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意境教学管理论文

时间:2022-05-29 12:11:44

古诗词意境教学管理论文

总书记在欣赏“中国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之后曾经指出:“中国古典诗词博大精深,有很多传世佳作,它们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也包含很多哲理,学一点古典诗词,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

的确,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历史积淀出无数的优秀古典诗词,是我国传统的文化瑰宝。古代的诗人、词人在其作品中所创造的情景、意境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优美的画面,透过这些画面,我们可以窥视到诗人的内心世界以及他所体验和创造出来的“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细细地品读,认真地体味,对于滋养性情,陶冶灵魂,重铸民族精神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初中语文教材的每一册书都编排了十首古典诗词,这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文化,陶冶性情的好机会。然而,由于教学进度和考试内容等因素的影响,语文教师们一般都只用两课时来完成五首诗词的品读,用的就是传统的教学方法——熟读、背诵、翻译三步曲。这与其说是品读,不如说是“走马观花”。学生来不及观其貌美,嗅其花香,就要举步前行了。笔者认为,这样的方法,不外乎是用一层薄薄的黑纱盖住了这些“瑰宝”,让人看不清,想不透,这无疑是一种浪费。诗歌的教学不应只流于形式和片面,对字、词的解释和诗句的翻译只会冲淡了诗意。这样的课堂只会显得单调,更难以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和审美情趣。

古典诗词的精粹在于其创设的意境,含蓄而镌永,字面上的美词绝句也是因其意境而生。所谓的意境,就是我们所说的情景交融。王国维认为:“真景物,真感情融合而成的意境,正是中国古典诗词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所在。”因此,不深入体会诗歌的意境,是难以理解诗歌的内涵,领略诗歌的魅力的。笔者认为,古典诗词的教学应该以理解为基础,以培养初步欣赏能力和陶冶性情作为最终目标。引导学生走入诗歌的意境,自主地体味其中的魅力,才是达到这最终目标的有效途径。

有人可能会说,含而不露是诗歌的最大特点,也是教学的最大难点。对于诗歌的意境,教师本身也要仔细地揣摩品味才能“尝”出其韵味,那又该如何把这些微妙的感觉带给学生呢?既不能把自己个人的理解、感受强加给学生,民意;也不能对着学生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也是笔者在教学诗歌时所遇到的难题和困惑,不知如何才能使学生真正意会而言传。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曾经借鉴过其他教师的方法,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作过初步的尝试,那就是采用“以画传情”的方法来进行意境教学:古代诗人通常不会在诗歌中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而要在自然或社会的景象中找到合适的载体,借对自然景物的描述或社会场景的表述来蕴藏自己的感情和思想。因此他笔下的形象都灌注着作者的思想情绪,这种情与景的交融就成就了诗歌的意境。而这意境仅用语言是不能传达的,所以我们可以利用古诗“诗中有画”的特点,用画来将这抽象的意境具体化、形象化,这样可以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歌中蕴含的诗意。

以下是笔者的几点尝试和心得体会:

一.诗画结合,传情达意。

正是因为诗人的情感都融入到景物的描写当中,要引导学生了解这种情感,

必须要从这渗透了“情”的景物入手。若把这些景物的画面展现在学生眼前,让他们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对画中的意境有一个具体的感知,就能很自然地引领他们走进诗人所创设的意境,从而更深刻地领略诗歌的图画美和意境美。

具体到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1.边看画,边读诗。即在教学过程中以相应的图片帮助理解,这是诗歌意境

教学中适用范围较广的一种方法。

以王维的《使至塞上》为例:

诗人“单车”“问边”,行经宽阔无边的大漠,顿生孤独寂寞之感,故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绘景名句。读到这一句,学生多半没有到过西北大漠,对诗中雄浑壮阔的景观难以想象,对诗人那种孤寂之感更难以理解。这时,展示一系列以西北大漠为主题的画面,观赏那黄沙浩瀚的壮阔景观,让学生对西北大漠有一个初步的感观认识,然后让他们自行想象:假如自己置身于这样一个广漠之中,会有怎样的感受。这时再回到诗中,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学生很自然就领略其中的魅力。再辅之以“落日”、“炊烟”的画面,让学生讨论:“烟”什么情况下才会直直地上升,“落日”如何显得更圆,这两种景物能钩起人怎样的情思……就这样,学生会一步一步地悟出这“直”、“圆”二字的绝妙之处。

这种在诗歌鉴赏的过程中插入具体画面的方法,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诗中某些景物所寄托着的诗人的情感,又能提高学生学诗的兴趣,教师讲起课来也得心应手得多。

2.先看画,再读诗。即在开始该诗歌的教学之前,先以一系列相关的图片引

起学生的兴趣,然后逐步把他们引进诗歌的意境当中。

再以苏轼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为例:

在进入诗歌教学之前,先展示一系列以月亮或月夜为主题的图片,让学生观

察画面,用自己的感受来描述画中的意境,并可引用曾经学过的咏月名句来总结一下月亮可以寄托的人的情感世界。比如,以一幅明月当空照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思乡之情;以一幅残月西挂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出“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的孤寂之愁;再以一幅荒漠上空的半月,引出“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的思念之苦……

用这一系列的月夜图,把学生带进一个如诗般柔美的境界,引领他们在月夜之下“漫步”,想象一下这圣洁的月亮会令人想起什么,会触动自己内心的哪一丝情感。到了这个时候,再导出苏轼写作此词时的情景,让学生对写作背景有所了解。然后展示一幅画面:一轮圆月高挂天空,月中还隐约可见如兔如树的暗影;凄冷的月色如银般倾泻大地;月下一人正举杯独舞,飘然若仙。在这样一幅画面背景下,配上一段柔和的背景音乐,让学生在这样的诗情画意中边轻声朗读,边感受其意境美。这样一来,有了前面的意境感受和情感基础,以下的教读和品读也就水到渠成了。

这种先看画再读诗的方法,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不但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直观的感知过程,还可拓宽学生的想象空间,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这丰富多彩的画面,对活跃课堂气氛,激活学生思维也起了很大的作用。那拓展思维的过程,也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

二.作画悟诗,品味诗意。

对于一些景物描写比较具体的诗歌,我们可用这样的方法:要求学生根据

自己对诗意的感知和理解,自己创作一幅画,把感受用画笔画出来。笔者在这方面也曾作过两种尝试:

其一,课前描画,感知诗意。

在布置预习的时候,让学生结合课文的注释和工具书了解诗歌所描绘的景物,再用笔把它们画出来,要求要画出自己的感受。

以元散曲《天净沙•秋思》为例:

先提示学生,这首曲一共写了十种景物:藤、树、鸦、桥、水、人家、道、风、马、夕阳。布置他们抓住这几种景物的特征把它们组合成一幅图画,用水墨画的形式画出来。在正式上课的时候,挑出画得最好的作品来分析,并把曲中各种物象的特征渗透到里面,纠正学生画里的错误或不足之处,最后就可以把这些景物的共同特征大致归纳为衰败,凄凉的意境。

学生画出来的虽然并不完全符合诗歌所表达出来的意思,但这作画的过程,已是对诗意的揣摩和感受的过程,对诗的意境已有了一个初步的想象。然后,在正式讲课的时候,他们就会带着自己不懂的问题更投入,更有兴趣地去听课。而且分析学生在画中出现的败笔,更有利于引导学生抓住景物的特征体会诗歌的意境。比如上面的绘画,有个别学生把“瘦马”画成“肥马”,把“夕阳”画成“如日中天”,这时老师就可将计就计,点出这“瘦马”与“夕阳”所蕴含着的人物的颠沛流离的疲态和日暮思乡的愁肠。如此这般,诗意就如画卷般深深印入学生的脑海,渗透学生的心灵。

其二,课后作画,再现诗意。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把握诗意之后,展开想象,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再用自己的画笔把它画出来。通过这样一个过程来对诗歌的意境进行回味,加深理解,留下深刻的印象。

以曹操的诗《观沧海》为例:

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走进那种豪迈壮阔的意境,理解诗人借大海的意象所表现出来的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让学生在课后把大海那波澜壮阔,包蕴万千的气势画出来。那么,在作画的过程中,学生就会不经意地再一次回味了诗歌的意境,把自己对诗意的理解画进画中。当然,这是对那些认真对待这次作业的学生而言。

以画传情的诗歌意境教学方法,在其他许多的古代诗词教学中都可用得上,比如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杜甫的《望岳》,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等。

以上所提的是几点粗浅的见解和体会。笔者还觉得,要学生自主地走进诗歌的意境,达到诗歌教学的最终目标,还需要其他多方面的配合和支持。比如在堂上的诗画结合,最好能够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配上相关的图片和音乐,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那效果会更好;课前、课后的作画,如能取得美术教师的配合和支持,同样能够将效果提上一个更高的层次。

从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观察和体会来看,以画传情的意境教学方法,不但可以培养初步的鉴赏能力和陶冶性情,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朗读和背诵能力,效果相得益彰。

上一篇:语文教育创新意识论文 下一篇:文学改写欣赏作用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