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信息技术与英语整合初探

时间:2022-03-07 12:26:47

新课改下信息技术与英语整合初探

摘 要 信息技术向大众化和人性化发展,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了全面而深刻的影响。但是,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鉴别网络信息的真假好坏,通过美育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素养,并能把英语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掌握信息技术这门学科。

关键词 信息技术 美育 英语

美育,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美育者,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美育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通过美育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鼓励学生积极向上。

1 培养学生感受现实美和艺术美的能力

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和提炼,展示美,如:文本信息经过加工后的美,电脑艺术作品的美等,使学生感受美,激发学习兴趣。

2 使学生具有正确理解和善于鉴赏现实美和艺术美的知识和能力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网络资源丰富,信息技术教学中,要求学生学会从网络中获取所需的信息。教师更要引导学生鉴别信息的好坏,美丑,学会正确评价信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扬长避短,充分合理的利用信息。

3 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现实美和艺术美的才能和兴趣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学生创造美提供了又一个平台,教师应培养学生善于将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形式表达出来,创造美。

新课改强调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增强综合技能和素养。英语语言教学不同于母语,需要教师做好适合学生学习、发展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等,借以来凸现英语语言课堂的前卫性,诱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

信息技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实践平台,对于同一任务,不同的学生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和选择不同的工具来完成。这种个别化的教学策略,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进行因人而异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既要为学生提供个别化的学习机会,又要组织学生开展协作学习。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原动力是学生的求知欲望。把学生从厌学困境中解脱出来,享受英语学习的乐趣是英语老师的职责。在教学中我们借助多媒体辅助软件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情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学生面前展现文字、语音、形象、色彩这一新奇的美,这种美感会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积极跟随演示课件在动中学,学中动;乐中学,学中乐。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实施多样性、多元化和多层次的整合策略。对于学习类型和思维类型不同的人来说,他们所处的学习环境和所选择的学习方法将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教学的特点之一是要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语言和语言运用。” 新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Google等网络浏览器来查询各种信息,调用网上的资源,同时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参加有关问题的讨论或请求教师的指导。师生合作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智能的发展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讲到模块六Unit2 Cultural differences 时,我先抛出问题:中国的婚礼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热烈。然后我再让学生来看视频,关于Brunei和Italy的婚礼的片段,以便和中国的婚礼做对比,来为我的课文内容服务。而关于感恩节的由来我给学生作为课下作业自己去网络查找,然后编辑一个50词左右的小短文。这样不仅合理安排了课堂时间,也起到了练得目的。网络让学生学到了知识,同时也感到了自己动手的快乐,培养学生操作电脑的能力。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新课程下,信息技术课要注重评价的多元化。信息技术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实作评价是多元教学评价的主要方式,通过对学生完成实际作业、作品表现的观察,依照教师的专业判断,对学生学业成就进行整体判断。对于学生完成的作品,可以先根据学生特点,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评价,让学生在互评、自评中得到锻炼。然后教师做总结点评,肯定学生的成绩,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媒体教学给传统的英语课堂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把传统的注重认知、灌输、封闭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并举的教学模式。使他们在轻松活波的氛围中,进行有效性地练习,培养他们仔细观察事物、善于用英语思维和表达的良好习惯,同时实现创新目标,体验创新乐趣。这样不但消除了恐惧心理、疲惫之感,而且又激起学生兴奋点,保持了学习兴趣的持续性,使其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取知识,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上一篇:地震预报方法问题研究 下一篇: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中的实物教学法与衔接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