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文化活动探讨

时间:2022-04-30 12:03:53

农村文化活动探讨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现时期,与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相比,农村文化建设和发展显得较为滞后,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不相适应。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尤其着眼于开展丰富多彩的农村文化活动,既是当前农村、农业、农民实现持续健康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筑农村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一、积极开展农村文化活动的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乡风文明”。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是各种落后、反动文化易于滋生和发展的薄弱环节,特别是宿命论、有神论等思想和观点,修庙塑神、买卖婚姻、重男轻女、虐待老人等现象还比较严重。积极开展农村文化活动,通过活动宣传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讴歌好人好事、宣扬先进文化、阐述党政国策、鞭挞丑恶落后现象等,移风易俗,陶冶世人,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历史意义。农民喜闻乐见的小品、相声、魔术、戏曲等各类文化活动形式,都极大地丰富着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也是几十年、几百年来形成的优良传统文化,它是维系当地人民群众共同生活的一种世界观和一种价值观。有利于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形成乡村特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

二、当前开展农村文化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思想基础不够牢固。上世纪80年代前期,乡镇领导把文化站作为推动各项中心工作的工具使用,自然十分看重。搞市场经济,对只起教化作用而不出直接经济效益的文化工作来说,领导的注视点自然就会有所偏移。过去,群众出于求娱乐、求教育的心理动机,积极参加文化活动,集体还给记工分,更加刺激了参与积极性。现在,电视走进千家万户,群众的文化需求得到了一定的满足,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自然也就大打折扣了。

2、组织基础不够牢固。一是乡镇文化工作人员队伍薄弱,人员配备不足且分工、兼职较多,整体素质亟待提高。二是农村文化站工作瘫痪,名存实亡。很多乡镇文化站一年到头,根本无法举办一次农村文化活动。三是村级没有文化指导员,文化工作没有“脚”,难以站稳。

3、经济支持不够有力。一是经济欠发达,财力捉襟见肘,农村文化活动投入有限;二是村级集体经济十分薄弱,自身造血功能缺乏,文化活动开展难度极大;三是社会力量参与支持仍然缺位。

4、文化阵地不够巩固。一是现有文化活动阵地流失现象严重,设施荒废,硬件不姓“文”。有的乡镇一无文化专干,二无文化办公活动场所,“一块牌子、一张桌子、一个章子”的现象很普遍,有的还是“一无牌子、二无桌子”。二是由于集体经济薄弱,新建文化活动阵地开展文化活动难度较大。

5、软环境建设投入不足。农村文化活动中软环境建设方面的投入还远远不能满足村民的文化需求,各种乐器、道具、书籍严重缺乏,农村文化建设工作者缺乏培育新文化的耐心和勇气,队伍涣散,职能错位,软件不姓“文”。

三、如何开展农村文化活动的建议

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催化剂”。面对新一轮村民不断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开展农村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应该处理好几方面问题。

(一)深化认识,营造农村文化工作的基本环境

县乡镇政府部门要加大对群众文化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力度,站在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重视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经常对群众文化工作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帮助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各乡镇应将文化工作纳入双文明建设目标管理范畴,改变那种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要花钱宁可不要的现象,使农村文化走出“无事干、无人管、无所作为”的误区。

农村文化活动工作得不到重视,主要受四种偏颇观念影响:1、先后论。强调先发展经济,后发展文化,先发展城市,后发展农村;2、让道论。强调乡镇经济基础弱,文化建设要让位于招商引资;3、难抓论。认为农村文化建设投入少、措施软、见效难;4、自然论。走一步看一步,做多少算多少。

(二)拓宽思路,做好四类农村文化活动工作

丰富主流文化活动的开展。政府组织的送电影、送戏、送图书“三送”活动,实在、适用、受益广、见效快,应继续扩大覆盖面、增加频率、丰富内容;乡村组织的文体赛事、文艺汇演等公共文体娱乐,让农民群众自娱自乐、自品自赏,是文化生活的有益补充,应该给予鼓励和扶持。

加强游散艺人的管理。农村长期形成的文化习俗,如操办红白喜事,请民间艺人唱戏,锣鼓一敲,唢呐一吹,男女老幼聚集,观赏中接受文化传播。对这些自发的文化活动,要因势利导、注意培育,使其向积极、文明、健康的方向发展。

强化休闲文化的引导。文化站、农家书屋、村文化室内的书画室、放映厅、图书阅览室、健身活动室、文艺创作室、室、篮球场、文化长廊等活动阵地需充分发挥引导农民开展健康、文明的休闲文化娱乐活动。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农村社区各类休闲文化娱乐活动。

抓好家庭文化的建设。家庭文化是村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大力开展家庭文化活动,形成农村讲科学、讲文明、讲道德的新风尚。

(三)积极主动,处理好文化活动中的三个关系。

在资金投入上,要处理好政府带动与社会推动的关系。首先要争取党委和政府领导的重视。随着经济的发展,要让政府要发挥在农村文化活动中的主导作用,逐年增加对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投入,应将文化活动经费列入财政预算逐步巩固和添置文化娱乐设施和设备。其次,充分借助社会力量,推动社会力量参与文化活动,确立群众文化群众办的思路,动员多方力量参与到群众文化活动中,通过活动形成文化队伍品牌,以文化养文化。

在内容建设上,要处理好发展现代文化与挖掘地方特色的关系。首先,用现代文化成果去占领农村文化阵地,是开展农村文化活动的重要任务。要大力宣传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党的农村政策和中心任务及时送进农村的千家万户。要弘扬主旋律,坚决扫除黄、赌、毒、封建迷信等社会丑恶现象,结合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把农村典型的好人好事搬上舞台,让农民自演自说,在娱乐中得到启发教育和鼓舞。其次,要顺应群众心理需求,创作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文艺作品,组织开展农村群众喜爱的各类文化活动,如顺应群众求富心理,举办各类科技、职业技能培训班等活动。青年男女希望通过活动增进交往,我们就举办流行歌曲演唱赛和小型交谊舞会等,既满足了农民群众对文化的心理需求,又活跃了农村群众文化氛围。

在活动形式上,要处理好政府搭台与民间唱戏的关系。开展农村文化活动,政府组织是前提,民间自发参与是关键。政府要充当起农村文化建设领唱者的角色,每年有计划定期组织开展文化下乡、文化节会等农村文化活动,推动农村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要让农民做农村文化的主角,要走“政府搭台、民间唱戏”的开放式农村文化发展模式。这样,农村文化活动才更加丰富,农村文化舞台才更加活跃。另外,如黑板报、宣传栏不要老抄报纸、资料,应多宣传党委和政府的重大决定和本乡镇的大事。再如配合经济发展中心,多举办本乡镇经济发展成果展览、科技示范户典型展览等等。

最后,还要培养和挖掘一批能力强、热爱农村文化事业的文艺骨干、培养一支文化工作队伍、扶持一批农民业余文艺团队、完善一支农村电影放映队,通过他们的带动,让群众文化活动日益活跃起来。

与时俱进,开展农村文化活动必须直面现实,走出原有的怪圈,变“等、靠、要”的依赖性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自觉性,变“求稳旁徨”的被动性为“无功就是过”的主动性,在国家群众文化政策的指导下,迎接挑战,走进属于自己的天地,繁荣农村文化活动。

上一篇:少儿图书馆服务改革创新思考 下一篇:图书馆与和谐社会构建关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