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霸权视角下的美国电影流行现象

时间:2022-03-24 09:13:30

文化霸权视角下的美国电影流行现象

[摘 要] 今天,美国电影在中国的流行趋势已然势不可挡,看美国大片已经成为了中国人的一个普遍行为。然而,这是否就只是一种简单的文化交流现象呢,电影是一种最为直观的传播价值观和文化的手段,是一种文化外交的形式。美国电影的传播其中,也裹挟着其文化外交的目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这种文化传播的方式呢?

[关键词] 文化外交;文化霸权;美国电影

【中图分类号】 G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3-167-1

一、文化霸权理论

美国历来十分重视文化外交的作用,正如美国外交专家宁克维奇所说:“文化手段将成为我们穿越社会主义屏障的更强大、也更重要的渗透工具”。虽然在冷战之后,美国的文化外交政策有所放缓,但当911事件之后,文化外交又被重新重视起来。美国的文化外交一直与其霸权主义相关联,也一直是为其霸权主义思想所服务。在美国人特有的宗教使命感即选民意识的驱动下,他们一直希望将自己的价值观和政治体制等“先进”的东西传播给其他落后的地方,正是这种思想下的美国文化外交,带有强烈的侵略性,这种侵略性表现在美国利用其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和消费生活方式作为敲门砖,猛烈的冲击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民的心理,从而接受这种生活和消费方式下的美国文化价值观,最终达到文化霸权的目的。

文化霸权,是由葛兰西所提出的。葛兰西认为,国家是由政治社会和市民社会二者结合而成的,政治社会是指国家机器,暴力机关,军队等,而市民社会,主要是指即通常称作‘私人的’组织的总和。市民社会,在葛兰西看来,是统治者通过社会实现其霸权的途径,统治者可以利用市民社会,向民众灌输传播统治者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从而达到对被统治者自愿接受统治者统治的效果。同理,被统治者如果希望取得革命成功统治阶级,就必须首先打破统治者的意识形态的控制,建立新的思想体系和价值体系。葛兰西认为,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政权的维持并不单单依靠有形力量,而更多地依赖一种无形的力量,这就是霸权,霸权是统治阶级通过其在政治、道德、知识及其他社会文化领域的领导获得群众赞同与支持,主导其他阶层及领导国家的手段。

文化霸权理论这一概念被引进国际关系领域里的时候,它指的是一个国家把自己的文化强加于他国的强权文化行为。“文化霸权”与“文化帝国主义”的含义类似。文化霸权就是要向其他国家不断输出自己的价值体系,制度体系,最终达到使其他国家对本国的认同,这也恰恰就是文化外交的目的,但文化霸权仅仅是文化外交的一种极端的形势,他是国家为实现其国际霸权地位而实行的。按照文化霸权理论,文化外交的立足于国家通过影响国际“市民社会”,从而达到“霸权”的目的。

同时,葛兰西还提出了有机知识分子的概念,认为有机知识分子正是文化霸权思想手段所需要依赖的特定人群。首先葛兰西对有机知识分子做出了解释,葛兰西首先明确了知识分子概念的内涵:他认为,以体力与脑力劳动等传统方式来对其定义是不准确的,因为“我们可以说所有的人都是知识分子,但并非所有的人在社会中都具有知识分子的职能”。葛兰西这里所说的的职能,就是指构建、维护或者文化霸权。而所谓的有机知识分子就是指代表新阶级思想、利益的知识分子。葛兰西认为,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的对抗,主要就是资产阶级有机知识分子同无产阶级有机知识分子的对抗。

二、文化霸权视角下的美国电影流行现象解读

美国现行的比较流行的文化外交方式就是通过网络或者影视传播其价值观,电影,充当了其文化外交的排头尖兵。“在美国人看来,新闻、广播、图书、出版、电影、电视、音乐、舞蹈、戏剧、文学、美术、教育、体育、卫生与科学技术等等都是向各国进行‘思想战’的可被利用的‘兵种’”今天,好莱坞大片越来越成为中国人民消费的热点。我们将同样运用对受众、施动者的分析模型来对美国电影进行文化霸权视角下的解读。

在今天,看电影已经成为一种越来越普遍和流行的娱乐消费方式,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除了一种消费方式,观看电影同样是一种接受文化信息的方式,一种价值观传递的方式,对于进口电影而言,电影的含义,又被赋予了一种文化外交的方式,他是其母国向外输出的文化产品,这种产品中,所裹挟的正是其母国的价值观和文化观。这种价值观的指向,正是输入国的市民社会。

现在的中国电影市场,一直存在着“西风”压倒“东风”的情况,国产电影虽然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但是却始终难以抗衡好莱坞大片,这一方面是中国电影技术方面的原因,更重要的是,中国电影在好莱坞电影强大的价值取向面前,失去了话语权。

美国好莱坞电影利用其特有的数字优势,能够制造出令人赏心悦目的电影,这些电影投放到中国市场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好莱坞电影所展现出的美国价值观已经越来越被潜移默化地接受,在其占据了主流的话语权后,中国电影的出现,仿佛“被”变为了非主流。

我们还应该看到,现在电影的受众主要是哪些人?在受众分析上,据统计:受众群体大部分为18-29岁,30-45为23%,45岁以上的只占到了7%,17岁以下的由于经济原因和时间原因,比率也只有6%。从年龄层次上可以看出,18-29岁的人群占了大多数,而这一人群,也恰恰是在读大学生或者刚刚工作后的受教育人群,这一人群,正如葛兰西所指出的,是社会的有机知识分子或者说是社会潜在的有机知识分子。这些有机知识分子的价值取向,将会关系到其社会的文化取向。而当他们接触美国电影时,面临的是美国价值观的潜移默化的同化,从而通过他们对整个“市民阶层”进行同化。美国电影和美剧中所展现出的感官刺激和物质欲望,夹杂着其文化优越感和价值传输,将会慢慢影响这部分人群。

美国人具有强烈的选民意识,希望向全世界输出先进价值观。通过美国电影这个有力的杠杆,美国文化外交希望成功地撬开中国“市民社会”。长期以来,电影是推进美国流行文化向国外传播的最重要的一股力量,其作用要比电视或广播大得多。通过对潜在有机知识分子的这种形式的影响,实现其霸权是其内涵。

作者简介:徐学文(1989-),男,汉族,甘肃兰州人,兰州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政治。

上一篇:舞蹈训练与钢琴教学的共性 下一篇:优化分层教学 构建山区中学数学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