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的策略

时间:2022-03-27 02:38:46

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的策略

摘 要: 要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在教学中应合理分组;精选合作内容,明确合作目标;把握合作时机;加强合作方法的指导;明确合作组织分工,严肃合作纪律;掌握合作时间;灵活选用合作方式;合理设置竞争;客观公正地评价;训练合作技能技巧。

关键词: 合作学习 实效性 策略研究

小组合作学习以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作用,而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接受。但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其实效性不高,如小组合作学习时,有的学生随意说话,有的做一些无关的事情或动作,有的小组优生成了主角,“差”生则成了配角、旁观者、听众,有的小组活动时,表面看来很热烈,实际上小组处于一种混乱无序状态。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我通过研究实践,认为要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重点应做好以下几点。

1.合理分组

小组合作学习尽可能按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组成人数均等课堂学习位置紧凑的差异小组。这样结组可以充分开发利用学生的差异资源,使小组成员互帮互学,共同进步。并且能合理地创设竞争环境,轻松地实现组间群体之间的竞争,还可以实现个体之间(不同组内同一学习水平的同学)的竞争。在实际教学中,可根据需要,依据学生的兴趣特长,按不同的课题内容、不同的学习方式自由结组,或按家庭居住地理位置组成课外活动小组。

2.精选合作内容,明确合作目标

合作内容应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不能笼统,篇幅不宜过长。合作内容应有合作的价值,宜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过难或过易都会使合作学习失去意义。各组可选取同一内容进行合作学习,也可根据学习兴趣选取不同内容。合作目标不宜过多,一般不宜超过两个。过多过杂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顾此失彼,影响学习效果。合作可同步进行,也可异步操作。

3.把握合作时机

合作前教师应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使学生有一种强烈的探求欲望。合作宜设在疑点处、难点处、重点处、关键处。

4.加强合作学习方法指导

当学生明确了学习内容,有了学习动机后,教师要指导学生采用正确的具体的可操作的合作学习方法,这也是小组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合作学习的方法包括小组成员的独立学习方法和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方法,教师要根据具体的学习内容设计出实用的可操作的独立学习方法和合作方法。根据实际情况,还可先独立学习后进行合作。此外,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小组的汇报形式及方法。

5.明确合作组织分工,严肃合作纪律

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小组成员应有明确的分工,做到各负其责,团结协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因为学生的自制力不够强,必须明确合作纪律,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确保完成学习任务。

6.掌握合作时间

在教学中应给予学生充分的合作学习时间,确保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与合作最终完成任务。

7.灵活选用合作方式

生生合作包括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合作。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的合作表现在组内合作上。常见的合作方式有以下几种类型:交流型,交流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互相纠正,互相学习,进一步补充完善提高。讨论型,对意见分歧的问题或疑难问题各抒己见,通过讨论,意见达成一致,取得共同的认识。探究型,对同一课题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更深一步学习探究,小组成员各有分工,共同达成学习成果。讲授型,优生充当小老师,讲授某一课题,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以带动小组的共同进步。操作型,对于一些需要手工操作的学习实践任务,要求小组成员通过分工与合作共同完成同一目标。表演型,对有情节的课文片断,通过表演加深理解、体会,或通过表演来体现自己的学习成果。完善型,将小组成员的学习成果归纳完善,形成小组共同的学习成果。练习型,对于基本的知识点或知识含量较多的内容,通过小组合作练习,增大练习面、练习频率,互帮互学,互相监督,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考核型,对比较单一的知识点进行测试,实行自评、互评、组评,也可对学习情感、态度,学习过程、方法,合作态度进行评价。

群体与群体的合作表现在组间合作上。常见的合作方式有:汇报型,小组代表汇报本小组的学习成果。问答型,对小组的学习内容,本小组负责解答,其它组可进行提问。抢答型,围绕某一知识点或某一问题,小组竟答、抢答。辩论型,对某一问题或某一观点进行辩论,以达到认识的统一。归纳型,将各组的学习成果归纳完善统一认识。考核型,完成小组之间的互相考评。

实际运用时,往往是几种合作方式的综合运用。应视具体教学内容而定。

8.合理设置组间的竞争

竞争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源动力。合理设置组间的竞争,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应充分利用学生的差异资源,达到互相学习、优势互补、以优带差、共同监督、共同提高的目的。合理的组间竞争能促进小组合作的成功,为小组的合作注入不竭的动力。合作学习中的竞争应是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竞争的统一,前者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横向竞争,即各组中的同一水平的同学之间的竞争,表现在个体上,竞争结果却体现在小组上。另一种是纵向竞争,即组内个体之间的竞争,由组内依据学生的当前实际学习水平动态排号而定,优前劣后。后者则是指小组之间的竞争。前者是后者的补充,没有个体的竞争,群体竞争是不完善的。个体竞争会给小组成员适当的压力,使其时刻有危机感、紧迫感,促使其不断学习与进步,从而提高小组的整体水平,提高竞争力。

9.客观公正地对合作学习小组进行评价

评价应是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肯定和赞扬,同时也体现了小组之间的竞争结果。公平合理的评价能促进小组之间的竞争,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动力来源,应及时、客观、公正,具有可操作性。评价内容包括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和学习成果。评价方式应灵活多样,对非异质小组以表扬、奖励、展评为主。对异质小组以计分为主。既可以小组成员的总体成绩计分,又可以抽取小组成员中同一号(水平相近)的同学进行测试,还可以用小组代表的成绩作为本小组的成绩。对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评价,采用自评(我做得怎样)、师评(表扬激励)、组内互评(夸一夸你的同伴)、组间互评(比一比谁做得好)相结合的原则,同时也应委婉地指出不足。对学习成果的评价以测试记分为主,可单项测试也可综合测试。

10.进行合作技能、技巧的训练

教师应采用多种方式,通过多种途径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技巧,使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学会合作分享,学会互相帮助。

上一篇: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研究 下一篇:对中职学校《电工基础》课程教学的认识和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