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西方列强的侵华与中国的民主革命

时间:2022-02-11 03:31:22

近代西方列强的侵华与中国的民主革命

【考情分析】

近两年高考对本单元的考查呈现如下特点。

本专题是近代中国政治史的基本内容,与现实联系紧密,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区域。

从考查的形式看,命题立足基础,突出主干,以选择题为主,非选择题多是链接性考查,运用新材料、设置新情境。

从考查的内容看,命题围绕主干知识,如列强侵华的影响、辛亥革命、国共合作抗日(近年频率颇高)、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斗争等。

2016年,自主命题的省份大大减少,多考查信息提炼和史学方法等。全国卷则多是从综合(政治联系经济、文化)的角度考查。

因此,在备考2017年高考时,适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高考命题形式仍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其中以非选择题为主,突出考查近代中国人民抗争与探索历程中有着深刻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突出考查考生理解认识、探究比较、分析判断的能力。

2.注意模块知识的横向联系,将近代中国政治史的知识同必修二(经济史)、必修三(文化史)的相关内容相链接。

3.注意把握历史的阶段特征与线索,将近代中国历史纳入世界历史中去学习,即把中国各时期的社会状况放在世界历史的大背景下考虑。

此外,考生还要注意,近几年部分高考题目要求从现代化范式的角度认识西方列强的侵华;将历史现象与现实需要有机结合起来,重点关注周年问题等,其中,抗日战争是长效热点。

【金题点睛】

示例1 (2015年安徽卷文综第15题)传教士郎怀仁等上书拿破仑三世:“现在我们能够自由地深入久闭的中国内地,在那里可以讲道、设堂、建设慈善机构。取得这个自由应当归功于陛下的大力保护,归功于北京的密切注视条约执行的公使。”据此判断,该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外国人进入中国内地自由传教和公使驻扎北京的特权是从1858年的《天津条约》获得的,而“归功于北京的密切注视条约执行的公使”说明“条约”是在公使已经驻扎到了北京之后签订的,结合拿破仑三世的在位时间,B项正确。

【答案】B

变式练习 传教士郎怀仁曾说:“现在我们能够自由地深入久闭的中国内地,在那里可以讲道、设堂、建设慈善机构。取得这个自由应当归功于陛下的大力保护,归功于北京的密切注视条约执行的公使。”此现象最早开始于( )

A.香港开始被割占之时

B.内河航运权被破坏之时

C.使馆界开始设立之时

D.列强争相瓜分中国之时

【解析】香港开始被割占之时是在鸦片战争后,而列强侵华深入内地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A项错误;依据材料“现在我们能够自由地深入久闭的中国内地”可知,列强侵华深入内地,内河航运权被破坏,B项正确;规定列强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由各国驻兵保护的不平等条约是《辛丑条约》,C项错误;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是在19世纪末,D项错误。

【答案】B

示例2 (2016年海南卷历史第19题)在一篇文章中说:“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打倒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绅,这几个政治口号,真是不翼而飞,飞到无数乡村的青年壮年老头子小孩子妇女们的面前,一直钻进他们的脑子里去,又从他们的脑子里流到了他们的嘴上。”文描述的这一现象表明( )

A.中国革命目标与民众需求相一致

B.在农村调整扶助农工政策

C.中共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日益成熟

D.中国革命性质开始发生根本转变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广大民众自觉地接受了革命的要求,并四处传播,可见革命的要求与他们的利益相符合,A项正确;“打倒土豪劣绅”是中共农村工作的口号,B项错误;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包含根据地的建设、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三个部分,仅一个口号无法表明其发展状况,C项错误;从口号可以看出革命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没有发生变化,D项错误。

【答案】A

变式练习 观察下表,表中农户的土地占有状况反映了江西( )

A.土地革命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B.地主依旧占有绝大部分的土地

C.无地群众对社会稳定不具威胁

D.中共土地政策取得了一定效果

【解析】1927年,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材料显示1934年江西部分地区占有5亩以下土地的农户是主体,无田的很少,这是土地革命的结果而非原因(“良好的群众基础”是原因),说明土地革命“取得了一定效果”,A项错误,D项正确;数据显示占有“20亩以上”土地的农户非常少,B项错误;无地群众可能“威胁”社会稳定,C项错误。

【答案】D

示例3 (2016年江苏卷历史第11题)1938年1月,国民政府为管理全国经济事务,将实业部改组为经济部,其职权范围包括了战时主要生产领域和商业领域,下属机构众多。经济部的设立( )

A.适应了战争持久化的需要

B.标志着工作重心转向经济领域

C.提高了后方百姓生活水平

D.导致抗战时期行政效率的低下

【解析】由题中的时间“1938年”和经济部的职权范围“包括了战时主要生产领域和商业领域”可知,经济部的设立有利于为抗战提供持久的物质保障,A项正确;经济部的设立是为抗战提供物质保障,国民政府的工作重心仍然是抗战,并没有转移,B项错误;经济部的设立是为了对经济进行统制,适应战争的需要,C、D两项错误。

【答案】A

变式练习 1938年,的《告全国军民书》指出:“盖抗战军事胜负之关键,不在武汉一地之得失,而在保持我继续抗战持久之力。”随后,他下令把设在武汉的各政府机关、中央党部和一些大学向重庆、昆明等地迁移,完成了新的战略部署。这反映出国民政府( )

A.开始转为消极抗日

B.立足西南,以图后续抗战

C.准备放弃对日抵抗

D.弃守武汉,以求偏安一隅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保持我继续抗战持久之力”“向重庆、昆明等地迁移”“完成了新的战略部署”等关键信息可知,国民政府调整了抗战部署,准备立足西南,以图后续抗战,B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A项;C、D两项说法错误。

【答案】B

【重点突破】

一、以通史的视角审视近代史上列强侵华的三大阶段

1.19世纪40―60年代

(1)特征:①侵略方式上,以发动战争为打开中国大门的手段,以商品输出为主要侵略方式。②侵华国家上,以英法两国为首,俄美两国随后。

(2)影响:①政治上,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②经济上,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洋务运动开展,民族资本主义出现,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③思想上,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④外交上,国门大开,清王朝被迫开放。

2.19世纪末20世纪初

(1)特征:

①侵略方式:政治上,由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到实行“以华制华”;经济上,从以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②侵华国家:除英、法、美、俄外,德、日、意也加入进来。

(2)影响:①政治上,民族危机加深,推动了民主革命运动的高涨。②经济上,严重摧残了中国的民族经济,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③思想上,维新思想和民主共和思想对封建思想形成了巨大冲击,新文化运动更是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④外交上,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反动政府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

3.20世纪三四十年代

(1)特征:①侵略方式上,主要从“以华制华”到统治中国,主要国家是日本。②侵华国家:先是由列强共同支配,后由日本独霸中国直到1945年。

(2)影响:①政治上,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促成国共合作抗日。②经济上,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

二、近代中国社会主要阶级的抗争及特点

1.近代各阶级的斗争

2.百年抗争的主要特点

(1)主题明确: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

(2)历程艰难:经历了“向西方学习”(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走俄国人的路”(中共成立初期)――“走自己的路”(工农武装割据道路)三个阶段。

(3)阶层广泛:主要包括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

(4)阶段明显:19世纪以反侵略或反封建为主,20世纪初开始把反帝与反封建斗争相结合;学习对象也呈现明显的阶段特征。

三、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探索实践和政策的调整

1.革命道路的探索――从中共“二大”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1)中共“二大”提出了契合中国革命实际的、行之有效的最低革命纲领,变反抗资产阶级统治为团结民族资产阶级,但是在革命道路上基本照搬了苏联以城市为中心的道路。中共“三大”提出了统一战线方针,掀起了国民大革命高潮。

(2)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开创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为中国革命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2.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从“八七”会议到遵义会议

(1)1927年“八七”会议旗帜鲜明地清算了大革命后期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武装反抗反动派和秋收起义的政策。

(2)1935年遵义会议上,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了党内存在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遵义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逐步走向成熟。

(3)抗战胜利前夕,中共召开“七大”,将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民主革命中走向成熟。

3.中国共产党政策的调整

(1)1935年瓦窑堡会议,制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2)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中国共产党促成了第二次国共两党合作。

(3)全民族抗战开始后,中国共产党召开洛川会议,开辟了敌后战场。

(4)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积极参加重庆谈判,签署了《双十协定》,并为在重庆政治协商会议上争取和平与民主取得了主动地位。

(5)三大战役胜利后,将革命进行到底,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英国的格雷斯顿曾这样评价鸦片战争:“在人类历史中,我从未见过如此不正义并故意要使国家蒙受永久耻辱的战争。飘扬在广州城头的英国国旗只是为了保护一桩可耻的交易升起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未看到英国发动战争的真实目的

B.为英国发动战争作辩护

C.认为自由贸易的原则不可侵犯

D.支持中国的反侵略战争

2.《南京条约》申明:“英国驻中国之总管大员,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大臣批复用札行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后来的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又于“平行之礼”一条无不详为备列。“平行之礼”的提出,对当时中国的主要影响是 ( )

A.推酉蛭鞣窖习思潮出现

B.推动传统礼仪制度的进步

C.传播资本主义的平等观念

D.使夷夏之防观念受到冲击

3.张海鹏教授在《甲午战争与中日关系》中写道:“1894年11月,正是平壤战败和黄海海战失败后,孙中山等在夏威夷发起成立兴中会,提出了清朝的主张,第一次发出了‘振兴中华’的号召。康有为领导的戊戌维新也从反对签订《马关条约》开始。严复在天津的报纸上第一次提出了‘救亡’的口号。”这表明甲午战争( )

A.改变了中日间的固有关系

B.客观上促进了先进人士的觉醒

C.使清朝统治成为众矢之的

D.使民族资产阶级开始走向联合

4.徐兆玮《棣秋馆日记》记载:“辛亥革命后,某人翻译一本书,名叫《平民政治》,但现在却准备易名为《共和政治》后再出版。《国粹学报》过去一段时间销路不畅,但最近改名《共和杂志》,重新变得抢手。”材料最能说明辛亥革命( )

A.推动了中国报刊业走向繁荣

B.促进向西方学习新思潮的出现

C.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D.结束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制度

5.电影《建党伟业》演绎了从“辛亥首义”到“党的成立”这一时间段的历史风云。以下内容有可能出现在该部电影中的是( )

①孙中山在南京颁布《临时约法》 ②北京学生走上街头高呼“还我青岛” ③共产国际派马林来中国开展活动 ④陈独秀出席中共“一大”并作发言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6.近代中国某革命政府下达部队动员令,宣布其军事战略为:“先定三湘,光复武汉,进而与我友军会师,以期统一中国,复兴民族。”依据该战略展开的军事行动是( )

A.北伐战争 B.抗日战争

C.中法战争 D.解放战争

7.大革命失败后,中共陕西省委在西安召开扩大会议,会议通过的决议明确指出:党到农村去,在土地革命政纲之下,加紧农村阶级斗争,准备总暴动,建立农协政权;党到军队中去,加紧培植革命的军事基础。这些决议出台的背景是( )

A.南方工农武装运动蓬勃发展

B.中共“八七”会议召开

C.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

8.1930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发出第七十号通告,即《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中心策略》,认为全国群众斗争已经“走向平衡发展的道路”,国内已经开始出现直接的革命形势。由此可见,该通告( )

A.正确反映了当时的国内革命形势

B.说明革命根据地的建设高潮到来

C.对国内革命形势的发展过于乐观

D.是党内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的反映

9.2015年9月1日,海峡两岸首个国共抗日老兵纪念墙――福州抗日志士纪念墙在福州三山人文纪念园正式落成。当天,国共两党百名抗日老兵和200多名抗日英杰后人出席了该纪念墙落成典礼。这说明( )

A.海峡两岸同胞积极践行“一国两制”方针

B.国共两党团结抗战增进了民族感情

C.国共合作抗日的历史得到了承认和尊重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已深入人心

10.1945年8月13日,在为新华社写的社论中提醒全党,“在挑动内战”,并斩钉截铁地指出:“人民得到的权利,绝不允许轻易丧失,必须用战斗来保卫。我们是不要内战的。如果一定要强迫中国人民接受内战,为了自卫,为了保卫解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权利和幸福,我们就只好拿起武器和他作战。”这表明共产党对时局发展的应对策略是( )

A.通过两党和平谈判建立民主联合政权

B.努力争取和平民主并作好应对战争的准备

C.以军事方式促成较长时间的和平局面

D.统治并建立无产阶级国家

11.1949年元旦,章乃器在《新的转折点》一文中指出:“人类历史亦翻到更光荣灿烂的新页……整个亚洲大局,将于今年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出现“新的转折点”的关键是( )

A.爱国民主人士大力支持中共

B.尽失民心

C.渡江战役已作好了充分准备

D.三大战役已取得基本胜利

12.战争题材的电影在我国电影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下列一些战争题材电影的宣传海报,按反映的历史事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③①④② D.④③②①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其中第13小题28分,第14小题24分,共52分)

13.(28分)从19世纪上半叶起,中国人就试图了解和认识美国。漫漫岁月中,许许多多的中国人表达了他们形形的美国观。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呜呼,弥利坚国,非有雄才枭杰之王也,涣散二十七部落,涣散数十万黔首,愤于无道之虎狼英吉利,同仇一倡,不约成城……尽复故疆,可不谓武乎!……议事听讼,选官举贤,皆自下始,众可可之,众否否之,众好好之,众恶恶之……可不谓周乎!中国以茶叶大黄岁数百万济外夷之命,英夷乃以鸦片岁数千万竭中国之脂,唯弥利坚国邻南洲,金矿充溢,故以货易货外,尚岁运金银百数十万以裨中国之币,可不谓富乎?

――魏源《海国图志》

材料二 我们对于任何的外国考察团,虽然不一定把它当成景气繁荣的天使对待,但我们对它们总是抱着希望的。我们的希望很单纯,我们不奢望人家能牺牲了自己来救助中国,只希望彼此间能有一个准确的新的认识。这次我们对于美国经济考察团的希望,当然也不过如此而已。(编者按:1935年2月,美国经济考察团来华时,报刊的舆论报道)

――静生《所望于美国经济考察团者》

材料三 中国人在认识西方时,有一种独特的“师生情节”,即中国人真诚地将西方发达国家当作自己的先生,认真地讨教和学习,可是在历经坎坷以后终于发现,“先生总是欺负学生”。

――牛军《后“冷战”时期中国人对美国的看法与思考》

(1)结合材料一、二,分别概括不同时期中国人对美国的不同看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14分)

(2)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论证材料三的观点。(14分)

14.(2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秦王朝的灭亡既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

秦王朝建立后不仅不思休养生息,反而修阿房宫、筑骊山陵墓、建长城、伐南越、戍五岭、徭役和兵役极度繁苛,再加上它又H畏家,以严刑峻法治天下,从而其兴也暴,其亡也暴。但是这一历史的必然性,却并不是自行实现的,而是经由秦末农民战争才得以完成。正像贾谊概括的那样“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这一作用显然带有许多的偶然性,如“遇雨失期”,九百戍卒中有个陈胜存在,乃至戍守渔阳的遥远,大泽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等,但是,恰恰是这一事件完成了秦朝灭亡的历史必然,而秦朝灭亡的“必然”也就是以这些“偶然”的具体形式而得以实现。

――王晓菊《何谓历史学》

根据材料表述,概括历史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并请结合近代中国的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逻辑合理)

上一篇:导数的概念及其应用 下一篇:五大发展理念命题视角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