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共同体”离我们有多远

时间:2022-03-21 05:25:54

教育的“共同体”离我们有多远

“别走得太快,否则,灵魂都跟不上了”。这是一个快餐流行的时代,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匆忙和疲惫使我们错过了太多。很多家长无暇和孩子待在一起,更谈不上和孩子共同看书。以“快速而忙碌”为借口的生活,剥夺的不仅仅是亲人间有限的光阴和感情,而且,为人父母者也丧失了那原本就岌岌可危的些许尊严和权威。

可以发现,当极少部分人在一场场文学阅读的盛宴中得到滋养之时,另外一大群人的心灵却在物质和利益的双重奴役下渐渐荒芜了;当极少部分人在某种共同精神或文化的庇护与滋润中变得愈加澄清美丽之时,另一部分家庭却在隔阂、漠视和不信任中支离破碎,彼此渐行渐远。

把我们凝聚成一个共同体的民族的根究竟在哪里?这成为不少教师或社会有心之人心头挥之不去的一个沉甸甸的话题,同时也成为21世纪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沿课题。

面对如此窘迫的现实,作为一个有大爱之心的教育者,作为学校,缔造一个教师与学生、父母和孩子乃至更大的共同体就显得尤为重要。是的,我们亟须重建共同的言语空间,我们亟须拥有共同的价值来维系彼此的关系和感情。或许共同的文化符号、共同的心灵密码可能会将班级、学校、家庭、社区、国家重新凝聚起来,从而缔造一个活泼灵动且充满生命热情的共同体。而这个共同体能够蓬蓬勃勃生存下去的前提之一也许就是:共读、共写、共同生活。

倡导共读、共写、共同生活,其实就是倡导师生(亲子)要立足于每一天的教育、学习生活,立足于真实生命的一次次拔节,共同捕捉心灵瞬间的感动,共同体悟生命和灵魂的真实多姿。这样的“共同”其实一方面是儿童与长者、与自己原有经验的持久对话过程,另一方面在人文精神的角度上更意味着彼此之间尽可能地消除隔阂,避免相互隔膜;意味着一场有意义的、有深度和广度的相遇或遭遇;意味着让师生或亲子在完成一次对话的同时,互相都能赋予对方以新的索引、新的顿悟与发现……

潘新和在他的《表现与存在》中说:“点燃学生言语创造激情的最好方法是用你自己的言语创造激情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忘情于写作的最好办法是你自己忘情于写作。”这与朱永新教授为发起人的新教育实验而提出的“共读、共写、共同生活”的理念不谋而合。是的,只有手拉着手、目光鼓励着目光、情感温暖着情感,我们才有可能触摸到那曾经被层层遮蔽的共同生活的钥匙和密码。尽管这个密码是我们生命中最独特的,也是最不可能被复制的,但是当孩子和父母的呼吸同步时,生命的律动同步时,谁能说那不是灵魂最易受孕的时刻?谁能说那不是一树树的鲜花在开放,而不仅仅是单独的一棵树?

教师与学生共读、共写,并在课堂上与学生同读自己的随笔,以自己对于写作的热情去感染学生,这应该比其他方法更有效,或者说这是最温暖的方法,最不着痕迹的方法。“一个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读到他自己的生命之作,而不只是让他的学生读别人的作品。只让学生读别人的作品,而自己没有作品的语文教师,是让学生瞧不起的、没有自尊的语文教师。”是的,这种最温暖、最不着痕迹的方法,让我们在汲取他人之长的同时,也获得了彼此的体认和尊重。更重要的是,在这样的共读、共写中,还能把自己从别人中区别出来,破译出自己生命最独特的密码,而不至于丢了自己。

说实话,儿童随意的、散漫的、没有引领的阅读既是危险的,又是低效的。如果“放任儿童按照他自己的想法去自发性地发展”,那么,“从粗糙的东西发展出来的只能是粗糙的东西”。也许儿童长大后才明白:以前的个体阅读原是多么粗糙和鲁钝,竟漏掉了那么多珍贵的、值得用一生去反复享受的精神元素。

事实上,当我们将“成长需要”等同于“学生需要”时,“成长”可能被淡化。这是因为,生长中的个体具有相当强的原始享乐本能和自我中心本能。而且,社会环境多元化,不良价值取向会通过各种渠道对孩子产生影响。成长中的孩子,独立选择发展取向的能力不强,发展不会在无引导下自动产生。所以,孩子一时的行为表现,不过是生命在成长的某一时间和场合下的多种因素的耦合。在他们的这些状态里蕴含着多种可能——滞留、退化、进步,或质的转化。而所有这些可能最终走向何处,界定着孩子的发展空间。倡导共读、共写、共同生活,就是要在这些真实存在、表现生动的多元现象里,觉察出我们可能引发的学生进步,可能让他们形成的质的飞跃,或者提醒孩子们(甚至是大人)看清那些险些忘却的东西,看清梦想、光阴、生机和道路,从而“帮助学生像构造艺术品那样来构造生活”。

从这个意义上说,共读、共写其实是一种生活方式,其实是彼此心灵的欣赏与接纳。新教育实验的“六大行动”,从表面上看是立足于传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其实更是一种教育方式的变革,更是教育理念的创新,改变传统的说教为心灵的对话与沟通。

“鱼儿养到大海里,想它小都难呢。”(薛瑞萍语)共读一本书可以以书激趣、以悟激悟、以书启智、以生命温暖生命,共同打开一扇又一扇奇妙的、富有诗意的窗口。当然,在师生共读的实践中,教师要引领学生主动摒弃蜻蜓点水式的浅尝辄止和浮光掠影式的隔靴搔痒,要读得深、读得透、读得熟。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和释放人的潜能,才能唤醒我们对生命的原初印象,才能唤醒体内沉睡的某群细胞。

与生同读,不亦乐乎?尽管在大范围内,缔造教育共同体还只是一个问号,还悬在道路的前方摇摆不定,但当我们手拉着手共读、共写、共同生活之时,并且共同看清远方的事物,共同看清花朵、语言、故事、建筑、英雄等的本真状态之时,我想,一个拥有共同语言和密码的“共同体”就离我们不远了。

(作者单位 甘肃省永昌县城关一小)

上一篇: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教学苦恼 下一篇:农村教师的课堂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