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其实没有那么复杂

时间:2022-04-22 02:34:13

教育其实没有那么复杂

前段时间,微信圈热传“一碗鸡蛋面的故事”(其实是两碗),讲的是一位父亲通过与儿子三次分吃两碗面的事情来教育儿子。文章不长,简述如下。

第一次,两碗面中的一碗上有荷包蛋,一碗没有。儿子要吃上面有蛋的那碗,但父亲说:“让我吧!孔融7岁能让梨,你都10岁了!”儿子说:“他是他,我是我,不让!”父亲默默地看着儿子吃完,自己端过无蛋的那碗面,埋头苦吃。其实,父亲的那碗中藏有两个蛋,儿子看得分明。父亲指着碗里的蛋告诫儿子:“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儿子一脸无奈。

第二次,两碗面看起来一样,一碗上面有荷包蛋,一碗没有。父亲问:“吃哪碗?”结果,这次儿子回答得很干脆:“我10岁了,让蛋!”说着,拿过没蛋的那碗,但吃到最后也没有鸡蛋。父亲的那碗,上面有一个,吃到最后下面还有一个。这次,父亲给儿子的教诲是“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可能要吃大亏!”

第三次,两碗面看起来还是一样,父亲问:“吃哪碗?”儿子回答:“孔融让梨,儿子让面。爸爸是长辈,您先吃!”父亲不客气地端起上面有蛋的那碗,儿子平静地端起无蛋的面,但到最后,意外地发现碗里藏着蛋。这次,父亲给儿子的教诲是:“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不会让他吃亏。”

这篇文章被多个微信公众号转发。转发时,他们在题目上可谓下足功夫,如“一碗鸡蛋面的智慧”“这个爸爸用一碗鸡蛋面教会孩子别占便宜,太机智了!”“爸爸用一碗鸡蛋面教会孩子人生哲理”“这个爸爸用一碗鸡蛋面教会孩子,太有才了!”等,一片叫好声。

但实话实说,我看了五味杂陈。从故事发生的背景看,三次吃面都应该是在家中。也就是说,父亲在家里如何教育孩子,别人不好说三道四。但这个故事这么热传,已然成为一个公共产品,我就想跟这位父亲说说自己的看法。

首先,我要说,不就是两碗面,一碗有鸡蛋一碗没有吗?不就是一碗一个鸡蛋一碗两个吗,却弄得这么复杂。本来有没有鸡蛋都是新鲜的面,都挺好吃,这样一弄反倒让人觉得这两碗面变味了。

第一次,你想给儿子的教训是“想占便宜的人,永远占不到便宜”,说得太好了。恕我直言,这一做法跟它一点儿都不沾边。两个鸡蛋放在碗底,一个鸡蛋放在上面,这是你的设计,孩子并不知道。在他眼里,是一碗面有一个鸡蛋另一碗没有。他想吃那碗有蛋的,这对10岁的孩子来说很正常,你应该为有一个诚实的儿子感到高兴。想吃那碗有蛋的就是“想占便宜”,就对10岁的孩子教育,你想得太多了,反而搞砸后面的事情。你又说,“孔融7岁能让梨,你都10岁了”,结果孩子说,“他是他,我是我”。诚实,独立,有个性,无城府,不人云亦云,不投机取巧,多好的孩子!

第二次,你给儿子的教训是“想占便宜的人,可能要吃大亏”,说得也对,对你的做法,我也坚决支持。文章并没有谈及孩子最后的表情和感受,但从这句话中,我猜他应该很失望,有上当的感觉。可他为什么开始说“孔融让梨,儿子让蛋”呢?从你的话语中,你很清楚地知道他没有说真话。是什么让一个10岁孩子开始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说瞎话,说得那么自然流利呢?这是教育上的大事,才是我们需要好好反思的。

第三次,你给儿子的教训是“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不会让你吃亏”,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我不太赞同。从这次设计的过程和结果看,你其实想说的是“要想在生活中不吃亏,就不能想着占便宜”。立足点是不能吃亏,这显然不够“高大上”,但还算说得过去。至于具体做法和设计,恕我直言,大错特错,错得离谱。这一次,孩子让蛋了,得到回报,你可能认为教育很成功,但问题已经开始。这一“让”一“报”给孩子传达出什么样的信息?第一,让了就有回报,有好处,所以想要就要说不要,心里想着大的嘴上要说小的。孩子才10岁,你是要把他往哪儿引导呢?第二,让了就有回报,这次当然没有问题,但这是你设计好的,将来走向社会,谁也不能保证他每次让都能得到回报。尤其,抱着要想得到更多就得先让的想法而让(这是你教给他的),发现不灵时,你能想象这对他意味着什么吗?后果真的可能很严重。

其次,还有一个问题,我要和你交流一下。你提到三次吃面:第一次,你吃到两个蛋,你儿子一个。第二次,你吃到两个蛋,你儿子没有。第三次,好像你吃到一个蛋,你儿子一个。整体而言,占便宜的是你,吃亏的是你儿子,你们之间的关系并不平等。你肯定会说,自己不是想多吃一两个蛋,是为了教育孩子。但是你想过没有,你每次都居高临下,在这样一种不平等的关系中,教育效果能理想吗?

因此,在你设计的这个自以为很成功的教育过程中,两碗面已经变了味,孩子也变了味。两碗面变味就变味了,可以重做。可孩子呢,不敢想。好在他才10岁,一切都来得及。我要是你,会把所有的蛋搁在上面,让孩子看得清清楚楚,不要搞得这么复杂。要是有两个鸡蛋,一人一个;只有一个,谁想吃谁吃,要是都想吃,一分两半。当然,也可以说,现在只有一个鸡蛋,咱俩都想吃,就要商量出一个办法。总之,一切放在明处,平等地讨论问题。

其实,教育没那么复杂,想多了反而不好,大家不妨试试看。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上一篇:如何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下一篇:不著一字 尽得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