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刍议

时间:2022-04-14 07:06:52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刍议

最新健康研究表明:人的健康不仅是身体没有疾病和心理缺陷,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和适应能力。青少年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成长的重要时期,处于思维发展、个性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有调查表明当前在我国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心理疾病”,即心理不健康现象,其中,职业中学学生尤其明显。职业学校的学生比起普通学校的学生来说,往往因家庭、社会或其他原因导致的“问题”较多,因而“心理疾病”较重。我根据多年来的班级管理经验,发现好多学生有心理不健康现象存在。在我所任教的职业学校的一次摸底调查表明,本校学生中约有35%以上的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自我控制力差,情绪不稳定等等。因此,加强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职业中学迫在眉睫的事情。每一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教师,应责无旁贷地投入到此项工作中去。作为职业中学的一名班主任,我就此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和感受:

一、抓源头,安根基

家庭是每个学生的生活、学习的首要之地,也是青少年性格养成的重要场所。父母是孩子们最好的启蒙教师,家庭的教育具有启蒙性、连贯性、潜移默化性的特点,但同时也是造成心理不健康的源泉所在。职业学校的“问题学生”较多,主要原因往往来自家庭,像单亲家庭,复合家庭(父母再婚),空巢家庭(父母不在家或不在人世,由爷爷奶奶带)等,这部分学生自我管制力差,没有正确的人生目标,不知如何交友,不能从容面对困难,一遇到挫折便打退堂鼓,整天混日子。

对于因家庭原因而缺乏心理健康的孩子,班主任要时常同家长(或监护人)保持联系,针对不同的家庭状况,从源头抓起,找到症结所在,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培养他们具有坦荡的胸襟,正视挫折和困难,让他们学会交朋友,学会宽容别人,乐于助人,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狭隘心理。此项工作要因人而异,做细做实,着重点要放在心理疏导方面,从根本上改善学生的思想认识,进而改善学生的日常行为。

二、抓教师,重课堂

教师作为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其学识、专业技能及人格等因素,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直接的影响。优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广大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是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正常开展的重要条件。职业学校,尤其要做好教师自身的健康教育工作。

首先要提高教师对维护学生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使教师具备关于心理卫生方面的基本知识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包括正确的健康观、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以及常用的心理辅导方法等,并能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自觉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其次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引导学生树立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让学生从有效的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一位哲人说过:去除杂草的最好办法是在地面上种上庄稼,去掉那些可恶想法的最好办法是用美德去占领它。职业学校的大部分学生属于各普通初中学校中的“双差生”,成绩差、纪律性差,甚至有些人思想品质也差,对这部分几乎从来没有过成功体验的学生来说,用专业知识来吸引他们,用专业实践技能训练转移他们的注意力,让体验来代替那些“差”的想法。

我刚带08电子专业(2)班时,不少学生不仅成绩差,爱捣乱、迟到、甚至旷课,后来,我配合电子专业教师,要求在电子专业课上,每个学生要做一个电子门铃、一部小收音机,并且要进行评比。这段时间里,迟到、早退、旷课的学生少到几乎没有了,对收音机和门铃做得差的同学,我还要用“爱因斯坦的第3只小板凳”来鼓励他们。从此学生的专业成绩上去了,班风也好了许多。

第三,教师必须保持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人格。教师的人格,将深刻地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要维护与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首先要维护与增进教师的心理健康,有了健全人格的教师,就不会出现病态的教育方式,也避免出现病态的学生。

第四,教师必须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恰当地表达教材中所蕴涵的情感,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意志,让他们积淀一些磨难的经历,养成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品格。

三、抓品质,强心理

在现阶段整个社会大背景下,学生的品德问题,心理障碍问题日渐增多,这就要求教师用科学规范的、可操作、有实效的方法去感染教育学生。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坚持正面教育,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积极乐观的生活情感品质;培养学生健康成熟的情绪品质;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精神和正常的竞争心理。那么,如何在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品质呢?

1.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情感品质

青少年学生充满热情和激情,活泼向上,富有朝气,但又容易偏激,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因此,帮助学生培养乐观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感,就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针对学生中的消极情感,教师也要阐明危害,教他们分析原因,提高学生对情感的认识。在教学和生活中,教师对学生所施行的亲近、热爱、信任、期望等情感,都会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有助于学生健康情感的培养和形成。还可以通过举办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读书会、主题班会、演讲会、辩论会、社会实践考察等活动,让学生理解人生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

2.培养学生健康的情绪品质

教师要敢于承认自己不良情绪存在的事实,把自己的焦虑、不安、忧郁、压抑、彷徨、消极、悲观等不良情绪的事实接受下来,坦然面对。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消极情绪作建设性的宣泄,并告诉学生这比掩饰和压抑的效果要好。当然具体的宣泄方式是多样的,比如:合上眼睛听音乐、在公园里散步、与知心朋友作一次“坦诚的谈话”、给好朋友写信、记日记、阅读文化作品、跳舞、甚至在空旷场所高声喊叫等。

教师还要引导学生采取建设性的实际行动。凡是可满足自己需要的、自己感兴趣的、自认为有意义的、可创造一些社会价值的、能促进人际关系改善的行动,都是建设性的行动。这些活动可以使人的消极情绪平静下来。

3.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

意志总是能够对人的内部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既能够调控人的认识、情感等内部心理活动,也能调控学习、劳动等外部实际活动。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加强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可建议学校经常邀请成功企业家、著名学者到校作报告,用事实告诉学生生活、学习中总会碰到一些困难,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作一定的意志努力,即对意志品质的培养要在困境中磨练。

4.培养学生的利他行为与合作精神品质

现代社会虽已是一个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社会要求我们在培养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时要努力纠正商品社会中一些不良现象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同情心、爱心,培养学生的荣誉感和合作精神,让学生真正懂得学会与人相处,从内心深处尊重别人、理解别人。班主任教师可以经常组织主题班会,让学生探讨班级同学的合作、宿舍舍友的合作、男女同学的合作、师生的合作、与社会人的合作等问题。还可组织学生开展献爱心活动,比如:当有人因家境贫寒生活发生困难时,号召同学们捐钱捐物,当班上同学因病住院时,动员大家上医院陪护等。

四、抓个案,疏心理

俗话说:浇花浇根,育人育心。我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曾碰到不少因家庭或学校考试或其他原因而坠入“低谷”的学生。由于我悉心洞察,及时引导教育,使得他们消除了悲观情绪,滋长了乐观向上的情感,促进了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006年,我任05级数控(2)班班主任,当时班内有一名学生蔡某,经常逃学,我通过她周围的同学及她的家长了解原因后,多次找她谈心,并让她担任班级纪律委员一职,要求她参加各项集体活动,使其情绪得到缓解。

总之,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多层次的,特别是职业学校的学生,它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通力协作。作为教师,我们要用耐心和爱心去启迪学生,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品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挫折,使他们认识到挫折是压力也是动力,痛苦是快乐的源泉。同时,我们还要采取多样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以保障他们的心理健康。长此以往,相信我们一定能培育出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合格中职学生。

作者单位:

江苏新沂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上一篇:初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下一篇:职业中学德育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