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影响力还剩下些什么

时间:2022-04-13 09:35:49

传统的影响力还剩下些什么

摘 要:在现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传统似乎受到了世界其他发达国家外来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城市失去了自己的个性和特色。本文寻找了些传统中遗留下来的继续影响着我们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那一部分。

关键词:传统;遗留;原因;个性

引 言

随着经济文化的全球化,我国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也越来越快。在这种充满了多种内文化和思想的环境中,如何寻找传统在现代设计中还剩下些什么,以及它能在现代科技高速发展中存留下来的原因。从而使我们在现代经济、文化日益全球化的今天,能够保留住我们自己的独特性,及如何去利用传统来创新。

一 寻找“传统还剩下些什么”的实用意义

在我国城市的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建筑业发展迅速的情况下寻找传统在现代设计中还剩下些什么,以及它能在现代科技高速发展中存留下来的原因。从而使我们在现代经济、文化日益全球化的今天,能够保留住我们自己的独特性,及如何去利用传统来创新。

二 国内外现状综述

(一)过去

1. 中国传统园林中的设计风格和特点

我国的传统园林可以说是反映了古代文人的思想形成过程,中国园林的设计,因文人的介入,而造成了特殊的风格和悠远的意境。南方的园林追求的是朴素的自然美。而北方的园林大多规模交大,富丽堂皇。但庭园的风格可以用4个字来形容,为畅、幽、灵、雅。而体、宜、因、借则是庭园设计的原则。体―得体,庭之端正也。宜―合宜,物与景配合得宜。因―景到随机、因地制宜,依地形情况。借―借景。

《园治》夫借景、园林之最要者也。如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①而在古代园林的设计中,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道家的“道法自然”“意境”的概念在中国的艺术家和园林设计师心目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以老子为代表的自然观强调自然至上,使一些建筑特别是园林,表现出利用自然而不完全循规蹈矩的局面,使人超越礼数,回归自然,求得片刻的松懈、宁静、欢愉,在传统建筑装饰中追求个性的无拘无束、妙肖自然、‘丰富完满之美’‘空灵脱俗之美’‘天人合一’之意境美,讲究图必有意,意必吉祥,注重理想浪漫的‘神似’及‘情’与‘理’的交融。

2. 中国传统民居文化

中国民居所表现的多种多样的形式和各异的特点,显示了许多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各地民居明显的差异是由于地理气候条件的不同,地方材料和传统的构造技术与方法的不同环境的不同防御要求带来的特点。经济条件的差别宗教因素对建筑形式的影响等等,在中国民居中可以看到很多民族的特征,蒙古包以及藏族苗族、福建广东的客家民居……等等,都强烈地表现出各民族的传统风格和风俗习惯。也影响住宅的平面形式空间安排和方位。

(二)现在

1. 民居的演变

如果一旦物质条件与社会方位改变了,民居原有的那些特点就不复存在了,但适合后人生活需要的传统形式却会继续传承下来。

中国传统建筑体系以住房为主,其类型都以此为基本形式,中国传统建筑为木结构,都是以院落为单元。

现在材料的创新发展使传统建筑材料受到多方面的挑战,各种各样的结构框架材料,都影响到了远离城市的乡村,在新建的农宅中已很少见到传统形式的住房,能见到的只是些“古宅”。这些年,由于建筑业的发展,农村与城市的联系也极为密切城市的建筑发展改变了多年遗留下来的传统建筑风格,取而代之的是砖混结构的“方盒子”组合成的“新宅”,这样的民居失去了建筑的精神和文化性。这样也就抹杀了传统的民族文化。

三 在现代景观中传统的遗留

(一)国内:北京香山饭店

由贝聿铭设计的香山饭店,在决定旅馆的风格时,建筑师们在考察了中国传统建筑和园林后决定,既不能照搬西方的建筑形式,也不能原封不动的套用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中的某些要素诸如大屋顶之类。于是设计中就将中国园林建筑和民居中院落式布局结合起来,把它们不可分割的相互渗透,园林设计中的借景,被非常好的运用到了贝聿铭的设计里。手法的协调一致、符号的重复出现等一些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显著特点都被运用到设计中。在平面布局上,设计了一系列大小不一的院落组合,此外,对称也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不容忽视的原则之一,旅馆的入口和中庭仍然具有一条明显的轴线,但在一些具体的处理手法上并不完全收对称原则的制约。这种存在于对称性之中的非对称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传统手法的发展。

传统的文化思想对建筑的影响显而易见的保留到了现代的设计中。

1.南通更俗剧院

更俗剧院的历史渊源和积淀使剧院的设计者不能无视历史和传统,留在人们记忆和情感中的场景并不因为实物的消失而逝去,有时反而会更加强烈的激起人们的怀旧心理,产生不同的看待事物的观念和方法。所以,设计者从过去的信息中寻找可以因借的东西,以达到延续历史,延续传统的作用。

2.室内的装饰中传统的影子

现在,当我们踏进某家餐馆、酒吧、商店或宾馆,甚至是朋友家,可以发现满眼都充斥着中国传统古典装饰风格的陈设品。隔扇窗、八仙桌、红木塌依序排开,经过主人精心的布置,别有一番格调。但是,有些人盲目的照搬、照抄,完全丧失了自我,丧失了个性,也就丧失了设计艺术本身。

(二)国外

1. 日本《MIHO》博物馆

位于日本滋贺县的《MIHO》博物馆也是贝隶铭的名作。在这座建筑里,贝隶铭很好的把日本传统和现代风格结合在一起。日本传统风格的建筑形式使这座掩藏在深山中的博物馆给人以深厚的怀恋的情绪,仿佛在咀嚼日本那过去的历史。但大面积玻璃材料的使用,使这座建筑又有了新的定义,让建筑又充磁了现代的气息,让人又转回到了科技发达的现代都市。

2.日本目黑雅叙园

目黑雅叙园是开业于昭和初期1925年左右的老建筑基础上改建而成的。它是一个具备多功能的建筑综合体,集办公、宴会、集会、美术展览等于一体。传统的风格和文化在这里被赋予一定的新意。目黑雅叙园把代表把桃山时期文化的日光照宫、江户时代的歌伎的“雅序园日本风格”和经过洗礼的“现代”风格融为一体。但是整座建筑还是非常具有现代感。在景观设计中还是引用了传统的日式的庭园,枯山水,假山等等。

四 传统能剩下的原因

(一)传统的定义

对于传统的含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人类学家豪泽・朔伊布林(Hauser Schaublin)在有关与新几内亚的书中写到:建筑传统就象语言或音乐一样,是一个种族的非常特殊的文化遗产。这种对于传统的阐释,着重说明文化和建筑之间的互相影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R・沃特森(Waterson)ZAI 《居住建筑》一书中也曾说过究其根源,传统意味着“留传”。传统就象历史一样,是目前仍在继续地重新创造和重新塑造的某种东西。②

(二)传统还剩下些什么

在以上的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传统可能是一种符号(形式),也可能是建造技术,但最重要的是精神。不管时间怎么流逝,存在于传统中的精神是没有办法消失的。人类社会实践活动所积累起来的一切文明成果,对于现在来说,都是传统文化,都对现在的社会行为活动产生一定影响,它蕴含着丰厚、灵动、整体的精神因素,可谓是博大精深,包容万象。前文所讲的道家思想一直到今天都对我们的艺术家有着极大的影响。再如美国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赖特就吸收了老子《道德经》中的空间观念,设计出《流水别墅》这样与自然融合为一,依山傍水的建筑精粹。再如中国古代的堪舆风水学中许多科学的观念也为现代室内设计注入许多有价值的创意与构思。

传统文化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连续过程,但是任何发展带来的变更形式都不会从根本上改变积淀在人们意识中的思维方式。儒道互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哲学观影响了中国古代的建筑形式。

(三)这些传统思想能剩下来的原因

1. 人的心理因素

在中国,从小就开始起接受的教育里,容纳了中华5000年来的儒家思想,从小就受到传统思想的熏陶,随着年龄的成长,传统思想中的精华并不会被抛弃掉。骨子中国人里有一种对传统依恋的‘传统’,就建筑和绘画这两种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而言,中国传统建筑源远流长,在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中,它的基本体系没有大的变化,也没有消亡,直到封建社会末期,都能满足国人的建筑需求。世界别的地方也有过一些古老的建筑体系,而它们不是后来一变再变,就是早早灭亡,。为什么中国的传统能保持那么就不变呢~~就是因为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历史。

2.经济的发展及地域的发展不平衡

由于清代两百多年间的闭关自守使中国社会发展停滞是一个原因,当西方发达国家方方面面提升发展的时候,中国社会却如同进入冬眠状态。这样中国看不见世界的发展,始终处于一种弱势的地位。经济发展缓慢使人们的经济上跟不上时代的脚步,建筑设计及材料的发展落后使得很多的传统的装饰方式和思想被遗留了下来。我国是个人口大国,资源分布不均,有些地区还保留了很原始的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但是,我们决对要避免盲目的追求经济效益而忘却了自己的特色,保持自己的个性。

3. 传统价值的存在

传统之所以还能保留下来一部分,更是因为其价值的存在。具有价值才有可能被沿用,而其价值的存在是因为经由在时间、环境、人文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绝对的因果关系。只要它的存在对社会可以有经济的价值存在,它就肯定会被人们所流传开来。

五 结语

我们应当正确的运用传统中剩下的精华,去其糟粕。在跟上经济的发展的同时而又不失去中国自己的个性和特色。

参考文献

[1]《建筑师》――“传统建筑文化与当代建筑的创新――创造具有时代性和民族性的建筑新风格”

[2]《国外著名建筑师从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建筑学报》,2003年第11期

[4]《旅馆建筑》,吕宁兴 徐怡静 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5]《景观形态学》吴家烨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景观建筑》洪得娟 同济大学出版

上一篇:论述建筑设计 下一篇:当代公共空间的文化情境营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