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贵在家校互动

时间:2022-04-15 11:47:23

教育贵在家校互动

何谓教育?就其所达到的目的而言,古人认为贵在“养子使之作善”,令人强调的则是成人成材。可见,古今家长、教者对孩子成长的期望都是一致的。就其过程而言。教育是需要家庭和学校密切配合的一个互动过程,是一个需要家长、老师、学生相互配合完成的共同成长的事业。现代教育讲究教育的协同性,这一协同性虽然体现在家庭、学校、社会等诸多因素中,但是在孩子踏入社会之前的学龄期间,他们每日往返于家庭和学校。大部分的成长时间都是在家庭和学校中度过的,所以家庭作为孩子成长的一个巨大空间。尤应值得学校予以关注。

在中国,宪法规定“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在这个世界上,无论身处哪里,受教和施教都是为人所不可回避的义务、权利和责任。事实上,一个人无论有无从事教育的资质,其发挥教育的作用其实并没有主次之分,只有先后之别。在这方面,学校则滞后于家庭五到六年的时间,因为无论是孩子没有出生前的胎教,还是出生后学龄前的这段时间,家庭都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更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且这一职责是终其一生的。所以,家庭在教育中应起到的作用,值得学校给予高度的重视。只有家校的互动协作,双方才能合力共谱和谐圆满的育人旋律。

孩子一入学。家校的互动即开始。每学期孩子往返于家庭、学校这两个成长“摇篮”之间,其分工显而易见。家庭的关键在家长,学校的关键在老师,双方都对孩子的教育和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校互动的前提是双方的信任,需要心的互动。为此,学校在营造家校互动上,为关照到孩子更为全面的成长。要积极发挥学校教育职能的亲和力和说服力,要勇于把握构建家校协同教育模式的主动权,充分调动家庭资源密切配合学校来管理和教育好孩子。

然而,实践中的困难也是客观存在的,其互动配合所存在的问题常见于:家长对早期教育无意识,只注重孩子的生和养,不重视孩子的育和教;家长受自身素质和思想认识的限制,认为孩子的教育主要是学校的事,孩子学习的一切应该交给学校和聘请的校外辅导老师,自身无意识或无能力主动与学校保持沟通与配合:一些家长在教育孩子上有自己的主见和观点,在家校沟通上,双方意见不统一,难以实现最良性的互动,从而无法完全支持孩子的全面成长:很多家长因工作十分繁忙,无暇与学校沟通,即使沟通了也没有时间关注自己孩子教育的问题,或以种种理由为不能营造家庭教育环境开脱;一些家长碍于情面,虽然有很多想法和诸多问题,但不好意思敞开心扉与学校深入沟通,向学校提意见时也顾虑重重。

究其原因,在于当今很多家长对家庭教育存在着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的现实问题,从而忽视了对孩子早教、日常养成和自立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中国自古以来都是非常重视家庭教育的,无论是“忠孝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古训,还是“不知教,自弃其家也”的袁氏传家世范,无不说明了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起点和基础,也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实践表明,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质、心理健康、审美情操、生活能力等起着非常重要的启蒙和涵育作用。作为父母,把孩子的全面成长完全寄托在学校教育上,这是有失职责的,这绝不是为学校推卸责任,而是因为一个人在青少年时期的品格塑造、情感培养、身心健康发展,都需要具备符合其成长的客观环境和客观规律。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真正的主体永远是孩子。家长、老师都是客体,都是辅助者。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育是学习的艺术和关于生命深度成长的体验过程。所以真正的教育不能仅拿书本和考分说事,而是要看一个受教者能否在生活的全部行动中去加以学习和提高。作为成人,有了学习、工作、生活、事业的深度体验,应该思考一下。教育真正的成功之处是什么?学习最终的目的是什么?这对于家庭和学校职能发挥无疑是一个挑战和检验。显然,教育成功与否,与一个受教者考入什么名牌学校、学习什么理想的好专业并没有直接关系。而是在于一个受教者走出校门口、踏上工作岗位以后,还能否把学习看作是一种热爱、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学以致用的价值成就体验。

在开展家校互动的具体办法和举措上,有许多传统的做法是非常有效的,值得扎实去做,家校双方理应继续坚持和加以深化。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通信技术手段的普及,更有一些创新的方法值得我们去探索和尝试。

开展扎实有效的家访。家访是老师与家长最有效、最富有情感的传统沟通方式。利于直接了解孩子的家庭教育情况,掌握到第一手资料,对开展帮教活动具有较为精准的针对性。所以,家访绝不可流于形式,必须做到细致和扎实。加之现代通信技术的便捷,家校沟通的形式也日趋多样化。沟通方法还可拓展到:一是电话沟通。这是目前最常用、最便捷、最节约的一种方式,双方直接通话和利用家校互动短信平台,使家校密切沟通超越了时空障碍。二是建立家校联系簿。此办法多用于班主任与家长书面联系,对于强化家长责任意识大有助益。三是网上交流。家长与学校以网络为平台已经非常容易实现,此方式仅次于面对面的家访,能达到家访面对面的效果。此外,还可通过E-mail通信、以班级为单位定期召开网上家长会。

密切协同家长委员会。家长委员会应主要由家长代表组成,校方应仅象征性地派出代表参与民主讨论和决策,只有这样才能名符其实,确保切实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家长委员会核心成员应由家长选,出和校方举荐代表加入,定期召开会议,让家长积极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参与学校的活动策划、课程开发、监督管理,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家长委员会应负责开办好家长学校,设立“家长论坛”,定期请专家授课,请家长参与论坛活动,分享教子心得,以使家长在自我接受教育中成长成熟起来;调动家长成立“家长悦读会”。以家长为群体,以家庭为单位,力行身教第一,带动孩子读书学习的热情与深入参与度;开办好家长俱乐部、家长沙龙、家长咨询日等,与部分家长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沟通:由指定的家长委员会常务理事成员负责与学校配合,定期开好全程家长会,邀请家长参加班级活动,并开展评选“优秀家长”“最受爱戴教师”“家教成长新星”等活动。

成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委员以校长为首,由教学副校长、教学管理指导中心主任、班主任和家长委员会理事长组成。负责制定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的各项规范及教学计划,并认真督促、检查教育教学活动:编写设计家庭教育指导手册,制定家长教育成长课程,合理安排时间开展工作:定期安排家长日,接受家长咨询,讨论家校协同措施。

创办家校学习导报。由家长委员会和校方共同成立采编组,以传统纸质报刊和校园网页的形式推出。内容以家校互动、师生互动为主。全方位为家长提供科学教子之道,协助家长解决孩子在学习、生活、心理上的问题。结合素质教育的开展,为学生提供自我成长中诸多方面的指导。并以此为窗口,开辟一个互动学习和宣传的阵地,意在实现家校良性互动。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

总之,作为校方,在取得家长的理解和配合的前提下,开展家校互动方式可以多样化,但要以一定的顺序性、层次性、目的性为准则,然后去一步一步地扎实完成。无论采取任何方式,都必须把转变家长教育思想放在首位,同时还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家长家庭教育的方法。只有家长转变了观念。理解了学校的用心,学校才能赢得他们的支持,家校双方才能得以密切牵手,双方共育英才有保障,学校的教学质量也将因此迎来质的飞跃。

上一篇:《中小学校长》图文宣传征稿函 下一篇:校园文化:学校发展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