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农村中学学生主体意识的唤醒

时间:2022-05-16 02:32:31

谈谈农村中学学生主体意识的唤醒

伴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强力推进,新课程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一些可喜的变化。但是,在现实的农村中学的历史教学中,新课改的“口号”虽喊得轰轰烈烈,但对学生的“盯盘补”抓得是扎扎实实,学生主体意识严重缺失,这显然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通过回放我教学实践中的几个镜头,和大家共同分析今天农村中学历史课堂学生主体意识缺失的原因,共同探讨如何唤醒学生的课堂主体意识。

镜头回放一:在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前的一节复习课上,由于复习时间少,考试内容多,一上课我便在黑板上列出了一个单元的复习提纲,接着喋喋不休,事无巨细地讲到下课,自认为大功告成,但课后学生直抱怨这节课上得太累,手都写得麻木了。

诊断:典型“应试教育”惯性后遗症。

策略:针对以上原因造成学生课堂主体意识缺失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建立对教师新的评价机制,教师要加强继续教育,强行入轨,转变角色。

作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首先要转变观念,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规范办学行为,建立新的评价机制,营造良好的课改氛围。教师则应加强自身的继续教育,或通过多种渠道对新课程进行充分地理解、诚心地接受、热情地投入、有效地实施,并且根据新课程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努力实现教师由“主演”到“导演”的角色转变。

镜头回放二:在07届高三某一历史课堂,我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由于完成情况较差,我不问青红皂白,说了一些伤学生自尊的话,几个不服气的男生还和我顶撞。事后,这个班的学生与我是若即若离,没有了课堂上的互动。成绩揭晓,这个班级成绩最差。

诊断:典型教师“权威”痴迷症。

策略:针对以上原因造成学生课堂主体意识缺失的,教师要学会尊重学生,使学生愿意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以强制和粗暴的方法使学生服从命令,只能把学生变成驯服的羔羊。只有在民主、平等、自由的环境中,学生才能感觉到爱和尊重,从“客体”变为“主体”,乐观而自信,才能“不唯书”“不唯上”,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质疑,才会变得生动活泼,积极主动,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和蓬勃的创造力。

镜头回放三:2005年秋季新学期开学时,我收到一个已升入高校学生写给我的信:老师,您知道以前我们班很多学生都害怕历史吗?甚至讨厌历史吗?就因为你每堂课总是以提问开头,以提问结束。另外你也不带我们到多媒体教室上课……

诊断:典型“教学模式僵化”症。

策略:对以上原因造成学生课堂主体意识缺失的,教师要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爱岗敬业;教师要依据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营造乐学氛围,使学生乐于参与。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高中阶段历史教材涉及的知识点众多,课时又偏少(农村偏远地区尤甚),再加上学生对历史学习还存在一些误区,想要提高历史学科的学习效率实属不易,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科学的历史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让他们能够顺利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

镜头回放四: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经常会遇到一个班级里总有那么几个人,对所有科目的学习都无所谓,即使老师你怎么“仁慈”,怎么“权威”,他们就是无动于衷。有时候他们在老师面前也装出一副顺从的样子,一旦离开老师,他们就会一切依旧。

诊断:典型“内驱动力缺乏”症。

策略:对以上原因造成学生课堂主体意识缺失的,我们要区别对待。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们要学会走进他们的心灵,激发他们求知的热情。

要想唤醒这些学生的课堂主体意识,激发他们求学的斗志,光有教学技巧是不够的,仅凭“权威”也是不能长久的,我们还必须要有“钥匙的智慧”,走进学生的心灵,打开心锁,帮助他们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从而恢复进取的动力。

新课程改革下的历史教学,就是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主动获取历史信息,合作探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体验历史情感,汲取历史智慧。愿天下所有历史老师都能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成功打造一个个激情燃烧的历史课堂!

(作者单位 江苏省灌云县杨集中学)

上一篇: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 下一篇:夯实语法 提高山区学生英语成绩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