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理论研究综述与展望

时间:2022-05-13 11:46:21

文化产业理论研究综述与展望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西方文化产业理论研究的演进过程及其特点、中国文化产业理论研究的演进过程及其特点以及国内外文化产业竞争力理论研究进行梳理和展望。以期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西方文化产业理论 中国文化产业理论 文化产业竞争力理论

西方文化产业理论研究的演进:从批判到宽容

西方文化产业理论诞生于德国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进行批判的文化工业理论。1947年,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在《启蒙辩证法》中,用“文化工业:作为大众欺骗的启蒙”一章篇幅对“文化工业”理论进行了猛烈抨击,认为文化工业丧失了艺术本质,消解了人的个性,限制了文化的批判精神,成为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控制的工具。同为法兰克福学派的本雅明对文化工业持肯定态度,他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指出,复制技术使“艺术品从少数人垄断和欣赏中解放出来,为大多数人所共享,给文化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实现了艺术的大众化。尽管法兰克福学派内部观点相左,却“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持续的大众文化论争。20世纪三四十年代,阿多诺的批判性态度占据上风,20世纪七八十年代,本雅明的观点成为中心。法兰克福学派开创了文化产业研究的先河,对文化产业理论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是“难以绕过的理论高峰”。即使在大众文化以不可阻挡之势在全球发展壮大的今天,法兰克福学派对于大众文化的批判,仍具重要现实意义。其提出的许多大众文化问题,如人的物欲享受与意义世界的对立,不但没有得到很好解决还越发严重。

继法兰克福学派后,西方文化产业理论沿着两条路线发展,一是文化产业基础理论路线,一是文化产业应用理论路线。文化产业基础理论研究发端于英国伯明翰大学文化研究中心对大众文化和文化产业的研究,被业界称为伯明翰学派,代表人物有雷蒙・威廉姆斯、斯图尔特・豪尔、托尼・本尼特、约翰・费斯克等。该学派更加辩证地看待文化产业,倾向于支持发展文化产业。以传媒批评著称的美国学者约翰・费斯克对文化产业进行了经济学研究,系统阐述了文化的生产、消费及价值实现。自费斯克后研究者始将目光转向文化和产业的双重属性。布迪厄在20世纪末提出文化资本理论,认为资本有三种形态: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文化资本以显性和隐性两种方式向其余二者转化。戴维・思罗斯比将文化资本视为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自然资本并列的第四种资本。

文化产业应用理论基于文化产业基础理论,重点研究文化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管理、与宏观经济的关系和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成果集中在20世纪80年代后。引入了经济学和管理学知识,有文化产业概念界定与行业划分、文化产业运行机理、文化产业政策、文化产业与地区发展、文化产品国际流动,文化产业价值链等。英国的成果较为丰富。麦耶斯考夫阐述了文化产业在经济和就业方面的影响,尼古拉斯・伽纳姆“为文化产业的名誉恢复做了大量工作”,查尔斯・兰蒂在20世纪末将“价值链分析法”引入文化产业研究,提出构建文化产业价值链的五个环节。

西方文化产业理论,由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激烈批判,到伯明翰学派的宽容,再到后来对文化产业的理解和认同,态度日趋温和。研究有以下特点:

第一,从研究对象看,尚未形成统一的文化产业概念。不同学者基于不同视角对文化产业进行了界定。概念界定上的众说纷纭,既反映了学者文化背景、宏观政策、经济发展等的差异,也反映了文化产业概念界定的开放性。正如文化认知的开放性一样,对文化产业的认知也应采取开放和发展的态度,未必非要有统一的、标准的定义,可因研究视角和目的不同有所侧重。

第二,从研究领域看,随着现代科技向传统文化产业不断渗透,文化产业的外延在不断拓展。不再限于文学、电影、电视、美术、音乐、舞蹈、传媒等传统行业,进一步将教育、旅游、建筑、体育、互联网、文化遗产等纳入其范畴。且日益表现出高技术含量特点。特别地,随着信息技术的兴起,诞生了文化信息产业。

第三,从研究取向看,并非只有推向市场的文化活动才属于文化产业。文化产业较发达的国家始终把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保护文化遗产、改善公民福祉作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西方学者始终把政府和私人文化资助体制研究作为文化产业和文化政策研究的重要方面。

第四,从理论研究层面看,西方文化产业理论研究正处于全面深入阶段。文化产业基础理论开始采用社会学、经济学研究方法。文化产业应用研究开始深入到产业链内部。文化产业政策研究开始深入到就业、资助政策等层面。

第五,文化产业的经济学研究不足。西方文化产业理论研究仍以社会学、文学、艺术为主,经济学研究方法尚未得到广泛应用。

中国文化产业理论研究的演进:从否定到肯定

中国第一篇探讨大众文化运行机制及生产、流通和消费等问题的文章于1991年出现在《上海文论》“大众文艺”系列文章中。此后从文化产业角度探讨大众文化的文章便不断涌现。1997年《读书》杂志第2期发表一系列大众文化文章掀起大众文化高潮,形成支持、赞扬与批判、否定截然对立的观点。简单的肯定与否定无助于厘清大众文化日益分裂、侵占、甚至取代精英文化的格局,但学术论争表明了大众文化旺盛的生命力。20世纪90年代末,大众文化的地位得到普遍认可,文化产业获得了话语权。这种话语权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加入WTO上升到国家层面。2000年国家“十五”规划首次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文化产业的合法化。此后,中国文化产业理论进入应用研究阶段,包括宏观层面的文化产业研究、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具体文化产业行业发展研究及加入WTO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关系研究等。

一是对文化产业概念、性质与规律的探讨。对文化产业性质的理解有两种。一种将重心放在文化上,强调其文化属性。一种将重心放在产业上,强调其产业属性。冯子标认为提出文化产业论题本身即是对文化的产业属性的复归。章建刚指出产业是其主体,文化是对它的限定。学者们对其发展规律进行了初步探索。张晓明提出文化产业发展的不平衡规律。焦斌龙从资本、劳动、技术和市场视角探讨工业化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律。卢渝提出欠发达地区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路。孟晓驷从需求角度提出文化产业发展机理。柯克全面分析其生产、经营和消费主体。谢名家从精神生产角度提出文化产业发展机制。乐后圣提出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黄金产业,对其进行全方位解读。陈立旭论述了市场逻辑下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

二是对文化产业进行宏观研究。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学者们开始从宏观层面对其理论缘起、发展现状、趋势等进行全

面介绍和分析。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对中国文化产业进行长期跟踪,自2002年始每年“中国文化产业年度报告”,试图全面反映年度文化产业总体进展。北京大学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从2003年始集中对其定义的文化产业进行年度跟踪。文化部、国家统计局在2002年成立课题组进行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研究,建立国家文化产业统计制度,从2004年始将文化产业统计纳入日常统计。

三是关注文化产业和行业发展。喻国明长期集中于传媒业发展研究,认为传媒业的经济学本质在于影响力,制约传媒业发展的障碍是传媒业宏观改革滞后于微观改革。尹鸿对中国传媒产业核心竞争力进行研究。孙安民将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分为虚文化和实文化,前者指文化处于隐性状态,表现为企业文化、消费文化、商业文化;后者指文化处于显性状态,类型有科教产业、文娱产业、媒介产业、体育产业。

中国文化产业理论研究还有文化产业主体培育、文化企业改革、文化产业与知识经济、高新技术与文化产业、文化产业与经济增长、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投资等。篇幅所限,在此不――赘述。

中国文化产业理论研究有三个特点:一是以定性研究为主,缺乏必要定量研究。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完善,定量方法的引入将愈加迫切。由于缺乏整体数据和研究者的学科背景所限。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态势的判断很难把握。当然随着政府对文化产业行业统计口径的调整以及企业(家)对文化产业的关注与支持,定量研究方法将日趋成熟。二是开始引入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与方法。20世纪90年代末,学者开始引入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连连围绕消费与文化产业进行了研究、花建从投资战略角度对文化产业进行了研究、胡惠林从文化经济一体化发展角度探讨了文化产业的生成与发展。总体上,从经济学和管理学视角的研究还没进入中国文化产业理论主流。可预见,从经济学层面研究文化产业是大势所趋。三是中、微观层面研究亟待强化。中国文化产业理论以宏观研究见长,中、微观层面研究明显不足。中观层面缺乏文化产业发展的制约、动力因素、法律政策研究。微观层面缺乏文化产业主体培育和文化企业运行机制的系统研究。

文化产业竞争力理论研究:从无到有

文化产业竞争力与产业竞争力和文化竞争力都相关。产业国际竞争力作为国际竞争力的分支,虽尚未形成定论,已有的研究还是卓有成效。中国此方面的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始,但方法存在较大差异。自贾春峰提出文化力理论,研究涉及文化产业、国家竞争力、地区竞争力和城市竞争力。祁述裕对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进行整体研究,分析文化产业基本要素,构建模型,通过国家对比分析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现状,提出提升战略。李怀亮研究当代国际文化贸易与文化竞争问题,提出全球化时代中国国际文化竞争战略。花建概括了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四个内涵:整体创新能力、市场拓展能力、成本控制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2005年1月8日-9日举行的“第二届中国文化产业高层新年论坛”提出“文化产业竞争力:政府、企业和学界的永恒主题”的口号。有政策环境与文化产业竞争力,文化产业集群与文化产业竞争力,创意中国与文化产业竞争力,商业模式与文化产业竞争力等六个主题,全方位探讨文化产业竞争力。

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也较多。林拓阐释了文化产业与城市发展双向推动。琚朝晖提出增强浙江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具体战略。孟晓驷提出文化产业是城市竞争力精髓。2006年1月7日-8日举行的“第三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主题为“和谐社会与区域文化产业”。中国许多省份相继提出建立文化大省、文化强省目标,纷纷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战略。

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还可见于WTO与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上。胡惠林探讨了中国文化产业在西方强势文化冲击下如何构筑文化安全问题。张晓明提出要根据国际文化产业特点制定中国的文化产业国家战略。潘嘉玮从政策与法律视角探讨加入WTO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法律问题。这方面有很多成果。但大多以八世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开头,以小篇幅应对之策结尾,缺乏深刻分析。

综上,一方面,国内外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较少,中国近三五年才开始,尚处于起步阶段,不同学者基于不同范式对文化产业竞争力进行了多视角研究,构建了文化产业竞争力“模型”。取得了颇有价值的成果。遗憾的是不同范式虽然体现了学术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也纵容了盲目性、随意性。特别在文化产业竞争力模型构建中,尚未准确、深入刻画文化产业竞争力独有的内部要素、层次结构和发展机制。尽管如此,我们仍能从已有的研究中获得广泛、深刻启示。

另一方面,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产业竞争力在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已成为发展文化产业的核心问题,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已成为一个学术热点。

参考文献:

1 王颖,全球背景下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D]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7(5)

2 宋彦麟,辽宁省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士论文,2006

3 花建,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内涵、结构和战略重点[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

4 祁述裕,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上一篇:我国零售企业扩张模式比较 下一篇:城乡居民收入对消费需求影响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