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文化和低碳文化自觉

时间:2022-01-18 04:50:29

低碳文化和低碳文化自觉

摘要:低碳文化是由人们关于低碳的价值观、思想、知识、态度、习俗、信念和行为规范等精神因素构成的系统。低碳发展需要人们具有高度的低碳文化自觉,其内容主要包括:承继民族优良低碳文化传统,发扬光大;审视社会低碳文化现实,推陈出新;汲取世界各国低碳文化精华,借鉴创新。低碳经济社会的到来,要求我们积极主动地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为我国经济社会的低碳发展提供强大的文化力量。

关键词:低碳文化;低碳发展;文化自觉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12)06-0033-05

现代文化比较研究的先驱马克斯·韦伯指出:任何一项事业的表象之后,都有一種无形的支撑这一事业的时代精神力量,这種表现为社会精神气质的时代精神与特定社会的文化背景有着某種内在的渊源关系,在一定条件下这種精神力量决定着这项事业的成败。经济社会的低碳发展是当前国际社会致力的一项伟大事业,支撑这一事业的时代精神力量是由社会的低碳文化孕育和凝聚而形成的。因此,实现低碳发展需要人们有低碳文化的自觉意识,并着力建设符合低碳发展的新文化,由此而形成支撑低碳事业的时代精神力量。何谓低碳文化?低碳文化自觉的内容是什么?本文对此进行探讨和论述,以求教于学界同仁。

一、低碳文化的意蕴

狭义的低碳文化,是关于碳低排放的价值观、思想、知识、态度、习俗、信念、规范等精神因素的总和,即由人们关于低碳的价值观、思想、知识、态度、习俗、信念、行为规范等精神因素构成的系统。广义的低碳文化,还包括有形的低碳实物、技术和无形的低碳制度、仪式等社会形式。本文所述的低碳文化是在狭义上使用的。

低碳价值观是人们对低碳事物及其属性满足人的需要或人的需要被低碳事物及其属性满足的总体评价,是对低碳的是非优劣、应该不应该的看法,是推动并指引人们确定低碳目标、做出低碳决定和采取低碳行动的内心导向原则和选择取舍的评价标准。它是个体低碳心理结构和社会低碳文化结构的核心因素,决定、制约着人们关于低碳的需要、动机、愿望、态度、信念、意志等。各種低碳事物及其属性在人的心目中的是非优劣、轻重缓急的排序,则构成个人的低碳价值观体系,成为决定个人行为目标及态度的思想基础。

低碳思想是人们关于低碳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意识或观念,它代表着一定时代低碳知识和理论的精华,为人们的低碳认知及其实践活动提供基本的思维框架和行动准则。低碳思想在具体的低碳认知活动中成为低碳学说或理论得以产生、阐述和解释的最一般的思维框架和信念基础。它制约着低碳认知的思维方式和想象力,影响着低碳方法的形成和创新,决定着人们对低碳价值的评价。因此,人们只有形成低碳思想,才能自觉地按照其提供的思维框架和行动准则去认知、评价低碳事物和行为。

低碳知识是人们获得的关于低碳的事实、概念、理论、学说、方法等,是人们对于低碳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和总结。低碳知识不仅能够帮助人们形成低碳认知、低碳技能、低碳生产和生活能力,同时也帮助人们形成低碳道德和行为方式。恰如培根所说,“知识就是力量”,低碳知识是低碳发展的力量。没有低碳知识武装的人们是不可能自主有效地采取低碳行动的。“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低碳发展需要低碳理论作为人们的行动指南。

低碳态度是人们在低碳价值观、道德观基础上对低碳事物的评价和行为倾向。它由人们对低碳事物的内在感受(价值观和道德观)、情感(喜欢与厌恶、接受与拒斥、崇尚与蔑视、热心与冷漠等)和意向(谋虑、反映、意欲等)三个方面的要素构成。其中,低碳价值观是决定人们低碳态度的核心要素。一般来讲,态度决定行为。低碳态度作为一種低碳行为倾向是心理上的准备状态,决定着人们的低碳行为方式。

低碳习俗即低碳的习惯、风俗,也就是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中逐渐养成的、相对固定不易改变的低碳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吕览·长攻》曰:“俗,常也。”《荀子·富国》曰:“俗,谓民之风俗也。”风俗养习惯,习惯成自然。普通民众从以往的高碳习俗转向或养成低碳习俗,是实现低碳生活、低碳发展的基本前提。普通民众拥有改变未来的巨大力量,人人都有能力过上一種低碳生活,关键在于人们的低碳习惯和社会风尚的养成。

低碳信念是人们认为可以确信的关于低碳的看法。它是人们坚信某種低碳观点或看法的正确性,并以此支配自己行动的个性倾向,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根据自己的生活内容和知识积累经过深思熟虑所决定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信念强调的是情感的倾向性和意志的坚定性,是强大的精神力量。“由百折不挠的信念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无敌的物质力量具有更大的威力。”只有坚信低碳生活生产是正确的和有益的人们,才能去践行低碳理念,践履低碳行为。

低碳规范是规约碳排放行为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和道德准则,是约束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大众的行为符合低碳发展要求的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各種规定。低碳法律是由立法机关依据国家经济社会低碳发展要求制定、国家政权保证执行的强制规范;低碳政策是政府为贯彻、实现一定时期的低碳发展路线和目标指向而制定的行动准则;低碳道德就是规定在低碳生活中人们能够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提倡什么、反对什么的行为准则,它是通过社会舆论约束企事业单位和人们的行为符合低碳发展要求的软性规范。低碳规范是实现低碳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

在低碳文化系统中,低碳价值观处于核心地位。它决定着低碳思想的形成、低碳知识的建构、低碳态度的树立,影响低碳习俗的养成和低碳信念的确立,对低碳规范的制定起着导向作用。总之,低碳文化是以低碳价值观为核心,以崇尚生态价值、绿色环保、尚俭节用、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基本特征的文化系统。它要求以“生态是一切事物的尺度”为价值准则,去量度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等行为及其后果,倡导低碳发展,引导和支撑人类经济社会朝着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

二、低碳文化自觉的若干方面

费孝通先生指出:“文化自觉,意思是生活在既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对自己文化有“自知之明”,就是了解本国、本民族文化的历史与现状,与其他民族、国家的文化的不同之处,在世界文化中所处的地位及其发展趋势。“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就是在各種文化相互激荡、多元化发展的当今时代,适应时代的发展对自己传统文化的精华发扬光大,吸收其他民族先进文化对自己文化进行嫁接和改造,使之能适应新时代文化选择的大趋势。

在全社会培育和建设低碳文化是实现低碳发展的必要条件,而培育和建设低碳文化就需要对我们传统和现实的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我国文化中既有的低碳文化内容及其所具有的特色和发展趋向并加以发扬光大,明白我国现实文化中有悖或不适应于当今低碳发展要求的文化因素并加以摈弃、转化或推陈出新,明白我国文化中缺少哪些支撑当今低碳发展的文化因素并着力培育和建设。

(一)承继民族优良低碳文化传统,发扬光大

文化的发展同历史一样是一个不能割断的链条,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我们的先人和前辈形成了丰富的低碳文化思想,积淀了许多优秀的低碳文化传统,留下了丰厚的低碳精神遗产。这些思想、传统和精神深深地融化在民族的血脉中,化为一種集体无意识因素,成为普通民众价值判断的标准和支配日常行为的准则,在当下仍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这些优秀的低碳思想、传统和精神,我们应当承续下去,并发扬光大。

中华文化中具有保护自然生态资源和尚俭节用观念的古老传统。《逸周书·大聚解》曰:“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足见大禹具有良好的资源保护和节用意识。《逸周书·文解传》日:“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川泽非时,不升网罟,以成鱼鳖之长;……是以鱼鳖归其渊,鸟兽归其林,孤寡辛苦,戚赖其生。”这是周文王在临终前嘱咐武王的话,足见周文王把生态资源的保护看成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治乱兴亡的首要大事。孔子认为,人对自然不能只讲索取和征服,必须把自然看做是人类的朋友,像爱护朋友那样爱护自然。《孝经》曰:“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这就把人们对生态环境的珍惜上升到道德要求的高度。《中庸》曰:“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儒家主张人应节制欲望,以便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使自然资源的生产和消费进入良性循环状态。儒家自孔子起就坚决反对滥用资源,《论语·学而》明确提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孟子要求统治者节制物欲,合理利用资源,注意发展生产。《孟子·梁惠王》曰:“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食之以时,用之以礼,财不可胜用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孟子认识到其它物类对人类的重要性,所以提倡“仁民爱物”,反映了儒教重物节物的思想。他认为,只有重物节物才能使万物各按其规律正常地生息繁衍,人类才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活资源。道教也十分重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老子》提出了“守中和之道”、“冲气以为和”、“和则相生”等思想。“中和”之气具有“调和万物”的功能,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长的重要基础。从“中和之道”的和谐思想出发,道教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道教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准则,反映了道教道法自然的生态伦理、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和合共生的生态理念。墨家文化同样具有崇尚节俭的观念,包括节用、节葬、非乐等。《墨子》曰:“凡足以奉给民用,则止。诸加费不加于民利者,圣王弗为。”认为“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墨子尚俭节疾淫佚的目的,显然是为了国家民族昌盛富强,社会人民和谐太平。俭节则富、则庶、则治,淫佚则贫、则寡、则乱。只有珍惜和节约资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才能维持人类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保护自然生态、勤俭节约、勤俭持家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艰苦朴素、艰苦奋斗、艰苦创业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西柏坡精神、大庆精神、北大荒精神、红旗渠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都是这種文化传统的生动写照。继承并弘扬中华文化中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尚俭节用的优良传统,对于我们今天发展低碳经济、构建低碳社会是非常必要的。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学和传统文化热在国内外的兴起,为我们深入挖掘优秀民族文化传统提供了契机。关键在于要沉下心来,做耐心细致的科学梳理、精心萃取工作,即立足于当下语境,与传统进行“对话与沟通”,形成一種“视界的融合”,把历史上传承下来并能为我们今天低碳发展服务的文化传统诸如天人合一、天人和谐、尚俭节物、尚朴疾淫等文化观念发扬光大。

(二)审视社会低碳文化现实,推陈出新

审视现实,我们的社会存在两个方面不容忽视的文化问题:一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引起了整个社会的急剧转型和变迁,伴随着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其中一些西方文化糟粕,如利己主义、消费主义、物欲主义、享乐主义等观念使一部分缺乏文化鉴别力的民众受到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极端个人主义、肆意挥霍、淫逸无度、贪图享受等腐朽思想和丑恶现象在社会上滋长蔓延;二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由市场和资本的逻辑所导致的人类对自然、个体对社会、金钱对道德、功利对理想、物质欲望对精神追求的僭越,在一部分人中滋生了人类中心、个人中心、金钱万能、功利至上、物欲至上等价值观和人生观,不顾自然生态环境、无视他人与社会、不讲社会道德、缺失理想信仰、没有精神追求等现象和行为日见增多。这些问题都直接或间接与经济社会的低碳发展以及低碳文化的培育和建设有着深刻的关联,需引起人们的深刻认识与反思,亟待找出解决的正确途径和对策。

对于国外传入的腐朽文化思想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滋生的有悖于低碳发展的思想观念,一是要进行分析批判,着力破除;二是要加快建设符合国情和低碳发展时代的新文化,形成全社会普遍认同的低碳价值观念、思想态度、理想信念、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为低碳发展做好文化上的准备。批判,不仅要运用“批判的武器”,更要运用“武器的批判”。“批判的武器”亦即观念形态的精神批判活动,其目的是推陈出新,它所要实现的是认识的深化、思想的提升和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思想意识的变革。具体来说,就是用民族优秀文化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党和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优良传统,以及社会主义价值观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并对现存错误观念、腐朽思想、丑恶现象进行理性的审视、辨析和鉴别,对其前提、根据及存在的“合理性”进行追问和审查,继而对其评价、反驳和否定,在此基础上建构出符合社会主义本质和低碳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当然,精神批判是代替不了实践批判的,正如马克思所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武器的批判”亦即物质形态的实践批判,就是人们在其社会实践中,用物质的力量否定社会的现存状态而把它变成更为合理、更符合人的目的性要求的理想社会的活动。也就是要铲除错误观念、腐朽思想和丑恶现象滋生和存在的经济土壤,变革容许或保护腐朽思想和丑恶现象生成和存在的社会制度体制,建立健全规范和约束人们日常行为的法律、政策和道德。从而为符合社会主义本质和低碳发展要求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文化的生成发展提供经济基础、制度保证和规范保障。

具体地讲,一要批判只重视人的价值而漠视自然价值的“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确立重视包括人在内的整个自然界价值的生态价值观。这是因为,在“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引导下,人类以大自然的统治者自居,无视其他物種和自然生态环境的权利,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肆意破坏,以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为特征的高碳经济大行其道,价值观的不正确是导致高碳发展的最根本原因。二要批判只关心人与人之间的责任、义务、公平、和谐的“人类道德观”,确立关心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自然界的责任、义务、公平、和谐的“生态道德观”。生态道德观主张,人类不仅对自己而且对自然负有道德责任和义务,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保护自然环境,每个人、每一代人和每个国家都有享用和保护自然的平等权利,人类与自然应和谐相处、共存共荣。正是由于人们对自然的责任和义务、公平与和谐的生态道德观念的薄弱或缺失,使得漠视生命、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在一些人们的心目中成为理所当然的习惯意识,生态道德观的薄弱是导致高碳发展的重要原因。三要批判贪图物质享受而忽视精神追求、追逐金钱消费而缺失道德理想的物欲主义、享乐主义的人生观,树立金钱与道德、功利与理想、物质欲望与精神追求平衡发展、和谐共进的人生观。把对金钱的占有、物欲的满足作为人生目标,而忽视道德、理想和精神的崇高,是造成资源过度消耗、生态环境加速破坏、经济社会高碳发展的重要根源。四要批判把GDP的数量和增速作为衡量经济增长和考核政绩的唯一指标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制度,确立兼顾GDP的数量和质量,把资源能源指标、生态环境指标、民生福祉指标、生产安全指标、社会和谐指标等作为衡量经济发展和考核政绩的标准和制度。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对GDP的盲目崇拜,致使人们只重视当前而忽视长远、重视显在而忽视潜在、重视现象而忽视本质、重视增长而忽视民生,从而造成了资源浪费、环境破坏、人与自然关系紧张、安全事故频发、民生幸福感下降,GDP崇拜是造成经济社会高碳发展的强大“推手”。五要批判由政府主导、管制经济的行政体制和不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金融财税体制,建立能够充分发挥市场对经济发展的基础作用、政府为解决市场失灵而发挥的政策调控和公共产品及服务提供者作用的行政体制,形成有利于推动技术创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低碳发展的金融财税体制。

(三)汲取各国低碳文化精华,借鉴创新

放眼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明或文化形态,呈现出文明或文化的多样性。中西文明即属于不同类型的文明形态,中西文化各自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中国文化属于伦理、内向、整体思维和家族本位型,西方文化属于法理、外向、分析思维和个人本位型。中西文化的差异性不是两種文明冲突的根源,而是借鉴互补的前提。“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中西文化的异质性、差异性,为不同形态文化问的沟通交流、借鉴互补提供了前提和基础,为文化的创新提供了动力和源泉。

了解和认识外国低碳文化是借鉴创新的基础。列宁强调:“应当明确地认识到,只有确切地了解人类全部发展过程所创造的文化,只有对这種文化加以改造,才能建设无产阶级的文化,没有这样的认识,我们就不能完成这项任务。”所以,“为了取得彻底的最终的胜利,还必须把资本主义的一切宝贵东西,把全部科学和文化拿到手。”各个国家在其历史和现代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形成了许许多多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珍惜资源、节约能源、勤俭办事等与当今低碳发展要求相一致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理想信念、理论知识、行为规范,乃至节能降耗、节能减排的先进技术和方法。学习和研究其他国家的发展历史及其所创造的文化,做到对其确切的了解和认识,从而为吸收、借鉴、整合和创新提供基础。

甄别和选择外国低碳文化是借鉴创新的前提。外国文化中既有进步的也有落后的,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既有我们用得着的也有用不着的,既有与中国文化相契合的也有相悖的,需要我们认真做好甄别和选择工作。正如所说:“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我们文化食粮的原料,……凡属我们今天用得着的东西,都应该吸收。但是一切外国的东西,如同我们对于食物一样,……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所谓‘全盘西化’的主张,乃是一種错误的观点。形式主义地吸收外国的东西,在中国过去是吃过大亏的。中国共产主义者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也是这样,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就是说,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有用处,决不能主观地公式地应用它。……中国文化应有自己的形式,这就是民族形式。”

转化和融合外国低碳文化是借鉴创新的核心。文化具有意识形态性、传承性、民族性或地域性,因此,在吸收外国文化时,还必须考虑这種文化的阶级属性、历史背景、民族或地域特性,以及藉以产生、形成和发展的政治、经济基础,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无批判地兼收并蓄,对于那些属于意识形态的文化,必须进行社会主义的改造和转化,使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实践相统一,和中华民族的特点相结合;对于那些非意识形态的文化,如自然科学和技术、管理方法和手段等,则可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直接加以利用。

总之,对待外国低碳文化,应以有容乃大的胸襟,虚心好学的态度,求同存异的气度,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选择改造融合的方法,积极汲取世界各国的优秀文明成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在内容和形式上借鉴创新,着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并适应低碳发展时代的新文化,“以发展的观点结合过去同现在的条件和要求,向未来的文化展开一个新的起点”。

三、结语

文化与经济的一般关系,正如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所说:“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至于新文化,则是在观念形态上反映新政治和新经济的东西,是替新政治新经济服务的。”社会的经济状况对其文化的生成和发展起着基础性的决定作用,经济的发展必然推动文化的繁荣,经济发展方式和形态的改变必然要求文化形态的变化更新。而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对经济发生反作用,文化通过人的内在价值意识认同过程和外在行为习惯重复过程而影响人的经济行为,进而影响作用于经济发展,这是一種自觉自愿、潜移默化的无形过程。良好的社会文化能够提高经济系统中生产要素的质量、改善经济活动的软环境、降低交易成本和促进经济资源的整合。曾预言:“随着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我国经济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实践充分证实了这一预言。可以确信:随着低碳经济发展高潮的到来,必将出现一个低碳文化建设的高潮。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高度的低碳文化自觉,明白什么是低碳文化,如何培育和建设低碳文化,积极主动地兴起社会主义低碳文化建设的新高潮,为我国经济社会的低碳发展提供强大的文化力量。

上一篇:配套立法辨析 下一篇:殷商时代的自然美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