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摄影五十年

时间:2022-05-21 11:56:21

中国摄影五十年

古人云:五十而知天命。

中国摄影家协会已走过了50个春秋。

半个世纪的历程,一代又一代人艰苦跋涉,打造着中国摄影的大厦;

半个世纪的历程,许许多多的摄影人,呕心沥血,辛勤创作,用他们的心血与才情,镌刻着中国摄影艰辛而辉煌的发展历程。

在这一特别的历史性时刻,回首是为了前行,反思是为了飞跃。让我们共同在“经典回眸”、“影像・影响”、“与摄协同龄”几个篇章中,打开心灵,感受影像。

经典回眸

2006年10月底在www.省略上传了近500幅被广泛认同的优秀作品,供影友评出“我心中的影像”。20余天的时间里,5万余影友参与了投票,选出了他们心中认为对社会、历史以及摄影事业发展过程中产生重大影响的图片。在综合了影友和专家两方面的意见后,我们推荐出二十幅摄影人心中的影像。

影像・影响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五十载是一段标志,具有承前启后的象征意义。特邀著名理论家、摄影家:袁毅平、杨恩璞、朱宪民、王文澜、鲍昆、陈小波,他们用专家的眼光、理性的判断为我们梳理出50年中国摄影的发展脉络。

与摄协同龄

5位与摄协同龄的摄影人讲述他们的故事,共同见证50年的影像足迹。

《开国大典》 陈正青摄于1949年10月1日

人气指数 107

回复指数 23

专家评价

仅主席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的镜头,已故摄影师陈正青就拍了135整整一卷。其中这幅是使用次数最多、流传最广的。有意思的是,天安门在此前并不太出名,自从在天安门阅兵后,随着新中国邮票上有了天安门之后,它才渐渐出名,成为红色中国的象征。

曾璜:对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人民来说,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

三叶虫:图片的深刻含义在于开国元勋,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对世界的庄严宣告:“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滨海之光 :熟悉的图片,熟悉的面孔,每当看到这张片子就想起中国,想到今天的生活是来之不易的。

axu12:开国大典,无论我们用什么历史言语评价,都不过分。我深深地感谢摄影师为共和国的历史留下经典瞬间。

《欢迎志愿军归国》吕厚民摄于1958年9月

人气指数 79

回复指数 10

专家评价

有一天,我正在咸兴北道沙里院大街采访朝鲜人民群众欢送中国人民志愿军归国。那人山人海水泄不通热烈感人的场面,使我立即意识到,这是难得的机会。这时正好有一辆朝鲜人民军的吉普车停在路旁。我说明了情况,便登上了吉普车的车顶,迅速举起了相机按下了快门,将这样一个激动人心的画面摄进了镜头。1963年,这幅摄影作品在古巴举办的国际摄影展上获得了一等奖。参加颁奖回国后,见到我说:“吕厚民,不简单,短小精悍。”

于云天:现场气氛热烈,人物形象感人。

Aeagle:抗美援朝的代表作,它用较高的视角,把热烈的场面、永恒的瞬间尽揽镜中!

cl336633:朝鲜战争证明了一切帝国主义都是纸老虎的真理,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的好战士――雷锋》 张峻 摄于1961年

人气指数 61

回复指数 14

专家评价

1960年,我在政治部宣传处当助理宣传员,并兼做摄影工作。当年的11月26日,由我参与、集体采写的《的好战士》在前进报发表。随后,《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报》先后对雷锋进行了报道。雷锋,成了人们学习的榜样。这是表现雷锋擦拭解放牌汽车的著名照片,这是一张最少影响了三代中国人生活的影像

胡武功:印刷量极大,社会影响广泛。

三叶虫:全国人民学习的楷模!英雄的形象永不磨灭!

ziluolan2005:这张照片自它诞生起就将雷锋精神发扬光大至今。

李柱安:雷峰的精神激励着几代人。雷锋精神永驻。

zjmlh:平凡中的伟人,勾起人们曾经崇尚的中国精神,也使那个时代的灵魂得以净化和升华。

《东方红》 袁毅平摄 1961年8月

人气指数 74

回复指数 12

专家评价

一个清晨听到广播电台播放的《东方红》乐曲,我突然受到启发,将“日出”和“天安门”两个本来毫不相关的意象联系在一起,头脑中产生了“一轮红日在天安门的东方透过瑰丽的彩霞冉冉升起”这样一个完整的艺术意象。《东方红》从萌生创作动机、立意与构思,深化意蕴,到现场多次观察,反复实地试拍,直至最后完成,前后历时约两年时间。我用的是双镜头反光照相机,爱克发灯光型彩色负片DIN17,光圈8,速度1/8秒。

陈长芬:以摄影的方式把当时中国的现状、政治、艺术做了一个高度的概括。运用的摄影语言既符合民众的心态,又符合宣传的要求。

石默:象征的意义超过了一切!

三叶虫:表现天安门的绝版图片,至今还没有人超越。

ziluolan2005:听说这是袁老花了几年时间,多次到天安门广场才拍到此作,这才是摄影传世之作。

《让我们的血流在一起》王立平摄于1976年4月

人气指数 34

回复指数 10

专家评价

这张照片是在1976年4月4日上午拍的。画面中的那个人叫王海力,是个铁路工人,他用手指的血写了:“敬爱的,我们将用鲜血和生命捍卫您!”人们看了都很感动。于是我举起相机,往后仰了一点,还稍微拍得广一点,以保证画面完整。我用的是国产代代红21定黑白片,光圈是F4.5,速度1/100秒。我冲了胶卷后就交给我妈妈了,她又缝在我的小外甥的旧棉裤里,一直到“”被打倒之后才拿出来。

陈帆:在时代信息的涵盖量和人本心灵的震撼力挞。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的中国纪实摄影,从人文和人本认识高度是前所未有的体现了鲜明的真实现实主义色彩,为中国后现代变革时期的真实摄影导向奠定了基础。这幅作品是其中的代表。

石默:我看到在最黑暗最恐怖的年月,民众自发的对正义的深切呼唤!

小西北狼:,我们永远怀念您!

四眼拙人:我以我血荐轩辕,我以此照荐万年。

《上访者》李晓斌摄于1977年11月

人气指数 85

回复指数 16

专家评价

在北京天安门与午门之间的路上,我是骑着自行车与他相遇的。当这个形象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突然映入我的眼帘时,我立刻感到一种无可名状的激动和紧张。我赶快把车骑到他前面约50米处,连续按了三次快门。当时我使用的是海鸥DF相机,莱卡150MM镜头,ISO64柯达彩色反转片,光圈开到最大,曝光时间1/125秒。第三张拍完,我骑上车掉头就跑。直到1978年2月,我才把它送到中国图片社冲洗。1998年中国革命博物馆作为革命文物收藏。

丁遵新:直面现实、直面人生的经典之作,是一个人性被扭曲的时代的缩影,直接表现了十年浩劫对普通百姓造成的身心摧残,作品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石默:民族悲剧的最典型缩影!一个荒唐岁月的最大讽刺!

山君吟:一个时代的缩影,反映一个时期的历史状态,好片。推荐!

陈思聪:真实的历史!按当年的话说:触及灵魂。我推荐!并感谢李老师!

《我要上学》 解海龙摄于1991年4月

人气指数126

回复指数31

专家评价

这幅作品是我1991年4月在安徽省金寨县张弯小学拍摄的。

萧沉:纯真漂亮的山村穷孩子总能引起人们的怜爱之心,如果再加上一双又圆又大且异常无辜的眼神,你不对她伸出援助之手也难。解海龙的这张照片,不仅成就了这位山村穷孩子的小学到中学乃至大学梦,对“希望工程”的推动也是功不可没。这张已成经典的照片也是新中国有史以来,平民形象被各种媒体与宣传印刷使用次数最多的一张,拍摄者解海龙也因此一举成名。

三叶虫:就是这一双充满渴望的大眼睛,推动了中国振兴教育的“希望工程”!

石默:投票!好在哪里?地球人都知道呗!

《深圳8・10股潮》张新民摄于1992年8月7日

人气指数 60

回复指数 14

专家评价

当年深圳市发售新股。全国各地的寻梦者急奔深圳。致使深圳警方倾巢出动维持秩序。专程从江西赶来的小伙子在发售前半小时被挤出列,他手上揣着身份证和钱绝望地喊道:“我排了两天两夜的队啊……”

陈小波:画面冲击力强,引读者共鸣。

黄叶地:从那个人的眼神里可以看出人们对股市还很不熟悉,渴望从中获利,人们对金钱的渴望是在90年代后才敢说出口的,这也是改革开放后的一个显著特点。这幅照片很好的表现了这一主题。

Aeagle:瞬间抓得漂亮,以小见大,市场经济的一个缩影。

梁冰:时代的记录。

《母爱》 韩忠强摄于2004年2月18日

人气指数 60

回复指数 13

专家评价

三位记者拍到的同一个场景,在不同媒体发表后,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影响。这幅感人至深、引人深思的画面,就是在摄影记者韩忠强、苏颖、里辕等人镜头中凝固的比天高、比海深的《母爱》。

李前光:这幅作品记录的是车祸发生后,一位失去丈夫、自己脾脏被切除仍处于不清醒状态的妇女,在医院里哺乳自己受到惊吓创伤、长哭不止孩子的情景。照片上的孩子趴在母亲胸前带着恐惧、依恋着母亲的眼神,是这幅照片最为精彩之处,夺人心魄。作品将母亲对孩子的呵护,孩子对母亲的依恋表现得淋漓尽致。

巩志明:有一定的传播度。

冬雪秋歌:真事就很感人。

《两党一小步,民族一大步》贺延光摄于2005年4月29日

人气指数 47

回复指数 12

专家评价

与连战会见,是个历史性事件,要想拍好,摄影记者占据一个有利位置是极其重要的。我早就想好这幅历史性的照片不拍大特写,而要拍一幅两人相见的全身画面。等连战的腿迈出的一瞬,和两人伸手相握又未触及的一刹那,我的相机响了,并不停地响着。当年4月30日,《中国青年报》头版挪了报头,刊登了大幅照片《两党一小步,民族一大步》。

巩志明:寓意深刻。21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摄影作品之一,时间越久远,意义越显著。

四眼拙人:两党一小步,民族一大步。作者又进步!

AHAI:一张会永远留存的照片。

Aeagle:题材选得好,瞬间拍得好,标题取得好,成就了佳作。

上一篇:摄协同龄人 下一篇:影像·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