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生活和国学经典整合的实践

时间:2022-03-18 09:19:56

品德与生活和国学经典整合的实践

品德生活》是一门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热爱生活、乐于探究为目标的综合性活动课程。品德课中涵盖了许多关于爱国、敬师、孝亲、礼仪等方面的内容。国学经典教育能够使少年儿童浸润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砥砺品行、健全人格、涵养性情、提高修养。两者都是以培养“知识广博、德行高尚、行为优雅的现代中国人”为目标。纵观我们的品生教材和蒙学经典内容,不难发现,两者之间有着许多相同之处,请看下表:(表附后)例表:浙教版《品德与生活》一上与蒙学经典教学内容序列表。

一、起调———国学先行,力求扣人心弦

课前先齐颂一段国学经典,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诱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乃至激情,正如优美乐章的起调。如“我与家庭”系列中,让孩子齐颂《弟子规》中的第2课,“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一次次的诵读,不仅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古代传统的“孝道”,还让学生在吟诵中明白该如何去对待父母,知道父母所付出的辛劳,以感恩的心尊敬、孝顺父母。品德教学导入环节与国学诵读有机结合,体现了启发性和趣味性,有助于学生的注意力和情感迅速指向学习内容。

二、主旋律———1+1并行,力争引人入胜

在品德教学中,立足于教学实践,把品德和国学经典教学方法加以整合优化,增强学生主体意识,激发学习动机,使得教学的主旋律达到“春风化雨”的境界、“润物无声”的效应。

(一)借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低段学生好动画、喜故事。《三字经》、《弟子规》等蒙学经典有许多相配套的动画故事内容。在品生课堂中合理借用这些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能使教学目标达成水到渠成。品生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快乐的学习生活”板块中4课“我爱学习”、“我会学习”、“兴趣与坚持”、“多彩的课余学习”论述的是“学”的态度和方法;而《三字经》中的14课《昔仲尼》和15课的《苏老泉》列举了孔子、赵普、路温舒、公孙弘、孙敬、李密、苏洵、谢道韫等古代名人勤奋学习的故事。两者所谈的主要内容都是:“勤学自勉”。

(二)吟诵———声情并茂,情感共鸣

在品德教学中借助声情并茂的诵读,可以深切地传达出所要表达的主旨,体现出人物的思想感情,达成情感共鸣。二上第二单元第一课《中秋节》教学中举办“中秋之歌”朗诵会,学生诵中秋的古诗、唱中秋的歌、背中秋的儿歌、尝中秋的月饼,以自己的方式抒发对传统节日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大家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气息,陶醉在传统文化的怀抱里,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读中思,就能陶冶情操,升华情感。

(三)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1.故事的融入使品德课堂更具魅力。品德教学中将故事展现在眼前,给学生强烈的感染、深刻的影响,获得情感体验,领会故事内涵。[案例]《大师成才的故事》(教学手记)课余发现了一部不错的动画片———《中华勤学小故事》,片子选取了从中国古代到近代几千年文明历史上,部分仁人志士勤奋学习的趣闻轶事:《鲁班学艺》、《李白铁杵磨成针》、《数星星的孩子》等,都是勤奋学习的光辉典范,每个小故事篇幅不长只有短短的八分钟时间,但是非常有教育意义。而品生课程中《大师成才的故事》一课选用了五位大师的故事来从不同角度反映大师的独特成长历程,鼓励学生思考总结出大师成才的奥秘。古今中外大师很多,流传的故事也不少,如果只是讲几个故事来讨论讨论,难免会简单化了。于是就想着不如好好利用张衡的故事来让孩子们深入地了解大师的成长经历,激发其情感共鸣。故事可以使课程学习更丰富,更有意义,精炼优美的语言、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让学生受到文中情和理的潜移默化,教学达到文道统一、情理相通。2.游戏的融入使品德课堂更具活力。品生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发挥多种感官作用,既给予学生积极活动的机会,又有静静学习的时间与空间。[案例]《看我多有精神》课堂实录:教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非常精彩表演,播放视频《中国功夫》。中国功夫名扬四海,练就一身功夫首先要从坐立走开始。(让学生谈谈看完后的感受。)教师:不仅录像中有精彩的表演,就连我们平时背的《弟子规》也对我们的坐立走做了明确的要求:“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距,勿摇髀。”教师:你们理解它的意思吗?学生:站立时要避免身体歪曲斜倚。学生:坐着时双脚不要展开成簸箕或虎踞的样子。学生:不要抖脚或摇臀,这样才能表现出优雅怡人的姿态,教师:是啊,在公共场合我们更要避免一些轻浮、傲慢的举动,有失君子之风。(学生会心地点点头。)教师:老师真希望能看到越来越多的“小淑女”和“小绅士”。(很多学生积极要求再练习一下坐立走的姿势)?教学片段中活动紧扣目标,让学生在看看、说说、读读、练练、演演中,认识到“坐、立、行”姿势要正确,要培养良好的精神面貌。大家在观察、活动中,思维得到了激活,在演练中主动学习,在实践中养成行为。

三、曲终——品德再行,力图发人深思

(一)“点”上求深化

抓住学习的一个点,在其后的学习中促使学生知识能力的扩张与充实、学习方法的强化、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案例]《炎黄子孙》(环节小结汇总)环节一:观察导入,初识三大人种小结:通过刚才的观察,我们知道黄色人种有这些主要的特点:头发———黑色,眼睛———黑色,皮肤———黄色。(出示儿歌):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我们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环节二:走进炎黄子孙,我骄傲小结:孩子们,瞧,远古时代祖先就为我们创造了那么多的奇迹,老师把你们的赞美词编成了一首诗,我们一起来读读(出示儿歌):造房子,造文字,织棉布,四大发明美名扬。祖先们的智慧顶呱呱,勤劳、善良,把名扬。炎黄子孙了不起!环节三:我是炎黄子孙,我自豪小结:各行各业都在为我们的祖国做着贡献,让我们用儿歌来歌颂他们。(出示儿歌):高科技,多文化,强体育,华夏儿女共奉献。你我一起来努力,各行各业,把名扬。炎黄子孙了不起!用一首儿歌把《炎黄子孙》三个教学环节巧妙地整合在一起,也使本课的三大教学目标呈现在大家的面前,在点上提升了学生的感悟。

(二)“线”上求延伸

如果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得较好,在课尾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在实践中明理,在明理中导行。比如勤奋主题可链接王羲之墨池的故事和王冕学画的故事;比如学习永无止境主题可链接“苏家三父子”的动画故事;比如珍惜时间主题可链接《汉乐府长歌行》,播放《珍惜时间》的公益广告。将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向课外延伸,以达到以课内带动课外、以课外促进课内的目的。国学经典资源的补充和丰富,使品德学习有了情感的铺垫、言语的积累、思想的提升。巧妙有效的链接使品德教学思路更开阔了,教学空间更广阔了,教学效率得到了提高。

作者:谢旭霞 单位:宁波市奉化尚田镇中心小学

上一篇:自动化仪表在纯碱生产工艺的应用 下一篇:情感教育在高中政治教学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