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网络人际交往探微

时间:2022-04-21 12:51:27

中职学生网络人际交往探微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网络人际交往成为中职学生人际交往的一种重要方式,这种交往直接影响中职学生的身心发展。本文从中职学生的特征和网络人际交往的特殊性分析中职学生在网络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和形成的原因,并就中职学生网络人际交往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引导策略。

关键词:网络;人际交往;中职学生;策略

一、引言

荀子说:“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马克思则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之一,所以人际交往在人类活动中是不可或缺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已经成为青少年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作为一种新兴媒介使人类的人际交往也发生了变革,产生了多种新型的人际交往形式,如电子邮件、网络聊天室、电子公告板(BBS)、虚拟社区、QQ聊天、MSN聊天等等。这些新型的人际交往方式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拓展了人们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地球村”已经成为现实。然而由于网络的匿名性、隐蔽性等特征又使网络中的人际交往存在一种信任危机,尤其是对学生群体,若缺乏正确的引导,很容易导致出现许多不良的网络人际交往。因此,在网络技术发展和普及迅速的信息化时代,加强对学生的网络人际交往的教育引导是至关重要的。本文结合笔者就职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工作实际探讨中职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问题和教育引导策略。

二、中职学生的特点分析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肩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任务。网络时代既给职业教育提供了机遇,也提出了重大挑战。如何使中职学生有效地利用网络、驾御网络,避免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当代中等职业教育必须面对的问题。中职学生正处于健全人格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教育过程中不仅仅培养他们的职业技能,还要从身心方面进行恰当的教育和引导,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人才。

中职学校的学生来源主要是初三分流生、中考落榜生、被重点高中排除在外而选择职业学校的优良生。初三分流生学习成绩较差,而且不求上进。这种学生常常被看作异类,老师不喜欢,同学看不起,在家长心里属于没出息的孩子,所以这些孩子只能利用网络倾诉心里的痛楚,天长日久,沉迷网络,不能自拔,使学校教育陷入困境。中考落榜生长期带有中考落榜的阴影,严重的自卑心理使他们不能面对现实,当他们发现网络可以放松紧张、忘却心中烦恼时,便毫不犹豫选择网络,从而一发不可收拾。被重点高中排除在外而选择职业学校的优良生同样也受着中考阴影的煎熬。他们只能无奈地选择中职学校,但面对现实不能及时调整好心态,对学习缺乏信心,为了逃避这一切,也把网络作为其首选工具。由此可见中职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更强一些,更乐于投入网络中虚拟的人际交往,容易沉迷于网络、不能正确处理网络中的人际关系、轻信他人、无视现实伦理道德和法律法规等的束缚。

三、网络人际交往特征分析

1、范围广

网络普及扩展了人们的交往范围。传统的人际交往在校园局限于同学间、师生间、亲友间等,交往对象上也都是一些比较熟悉的人。当网络普及以后,学生可以通过聊天室、电子邮件等任意与不同地域、不同职业、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人进行交流,使得地球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地球村”,网络交往的时空拓展是传统交往所不能比拟的。

2、自由性和匿名性

网络交往多是采用文本和一些表情符号进行交流,交往双方可以无条件的更改自己的性别、身份、年龄、职业等基本特征,网络交往对象的隐匿性使人们在交往中会出现一种随意性。网络交流不同于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电话交流或其它媒介交流。“在网络上,没有人知道你是只狗”,这句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的名言淋漓尽致地刻画了网络交际的隐蔽性和匿名性。网络交际的虚拟性使人可以没有国界、地域等具体的地理位置限制,可以忘却身份、仪容等现实的客观条件,人与人的交往可以自由开始和终止。网络交往的匿名性既给了学生自由交流的空间,又使得交往双方难以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使得绝大部分学生在网络交往中仅是排遣寂寞,而不会付出真实情感,甚至将这种不良习惯延伸至现实生活的人际交往中,网络中的人际交往关系是较脆弱的。

3、便捷性和共享性

网络人际交往方式多种多样,方便快捷,最突出的就是可以实现跨地域的实时通信。随时、随地,任何人只要有互联网络就可以实现即时的人际交往。网络的便捷性使网络人际交往成为了当今中职学生交友的一种新的形态和途径。全球媒介信息网络将使我们居住在一个地球村,昔日遥不可及的天涯海角刹那间即可到达。网络实现了信息的跨地域、无疆界和全球性的传输,信息共享不再是奢求。网络的便捷性使网络人际交往比现实人际交往范围更广、共享信息更多。

四、中职学生的网络人际交往问题及教育引导策略

1、侵犯隐私问题:学会尊重他人及自我保护

网络人际交往的隐匿性使得中职学生侵犯他人隐私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网络隐私权主要指公民在网上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个人信息资料不被他人非法侵犯、知悉、搜集、复制、公开和利用的一种人格权;也指禁止在网上泄露某些与个人有关的敏感信息,包括事实、图像以及毁损的意见等。中职学生正处于青少年阶段,好奇心极强但却缺乏自律能力,有意无意地极易侵犯别人的隐私,如随意他人的个人信息、随意复制存储他人照片、散布他人信息、侵入他人系统盗取信息等。

针对中职学生在网络交往中侵犯他人隐私的问题,要加强中职学生交往道德的教育与引导,学会尊重他人隐私,同时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首先,将日常思想道德教育贯穿到网络人际交往中去,并要求学生以此来规范网络人际交往。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在网络人际交往中应注重自己的个人形象,尊重他人隐私,履行道德规范,做到不盗取和散布他人的个人信息等。其次,引导学生自我保护,提高自我防范意识。中职学生均是未成年人,社会阅历较浅,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较弱,容易成为网络人际交往中的受害者。因此,除了教导勿侵犯他人隐私外,还要引导中职学生维护自身利益,保护自我隐私,增强自我安全和防范意识,学会自我防范,自我救治,自我生存,要提醒学生在网络人际交往过程中,不要轻易泄漏个人信息,如地址、学校、家庭电话,更不能单独与网友见面。

2、缺失诚信,出现信任危机问题:加强诚信教育

随着网络的逐渐普及,网络中人们的言谈举止都被转换成二进制的语言,以数字化、字符方式在屏幕上传播,人与人之间的依赖关系被人对网络的依赖关系所取代。由符号构成的虚拟社会造成虚拟与现实的混淆、错位,使人丧失基本的事实判断和道德判断的能力,甚至

对现实的一切无动于衷,他们的正义感、道德感、责任感为符号所麻木。活跃在网络人际交往中的中职学生,出于对自我的保护或者是一种玩乐的心态交友,常常采用与现实身份不同的形象,虚构一个与现实中的“我”相去甚远的网络中的“我”,因而交往双方的身份就有了许多的不确定性,多数情况下不知道自己交往的对象在现实中是个怎样的人,致使网络人际交往的信任感和责任感下降,最终引发诚信的缺失和信任危机。

网络人际交往匿名性使网络交往中多以虚假信息来保护自己,因为匿名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现实社会的很多规则在网络空间失灵。因此在对中职学生的教育和引导过程中,要加强中职学生的诚信教育。首先,将诚信教育贯穿于日常教育中,如考试诚信教育、作业诚信教育等,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交往过程中要诚实守信,互相尊重,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起先锋模范作用。其次,明确网络交往中的诚信与现实中的诚信同等重要,在网络交往中也要自律。在互联网这个虚拟世界里信口雌黄的现象司空见惯,多数人在网上都经历过撒谎或伪装自己,然而实际上人是很难把网络中的“我”和现实中的“我”相分离的,网络中的“我”的不良言行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现实中“我”的价值观、伦理观。网上交往的不信任感势必会影响到在现实生活中与他人相处时的心理,造成对他人的不信任,使社会的诚信美德大受损害,从而将引发信任危机,这对正值人格发展关键期的中职学生的成长极为不利。网络交往和现实交往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在网络交往中也要加强诚信教育,教导学生自律自爱,形成诚信交往的良好品质。

3、沉迷于网络:加深学生对自我价值的认识

通过前面对中职学生的来源分析可以知道中职学生在现实中得不到更多的鲜花和掌声,于是网络成了他们逃避现实和放纵自我的空间。他们在网络世界里浏览网页、采摘信息,他们在虚拟空间中聊天觅友、倾吐心声。网络帮助他们驱走心灵的孤寂,找回自信,只有在虚拟世界中才能结识大量的好友。久而久之,将网络视为精神的寄托,感情的依附,造成人格的扭曲,逃避现实,极易形成极端的人际关系,最终沉迷于网络不可自拔,对身心造成极大的危害。

中职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阶段,稍有不慎对其未来发展不利。近年来中学生沉迷网络导致不良后果的事件频繁出现,因此教导中职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慎用网络是中职教育重要的一课。首先,从中职学生的生源分析中职学生普遍学习成绩低,学习兴致不高,不够自信,对自我价值认识不深。在教导中多向学生展示中职教育在国家和社会上的重要地位,以及中职学生未来的发展之路,让学生充分认识自身现实价值,从而减弱其在网络上寻求慰藉的心向。其次,加强家校联系,联合促进学生发展。学生之所以对网络人际交往产生依赖;是因为他在现实人际交往中受挫或是感觉生活空虚,缺乏有效的沟通。为此,教师和家长应该留心学生的思想行为的变化,找准原因,对症下药,想法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现实人际交往。同时,老师、家长可以向学生公开自己的E-mail地址和QQ号,在网上与学生交友、谈心,进行教育和引导,这种方式更能了解学生真实的内心世界,使彼此的沟通更有效,从而达到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 盛爱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研究[D].山东:2008.10

[2] 张吉应.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教育及引导[J].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06.4

[3] 杜敏.网络人际关系探微[D].陕西师范大学.2002.5

[4] 薛薇.网络对职高生人际交往的影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3

[5] 朱京.青少年网络人际交往中信任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4.5

[6] 李志红,姜靖,齐超. 关于网络人际交往的思考[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上一篇:基于初中英语实践性创新教学方法的探索 下一篇:中职物理演示实验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