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中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化策略

时间:2022-05-06 02:34:31

城镇化中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化策略

【摘 要】城镇化对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诉求,具体体现在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两个方面,针对城镇化中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面临的政策、师资、办学指标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提出强化均衡价值理念,实施弱势补偿政策;建立教师交流制度,实行资源共享机制;构建科学评估体制,引导教育均衡发展等具体策略。

【关键词】城乡 义务教育 城镇化 均衡 诉求 策略

城镇化是经济持久增长的内生动力,拉动内需潜力巨大。党的十报告多次强调“新型城镇化”,表明新型城镇化已经成为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大国内需求、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义务教育作为具有较强特性的公共物品,在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作用。作为事关国计民生的农村义务教育,在城镇化进程中经受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发生着重大变革。对此,教育部提出了初步规划,“力争2020年实现区域内基本均衡”的目标,党的十报告进一步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实行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是“农村最大的公共事业”,是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坚强保证,是政府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和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的必然要求。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已经成为促进城乡社会公平的基础和关键,已经成为我国今后一段时间发展教育的重要问题,当前,应研究新型城镇化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诉求,遇到的问题和提出其发展的具体策略。

一、城镇化对城乡义务教育的均等化诉求

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6.91亿人,农村人口6.57亿人,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1.27%,是我国社会结构的一个历史性巨变,标志着我国城镇化发展进入新阶段,对经济社会各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城镇化必然推动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演变,但绝不是以城市文明替代农村文明。农村义务教育是农村的希望,应当成为“为农”服务的教育。当前,迫切需要理解和按照党的十报告的要求,“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在全面普及后正进入一个新的时期,面临着推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双重任务,全面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其现实诉求主要是两个方面:

(一)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化的政策支持

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实质是指在平等原则的支持下城乡教育机构、受教育者在义务教育活动中平等待遇的实现,最基本的诉求是社会在城乡教育群体间平等地分配教育资源和份额,达到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的相对均衡,最终落实在城乡人们对义务教育资源的支配和使用上。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包含配置、供需和动态均衡的三重内涵,这三种均衡都依靠义务教育政策支持实现,政策支持的主要体现:一是教育资源分配均衡,政府应该平等提供城市和农村的办学条件,使城乡之间、城乡各内部学校之间的诸多办学要素得到均衡发展;二是教育制度保障均衡,保障城乡学生学习的权利平等实现,获得同样平等的入学机会;三是学习进程机会均衡,城乡学生拥有平等的学习、就业和成功的机会;四是教育目标设定均衡,同样平等关注并为之提供城乡学生潜能最大程度的发展的环境和条件。

(二)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资源保障

城镇化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改革发展推动作用主要反映在教育资源上,一是明显改善了农村义务教育办学资源条件,与2001年相比,2010年全国农村小学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从2.8平方米提高到3.5平方米,体育场馆面积和教学自然实验仪器达标学校分别从46.8%、45.5%提高到54.6%、50.4%;二是整体提高了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素质,2010年,我国农村小学、初中专任教师合格率分别为99.4%、98.4%,分别比2001年提高3.0和11.3个百分点;三是初步催生了农村义务教育资源现代化雏形,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先进的教育理念、办学思想、管理模式逐步向农村辐射。但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衡,差异特征明显,城乡社会发展的二元体制导致城乡经济差距,二元体制还未彻底消除,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城乡义务教育的差距依然存在,国家教育经费投资长期集中高等教育和城市居民的局面难于彻底转变。以2007年为例,农村生均公用经费支出为403.76元,虽然比2006年的248.53元增长62.64%,但依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远低于城市生均公用经费。北京市普通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是2951.59元,上海是2844.93元;而位于西部的贵州省,生均公用经费仅有198.56元,不足200元,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而位于中部地区的江西省该项支出仅有283.34元。这种地区差距的背后实质是城乡差距,所谓公用经费是指保证中小学正常运转的费用,在实际中,一般农村主要是用于购买学校所需的水电、纸笔等满足学校正常运行的费用。由此可见,相当一些地区农村与城市相比,必然存在教育经费短缺、教育资源配置不足、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和滞后等问题。长此以往,城市义务教育成为既有资源配置模式的最大受益者而形成良性循环成为信息化“强势群体”,反之,农村成为“弱势群体”。

二、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遇到的主要问题

(一)教育政策的城乡不均衡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政策制定的价值取向是以“城市为中心”,教育公共政策大多优先满足或只反映城市人利益,忽视城乡教育资源的巨大不平衡问题,近年来最新中小学的教材和课程改革也主要确定在城市,最终其定案以城市学生学力为依据,并不适合广大农村学生的特点与需求。城乡教师待遇标准和师资配备标准不同,导致农村年轻优秀教师流入城市,农村义务教育质量难于得到保障和提高。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基础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后,义务教育经费主要由地方政府尤其是县乡政府负担,中央财政承担义务教育比重低,由于县乡政府经济极不平衡,支持经济落后县乡教育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未建立和完善。政策不均衡造成农村义务教育“弱势群体”得不到城市“优势群体”共享的优质教育资源,城乡整体不均衡问题依然在所难免。

(二)教师资源的城乡不均衡

在农村义务教育“弱势群体”中,教师享受不到城镇化带来的惠利,在城镇化义务教育发展中,必须“教师先行”。城市一贯是推进义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教师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广受锻炼,在游泳中学游泳,加之思想相对开放,接受新事物快,教师群体教育水平迅速得到提高。农村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健全,缺乏规划和技术指导,受教育环境的局限,教师得不到真正教育教学改革的体验,加之农村相对封闭,教师接受新事物相对较慢。教师大多要么在上级组织的教育培训中学习过一些教育教学改革与现代信息技术理论以及教育信息技术,但在课堂中并不操作;要么未曾接触真正的教育教学改革和使用过网络等信息技术进行教学。

(三)办学指标的城乡不均衡

在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以来农村义务教育评估的办学条件标准低于城市,为不少地方官员忽视或减少义务教育资源投入,换取经济方面的暂时发展提供了空间。学校义务教育基础建设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不健全和不完善,管理部门缺乏学校办学效益和绩效考核评价指标,学校注重硬件投入,轻成本效益绩效核算,一方面城市学校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出现超过实际需要不切实际的超前消费,另一方面农村学校超过实际能力举债建设,增加了基础设施和实验信息化设备的运行成本。目前农村学校义务教育的公用经费指标,除公用开支外,无法保障甚至无法提供更多经费用于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正常运转。

三、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策略

(一)强化均衡价值理念,实施弱势补偿政策

义务教育的城乡均等实质就是人权平等在教育上的具体体现,人们受教育的机会及其结果的均等和公正。我国已经形成的义务教育不均衡的状况是区域因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特别是城乡间经济社会差异在教育资源上呈现显著的不均衡和不平等性。因而,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必然迫切需要强化均等平等公正的价值理念,对农村义务教育弱势群体实施补偿和倾斜政策。其理由:一是教育均等理念要求,补偿政策是对城乡现实义务教育不平等的反动和补救;二是教育近期效果的要求,弱势群体没有一定的“加速度”补偿政策,与强势群体实施“同速度”甚至“低速度”政策,永远赶不上强势群体状况;三是教育长远效益要求,根据“木桶理论”和系统理论,城乡义务教育的整体质量水平取决于“木桶短板”,重点要加强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四是教育政策的合法性要求,农村学生众多,义务教育政策的价值选择满足和符合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利益诉求,才具有较强的合法性。

(二)建立教师交流制度,实行资源共享机制

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最终是要在农村学生层面得以实现,实现城乡学生一样的发展上。师资不均衡是城乡义务教育不均衡的突出表现,进而在城乡教育质量上体现出不平衡。解决这一问题应学习其他国家的有效经验,如日本和韩国政府就制定和实行校长和教师定期轮换政策,对不发达地区任教的教师提供高薪和补助,同时规定,一些将要提拔的教育官员和教师也必须到边远、贫困地区工作一段时间之后,才能提拔和晋升。各级政府可以建立和实行优质教师交流政策和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帮助农村学校尽快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坚持和使这项政策机制常态化,可以解决不同学校师资出现的闲置和紧缺的矛盾,平衡教学工作任务,最大限度发挥优质师资的作用,同时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带来的资源共享平台,更好更快促进城乡共享义务教育优质资源。

(三)构建科学评估体制,引导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督导评估对各类学校办学起到了“指挥棒”的导向作用。但教育评估将重点放在对学校鉴定分等上,必然导致地方政府为“政绩漂亮”,把有限资源集中投入所谓城市的“重点”“窗口”“示范”等学校,误导社会和家长,加剧城乡学校间的不平衡,直接导致学校两极分化,产生优者愈优劣者愈劣的“马太效应”。因此,城乡义务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首先必须改变已有教育评估体制,树立科学均衡发展观,并以此为导向,制定统一的、非歧视化的学校评估标准,敦促各级政府改善薄弱学校,遏制少数办学条件较好的学校之间无限攀比的现象,淡化对学校等级评估,为学校和学生营造一个公平竞争、个性发展的环境。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弱势群体发展,提高其质量,根本改善其状况面貌,实现其跨越式发展应该成为各种办学指标体系、评估体系、经费投入指标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导向。

【参考文献】

[1]刘利民. 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义务教育[J].求是, 2012,9(12).

[2]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 2007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

[3]程方平. 学校均衡发展与人的发展[J]. 教育研究,2002(2).

[4]肖远军. 关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构想[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5).

上一篇:中职学校汽修专业进行“任务驱动式”教学的思... 下一篇:不同归因方式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