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

时间:2022-05-29 06:30:52

中医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

【摘要】中医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中医治疗肿瘤更是我国传统医学上的一个医学奇迹,目前采用中医治疗肿瘤是医疗研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方向。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目前中医治疗肿瘤的研究不太规范,需要中医研究者进行加倍的努力。本文将对中医治疗肿瘤的进展以及优势进行研究,并且对其中存在的误区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中医治疗肿瘤 研究 误区

中图分类号:R2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0)12-121-01

进入21世纪,中医的康复及防病思想会被广泛地接受和采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健康状况的改善,现在主要的致病因子已不再是寄生虫、细菌、病毒等生物性病源,而是由不良生活习惯、不良生活环境、不良精神状态等相关的富贵病,主要是肿瘤病症。肿瘤是由于人体脏器阴阳失调,七情、外伤、六淫等诱发的结果。时间久了肿瘤是一种全身性病变反映,肿物只是其局部的表现,故应把治疗局部与全身,治本与治标协调的结合起来。现在各大医疗机构和专家把药物抑制肿瘤的注意力转向了中医药[1]。

1 中医治疗肿瘤概况

中医药治疗肿瘤是我国肿瘤治疗的特色之一,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相应的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形成了具有独特的诊疗方法与临床疗效体系,特别是近几十年来更是有创新和发展,中医治疗肿瘤可以使肿瘤患者瘤体稳定,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对预防肿瘤,防止其复发和转移也有一定的疗效作用。随着中医药步入西医综合治疗肿瘤的行列,中医药在调节、治疗,调整因放疗、手术、化疗而带来的各种不适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延长患者生命期,提高生活、生存质量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个作用体现在恢复和重建人体内的生理动态平衡,中医药所追求得不是特异对抗肿瘤,而是激发人体本身所具有的强大抗病能力、修复潜力、调节功能,调节和推动患者实现自身修复的生理功能。相信随着中医药治疗肿瘤的深入研究,中医药对治疗肿瘤乃至人类的健康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2 中医治疗肿瘤的现状和发展

在20世纪70~80年代,中医药在放化疗减毒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研究内容也会做一些调整,放化疗毒性可能已经不突出,新的毒性也可能会产生[2]。例如放疗时的照射深度、定位、面积、剂量选择等都比以往精确得多,以至于发生放射性炎症、骨髓抑制的比率明显降低。新化疗药的问世以其低毒性、高疗效为其特点,比如过去以利血生为主要的升血药,以胃复安、阿托品为主要止吐药的时代已经过去,新的升血药采用升白能、格拉诺赛特、惠尔血及新的止吐药如枢丹枢、复宁、呕必停等为主,疗效明显,好像中药的作用已经没有了优势。但是新形势下的新问题又必须由中医药去解决,如新化疗药紫杉酵引起的过敏反应、全身关节酸痛、肝癌协助治疗所引起的发热、诺维本导致的血管刺激现象都会在增效解毒方面给中医药治疗肿瘤提供崭新的研究课题。

中医治疗肿瘤的临床研究方面仍面临许多问题:中医药治疗对肿瘤的杀伤力比较弱,对于瘤体的局部控制不是很明显,因此传统的疗效评价体系指标已经难以全面客观地评价中医治疗的疗效和效果;鉴于中医治疗肿瘤的辨证论治特殊性,主要面对的治疗对象是中晚期肿瘤患者,使得中医的临床研究分组难以采用对照随机的实验设计原则。随机对照实验本身也存在一些局限性[3]。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在传统医学的研究方法中指出:“随机对照试验并不是唯一的研究方法”[4]。非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在临床评价的研究体系中仍然有一定的作用。所以,严格的随机对照研究很难适应于灵活的中医辨证论治,也就是说很难做到随机、也无法双盲。所以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中医临床研究的开展和治疗水平的进一步提高[5]。循证医学有它正确、科学、积极的一面,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再好的随机对照其本身也存在不足,生活质量的改善及临床效益,价格因素等并未列入观察之中,临床实践中还有许多灰色带,评价过程中的权威性也值得商榷,选择的不同,同样也会造成结论的偏差。

目前抗肿瘤的疗效评定标准体系是按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以肿瘤大小变化为指标的标准。现在把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的理念引入疗效评定标准体系中来,将能更好地反映中医药治疗肿瘤的作用。中医药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扶正与祛邪,平衡气血阴阳、整体调理等提高生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及带瘤生存的时间,这很显然也是疗效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际上也开始采取上述评定方法,比如胰腺癌等较顽固的肿瘤,进入21世纪后,如果能制定出世界公认的全面反映肿瘤综合治疗效果的疗效评定标准,这将会公平并且合理地体现出中医药对肿瘤的治疗作用。

3 存在的误区

3.1 传统中医药治疗基本上是以一种经验性探索积累所形成的知识体系,有时缺乏必要的“判决性”等实验的支持,因此存在着一些不确定的经验或结论。尤其是当前一些广告的宣传性词语,值得人们引起注意。

3.2 传统的“以毒攻毒”,并非中医药治癌的优势所在。有些中药同时也是毒药,它们有明确的毒性;对于是否有抗癌药性,或者说临床应用时是否有抗癌功效,这些都是需要打问号的(根据分析,在动物实验中提取的某种成分有抗癌性和临床在个体身上有否具有抗癌性,大多数情况下不是完全一回事,前者很普遍,后者却很难得出阳性的结论)。换句话说,真的“以毒攻毒”,还不如找化学合成得抗癌药更妥当些。这些中药药物的问世,一定经历过较严格的药理学实验与优化筛选。

4 结论

目前中医药治疗肿瘤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清楚,有待于我们日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建立客观化的、规范化、统一的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和体系,依据循证医学原则,积极地开展随机化、大样本、多中心对照的临床协作研究,为中药治肿瘤疗效提供高水平的循证医学证据,同时利用现代高科技进一步深入分析中药抗肿瘤的机制等。因此要在医学理论的指导下,积极地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展中药复方化学成分和单味中药的深入研究,对中药复方以一个整体的形式,以药效为指标进行全方位的分离并探讨其物质基础及药理功能,从而研制出低毒的、高效的抗肿瘤新药物,必将为中药抗肿瘤研究开创新的局面。总之,中药治疗肿瘤研究前景光明、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周岱翰.临床中医肿瘤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76-590.

[2]孙燕.内科肿瘤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25.

[3]杨新中.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疗效标准初探[J].中医杂志2000:4(8):497-499.

[4]赖世隆.中医药临床评价因果关联推断的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5(4):293~296:25(5):389-391.

[5]陈志峰.对中医药治疗恶性实体瘤疗效评价的反思[J].中医杂志2000;41(11):688-689.

上一篇:上消化道出血的诊疗体会 下一篇:核仁组成区相关蛋白测定应用于卵巢粘液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