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个性的培养

时间:2022-02-28 03:51:23

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个性的培养

摘 要:个性是一个人的特征,是区别于他人的一种特质,培养个性化鲜明的学生是当代体育教学中重要的培养目标之一,而在教学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个性也成为了当代体育教师所研究探讨的一门话题。

关键词:体育教学;个性化;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2-011-01

个性就是一个人在思想、品质、性格、意志、情感、态度等方面不同于他人的特质。个性的本质特征可分为,个性的整体性,个性的独立性、既个性的差异性、个性的动力性。国家教委指定和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也指出: 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是以增强学生体质为目的,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发展学生个性,锻炼意志,培养勇敢、顽强、朝气蓬勃和进取向上的精神。可见学生个性的培养已经成为了高校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但是,一直以来,学校的体育教学注重的都是讲授知识、技能的。“习惯性教育”,严重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培养,与时代的转变,社会的进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都不相符。

一、体育“个性品质”的内涵

体育的“个性品质”是指个体在其所参与的体育活动中所呈现出来的思想观点以及行为能力特征,具体可以分为体育思想品质、心理品质和行为品质。

二、实施个性化培养的依据

1、个性化培养符合现代教学论的观点

现代教学论认为:个性化教育是着眼于充分发展人的个性而言的教育。它针对人的个性差异,通过一定的训练和培养,使其得到充分的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的精神生活的全部意义,就在于要在每一个学生身上都唤起他个人的价格独立性。他认为,学生的天赋、才能、爱好和特长是各不相同的,要让他们有充分施展的余地,为他们的表现提供良好的条件。如果学校一切活动都统的过死,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发展,那么培养人才终将成为空谈,他还认为,只有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他才给集体带来自己的,独特的东西,从而使集体生活丰富活跃起来。通常举行的那种刻板划一的集体活动,只能使学生对集体产生厌烦情绪。上述观点充分说明培养学生个性的重要意义。

2、实施个性化培养符合教学原则和教学最优化的原则

个性化的培养符合自觉积极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身体全面发展的原则和巩固提高的原则。贯彻自觉积极性原则的核心是提高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这就要求必须了解和熟悉学生的特点,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是什么,擅长什么等等,在统一要求下根据差异区别对待,使每个学生的才能都得到充分发展、实施个性化培养,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优势体育项目,既贯彻了因材施教的原则也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然而,任何一种优势体育项目的形成都是建立在身体全面发展的基础之上的,同时也是贯彻巩固提高教学原则的有力体现.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扉页上写到:“寻找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得学生可以减少喧嚣厌烦和无益的劳苦,多是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这充分说明培养学生的个性化符合教学最优化原则。

三、大学体育教学中个性化教育的实施

1、激发体育兴趣,培养优势体育项目

有些学生从小就对体育或对某一体育项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表现一定的潜质。教育家吕型伟认为,一个人什么都好,那肯定是冒不尖的。实施个性化培养,就是要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有的在这方面成功,有的在那方面成功。因此体育教师应象伯乐慧眼识骏马一样,善于挖掘这类人才,以有序的课堂和竞争活动给每一个学生获得显示自己运动能力的机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掌握动作要领,产生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获得增强体质的效益。

学生在对个别体育项目感兴趣的基础上,易形成自己的优势运动项目。这种优势项目不仅使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一般方法与技能,更重要的是学生从实际出发,掌握适合自己特点的锻炼方法和技能。例如:在一次课外活动中几个学生踢足球,一个学生无意间踢了一个香蕉球,我随口说:“好球,真棒!”就是这句话和他进的那个球促使他每到课外活动时他都来向我借球玩,最后以致他自己买来一个球,每天捎来捎去,利用放学后几个同学一起练球,并成为校足球队的主力。教学中教师教法灵活多样,内容新颖,使学生获得自己能力的成功,产生兴趣,形成优势体育项目,并以一二个项目练习为载体,提高运动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和健身能力,同时也为学生将来体育兴趣的迁移提供可能和依据,实现体育终身化。

2、体育教学内容设置要与学生个性发展相统一

保证高质量的教学效果,教学呢绒设置就应该与学生个性发展保持一致:1)依据学生兴趣分组:学生只有对体育项目产生兴趣,才能够主动积极的投入到体育项目之中,与其他学生积极配合,完场教师所安排的教学内容,同时,学生也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运动之中,享受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2)依据学生的性格分类(内、外向型):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分类,体育运动中有团体性项目以及个体性项目,团体性项目需要学生之间进行配合,共同协作完成,那么外向型的学生更愿意参加团体比赛,彼此互相配合、交流以达到最终目标。内向型学生适合选择个体性运动项目,需要稳重、果断的性格情绪。同时,亦可以鼓励学生参加与其性格相反的运动项目,健全自己的性格。

3、营造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

体育教学的基本任务是教会学生运动的基本技能,而学生掌握技术动作的速度和程度与学生个体差异有关,那么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针对不同的学生创造特定的空间。但是要注意,教学内容的设计安排上,要合理控制学练时间,切莫练习过程中让学生感觉枯燥,教学内容设计要呈现出活泼、时代性等特点,激发学生的练习热情,这样的学习, 既可以进一步强化基本技能的学习, 又可以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自我实现的满足感。

总之,作为高校体育教师应该对学生的个性特点了如指掌,熟悉体育教学在学生兴趣、能力、性格、气质等方面的重要影响,针对不同的学生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健全个性品质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单继伟.体育合作教学对增进高职学生社会适应性的研究[J].运动.2011(01).

[2] 孙志平.高职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个性形成与发展的对策探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1(02).

上一篇:烧蚀台阶现象及对喷管性能的影响分析 下一篇:概念隐喻理论浅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