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图 第13期

时间:2022-05-23 02:57:53

一轮多时间的实验,在渐行渐进渐思中,自己经历了“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一度踌躇与迷茫,到“看花归来马蹄香”的执着与冷静。

参与课改以来,自己努力参悟情境图在教材中的价值。教材中异彩纷呈的情境图,可以说是新课改的鲜亮的旗帜。情境图的出现,让数学不再是枯燥、干瘪的数字罗列,而是给它赋予了鲜活的感彩,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情境图的到来,激起了学生们的学习欲望,走进了学生的童真世界,让孩子们乐于学数学,喜欢学数学,爱学数学。我,作为一名农村小学的一线教师,以农村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规律为教学的着力点,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与感悟,说一说自己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自己对情境图的取与舍。

一、这样的情境图能舍吗?

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与性质》中,在学习《小数点移动》时,课本呈现了孙悟空打小妖的情境图,在学生从视觉上初步感知金箍棒的长短与小数的大小变化有关,然后提出问题:小数点的移动与金箍棒的长短有什么关系呢?直接给出相关数据:

0.009米=( )毫米

0.09米=( )毫米

0.9米=( )毫米

9米=( )毫米

从中引出小数点移动的变化规律。

我在自己课堂教学,做了一些调整:

首先,《小数点移动》这部分教学内容,教材是从小学生熟知的孙悟空引出学习内容,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试图由此来学习小数点移动的规律,但这样的教学情境图,却给我们教学带来诸多不便。一方面如果单评教师的口舌来创设此样热闹的场面是我们教师渴望而不可及的,不适合常态教学。

其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储备就是简单的长度单位之间的简单的换算,对于小数部分的学习是安排在三年级下册,只是在分数的基础上认识两位小数,学习了一些简单的最基本的小数加减法。而对于0.009米=( )毫米 0.09米=( )毫米 0.9米=( )毫米 9米=( )毫米之间单位换算,我认为不能够完成。我观看了多位名师的教学课堂,他们的教学方式大同小异:小组合作或者学生直接口答匆匆完成这一教学环节。我产生了疑问: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怎样来完成由小数高级单位化成低级单位的知识逾越呢?从教材编排体系来看,在学习了《小数点移动》后才进一步学习《生活中的小数》也就是更广一些的单位换算。因此,我认为教材的编排,知识的跨度过大,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储备。

二、情境图与符号图的“联姻”

教材在解决问题提供素材时,联系生活实际,贴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五年级下第十册69页例2:买两种水果的现实情境图,就它的数学意义来讲,可抽象为两积之和的数量关系。这种数量关系在生活中经常遇到,学生结合情境图,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能够顺利解决问题。但我发现,脱离了情境图学生往往把生活数学与课堂数学割裂开来,感到有些束手无策。根据学生学习状态,我鼓励学生用他们自己喜欢的符号来描绘生活情境图,让学生把生活情境图根据他们简单朴素的理解用符号展示出来:

用代表苹果,用代表梨。这样,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分析题目结构,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明白了哪个量是已知的,哪个量是未知的。符号图的应用,让五年级的数学知识回归到了一、二年级的知识的原点,同时也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数量关系式:苹果的价钱+梨的价钱=总价钱,学生们可以轻松列出方程:2x+2.8×2=10.4。

情境图与符号图的“联姻”,就把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图示题,学生把头脑中已有的生活表象,通过符号图把他们的数学思维清晰的展示出来;情境图与符号图的“联姻”,让解决问题不在孤单,形影相吊,让它有了艺术色彩,美丽的画面;情境图与符号图的“联姻”,有助于学生掌握数量关系式,又能准确体会数量关系式的现实意义;

情境图与符号图的“联姻”,把生活数学与课堂数学融合在一起,增强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加强了应用数学的意识。

三、让情境图“动”起来

在十册教材76页6题:呈现了这样一个画面:小红与小明放学回家的生活画面。即使是一个练习题,我也没有忽略情境图的拓展与应用。这是发生在学生身边每一天的生活情境的再现,但是让学生收集数学信息,理解其中的数量关系有些难度了。

从教学内容上看,虽然设计路程、速度、时间,其实也是两积之和的应用。新课标指出: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自己领悟了新课改理念,在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了这个情境图。

首先,请两名同学(他们的家在学校的相反方向)到前面表演自己上学情境,在自己口令的指引下,让他们表演同时在各自家出发,在学校门口相遇。从中抽取数量词的理解:同时、相向、相遇、距离等关键词在题中的意义。

师:他们二人从家到校的时间分别是多少?一共用了多少?

生:分别用了7分钟。一共用了14分钟。

生:不对。他们两个人是同时出发,在学校相遇的,应该都是7分钟。

师:他们所走的路程与两家距离有联系吗?

生(比划):这边是小红走的路程,这边是小明所走的路程。

生:他们所走的路程和就是两家的距离。

在具有指向性的提问点拨下,学生们自主探究出相遇问题的关键数量关系式:他们二人行走的路程和等于两家相距的距离。

接着,在自己引导学生用传统教学:线段图,把他们所看到的运动模型跃然纸上,形似胜似神似,又进一步加深了对于题目的理解,能够列出方程和算术两种方法解决问题。

最后,让学生演示放学情境,让他们明白“相向”与“相背”不同运动方式的相同之处,做到了异曲同工的领悟。

情境图“动”起来,调到了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多种感官也跟着“动”起来。学生的自主参与,突破了教学重点与难点,渗透了教学策略的有效引领,给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空间给与拓展。

四、让情境图“晚”些出场

在新教材中,把枯燥、沉闷的计算教学也融入到生活情境中。这样,计算教学赋予了双重学习任务:解决问题与计算能力。给学生的学习增加了难度,例如小数乘法例3瘦身例子。通过一题应万变,要想达到扎实有效的课堂,无疑是对教师的课堂教学的一种挑战。

对于情境图的取与舍,这只是自己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一些不成熟的做法,有些简陋粗浅。对于情境图的关爱与割舍,自己仍需要不断的探索、实践。殊途同归,只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从他们的切合实际做起,恰当而又准确的运用情境图,就会成就务实高效的课堂教学。

上一篇:《桃花扇》与《长生殿》之比较 下一篇: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开展物理实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