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公共空间的文化情境营造分析

时间:2022-06-01 07:29:55

当代公共空间的文化情境营造分析

摘 要:公共空间是一个集开展公共事务、提供公共娱乐休闲、大规模人群集会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的服务场所。在当代公共空间中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处理工作中的事务、享受公共空间所营造的休闲娱乐氛围或者增加与他人沟通交流的频率。对于公共空间的文化情境的营造笔者给出了以下公共空间的设计体会以期有所帮助。

关键词:公共空间;文化情境;精神生活

引言

公共空间的文化情境的营造离不开对于空间设计理念的认知和理解,好的公共空间设计理念可以体现出对于空间文化氛围的追求,从而使得人们可以在公共空间之中产生精神满足感。

一 当代公共空间的文化情境营造应该以满足人们的情感与精神生活需要为准则

任何的公共空间的文化情境的营造都必须以符合人们的情感需要为最基本的出发点和归宿。公共空间不应该只以高档的娱乐消费为其主要的服务方向,而应该以当代人的心理、情感需求为重。人们在集文化艺术与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空间里可以自由的放松心情、畅想未来。[1]公共空间中的文化情境可以给人们提供看风景、闲逛、艺术欣赏、与亲朋好友会面等的便利,创造出一个没有繁忙的车水马龙的幽静之所在。例如下面这幅图片中沈阳全运会会展中心公共空间设计由于综合使用了软装悬挂吊灯、艺术品、交叉的建筑结构、地毯等能够让人们产生停留意愿的空间设计元素及简明的构成形态、柔和的材料色彩搭配等元素,从而使人产生了很强烈的休闲放松感。(如图一)

二 当代公共空间的文化情境营造应遵循公共生活的大众参与原则

公共空间是大众的空间,属于生活在一定区域内每一个公民,公共空间的营造要得到人们的积极认同和参与。没有享受公共幸福就不能说是幸福的,没有体验到公共自由就不能说是自由的。一个公共空间其本质就是多人同时上台表演的舞台,因此为了适应多角色、多故事的同时上演就必须考虑能够同时适应多种活动的空间、设施的安排,在设计的过程中考虑如何才能够提升空间的使用质量,以便激起人们参与公共空间的兴趣,只有当公共空间中有了各种各样、各个领域中的人们的共同参与才能够真正的体现空间的共有性。人们在公共空间中进行互动交流的同时感受空间所给予人们的乐趣,人们既参与了空间又构成了空间的主体,既是公共空间的观赏者又是其中的角色扮演者。公共空间的参与形式可以是各种各样的,从各类的休闲娱乐活动设备到场所中的音乐播放都可以成为人们参与公共空间的途径。积极的参与到公共空间可以让人们体验到自己是空间的主体与主要演员,是必不可少的一份子,从而增强了人们对于公共空间的融入意识,增加其对于公共空间的归属感,让人们感觉到自己是公共空间的使用者、所有者与开发者是公共空间发挥其最大的效能的好方式。因此公共空间的文化情境的营造必须以大众参与为其准则。[3]

下面这幅图片中的沈阳全运会会展中心会议室空间设计从整体上产生出空间的视觉集中感,适于进行主题性会议及交流。以大尺度自由形态形式垂立的中央吊灯、以集中围合两边扩散的形式出现的沙发及以垂直屏风形态出现的装潢壁画都使得进入其中的人们产生强烈的视觉空间集中感。(如图二)

三 当代公共空间的文化情境营造应该满足人性关怀与亲和力的精神生活需要

人是一切行为活动的主体,以人为中心,展现人性关怀是公共空间文化环境营造的重要考虑因素。在公共空间的文化环境营造过程中对于人的需要作出灵敏的反映,使得空间的景观、材质、形态等方面都以人的需要为根本的出发点,以满足人们的心理需要,让人们从心理上得到释放、享受欢欣愉悦之感,是文化情境营造成功的一大判断标准。在进行公共空间设计的过程中要综合运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从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到最高层次的情感需要,逐步推进,逐步提高,以提升公共空间的总体服务质量。在进行文化情境的营造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人与周围环境的双向互动因素,人的主体功能地位、人的行为特征等以创造出不同功能、不同格局、不同规模、不同性质的空间领域,来适应不同的行业领域、不同的年龄阶段的人们的需求心理。[4]

四 当代公共空间的文化情境营造应以传统的文化历史继承为准则

文化是历史的传承与积淀,它存在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表现在建筑、风俗、饮食习惯、教育、服装等人们所创造的物质形态与思想形态的每一个领域,对于文化的传承是人们强调自己属于某一社会圈子的有力方式,不同文化领域的人们在思想及生活中具有相当大的差异性,因此公共空间的设计与建设应该充分的考虑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以提高其认同感和归属感,进而为公共文化的建设与发展贡献力量。[5]

五 结语

综上所述当代公共空间的文化情境营造应该遵循满足人们情感需要的原则、公共生活的大众参与原则、人性关怀与亲和力原则、传统的文化历史继承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够建设出符合大多数人需要的、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人们生理及心理需求的公共空间。

参考文献

[1]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卡罗琳[美].俞孔坚,孙鹏,王志芳等译.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22―56.

[2]剑青.《公共艺术的观念与取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

[3]孙振华.《公共艺术时代》,江苏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

作者简介:沈雷(1973.2)男 汉族 辽宁省锦州市 2005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 视觉传达系 硕士学位,现供职辽宁工业大学 艺术设计与建筑学院 副教授、研究方向 环境艺术设计。

上一篇:传统的影响力还剩下些什么 下一篇:文化产业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