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贸200强

时间:2022-04-06 07:34:41

中国外贸200强

2010年中国外贸进出口200强新鲜出炉。

将2008、2009与2010这三年的外贸数据比对,可以清晰看到,在全球经济遭遇危机的时候,中国外贸与之同步下跌及反弹。

2008年的猛击,2009年的动荡,2010年的回升,这三年,中国外贸结构性问题更加突显。所幸的是,在淘洗后,创新成为下一轮外贸企业的新生命力,西部成为下一轮外贸繁荣的重要区域,民企也将在下一轮的角逐中更具竞争力。

将自2001年第一次《中国外贸200强》至今10年的榜单进行多角度梳理,便是一部中国外贸十年历程的浓缩史。外贸总值升降、企业类型变化、区域分布变迁、行业流转等等,便是描绘这十年的关键元素。

未来,外贸十年倍增计划已在实施,我们将更加密切地关注中国外贸由大到强的路径。

民企新贵与中西部路径

2010年中国的对外贸易重拾升势,这在200强榜单中有十分鲜明的反映――入围门槛创历史新纪录。2010年出口200强入围底线由2008年的6.1亿美元提高到6.4亿美元,升幅5.7%;进口200强由7亿美元升至8.2亿美元,升幅为18%。

2008与2009这两年外贸企业经历了市场的淘洗,2010年榜均更新率达到22.5%,比2008年高2.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200强榜单的“换手率”甚至超过了形势最为动荡和复杂的2009年。

从更长一段时间的发展趋势看, 2010年的数据与2008年相比才更具科学性,因为2009年处于特殊的拐弯期。因此,2010年的外贸200强分析中,我们大量的分析是以2008年为实际对比对象的。

2010年,中国5次改写月度进出口最高纪录,全年进出口总值首次逼近3万亿美元,达到29727.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4.7%,并一举超过金融危机前的进出口规模最“鼎盛”时期,比2008年进出口总值高出16%。

经过国际金融危机的洗礼,作为中国进出口企业的标杆与旗帜,中国外贸进出口200强企业在2010年有更多惊喜。新榜单中,民营企业比例比此前略有放大,同时区域格局也略有改善,西部省份上榜企业增多,大体可看出加工贸易向西部迁移的痕迹。

民企进入上升通道

2009年在世界贸易竞技场上“弯道超车”的硕果得以进一步巩固,2010年,中国继续保持全球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地位。

2010年进入出口200强榜单的民营企业数量由上年的9家增加至13家,这是2007年以来民营企业上榜数量首次进入上升通道。

13家上榜民营企业合计出口值195.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3.3%,是当年出口200强企业平均出口增速的2倍多;合计占同期200强企业出口总值的4.9%,比重较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依然是上榜位次最高的民营企业,连续第3年在出口200强榜单第8位站稳脚跟。

上榜民营出口企业涉及的领域相当广泛,既包括纺织服装、工艺品等传统劳动密集行业,如山东滨州的魏桥纺织股份有限公司;也涉及机械、电子电器、船舶等机电、高新技术行业,如浙江舟山金海湾船业有限公司。

相对于出口,民营企业在进口方面取得的进步则更加明显。2010年进口200强榜单中,民营企业上榜数量由上年的15席增加至20席,合计进口值361.4亿美元,增长82.9%,比当年上榜外商投资企业和国有企业进口增速分别高出42.3个和30个百分点,在200强企业进口总值中的比重由上年的4.8%提高至7.1%,连续第3年实现上升。

深圳嘉泓永业物流有限公司取代江苏沙钢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成为进口200强榜单中位次最高的民营企业,列第16位。同时,连续两年上榜的民营企业数量翻番,由上年的7家扩大至14家,其中11家位次上升,上升幅度最大的为山东晨曦集团有限公司,由上年的187位前进至第110位。

中西部明显跃起

在规模做大的同时,中国外贸进出口200强企业区域分布的“东强西弱”格局也趋于改善。2010年,中国中西部地区企业合计实现进出口总值2449.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4.4%,比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10个省、直辖市)企业进出口平均增速高出10.7个百分点,占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7.7%提高至8.2%,中西部地区的大型外贸企业在进出口200强榜单上的版图也明显扩张。

但东部沿海地区企业的主导地位仍然难以撼动。在2010年中国外贸进出口200强榜单上,广东继续坐拥出口和进口200强上榜企业数量“双冠王”地位,在两份榜单上分别占据67个和47个席位。

国际金融危机前曾连续7年雄霸中国出口企业冠、亚军位置的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和东莞市对外加工装配服务公司的上榜位次继续倒退,分别由上年的第2和第3位下滑至第5和第4位,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成为前10强企业中位次下降幅度最大的企业。但单一企业位次下降并不意味着整个集团业务萎缩,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同根同源的鸿富锦精密电子(烟台)有限公司年出口64.2亿美元,增长24.3%,首次入围前10强,位列第10位。前10强阵营长期被上海、广东、北京和江苏4省市企业垄断的局面终于被成功打破。此外,位于中部的鸿富锦精密工业(武汉)有限公司出口激增2.6倍,达到17.9亿美元,首次进入出口200强榜单就位列第49位。

中国出口产业由改革开放先发地区向沿海沿江开放城市、中西部地区渐次梯度转移的路径依稀可辨。

出口阵营表现稳健

据海关统计,2010年有出口记录的企业数量由2009年的21.6万家增加至23.4万家,增长8.3%;实现出口总值15779.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1.3%。整体来说,出口200强企业表现稳健,与中国总体出口呈现同步复苏势头。

进步最快的是大连东芝电视有限公司,2010年累计出口11.4亿美元,增长1.1倍,上榜位次由上年的第182位挺进至第97位;下降幅度最大的是珠海三美电机有限公司,2010年出口大幅下降40.7%,仅为9.3亿美元,上榜位次由上年的第50位下滑至第133位。相比于2009年进步最快企业105个位次的上升和下降最快企业160个位次的下降,2010年连续上榜企业的最大升降幅度明显收窄。

同时,领跑企业阵营相对稳定。上年的新科状元达功(上海)电脑有限公司出口增长42.5%,以225.4亿美元的年出口规模继续蝉联冠军;上年首次入围出口200强榜单就斩获第5位的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继续乘胜追击,收获亚军席位;出口增速紧随其后的仁宝信息技术(昆山)有限公司和达丰(上海)电脑有限公司分别前进1个和4个席位,分列第3和第6位。

四力驱动进口强劲

2010年,在国内经济平稳快速增长以及外需形势明显复苏的双向驱动下,中国进口马力异常强劲。据海关统计,全年有进口记录的企业数量由2009年的13.8万家增加至14.7万家,进口总值再创历史新高,达到13948.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8.7%。进口规模最大的前200家企业合计实现进口5112.1亿美元,占中国进口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36.1%进一步提高至36.7%。

进口增长主要源于四个动力。

动力一资源饥渴。随着国内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中国对原油、铁矿砂、氧化铝等基础生产资料的需求始终保持旺势,再加上“后危机时代”国际市场大宗产品价格逐步企稳复苏,更为以进口重要短缺能源资源产品为主业的企业荣登进口200强榜单提供了“双保险”。铁矿砂进口量前18位企业全部携手进入2010年进口200强榜单,其中8家企业位列前50位。此外,长期以来中国对部分重要能源资源产品的进口主体实行资质管理,让有些企业有了得天独厚的上榜条件。以原油进口为例,在进口200强榜单上,进口值100亿美元以上的“超级航母”级企业有4家,其中3席被以石油为进口主业的企业占据。

动力二消费升级。2010年,中国消费品进口值超过700亿美元,达到786.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5.6%,比同期全国进口平均增速高出6.9个百分点。汽车作为引领消费升级的主力,成为最炙手可热的消费亮点。其中,按汽车(包括成套散件)进口值排序,2010年前7位企业的进口值均超过10亿美元,远高出当年进口200强榜单的最低入围底线;除中国进口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新上榜外,其余连续上榜企业的位次均不同程度前移。国际汽车巨头在国内的独资子公司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和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进口值均实现成倍增长,在进口200强企业中的位次继由2008年的40位开外挺进至2009年的第20位和27位后,2010年再次取得突破性进展,分别达到第12位和第13位的历史最好成绩。

动力三外需向好。2010年,随着全球经济逐渐从金融危机谷底走出,国外加工贸易订单明显回升,中国加工贸易企业的进口能力也迅速回暖。当年出口200强榜单中有79家企业同时进入进口200强行列,其中57家企业以从事加工贸易为主。同时入围进、出口前10强的3家企业更全部为大型加工贸易代工企业。新科出口亚军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绝大部分业务均采取加工贸易方式,加工贸易出口成倍增长带动该公司进口值大幅增长82.7%,进口位次前移3位,晋级为进口200强榜单上的 “探花”。

动力四新业崛起。近年来仓储、物流、分拨等进口服务类企业异军突起,在进口200强榜单上,这类企业的实力也日渐提升。2010年,进口200强企业合计以保税区仓储转口贸易方式进口货物476.9亿美元,比上年激增89.7%,增速列各类型贸易方式之首,在200强企业进口总值中的比重由上年的7%提高至9.3%。进口200强中的仓储物流类企业由上年的21家增加至23家。

十二大行业纵深

技术、资金、原材料、成本、国际市场等影响企业进出口的各项元素中,你的企业到底得益于哪一项,而又受制于哪一项呢?

船舶出口:散货船看涨

2010年,我国首次晋升为全球造船第一大国

2010年我国造船业造船完工量、新承接船舶订单量和手持船舶订单量3大指标均完胜韩国,首次晋升为全球造船第一大国。其中,散货船率先复苏。

据权威机构英国克拉克松研究公司统计,2010年散货船占全球新船订单成交总量的60.9%。与之相应,2010年,我国累计出口船舶392亿美元,增长44.5%。其中散货船出口586艘,价值209.5亿美元,比上年分别激增84.9%和1.3倍,是当年我国出口增长最快的船型,在我国船舶出口总值中比重由上年的33.1%一举上升为53.4%。

2010年,我国船舶出口前10强企业合计出口船舶133.4亿美元,增长47.2%,占当年我国船舶出口总值的34%。大部分以散货船为主营业务的企业出口成绩 “上浮”。舟山金海湾船业有限公司、扬州大洋造船有限公司、扬帆集团有限公司和江苏天元船舶进出口有限公司4家企业散货船出口对其船舶出口总体增长的贡献率分别高达113%、123%、71%和73%。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兼营其他船型的企业出口业绩表现不佳。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在2010年的造船量已突破700万吨,连续6年高居国内各船厂之首,但由于其液货船出口值陡降48.4%,且在公司出口业务中占据较大比重,拖累当年公司船舶整体出口值大幅萎缩21.5%,是2010年船舶出口前10强榜单上唯一出现出口值负增长的企业。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的业务涉足民船、军工、修船、海工和重工等5大领域,得益于完善的产业链和本地化配套,2010年出口继续扬帆领航,旗下的液货船和散货船出口实现54.3%和53.3%的均衡增长,全年凭借24.3亿美元的出口规模,在时隔1年后重返船舶出口企业冠军宝座,位居出口200强总榜单第36位,比上年前进1个席位。

由于散货船生产所需的经验和技术积累相对较低,愈来愈多企业蜂拥上马造船项目。2010年,我国有船舶出口记录的企业多达1201家,较上年增加155家;船舶出口领域的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HI)由上年的217.2进一步下滑至178.2,船舶出口的竞争态势更趋“白热化”。

但从长期来看,倚重散货船有其结构性风险。2010年,全球散货运输市场遭遇了大反转,代表国际干散货运输市场走势的波罗的海干散货综合运费指数(BDI)在5月26日触及 4209的高点后一路暴跌,年底仅以1773点收官。受此影响,我国手持订单中散货船交船产生了大量延期现象。鉴于目前全球散货船航运和造船市场双双过剩,以及全球经济复苏所带来的船市需求多元化趋势,可以预见,目前占主导地位的散货船可能不再是未来市场需求的主流,大型油轮、深海钻井平台等高技术、高附加值船型或将成为明日之星。

大豆进口:超强依赖

我国已连续11年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

2010年我国大豆进口量再度跨越一个千万吨级台阶,突破5千万吨关口,达到5480万吨,价值250.8亿美元,比上年分别增长28.8%和33.5%。

在进口大豆快速流入的催动之下,2010年我国大豆进口前10强企业的入围门槛从上年的5.4亿美元提升至7亿美元,有6家企业跻身当年我国进口200强总榜单。由于看好中国市场前景,国际粮油巨头加紧在我国“排兵布阵”,成为大豆进口毋庸置疑的主角。2010年,外商投资企业在大豆进口前10强榜单中夺得6个席位,其中5家企业已连续3年上榜。中粮东海粮油工业(张家港)有限公司以进口大豆37.9万吨、价值17.2亿美元的成绩,蝉联大豆进口冠军,也是唯一一家杀入进口200强总榜单前100位的大豆企业。世界著名4大粮商嘉吉、ADM、丰益、邦基集团旗下有4家企业榜上有名,嘉吉投资(中国)有限公司、大海粮油工业(防城港)有限公司、益海(连云港)粮油工业有限公司、邦基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分别进口大豆11.6亿美元、9.2亿美元、7.1亿美元和7亿美元,分列大豆进口企业第3、6、8和10位。

过去长期坚持使用国产大豆的部分内资企业也难以抵御转基因大豆价格低廉、出油率高的诱惑,纷纷“倒戈”转投进口阵营。2010年,我国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大豆进口量分别增长66.4%和37.6%,比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口增速分别高出51.5个和22.7个百分点。其中,中纺粮油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国内粮油领域龙头企业, 2010年共进口大豆296.7万吨,价值13.5亿美元,分别迅猛增长86.9%和94%,在大豆进口前10强榜单上的位次由上年的第8位跃升至第2位,在进口200强总榜单上的位次也由第173位快速提升至第104位;九三粮油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曾被誉为国产大豆的“最后守望者”,但由于加工国产非转基因大豆下游产品获益甚微,为平衡收益,也被迫加大在沿海地区加工进口大豆的比重,2010年进口大豆250.2万吨,价值11亿美元,分别增长34.1%和33.9%,仍保持了大豆进口企业第4的位列;九三集团旗下与外商合资成立的九三集团天津大豆科技有限公司,进口量也猛增48.2%,达到170.2万吨,价值7.7亿美元,在大豆进口企业中由上年的第12位跃居第7位,成为大豆进口前10强榜单上的“新秀”。

在海关进出口监测预警系统中,2010年6月和11月,我国大豆进口量均处于黄色灯区,发出“进口量偏多”的预警信号。进口大豆是国内食用油上下游产业链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力量,左右着国内市场价格的变动节奏,从而成为悬挂在我国大豆及食用油行业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纺织出口:寻求新市场

比较优势渐失,竞争激烈程度继续提高

2010年我国纺织服装出口迅速恢复至金融危机前水平,更首次突破2000亿美元,达到206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6%。但这一增长速度不仅比同期全国出口总体增速低7.7个百分点,甚至也低于鞋类、塑料制品、箱包等其他劳动密集型产品。

受制于纺织服装总体出口增速的不快不慢,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前10强企业在200强总榜单上的表现也差强人意。有实力入围出口200强总榜单的纺织服装企业数量由上年的4家下跌至2家,上榜企业的最高位次也由上年的第133位后退至第156位。同时,2010年,我国有纺织服装出口实绩的企业数量由上年的68158家增加至74453家,衡量纺织服装出口集中度的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HI)较上年再度下滑0.1,仅为1.3,竞争“白热化”程度继续提高。

2010年,纺织服装前10位企业合计出口52.8亿美元,增长22.5%,比同行业全部企业出口总体增速还低1.1个百分点,仅占当年我国纺织服装出口总值的2.6%。

2010年我国10强纺织企业中前9家均为上年上榜企业,能否敏感捕捉到市场先机成为企业位次变动的关键因素。 2008年的纺织服装出口冠军魏桥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瞄准了“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运行的先机,在对东盟出口增长超过70%的拉动下,成功以出口值8.3亿美元、增长48.9%的业绩重新站上榜首位置,在2010年外贸出口200强总榜单中位列第156位,比上年上升了16个席位;互太(番禺)纺织印染有限公司以香港为主要出口市场,出口值翻番到达6亿美元,从上年的纺织服装出口企业第9位上升至季军位置,成为纺织服装出口前10强榜单中位次上升最快的企业。

相比之下,我国纺织服装对传统市场日本出口增长乏力,以其为出口主战场的宁波申洲针织有限公司整体出口仅增长6.8%,从榜首退居次席,在出口200强总榜单中的位次也由上年的第133位下滑至184位。

纺织服装作为我国最具比较优势的行业之一,如今已“风光不再”。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竞争力最首当其冲的是劳动力成本的上升。2010年,我国有30个省份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多数省份涨幅超过20%,其中纺织服装行业用工成本平均上涨20%至30%。另外,原料价格上涨也进一步推高企业成本压力,2010年,我国纺织服装生产原辅材料成本比上年上涨约30%。据测算,棉花价格每上涨5%,企业利润将下降2%,而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Index328)平均值由2010年1月份的12832元/吨上涨到11月的28542元/吨,涨幅超过1倍;此外,2010年6月份央行宣布将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对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影响更为敏感的人民币汇率重拾快速升值势头,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年末加速冲刺至6.5897,全年累计升值幅度达到3.6%,对纺织行业也有很大冲击。

钢材出口:双重挤压

2010年,我国钢铁企业利润率在所有行业排序中垫底

2010年上半年,由于复产动力强劲,我国粗钢产量迭创新高,供给加大,导致国内钢材市场库存高企,尤其是4月份出台的房地产调控“国十条”,国内钢材价格应声下跌,钢铁产品纷纷涌向出口渠道化解产能过剩压力。

据海关统计,钢材单月出口量从1月份的288.6万吨迅速攀升至6月份的562.1万吨,其中4-6月单月出口量同比增速均在2倍以上。但下半年,“节能减排”风暴席卷全国,钢铁行业再次成为调控的“重中之重”。7月15日起部分品种被取消出口退税以及包括“拉闸限电”在内的各项措施出台,钢材出口量迅速萎缩,12月份仅出口285万吨,是2009年12月我国钢材出口恢复同比增长后单月出口量最少的月份,也是时隔1年后单月出口量再次出现同比下降趋势,同比降幅达到14.5%。2010年我国累计出口钢材4256万吨,比2009年增长73%,但仍较金融危机前2008年5925万吨的年度出口峰值有较大差距。

2010年我国钢材出口前10强企业 “元气未复”,上榜门槛为4.7亿美元,尚不足2008年的一半,入围当年出口200强总榜单的阵营也由2008年的悉数“金榜题名”缩减至5家,仅比2009年增加1家。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我国最大的国有钢铁生产企业,出口值从上年的11.4亿美元迅速回升至18.1亿美元,增幅高达58.8%,重回钢材出口企业冠军宝座,在出口200强总榜单上的位次也从上年的第72位上升至第48位,但是与2008年出口22亿美元、出口200强总榜单第34位的辉煌战绩相比仍有较大落差。

尽管2010年钢材出口形势扑朔迷离,但国内钢铁产业产能依然保持着速度惊人的扩张“惯性”。2010年,我国钢铁产量前3位企业――河北钢铁、宝钢和鞍钢在全国总产量中的比重虽较上年有所上升,但仅为22%,依然严重落后于美国、日本和韩国等钢铁强国50-90%的CR3(即前3位企业在全部产量中所占的比重)比重。在钢材出口领域,2010年的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HI)仅由上年的100.1提升至105.7,仍然属于出口企业集中度极低的范畴。

过低的产业集中度,使得我国钢铁企业在国际铁矿砂谈判中始终处于弱势, 2010年我国铁矿砂进口平均价格已由上年的79.9美元/吨上涨至128.4美元/吨,涨幅高达60.7%。出口力量的极度分散也导致出口产品在下游销售环节处于弱势地位。降价策略频频引发贸易保护“明枪暗箭”。2010年,美国、欧盟、加拿大、印度、墨西哥等9个国家(或地区)相继对我国的无缝钢管、钻管、不锈钢冷轧板、含镍不锈钢板等约20个钢材产品采取了贸易保护措施。在上下游的双重压力下,2010年,我国钢铁企业利润率在所有行业排序中垫底,仅为3.5%,远低于各行业6%的平均利润率,部分企业甚至已经滑向“不赚钱”的危险边缘。

机床进口:外资为主

对进口机床的需求急剧放大,2010年进口规模再创历史新高

近年来,国内对进口机床的需求急剧放大,至2009年我国已连续8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床消费国和进口国。2010年,在国家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的促进下,制造业持续活跃,带动机床进口规模再创历史新高,累计进口金属加工机床11.4万台,价值94.2亿美元,比上年分别增长80.6%和60.1%。

进口机床大量涌入,折射的是当前我国机床行业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的实力差距。一方面,国内在普通机床和经济型数控机床等低档产品方面产能过剩,而高档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等高端产品严重不足,其中高档数控机床所需的数控系统和关键零部件也无法实现国产化。据统计,在国内高档数控机床及其部件、高档数控系统和刀具市场,国产产品的占有率还不足10%。2010年,我国自日本、德国、中国台湾地区和韩国4地合计进口机床占当年我机床进口总值的80%。

2010年,共有7470家企业加入进口先进金属加工机床的行列,较上年增加1189家。由于涉及汽车、船舶和电子等众多制造领域企业以及专业进口公司,反映进口企业集中度的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HI)仅为41.8。其中,外商投资企业由于生产产品相对高端等因素,一直是我国机床进口的绝对主力。

就2010年金属加工机床进口前10强企业来看,外商投资企业的扩张势头明显,由上年的3席增加至7席,且全部为从事电子产品出口的外商独资企业,终结了上年汽车制造企业掌控10强榜单6个席位的局面。其中,富士康科技集团成为电子加工企业雄霸机床进口榜单的“带头大哥”,旗下5家企业在机床进口前10强榜单上斩获位次。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以进口金属加工机床5311台、价值4.4亿美元的抢眼业绩,摘得2010年机床进口企业桂冠。

根据《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的安排,2011年起,37种台湾机床工具产品的进口关税将在2年内降至零。由于台湾机床产品技术水平大多领先于内地企业,其所主攻的中档数控机床,正是内地企业的薄弱环节,零关税助力下的台湾机床产品势必会对内地机床产业形成更为严峻的竞争威胁。

计算机出口:强者愈强

山东企业首度问鼎出口10强,打破上海和苏州瓜分的垄断格局

2010年我国共出口计算机2.2亿台,价值1067亿美元,比上年分别增长57.9%和41.9%,比同期出口值总体平均增速高出10.5个百分点。

经过金融风暴“洗牌”后,计算机出口行业中强者愈强。2010年我国计算机出口领域的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HI)在上年已经大幅提高154.3的基础上,再度提高106.1,达到824.5,产业发展的主导权进一步集中于龙头企业手中。2010年计算机出口值前10强企业入围门槛由上年的29亿美元提升至33.1亿美元,比2008年金融危机前30.5亿美元的底线高出8.5%。其中,计算机出口值前5位企业全部跻身出口200强总榜单的前10位, 200强总榜单的前3甲位置已全部由计算机出口企业占据。

2010年计算机前10强企业合计出口1.4亿台,增长46.2%,价值784.1亿美元,增长47.1%,比同期全国计算机出口值总体增幅高出5.2个百分点,分别占当年我国计算机出口总量、值的63.6%、73.5%;同时,前10强企业的出口平均价格为550.5美元/台,比同期全国计算机出口平均价格水平高出12.6%。达功(上海)电脑有限公司和仁宝信息技术(昆山)有限公司凭借出口值大幅增长45%和62.9%,分别达到208.5亿美元和139.3亿美元的成绩继续稳居我国计算机出口企业冠、亚军的宝座;在出口200强总榜单上,达功(上海)电脑有限公司继续蝉联冠军,2008年尚处于第10位的仁宝信息技术(昆山)有限公司实现了3年“三级跳”:2009年首次挺进至前5位,2010年首次入围前3甲。此外,苏州三星电子电脑有限公司从上年的第12位上升至第9位,首次入围计算机出口前10强榜单;名硕电脑(苏州)有限公司则因出口平均价格大幅下跌24.2%,虽然出口量增长也未能扭转出口值下降9.6%的颓势,黯然退出前10强。

与此同时,伴随着国内产业布局的梯度转移,我国计算机出口前10强阵营的分布版图也“悄然生变”。承接我国前出口总冠军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部分业务的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和鸿富泰精密电子(烟台)有限公司脱颖而出,首次携手进入计算机出口前10强,分别列第4位和第8位,这是山东企业首度问鼎计算机出口领跑阵营,打破上年我国计算机出口前10强企业被上海和苏州两地瓜分的垄断格局。

然而,我国计算机出口长期依靠代工渠道参与国际分工,“入世”以来,计算机领域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比重始终高达97%以上。

家电出口:本土崛起

自2007年以来,外商投资企业和加工贸易所占比重首次同时出现下降

在出口退税率大幅提高的背景下,2010年我国家电产品(包括电视、录放像机、空调、冰箱、洗衣机、微波炉等)累计出口396.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8%,其中,电视机、空调、洗衣机出口同比增速均超过30%。

随着出口复苏,我国家电出口军团的扩容步伐进一步加快。上年4227家出口企业中,已有1944家在2010年销声匿迹,占上年家电出口企业总数的46%;2010年有2438家“新面孔”加入家电出口领域,占当年家电出口企业总数的51.6%。2010年,我国家电出口行业的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HI)仅为125.6,比上年又下降26.2,显示国内家电出口企业优胜劣汰的进程始终没有停止。

2010年,我国家电出口前10强企业的入围门槛从上年的5.9亿美元提高到7.6亿美元,在当年外贸出口200强总榜单上全部斩获位次,合计出口家电112.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0.3%,占当年我国家电产品出口总值的28.5%。其中,相对于上年榜单上有5家企业更迭,今年仅有3家企业新上榜,榜单更迭率从上年的50%下降至30%。

在我国2010年家电出口前10强企业中,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仁宝光电科技(昆山)有限公司、海尔集团电器产业有限公司3家专业型家电企业出口值均实现30%以上的快速增长,在家电出口10强中的位次再次前移,分别由上年的第3、6、10位上升至第2、3、9位,其中除海尔集团电器产业有限公司在外贸出口200强总榜单上的位次保持不变外,其余2家企业的总位次也分别由第62、99位前进至第44、69位。3家新晋10强成员大连东芝电视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和苏州三星电子家电有限公司也均为专业型家电企业,2010年家电出口值均出现成倍增长势头。而被10强榜单淘汰的3家企业福建捷联电子有限公司、达富电脑(常熟)有限公司和英华达(上海)科技有限公司则均为兼营家电出口的企业,家电出口值均出现30%以上的快速下降。

2010年家电出口10强中本土企业上榜数量由上年的2家扩大至4家。苏州乐轩科技有限公司在由外商独资企业变更为中外合资企业之后,出口值达到16.6亿美元,由上年的第4位一举跃居榜首,在当年出口200强总榜单上的位次也由上年的第76位上升至第53位。

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2010年家电产品的出口分别增长35.8%和53%,比同期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增速分别高出24个和41.2个百分点,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家电出口总值中的比重由上年的76.1%下降至71.5%,加工贸易的比重由86.7%下降至79.7%,这是2007年以来我国家电出口领域中外商投资企业和加工贸易所占比重首次同时出现下降。

煤炭进口:放量增长

中国的钢企、电企正在成为国际煤炭市场上的新买家

我国在2009年首次由煤炭“大卖家”转身为“大买家”,2010年我国累计进口煤炭1.6亿吨,价值169.3亿美元,比上年分别大幅增长30.9%和60.1%。与此相反的是,2010年我国煤炭全年出口总量不足2000万吨,仅1903万吨,比上年下降15%。此消彼长之间,我国煤炭净进口规模由上年的1亿吨进一步扩大至1.5亿吨。

伴随着煤炭进口的放量增长,我国煤炭进口前10强企业的上榜门槛也由2009年的1.9亿美元跃升至2010年的3.5亿美元。2010年煤炭进口前10强企业中有6家入围进口200强总榜单,比上年增加5家,其中连续2年进入200强总榜单的中国矿产有限责任公司上榜位次由上年的37位提高至34位,煤炭进口量为9.2亿美元,同比增长16.9%。

2010年我国煤炭进口10强企业被烙上了区域性、行业性的特点。从区域上看,我国煤炭主产区集中于中部、西北和东北地区,而煤炭的消费地则主要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大量的煤炭需要经过长距离的运输之后才能到达消费地。2010年,我国西煤东运主通道大秦铁路的煤炭年运输量已经超过4亿吨,已经是当初大秦铁路设计运力的4倍之多。而来自周边国家的进口煤炭反而比国产煤炭更具运输优势,2010年居于我国煤炭进口量首位的广东省自东盟进口煤炭2555万吨,增长41.8%,占该省当年煤炭进口总量的59.6%;对于毗邻东盟的广西,这一比重更达到了84.1%;我国煤炭进口量第3大省区内蒙古自治区也利用其地缘优势,从蒙古大量进口优质炼焦煤1163万吨,占当年全区煤炭进口总量的88.2%。

从行业上看,钢铁行业历来是煤炭需求的大户。2010年,我国钢铁产能高达7.5亿吨,比2009年提高了3200万吨,对炼焦煤的需求放量大增。而2009年以来,我国煤炭资源的整合导致国内炼焦煤供应紧张。受此影响,江苏沙钢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不得不于2009年3月重新启动已经暂停3年多的炼焦煤进口,其2010年煤炭进口量达到235.5万吨,价值4.8亿美元,分别增长8.3%和60.1%,连续第2年保持在煤炭进口企业第5位的位置。此外,钢铁企业技术改造升级步伐加快,对高品质炼焦煤的需求随之增加,使得钢铁企业在2010年我国煤炭进口前10强榜单中的势力范围显著扩张,除沙钢、柳钢、鞍钢3张连续上榜的“老面孔”外,首钢也登上了煤炭进口前10强的舞台。

除了钢铁行业,电力企业也是煤炭需求大户。2010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电量4.14万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3.3%,其中,火力发电增长11.7%。然而,由于“市场煤、计划电”关系依旧没有理顺,有了2009年海外寻煤成功经验和稳定供应渠道的中国电企再一次向国际煤炭市场伸出“橄榄枝”。

汽车出口:乘用车领跑

原材料价格飙升,消费政策变化,汽车出口形势依然严峻

2010年,我国累计出口汽车54.1万辆,价值62亿美元,比上年分别大幅增长53.2%和32.1%,但未能超过2008年的出口峰值,仅相当于2008年的84.1%和69.8%。其中,位列前10位的汽车企业合计出口22.9万辆,价值23亿美元,分别增长62.2%和38%,分别占当年我国汽车出口量、值的42.2%和37.2%。

继2009年后,2010年我国汽车出口企业在出口200强总榜单上再次“踏空”,出口值最大企业与200强总榜单的入围底线仍存在1.2亿美元的显著差距。

国外的汽车消费刺激政策推动我国汽车出口重拾增势,同时也分化了我国汽车出口领跑企业的实力。由于消费刺激政策多倾向于乘用车,因而,2010年我国轿车和客车出口量同比分别增长83.7%和56.9%,均远高于同期货车27.7%的出口增速,轿车和客车出口企业也取代货车出口企业,重新成为2010年我国汽车出口前10强榜单上的领跑者。

曾经唯一有资格入围出口200强总榜单的奇瑞汽车有限公司,凭借在拉美市场的强势增长和对俄罗斯出口的迅速恢复,全年累计出口汽车8.6万辆、价值5.2亿美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1倍和1.3倍,成功夺回上年错失的汽车出口冠军宝座。除奇瑞外,汽车出口前10强榜单中还有5家企业实现了出口量的同比翻番,其中提速最快的是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受益于对非洲市场的大力开拓,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出口量、值分别激增2.9倍和2.3倍,达到2467辆和1.4亿美元,在汽车出口企业中的位次由上年的第24位上升至第9位。此外,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和重庆力帆实业(集团)进出口有限公司也分别以汽车出口1.7亿美元和1.2亿美元的业绩,首次亮相于汽车出口前10强榜单。

相比之下,货车出口企业在10强榜单上的综合实力明显下降,如陕西重型汽车进出口有限公司,2010年汽车出口量、值分别大幅下降55.7%和56.6%,从上年的亚军位置直线下跌至第8位。

2010年,我国有汽车出口实绩的企业数量由上年的1175家增加至1240家,这是我国汽车出口集群在连续2年缩编之后首次重拾扩张之势,汽车出口企业的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HI)由上年的222.1小幅下降至216.1,行业竞争激烈程度有所加剧。在橡胶、钢材和铜材等基础原材料价格不断飙升的背景下,我国汽车出口平均价格却不涨反跌,随着未来国外汽车消费政策的退出,我国汽车出口形势将依然严峻。

手机出口:为他人做嫁衣

技术、设计创新是我国手机制造企业的最大软肋

手机作为我国出口的龙头产品之一,在金融危机最严重期间创造了出口量值同时增长的“奇迹”,2010年出口再度刷新历史纪录。全年我国共出口手机7.6亿台,价值467.4亿美元,比上年分别增长30%和18.2%。

国内手机市场超饱和状态促使我国手机生产企业不断加入出口大军之中,2010年,我国手机出口企业数量由上年的528家快速扩容至679家。其中,335家企业是2010年新加入手机出口行列的,占当年我国手机出口企业总数的49.3%;184家上年有出口记录的企业在2010年“激流勇退”。内资企业在进退的企业中均占8成左右,残酷的竞争激发了内资企业加速融入国际市场的昂扬斗志。2010年,我国内资企业出口手机1.6亿台,价值57.9亿美元,分别占当年我国出口总量、值的21.1%和12.4%,比重较上年分别提高了7.6个和3.8个百分点。其中,内资企业当之无愧的“领头羊”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凭借其物美价廉的Blade/RacerAndroid智慧型手机以及对新兴市场的大力开拓,在国内外市场上斩获颇丰。2010年该公司手机出口值首次突破10亿美元,达到10.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5.2%,在手机出口企业中的座次前进3席,位列第10名,成功打破我国手机出口前10强阵营长期为外商投资企业垄断的格局,首次实现内资企业在手机出口前10强企业中“零的突破”。同时,中兴通讯更是以5180万部的出货量,一举击败苹果,晋升为全球第4大手机制造商,成为首家跻身由美国国际数据公司(IDC)的手机品牌排行榜前5强的中国大陆企业。手机业务占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出口总值的23.7%,手机单项出口增速比同期公司出口总体增速高出17个百分点,对公司总体出口增长的贡献率高达33.7%,有力推动公司总体出口值在出口200强总榜单上的排名由上年的第18位前移至第17位。

尽管我国内资手机出口企业表现可圈可点,但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手机出口中的强势地位依然不可小觑。2010年,我国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手机达409.5亿美元,占当年我国手机出口总值的87.6%。衡量手机出口企业集中度的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HI)达到794.6,比上年增加8.5,显示前50家企业对我国手机总体出口的控制力有所加强。其中,外商投资企业占据41个席位,比上年增加1席。手机出口前10强企业中,除了排名第10的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外,其余9个席位仍为外商投资企业,合计出口手机3.6亿台,价值295.7亿美元,分别占当年我国手机出口总量、值的47.3%和63.3%,并全部进入当年出口200强总榜单前100名。其中,替苹果手机代工的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全年出口手机4120万台,价值97.2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4.4%和88.4%,量值增速均列手机出口前10强企业之首,以出口值领先33.8亿美元的差距反超老牌手机制造商诺基亚首信通信有限公司,首次问鼎手机出口冠军,在外贸出口200强总榜单上的排名也由上年的第5位跃升至“榜眼”位置。

当前,智能手机已成手机生产主流,其对核心技术的创新、设计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些恰恰是当前我国手机制造企业的最大软肋,无论是自主品牌、山寨机,还是大型代工企业都面临巨大挑战。此外,智能手机的毛利率高达30%左右,智能手机厂商制造业务外包的意愿减弱,未来,国内手机加工企业接单难度将大幅增加。

太阳能电池出口:夹缝生存

原材料供应和市场销售,产业上下游严重依赖国外

2004年我国光伏产业仅占全球光伏市场总额的1%,到2007年就一跃成为世界最大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国。2010年,随着金融危机后全球光伏市场需求复苏,以及部分欧洲国家开始或是计划开始削减光伏补贴所带来的突击抢装“热潮”,更造就了我国太阳能电池出口的突飞猛进。全年出口太阳能电池2.4亿个,价值201.9亿美元,比上年分别增长43.3%和1.8倍,预计在全球市场上的份额将超过50%。

2010年,我国有太阳能电池出口记录的企业由上年的1263家激增至1672家,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HI)由上年的737.7迅速下滑至363,行业内竞争更趋激烈。但受制于光伏产业较高的资金和技术进入门槛,太阳能电池出口阵营中龙头企业的优势依旧非常明显。按出口值排序,2010年,太阳能电池出口前10位企业合计出口太阳能电池2521万个,价值90.6亿美元,比上年分别激增1.7倍和1.3倍,分别占当年我国太阳能电池出口总量、值的10.4%和44.9%。尤其是,前10强企业太阳能电池的平均出口价格为每个359.6美元,远高于同期全国同类企业平均每个83.2美元的出口价格。

“年轻”和“高成长率”是太阳能电池出口前10强企业的显著“标签”。除列第7位的宁波太阳能电源有限公司和第2位的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分别成立于1978年和1997年外,其他入围企业均为本世纪以来成立的“新生代”,大部分企业的经营历史不到5年。其中,全球排名第2的光伏电池制造商――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2010年,凭借26.9美元的出口规模和84.7%的高增长率,继续把持我国太阳能电池出口龙头老大地位,在当年出口200强总榜单上的位置由上年的第55位大步跃升至第33位。但在太阳能电池出口前10强榜单中,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的出口增速还仅为倒数第2,集体“高成长率”助推太阳能电池出口企业在外贸出口200强榜上斩获的席位由上年的3个扩大至4个,且上榜名次均有较大幅度提升。其中,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和江苏林洋新能源有限公司在200强总榜单上的位置分别由上年的100名开外大幅挺进至第58和第70位。

然而,光鲜亮丽的出口成绩背后,我国太阳能电池企业却始终未摆脱“上游原材料供应”和“下游市场销售”两头严重依赖国外的“夹缝”生存状况。

从上游原材料供应来看,作为光伏产业的“命脉”――多晶硅原料,尤其是高纯度多晶硅基本被国外主要生产商垄断。2010年,我国多晶硅进口规模再创历史新高,达到4.8万吨,比上年激增1.2倍。诸多太阳能电池出口企业,同时也是多晶硅的进口大户。

从下游市场销售看,受制于国内市场需求有限,我国95%以上的光伏产品依赖出口消化。欧洲和美国的太阳能市场直接影响着我国的光伏产业。2010年10月15日,美国针对中国太阳能产品等新能源产品的补贴政策启动了301调查,这无异于给准备在美国市场一展拳脚的国内光伏企业当头一棒。

液晶显示板进口:大进大出

外需冷暖依然是液晶显示板企业进口能力强弱的主导因素

2010年,随着全球家电及电子信息产品需求的回暖,我国液晶彩色数字电视接收机等产品出口恢复增长,由此带动国内对上游零部件液晶显示板需求大幅回升,进口量值再创历史新高,达到25亿个,价值467.8亿美元,比上年分别增长35.9%和33.7%。

但囿于未能掌握核心技术,我国的液晶显示板产业尚处于“微笑曲线”的底端,对外贸易 “大进大出”,8成以上的进口液晶显示板经过国内加工后复出口。2010年,我国液晶显示板进口前10位企业合计进口液晶显示板7.5亿个,价值226.6亿美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8.7%和31.3%,分别占当年我国液晶显示板进口总量、值的30.1%和48.5%。其中,这10家企业合计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口液晶显示板209.9亿美元,增长31.9%,占当年这10家企业液晶显示板进口总值的92.6%。如,蝉联液晶显示板进口企业冠军的苏州三星电子液晶显示器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液晶显示板的代加工,其进口的45.4亿美元液晶显示板全部采用加工贸易方式,占当年该公司进口总值的90.8%。

作为加工贸易“大进大出”的典型代表,2010年液晶显示板进口前10强企业不仅全部出现在进口200强总榜单,而且悉数荣登出口200强总榜单,上榜位次均在前150位之内。外需冷暖依然是液晶显示板企业进口能力强弱的主导因素。

2010年,我国液晶显示板进口前10强企业中,除位列“探花”的友达光电(厦门)有限公司,其余9家企业在进、出口200强总榜单上的位次变化方向保持一致――5家企业在出口总榜单上的排名位次后移,在进口200强总榜单上的位次也出现下滑;4家企业的出口总排名上移,进口总排名也不同程度提升。在全球大尺寸液晶显示板领域市场占有率最高的LGD,其旗下独资的乐金飞利浦液晶显示(广州)有限公司,液晶显示板占公司出口总业务的96.8%。2010年,该公司液晶显示板出口20.5亿美元,增长1.1倍,在出口200强总榜单上的位次由上年的第87位前进至第41位;其液晶显示板进口能力也随之扩张,全年进口总量达到4757万个,价值36.6亿美元,激增2.5倍,增速列当年液晶显示板进口前10强企业之首,在液晶显示板进口10强中的位次由上年的第9位提升至第2位,在进口200强总榜单上的位置也由上年的第95位大幅前进至第25位。

中国内地液晶显示板产业的快速发展受惠于日韩及台湾地区巨头的投资转移,但垂直整合的生产方式严控技术的转移与扩散,对我国液晶产业技术自主发展的带动作用有限。2010年,在我国液晶显示板进口前10强企业中,9家为外商独资企业,除排名第10位的南京夏普电子有限公司为“新面孔”外,其余8家外商投资企业均为10强榜单“常客”,全部为来自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的三星、LGD、友达光电和奇美电子等液晶面板巨头的旗下企业。

面对外资巨头的合围,内资企业逐渐被边缘化。2010年,唯一进入液晶显示板进口前10强阵营的内资企业――东莞市对外加工装配服务公司,液晶显示板和液晶显示器彩色数字电视接收机出口分别下降22.5%和49%,液晶显示板进口也随之下降7.6%,仅为13.7亿美元,是液晶显示板进口前10强榜单上降幅最大的企业,液晶显示板进口单项排名由上年的第5位下滑至第9位,在进口200强总榜单上的排名也由第4位后退至第6位。

得益于技术上的垄断和领先优势,外资巨头的产品更具价格优势,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国产液晶显示板实现进口替代战略的难度。

座次的背后

雄居榜单,各家自有其独特的经营门道。

上海达功:需求是王道

连续两年荣登中国出口200强首位,表明上海达功顺应了市场需求

蝉联中国外贸出口200强首席;出口值225.37亿美元,同期增长42.5%

当您乐滋滋地从美国带回一台笔记本时,也许根本没想到它只是漂洋过海了一番又回到了本国。从概率上分析,这台笔记本的制造商很有可能就是位于上海松江开发区的一家工厂――达功(上海)电脑有限公司。

达功是台湾广达电脑集团在上海市松江出口加工区投资的一个子公司。创建于1988年的广达集团是世界上最大的笔记本制造商,世界排名前十大电脑公司都是广达的代工客户,世界上每三台笔记本电脑就有一台来自广达。

与宏基、华硕等台资IT大厂相比,虽然广达最晚到内地投资,但在上海松江的QSMC(广达上海制造城)的投资却是手笔最大的。目前达功的实际投资总额已超过6亿美元,员工总数超过4万人,占地2000多亩。

笔记本电脑出货量的大幅增加, 一方面得益于国际经济环境回暖,笔记本电脑市场需求迅猛回升;另一方面则源于达功的产品不论是价格还是功能都愈来愈符合市场需求。用达功自己人的话说,就是“我们做对了产品”。2009年到2010年的电脑市场,笔记本电脑销量突飞猛进,大规模超越台式机,这种消费市场需求的转变正和达功主营笔记本电脑相吻合。

民众消费型态的改变成就了达功销售量的大规模攀升。随着新技术、新功能、新材质的不断推出,笔记本电脑的需求量将进一步加大。对于目前的经营业绩,广达集团一位关务负责人的态度是:“别人做的我们都在做,只不过我们比别人更加强。”

美光:西安是关键

新增投资表明美光选择在西安建厂是正确的,未来不排除有进一步投资的可能

首次上榜中国外贸企业200强;出口200强中位居第163位;进口200强中位居第89位

美光半导体(西安)公司于2005年落户西安。当年,美光在西安高新区投资2.5亿美元,建立半导体封装测试生产基地,这也是当时陕西省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外商投资项目。2007年3月该项目建成投产,2009年,美光就成为陕西省进出口总额排名第一的企业,当年出口额6.17亿美元。

除了上海的研发和行政中心,美光(西安)半导体有限公司是美光在中国内地的唯一一家工厂。为什么选择在西安建厂?美光中国区总经理徐剑萍说,这是多个城市比较的结果。

当决定在中国内地建厂后,美光派出考察团考察十多个省市,徐剑萍是考察团成员之一。据他介绍,当年主要是考虑资源的竞争程度,沿海地区的半导体行业成熟度好过西部,但是行业竞争程度显然也更为激烈,其后果就是资源紧张。如人力,东部人员流动性大,流失率高,而西部省份劳动力充分且稳定,其他自然资源如水、电、汽,西部充裕且价廉。此外,西部省份的政府扶持力度也远比东部大,等等。西部的物流不够发达,对此美光最初也曾考虑过,如西部飞机航线覆盖面不够广,陆路交通也不如南方那样直达终端销售市场。但徐剑萍称,由于美光产品的特性,这些对美光的影响很小。美光主要生产内存模块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封装测试,原料都是定点从新加坡和中国台湾等地供应,主要运输途径是航空,而经美光加工后产品又多数运到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因此可以规避西部的物流短板。

2009年初,美光收购了奇梦达在台湾的晶圆厂,2010年2月又收购了英特尔与意法半导体的合资企业恒忆半导体公司。不久,美光就与西安高新区签署了新投资项目合作协议――再投资3亿美元在西安出口加工区B区发展半导体测试项目。对于美光的新增投资,徐剑萍称,几年的发展证明美光选择西安是正确的。

美光(西安)公司是美光后道工序全球四家工厂之一,美光(西安)工厂目前的产能已经与新加坡齐平,待新增项目建成投产后,未来产能将是现有产能的3倍。届时,西安工厂将是美光在全球最大的后道工序工厂。

作为半导体产业中举足轻重的生产厂商之一,美光的动向在业界引起高度关注。据悉,美光公司在西安的厂房建成后,其上下游企业至少有四家将一起迁至西安,包括在泰国的一家半导体模块生产企业。美光的入驻,使西安高新区集成电路产业基本形成了从科技研发到封装测试的完整产业链。

徐剑萍说,到2015年,美光在西安的投资将达到5亿美元。届时,美光将根据市场容量和表现,不排除进一步投资的可能。

得尔达:综保区是先导

苏州综保区政策优势的完全显现,促进了区内制造业的发展,从而给物流业提供更大的市场

进出口总额54.8514亿美元,同期增长111.9%;出口200强排名从第30位跃升至第13位

苏州得尔达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戴岭获悉2010年公司在出口200强排名跃升的消息后表示很开心,他认为得尔达的业绩主要得益于苏州综合保税区的政策优势不断显现,综保区业务大幅增长。

得尔达成立于2005年,正是那一年,苏州工业园区设立了物流保税中心。此后,物流保税中心又发展成为综合保税中心。新业务需求不断催生了新的物流模式,从而极大地促进了物流企业的发展壮大。

由于苏州工业园区内以IT电子产品为主的企业越来越多,进出口以空运为主,大进大出,要求物流速度快,于是发展了快速通关模式和虚拟空港模式。而后,园区内便形成了IT产品的产业集群,有了加工结转的问题,上游产业的成品可能是下游产品的半成品,常常需要通过“香港一日游”的方式再回到苏州工业园区内,以解决货权转移和退税的问题。为解决此问题,园区内设了保税物流中心。接下来,园区内产业集聚,竞争激烈,企业加工成本已经降无可降,只能从物流环节中压缩成本,企业于是有了设立配送中心和分拨中心的需求,综合保税区的成立正是顺应了这一业务需求的模式。

综合保税区能够实现货权转移,从而使得物流企业的BPO(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商业流程外包,如得尔达承接的三星半导体分拨中心的业务即属此类)成为可能。但这并非物流企业唯一的受益之处。在戴岭看来,综合保税区因为具有了贸易功能,从而会带来商流,而商流必然导致物流,这为区内的物流企业提供了新业务拓展的可能。同时,他最为看重的一点是,综保区的新业务会吸引更多的物流企业进驻区内,从而使得区内物流企业竞争更加激烈,并进一步推动物流服务的品质不断得到提升,而提升的物流服务又反过来促进加工、贸易企业的商业流程的改进,进而形成物流和加工贸易企业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2010年,苏州得尔达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对苏州工业园区报关有限公司及苏州工业园区航港物流有限公司进行了股权收购。资源整合为得尔达带来了更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更丰富的产品模式。截至2010年底,得尔达运营的仓库总规模约10万平方米,仓库使用率超过90%,物流产品类型超过20种。与2009年相比,2010年业务批次增幅30 %,货物吞吐量增幅20%,监管货值增幅249 %。

戴岭称,综保区的发展不仅吸引到更多优质企业入驻,同时也有力地推动了区内原有制造企业的业务发展,从而为物流企业创造了更大的市场。同时,戴岭还认为,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现在专心于改善制造流程本身,而将其供应链打包给专业的物流企业去操作,这也推动了得尔达业绩的增长。这一观点在中国外贸企业200强榜单中有所体现:对比几年前,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进榜,这表明制造业正日益专业化和精细化。

外贸十年还是“加工”

10年来,中国外贸规模逐年上升,但外资企业比重过大、加工贸易主导的格局并未改变。

2001年,《中国海关》杂志第一次中国外贸企业200强名单,距今正好10个年头。回顾往期榜单,可以勾勒出过往10年中中国外贸的大致轮廓:

除了遭受金融危机的2008年,中国外贸规模呈逐年直线上升态势。2001年,中国进出口总值为5097.7亿美元,2010年,这个数值为29727.6亿美元,是2001年的近6倍;中国的全球贸易地位也从2002年的第7位提升到2010年的第2位;与此同时,进出口200强的入围门槛也逐年水涨船高。2001年,出口200强的入围门槛仅需1.36亿美元,2010年就上升至6.4亿美元。2005年,进口200强的入围门槛为4亿美元,2010年为8.2亿美元。这些数字表明,10年间,中国外贸成绩斐然。

企业类型分布10年间变化不大,外资企业一直是进出口200强中的主力军,且有势力不断扩大的趋势。2001年,出口200强中,外资企业为100家,其后几年,这一数字逐渐增大,2009年,外资企业占比为153家,2010年为152家。而民营企业的数量长期为个位数,2010年,首次突破个位数增加到13家,但仍然势单力薄。进口200强榜单中,外资企业每年大约分得一大半席位,国有企业占约近一半席位,民营企业则只有多则十几席少则几席的位置。上榜的外资企业多以加工贸易型企业为主,这从榜单的前三甲可以看出。东莞市对外加工装配服务公司和深圳市宝安外经发展有限公司都是加工贸易商。同时因为加工贸易型企业“大进大出”的特点,出口200强前三甲的企业也可能是进口200强的前三甲的企业,如鼎盛时期的鸿富锦精密(深圳)工业有限公司。进口200强企业中,很多资源类国有企业进口数量巨大,因此长期占据进口200强的靠前位置,如中国国际石油化工联合有限责任公司及中国联合石油有限责任公司。

在地区分布中,“东强西弱”的格局10年间并无明显改善。广东一直是进出口200强中企业分布最多的省份;自2005年后,长三角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形成了珠三角和长三角并重的地区分布格局;中西部省份虽近些年来有企业上榜,但数量相当稀少。

总而言之,10年来,中国外贸规模虽然有了很大进步,但中国外贸的结构性弊病依然存在。在出口200强榜单中,外资企业和加工贸易是其主题词,这清晰地显示了我国作为全球生产基地的地位,表明加工贸易是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路径;但同时也突显我国自主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还有待提高,真正拥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国内企业仍然缺乏,中国制造还需要努力。

而在进口200强中主题词是资源类国企和加工贸易型外企,这体现了我国进口管理中的垄断、限制经营的特点。进口200强的构成变化,只不过是国际资源价格变化的合理延伸,与企业自身竞争力并无太大关联,即进口200强很大程度上是政策造成的。它表明中国的外贸市场尤其是进口市场还需要进一步地改善和开放。

上一篇:食糖:奢侈的甜品 下一篇:逆差再现 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