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改变“高耗低效”的策略

时间:2022-05-18 08:45:22

英语教学中改变“高耗低效”的策略

摘 要: 新课程改革使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处于一种时时受到碰撞、挑战、激励的状态,使教师不断更新知识、深化思想。本文针对中小学英语教学中“耗时多,收效低”的现象,并结合英语教学中的经验与教训,探讨相应的对策和改进措施。

关键词; 听力教学 语感 学习能力 评价 激励手段

我国目前外语教学水平、教学方法普遍存在“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问题,而忽视了对外语学习规律的深层次的领悟,本文就改变“高耗低效”的现象从四个方面分别阐述策略方法。

策略一:重视英语的听力训练。

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常强调听、说、读、写四种技能的培养,其中听、说是学习语言的基础。《新概念英语》作者在介绍本书使用说明中强调:“不写没有读过的语言,不读没有说过的语言,不说没有听过的语言。”很明显,通过听的渠道获得语言信息及语言感受在外语学习中是基础的基础。

提高听力技能的根本途径在于多听并会听。多听,需要教师帮助提供好的听力材料及保证足够量的训练;会听,需要教师教会学生有效的方法。

1.抓紧时间分析选项。

我们目前所做的听力练都采取录音选项的形式。选项成为理解的关键,它可以帮助学生预测将听到的内容,也可提示所听的重点。因此,必须学会在短暂的时间内分析和对比选项的不同之处。

2.作记号。

在选项内容较长,数字较复杂,人物较多的情况下,在几秒钟内准确理解并记住选项差异不容易。可边听边在相关处做些记号,以便时间充裕时从容答题。

3.抓住关键词听短文。

一般来说,我们可将测试重点归结为以下wh疑问句所表示的意义。听单句或对话时,总要对wh疑问词的一个重点进行测试。在听短文时,我们若串联这些重点词表示的意思,便可得到短文的基本情节或线索,若再加上短文的最后一句带有结论性的话,便可使所获信息基本完整。因此,可以训练学生通过阅读对比选项,预测短文内容及重点后,着意听出关键词语及结论性语言,而不必追求逐字逐句地听懂和翻译。

如果我们能调动起学生的热情,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精听与泛听相结合,练习与娱乐相结合,细水长流,持之以恒,相信心血不会白费。

策略二:重视语感的培养,重能力训练。

语感是英语学习和使用的核心,英语教学的成败最终要落实到英语语感的强弱。一个已具备语感的人,他能够将句子和语篇中所蕴含的逻辑和情感通过恰当的语音技巧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这是语感最直观的外在表现。语感的形成和语言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大量的有效的语言实践,才能实现。

然而,我们常常发现,不少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只注意词汇、语法,不重视篇章内容,而无法深入思想内容和情感变化之中,所以永远难以树立用英语思维的观念,当然也谈不上文化内涵和英语语感。由于严重缺乏英语实践练习,许多学生竟连学过的课文也读不顺,更谈不上发展英语语言能力了。

语言能力的培养和语感的形成都离不开大量的语言实践。培养语感、提高语言能力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开展。

1.多听多读,大量输入。

听的时候,要通过抓关键词等方式了解语言内容。在此基础上,要体会如何通过语音技巧的运用,形象、生动地表现出语义中的逻辑与情感。阅读的时候,同样要善抓关键词,同时要养成以意群为单位进行阅读的习惯,以加快阅读速度,并加深对语篇的理解。实践证明,听和读这两个渠道的大量输入,不但能促进语言素材的积累和积淀,而且能极大地熟练言语技能,最终加速语感的形成和语言能力的提高。

2.朗读背诵,重视语音技巧的练习和运用。

无数成功的外语学习者的宝贵经验告诉我们,朗读和背诵是在中国这个语言环境里学习外语时,加速培养语感最有效的实践练习形式之一。

朗读和背诵技巧的掌握,仅靠教师的说教,同样是难以形成的,只有在教师的示范指导下,学生反复体会与实践,才能逐渐形成。熟读则成诵,背诵与朗读是紧密联系的。同时,应要求学生在背诵时,同样正确运用语音技巧,增强语言表现力。这样,背诵一方面可促进语言材料的积累,另一方面也可促进英语与思维的结合,从而促进语感的形成。

3.多练多用,大量实践。

著名英语教育专家胡春洞教授指出:“大量背诵课文与大量多种练习的结合,乃是对于一切各不相同条件下的英语教学的普遍有效方法。”事实也证明,如能将背诵与形式多样的活用练习同步进行,过诵边用或边用边诵,则两者之间互相补充,互相接应,难度都会降低许多。常用的练习方式有:提问题、回答问题、复述大意、看图说话、翻译、听写、分角色朗诵和表演等。

策略三:掌握正确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在战争中,战法的失误往往会使大量的人丧失生命。在学习中,学习方法的失误,则会使学习者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却难以取得预期的学习效果。我们应该把学法研究与教法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学”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真正达到新《大纲》有关强化“学”的功能的要求。

1.课前预习法。

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布置预习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习课文,初步掌握基本内容。

2.温故知新法。

预习中发现与新课有联系的旧课文、旧知识,可先复习旧课文,回忆旧课文,对比新课文,以旧带新,一举两得,印象将更深刻。

3.循序渐进法。

新课开始,可要求学生按以下几个步骤循序渐进:读―划―查―思―写。先让学生拼读单词,把句型或课文中不懂的新单词、词组或语法划出来,再查阅课文注释、笔记本或工具书,然后把查出的资料和答案写下,紧接着结合预习情况进行独立思考,并初步看一看课后练习,最后写下不理解的问题,也可记下新看法,带着问题听课。预习能清除学生听课中的障碍,提高听课效率,注意解决难点,领会关键所在,克服笔记的盲目性,有利于训练思维能力,培养自学能力。

4.循环复习法。

遗忘是心理活动的普遍现象,具有先快后慢的规律。要防止遗忘就要定期循环复习,而不要在忘记之后再重新记忆,在时间间隔上,采用先短后长的形式。如当天内容当天复习,复习后做作业;然后隔一两天复习;继而隔一两周复习;再后隔一个月复习;期中、期末再总复习。用这种方法来复习单词、词组,效果颇佳。

5.最佳心态法。

学习外语的心理要素包括学习情绪和考试心理卫生。遗忘是学习英语的一大障碍,为了战胜它,增强记忆欲,必须创造一种最佳的心理状态,这种心态含有自信心和成功感,创造愉悦的心情,才有强烈的记忆欲。对学困生要多鼓励少责备,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教会记忆方法,促其心态平衡,心情舒畅,使记忆神经处于活跃状态。

策略四:灵活,有效的评价、激励手段。

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要通过评价,使学生在英语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然而,长期以来,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往往很难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新课程标准指出,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过程评价,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那么,我们在这方面多下工夫。

1.培养学习兴趣,营造学习氛围。

在平时的教与学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特点,从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入手,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氛围;活跃课堂气氛;巧用学习规律;采用多样教法、增加语言实践、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喜悦,保持学习兴趣。学生学习兴趣越浓厚,其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就越强,开展自主学习的效果就越好。通过学习和实践,学生无论是在自主学习能力方面,还是在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现代教育观告诉我们,教师要因势利导,恰当的时机、途径和场合,能让学生充分展示各自的特长,使学生能够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产生成就感,再把成功的喜悦化作学习的动力,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从而使主动参与学习成为一种持久强烈的意识,最终形成自主学习的内在机制,实现自主学习。

2.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共同进取。

凡是学生自己能做的,教师绝不插手;凡是学生能通过自身努力达到的,教师就积极鼓励其独自完成。这既能增加同学间交往和语言实践的机会,又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协作精神,迈出自主学习的第一步,还能扩大课堂单位时间的利用率和有效率。

英语语言输入量的不足,教师自身英语专业水平尤其是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不足,以及教学研究的形式化、表面化,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中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大幅度高。只要我们更新观念,讲究方法,一定会大大提高教学质量,事半功倍,走出“高耗低效”的怪圈。

上一篇: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促进英语学习 下一篇:浅论学生英语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