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石化产业集聚的实证分析

时间:2022-04-07 02:02:02

上海石化产业集聚的实证分析

摘要:文章以上海市石化产业为例,利用2001至2010年统计数据,对上海石化产业集聚程度的变化进行了定量测度,对测度结果做出了评析,总结出了上海石化产业十年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现象,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对该产业未来发展有所助益。

关键词:上海;石化产业;产业集聚;区位熵

中图分类号:[TE-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1-0-01

一、评价方法的确定

1.指标选取

文章采用区位熵这一测度来衡量上海市石化产业的聚集情况。当区位熵大于1时,说明这一产业在该地区存在着集聚状况,区位熵指数越高,产业向该地区的集聚程度越强。

2.数据选取

文章所研究的石化产业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中,由“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橡胶制品业”和“塑料制品业”这5 个小分类行业组成。“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虽然也隶属于石化工业,但在工业行业分类中隶属于采矿业,不同于其他5个小分类行业的制造业性质,且在上海石化产业中,该产业的总产值占比几近忽略不计,故不予讨论,而仅讨论上述5个小分类行业。

二、上海石化产业内部行业总产值

文章对上海石化产业内部行业2001年至2010年的总产值进行了汇总并制作了柱状图,发现其呈现出逐年递增的态势,可以预见,这种上升的趋势将持续下去。

注:根据2001-2010年《上海统计年鉴》整理。

三、上海石化产业集聚的评价

根据以上确定的测定产业集聚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依据“数据选取”中确定的数据来源,可以计算出相应指标数据来反映上海石化产业在2001-2010年的集聚状况。

经计算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石化工业。2001-2010年整个石化工业的区位熵指数在0.94-1.06持续波动,有6年超过了1,有3年在1以下。说明石化工业在上海市的分布程度高于全国水平,集聚效应较为明显。

2.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2001-2010年该行业的区位熵指数在4.30-6.37波动,且9年均远远超过了1。说明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在上海的分布程度远高于全国水平,集聚效应极为显著且有加深的趋势。

3.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和化学纤维制造业。2001-2010年这两个行业的区位熵指数均在1以下,且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前者由2001年的0.03锐减到2010年的0.01,后者由2001年的0.81锐减到2010年的0.16。说明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和化学纤维制造业在上海的分布程度低于全国水平,前者集聚效应极差,后者集聚效应较差且二者皆有进一步下降的趋势。

4.橡胶制品业和塑料制品业。2001-2010年这两个行业的区位熵指数均在1以下,且二者的水平均在0.31-0.45范围内稳定波动。说明橡胶制品业和塑料制品业在上海的分布程度低于全国水平,集聚效应较差,但集聚的变动趋势比较稳定。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上海市的石化工业中,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已经形成了较为明显的集聚现象且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而化学纤维制造业的产业集聚现象有明显减弱的趋势,化学纤维制造业的产业集聚现象极不显著,橡胶制品业和塑料制品业的产业集聚现象不显著但发展趋势较为稳定。

四、提升上海石化产业集聚程度的建议

1.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在2001年初的上海市人代会上,时任市长徐匡迪提出了“十五”期间上海要重点建设“东西南北”四大产业基地的战略构想。其中的“南”,是位于南部的石化工业基地。这是上海面对当时的形势特别是中国即将入世的背景的作出的战略抉择。十年后的现在,当我们开始提倡节能减排与构建节约型社会时,如何在提高工业生产总值与降低排放,节约能耗之间权衡就成了政府对待石化产业态度的决定性因素。

2.注重产业转型升级。上海石化产业转型升级的趋势还比较滞后,仅有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较为明显,因此要将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的升级引导作用发展出来。上海市乃至全国石化工业仍然大而不强,面临着落后产能比重较大、高端产品所占比重较低、产业集约化水平偏低、节能减排任务繁重、部分领域产能过剩严重等问题。

3.逐步延伸产业链。产业集聚可以产生规模经济,规模经济可以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来取得更大的收益,而延伸产业链是将产业链尽可能地向上下游拓展延伸。“十一五”期间,化工区形成了化工原料、中间体、产品和废弃物互供共享的产业链。因此,上海石化产业未来规划布局应延伸至石油化工的上下游链。

4.继续加大吸引外资的力度。目前,英国BP、德国巴斯夫、拜耳、美国亨斯迈、英国璐彩特等一大批著名跨国公司均已在上海落户。石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归根结底是又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的升级,而外资又是石化产业资本注入的一个重要的来源,因此进一步加大外资的注入会给上海市的石化产业另一个发展机遇。

参考文献:

[1]费文博,于立宏.产业集聚与循环经济互动发展研究:以石化产业为例[J].统计研究,2009(11):36-43.

[2]杨丹萍.产业集聚与出口贸易互动关系之研究——基于浙江省纺织产业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9(6):77-82.

[3]胡腾云,刘家顺.河北省石化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J].经济研究,2010(12):61-63.

[4]许秋塘.上海化工行业的现状与“十二五”发展展望[J].上海化工,2011,36(1):1-3.

上一篇:建筑施工安全为天 下一篇:关于作业成本法优越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