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写作技巧之侧面描写

时间:2022-05-06 02:09:17

记叙文写作技巧之侧面描写

【知识梳理】

侧面描写,即不正面描写所要写的人或物,而是通过对与之相关的他人或他物的描写来衬托所要写的人或物,也称为烘托,即“烘云托月”之意。

清代刘熙载在《艺概・诗概》中说:“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可见通过侧面描写可以更好地达到表达效果。显然,侧面描写有时能使人物、主题更加形象和深刻,从而使文章十分耐人寻味。

侧面描写按性质可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类。正衬就是利用同描写的主要对象相类似的事物来做陪衬,反衬就是从反面衬托,利用同描写的主要对象相异或相反的事物做陪衬,譬如以丑衬美美更美。

【技法指导】

1.景物衬托,用写景来烘托人物的特征。

要写人,先避开不写,而写与人有关的景或物。《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一文里有一段景物描写是这样的:“雪后初晴,玉树琼枝,掩映如画。”这段景物描写很好地渲染了环境,衬托出了会见时的融洽气氛。

2.人物烘托,以他人来表现人物的特征。

意即写此人实为衬彼人。如著名的汉乐府民歌《陌上桑》一文对罗敷外貌美的描写:“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作者意欲写罗敷之美,但不是从正面描写,而是扣住旁观者的神态动作从侧面加以烘托,写罗敷美到了极点。

3.人物反衬,与他人比较衬托描写对象。

如《荆轲刺秦王》一文中,为塑造刺客荆轲这一大智大勇的英雄形象,同时还塑造了另一个刺客秦武阳,他见到秦王,在将献图时,竟然吓得“色变震恐”,而荆轲泰然自若“顾笑武阳”,并“前为谢”。在这里,徒有虚名、外强中干的秦武阳有力地衬托了荆轲超人的胆略和非凡的气质。这就是用了反衬法。

4.以物衬物,以他物来表现描写的景物。

朱自清在《春》里写春花时,突出了春花的繁茂,花儿竞相开放,使作者自然联想到:“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这一句就是侧面描写,突出了花的繁茂。

5.综合衬托,多角度来表现描写对象。

在实际写作中,往往是几种侧面描写的方法综合使用。

林嗣环在《口技》中,为了表现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艺,就成功地使用了多种侧面描写的方法:当艺人摹仿发生大火的情景时,观众的反应是“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这是以观众的反应衬托口技人技艺的高超,这是以人衬人,是正衬;演出结束时,写舞台上的布置是“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这里是以道具的简单反衬口技艺人技艺的高超,这是以物衬人,是反衬。

【典例分析】

1.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郦道元《三峡》)

[分析]这是以船行速度之快衬托水流速度之快,比直接交代水的流速更生动,更具体可感。

2.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

[分析]在正面描写琵琶女的精彩弹奏后,从外部环境上加以烘托,侧面表现琵琶女弹奏的魅力。

3.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分析]这里描写了一个倾国倾城的美人。这种恰到好处的美也许只有在侧面描写时才能表现,如果用正面描写根本不可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4.翠竹夹路,苍苔满地,凤尾森森,龙吟细细。

(曹雪芹《红楼梦》)

[分析]本句写的是黛玉的住所,虽寥寥几笔,着墨不多,却使人感到主人公的孤高自许,不同凡俗。

5.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然不动;尔远逝,往来翕忽。(柳宗元《小石潭记》)

[分析]作者以游鱼衬托水的清澈,虽没有一字一句写水,可是读者却能从潭中鱼儿看出水清如镜,产生“水尤清冽”的真实感觉,收到了从正面描写所无法达到的艺术效果。

6.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敦颐《爱莲说》)

[分析]以正衬,以牡丹反衬,有力地突出了莲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

7.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着,――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

海鸭也在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蠢蠢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

(高尔基《海燕》)

[分析]文段中以海鸥、海鸭、企鹅的胆怯和惊慌失措衬托海燕的英勇乐观,以及用海面上的恶劣环境衬托海燕的战斗雄姿。

【实战演练】

1.请欣赏《红楼梦》第四十回中的片段,找出文中的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只见一个媳妇端了一个盒子站在当地,一个丫鬟上来揭去盒盖,里面盛着两碗菜。李纨端了一碗放在贾母桌上,凤姐儿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母叫揉一揉肠子。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思维拓展]这里描写的是一副“群笑图”,直接写笑的就是正面描写,通过其他的动作、神态等来表现人物在笑就是侧面描写。

2.“我从没离开过父母,但今晚父母有要事不能回家。”根据此情景进行一个片断描写。要求使用多种描法,其中要有侧面描写。

[思维拓展]从没离开过父母,但今晚父母不在家。人物最大的变化在哪里?当然是心理上的变化。所以,在片段描写里,我们可以以心理描写为主,以其他描写为辅,来表现第一次离开父母的心情。同时,还可以通过环境描写等来进行渲染,从侧面表现人物心情。

3.夏天雷雨到来之前,起了很大的风,请写一段侧面描写,来表现风的大,但文字中不能出现“风大”的字样。

[思维拓展]怎样不直接描写风大而能表现出风大呢?仔细想想,在狂风大作时,自然界的景物是怎样的,和平常有什么不同?动物有什么变化?人们有怎样的反应?把这些描写出来就能充分地从侧面表现“风大”了。

上一篇:人人都会变老 下一篇:我的童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