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农业技术范文

时间:2023-10-09 23:22:32

低碳农业技术

低碳农业技术篇1

关键词:水稻种植大户;低碳农业技术;行为影响

水稻种植大户使用低碳农业技术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种植水稻人员的知识水平、当前的设备技术以及种植水稻的规模[1]。因此,要加大提升水稻种植农户的文化水平与扩大水稻种植规模,促使水稻种植大户能够更好地在水稻种植中应用低碳农业技术。

1当前农业种植生产的发展状况

我国是农业大国,但是自然资源却十分匮乏,而发展低碳农业顺应了时展的变化。低碳农业是具有代表性的农业,主要作用是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化肥量、农药量等。在当今的农业发展变化中,低碳农业经济的发展特点是污染小、能源消耗量低以及排放量少[2]。在低碳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低碳农业是其必不可少的构成部分。农业是全世界温室气体的排放源头,排放的数量可以占据全世界人为排放数量的13.5%左右,分析我国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得出,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数量占据总体排放量的17.0%,农业生产中出现的氧化亚氮占据全国总含量的50.0%左右,而甲烷占据90.0%左右,其主要源头是动物养殖与水稻的栽培。参照制定的相关标准,发展低碳农业可以促使农业得到更加有序的发展,也可以缓解地球变暖的状况。水稻种植大户把低碳农业技术应用在水稻种植中,可以促使农业温室气体得到有效的降低,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2对水稻种植大户运用低碳农业技术进行水稻种植的全面探究

2.1农户的生产特征

首先是站在农户生产的角度上,水稻种植要考虑的方面有很多,譬如水稻的种植面积、种植土地及水稻种植户的家庭经济状况[2]。农户生产技术对水稻的种植规模有着直接的影响。水稻种植所占用的面积与种植大户投入的资金成本有直接的关系。水稻耕种的面积越小,农户投入的资金也就越小,以此导致农户对新技术的学习越来越重视。水稻种植的规模越小,会限制现代农业技术的具体应用。只有在农户种植水稻的占地超出一定的标准后,才可以进行规模成本控制。与此同时,这也是对水稻种植户进行科技投资的主要因素。

2.2农户的主要特征

针对农户的主要特征,主要包括农户自身的文化程度和农户自身性质等方面。理论上,户主自身的文化程度越高,其技术应用行为也会越好,这是一个正相关的关系。如果决策者的受教育程度很高,其自身的技术学习能力就比较强,会更加全面地掌握和了解相关的技术知识,而新技术自身的应用也会更高。从农户自身的性质出发,可以将稻农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普通的稻农,另外一部分是科技示范户,科技示范户相比于普通稻农,可能会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源,可以掌握更多的新技术。如果农户外出务农,可以拓宽自身的眼界,有效增强农户的认识能力和接受程度,农户外出务工的过程中,其收入会得到有效的提高,对于新技术的投资,可以积累更多的资金,促进新技术的广泛应用。

2.3政府政策环境

针对低碳农业技术,在正外部性和农户应用新技术方面具有一定的困难,对低碳农业技术进行推广的过程中,需要来自政府的政策进行有效的扶持,这种扶持不仅包括资金方面,也包括制度方面的扶持。

3水稻种植大户应用低碳农业技术的政策建议

3.1加强农民职业培训

农村教育要以农民职业培训为主,使水稻种植户的教育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使农业新技术的采纳率和利用率得到有效的提高,将农业资源的投入不断减少,使水稻生产技术水平得到提高。在农村教育中,对于高中和职业教育,需要加入免费义务教育中,可以进行短期培训和科技讲座等,通过正确的示范来有效推广各种技术,不断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充分利用各种传播媒介,为农户提供更好的平台,使农户的生产技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3]。

3.2转变农业经营方式

将农业的经营方式进行有效的转化,促进水稻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在农户的家庭经营当中加入各种生产要素,促进农村对土地进行流转,使土地资源可以实现优化配置。鼓励农户通过联合和合作等方式,建立具体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政府的有效引导,利用能人带动的主要方式,将市场机制等各种因素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促进土地流转朝着规范化方向迈进,所形成的农业经营体制要做到多元化、多层次,使水稻生产的组织化和规模化程度得到有效的提高[4]。

3.3加强农业技术的推广

构建出具体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要加大农业推广体系中的软件和硬件设施的投入力度,加大宣传农业生产信息,使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的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在低碳转型的实际过程中,不断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推广先进技术的应用。总之,对水稻种植大户应用低碳农业技术的行为探究进行全面的论述,并针对低碳农业技术的推广提出具体的措施,以期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促进我国水稻种植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启成.江西省稻农应用水稻农业技术的行为研究[D].南昌:江西农业大学,2012.

[2]钟菁.种稻大户技术应用行为影响因素研究[D].南昌:江西农业大学,2012.

[3]高雪萍.水稻种植大户应用低碳农业技术的行为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14):113-116.

[4]许斯珩.低碳稻作技术的生态经济评价及扩散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5.

低碳农业技术篇2

(一)高碳农业生产的双重作用

随着农业科技不断革新,化学化技术、机械化技术等高碳农业技术广泛应用,使我国的农业生产以化石能源为基础,呈现出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的高碳农业生产特征。目前,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农业机械化耕作大面积推广使用、农药、化肥、农膜等化学化产品过量投入等造就了我国农产品产值连年增长的辉煌,但同时也催生了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碳源增加、碳汇减少等问题。这种高碳化农业生产路径,是不可持续的,成为农业低碳化发展的障碍。高碳农业技术大规模超量应用,依靠高碳技术进行农业生产的发展路径对农业生产显示出明显的双重性。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依靠高投入、高能耗换来高产出,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保障,但高产出与化学化产品过量投入、农业机械化技术广泛使用密切相关。研究证明,化肥、农药、农膜等化学化产品对农业的增产效果明显。化肥在不同农业增产影响因素中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效应最强。从2005年到2011年,我国粮食产量从48402.19万吨增长到57120.85万吨,增长18.01%,而化肥的折纯量却由4636.58万吨增长到5704.24万吨,增长了23.02%,快于粮食的增长幅度。说明化肥投入增加对粮食增产作用明显,但利用效率递减。农业化学品生产耗费大量能源,会形成巨大的碳排放;农药、化肥等化学品长期超量投入,农业面污染严重,土壤质量急剧下降,农产品品质受到严重影响,农业持续发展受限。同时,农业机械投入的增加也促使粮食总产增加。如2005年至2011年我国农业机械总动力由68397.8万千瓦时增加到97734.66万千瓦时,粮食产量也由48402.1万吨增加到57120.8万吨,随着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我国粮食产量逐步增长。2011年我国农业机械总动力比2000年增长85.9%。这表明近年来农业机械化水平及投入强度和能源消费增幅是农业总产值增长的重要因素。但目前我国农业机械消耗大量化石能源,成为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农业机械质量和操作技术落后导致土壤油污污染,进一步加剧环境污染。这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短期农业效益的化学化农业、高能耗机械化道路急需改变。

(二)低碳经济下农业生产路径创新需求

由以上分析可知,基于石油化工技术和机械化技术的高碳农业生产路径,在带来农业产值增长的同时,也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碳排放增加、农产品品质下降等一系列问题,是一种难以持续的生产发展路径。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转变这种生产路径,进行低碳生产路径创新。农业生产路径的创新是提高低碳农业的有效方法,能从根本上克服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利于低碳发展的因素,意义重大。发展低碳农业是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其发展对农业生产路径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农业生产不能再走化石能源技术、机械化技术高度依赖的高碳农业发展道路,生态低碳高效将是我国未来农业生产路径创新的新选择。未来我们要改变对高碳农业生产的路径依赖,走生态高效可持续的低碳发展之路。

二、低碳经济下农业生产路径创新的困境

(一)思想认识偏差导致低碳农业创新受限

目前,我们对低碳农业认识上还存在一定偏差。低碳农业走的是一条低能耗、低物耗、低排放、高效益发展道路,有利于实现节本增效,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取得经济和生态效益双赢,而且具备碳汇功能,有利于碳固定、碳吸收。但低碳农业在我国刚刚起步,比较优势还未充分显现,其生态价值功能未被认识。人们甚至怀疑低碳农业技术的增产效果,更不用说自觉践行低碳农业生产路径。目前,化石能源技术和机械化技术增产效果仍较明显,农业生产形成对化肥、农药、农膜、农业机械的依赖。在当前高投入才能高产出的理念支配下,低碳农业意识还未普遍形成。

(二)低碳技术创新瓶颈制约低碳农业生产路径创新

农业从“高碳”走向“低碳”,是一个从传统发展路径向创新性发展路径转变,需要先进技术的支撑,技术创新是发展低碳农业的关键。目前我国农业由高碳向低碳转变最大的制约是整体科技水平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受技术水平限制,目前我国低碳技术创新起点低,高端技术难以突破,低碳技术创新成果不多。再加上我国低碳技术创新环境差,资金投入不足,科研人员流失严重,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不健全,导致科技成果得不到及时转化和推广。这些都导致我国农业低碳生产路径的创新能力不足。

(三)农民素质偏低构成低碳农业生产路径创新障碍

农民是低碳农业生产路径创新的主体和实践者,其低碳素养直接制约低碳农业生产路径的选择。低碳农业是高科技支持的农业,需要农户具备一定的教育基础和科技素质。当前,我国农民中初中文化程度以上人员不到一半,文化素质整体较低。农民的科技意识不强。据第二次农业普查公报,2006年末,全国农业从业人员34874万人,初中以下占50.6%。农业从业人员素质低,很难适应低碳农业生产路径创新需求。同时,农民非农产业收入高,不愿再进行精细农田管理,往往用省工省时的化肥农药和大机械化收割等简单物化投入换来更多打工时间。农民低碳素养低,难以自觉促进低碳农业生产路径创新。

(四)分散农业经营与低碳农业规模效益不适应

目前,我国农业仍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经营风险大,难以实现规模经营效益。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低碳农业技术的需求,阻碍了低碳农业生产路径创新。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土地流转,但仍不能适应低碳农业规模化发展的需求。截至2012年底,我国土地流转面积约2.7亿亩,占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21.5%,经营面积在100亩以上的专业大户、家庭农场超过270多万户,土地流转规模仍不能满足规模化生产发展需要。

三、低碳经济下农业生产路径创新策略

创新农业生产路径,实现高碳向低碳转变已成当务之急。如何加快低碳农业生产路径创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愈益成为我国农业生产方式转型的重点。积极探索,创造良好环境尤为重要。

(一)转变观念,树立低碳农业发展理念

大力发展低碳农业,将低碳化发展理念贯穿到农业生产的每一个具体环节,可以极大地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为此,政府要转变态度,高度重视。根据低碳农业发展要求,探索和制定科学的低碳农业发展技术路线图,加大资金投入和宣传引导,将农业生产引导到低碳农业上来。农户作为应用主体,要形成低碳农业意识,充分认识低碳农业是关系到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村全面繁荣的大事,使低碳农业成为自觉选择。建立低碳农业示范园区,争取较高的经济和环境效益,示范带动,会影响更多农户树立低碳理念,采用低碳农业技术。

(二)技术创新,实现低碳农业生产新突破

技术进步是低碳农业发展的关键,只有不断的技术创新才能从根本上推动农业由高碳转向低碳。目前,必须围绕低碳农业发展需求,大力研发和推广先进的节能降耗型、生态环保型、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提供清洁生产技术、测土配方技术、农药化肥减量及替代技术、能源利用增效技术等关键性技术,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提高生物质能源使用效率。我们还要充分利用国际农业科技资源,在更高起点上实现自主创新和跨越发展。

(三)因地制宜,选择恰当的低碳农业生产路径

实现农业的低碳转型,有不同的发展路径可供选择,主要有减源型、增汇型和低碳乡村建设模式。减源化生产,利用低碳农业技术,尽量减少化学化产品投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废弃物资源化、能源化利用,并在清洁生产中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增汇型生产,利用耕地、林地、草地等进行固碳,提高碳吸收能力;低碳乡村建设,创造优美发展环境,大力发展低碳休闲旅游,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多重效益。各地在进行低碳农业生产路径创新过程中,一定要因地制宜,依据资源禀赋及发展条件,选择恰当的发展模式,也可综合利用多种发展模式,提升低碳生产水平。

(四)规模经营,夯实农业低碳转型基础

农业分散经营,既增加了低碳农业生产路径创新的成本,也增加了农户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低碳转型。规模化生产对低碳农业比较效益的实现意义重大。为此,我们要积极促进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加快低碳农业技术的规模普及和应用。同时,要进一步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提高农业合作组织规范运行水平,夯实农业低碳转型的基础。

(五)加强培训,提高农业从业者低碳生产水平

农民素质直接影响低碳农业发展。而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又受农业教育培训的极大影响。为此,我们在农业教育方面,要振兴发展农业教育,全面提升农业教育质量,大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政府要加大投入,加快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建设,实施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打造一批低碳发展意识强、技术水平高的高素质农业从业人员队伍,为推动低碳农业创新应用奠定人才发展基础。

低碳农业技术篇3

(一)龙头企业实施安全低碳技术与管理的成本收益

对于龙头企业,实施安全低碳技术需要提高农产品的加工标准化程度,加强质量安全管理。在产品的包装、运输中,需要采用合理的技术、安全卫生的包装材料,以保证流通环节的产品质量安全。对于产品定价,还需要进行市场调研,了解消费者能接受的价格水平,以合理定价。技术上的规范与质量管理均需要投入成本,而产品竞争力与良好的社会声誉则会给企业带来收益。

(二)政府加强安全低碳监管的成本收益

目前这种污染环境的“化学农业”难以在短期内有效改善,“低碳化”的整体规模也很难迅速扩大。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户与龙头企业面对“安全低碳农业”缺乏积极性,低碳技术需要的大量投入阻碍了其产业化发展。保证投资和融资,确定农产品的“低碳”标准立法,建立有效的预警、监督与惩罚机制,这些都需要政府的大量投入。但是,“低碳农业”有效运行之后,政府的整体成本会显著下降,运行效率会更高。

(三)消费者选用安全低碳产品的成本收益

显而易见,安全低碳农产品的投入成本高,其定价相应也高。消费者会在“安全低碳”与价格之间进行权衡。高价格的安全低碳产品会让消费者更放心,但会损失消费者的一部分经济利益。但大多数时候,消费者不得不选择生活中的某些必需品,即便知道存在劣质危害,这使得一些生产者去冒险违法生产劣质不合格的产品,这一问题成为当前关注的热点。

二、农业产业化的主要利益相关者行动策略博弈分析

(一)政府与农户之间低碳博弈分析

在目前我国农价稳定的政策环境下,农户采用高碳技术得到的收益很高,例如化肥等的施用,少量的投入即可以带来大量的产出。而采用低碳技术,虽然一方面农产品最终收获的价格较高,这个价格高于采用高碳技术农产品的价格,另一方面采用低碳技术的投入成本也可能较低,但是采用低碳技术所对应的农产品产量也很低,例如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等。综合分析考虑,采用低碳技术的收益相应是较低的。因此,在这种情形下,基地农户不愿意采用低碳技术,这形成了一种均衡。打破这一均衡的方法是引入政府对农户采用低碳技术的财政补贴。一方面,对采用低碳技术和生产方式的农户、采用低碳生产资料的农户给予财政补贴,或者对提供低碳技术的科技服务企业给予补贴,以便降低采用低碳技术的成本,提高采用低碳技术农产品的收益;另一方面,对采用高碳技术的农产品予以处罚性的政策和法律,例如征收碳税、环境治理费用等等。在政府财政补贴的参与下,农户采用高碳技术的相应成本增加,采用低碳技术的相应成本减少。导致的结果是农户会选择采用低碳技术,这就因此打破了原有均衡,形成了新的均衡。

(二)政府与龙头企业之间低碳博弈分析

对于龙头企业来说,在目前农产品价格较稳定的背景下,龙头企业采用技术化的生产方式、“化学农业”等得到的收益很高,其付出的相应成本则很低。目前发生的很多食品安全事件,其主要原因是生产加工者的生产成本低,其收益远大于成本。生产加工者通过使用农药、添加剂等改善了产品的外观和产量,降低了生产成本,结果却得到了更高的效用,于是很多生产加工者甘冒风险。若龙头企业提供低劣产品,这种行为会对消费者产生负外部性,这种负外部性会影响社会稳定、增加政府监管成本。龙头企业若没有采取安全低碳技术及管理,最终提供给消费者的产品就存在质量安全问题,对消费者及政府的利益都会有损害。虽然采用低碳技术得到的价格可能高,但是一方面采用低碳技术的产出很低,另一方面采用低碳技术本身需要成本,例如循环经济中的人工成本、农家肥等等。综合分析,龙头企业采用低碳技术的收益很低,因此龙头企业不愿意采用低碳技术。为打破这种均衡,需要政府一方面对采用低碳技术和生产方式的龙头企业、采用低碳生产资料的龙头企业给予财政补贴,或者对提供低碳技术的科技服务企业予以补贴,以便降低龙头企业采用低碳技术的成本,提高因采用低碳技术的收益。另一方面,需要实施惩罚性赔偿制度、质量监管制度等政策制度。惩罚性赔偿制度是指法院判决侵权行为人应承担的赔偿额高于其侵权行为引发的实际损害额的一种民事赔偿制度。惩罚性赔偿制度则会使这些生产加工者在其原有成本的基础上,考虑惩罚性赔偿所带来的额外成本风险,因此,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这种行为。质量监管制度也是如此,质量监管制度的推行会促使龙头企业严格按标准进行生产、检验、包装、运输和贮存,进而产品质量得到保证,也给龙头企业带来了额外的成本。惩罚性赔偿制度、质量监管制度等政策制度的推行,都使得龙头企业采用高碳技术的相应成本增加,使龙头企业充分考虑成本收益,放弃使用高碳技术,选择采用低碳技术,因此打破了原有均衡,形成新的均衡。

(三)龙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低碳博弈分析

在农业产业化利益相关者之间:一方面,若龙头企业向消费者提供低劣产品,使消费者的相关权益受到损害,即这种行为会对消费者产生负外部性。若龙头企业没有采取安全低碳技术及管理,最终提供给消费者的产品存在质量安全问题,对消费者的利益会有损害。另一方面,如果龙头企业采用安全低碳技术,生产出来的产品价格高、产量少。结果导致龙头企业不愿意采用安全低碳技术,即使采用安全低碳技术,因为低碳产品成本价格高,虽然低碳产品质量可靠,但是考虑到价格因素,消费者对高价格安全低碳产品的购买量也很少,这形成了一种均衡。打破这种不利均衡,需要政府的参与,需要对采用低碳技术和生产方式的龙头企业予以补贴,才可能使采用低碳技术的产品降价、消费者愿意购买;或者对采用低碳生产资料的龙头企业予以财政补贴,给提供低碳技术的科技服务企业予以财政支持,以便降低采用低碳技术的成本,提高采用低碳技术的收益;或者对购买和使用低碳农产品的消费者予以补贴,降低因购买低碳技术产品的成本。另一方面,政府官员问责制度、社会责任监管制度的建立等,都有利于打破原有的不利均衡。政府官员问责制度有助于减少和抑制行政不作为或乱作为的行为,减少带来的相应损失,也有利于明确相应的责任主体;严格按标准进行生产、检验、包装、运输和贮存,产品质量就可以得到保证,这有利于提高竞争力,保护人身安全、生态环境以及合理利用资源,也有助于维护消费者权益。社会责任监管制度的推行,意味着除政府外,社会公众的参与对龙头企业采用低碳技术成本收益的影响。因采用低碳技术对龙头企业社会声誉信誉、媒体社会形象、以及企业品牌价格等都会带来影响。总体上,会使龙头企业采用高碳技术的社会成本增加,采用低碳技术的社会成本减少。在此基础上,龙头企业进行选择时会充分考虑社会责任带来的成本收益。综上,在政府财政补贴和社会监管的参与下,龙头企业采用高碳技术的相应成本增加,采用低碳技术的相应成本减少;消费者购买低碳产品的成本减少。这会使得龙头企业愿意选择采用低碳技术,消费者愿意购买低碳技术产品,因此打破了原有均衡,形成了新的均衡。

三、政策建议

1.政府应对农户采用低碳技术进行财政补贴。

对采用低碳技术和生产方式的农户、采用低碳生产资料的农户给予财政补贴,或对提供低碳技术的科技服务企业给予补贴,以降低采用低碳技术的成本,提高采用低碳技术农产品的收益;对采用高碳技术的农产品予以处罚性的政策和法律,例如征收碳税、环境治理费用等。使农户在政府财政补贴的参与下采用高碳技术的相应成本增加,采用低碳技术的相应成本减少,让农户选择采用安全低碳技术。

2.应建立一个能够促使龙头企业选用安全低碳技术的激励约束机制、风险机制、合同机制、责任机制和声誉机制等机制的制度安排

促使龙头企业在充分考虑其成本收益的基础上,选择实施安全低碳技术。对采用低碳技术和生产方式的龙头企业、采用低碳生产资料的龙头企业给予财政补贴,或对提供低碳技术的科技服务企业予以补贴,以便降低龙头企业采用低碳技术的成本,提高因采用低碳技术的收益。推行惩罚性赔偿制度、质量监管制度等政策制度,让龙头企业通过惩罚性赔偿等制度充分考虑法律成本,使其不采用安全低碳技术和管理的成本上升、收益下降、风险提高,采用安全低碳技术和管理的成本下降、收益提高。使龙头企业采用高碳技术的相应成本增加,让其放弃使用高碳技术,选择采用低碳技术。

3.对采用低碳技术和生产方式的龙头企业予以补贴

使采用低碳技术的产品降价、消费者愿意购买;或对采用低碳生产资料的龙头企业予以财政补贴,给提供低碳技术的科技服务企业予以财政支持,以便降低采用低碳技术的成本,提高采用低碳技术的收益;或对购买和使用低碳农产品的消费者予以补贴,降低因购买低碳技术产品的成本。使龙头企业在政府财政补贴和社会监管的参与下采用高碳技术的相应成本增加,采用低碳技术的相应成本减少;消费者购买低碳产品的成本减少。最终让龙头企业愿意选择采用低碳技术,消费者愿意购买低碳技术产品。

4.政府应给予充分的支持。

在相关政策和制度建设上,给予资金方面的扶持,引导各利益相关者结成利益联合体;在监督方面,政府应充分发挥监督力量,保障各机制和制度的实施,帮助各利益相关者创造良好的环境,明确责任,降低交易成本。从长远来看,应积极引导各利益相关者采取互惠互利、长远发展的行为,采取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治理模式。转换思路方式,不应只谋求短期利益,而应追求长远利益;不只是追求自身利益,而是谋求互惠互利,这样才能达到共赢。

低碳农业技术篇4

[关键词] 科技农业;低碳农业;休闲农业;低碳旅游

一、低碳农业科技旅游示范园的概念

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是集农业高新技术研究与展示、农业科技培训与科普、农业高新技术产品转化于一体的试验示范基地。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通过农业试验、农业展示、科技培训及成果转化,实现扩散效应,辐射带动现代农业由“点”向“面”扩展,推动整个农村与农业科学技术的全面发展,同时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和休闲娱乐品质[1]。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作为一种特色的旅游资源,是发展低碳旅游农业的一种新的模式。

低碳科技旅游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现代农业的重要表现形式,是科技农业、休闲农业、低碳农业与低碳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结果。低碳农业科技旅游示范园是指以田园景观、民俗风情、农耕文化、生态环境等农业资源为基础,以休闲为目的,围绕农业产业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和旅游景观、销售、物流、服务等过程,通过运用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低碳技术来武装农业、改造农业,精心营造科研试验、成果展示、科普教育、参与体验、休闲旅游、生态文化等的综合性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园[2-4]。

二、低碳农业科技旅游示范园的提出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简称香饮所)为农业部属科研机构,自1957年以来,为了开展热带香辛饮料作物和典型热带经济作(植)物的科学研究,先后在海南省万宁市兴隆所部、万宁市南桥乡,万宁市长丰镇和琼海市大路镇建设了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60hm2。1997年,为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香饮所建立起“科学研究、产品开发、科普示范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2000年,香饮所被科技部列为“分流调整、机构转换试点”科技体制改革试点之一,探索“以市场为依托、效益为中心、科研为基础,尝试以产权为纽带,以法人治理结构为核心,加速科技产业化步伐为目标”的试点方案,促进了热带香料饮料作物科技创新、成果孵化、转化和推广,推进自身的壮大和发展,综合实力快速增强,年开发收入5000万元以上,被授予“全国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等荣誉称号[5]。

近两年,香饮所根据国家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和海南省打造国际旅游岛、低碳海南、生态海南、休闲海南的要求,结合自身职责和特点,探索一条以基地为平台,以旅游为主导、农业为基础、科技为支撑、低碳经济为主要特征的低碳农业科技旅游发展道路,建立起集种质资源保存、科研、试验、示范、科普、观光、生态为一体的低碳农业科技旅游示范园。该园区的建设和示范,对加快推进现代热带香料饮料作物产业发展,丰富休闲农业内涵,促进科技、旅游、文化、生态、经济与农业的融合,拓展农业多功能性,带动地区农业产业升级,提升地区休闲产业效益,引领低碳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就业增收、农村生态优美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建设低碳农业科技旅游示范园的主要做法与成效

1.建立低碳热带香辛饮料作物科研试验示范基地

以香饮所万宁市兴隆(兴隆热带植物园)、万宁市南桥乡,万宁市长丰镇和琼海市大路镇4个试验基地为基础,建设香草兰、胡椒、咖啡、可可等低碳热带香料饮料作物试验示范基地。一是建设我国热带香辛饮料作物种质资源圃,收集保存有应用前景的热带植物种质资源,加大作物遗传基因和品种资源保护、创新利用与展示。二是建设热带香辛饮料作物优良种苗繁育基地,推进“育繁推一体化”,加快选育、繁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热带香辛饮料作物优良品种,加大高产高抗主导品种展示与推广。三是建设热带香辛饮料作物标准化试验示范基地,加大热带香辛饮料作物高效优质栽培模式、立体种植模式、节水栽培模式、节能栽培模式、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模式、病虫害生物安全防控模式的试验与展示,促进主推技术的推广应用。

香饮所现己建成标准化科研试验示范基地60hm2,其中种质资源圃6.7hm2、种苗繁育基地(农业部南亚热带优良种苗繁育基地)10hm2、试验示范基地43.3 hm2(胡椒6.7hm2、咖啡4.7hm2、香草兰20hm2、可可5.3 hm2、苦丁茶4.7hm2、糯米香茶2hm2)。在海南各市县主推“胡椒标准化生产技术”、“中粒种咖啡标准化栽培技术”、“香草兰标准化生产技术”、“香草兰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可可标准化生产技术”、“糯米香茶高效生产技术”、“热带经济林下复合栽培技术”等低碳种植技术,以及印尼大叶种胡椒、8个无性系中粒种咖啡、墨西哥香草兰等主导品种,提高技术和品种集成配套推广应用程度,解决了种植产量低、效益差等制约产业发展的问题。示范地区作物单产与海南平均单产相比,胡椒提高38%、咖啡提高25%、香草兰提高29%,可可提高50%,苦丁茶、糯米香茶提高23%,平均增收60240元/hm2,并且节约生产成本15%以上。近两年通过示范基地带动新增和改造热带香辛饮料作物面积1333.3hm2,推广林下间作模式80hm2,带动农民转变传统种植经营模式观念,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带动产业可持续发展。

2.建立低碳热带香辛饮料作物成果转化示范基地

以国家重要热带作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南省热带香料饮料作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依托,建设香草兰、胡椒、咖啡、可可等低碳热带香辛饮料作物成果转化示范基地。一是利用高新技术开展热带香辛饮料作物精深加工,延长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开发茶叶、香水、巧克力、青胡椒等高附加值的系列科技产品,提高产品低碳科技含量,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二是应用低碳技术改造提升已有的传统加工工艺,降低传统焙炒咖啡、胡椒等旅游商品生产、保质过程中碳排量,提升特色农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三是与种植、加工龙头企业形成有效的利益链接机制,构建市场化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培育热带农产品知名品牌,推动“兴隆咖啡地理标志产品”等产业升级。

香饮所开发的香草兰、咖啡、胡椒、可可、苦丁茶、椰子、糯米香茶、玉兰花等8个系列科技产品,拓展海南特色农业市场发展空间,丰富海南省旅游商品内涵,提升海南特色农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促进产业发展壮大和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取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兴科牌”兴隆咖啡系列产品、香草兰茶叶系列产品被授予“海南省名牌产品”。与海南彬村山华侨农场、海南国营东昌农场、海南文昌天际食品有限公司、海南椰国食品有限公司、云南临沧凌丰咖啡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等近10个企业,联合开展热带香辛饮料作物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建立“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热区农户”的合作模式,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快速转化,科技成果转化率达95%以上。

3.建立低碳热带香辛饮料作物科技推广示范平台

以全国热带农业科技协作网、海南农业科技110香料饮料服务站为平台,建设香草兰、胡椒、咖啡、可可等低碳热带香辛饮料作物科技推广示范平台。一是建立国内专题网站“特色香料饮料网”,优化配置信息资源,为热带香辛饮料作物信息化提供技术支持,促进低碳科技成果的快速传播和共享。二是设立农业科技110服务热线和远程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围绕热带香辛饮料作物产业开展专业技术服务,及时为农户和农民提供技术指导、技术咨询、技术培训。三是开发热带香辛饮料作物智能专家系统,集成品种、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及产品加工等低碳技术成果,构建覆盖海南网络化的产业科技信息化体系,提高基层农技人员、农民技术员等农村实用人才技术水平。

近两年,香饮所结合“中部六市县农民增收十大科技活动”、“百名专家兴百村,千项成果富万家”和海南省科技活动月等,投入经费180多万元,推进科技信息化建设和开展科技下乡、科技救灾活动37次,累计派出专家130多人次,举办技术培训班17期,培训农户及技术骨干3400多人次,免费发放技术小册子7种3万多份、VCD光盘400多张,免费赠送种苗4.6万多株,以及化肥、农药、遮荫网等农资,农业科技110共接农民求助250多人次,电话解决200多次,为胡椒、咖啡、香草兰、可可等热带香辛饮料作物产业的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发展提供了有力技术保障。

4.建立低碳热带农业休闲旅游示范基地

以兴隆热带植物园为平台,建设热带香辛饮料作物、特色水果、功能性植物等低碳热带农业休闲旅游示范基地。一是严格按照国家4A级景区质量、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OHSAS1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要求,开展园区运营管理工作。二是营造生态农业等低碳旅游吸引物,配置完善现有旅游交通、游览、接待、卫生、安全和资源能源供应设施等低碳农业旅游设施,集成绿色建筑、电动游览车、八国语言翻译系统、直饮水系统、环保厕所、垃圾生态化处理、节能照明系统、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捕虫灯、控温控湿智能温室等10多项低碳技术,开发绿色旅游。三是开展植物多样性宣传教育,向广大社会公众和青少年普及热带农业科普知识,展示热带农业先进科技成果,拓展农业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功能。

兴隆热带植物园低碳热带农业旅游示范基地的建立,已收集保存有热带作(植)物2300多种,培育出具有特色的热带观光农业产业,丰富海南旅游产品类型,拓展了海南特色农业新功能和市场发展空间,带动热带休闲农业经济发展;一系列低碳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为游客提供健康、安全的旅游氛围,推进了植物园的环境生态良性循环,促进了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为海南绿色崛起提供了展示窗口,为海南科学普及提供了特色平台。近两年共接待国内外参观者280多万人次,接待中小学生2万多人次,被授予“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全国青少年农业科普示范基地”等称号。园区较好地解决周边居民600多人就业问题,带动就业3000多人,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促进周边农业劳动者致富,创造健康、安全、殷实的小康生活。

四、结语

低碳农业科技旅游示范园建设,为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发展低碳休闲农业做了有益的探索,对拓展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功能,促进我国现代低碳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拓展低碳农业科技旅游示范园功能,促进其发展低碳休闲农业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应根据园区自身的实际情况寻找合适的发展模式,统筹农林、旅游、科技、文化、信息环保等相关产业之间的联系,加快形成低碳技术集群,普及低碳旅游理念,才能更好地发挥低碳休闲农业的示范作用,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提高我国休闲农业在国际上的整体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洪再生,朱凤杰,连东军等.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规划设计初探—以河南省农科院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规划为例[J].规划师,2005(10):33-35

[2]刘军,邓文,刘贝.创意休闲农业的起源、特征及与休闲农业的区别[J].湖南农业科学,2012(8):50-54

[3]王青,郑红勇,聂桢祯.低碳农业理论分析与中国低碳农业发展思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12,12(3):1-7

[4]蔡萌,汪宇明.低碳旅游: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J].旅游学刊,2010(1):13-17

低碳农业技术篇5

 

关键词:金融政策;低碳农业;信贷支持;低碳经济  

 

低碳农业是在全球气候日益变暖的前提下,针对当前传统农业投资大、耗能高、污染严重等缺陷,从保护自然资源环境的角度提出来的。低碳经济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方向,各国之间的竞争开始表现为低碳产业和低碳技术的竞争。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国发展低碳农业的步伐刻不容缓。农业生产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源泉,同时碳素也是由于土壤圈转化而来的。低碳农业注重整体农业能耗和排放的降低,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保持农作物的多样性,实现可持续发展。但是由于我国的低碳农业还处在起步阶段,这就需要更好地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信贷的支持作用,为低碳农业提供相关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1 发展低碳农业的重要性 

1.1 发展低碳农业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减少温室效应的重要前提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已经成为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2007年,ipcc公布了全球气候变化评估报告。报告中明确指出:在1906年到2005年的100年时间里,世界的气温平均上升了0.74度。同时,随着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不断增多,大气温室气体的浓度不断上升。因此,发展低碳农业迫在眉睫。发展低碳农业,能够更好地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同时也可以增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保护地球作出了巨大贡献、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1.2 发展低碳农业是促进农业发展,实现农业产业化的重要基础 

全球气候的变化给农作物的生长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和产出能力。同时,气候变化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粮食生产的稳定性。农业方面的相关专家认为:如果不采取措施,到2030年我国的粮食生产能力将会下降10%左右,如果到了21世纪中后期,玉米、水稻和小麦等粮食作物的产量将会下降37%。因此,我国更好的发展低碳农业,是解决粮食稳定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要想实现农业现代化,就必须大力发展低碳农业,推广先进的技能环保农业技术、创新能源技术,更好的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1.3 发展低碳能力也是提高农村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保障 

党中央的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发展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当前,在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比如说:农作物的农药残留问题,造成了农产品的污染,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农作物收获之后,很多农户焚烧秸秆,造成了大气的污染。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环境,同时也危害着农民的健康。要想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大力发展低碳农业,只有发展低碳农业,才能够改变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为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提供重要的保障。 

2 金融政策对低碳农业的信贷支持的现状 

2.1 金融机构对低碳农业的资金支持不充足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国发展低碳农业的步伐刻不容缓。但是由于我国的低碳农业还处在起步阶段,这就需要更好地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信贷的支持作用,为低碳农业提供相关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但是长期以来,我国金融机构对农业的投入资金和技术匮乏,农村金融的服务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有所欠缺。另一方面,由于农业投资的风险性,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资助低碳农业的方面力度不大。政策性银行虽然加大了对低碳农业的投资支持力度,在一定程度上协调了投资主体和社会效益之间的矛盾,提升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但是,政策性银行在承担某项具体职能的时候,会受制于利益差别的影响,造成用于低碳农业的资金发生产业流动转移。这样就造成了政策性金融银行对低碳农业的资金和支持力度不够,影响了低碳农业的稳定发展。 

2.2 我国的金融政策对低碳农业的融资体制过于保守,对投资产业的信心不足 

我国的金融机构在对低碳农业的融资过程中,融资体制过于保守,金融机构和金融政策对低碳农业的发展前景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和认识

,对低碳农业的投资信心不足,从而导致了低碳农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融资困难的情况。这样一来,低碳农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就会缺乏先进技术和充足资金的支持,在发展的过程中会越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不利于低碳农业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由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我国的低碳经济也处在萌芽阶段,再加上低碳农业的风险性比较大,这就决定了商业银行对低碳农业的投资是很少的,阻碍了低碳农业的发展。 

2.3 低碳农业的利益回报不稳定,社会投资的积极性不高 

到目前为止,我国低碳农业还处在政府的投资阶段。由于低碳农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普遍存在这一种非市场化行为,这样就不能有效地保证社会的投资者得到自己应有的那份回报和收益。在这种情况下,社会资金对低碳农业的投资积极性就不高,投资融资的渠道也变得狭窄,从而严重制约了低碳农业投资的多元化和低碳农业的快速发展。

3 强化金融政策对低碳农业的信贷支持 

3.1 进一步加强政府职能,提高政府对低碳农业的支持力度 

完善政府职能对低碳农业的支持力度,对低碳农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首先,政府应该加大对能源的立法工作,完善立法体系。政府要积极建立健全能源法律体系,保障能源发展战略的有序运行和实施,进而确立国家能源中长期发展的法律地位。第一,要积极制定和修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相关法律法规,为更好的保护环境和缓解温室气体的排放奠定重要的基础;第二,积极制定与可再生资源和能源相关的法律法规,进一步通过法律法规等手段激励和引导经济主体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资源;第三,政府进一步明确环境保护企业和银行之间的责任和义务,促进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发展。其次,政府要完善奖惩制度,做到赏罚分明。积极鼓励经济主体和民众提高对低碳农业的支持力度,对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严格的惩罚,形成对民众的法律约束;再次,政府要加快推进我国的能源体制改革,加快能源改革的步伐。积极建立有助于实现能源结构和可持续发展的价格体系,积极推动当前我国可再生资源发展的体制建设,进而能够更好的培育稳定增长的可再生资源,实现政府职能对低碳农业的支持力度。 

3.2 切实加强和改进对低碳农业的金融政策支持 

首先,不断加强和完善关于低碳农业的技术创新和改造工作,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各类银行和金融机构要从低碳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及前景出发,开展金融产品和金融信贷的管理制度创新,更好地利用我国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努力建立起由金融政策支持的促进低碳农业发展的金融长效机制。其次,要积极完善企业征信系统等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在金融政策对低碳农业的信贷支持过程中,金融机构应该加强与低碳农业相关部门的合作与沟通,积极监督和引导金融机构为低碳农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全面的金融服务,进一步改善节能环保领域的融资服务。再次,相关金融机构应该积极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先进金融理念,充分发挥我国金融机构的独特优势,进一步加强对低碳农业投资的创新力度,降低低碳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筹资成本。 

3.3 支持农业领域低碳技术的引进与开发,提高低碳领域的技术水平 

在发展低碳农业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靠先进科学技术的保障。农业政策性金融要积极把金融信贷与低碳科技的研究有机结合起来,大力支持低碳农业发展过程中科技成果的推广,提高我国低碳农业发展的技术水平,大力推广低碳农业的科技成果。比如说;南京农业大学研究小组在河南成立了低碳农业合作试验示范基地,对低碳农业进行了研制和开发。通过多年的努力,这个小组研发了应用生物质碳工程的转化技术,新型高质量肥料的研制开发,最终形成了规模的生产力,促进了低碳农业的发展步伐。 

3.4 大力支持农资行业发展,促进农业快速发展 

党中央的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发展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当前,在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农业在发展过程中排放的温室气体主要就是来源于农作物化肥的使用和牲畜的粪便。例如,生产和使用氮肥产生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310倍,牲畜的粪便产生的二氧化碳是人的80倍。因此,低碳农业的金融性政策首先要加大对农资行业的投资力度。可以通过对牲畜粪便进行有机处理。比如可以推广农村沼气工程建设,将牲畜的粪便以及生活垃圾制造成沼气,这样既可以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同时也可以充分利用这种清洁能源,促进农业低碳化的快速发展。另外,还要加大金融机构对肥料改进的程度,国家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以及缓控释肥等,促进农业肥料利用率的提高,进而减少环境污染,促进了低碳农业的快速发展。 

3.5 金融机构应该严格管理,突出重

点,加强对低碳农业的金融服务工作 

首先,金融机构应该加强对技术改造和创新的支持。各个银行金融机构应该研究有关节能环保产业经济发展的特点,加快信贷管理和金融产品的制度创新,进而充分利用政府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建立信贷支持节能创新的长效有机机制。国家的政策性银行要加大对科技产业重大项目的支持和投资力度;其次,建立低碳农业的贷款交易平台。贷款交易作为一种最新的银行业务,对经济战略的转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发展低碳农业的过程中,可以加大对低碳农业发展的贷款力度,实现银行信用风险的分散和转移;再次,实现金融机构外部监管框架和层次的宏观化。通过加强系统性、宏观性的监管框架,进而形成积极有序的同行业竞争态势,实现信贷工作的有序运行。 

3.6 积极发展循环农业,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积极发展循环农业,能够有效地促进低碳农业的快速发展。积极实现循环农业,能够促进种植业和养殖业之间的相互转换,废弃物的交互利用,比如说:可以把种植业的一些秸秆作为牲畜的肥料,牲畜的粪便可以作为种植业的肥料,这既可以保持生态之间的有机平衡,同时也可以减少农业生产产生的污染,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为低碳农业的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金融政策应加大力度支持以科技为支撑的现代循环农业,促进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进而促进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 

低碳农业技术篇6

论文关键词:金融政策;低碳农业;信贷支持;低碳经济

低碳农业是在全球气候日益变暖的前提下,针对当前传统农业投资大、耗能高、污染严重等缺陷,从保护自然资源环境的角度提出来的。低碳经济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方向,各国之间的竞争开始表现为低碳产业和低碳技术的竞争。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国发展低碳农业的步伐刻不容缓。农业生产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源泉,同时碳素也是由于土壤圈转化而来的。低碳农业注重整体农业能耗和排放的降低,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保持农作物的多样性,实现可持续发展。但是由于我国的低碳农业还处在起步阶段,这就需要更好地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信贷的支持作用,为低碳农业提供相关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1 发展低碳农业的重要性

1.1 发展低碳农业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减少温室效应的重要前提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已经成为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2007年,IPCC公布了全球气候变化评估报告。报告中明确指出:在1906年到2005年的100年时间里,世界的气温平均上升了0.74度。同时,随着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不断增多,大气温室气体的浓度不断上升。因此,发展低碳农业迫在眉睫。发展低碳农业,能够更好地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同时也可以增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保护地球作出了巨大贡献、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1.2 发展低碳农业是促进农业发展,实现农业产业化的重要基础

全球气候的变化给农作物的生长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和产出能力。同时,气候变化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粮食生产的稳定性。农业方面的相关专家认为:如果不采取措施,到2030年我国的粮食生产能力将会下降10%左右,如果到了21世纪中后期,玉米、水稻和小麦等粮食作物的产量将会下降37%。因此,我国更好的发展低碳农业,是解决粮食稳定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要想实现农业现代化,就必须大力发展低碳农业,推广先进的技能环保农业技术、创新能源技术,更好的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1.3 发展低碳能力也是提高农村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保障

党中央的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发展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当前,在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比如说:农作物的农药残留问题,造成了农产品的污染,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农作物收获之后,很多农户焚烧秸秆,造成了大气的污染。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环境,同时也危害着农民的健康。要想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大力发展低碳农业,只有发展低碳农业,才能够改变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为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提供重要的保障。

2 金融政策对低碳农业的信贷支持的现状

2.1 金融机构对低碳农业的资金支持不充足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国发展低碳农业的步伐刻不容缓。但是由于我国的低碳农业还处在起步阶段,这就需要更好地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信贷的支持作用,为低碳农业提供相关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但是长期以来,我国金融机构对农业的投入资金和技术匮乏,农村金融的服务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有所欠缺。另一方面,由于农业投资的风险性,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资助低碳农业的方面力度不大。政策性银行虽然加大了对低碳农业的投资支持力度,在一定程度上协调了投资主体和社会效益之间的矛盾,提升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但是,政策性银行在承担某项具体职能的时候,会受制于利益差别的影响,造成用于低碳农业的资金发生产业流动转移。这样就造成了政策性金融银行对低碳农业的资金和支持力度不够,影响了低碳农业的稳定发展。

2.2 我国的金融政策对低碳农业的融资体制过于保守,对投资产业的信心不足

我国的金融机构在对低碳农业的融资过程中,融资体制过于保守,金融机构和金融政策对低碳农业的发展前景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和认识,对低碳农业的投资信心不足,从而导致了低碳农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融资困难的情况。这样一来,低碳农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就会缺乏先进技术和充足资金的支持,在发展的过程中会越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不利于低碳农业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由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我国的低碳经济也处在萌芽阶段,再加上低碳农业的风险性比较大,这就决定了商业银行对低碳农业的投资是很少的,阻碍了低碳农业的发展。

2.3 低碳农业的利益回报不稳定,社会投资的积极性不高

到目前为止,我国低碳农业还处在政府的投资阶段。由于低碳农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普遍存在这一种非市场化行为,这样就不能有效地保证社会的投资者得到自己应有的那份回报和收益。在这种情况下,社会资金对低碳农业的投资积极性就不高,投资融资的渠道也变得狭窄,从而严重制约了低碳农业投资的多元化和低碳农业的快速发展。

3 强化金融政策对低碳农业的信贷支持

3.1 进一步加强政府职能,提高政府对低碳农业的支持力度

完善政府职能对低碳农业的支持力度,对低碳农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首先,政府应该加大对能源的立法工作,完善立法体系。政府要积极建立健全能源法律体系,保障能源发展战略的有序运行和实施,进而确立国家能源中长期发展的法律地位。第一,要积极制定和修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相关法律法规,为更好的保护环境和缓解温室气体的排放奠定重要的基础;第二,积极制定与可再生资源和能源相关的法律法规,进一步通过法律法规等手段激励和引导经济主体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资源;第三,政府进一步明确环境保护企业和银行之间的责任和义务,促进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发展。其次,政府要完善奖惩制度,做到赏罚分明。积极鼓励经济主体和民众提高对低碳农业的支持力度,对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严格的惩罚,形成对民众的法律约束;再次,政府要加快推进我国的能源体制改革,加快能源改革的步伐。积极建立有助于实现能源结构和可持续发展的价格体系,积极推动当前我国可再生资源发展的体制建设,进而能够更好的培育稳定增长的可再生资源,实现政府职能对低碳农业的支持力度。

3.2 切实加强和改进对低碳农业的金融政策支持

首先,不断加强和完善关于低碳农业的技术创新和改造工作,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各类银行和金融机构要从低碳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及前景出发,开展金融产品和金融信贷的管理制度创新,更好地利用我国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努力建立起由金融政策支持的促进低碳农业发展的金融长效机制。其次,要积极完善企业征信系统等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在金融政策对低碳农业的信贷支持过程中,金融机构应该加强与低碳农业相关部门的合作与沟通,积极监督和引导金融机构为低碳农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全面的金融服务,进一步改善节能环保领域的融资服务。再次,相关金融机构应该积极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先进金融理念,充分发挥我国金融机构的独特优势,进一步加强对低碳农业投资的创新力度,降低低碳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筹资成本。

3.3 支持农业领域低碳技术的引进与开发,提高低碳领域的技术水平

在发展低碳农业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靠先进科学技术的保障。农业政策性金融要积极把金融信贷与低碳科技的研究有机结合起来,大力支持低碳农业发展过程中科技成果的推广,提高我国低碳农业发展的技术水平,大力推广低碳农业的科技成果。比如说;南京农业大学研究小组在河南成立了低碳农业合作试验示范基地,对低碳农业进行了研制和开发。通过多年的努力,这个小组研发了应用生物质碳工程的转化技术,新型高质量肥料的研制开发,最终形成了规模的生产力,促进了低碳农业的发展步伐。

3.4 大力支持农资行业发展,促进农业快速发展

党中央的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发展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当前,在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农业在发展过程中排放的温室气体主要就是来源于农作物化肥的使用和牲畜的粪便。例如,生产和使用氮肥产生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310倍,牲畜的粪便产生的二氧化碳是人的80倍。因此,低碳农业的金融性政策首先要加大对农资行业的投资力度。可以通过对牲畜粪便进行有机处理。比如可以推广农村沼气工程建设,将牲畜的粪便以及生活垃圾制造成沼气,这样既可以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同时也可以充分利用这种清洁能源,促进农业低碳化的快速发展。另外,还要加大金融机构对肥料改进的程度,国家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以及缓控释肥等,促进农业肥料利用率的提高,进而减少环境污染,促进了低碳农业的快速发展。

3.5 金融机构应该严格管理,突出重点,加强对低碳农业的金融服务工作

首先,金融机构应该加强对技术改造和创新的支持。各个银行金融机构应该研究有关节能环保产业经济发展的特点,加快信贷管理和金融产品的制度创新,进而充分利用政府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建立信贷支持节能创新的长效有机机制。国家的政策性银行要加大对科技产业重大项目的支持和投资力度;其次,建立低碳农业的贷款交易平台。贷款交易作为一种最新的银行业务,对经济战略的转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发展低碳农业的过程中,可以加大对低碳农业发展的贷款力度,实现银行信用风险的分散和转移;再次,实现金融机构外部监管框架和层次的宏观化。通过加强系统性、宏观性的监管框架,进而形成积极有序的同行业竞争态势,实现信贷工作的有序运行。

3.6 积极发展循环农业,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积极发展循环农业,能够有效地促进低碳农业的快速发展。积极实现循环农业,能够促进种植业和养殖业之间的相互转换,废弃物的交互利用,比如说:可以把种植业的一些秸秆作为牲畜的肥料,牲畜的粪便可以作为种植业的肥料,这既可以保持生态之间的有机平衡,同时也可以减少农业生产产生的污染,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为低碳农业的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金融政策应加大力度支持以科技为支撑的现代循环农业,促进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进而促进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

低碳农业技术篇7

关键词:低碳经济;低碳农业;发展战略

生态环境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在以往的时间里,农业活动给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造成了重大伤害,特别是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造成了高碳量的排放,致使温室效应逐步加剧,导致自然灾害频发全球变暖的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严重。发展低碳农业是当前低碳经济发展下应该坚持的战略,我们应该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上,寻求到创新的农业发展战略,为实现低碳农业和低碳经济而努力。

一、低碳经济和低碳农业的相关内容

低碳经济这一概念的提出还是源自于十几年前的英国,英国是最早发现能源的安全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低碳经济指的是人们要在正确的理念指导下,通过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或法律法规,利用创新的技术来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并要为开发出新能源而努力,尽最大程度来减少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对能源的消耗和污染,减少高碳气体的排放,从而实现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之间的可持续发展。低碳农业的概念虽然并没有明确的官方定义,但是它的理念源自于低碳经济,同样是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实现的绿色种植、绿色生产、绿色排放等农业活动,尽可能的使用无毒无害的产品,减少农药、化肥、机械等产品的过分依赖,杜绝大面积焚烧秸秆而产生的大量温室气体,减少农业活动中高碳的排放量,实现绿色的低碳的农业发展。

二、实现低碳农业的重要意义

随着人口的增多,我国的农业发展和水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甚至出现了非法垦荒等现象,使得生态绿地越来越少,大面积的农业开发加剧了水资源的使用和浪费,水土的流失使当前的生态环境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农田开发的机械化也造成了众多废弃物的产生,再加上大量高污染的农药、化肥等产品使得土壤化学含量超标,水质和土壤及农作物、植物的质量不断下降,人们过于重视工业的开发,忽略了农业科技的研究和发展,使农业机械化的水平得不到提升,种种原因,给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带来了威胁,实现低碳农业发展可以将以上提出的种种障碍性因素进行针对式的处理,尽最大限度的减少在农业生产或开发过程中二氧化碳及高碳气体的排放,有助于促使低碳农业的发展,并维护人与生态之间的关系。实现低碳农业的发展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既是时展的必然趋势,更是缓和人与自然关系最为重要的必要路径。

三、低碳经济视角下的低碳农业发展战略

(一)坚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低碳农业的发展理念

想要实现低碳农业的发展,首要的任务就是理念上的转变和普及,提升农民低碳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加强相关内容的宣传或讲解,借助农业生产中新型的技术或设备提高农民在农业活动和发展中的认识,做好地方政府或相关部门的指导和宣传工作,尽力完善农村生态农业的设备及创新的技术,可以在当地举办技术解说交谈以及高碳农业对生态破坏的负面效应的相关会议,让当地农民都参与其中,尽量让更多的农民认识到低碳农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二)完善低碳农业的发展战略

相关的地方政府要以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当地农业的发展状况来分析,并制定符合该地区低碳农业发展的战略决断,完善激励和监督制度,对违反低碳农业发展的行为进行严肃的处理或警告,杜绝一切生态污染问题的出现,提倡绿色环保的农业发展模式,针对非法垦荒的行为要进行严抓严打,加强监督部门的执行力度,不定期的走入到地方中去,寻找影响低碳农业发展的潜在因素。提升该地区农业经济在绿色发展的前提下得到稳步的提升。

(三)坚持创新科技创新应用的低碳农业发展模式

在已有的低碳农业发展理念下,相关的部门要加强对农业创新技术工作的研发,鼓励技术人员投入到新型技术的研究中,适当的给予资金的支持和投入,让研究工作者积极主动的将精力投放在创新技术开发的事业中,为研制低碳环保的农业设备或技术创造良好的基础,为了让农民更好的使用新型的创新技术和产品,当地的政府要完善该项目的补贴政策,实现创新技术及设备的广泛应用,促使低碳农业和人们生活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坚持农业低碳发展结构及模式的创新

改变传统的单一化农业生产模式,带领农民群众寻找更广阔的农业生产空间,丰富农作物的种类,发展出属于当地的农作特色,如生态化绿色的采摘园,通过网络进行大力宣传,促使城市居民主动的来到城郊或农村游玩和观光,不但能让该地区经济得到快速提升,还能加强当地绿色务农的宣传,实现了现代低碳农业、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四、结束语

总之,低碳经济下的农业发展战略应该以实际出发,遵循创新的、可持续发展的低碳农业理念,转变传统的农业结构,实现农业技术、设备上的创新开发,坚持低碳农业发展战略的创新原则,坚持农业科技和农业发展模式的创新,坚持经济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低碳农业发展战略,提高农民整体的低碳化农业发展的认识,在人们生活水平和经济水平提升的同时,又维护了低碳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郑远红.低碳经济视角下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创新[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4,(3):263-267.

[2]王雪.低碳经济视角下我国循环农业发展的创新[J].农业经济,2013,(12):57-58.

[3]李建波.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我国低碳农业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2):1083-1085.

低碳农业技术篇8

农业经济论文范文一:农业经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研究

十八届五中全会再次以文件形式确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在此形势下,农业经济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方式显得更加重要。而;绿色农业、低碳农业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我们大力倡导经济发展转型调结构,农业经济发展必然要争当转方式调结构的排头兵,加强农业经济发展的环保模式,减少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碳排放,从而实现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发展目标,最终帮助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笔者围绕我国农业经济的绿色发展和低碳循环发展现状,提出相应的推动措施。

【关键词】农业经济;绿色;低碳循环;环保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由此可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方式是新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必由路径。

一、绿色低碳循环农业经济综述

由于国家转方式调结构的深入推进,作为国家第一产业的农业相关产业也必须找到适合自身可持续发展之路径。在国家经济中高速平稳发展和生态文明概念深入人心的新时期,绿色低碳循环农业经济成为党和国家重点部署的发展思路,也逐渐成为国内外研究的重点课题,在此大环境下,我们有必要对绿色低碳循环农业经济做初步探讨。(一)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绿色农业经济是以市场需求和经济、生态协同发展为根本原则,在传统经济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是对各种农业资源进行开发并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然后在此基础上达到的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活动过程,其本质是要实现农业生产经营与社会、生态资源的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二)低碳循环农业经济发展所谓的低碳循环农业经济发展,就是指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态势下,我们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积极运用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等各种方式,尽最大可能的减少对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加强现有资源的循环利用率,从而实现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可持续战略的实施。

二、我国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农业经济的现实意义

(一)发展绿色低碳循环农业经济是今后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由于我国人均土地占有量远远低于联合国公布的世界人均土地占有量,又面临着农业资源过度消耗的现状,高耗材、高污染的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我国现行农业经济发展需求,我国必须采取低碳农业发展模式,以提高我国粮食产量。(二)发展绿色低碳循环农业经济可以保护我国生态环境和维护粮食安全由于我国可用耕地面积较小,并且多地出现建设用地越过耕地红线的问题,我国一直致力于以传统农业模式解决温饱问题,造成了农业土地破坏严重的现象。在传统农业经济发展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而且根据国家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大部分的水土污染主要是由于农业的乱排乱放。因此,发展低碳农业有利于保护环境。进入新世纪以来,多重因素左右全球粮食供应,使得粮食安全从区域性问题上升为国际问题,从民生问题上升为国家战略问题,由于我国国内的粮食生产供应现状,我国农产品进出口都受到了严重制约,因此,我国要加快转变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切实解决好粮食的安全问题,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出路就在绿色低碳循环农业经济。

三、我国发展绿色低碳循环农业经济所面临问题

虽然我国在发展绿色低碳循环农业经济有巨大的现实意义,但是从客观角度来说,我国发展绿色低碳循环农业经济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我国现存的农业基础薄弱。首先,我国较为严重的人地矛盾,我国虽然国土面积广,但是人均可耕地面积远远低于世界人均可耕地面积,当前我国共有农业人口9亿,农户约占农业人口总数的27.7%,每户所经营土地不足0.5公顷;其次,我国农村劳动力短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主要劳动力青壮年集体外出务工,家里只留下386199部队,农业产业劳动力缺口严重;最后,农村人口文化程度普遍不高,虽然国家大力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并推行职业技术教育,但是未从根本上提升农业从业者的文化水平,截止2008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农村人口中初中以上文化水平所占比重不足18%。第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我国一直以来实行以工业辅助农业的发展路子,虽然有大量的辅农、助农、惠农政策,但是由于开展农业经济的基础设施不完善,导致可用耕地流失严重,面积减少,农业物资浪费严重,且已有农业基础设施功能较为老化,破坏较为严重。第三,农业经济服务系统未及时建立完善,鉴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农业经济发展方向起步较晚,相关的农业经济服务系统并未得到有效建立和完善,农业经济服务工作开展较为滞后,相关服务水平也较为低下。

四、我国发展绿色低碳循环农业经济应对措施

一是优化农村农业产业经济结构,在基层大力普及绿色低碳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开展相应农业服务技术培训及继续教育,培养一批绿色低碳循环农业专家人才,发掘一批绿色低碳循环农业种植能手,并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农业的规模效应和联动效应。二是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模式进村进户。我国应大力开展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检修与更换,并普及农业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向,引导并向农村引入大量的资金,积极地研发新技术,扩展新视野,推动农民获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三是建立新型化的农业技术专业服务系统,随着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化发展,我国已经有足够的技术水平和物质基础为农业产业经济发展建立专业服务系统,包括信息服务、大数据服务、物流服务及高端制造服务等,这个服务系统应该包括农业现代化的耕作方式技术的普及、对病虫害防治技术推广、对农产品及衍生品销售渠道拓宽等一系列的专门服务,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在我国基层推广。

五、结语

我们必须推进低碳农业的经济发展模式,确保粮食安全,并保护生态环境,突破现有农业的发展瓶颈,大力普及并使用新型化的农业产业化路子。

【参考文献】

[1]张宪英.我国低碳农业解读及其发展路径初探[D].复旦大学,2010(5).

[2]周丽.加快我国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探析[J].新经济,2014(7).

农业经济论文范文二:低碳经济时代农业经济发展途径

[摘要]低碳经济时代下,世界农业经济逐渐开始从高碳向低碳转变。在全球气候变暖的环境下,低碳农业这一生态革命产物被广泛关注和推崇,这就要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向生态、低碳、友好模式的转变。本文主要探讨低碳经济时代下我国农业经济存在的问题和发展途径,实现我国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农业经济;低碳经济;发展途径

全球人口增长和经济规模的扩张造成人类对常规能源的使用逐渐增多,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不断日益恶化,在此背景下低碳经济碳足迹等概念应运而生[1]。发展低碳经济,不仅能够通过节能降耗改善环境污染,还有利于调整经济发展结构,促进新型产业的发展,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低碳经济时代下,农业经济必然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走低碳可持续发展道路,推动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1低碳经济内涵

低碳经济是人类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重大进步,是通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二氧化碳排量、减少环境污染的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指的是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大力开展技术创新、新能源开发及改变生产方式,减少对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经济发展中对环境的破坏,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和谐发展。低碳经济的重点是通过开发低碳能源系统,研发低碳技术并建设低碳产业体系,减少经济发展过程中温室气体的排放量[2]。

2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低碳农业规模化发展困难

目前制约我国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农业生产的小农分布。尽管我国近些年来已经实现农业大规模生产,但基本生态生产单位仍是农户小农生产,制约了农业生产中碳生产的合理标准规划。例如农村地区仅只有一户或几户开展低碳农业生产,而大部分农户依旧仍采用粗放生产,碳生产无法实现大规模的集中化,这种情况下依然会污染土壤、空气、水源等,制约低碳农业的发展,增加推广和开展低碳农业的成本。

2.2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我国农村地区许多基础设计健身不完善,例如水利设施出现设备落后、设备老化等问题,这是由于水利投资偏向于大型水利工程,对农村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较小,资金较为分散,没有形成合力,资金投入的多少直接影响农业节能、节水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从而制约低碳农业的发展。

2.3科学技术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发展低碳农业离不开先进技术的支持,而技术创新是发展农业新技术的重要途径,但是我国农业技术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农业技术研发投入不足,先进农业技术应用水平较低,缺乏农业科研人员,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不完善等,这些现状严重制约了技术在低碳农业中的应用。除此之外,发展生态农业经济模式缺乏先进的技术,例如沼气的开发和使用能够保护生态环境,但目前只适用于以农户为单位的小规模家庭生产生活,适用于大规模生产的大中型沼气池等技术还不完善,使沼气的开发和利用并没有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2.4农业生产方式还未完全转变

尽管我国农业科技得到发展和进步,但是在农业生产中对化肥、农药等污染土壤的资源的依赖性依旧严重,导致农村污染仍在加剧,造成土壤结块、肥力下降等恶性循环。粗放的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加剧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3低碳经济时代下农业经济发展的途径

3.1建立循环农业经济体系

西方国家低碳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迅速,例如阿根廷实行完善的免耕加秸秆还田的低碳农业技术,打破传统的额种地必须先耕的现状,有效的保护土壤面积;巴西政府在2010年实施低碳排放农业计划,运用生物固氮等先进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资源消耗和污染,实现农林牧一体化生产等。我国人口总量大,但人均耕地面积小,人地矛盾突出,且农业生产效率低,耕地污染严重,因此应大力推广和使用农业固碳技术,减少高碳能源、化肥等资源的使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指的是农业资源、农业产品、农业废物再利用的循环模式,降低资源消耗率。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推进水资源、土地资源等的综合利用,加强对情节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

3.2发展生态农业经济模式

首先要转变农业生产发展理念,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屏气原有的重农业产出,轻生态环境理念,在农业生产经营中坚持集约化的经营理念,加强对农村农民知识和技能的再教育,提高现代农民的综合素质。其次,坚持资源的多层利用,实现资料良性循环,例如发展沼气利用模式、病虫草防治模式、产业链延长增殖模式等;充分开发和利用清洁能源,例如太阳能、风能等,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增加农业生产效率,大力发展农田平原、水体立体等农业生产模式,实现低消耗、高产能[3]。

3.3促进低碳农业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一方面要大力引进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另一方面促进我国低碳农业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政府通过财政政策进行支持和引导,引导社会资金的不断投入,积极开发新技术,整合现有的先进技术,降低现有低碳技术推广和应用的成本,同时要注重技术服务体系的构建,积极引导和帮助广大农民学会运用先进农业技术,使技术真正运用到低碳农业生产中,缓解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矛盾。加强农村地区新型农机技术的推广力度,组织农民学习新技术,开展免费农业教育课堂培训业务,宣传新型低碳农机的作用,使低碳农机在农村得到真正使用;增强安全意识,更好地发挥低碳农机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开展有机物多层利用技术的推广,在生态系统中形成物质良性循环多级利用的状态。

3.4提升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理念

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低碳化的转变要以科学发展观为重要指导,加强树立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的理念。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现代农业发展观,农业的发展是一种全面的、科学的发展,是可持续的发展。其次要走正确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在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努力探索出低投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高效益的现代低碳农业经济发展道路。再次还要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型农业,资源节约型农业,充分利用好农业资源,降低农业能耗,减少农业生产带来的温室气体排放。最后,要加强低碳知识的宣传教育,农民是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力量,在农村开展各种形式的低碳经济宣传活动,使广大农民逐渐转变生产理念,坚持低碳环保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加强对《大气污染防治法》《资源保护法》等资源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适当利用优惠的经济政策引导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大力鼓励和扶持绿色低碳农业生产。

3.5发展低碳休闲旅游农业

农业具有文化传承的功能,是农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随着城市生活压力的增加和农业文化的发展,农业经济的休闲观光作用逐渐显现。发展低碳休闲旅游农业模式既能够增加农民的收入,增加农村就业机会,还能够在农村形成品牌经济,带动品牌效应。要以农村现有的旅游资源为开发和发展基础,加强对低碳旅游资源的创新开发力度,构建农家乐旅游的新形态。开发农业观光旅游模式,首先要保护农村当地原有的自然景色,在此基础上开发农业高新技术,将农产品作为农业加工的突破口,大力发展农业观光旅游服务业务,将旅游业融入至低碳农业经济之中,带动低碳农业经济的发展,例如发展农业生态种植园参观、农业主题公园、农家乐等旅游业务[4]。

4结论

低碳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低碳农业的发展,低碳农业是低碳经济的一部分。低碳农业的发展应将农业经济与生态系统相结合,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加强开发和利用清洁资源,实现环境保护,从粗放经济发展模式向集约型转变,降低资源消耗,减少污染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加强农业低碳生产、环境保护、生态涵养、文化旅游等各项功能的融合,实现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冯蛟.从低碳经济时代消费者行为特征看休闲农业的发展以宁夏休闲产业发展为例[J].农业经济,2010(10):38-39.

[2]胡新良.低碳导向型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机制构建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2.

[3]刘国斌,党美丽.低碳经济时代吉林省县域经济生态旅游发展研究[J].东北亚论坛,2011(1):114-120.

[4]张蓓.低碳经济视野的都市农业旅游:政府行为与市场边界[J].农业改革,2011(2):62-68.

[5]涂洪强.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的构想与建议[J].中国市场,2015(16).

上一篇:农业技术创新范文 下一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