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物理教学的几点体会

时间:2022-05-16 12:18:15

探究式物理教学的几点体会

(咸阳周陵中学,陕西咸阳712034)

【摘 要】探究式学习是一种在好奇心驱使下,以问题为导向的、学生有高度智力投入且内容和形式十分丰富的学习活动。探究式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参与的活动,他们都将以导师和主人的双重身份进入探究式课堂。笔者以多年教学经验,谈谈探究式物理教学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物理教学;体会

探究式教学,是近年来教育界提出的新的教学理论。他改变了传统的教授式师生关系,使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中解放出来,使学生能积极的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性;更加强调师生的互动。笔者以多年物理教学经验,谈谈在物理教学中运用探究式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创设情景,激发探究

创设问题情景,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问题,使学生逐渐成为认识事物的主体。在情景设置时,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一是设置的问题要有思考价值,智力上要有挑战,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观察现象提出新问题,而且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针对性。二是情景的设置要真实、生动、直观,可以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充分展示整个过程。例如讲授“力的分解”时,可以创设这样的情景:同学们,现在要用细线把放置在桌子上的砝码提起来,是一根线容易断还是两根线容易断?一根线容易断——多数学生肯定会这样回答。然后再做演示实验,其结果却显示和多数学生的回答完全相反。这给学生的大脑产生强烈的思维冲击力,从而激发其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此时教师再进行新课教学,效果就相当好。

二、经历过程,重视探究

物理教学实质上就是展示、发展思维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对物理基础知识、基础理论的理性认识过程。在师生的互动中,一方面要让学生积极参与概念的形成过程、规律的揭示过程;另一方面要让学生亲身去实验、体会、模拟这一过程,进而让学生领悟这一过程中所蕴含的物理方法和思想。例如讲授“万有引力定律”时,可以采用这样的教学过程:先提出问题,由苹果落地,联想到天上的月亮为何不会落地?思考站在高处把石块高速抛出,石块会落地吗?然后探究新知:由行星的运动规律,猜想太阳对它们的吸引力作用,再进一步探究吸引力作用的本质规律,太阳对行星的吸引、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行星对卫星的吸引,他们的吸引力都是本质相同、规律也相通的力,进而推广到万有引力定律,最后利用卡文迪许实验进行验证。在这一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追根溯源,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内心体验和主动参与的再发现过程;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既清楚又深刻,这样不仅唤起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而且发展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获得了探索科学的方法。

三、借助实验,引导探究

实验方法是物理学学习的基本方法。物理实验可以完整的再现物理情景,让学生亲眼目睹物理现象、亲手做一些物理实验,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讲授“电场、电场线”时,为了加深学生对各种电场线分布的印象,可以采用这样的模拟实验:用自制的验电羽接感应起电机,使验电羽带电,由于受到库伦斥力的作用小球上的棉线互相排斥开,其形状似点电荷电场线的分布;把两个带同种或者异种电荷验电羽彼此靠近,则可清晰模拟同种或者异种点电荷形成的电场线的分布。经过模拟实验演示,学生的脑海中对电场分布模型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激发和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与创新的思想和精神。

四、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发展学生探究能力

学生的发展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在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媒体时,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又要满足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要求。对学生知识的教育、观念的培养、能力的训练既要为学生近期的学习打下基础,又要着眼于学生长远的发展和终身教育。教学设计时,要在组织知识、选择方法、设计问题、设计实验、研究学生活动等方面下功夫。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都要围绕学生的学习活动而展开。例如,在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从亚里士多德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直观感觉的理解,到伽利略对运动和力的粗略描述,再到笛卡尔对运动描述的进一步升华,最后到牛顿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加上他自身对力学等方面的研究,最终得出牛顿第一定律。这样一个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经历科学规律的得出过程,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而且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开拓创新,深化探究

备课是上好每一节课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不应该完全照搬教材内容,而是应该按照实际的教学需要,对原有的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重组、整合和拓展,从而提炼出开放性教学的基本素材。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高度的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有意识地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特别注重学生对某些问题的争议和不同看法,以此创设有助于学生思维冲突的物理问题情景,在教师的指导下展开讨论或者实验论证,最终得出合理的结论,以期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

六、借助多媒体,内化探究

现在多媒体授课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也越来越多的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它可以直观形象的呈现教学内容,增加了教学趣味性。把多媒体运用在教学中,能取得普通教学手段无法达到的效果。他能有效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将难以理解的内容或者不易观察的事务展现出来,进而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功能,为突破教学难点创造了良好的氛围。例如在教授“电磁感应”时,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电和磁的多种应用。丰富多彩的动态画面,给学生视觉感官以极大刺激,使他们直观感受到了电和磁在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也充分的体验到物理学对时展的巨大贡献及深远的影响。这样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热情,通过多媒体手段达到的教学效果是空洞的说教所无法匹敌的。

综上所述,在物理教学中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就是要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寻求,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科学知识,而且可以使学生获得科学探究的方法与科学思想,有助于学生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看待未来,永不满足、不断创新,这些将使他们终身收益。

【参考文献】

[1]王志芳,透析探究式物理教学策略[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4(10).

[2]雷春芳,关于物理探究式学习的思考[J].学周刊A版,2010(6).

上一篇:设置情境,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下一篇:由高考题看对倒装语法的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