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政策创新的经济学解析

时间:2022-05-03 07:45:53

社会治理政策创新的经济学解析

摘 要:社会治理是社会运行过程中,以政府为主导,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的维护社会稳定的行动。随着社会治理的不断深化,有关治理的政策在调整和变迁中得以创新,对推动社会发展、实现社会和谐、保持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从经济学视角解析社会治理政策创新的意义,对社会治理政策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社会治理;政策创新;经济价值

中图分类号:F0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8-0183-02

一、社会治理政策创新的困境

20世纪末期兴起的治理理论,为社会运行和发展打开新的视角,引起学者对社会治理的探究。西方国家的社会治理政策主要解决社会冲突、民主失灵、市场无效和危机风险等问题,而我国的社会治理政策是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引发的一系列社会现象而灵活调整和变迁的,需要政府主导、各阶层广泛参与,在此基础上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主要按照管理―治理―善治的轨迹演变和创新。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不断创新,主要是基于以下背景[1]。

(一)社会矛盾引发的治理成本增加

社会的深入发展引发各种类型的矛盾,矛盾的集中和频发成为社会治理成本增加的诱因,尽管我国采取多种手段治理社会矛盾,但仍然是有增无减,反而愈演愈烈,如城市拆迁、贫富差距、劳资矛盾、分配失衡、雾霾危害和等,矛盾的出现必然阻碍社会的发展,成为社会和谐的隐患,政府为了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有必然会采取有效对策予以解决和处理,拆迁补贴、利益调节、处罚没收、局部微调等方法的运用,并没有实质性地解决这些社会矛盾,反而增加了治理成本,激化了社会矛盾。

(二)社会组织畸形发育造成社会力量弱小

社会治理应该打破政府一家独大,鼓励更多的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但在长期政府主导的体制下,社组织发展受限,往往没有发挥出更多的力量治理社会问题,他们表达自身意愿的渠道狭窄,权力范围较小,都没有能够有效参与到社会治理活动中来,政府也没有根据社会组织的特点进行合理定位,“强政府、弱社会”的格局依然没有打破,由此造成社会力量弱小,无法独立承担社会责任,其自身的功能和作用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失去了发展的动力。

(三)社会认同危机使社会缺乏共识

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竞争性经济形态,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加剧了社会阶层的分化,使个体、组织等认同出现危机,其本身的利益诉求和表达没有真实有效的发挥出来。多数个体和组织都隐藏自身的能力和要求,社会认同必然出现危机,加之社会组织和个体的信仰、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冲突和差异,引发了更多的社会思潮,给社会的和谐带来束缚,使社会缺乏共识,多样化的社会理念引起认同的危机,也不利于经济、文化等内容的整合[2]。

(四)社会阶层分化导致更多的社会失范

由于阶层利益、结构、地位等方面的分化日益明显,社会行为的表现也多种多样,不同阶层的个体和组织的生活方式、生产水平、收入比例和价值导向都不同,根据收入、权力、成分、文化等又区分为更细的社会阶层,阶层固化逐渐让位于阶层流动,社会风险、危机和冲突更加多样,社会失范现象比过去更多,出现假冒伪劣、投机取巧、偷税漏税、坑蒙拐骗、腐败交易、诚信危机、道德缺失等不良的社会失范现象,必然给社会的安全稳定带来严重影响。

二、社会治理政策创新的对策

为有效解决社会治理政策创新的困境,就要从政策上实现社会治理的创新。

(一)通过机制构建降低社会治理成本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坚持不懈地健全社会治理机制,以法治化和现代化推进社会治理的良性秩序,找到化解社会矛盾的基点。通过建立有效的理性问责机制、信息公开机制、矛盾预防机制、风险评估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等,保障公众权益,调节公众矛盾,真正建立行政和司法调节的联动体系,降低社会治理成本。当前,我国不断强调和凸显依法治国的重要性,针对社会矛盾强调通过法治方式来化解,解决社会各阶层的违法和不作为现象,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处理社会治理问题,尽可能发挥各阶层、组织的力量,凸显法律法规、章程公约的积极作用,体现社会治理的法治化理念[3]。

(二)赋予社会组织更多的治理权力

推进政社分开,积极培育社会组织,明确社会组织的地位并赋予其合理合法的权力,激发社会活力,壮大社会力量,这也是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路径。要避免政策的中断,就要在政策中明确社会组织的治理范围、领域、环节和权力配置的长效性,为推进治理现代化提供信息平台,畅通政府与社会组织的交流环节,增强政策的平衡,尽可能设置政府与社会组织的良性沟通渠道,发挥更多社会组织的监督和控制职能,稳定社会运行方式,加快社会民主进程,提高社会公众对社会事务的管理和参与水平[4]。

(三)重构社会认同体系

通过扩大政策机制,重构社会认同体系;通过政策的宣传教育及沟通,强化思想意识体系,完善公众利益诉求表达,沟通政府与公众的对话,实现不同阶层、群体和组织利益的平衡,凝聚社会共识;通过优秀文化成果和传统思想引导,实现观念整合,针对不同阶层的利益诉求突出重点、树立典型,以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主流意识引导社会文化思潮,提高社会公众的文化认同感。始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马列主义为作为政策平衡的主流思想,扩展政策宣传的渠道,使这种主流思想能够在实践中得到实质性弘扬。发挥政策的鼓励性和煽动性,在公众价值观念和行为多元化的基础上,积极培育并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合社会公众的观念、思想和行为,为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强劲动力[5]。

(四)合理搭建阶层平台减少失范行为

通过政策构建政府牵头、社会组织和公众广泛参与的社会治理结构,发挥各阶层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要构建道德、体制和法律三位一体的管控体系。道德和体制要通过政策的教育、引导和共识,以社会道德规范为核心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调节社会公众的观念和行为,确立适应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范和标准,使之成为社会治理的自觉道德精神。科学的治理体制强调政府的核心地位并转变政府的角色和职能,在明确法治政府、透明政府、分权政府、服务政府作用的同时,赋予社会较大的自,由社会公众自发组成不同类型的管控组织,对失范行为和现象实施有针对性的控制,将社会失范控制在有效范围内,从而保持社会和谐。法律的管控则要构建适应社会治理的法治体系,按照法律程序推进依法治国,凸显法治在社会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6]。

三、社会治理政策创新的经济分析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社会治理政策创新是与市场经济发展紧密相连的,经济发展决定社会治理的水平和政策的调整,社会管理与计划经济及计划向市场转轨的经济形态有关,而社会治理又与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直接相关,未来社会的高度和谐化必然要求社会治理政策以善治为导向来具体实施。

根据社会治理政策的演进,未来的创新必然与经济发展水平相符,才能解决现实经济形态下的社会问题,而社会问题的出现和矛盾的爆发都是社会运行到一定程度,经济决定下的产物,而社会治理政策的设计也要以经济发展水平为依据突出重点,符合社会实际情况,才能便于执行,发挥社会治理政策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一)社会治理政策创新符合经济发展水平

过去的计划经济束缚下,我国社会治理工作相对简单,没有多样化的社会矛盾和分歧,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市场经济本身的竞争性、盲目性等使社会各阶层以经济利益为驱使和导向,社会各行各业都以经济水平和地位为衡量标准,此时的社会治理政策主要强调管理社会,保持社会的高度统一,而21世纪后,我国强调大力发展市场经济,以建立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为向推动社会的发展,经济快速发展出现了更多的社会问题,社会、政治和文化的进程跟不上经济发展速度,必然出现利益分化、贫富差距等社会问题,也出现发展经济而牺牲环境的雾霾现象,更出现强拆、高速建设等符合经济发展水平的现象,充分说明了社会治理政策的不断创新要符合经济发展的水平。

(二)经济引导下的社会治理政策更有利于解决社会问题

社会问题是伴随着经济发展程度和水平而出现的。在经济引导下,各阶层、各组织都要按照经济发展方向和重心明确自身的利益诉求,按照经济地位参与社会治理过程。政府要为维护经济利益而不断扩大社会治理主体的范围,营造更加灵活的治理环境,从而满足各阶层的利益,提升社会治理的水平。在经济利益的引导下,各社会治理主体要求在政策的创新中摒弃治理环境中的不当措施和方式,调动和激发社会治理主体的积极性和创新性,使其能够以经济为导向,按照社会运行规律和市场经济水平开展相关的治理工作,将社会治理的积极要素调动起来服务于社会治理的各个环节、领域和范围,构建符合经济水平的新机制。

(三)明确社会治理标准的基础上构建相应的经济指标

社会治理标准根据当前的经济形势拟定,主要从公共服务、养老保障、卫生医疗、公共交通、公共住房、就业创业、环境保护等众多方面设定相应的标准,各地区、各单位和部门还要考虑经济实力和水平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应的标准,在此基础上,还要有效构建科学的经济指标,经济指标要与社会治理标准相协调,要清晰明确、具体可行、便于操作,使之更能符合社会治理的发展要求,成为激励和约束社会治理主体的主要依据,对各社会治理主体起到引导和监督的作用。这样的经济指标才能与社会治理标准相得益彰,推动社会治理的有序发展和渐进创新。

总之,从经济学视角解析社会治理政策的创新,就要从经济发展水平入手,衡量相应的社会治理标准,推动社会良性运行,以政策作为主要引导力量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才能缓解社会矛盾,实现我国社会治理现代化目标。

参考文献:

[1] 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4-5.

[2] 吴晓燕,关庆华.从管理到治理:基层社会网格化管理的挑战与变革[J].理论探讨,2016,(2):147-152.

[3] 赵涟漪.我国政府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社会科学,2014,(9):26-28.

[4] 杨丽,赵小平,游斐.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理论、问题与政策选择[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5-12.

[5] 杨宜勇,曾志敏.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政策设计:着眼“十三五” [J].改革,2016,(8):98-111.

[6] 姜晓萍.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治理体制创新[J].中国行政管理,2014,(2):24-28.

上一篇:试论开展有效园本教研的策略 下一篇:大学生价值自觉状况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