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建筑设计基础》课程项目教学初探

时间:2022-04-26 07:00:04

高职《建筑设计基础》课程项目教学初探

摘要:《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是建筑装饰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课程的设计上,根据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思路,对原课程内容进行解构与重构,打破原理论课+集中实训的课程模式,引入典型的实际工作项目,创设教学情境,将理论知识融入到每个情境中,使学生变“学会”为“会学”,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自我建构和职业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项目教学教学情境解构重构

Abstract:as a basic course of building decoration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 Architectural design basis" deconstruct and reconstruct the original content,break the principle on class + concentrated training curriculum mode and introduce of typical practical work project,creat teaching situation,the theory of knowledge into every situation,make students become" Learn Method " from " Learn knowlodge ",realization of student occupation ability construction and occupation accomplishment raise.

Keywords:project teaching, teaching situation, deconstruction, restructure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设计基础》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课程以建筑设计基本知识为基础,通过对不同类型建筑设计工程案例的讨论分析,使学生把握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建筑历史的发展,了解建筑室内环境设计的知识,理解建筑构造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建筑功能分析能力等,帮助建筑装饰专业的学生打下良好的建筑设计基础。

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一)以职业岗位能力分析为基础,校企合作,确定职业核心能力和课程培养能力。

在行业企业调研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分析建筑装饰设计师职业岗位所必需的建筑设计方面的基础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从而确定职业核心能力和本课程所能培养的职业能力及职业素养。

(二)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校企共同开发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化课程。

以接收任务书——导学——查阅资料——方案分析——方案分析讨论——方案分析报告的过程为导向,校企共同设计典型的工作项目,由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构建生产过程导向的课程内容体系。

(三)以工学结合为手段,通过“实践——学习——再实践”循环,实施“做中学、学中做”,精心组织教学。

在课程实施中,以工作室为平台,创设职业氛围,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多种教学方法,在学生知道“怎么做”的基础上,通过“先做——再懂——再做”过程,即:“实践——学习——再实践”的循环,突出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实现学生“做中学、学中做”。

(四)以学生为主体,通过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手段,变“学会”为“会学”,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自我建构和职业素养的提高。

以项目、任务为载体,通过对不同类型建筑设计方案的分析,使学生掌握查阅设计资料、了解设计规范,并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自我建构和职业素养的提高。

(五)教学资源建设体现直观性、互动性、实用性

按照课程内容,以直观、实用为原则建立建筑设计资源库,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扩展学生视野,为学生今后专业课程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专业基础。

课程内容设计

(一).课程内容选取

本课程所培养的职业能力主要是建筑设计方案的分析能力,其实质是培养学生掌握解决建筑装饰设计前期建筑设计方案基本分析的能力,即建筑与空间、材料、造型、艺术、环境等方面的分析。因此根据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思路,对原课程内容进行解构与重构,打破原理论课+集中实训的课程模式,引入典型的实际工作项目,创设教学情境,将理论知识融入到每个情境中,见课程解构与重构示意图。

(二).课程内容安排

《建筑设计基础》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教学不只是知识的传输,而是在设计方案分析过程中理解、掌握和运用具体的设计方面的知识。教学过程就是设计研究过程,其学习状态表现为连续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由此,在课程组织方面,我们遵循职业能力的形成规律,以建筑装饰设计所需的建筑设计专业基本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典型的工作任务为载体,将能力培养目标与项目实践相结合,强化职业能力的培养。具体教学内容安排见“各情景项目教学内容安排”表。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一).教学方法

1.多媒体讲演教学

精心梳理知识系统的逻辑性,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增加课程的形象性、直观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同时,注重师生互动,通过讲授、提问、启发讨论等方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思维活动能力和学习积极主动性。

2.现场教学

针对不同的项目,现场组织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增加学生感性认识,培养学生职业素养。

3.案例教学

在课程的项目教学中,引入大量的实际工程案例。通过对工程案例的分析,使学生更清楚了解设计的背景和过程,获得直接的工程经验,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任务驱动

以常见的典型的实际工程项目为基础,校企合作开发设计多个学习性工作任务,通过完成多项工作任务分析而实现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提高。

5.边讲边练

每一个学习项目,均是教师先布置任务,讲解学习的内容、方法、重点、难点,资料查询、方案设计全部由学生自己完成。

6.交互式教学

良好的校园局域网络和丰富的网络课堂,使学生可在课余随时上网进行自学并提出疑问,教师可随时在网上进行答疑,实现师生交互式教学与学习。

(二).教学手段

1.多维立体化教学手段的应用

根据课程特点,应用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内容新颖,信息量大,配有工程图片、动画模拟以及工程案例等多位一体的教学平台,扩大知识的直观性、形象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建立工程案例库

收集大量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了解设计过程和设计方法,了解不同设计阶段设计的深度和要求,为学生自主学习、职业能力的自我建构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小结

教学中以项目为载体,通过对不同类型建筑设计分析的实践,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讨论、质疑、探索的过程中,学生懂得了思考、掌握了工作的方法,实现了由“学会”向“会学”的转变;

打破传统理论教学+集中实训的教学模式,以典型的实际工程项目为载体,校企合作开发学习性工作任务。将基本理论知识融入到项目中,且每个项目突出一个能力培养主题,并按照职业能力形成规律,对项目进行序化。通过“先做——再懂——再做”的过程,实施“实践——学习——再实践”的循环,逐步实现职业能力的自我建构和职业素养的养成。;

创新工作室教学模式,以工作室为平台,以工程项目为载体,并适时引入企业的生产任务,借鉴企业的运作流程进行项目教学。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做法,创设“工作小组”组织形式,实施师——生、生——生互动教学,并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的方法,进行教学评价。工作室营造了与实际工作岗位高度一致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从而实现学生由“适应能力”向“建构能力”的转变,在工作过程中实现了“学生”向“职业人”社会角色的转变。

参考文献:

[1]朱吉顶.建筑设计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

[2]冯美宇.建筑设计原理[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3]朱吉顶.建筑装饰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1.

[4]朱昌廉.住宅建筑设计原理[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6.

作者简介:王玉卓(1983-),女,河南南阳人,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建筑设计,建筑物理环境。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以某住宅小区分析其结构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下一篇:浅谈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和谐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