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叙事如何突出主旨

时间:2022-05-28 11:04:16

记叙文叙事如何突出主旨

主旨是记叙文写作的灵魂。一篇记叙文如果主旨不清晰、不深刻,那么就难以让人清楚地知道作者的写作意图,写出的文章也就毫无深度可言。在记叙文写作中,要抓住叙事环节,突出文章主旨。本文就结合具体作品,来谈谈记叙文如何在叙事中突出主旨

一、在环境描写中暗示

环境描写往往在记叙文叙事中起到暗示文章主旨的作用。一方面,环境描写为下文情节的展开提供依据,也就是说直接为揭示文章主旨服务;另一方面,环境描写本身带有一定意义上的暗示意味、象征意味,其语言内涵为下文的情节、主旨作了提示和铺垫。如《守住心灵的契约》一文,开头这样描写:

那个夜晚沉默寂静,仿佛是谁发出的一声深重的叹息。灯低垂着脑袋散发着昏黄的光,光线无力地照在一辆汽车车盖上。

一辆在幽深小巷阴暗处的车。

“咚咚咚”一声声混乱快速的有些可怕的心跳声,仿佛要从车中传出。此时,车的主人将头埋在方向盘上,浑身满是与时令极不相符的汗水。

此时,四周仍旧空无一人。

“沉默寂静”的夜晚、“低垂着脑袋”的路灯、“昏黄的光”、“幽深阴暗”的小巷,这些冷色调的环境描写,暗示着情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等。“此时,四周仍旧空无一人”更是暗示下文肇事者完全可以逃之夭夭,这都是为下文情节提供依据,突出主旨服务的。

二、在情节表述中传达

记叙文在叙事中突出主旨,关键要抓住主体情节的表述。在情节表述中,应该结合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有选择性地叙述情节,有意识地在情节中传达主旨内涵。

他双眼紧闭,努力不去想刚才的一幕:那条高速公路上空无一人,在清冷月光的照射下显得有些苍白。他放心大胆地一路向前驶去。家里的妻子、女儿不知睡了没有?他的思绪飞至别处,他的心灵在甜蜜温馨中飘荡。

作者写出事的原因,结尾却扣住了心灵,目的就是为了字里行间暗示主题。主题是心灵的契约,那么平安回家,不正是一个丈夫、一个父亲对妻子和女儿最好的心灵契约吗?守住这个契约才能幸福,才会温馨,可是“他”却遭遇了车祸,伤害了另一个在赶回家的人:

突然,护栏之外的斜坡上不知什么时候闯上来一辆摩托车。他蓦地清醒过来,急忙刹车。“嘎――”车轮在地上划出长长的刹痕,两车终于相撞。他脑中一片空白。摩托主人远远地被冲力甩至护栏边上,一动不动。

四周空无一人。他不敢下车去探视摩托车主的鼻息,想起在家中等候自己的妻子和女儿,他猛踩油门,飞驰而去。仅留下一地支离破碎的摩托车零件,以及似乎一样破碎的心灵。

肇事后,“他”选择了逃逸,因为他想起了“在家中等候自己的妻子和女儿”,想要守住这个约定,于是离开,但此刻“他”的公义上的心灵却似乎“破碎”了,这就暗示了文章主旨的另一层含义,守住自己诚实的心灵。

三、在心理刻画中凸显

记叙文写作中,心理描写是最能直接突出文章主旨的部分,要善于在对人物心理刻画中将人物内心的矛盾细腻真实地展现出来,特别是要与文章主旨深度结合起来,文中这样写“他”冷静下来的心理:

现在,他在自家公寓的楼下,三楼房间的灯尚未熄掉,显然妻子、女儿还在等他。只是方才那场噩梦……

他在犹豫,他一直是个负责任的人。责任,那是他给自己定下的心灵契约,他一向牢牢守住。如今他陷入两难,无法抉择。左耳是妻子温柔笑语,女儿的童稚欢声;右耳却是自己灵魂的呼喊:守住心灵的契约,守住心灵的契约。

“他”开始矛盾纠结,这样的描写符合正常的逻辑。从责任的角度出发,一方面是守护家庭、妻女的责任要他不能自首,另一方面则是面对自己心灵的责任,需要他勇敢面对。如何抉择,这就是文章要表达的主题。从更深层次的意义上来说,这也是一种守护。

四、在对比衬托中呈现

在记叙文写作中,对主要情节中蕴含的主旨内涵,要善于借助其他次要人物、次要情节去衬托或者烘托,在对比中予以呈现,更加直观鲜明地来突出主题。

他拿起手机拨通了家里的电话,嘱咐妻子:“早点睡,别等我了,有事要做。”妻子低低应了一声,便挂断电话。他却没有挂断,还在车内听着没有声音的手机,直到楼上的灯熄灭。他打开引擎,缓缓驶出小巷,穿过路灯,开往不远处的公安局。

他做出了选择:守住心灵的契约,尽管他笃信那场事故没有目击者。

第二天下午,双眼红红的妻子领着女儿来看他,他带着手铐却神色自若。女儿不依不饶地扯住他的衣角哭闹,他只是微微一笑:“孩子,将来你会懂,守住心灵的契约,爸爸做得没有错!”

文中“他”最终选择自首的结局,“双眼红红”的妻子理解了他,而女儿却“不依不饶”“又哭又闹”,在这样的对比中,一句“将来你会懂”“爸爸做得没有错”,就烘托了“他”行为的合理性。这样“守住心灵的契约”主题也就更加深入人心了。

在记叙文写作中,重点要在人物刻画和情节表述上下功夫,将所要表达的主旨与具体的情节进行深度融合,以此来达到借助叙事写主题、字里行间有主旨的效果。

(江苏省泰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225300)

上一篇:亲亲你,儿童诗 下一篇:“微型化”写作课程论视阈下的中学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