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利率市场化的启示

时间:2022-05-01 12:10:46

美国利率市场化的启示

美国利率市场化的实质是银行业存款利率的自由化和市场化。与目前中国金融业所进行的利率(包括贷款和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背景所不同的是,美国银行业的贷款利率一直是“无管制”或自由化的。实际上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金融业还经历了其他几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变化,如银行跨州经营的突破(地理范围的监管放松)和商业银行跨业经营架构(业务范围的监管放松)的突破。

美国利率市场化的过程

美国银行业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中的利率市场化实则是美国商业银行存款利率的市场化。从历史的角度去审视,当时利率市场化过程是由于美国金融业脱媒以及20世纪70-80年代超高的通货膨胀加剧后,商业银行业为争取生存而反脱媒化,与竞争对手激烈角力并获得金融监管机构大力配合,从而基本废除“Q条例”的结果。

在美国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立法机构(国会)和金融监管机构(美联储)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首先,它们一开始就制定出利率市场化完成的既定时间表。其次,它们在反脱媒的产品创新过程中协助银行业起到全力支持作用。再次,监管机构和美国财政部还为市场化后的利率合理定价奠定了市场化国债收益率曲线的重要基础和标杆体系。

除了金融脱媒、利率市场化的环境之外,当时美国的宏观经济环境也面临高通胀和经济周期的挑战,在这种复杂而严峻的环境下,美国的银行特别是大银行进行了全方位的模式转型。成功银行各有其不同的转型模式,其中摩根由于转型对路和企业文化的配合得当,最后全方位超过当时的花旗、大通(合并前的Chase)等竞争对手,成为美国银行业历史上唯一一家取得标普AAA评级的银行。

美国商业银行的应对战略

20世纪80年代,美国商业银行由于各自情况差异而采取了不同的战略来应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经营环境,包括存款利率市场化这一划时代的金融体制变革,其中有成功也有失败的案例。

成功的策略主要出现在当时最好的银行之中。20世纪80年代,美国著名的投行KBW为美国的银行业建立了一种所谓的“杰出银行指数”(Excellence Index)。当时被KBW纳入指数的各银行具备某些特质,凭借这些特质能令它们较为安稳地度过经济周期的波动。KBM在所有银行中选出了200家,而其中的前6家在随后30年内一直是美国银行业的佼佼者,它们是当时的老JP摩根银行(与大通合并前的摩根)、美联银行(2008年被富国兼并)、克里夫兰国民银行、NBD、太阳信托(Suntrust)、PNC金融公司。这些银行当时采取了以下策略来应对利率市场化环境:注重信贷文化,关注资产质量;维持具有竞争性的成本结构;集中优势,在自己所专长的特色市场赢得收费收入,如信托业务、证券处理、信用卡和借记卡的处理;牢牢抓住新科技趋势,与非传统存款机构竞争;狠抓存款来源等。

但与此同时,也有诸多的银行采取了一些不得力的策略,如盲目通过收购来迅速扩张;其次是对不熟悉的领域授信或扩张,如能源行业授信或在海内外收购自己不熟悉的非银行公司等。除了以上综合表现较好的银行之外,还有一些在不同领域表现较佳的银行。

当时被业界公认为在某些方面成功转型的银行中,在业务组合转型方面JP摩根在其业务战略组合的转型中比较成功,其战略转型的重点是从事为大型跨国公司服务的投行及其相关的商业银行业务;北方信托则将其业务组合集中在私行、信托和公司服务。在通过并购而实现零售和小微企业服务的转型策略中,银一(Bank One)和诺维(Norwest)非常成功。在合理控制成本方面,五三银行(Fifth Third)、富国银行和PNC均很成功。核心州银行(Core State)、海湾银行(Bay Banks)和富国银行在服务渠道上大胆采用高科技,非常有效。在交叉销售或客户关系银行的模式中,诺维(Norwest)、摩根分别在对私和对公上均为佼佼者。美联银行、NBD、社会银行则在信用风险定价和风控上管理有方。

对中国银行业的启示

首先,美国银行业的利率市场化与中国银行业的利率市场化所面临的环境截然不同。美国利率市场化虽然是存款利率的市场化,但其银行业贷款利率早已放松管制乃至市场化;中国贷款和存款则首先面临的既是自由化,又是市场化的问题。

所以这里的启示是,市场化的核心不仅仅是政府单纯地放开对利率的管制,实现自由化。更重要的是,当利率放开之后,银行的资产和负债应如何去按照市场化的内在机制合理定价?在利率自由化之前,我们认为中国更需要一个市场化的利率体系,而市场化的国债市场应当是这一切的起点和核心。另外,在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时,应在制度安排上设立具体的时间表、法规和举措,如加强国债市场在利率定价中的重要作用等等。

其次,金融脱媒是全球金融业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带有长期性、结构性的问题。美中银行业在实施利率市场化之前,均遭遇金融脱媒化的严峻挑战,但对手不同。由于监管等因素的影响,脱媒化过程中的对手会存在较大的差异。当时美国银行业脱媒化中的最强劲竞争对手是证券业。如前所述,美国的证券业也有与银行业(FDIC)同具吸引力的保险制度(SPIC)。相比之下,目前中国的脱媒环境下的竞争对手却是发展仍然相对不足的资本市场(如企业债券和股票融资)、信托业和发展虽快但尚不成熟且无存款保险的互联网金融。面对这一实力的差距,当时美国银行业得到监管机构在反脱媒化中的鼎力相助,这一情形在中国似乎在近期内不太可能出现。所以我们认为,中国银行业的利率自由化和市场化过程将出现与美国完全不同的演绎过程。换言之,中国银行业要靠自己而非监管机构的助力来完成转型,从而会面临更大的挑战。更重要的是中国金融业的混业经营与美国当时利率市场化时代的混业经营程度不能同日而语。中国银行业的收费收入结构(广度和深度)的转型将远远慢于当时美国银行业的速度,对此中国的银行业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再次,商业银行业特别是大型银行需要迅速转型。美国80年代前后的金融脱媒以及随之而来的存款利率自由化过程和当时宏观经济周期的剧烈波动,促使了美国大银行对其收益结构和全球化布局方面的重新定位和思考。虽然主要的美国大银行均进行了转型,但真正成功的并不占多数。各银行应根据自己的比较竞争优势,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转型模式。但JP摩根转型的精髓――寻找平衡的战略,精心维护最适合自己的客户群体,以文化、薪酬、机构设置以及人员改革方面措施予以密切配合和支持,再加上积极的资产负债管理等,均可以作为中国银行业转型时的参考。

总之,对于以市场化为目标的中国金融业而言,我们预期看到的是整个金融业将在脱媒化和反脱媒化多种力量的角力下,在监管机构的监督下,通过解决各种矛盾继续向前发展。我们预期看到利率将进一步自由化,而市场化过程将朝着纵深更完善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随着金融脱媒化的深入,我们更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迎来跨业经营的管制放松。明智的银行应尽早在这方面做好新的转型准备,以成为未来的真正赢家。(作者单位:中国银行纽约分行)

上一篇:忆旧纪年(二) 下一篇:春华秋实 学人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