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声音 EFP在综艺节目中的运用

时间:2022-02-15 09:50:25

中国好声音 EFP在综艺节目中的运用

EFP,电子现场制作的简称。是一种和单机ENG采访拍摄相对应的电视节目摄制形态。它利用多种机位协同拍摄,各有侧重,最后由导播导演根据节目风格和内容,实时切换需要的画面,并最终形成观众看到的成片。

EFP广泛应用在各类晚会现场直播、体育现场直播和会议直播等电视题材,它最大的优势就是现场的实时性,让观众第一时间多角度观看到大范围的各个环节。如今的EFP在国内外的广播电视制作中已经非常普及,即使不是现场直播节目,也可以通过这种工作方式,实现更高效率的摄制,并为后期制作提供更加丰富的多视角素材。

目前,众多的综艺、访谈、新闻专题等节目中也开始采用这种工作流程,相对于直播,录播的EFP可以在后期制作中进一步完善和精细剪辑,使得成品更加精致细腻,既有现场感,又有精雕细琢的画面,最近热播的《中国好声音》就是EFP录播的典型应用之一。

本次就以《中国好声音》为例,简单分析一下录播EFP的相关技术概要吧。

机位与构图

《中国好声音》采用了现场EFP录制模式,但并没有使用直播方式,而是对前期拍摄的现场多机位素材,在基础切播成品的基础上进行了二次后期剪辑合成,这也符合商业节目的精准时长和品质的要求。

它全程采用高清格式拍摄,因此,用于电视播出的话,高清的16:9画幅和中国电视的标清4:3画幅有所不同,需要剪裁掉画面左右边缘的部分画面,这样在拍摄中,需要照顾到电视播出的画面规格,保证重要的构图和信息不会被裁剪掉,也就是高清构图时候,左右边缘不要太紧,同时,字幕和LOGO等文字信息也要以标清的画面范围内进行安排,这样才能兼顾两种播出媒介。

机位设置中,根据现场环境和主要人物的朝向,设置了面对和背对舞台两种对应的机位,外加游机和摇臂等。

面对舞台的机位有大全景、小全景、中近景加特写(演员和嘉宾)、摇臂等,主要拍摄整场环境气氛、台上人物全景、嘉宾背向全景、各个人物中近景和特写镜头,摇臂则兼顾嘉宾和舞台人物关系。

背对舞台的机位由摇臂、全景、中近景及特写、游机等组成,用于嘉宾转身之后,人物状态的捕捉,游机则用于嘉宾和选手的互动和现场随机发生的镜头,其他观众的镜头画面可由导播随时调动空闲机位拍摄。

嘉宾左右侧面各有一个机位,用于拍摄嘉宾的反应镜头和情感状态。

场外选手助威团的单独机位,选手入场花絮镜头机位,可用来控制节奏和增加节目的现场感。

选手入场之前和退场之后,跟拍他们的现场表现和表演之后与后台亲友之间的交流,这个环节可以突出选手的真实状态,也为节目的节奏控制提供素材,把花絮镜头有效而巧妙地融合到整个节目中,利用后期慢动作处理等技巧,提高了节目的可视性和真实感。

摇臂的作用

近年来,摇臂在综艺节目的摄制中被大量而广泛地使用,以至于出现了过度使用现象,有些节目动不动就是各种摇臂大场景反复出现,完全喧宾夺主了,这样的应用实际上只是为了炫技,为了追求画面的视觉冲击力,其实,对整个节目的品质有害无益,让大家无法专心而全面地欣赏节目本身的内容和主题。

众多机位的协调,是考验导播功力的关键,虽然是录播节目,但前期拍摄的尽量完美才会给后期剪辑提供最高的效率,尤其是,摇臂的使用和其他镜头之间,要避免以往现场直播EFP中常见的穿帮镜头,在画面上尽可能使用大光圈,利用小景深减少环境对主体的干扰,也就避免了置景上的瑕疵。

《中国好声音》中摇臂的应用是恰到好处的,

常见的摇臂机位有:

全景俯视角度,从节目VI形象可摇移到舞台加观众,交代现场气氛。

背对舞台时嘉宾的状态,此时的摇臂从低角度摇移,相当于轨道车的作用,增加画面的运动感,同时让观众在运动中感受现场的客观环境透视关系,这也是摇臂的独特作用。

大范围运动的良好应用,这是一种非常成功的摇臂运用,它从背向舞台的评委正面开始,逐步推进、摇移、起伏,一气呵成到台上演员的中近景,这个过程行云流水,虽然是一个连续不间断的镜头,但已经完全表现出现场评委嘉宾和舞台上选手的情绪对应关系,在较大的移动范围中,观众能够从画面和视角的变化中,感受到现场紧张而生动的环境气氛。

当然,摇臂的画面对摇臂操作师来说要求很高,想要完美实现单一长镜头并不容易,如果不是现场直播类型的节目,可以在后期制作中适当改变摇臂过程的速度等方式进行画面的编辑,如果是现场直播题材,大幅度的摇臂运动还是要谨慎应用,使用不当,可能会带来穿帮和托沓冗长的画面效果。如果是后期制作或者有实时字幕等其他EFP环节,可以利用摇臂运动的过程,通过字幕等方式给予画面节奏的补充和调整。

移动机位

有时候,这种综合节目可能会产生很多随机性的环节,这些环节的拍摄多数由游机位来完成,游机可以最短时间接近主体,采用稍显粗略的画面结构也不会被观众所诟病,反倒是,这种随机发生的小“情况”恰恰是观众需要看到的,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烘托气氛的作用,擅于“制造”小情况其实也是现场导演的一种技巧,只要这种情况是在节目内容允许的范围之内,观众会乐于接受这种所谓的“意外”。

所以,移动机位的摄像师要精于单机拍摄的快速调整,甚至使用斯坦尼康等器材增加画面的专业性,并能够在抓拍过程中,灵活移动、围绕、构图、曝光等操作,做到看似随意,实则严谨的画面效果,不能以突发画面不好掌控为由而降低拍摄上的技术标准,相比固定机位来说,游机的摄像水平要求更要高一些。

艺术化人物背景短片

《中国好声音》中,每位上场的选手在登台之前,都要预先播放一段精心录制好的个人背景资料短片,这个短片在此节目中,也被特别看重。短片并没有按部就班地简单介绍一个选手,而是通过每个人不同的性格和特点,用与众不同的方式和角度展示给观众,不需要更多的言语,只需要独特的角度,先给观众一个印象,然后,按照这个印象,再认真倾听和观看他们在舞台上的表现力,这是一种点到为止的炫场技巧,其作用是引起观众的好奇,增加节目的故事性。

上一篇:浅谈如何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作用 下一篇:从“物质奢侈”到“艺术奢侈”和“精神奢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