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患者服药依从性探讨

时间:2022-05-22 03:46:56

提高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患者服药依从性探讨

关键词:艾滋病;中医药治疗;服药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R51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1)10-0086-03

艾滋病目前尚无能根本治愈的药物和治疗方法,西药HARRT治疗(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和中药治疗是目前艾滋病治疗的两种主要方法,通过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健康状况,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命。虽然中药治疗具有副作用小,可以明显改善艾滋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特点,但在目前艾滋病仍然无法治愈的背景下,患者长期服药所带来的依从性问题仍然是治疗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探讨了对接受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患者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以期为制定提高艾滋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1 影响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因素

依从性是指患者行为(如服药、饮食或者改变其生活方式等)与医嘱的一致性,依从性不佳不但影响患者正常康复,甚至严重干扰医护工作的进行。影响艾滋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因素比较多,主要包括HIV/AIDS患者的自身认识、对治疗的态度和信念、心理因素、治疗药物剂型剂量、疗效及疗效评价、医护人员的服务等方面,导致患者不规律服药或放弃治疗。

1.1 对疾病的认识 主要是患者未完全理解疾病有关知识和服药依从性的重要性,未按医嘱持续服药或者随意停止治疗。部分患者在出现CD4上升后认为病情好转而停药;部分患者治疗前本身无明显不适症状,服药一段时间后认为服药与否对身体状况无影响而停药;部分患者觉得与抗病毒治疗相比,中药治疗不存在耐药性影响,因此服药较为随意;部分患者觉得艾滋病不能治愈,因此对待治疗比较消极。这些都是影响治疗依从性的重要原因。

1.2 对治疗的态度和信念 通过治疗,以期达到延长生命、改善健康状况及承担作为父母、子女应尽的责任、义务等家庭、社会伦理道德自我要求等目标,是促使患者期望治疗获得理想疗效并愿积极配合接受治疗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促使患者树立坚定的治疗信念,积极乐观的治疗态度,这是患者能保证治疗依从性的根本支持。而家庭和亲人对于患者接受治疗的支持和鼓励也是促使患者坚定治疗信念的重要因素。也有部分患者已自我放弃,认为治与否都无所谓,或看到同伴不进行治疗亦无大碍,觉得自己参加治疗成了多余的事[1]。虽然有的患者知道遵医嘱的重要性,但自制力差,常与麻将、游戏机、电脑、烟酒为伴,不能规律生活和遵医嘱服药。社会歧视影响着患者的心理和行为,对于患者坚定治疗信念和保持依从性是一个负面的影响。尽管对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歧视遭到了各种国际组织和公共卫生人员的强烈反对,但目前仍然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2]。

1.3 心理因素 感染HIV后,大多数患者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3]。有研究表明,艾滋病咨询者的心理问题主要包括恐惧、压力、消极、报复和麻木等,在不同的时期和阶段有不同的表现,而且与生活背景、文化程度和高危行为等有关[4]。对于这些心理问题,若处理不当,可导致心理障碍而产生更为严重的后果。因为在心理压力下,人的各项免疫细胞应答指标均有下降,可见心理因素对于生理状况具有重要作用,也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5]。有些患者在得知自己感染了HIV以后,甚至丧失了生活的勇气,出现拒绝接受、害怕、孤独、自杀念头以及痛苦的比例都很高[6]。也有部分人感到无所谓,认为即使不干扰HIV,死亡也是难以避免的。

1.4 治疗药物剂型剂量 2003年我国启动了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工作,试点地区至今已由开始时的五省市增加到十五省(市、地区)。目前大规模应用于临床治疗艾滋病的中药制剂绝大多数为试点项目工作中使用,也有部分由科研机构研制的药物如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罗士德教授研制的“复方SH”等。药物剂型包括胶囊剂、颗粒剂、水滴丸等,每天服药多为3次。有些患者服药时,感觉剂量太大、剂型不好、口感太差、服药次数多等,导致不能按医嘱服药,使依从性受到影响甚至治疗中断。

1.5 疗效及疗效评价 通过接受治疗以改善自己的健康状况,并获得满意的疗效,这是支持患者保持良好依从性的重要因素。中药治疗艾滋病主要通过CD4 T淋巴细胞及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作为评价疗效的依据,与抗病毒治疗相比,中医药治疗目前尚未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疗效评价体系。多数患者在治疗中习惯单纯以CD4计数来评价治疗效果,忽视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变,部分患者因自觉免疫功能无明显改善而出现停药或转而接受抗病毒治疗。

1.6 医护人员的服务 医护人员要与艾滋病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获得患者的信任,这是提高治疗依从性的基础。由于艾滋病治疗的特殊性和长期性,如果医护人员在治疗工作仅仅为患者提供专业医疗知识方面的服务,必然会对患者依从性产生影响。

2 提高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措施

从影响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因素分析中得出,促进艾滋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应包括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和依从性的认识;做好心理咨询,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争取家庭、社会的关心和支持、改善药物剂型剂量、建立完善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疗效评价体系。

2.1 健康教育 由专职艾滋病防治医师或护士,与艾滋病患者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进行心理咨询和疾病知识及用药知识的培训,帮助患者充分了解艾滋病及其治疗的相关知识。当确信患者已经了解了治疗将带来的益处和风险及其它事宜后,对自愿接受服药的患者才纳入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也需要不断的对患者进行服药指导,解答他们在治疗过程中的疑问,对服药依从性好的患者多予鼓励和肯定,以促进患者保持依从性。同时从家庭、社会的责任和义务等方面疏导患者心理,帮助患者树立为家人、为子女、为自己而治疗的信念,以促进患者对待治疗保持积极态度。

2.2 心理干预 对于艾滋病感染者这一特殊病种人群,心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7]。对艾滋病感染者提供一定的心理咨询,尤其是感染初期,咨询服务更为重要。在不同的阶段和时期提供不同的咨询服务[8],有助于缓解压力,改善艾滋病感染者的心理状态,使他们以科学和平常的心态去对待生活,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让患者从心理上到行为上遵从医师得指导,顺利进行治疗,恢复正常的生活。

2.3 家庭和社会的支持 因为艾滋病患者主要以家庭治疗为主,所以,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好坏会影响患者的治疗,尤其是患者的家人,他们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依从性会产生直接影响。有亲人的督促关心或提醒服药治疗,可以让患者感受家庭和亲朋好友的温暖。在征得患者同意后对其家属或其亲友进行相关知识的指导,教育家庭成员或亲友重视对患者的态度和不歧视艾滋病患者,多关心、宽容和爱护他们,给予患者足够的心理慰藉,减轻其思想负担和后顾之忧,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2.4 治疗药物剂型剂量 若患者觉得难以接受治疗的原因是剂量太大、剂型不好、口感太差、服药次数多等,医护人员应做好解释安慰工作,帮助患者克服服药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调查,筛选出大部分患者愿意接受的制剂类型,在药剂部门的配合下,通过更换制剂类型及提高制剂内药物的有效含量等方法,使用患者易于接受的制剂或减少服药量、服药次数以促进患者保持良好的依从性。

2.5 建立完善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疗效评价体系 自1995年何大一教授报告了HIV病毒动力学理论,1996年基于此理论而发明的“鸡尾酒疗法”运用于临床以来,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在世界范围内有较长时间的运用,并形成了主要以病毒载量和CD4 T淋巴细胞作为疗效指标的相对完善的疗效评价体系。因此对于艾滋病治疗疗效的评价,患者更多了解到的是抗病毒治疗的疗效评价标准。而我国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工作因为开展时间相对较短,目前还没有完全建立一套完善的疗效评价体系,尤其是对于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及生存质量的改善等方面对于疗效的评价,还没有一个权威的标准。由于多数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制剂的治疗机理与抗病毒治疗单纯杀灭病毒的治疗机理不同,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疗效主要体现调节免疫及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以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上。若使用抗病毒治疗的疗效指标来评价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疗效,那显然是有失偏颇。目前虽然我国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中也使用了症状体征积分及PRO量表、生存质量量表等表格,希望通过将患者自觉症状及体征、生存质量等指标以量化的方式来分析治疗效果,但目前尚未建立形成一个较为准确、完善的疗效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使临床医护人员在面对患者或抗病毒治疗同行以病毒载量、CD4 T淋巴细胞变化来评价中医药治疗的疗效时,没有一个权威性的中医药治疗疗效评价标准来进行解释。因此,尽快建立完善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疗效评价体系是目前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6 医护人员的服务 由于艾滋病不仅仅是身体上的疾患,与其他疾病相比,还更多的涉及心理因素、家庭社会因素等等方面,多数患者都是非常敏感的,因此开展治疗工作的医护人员不仅仅需要掌握医学专业知识,也需要掌握一定咨询、交流的技巧。医护人员在治疗工作中应做到尊重和不歧视患者、严肃对待和为病人保密、积极治疗与护理、积极作为反对和抵制歧视现象的倡导者、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做好针对性的咨询工作等方面[9]。同时,艾滋病的治疗研究也在世界范围内不断的开展,医护人员需要不断追踪、了解和学习与艾滋病治疗相关的新知识、新进展,在充实自己的同时也向患者不断传递艾滋病治疗的研究进展,促进患者保持对于治疗的希望,坚定治疗信念而保持依从性。

3 小结

目前,艾滋病患者需要长期的服药维持治疗才能使病情得到持续的控制。艾滋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问题不仅是医疗行为,还属于社会医学范畴,涉及医生、护士、患者、药品、社会、环境等诸多方面,需要医务人员、患者、社会等各方共同参与[10]。影响治疗依从性的因素包括患者不理解疾病知识及治疗依从性的重要性、家庭和社会支持、心理障碍、药物剂量剂型、疗效评价等方面。因此,对艾滋病患者进行这些方面的干预,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的切入点,使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徐刚,王燕平,梁杰.长期服用中药治疗HIV/AIDS患者脱失原因调查及其对策研究[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8,19(10):4~6.

[2]陈静,易著文,鲁建云,等.消除歧视,提供关怀,防治艾滋病[J].实用预防医学,2005,12(3):705~707.

[3]杨荣坤.艾滋病住院患者129例心理问题与护理[J].基础医学论坛,2009,(13):240~241.

[4]苏伟静,李杰.340例次艾滋病咨询者心理问题分析[J].护理研究,2002,16(3):165.

[5]王雄,孔霞,鲁英,等.86例STD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治疗体会[J].中国艾滋病性病杂志,2005,11(2):61.

[6]杨国俊,田庆丰,雷卫河.艾滋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影响因素的研究[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8,(4):6.

[7]邓小娥.心里疗法在艾滋病治疗中提高患者依从性的应用体会[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8(4):37~38.

[8]武俊青,杨瑛,李文英,等.HIV/AIDS患者的心理需求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4,20(7):883~884.

[9]王明旭.艾滋病治疗的道德要求[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5,18(5):58~59.

[10]沈爱宗,陈飞虎,陈礼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研究进展[J].医药导报,2005,24,(8):712~714.

(收稿日期:2011-07-15)

上一篇:中医阴阳平衡与氧化还原态平衡的关系及评价 下一篇:浅谈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