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健康人格培养浅议

时间:2022-05-25 06:20:35

中职生健康人格培养浅议

摘要:中职生是即将走上社会的技术人才,他们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技能,更要有健康的人格品质。本文从中职生的实际出发,就学校和家庭两个方面如何培养中职生的健康人格进行阐述。

关键词:中职生;健康人格;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226-02

人格也称个性,反映着个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面貌,包含个人的知识、能力、情感、意志、兴趣、动机和信念等多种因素。人格是以遗传素质为基础,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经过个人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如何应对中职生的思想变化,培养出合格的人才,成为摆在中职学校师生面前难以回避的新问题。作为职业中专的班主任,我觉得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对他们进行人格教育,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和健全的心灵。而优良人格的建塑和培养是个长期、系统的复杂工程,需要学校、家长、社会和个人等多方配合、共同努力。

一、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的作用

1.加强对人格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现在绝大部分用人单位在选人时,既看重其科学文化素养,又看重其品性修养,并把品性修养放在首位。具有良好品性、有健全人格的人,能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并在社会中得到好的发展。爱因斯坦说:“优秀的性格和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重要……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格的伟大。”中职生要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有良好的智力及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及自信、谨慎及具有顽强的意志、吃苦耐劳的精神和百折不挠的毅力等优良的人格特征。我们常说:知、情、意、行。知是人们自觉行动的开始。在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时,必须首先让教师及学生认识到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性。要使他们认识到,一个人有了高智力,如果缺乏健全的人格因素,就好像有一台好的机器,却没有好的燃料,虽有运转的可能,但却时时有“抛锚”的危险。然后,在教学中教师才会积极地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建塑优良人格,为人格培养起一个好的开端。

2.改进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建塑优良人格。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在今天还相当普遍,它严重阻碍着学生的人格发展,只能培养出有这样或那样的人格缺陷的顺从的“人才”。所以在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及个性形成规律等改进教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营造民主、和谐、轻松、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中职学校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问题,使学生勤于思考,敢于质疑,给每一个学生以表现和锻炼能力的机会,对敢于提出不同看法的学生,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让学生积极参与,畅所欲言,教师因势利导,集思广益,将众说纷纭的讨论引向正确的结论。在中职学校,文化课要求不高,但每门课程都可以渗透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包括人格教育。尤其是德育课,共有四门学科,每个学科的内容都和学生的人格培养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德育课也是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主阵地。德育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可以适当增加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独立人格的教学内容,也可以配合教材内容搞一些培养和锻炼学生意志力的主题活动。

3.充分利用教材及身边的人物素材,加强对学生的人格熏陶。“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教课书中,有许多优秀的人物形象,他们都可以说是学生的榜样,在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对学生进行人格熏陶。讲语文课时,让学生感受一下古今中外的名人诸如林肯、等笑对挫折、胸怀坦荡、苦中作乐、坚忍不拔的乐观主义精神;德育课上,讲司马迁、海伦·凯勒、张海迪等身残志坚顽强学习的意志品质等。同时,善于抓住现实生活及身边的典型人格素材,比如本校的毕业生,找出自己同他们的差距,奋起直追。同时教师要严以律己,以自身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各方面潜移默化地对学生施加影响,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在课外,教师要指导学生多读一些人物传记,如《海伦·凯勒》《传》《居里夫人》等,让学生在一个个伟大、具体的人物形象上得到人格熏陶和感染,从而形成自己的良好人格品质。

4.因材施教,长善救失。因材施教是培养学生人格的必备教学前提。在教学时,教师要同学生置于平等位置,加强感情交流,对每个学生的智力、心理、人格等差异要有个清楚的认识。职业学校是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地方,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施以不同的指导。对专业技能较强的学生要求要高,引导他们去”跳起来,摘果子“;对专业技能差一些的或者对本专业不感兴趣的学生要求要低起点,小梯度,对他们的点滴进步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使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对自己充满信心。同时要注意到男女生的差别,对男、女生要区别对待。

二、加强家长认识,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

在没有学校出现的时代,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主要形式。私塾出现,就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混合体。学校、学堂、庠等成为官方教育机构,家庭教育成为了教育的补充部分。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学科分类的细密、严谨、完整,涉及领域的博大,学习内容的繁杂艰深,家庭教育越来越成为了监督、检查、评价、接受的地位,发挥的更多的是行为道德的影响。因此,家庭教育的本质不是知识的传授,不是成功经验的借鉴,也不是对孩子提供的具体帮助,家庭教育的本质在于家庭对孩子的人格渗透。这里的人格指的是家长所思、所言、所行、所表现出来的内心特点。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就是家庭教育。我们从每一个人身上看到他父母的影子,就是家庭教育的结果。有的教育专家对现在的家庭教育评价为5+2≤0,意思是说:学生每周在学校待5天,在家待2天,在学校接受5天的正面教育的作用抵不上回家2天的负面教育,结果不是0就是负数。这个观点虽然有些夸张,但当今的家庭教育确实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比如,由于父母的过度保护造就了孩子的依赖心理,限制了独立意识,形成依赖型人格;对孩子太纵容,让孩子养成了唯我独尊、无法无天的习惯,造就一个的人格;在溺爱的家庭里,孩子习惯于养尊处优,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所以缺乏抗挫折能力和责任感,形成没有自信的人格,等等。这就需要家长加强学习,经常和任课教师沟通,学校教师也要及时进行家访,互通信息,加强家长对人格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使人格教育形成合力。

人格教育虽然是个长期、复杂的工程,但只要我们有决心有信心,充分利用大量的人格教育素材,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调动师生和家长的积极性,长期低潜移默化地对学生施加人格影响,是会帮助学生形成优良的人格品质的。

参考文献:

[1]肖旭.社会心理学[M].成都:电子科技大出版社,2008.

[2]李丹.学校心理卫生学[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2008.

[3]宋光春,等.社会环境因素对学生健康教育的影响[J].体育学刊,2002,(4).

作者简介:李军民(1966-),男,助理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与研究。

上一篇:略谈语文教学中的口语训练 下一篇:《供应链管理》课程双语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