纪之交,作为以就业为向导的中职学校语文老师,理应责无旁贷地分担这一重任,语文课堂教学不能仅仅停在一般的知识教授中,应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进行有效的职业化渗透,以学生为主体,高度重视学生在广阔的综合的教学空间里参与各种教学活动,想方设法营造浓浓的语文学习气氛,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为塑造跨世纪的一代新人作出应有的贡献,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改善中职语文的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刍议心理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江苏省海门市实验小学

[2]周益民.江苏省海门市进修学校

[3]教育管理与执法电子图书库

上一篇:九年级物理学习情况调查报告 下一篇:初中信息技术课“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任务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