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情境,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时间:2022-05-27 09:34:17

设置情境,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成都七中万达学校,四川成都610000)

【摘 要】创设数学课堂情境对于教师有效教学、学生有效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此,论文从初中数学教学的角度对解决问题的依据进行了分析、对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模式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情境;解决问题

一、创设数学课堂情境的意义

《数学课程标准》提倡在教学中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其目的并不仅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而且能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实际经验。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其说是学习数学,不如说是学生从现实出发,经过思维加工,达到“数学化”。在这一过程中,“数学现实”是十分重要的。所以,课程标准在描述学习目标时更多地使用了“经历、探索、体验”等过程性目标。这说明,我们的数学教学不仅要基于学生的生活现实,同时还要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提升和丰富学生的经验,让数学背景包含在学生熟悉的事物和具体情境之中,动手、动脑让学生“做数学”,在多样的方式中不断获得丰富的学习数学的体验。这种过程的形成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数学的面貌,改变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

二、解决问题的依据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占主体地位的建构活动,在这个建构过程中,环境氛围对学生的学习尤为重要,这要求我们要尽量整合教师的经验、学生的经验、教材等资源,利用生动、直观的形象有效地激发联想,唤醒长期记忆中有关的知识、经验或表象,为学生的成功学习设计良好的环境,这种人为设计的教学环境,我们称之为教学情境。设计教学情境就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经验和“情商”,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的思维进入最佳状态,并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他们的数学学习变得有趣、有效、有得、自信、成功。同时,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已表明,学生对学习具有如下三个显著倾向:对处于自己“最近发展区”的知识最感兴趣;对掌握主动权的学习很感兴趣;对学习有鲜明的情感。

三、方法与模式探究

1、抓住数学内容与实际问题的交汇点——现实情境

教师通过分析教材,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小常识,小故事,小问题有机结合;通过把各种事实和现象进行串联,从而设计现实情境。

对于“高斯求和”问题,即求“1+2+3+…+100”的和,老师可作如下设计。著名的数学家高斯小时候只用几十秒就算出了“1+2+3+…+100”的和,你知道小高斯是怎样算得吗?你还有什么方法?这种设计,已经抓住了学生的好奇,这样一个问题是学生熟悉的但又很少关注的事实,使学生自然产生一种去观察、去了解为什么的欲望。在此基础上,如果教师能适时地加入一下这个实例,则学生的思维将突破一个新的层次。

如图1,工地上有一堆圆形钢管,第一层有1根,第二层有2根,……,第n层有n根,这堆钢管共有多少根?同学们会想出多少种方法?经过学生充分讨论,发表看法后,教师又抛出以下问题:设想在这堆钢管旁倒着堆放同样的一堆钢管,如图2,又怎样回答上面的问题呢?

这时,就可以把求个数的问题转化为一个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问题,轻松解决问题的同时,带给学生一个无穷想象的空间。

2.寻找教学内容中学生动手的“益”机——活动情境

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践,参与过的事情总是印象深刻。同时,由于在亲自动手的过程中,还能获得课堂知识之外的一些独特经验,从而形成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的教材中有这样一个习题:假如用一根比地球赤道长1m的铁丝将地球赤道围起来,那么铁丝与地球赤道之间的间隙能有多大(把地球看成球形)?能放进一颗红枣吗?能放进一个拳头吗?

处理方法一:直接用此情境。处理方法二:复习同心圆的相关知识再让学生探究。处理方法三:先让学生准备地球仪模型一根绳子或铁丝,有一个直观感受再进一步探究。实际上此问题类似于知道两个同心圆的周长求环的宽。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应该是没有一点问题,但是加进了一个实际背景的“地球”,对学生来说就是不可思议的啦!

在教学中我在第一个班实行的是第一种方法,学生学习困难较大,拿到题以后,七嘴八舌地讨论,然后就乱猜,没有由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只停留在文字的意思层面上,学习困难较大。对于第二种方法,是传统教学中采用的方法,此种方法虽然教师提前给学生复习了相关知识,但由于没有学生动手的情境,学生失去动手感知、实际体会、感受数学的玄妙之美的大好机会,知识掌握得较死,学习兴趣不浓,被动接受。另一个班我实行的是第三种方法。先让学生自己动手,利用地球仪模拟,形成感性的认识,从而激起了学生探求的欲望,配合模拟的实际情境,学生很快地抽象出了数学模型,成功的解决了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轻松,学生乐学,高效的课堂由此而成。

3.以激发学生内在需求为根本目的——障碍情境

人的内在需求包括:对事物的好奇心,渴望认同、希望得到赏识,实现自我价值、有成就感等。教师在教学中只是一个主导地位,只是一个外界诱因,最终学习的效果体现,都要学生这个主体发挥内在动力,才能根本解决问题。

在一次公开课的设计时,我就采取了设置障碍情境的模式,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九年级上《船有触礁的危险吗》。传统的模式是先对上节课的内容进行复习,然后由易到难,由浅如深地展开学习。虽然这种设计有其优点,但缺点也很明显:平铺直叙,没有高潮,没有学生学习的兴奋点。

因此我设计时,开始就设计了一个较为困难的问题情境“国庆节期间(当时刚好是国庆节放假回来),小明到海南旅游。在旅游中,小明发现:海中有一个小岛A,该岛四周10海里有暗礁,有一货轮自西向东航行,在B处测得岛A在北偏东65°的方向上,往东行驶20海里后,在C处测得岛A在船北偏东35°的方向上,若货轮继续向东航行。小明认为货轮继续向东航行途中会有触礁的危险。你认为呢?为什么?”学生对此问题很感兴趣,与前面学习过的知识有联系,都跃跃欲试,但经过尝试,没有成功——正在郁闷中。兴趣、求知欲、成功的欲望都被激发出来了。我这时顺势引出了预先准备的两个较为基础,但有层次、有梯度、类似的题目,先让同学解决。很快,基础差的学生也能解决这类问题中较为容易的了,而基础好一些的同学在解决这两个题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基本方法,而且积累经验。最后,我设置的障碍情境完全是由学生自己解决。

一个小小的障碍设置,使得一节课的效果迥异,这就是充分调动学生内在需求的必然结果。

4.改变教学手段及媒体——视觉情境

几何画板功能强大,能动态显示线段的长度和角大小,拖动鼠标能改变图形形状,是学生做数学实验的理想环境、优秀平台。在现在的北师大版教材中,对于一些定理的的证明和探索,采用的是让学生动手测量的方法,学生觉得单调枯燥,如果加入一些多媒体的情境元素,则事半功倍。例如在学习三角形全等的探索时,可利用几何画板的测量、可移动等,让学生自己在电脑上自己设计,自己验证,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在初三讲解中考压轴题时,一部分学生犹如听天书,如何创设学习的情境,让这一部分学生顺利过渡?如,2010年河北省中考题第25题第3问:(3)如图3,随着时间t的变化,线段AD会有一部分被EPQ覆盖,被覆盖线段的长度在某个时刻会达到最大值,请回答:该最大值能否持续一个时段?若能,直接写出t的取值范围;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设计思路意图:这一类运动变化,涉及线段的长短,角度的大小,面积的变化等的中考大题,非常的普遍,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来说是,基本不存在问题,但对于中等一点,悟性稍差一点的学生来说,这种题就是噩梦。在教学实际中,像这个题,老师利用多媒体创设一个视觉情境,展现如图3运动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从而抓住2秒,3秒,4秒,5秒时刻的图形,思路和奥妙尽在其中。

结论:把这些题目做成几何画板的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经过演示,这些点、图形的变化规律一目了然,学生理解起来非常容易,无形中拉近了学生与压轴题的距离。学生经过解决几个题之后,就能够基本掌握这类题的方法了,学生的数学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发展。当然,这些课件只是一个辅助,最终目的,还是应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以及实践能力。

5.改变学生学习的地位——实验情境

许多老师在教学概率问题时,基本有两种类型:1.纯讲理论型,2.实验验证型。对于第一种情况,老师讲的费劲,学生听得苦闷;对于第二种请况,那就是老师学生花的时间超多,而且还有时候,容易偏离主题。

对于初一学生,小学虽然接触了一点概率,但那基本属于小朋友“过家家”。但在这时候的教学中,理论固然不能缺少,实践也是必需的,怎样才能做到两者兼顾?

问题:小明和小丽都想去看周末的电影,但只有一张票,你能帮他们想一个公平的方法吗?小明想了个办法:“让我们做个如图4所示的转盘游戏来判定电影票归谁吧!游戏规则为指针转到绿色区域电影票就归你,否则归我”。小明的办法对双方公平吗?

参照教材提供的转盘如图5游戏提出问题:游戏规则:

(1)小明转动转盘A一次,小丽转动转盘B一次;

(2)转盘停止后,指针指向几就顺时针走几格,得到一个数字;

(3)得到的数字是偶数就得1分,否则不得分;

(4)转动10次转盘,记录每次得分的结果,得分高的人为胜者。

设计思路意图:此问题是利用多媒体制作了可演示的实验系统,当点中按钮时,转盘转动,当再次按按钮时,转盘停止。老师可带领全班学生通过亲自操作、分析试验数据,体会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利用动画效果制作转盘游戏能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既能实现有效时间内提高教学效率,又可避免手工制作的转盘可操作性差影响结论的得出;通过问题的讨论调动学生积极参与,顺理成章得出结论。

结论:对于概率实验课的处理,利用电脑课件制作的随机函数,产生一个随机的效果,可以变每个学生各自为政的自己试验为有老师指导的,全体同学参与其中的概率实验,一方面节约了时间,另一方面又避免手工制作的转盘可操作性差影响结论的得出,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同样在教学《摸到红球的概率》一节时,可以设计一个电脑模拟的摸球试验,建立“形象”的概念,并从“形象”的概念中提炼出“理性”的认识,同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全面地理解知识、深刻地巩固知识、灵活地运用知识,从而真正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最后,结合在教学中的实际体会,我认为,创设情境只是一种手段,不是根本目的;只是一个开端,也绝对不是最后终点。在创设情境,我们一定要注意其特殊性,注意引导学生从特殊性过渡到普遍性。只要在教学中用心去思考、用心去观察,用心去体会,则在我们利用创设情境这一手段去丰富课堂时,我坚信,课堂精彩可以预约,高效的课堂也是必然。

【参考文献】

郑毓信:《数学教育从理论到实践》,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

上一篇:浅谈如何创设初中物理教学情境 下一篇:探究式物理教学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