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论述

时间:2022-04-24 07:27:39

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论述

开明为春秋战国时期蜀国的统治氏族,如此算来,从蚕丛时代迄李白所处的唐朝,也有三万八千岁了。当然,李白文章颇多夸张,不可为据,但引“蚕丛及鱼凫”,当本于扬雄《蜀王本纪》。再从“茫”字的词义系统来看,“渺远”是一个核心义项。《说文解字》未收此字,盖为后起字。《玉篇•水部》、《广韵•唐韵》皆云:“茫,滄茫。”《玄应音义》卷七“茫灭”注云:“远貌也。”“茫”字也常叠言用,如《文选•汉高祖功臣颂》:“茫茫宇宙。”李周翰注:“茫茫,广远貌。”潘岳《杨荆州诔》“茫茫海岱”,吕向注同。又如《文选•古诗十九首》“四顾何茫茫”,吕延济注为“广远也”。可见,“远”是“茫”字的核心义素,世事因久远就会变得模糊不清,不为人知。因此,《蜀道难》中“茫然”的字义应该落实到“渺远、久远”,该句正确的理解是:“蚕丛、鱼凫开创蜀国时的事已是很渺远了!”《古代汉语词典》“茫然”第二义项释为“模糊不清,渺茫”[6]1036,亦引此句为例,可见这样解释是比较恰当的。

一、“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之“濡缕”辨疑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荆轲刺秦王》一文,“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中的“濡缕”,注释为:“沾湿衣缕。濡,浸湿、沾湿。”[7]19“‘衣缕'的‘衣’为误译”。南宋鲍彪注云:“沾濡衣之一缕。”[8]1800课文的注释当本于此。该句的前文是“使工以药淬之”,指将所求得的“徐夫人之匕首”用淬火技术处理,这样就会把毒药浸到匕首上。“以试人”的目的就是验证毒药之效。按照课文的解释是:血沾湿衣缕,人没有不立刻死去的。既然已经到了“血沾湿衣缕”的程度,那么“立死”的结果恐怕足可认定为匕首使然。胡三省《通鉴注》引司马康曰:“血出如丝缕也。”[8]1800这个解释较课文为优。我们不妨将“濡”、“缕”分别作一考察:“濡”字,《诗经•邶风•匏有苦叶》:“济盈不濡轨,雉鸣求其牡。”毛传:“濡,渍也。”《广雅•释诂二》:“濡,渍也。”“渍”即浸、泡之义。《集韵•虞韵》:“濡,沾湿也。”所以,“濡”训“浸湿、沾湿”是没问题的。“缕”字,《说文解字•糸部》:“缕,线也。”段玉裁注:“此本谓布缕,引申之丝亦名缕。”训丝线、麻线,这是“缕”的本义,无论布缕还是丝缕,都极言其细。词语“千丝万缕”,“丝”与“缕”同句对文为训。“缕”后泛指线状物。据此,“血濡缕”应当理解为:血仅浸湿一缕,人没有不立刻死去的。极言浸湿范围小,而药毒性剧烈。其实,翻开《史记•刺客列传》,裴马因《集解》说的是很明白的,“言以匕首试人,人血出,足以沾濡丝缕,便立死也。”疑课文注释“沾湿衣缕”为“沾湿一缕”之误,虽一字之差,意义迥然。

二、“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之“迁灭”辨疑

此则材料引自《资治通鉴》,“齐王遂降”前被省略的是“秦使人诱齐王,约封以五百里之地”一句。那么,秦灭齐,先是诱降,后是迁徙而灭之。颜氏的解说能够将具体的历史背景结合起来,言之有理,可备一说。不过,笔者认为“迁灭”恰恰反映的是秦国对齐国采取的一种军事策略。课文“迁灭”前是“终继五国”,毫无疑问,在六国中齐国是最后一个被灭掉的,秦灭六国次序是:韩、赵、魏、楚、燕、齐。后面又紧接着说明齐未赂秦而亦亡的原因,即“与嬴而不助五国”,这可看作是对前文“迁灭”的训诂。秦能横扫六国,与秦国所采取的抗纵连衡策略有密切关系,“秦远交齐楚以打击韩魏,迨韩魏不竞,乃离间齐楚以伐楚;最后游说六国,用挑拨离间威胁之手段,以拆散六国之合纵,使之连衡事秦。”[13]最初,齐国的力量还是较为强大的,秦国采取一切非军事手段,争取齐国中立,以削弱六国抗秦的力量。《史记•田敬仲完世家》云:“始,君王后贤,事秦谨,与诸侯信,齐亦东边海上,秦日夜攻三晋、燕、楚,五国各自救於秦,以故王建立四十余年不受兵。君王后死,后胜相齐,多受秦间金,多使宾客入秦,秦又多予金,客皆为反间,劝王去从朝秦,不修攻战之备,不助五国攻秦,秦以故得灭五国。”[14]1902-1903五国既亡,“齐亦不免矣”。所以,“迁”字既不能简单认为与“灭”字同义,也不能解释为“改变”,而是放在“灭”字前构成偏正短语,起修饰限定作用,用来形容秦灭齐国的策略和过程。翻译出来,应该以“离散”更合适些。从词义系统来看,此为“迁”的引申义,史籍中也不乏用例,如《国语•晋语四》:“成而不迁。”韦昭注:“迁,离散也。”《潜夫论•叙论》:“今民迁久矣。”汪继培笺云:“迁、散同义。”新课标对高中语文文言文的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养成初步的文言语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读懂文章”的最基本的前提是解释词义,虽然课文注释为师生扫除阅读障碍提供了很大帮助,但“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因为语言文字本身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又由于古代书籍距今时代久远、版本纷繁、错讹很多,失误难免;教材编写者作注时有种种顾虑和限制,给古文训释客观上增加了难度。所以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就应该带着辨疑的态度和精神去阅读文本,同时应鼓励学生探究性地学习,共同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作者:陆桂林 单位:银川市第六中学

上一篇:多项目房地产企业预算管理 下一篇:中小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