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的诗歌范文

时间:2023-03-10 03:39:00

爱国的诗歌

爱国的诗歌范文第1篇

关键词:爱国主义 诗歌 杜甫 陆游

我国有许多优秀的爱国主义诗人,他们的爱国主义诗歌也被我们广为传颂。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很多诗人都怀揣着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把爱国主义融入到自身的作品创作当中。屈原把他对国家的热爱之情融入了《离骚》当中,并被后世所仿效和发展。在唐朝,杜甫受屈原的影响很大,他继承和发扬了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写出了流芳后世的爱国主义诗歌。杜甫的爱国主义诗歌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将我国的爱国主义诗歌推向一个崭新的高度。南宋时期,由于受到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侵略,当时国家受到屈辱,所以陆游把自己的爱国之情融入到诗歌创作当中,他用其一生的时光来抒发自己的爱国热情,直到弥留之际还表达了“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爱国热情。通过杜甫和陆游的爱国诗歌,我们可以看到两位诗人的爱国之情,我们通过对他们二人的爱国主义诗歌进行对比,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继承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对我们也有很好的教育意义。

一、从成长和生活环境角度来杜甫和陆游的爱国主义诗歌

杜甫和陆游都是从小受到中国传统教育,儒家的正统思想对他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儒家所提倡的“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是他们的理想。但是由于时代的不同,国家处于乱世,自己时运不济、壮志难酬,不能够被朝廷所重用。杜甫曾经在朝为官,但是安史之乱以后,他到处飘零,生活也非常艰苦。而陆游在年轻时候也做过官,但是由于自身遭到排挤,不能够施展自己的才华。这种生活背景使他们更多地看到了百姓的疾苦,使他们的诗歌当中更多地体现出对人民的怜惜之情。在他们的诗歌中把爱国主义和爱民结合在了一起,这也是他们爱国主义诗歌的一个很显著的特征。

从当时的社会背景中分析,当时他们所生活的社会中,人民受到残酷的剥削和压迫。杜甫和陆游对当时人民的疾苦都非常的同情。而统治者不顾人民的疾苦,继续吃喝玩乐,杜甫和陆游站在人民的立场和角度,对统治者的骄奢淫逸进行揭露,不断地批判黑暗的现实。在杜甫的诗歌当中就描写出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社会现实。在他的诗歌当中很多都是在揭露统治者的昏庸;在陆游的诗歌中,很多都是揭露统治者对于人民的剥削,反应出黑暗的社会现实。其创作的《秋荻歌》,就痛斥了官员的残暴和对人民的残酷压迫。

杜甫和陆游两位诗人都从人民的立场出发,深刻地揭露社会现实。这与他们长期和普通人民生活在一起,与之产生了浓厚的感情有深刻的关系。他们希望通过他们的自身努力来为人民减轻痛苦。他们把普通的农民作为朋友,在内心深处与他们产生共鸣。

在杜甫和陆游的诗歌当中,含有很有希望国家和平安定,希望国家能够统一的元素。杜甫经历了安史之乱,自己经历了颠沛流离,他看到了战争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灾难和痛苦,所以他不希望看到战争的发生。在他所著的诗歌《春望》当中就写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在这首诗歌当中,诗人抒发了希望祖国统一,国家太平,人民能够不再流离失所的美好愿望。而当国家收复失地之后,杜甫也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抒发了自己的喜悦之情:“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在这首诗歌当中,诗人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对于祖国收复失地之后的兴奋。但是在杜甫的诗歌当中,像这样的好消息太少,很多时候都是坏消息。所以他的诗歌总体来说还是略显沉重。

二、从爱国爱民的角度,来分析杜甫和陆游的爱国主义诗歌

在陆游的一生之中,他把抵抗外族的入侵,维护国家的统一作为自己的志向。在他的诗歌当中,很多地方都表现了希望能够为国家的统一和安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的愿望。陆游的一生都志在恢复国家统一,虽然他这个信念屡遭打击,但是他丝毫没有动摇。陆游在年轻的时候曾经在自己的诗歌中这样写道:“报国计安出,灭胡人未休。”随着年龄的增长,陆游的爱国主义热情丝毫没有降低。在他老年的时候,他还在他的诗中这样写道:“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

杜甫和陆游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们二人都把自己的爱国热情与民生、爱民很好地结合了起来。在他们的诗歌当中,描写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在杜甫的诗歌当中,描写过老妇、老翁、官兵、贵族、军阀、恶吏等等。他还在自己的诗歌当中对这些人物的形象进行对比,这样来突出人物间的矛盾。就诗歌创作与人民的疾苦相结合的角度,杜甫无疑是所有诗人当中做得最好的。

陆游的诗歌相对于杜甫来说,与人民的结合就少得多。由于他一生郁郁不得志,但是很多时候是在朝为官的,即使不做官也不用为衣食所担忧。这使得陆游没有像杜甫那样深入了解人民的疾苦。所以,陆游对人民的苦难的理解并没有杜甫深刻。

在陆游的诗歌当中,很多时候关注的是国家的战事,他把家仇国恨融入到自己的诗歌当中,陆游希望能够为国家上阵杀敌,在他的诗歌当中处处都体现出忧国爱国的感情。他想要为国家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在陆游的诗歌当中,处处都透露着慷慨激昂的热情,这样的诗句在杜甫的诗歌当中是很难找到的。杜甫虽然有忧国忧民的感情,但是他毕竟为文人,不能够上阵杀敌。而陆游从小就习武,身上具有侠义之气,所以在他的诗歌当中,很多地方都抒发了自己希望能够上阵为国而战的思想。

杜甫和陆游同为我国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杜甫被人们称之为“诗圣”,陆游也是南宋诗人当中杰出的代表性人物。他们二人的诗歌对后世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师承关系上,陆游也向自己的前辈杜甫进行学习,在他的诗歌当中,吸收了杜甫诗歌的精华。他们都属于现实主义诗人,但是他们在诗歌的风格方面的差异比较大。杜甫的诗歌中比较重视诗歌的韵律性,强调诗歌的抑扬顿挫。而在思想方面,杜甫的诗歌更多是体现出社会的现实,显得比较凝重。这种诗歌风格与杜甫的生活环境是密不可分的,杜甫作为一个爱国爱民的诗人,面对社会黑暗的现实,自己又不能够救助国家和人民,他显得非常的无奈。在陆游的诗歌风格中,更多的是突出了自己的开朗洒脱之情,虽然他一生也是郁郁不得志,但是他丝毫没有哀伤,更多的是体现出了自身的侠义之情和对生活的热爱。

虽然杜甫和陆游的诗歌风格不同,但是在他们的诗歌当中都表现出了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在杜甫的诗歌当中更多的是描述社会的现实,而陆游的诗歌更多是抒发自己的感情。杜甫的诗歌是为我们讲述了一段历史,而陆游的诗歌是为我们表达了激昂的爱国热情。在杜甫的诗歌当中,处处都体现出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意识。在陆游的诗歌当中,处处都彰显着诗人的侠义之气。

杜甫和陆游所创作的爱国主义诗歌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两座高峰,虽然他们的爱国主义诗歌有着差异之处,但是都值得我们去深刻地体会和学习。通过对他们爱国主义诗歌的学习,能够更好地激发现代人的爱国主义热情,给我们的爱国主义以新的启迪。

参考文献

[1]傅庚生.杜甫论集[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

[2]游国恩.中国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爱国的诗歌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国古典诗词 杜甫 思想政治教育 文学功用

一、引言

中国的古典诗词是中国人民的劳动艺术结晶,其中凝聚了诗人很多的思想情感和品德操行,生活阅历和时代背景也都蕴含在其中,对当今的大学生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通过在思想政治课堂上引入中国古典诗词的教学,可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和思想觉悟的提升。当代大学生现在普遍忽视了文学课程的学习,造成了文学素养整体上偏低的现状,但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贯穿了大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师担负着大学生思想道德和人文素质涵养教育的重要任务,因此要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将中国的古典诗词带入到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让学生从中领悟更多的东西,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杜甫是唐朝的一位大诗人,一生创作了大量的爱国主义诗歌,诗歌作品深刻地反映了诗人自强不息、忧国忧民的主题。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上对杜甫一系列诗歌的解读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树立崇高的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杜甫诗歌的爱国主义教育主题

在中国一千二百多年前,有一位从朱门外,叛军营,栈道旁,茅屋中提起笔的人,从一个从广阔视角来通过诗歌反应社会战乱现实和人们的流离失所,“国破山河在”的悲伤,记录了当时饱受战乱之苦的劳动人们的悲惨经历,抒发了诗人的忧伤和气愤,真实地记录了安史之乱前后几十年间的历史面貌。他就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杜甫。

从文学文献资料统计来看,杜甫的诗歌现存有一千四百多首,诗歌都是围绕诗人所处的时代环境和诗人个人的人生遭遇而进行创作的。在这些众多的诗歌里面,有些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有的表现了诗人对生活在水深火热战乱中的劳动人民的同情,有的则是表达了自己的政治抱负,有的则是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忠诚和眷恋之情。这些诗歌无不都深刻地体现了杜甫的爱国之情和爱国之心,爱国思想成了杜甫诗歌的主题。

杜甫的一生比较坎坷,屡试不第,献赋未成,所以仕途梦想也就此破灭,也让他对国家的统治忧心忡忡。生活艰难所迫让杜甫开始正视自己生活的现实,终于吟唱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千古名句。在安史之乱以后,长安城沦陷,杜甫被叛军所俘,押至长安,亲眼看到了国破家亡的惨景,写出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出自杜甫的《春望》)这样感人至深的诗句。

杜甫的诗歌之中包含了这么多的爱国主义主题,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诗歌载体,对其中所蕴含的思想进行解读,让学生从中国古典诗歌中学到更多的东西,一方面提高自身的国学文化素养,一方面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三、杜甫诗词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学功用解读

(一)培养学生对于祖国山河的热爱和歌颂之情

在杜甫的大部分诗歌里面,都对祖国的大好河山进行了赞美和歌颂,诗歌的高度概括性,内容的广阔性和深刻性,真挚性都达到了一个后人无法企及的高度,成为了后代诗歌创作的楷模。

在杜甫的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关于对祖国大好河山,名川名山描写的诗篇,杜甫从二十岁起,先是在南方游走了吴越等地,之后又在北方游历了齐赵,过了“裘马清狂”的生活,亲自饱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中年的杜甫寄寓京华,晚年漂泊各地,只要是足迹可以到达的地方都有他的诗作问世。高耸的岱峰,险峻的剑门,秀丽的锦江,奇骏的山峡都出现在了杜甫的诗歌里面。

杜甫在诗歌创作中对于祖国大好河山的赞颂不同于其他的诗人,在对祖国大好河山进行赞颂的时候总是会结合现实的社会生活,抒发自己对于祖国命运的深刻关怀之情。在杜甫的诗歌《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样悲壮的景色描写,表达了诗人背井离乡,一直过着漂泊无依的生活,年老多病,同时国事不宁,重新回到故乡也遥遥无期的忧伤之情。另外在诗歌《春望》中有这样的一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样感人至深的名篇,如果没有心中那颗对于祖国的炽热的心,又怎么能写出这样的诗句呢?

杜甫在诗歌中通过自己的亲身游历描写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可以通过这些诗歌,培养学生对于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要经常走出课堂之外,亲自去领略祖国河山的壮丽和奇秀,从内心深处树立起对于祖国河山的眷恋之情。

(二)培养学生对于劳动人民的同情心

杜甫一生的仕途并不顺利,一直生活在社会中的劳动人民阶层,一直饱受着贫穷和颠簸流离之苦,所以用一种忧郁的目光目睹了唐王朝统治者的奢华无度和劳苦人民悲惨生活的社会现实,特别是在安史之乱中,统治者的横征暴敛让劳动人民是九死一生,忍受着妻离子散的痛苦。

在杜甫前期创作的诗歌里面,很多是对统治者的骄奢淫逸进行批评,表达了自己对于百姓疾苦同情的名篇。比如诗歌《丽人行》:“黄门飞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描写的是杨氏姐妹显赫的地位和繁华的宴饮;诗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对统治者进行了无情的鞭笞,表达了对于老百姓生活的无限关怀之情,也是对那个年代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在安史之乱以后,杜甫曾经沦为胡虏,辗转到了祖国各地,亲自目睹了战争给劳动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所以在这一时期杜甫创作的诗歌也都成为了经典,构成了杜甫诗歌的灵魂主题。在杜甫经过石壕村的时候,亲眼目睹了征兵给人民带来的远赴边疆、家破人亡的惨状;刚刚新婚不到一日的夫妇竟然成为了永别的惨状,花甲老人拜别老妻的无奈,将士们在战场上九死一生的悲壮情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是对渴望回到自己家乡的深刻思念之情。杜甫也因此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如此真实地写“民”的诗人,让我们读起来有着一种患难与共的真实感,同样的遭遇也让杜甫对劳动人民有着深刻的同情。

教师通过对杜甫此类诗歌的归类和解读,可以让学生明白劳动人民群众的伟大和生活的艰辛,帮助学生树立起一种永远和劳动人民心连心的思想观念,时刻想着劳动人民的疾苦,从心里树立起一种忧国忧民的意识,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和文化素养。

(三)培养学生的强烈的民族意识

杜甫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在诗歌中表现出了自己强烈的民族意识,主张民族团结,反对战争和侵略。在自己的诗歌里面,杜甫反对唐王朝对吐蕃和南诏等少数民族进行压迫和侵略,同时也反对少数民族首领对中原地区的侵略和骚扰。杜甫在诗歌中当时表现出来的这种睦邻友好和民族团结的态度,符合各民族的历史发展趋势,在当时具有很大的进步性。

在杜甫后期的诗歌作品创作中,主要多是写安史之乱的,在诗歌中杜甫同样表达了自己维护民族团结和反对外来入侵的民族精神。在诗歌《塞芦子》中,杜甫反对军阀割据混战而提出了正确的军事策略。在诗歌《述怀》中,杜甫表达了想要通过拾遗这个谏官,帮助唐王朝评定叛乱,恢复祖国河山大一统的雄心壮志。“汉运初中兴”则是代指了唐王朝,表达了自己希望唐王朝可以再次恢复以前的模样,从而表达了自己深刻的爱国主义思想。在诗歌《北征》中,诗人杜甫还是时刻缅怀军家大事,终结以复兴希望。在这首诗歌中,诗人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军政大计的谋划,战乱中人民的苦难疾苦以及诗人本身的遭遇都真实、鲜明地反映出来了。

杜甫的诗歌之所以有着这样深刻的爱国主义思想主题和人文之一精神,是因为作者生活在那动荡的社会中,生活面广,接触到了更多的下层劳动人民,对社会生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而在诗歌中进行了最真切的表达。除此之外,在《诗经》和《汉乐府》中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文学作品以及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等的情怀都对杜甫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杜甫继承前人的一切形式又有所发展。各种诗集杜甫都能纯熟运用。杜甫的五言古诗善于描写社会的动乱,民生的疾苦和个人的漂泊。他的七言古诗长于抒写情怀,申述政见;他的五律和七律感情深厚,格调精深,在唐代很少人比得上;他的绝句数量不多,质量上乘,堪与唐代绝句名家媲美。

教师通过对杜甫此类诗歌的分析和解读,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古代诗人强烈的民族意识和责任心,从而也鞭策自己要努力学习,树立正确的民族意识,提高思想觉悟,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涵养。

三、结语

杜甫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在他自己一生所创作的一系列的诗歌中都时刻透着他那颗对于祖国炙热的心,诗歌中同时也反映出他那忧国忧民的思想,诗歌的内涵就更加丰富了,品读杜甫的诗歌,总是会被那沉郁顿挫的诗风深深地感染着,被作品中根植于现实的高度爱国主义和深厚洋溢的人道主义深深震撼。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学宝库中汲取营养,改革课堂教学手段,通过对中国古典诗词的新解读,帮助学生思想觉悟的提高和人文素质涵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鲁金波 治国诗词殷鉴[M].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

[2]徐中玉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3]李青云 唐宋诗词人文精神解读[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7,3

[4]韩萍 古典诗词的德育功能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08

爱国的诗歌范文第3篇

关键词:杜甫;诗歌;爱国意识

I206.2

一、杜甫的人生经历

在绚丽多姿的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盛唐诗歌凭借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了其中一颗不可多得的瑰宝。而在盛唐诗坛中,有两位诗人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一位是以酒为乐、以诗为歌的诗仙李白,而另一位,则是本文的主人公,诗圣杜甫。杜甫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情怀,他关心百姓,将自己融入到最真实的社会中去,将社会中的现实和黑暗都通过自己的诗歌来抒发出来。因而说杜甫的诗,堪称“诗史”。

在杜甫三十五岁以前,也就是开元盛世时期,经济较为繁荣,社会矛盾也未明显地激化,百姓的生活也尚为安稳。杜甫本人的生活也是比较好的,经济状况也不愁,在诗歌创作方面也是游刃有余,受到很多人的尊崇和追捧。因而这个时期他的诗歌也在很大程度上充满着浪漫主义色彩。而在这些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诗篇中,绝大多数描述的都是我国丰富的文化遗产以及祖国壮丽的大好河山。

在杜甫三十五岁以后,安史之乱开始酝酿并不断激化,当权的是李林甫和杨国忠,他们并不重视满腹才华的杜甫,反而经常故意忽视他,贬低他,因而导致杜甫满腔的雄心壮志无处倾诉,为国奉献的梦想无力实现,只能追随达官显贵们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生活,最终还落得有上顿没下顿的悲惨场景,而看到身边那么多挨冻受饿的普通老百姓,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失去了先前较为安稳的生活,是真正的民不聊生。因而这些黑暗的社会现实给予他沉重的打击,诗歌的风格也不再是原来那样充满着浪漫主义色彩,逐渐转向了现实主义风格,更多的关注社会生活与百姓疾苦以及抨击统治阶级的黑暗统治。

在安史之乱最激烈的时期,国家处于危亡之际,民族矛盾尖锐,而朝廷内部的统治却是十分黑暗。因而,他既在诗歌中讽刺统治者的黑暗统治,嘲讽当时兵役制度的无用,同时也在诗中倡导百姓参战,保卫国家。这些复杂的思想感情在杜甫的《三吏》《三别》等一系列作品中均有体现。

从杜甫的人生经历来看,他的一生坎坷,这也使得他的诗歌风格带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并且,在杜甫的诗中所表达出来的爱国思想,也是与他个人的人生经历密切相关的。杜诗现存一千四百余首,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与他所处的社会和自身经历相关的。无论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样感人肺腑的诗句还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激愤情感, 都深刻地展现出了杜甫内心深处的爱国之情。因为爱国,所以希望国家可以改变被欺辱的状态;因为爱民,所以关心民众疾苦,渴望安定与和平。

二、杜甫诗中爱国思想的内涵

(一)对国家的热爱和对祖国山河的歌颂

杜甫的爱国之心,不仅仅是在诗歌中抒发出来,还体现在他的现实生活中。他从来不是一个将自己的享乐置于最首要位置的人,他是一个把自己的人生自觉捆绑在国家命运上的人,更是一个不惜为了国家利益而能够自我牺牲的伟大爱国主义者。他能够将自己的情感完全融入到国家的命运之中去,当社会安定,他才觉得幸福,当听闻前线将士收复失地时,“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为此兴奋不已;当国家遭遇灾难时,他会见花泪流听鸟鸣而心惊,哀叹“万国城头吹画角,此由哀怨何时终”。他即使不在朝野之上,却也忧念时局,关心百姓疾苦,担忧着国家的稳定与安危。杜甫曾在《谒先王庙》中说:“向来忧国泪,寂寞洒衣巾”,这也表达出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与忧虑。无论在何处,也无论在何时看什么样的秀丽风景时,他时刻惦记着朝廷和国家的安危。在《登高》一诗中,看到长江的悲壮美景,他倾诉“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吐露自己漂泊无依的辛酸,反映出国事不宁、国之不国的悲凉。而在另外一系列诗作《秋兴》八首中,诗人从孤城日暮的景致中,怀念起曾经如此繁华的故城长安,诗作营造的氛围悲凉,基调也十分低沉,一股凄冷悲惘的感觉萦绕其中,让人读此诗之时也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又如杜甫描写春日的长安,将昔日繁华的长安城与如今惨败凄冷的长安城作比较:“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表现出了国破家亡的破败景象,抒发了诗人反对战争、渴望和平的美好心愿。而与李白不同,他在观赏壮丽风景的同时,心中想的不是个人的机遇与命运,他更关注百姓疾苦和国家的命运。

(二)对人民的深切热爱和同情心

杜甫抨击统治阶级的黑暗统治,渴望明君来带领朝廷官员和有志之士使国家兴盛强大,同时也对生活在底层的百姓们抱有无限的同情,他关心百姓的生活,也能轻易地融入到百姓生活之中去。不以百姓的命运作为自己加官进爵的垫脚石,而是投入大量的心血和热情去为人民奉献自身。统治阶级差役的对象是劳苦大众,而杜甫也曾深受其害。当杜甫把他的受害感受用诗歌表达出来时,无数的穷苦百姓也能够感同身受,体会到那种无奈与无力反抗的切肤之痛。而诗人对待普通老百姓的态度,恰好与揭露和讽刺统治阶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杜甫不畏权贵,“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一句诗则明显地揭露出了统治阶级利用自身的权势,压榨和剥削贫苦百姓,自己吃喝享乐,而将百姓置于颠沛流离的状态。在《负薪行》和《最能行》中,他歌了夔州妇女的勤劳和峡中舟子的勇敢,并且反问那些鄙视他们的人道:“若道巫山女粗丑,何得此有昭君村?”杜甫从来不是纸上谈兵,他身体力行,实地去体验人民的生活,感受他们的辛苦,在唐朝由盛而衰的这段时期,他的诗歌反映了广大人民在战乱中、在赋税剥削和不合理兵役制度压迫下的痛苦遭遇。而在战争中,许许多多的穷苦人家为了获得最基本的生活资源,被迫卖儿卖女,“伤时苦军乏,一物官尽取。嗟尔江汉人,生成复何有?”杜甫发出悲痛的质问,虽然当时自身生活也是异常艰难,但他仍旧不忘关怀贫苦百姓。“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是杜甫关怀、同情人民的博怀的真实写照。“若道土无英俊才,何得山有屈原宅?”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杜甫深知这个道理,他关怀民生,关心百姓疾苦,为民忧而忧,一民乐为乐,他真正做到了爱国爱民,这种深厚的爱国精神也在他的作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三)强烈的民族意识

杜甫生长在一个传统的儒学家庭中,他的祖父和父亲也都是很有名气的人,祖父更是杜审言更是是初唐有名的诗人。而杜甫父亲曾任职奉天令,他一直秉承着“仁者爱物”“饥溺关心”的思想。因而在家庭的影响下,杜甫也十分崇尚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这也使得杜甫拥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的民族责任感。杜甫非常希望看到民族团结,社会安定,所以看到唐朝被其他的民组所欺辱,因战乱而民不聊生的时候,他的内心是极其痛苦的。在杜甫的很多诗歌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诗作中有反对李唐王朝对其他的民族进行侵略的,如吐蕃,南诏等,又反对少数民族统治阶级对中原的侵扰和掠夺。诗人赞同民族和睦友好的这种态度,符合各民族利益和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有很大的进步性。所以在杜甫后期的作品中,大多是叙述安史之乱或者是与其他民族进行战争的,但这些诗中有抒发的是杜甫对于恢复李唐江山,社会安定、民族团结,反对外来入侵的那种急切的渴望。在《塞芦子》中,他反对军阀割据,而提出正确的军事策略。《述怀》中,杜甫表现出想以拾遗这个请要的谏官,对唐王朝讨平叛乱、恢复统一的大政有所作为。“汉运初中兴”喻唐,希望国家恢复统一,表现出诗人的爱国思想。《北征》中,诗人缅怀军家大事,终结以复兴希望。在这首诗中,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军政大计的谋划,战乱中人民的苦难疾苦以及诗人本身的遭遇都真实,鲜明地反映出来了。无论是《塞芦子》还是《述怀》,亦或者是《北征》,这些诗作都无一例外地表现出了诗圣杜甫的民族主义精神,他在努力践行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人生目标。

三、结论

杜甫的伟大,不在于他创作出了多少优秀的诗篇,而在于这些诗篇中,倾注了他对国家的热爱、对百姓的关怀,具有人情味。同时,“诗史”意味的诗篇,生动地展现了当时社会的整体状况与社会矛盾,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杜甫有着“济时爱死”的献身精神,梦想上前线为国奋斗,不惧自身安危抨击统治阶级的黑暗;他“疾恶信如仇”,对于伤害到人民或者是国家利益的行为,坚决反抗,敢于斗争。杜甫的爱国主义意识,在他无数的诗篇中都得到了体现,爱国,是他创作的动力,也是创作的目的,他也希望通过自己创作出来的诗歌,能够鼓励更多的人站起来,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而奋斗。虽然这一切在那个统治黑暗的时代不能够实现,但这种爱国主义意识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散,反而会更加的坚固,长留于人们的心中。此外,这种爱国主义意识,在当今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纷繁复杂的情况下,对国人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也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杨海云.坎坷人生路 悠悠爱国情――浅论杜甫诗歌中的爱国情结[J].甘肃教育.2011年15期.

[2]程V让.浅论杜甫的爱国思想[J].文教资料.2010年01期.

[3]唐艺.论杜甫诗歌中的爱国精神[J].青年文学家.2014年24期.

[4]王旭.杜甫责任意识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4年.

爱国的诗歌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艾青;杜甫;相似;不同

因为教授《大学语文》之缘故,对现代诗人艾青有了切身的研究和了解,在教学艾青诗歌《北方》时体会到他的风格是忧郁的,这种情绪弥漫在艾青所有重要的作品中,是构成其诗艺术个性的基本元素,《大堰河―我的保姆》是如此,《我爱这土地》同样如此。《北方》诗中很多词语都喻示着忧郁,充满着忧郁的思绪;在悲哀的国土的写实性的描绘中,渗透了作者忧郁的主观情感。但这忧郁不是悲观和绝望,而能给人以力量,诗中作者将忧郁化作了坚强。

我由此想到了唐代的大诗人杜甫的诗歌沉郁顿挫的特点,感觉两人有太多的相似之处。因此写下来供大家参考。

第一点就是两人的命运太相似,两人的爱国情感也相同。杜甫胸怀爱国主义的情感,他不论是被安史叛军拘押在长安的一年中也好,还是长期漂泊在大西南的四川两湖一代也好,无论是在皇帝身边做左拾遗的卑微的小官时期也好,还是被赶出朝廷流落四川两湖一带也好,无论生活如何走投无路,他的诗歌始终贯穿着一种忠贞不渝的爱国主义思想。艾青也是如此,他解放前从1932年-1936年坐过的牢房3年,解放后从1957年到1979年被戴上的帽子被发配到黑龙江和新疆劳动改造达21年之久,但是他的诗歌始终没有改变那爱母亲爱祖国爱土地的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

第二点相似之处就是两个人有相似的诗歌特点。艾青的诗歌风格是“忧郁”中有坚韧,悲伤中有顽强。其中的代表作《北方》和《我爱这土地》都表现出同样地个性特点。杜甫的诗歌风格是“沉郁”顿挫。根据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的解释是:杜甫是一位系念国家安危和生民疾苦的诗人。动乱的时代,个人的坎坷遭遇,一有感触,则悲慨满怀。他的诗有一种深沉的忧思,无论是写生民疾苦、怀友思乡,还是写自己的穷愁潦倒,感情都是深沉阔大的。他的诗,蕴含着一种厚积的感情力量,每欲喷薄而出时,他的仁者之心、他的儒家涵养所形成的中和处世的心态,便把这喷薄欲出的悲怆抑制住了,使它变得缓慢、深沉,变得低回起伏。个人的悲痛变成了对于百姓苦难的深沉忧思,留下了无穷韵味。沉郁顿挫,是杜诗的主要风格。沉郁,是感情的悲慨壮大深厚;顿挫,是感情表达的波浪起伏、反复低回。其代表作“三吏”:《石壕吏》 《新安吏》 《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 《无家别》 《垂老别》就是其诗歌风格的典型代表。

第三点相似之处就是两个人都是忠实厚道的正直之人。杜甫深受儒家仁义礼智信的思想的影响,对国家忠诚,对朋友仁义,对人民仁爱,对敌人憎恨。他的诗中的爱国主义的情怀,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对李白的友情,对敌人的愤怒都表现的淋漓尽致。艾青爱母亲,爱兄弟,爱祖国,爱土地。他从小生活在农家,与人民有割不断的亲情,《大堰河―我的保姆》抒发了对养育自己长大的保姆的深深的敬意与怀念,对他的那些兄弟们也念念不忘,《我爱这土地》抒发了自己对养育自己的国土的礼赞和对祖国的深沉的爱:“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作者以一只鸟生死眷恋土地作比,形象抒发了深沉而真挚的爱国情感。诗人艾青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更能表达诗人为祖国前途、命运担忧,心力交瘁的情状。《北方》诗中第四节反复咏唱着“…… 我爱这悲哀的国土,…… 我爱这悲哀的国土,…… 我爱这悲哀的国土,……”

即使被劳动改造了21年,他的感情世界依然不改对祖国的歌颂。1957年被错划为分子,1958年到黑龙江农垦农场劳动,1959年转到新疆石河子垦区。1979年彻底后,写下《归来的歌》、《光的赞歌》等大量诗歌。

从以上对比看出艾青的确是一个忠实厚道的诗人,关心民生疾苦,关心国家命运,追求光明,歌颂祖国,表现了一个爱国主义者的始终不渝的赤子之心。

第四点:艾青和杜甫生活的时代有很多相似之处。艾青生活经历了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解放后的各种反右运动,等许多动乱的年代,合计坐的牢3年,被打成劳动改造21年之久,合计24年,可以说命运命运多舛,身世坎坷。但却无法改变他对祖国对人民的忠贞与热爱。杜甫历经唐代由开元盛世向安史之乱的急剧变化的年代,时代有高峰跌倒低谷,杜甫的命运也在这跌宕起伏的象过山车一般的时代起伏跌宕。饱受战乱、贫困、饥饿、和病痛的困扰。但是他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和对人民的痛苦始终念念不忘。

可见两人所处时代都是中国历史上急剧变化的时代,伴随着动乱战争饥饿与苦难,两个人的命运都遭受了时代的打击。时代有相似之处,命运同样具有相似之处。

第五点,两人都是天生就是诗人。杜甫被称为诗圣,构成了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第二座高峰。艾青被当代人称作是中华民族的诗坛大师,我国现实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又是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诗坛的巨匠之一。他的诗作被译成三十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并荣获过法国文化艺术最高勋章、葡萄牙自由勋章等国际文化奖。艾青为我国诗歌的繁荣发展倾尽了毕生精力,做出了卓越贡献,影响到老中青几代诗人。他是继郭沫若之后中国新诗的又一面旗帜,被聂鲁达称为“中国诗坛泰斗”。

两个人都是属于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他们各自用自己的诗歌反映了自己的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杜甫的诗歌被称为唐代的史诗,艾青的诗歌创作,真实而又深刻地反映了我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巨大变革,他的诗歌同样被当代人时代的史诗。艾青是当之无愧的时代的歌手,人民的诗人。

他们都从理论上和诗歌创作的实践上代表了不同时代的诗歌的最高成就。杜甫诗歌创作是中国格律诗的最杰出代表,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艾青的诗歌作品有解放前的诗集《北风》、《大堰河》(1939年)《火把》(1941年)《向太阳》(1947年)《黎明的通知》《欢呼集》《宝石的红星》《春天》等,笔触雄浑,感情强烈,倾诉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情感。解放后的诗集有《欢呼集》《春天》。从1936年起,艾青出版诗集达20部以上,还著有论文集《诗论》《新文艺论集》《艾青谈诗》,以及散文集和译诗集各1本。他的作品被译成10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诗人,在世界上也享有声誉。

抗战期间成为他创作的高潮期,出版了《北方》、《向太阳》、《旷野》、《火把》、《黎明的通知》、《雷地钻》等9部诗集。诗作倾诉着民族的苦难,歌颂了祖国的战斗,渗透着时代气氛,笔触雄浑,气势壮阔,情调奋发昂扬,到了延安以后,创作风格所起的明显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著有诗集《宝石的红星》、《黑鳗》、《春天》、《海岬上》。

1948年以后发表了《在浪尖上》《光的赞歌》《古罗马的大斗技场》等二百余首诗作。出版了《艾青选集》等。另有论文集《诗论》《论诗》《新诗论》等著作。 1976年重又执笔,出现了创作的另一个高潮。创作有诗集《彩色的诗》《域外集》,出版了《艾青叙事诗选》、《艾青抒情诗选》,以及多种版本的《艾青诗选》和《艾青全集》。诗集《归来的歌》和《雪莲》曾获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新诗奖。

两个人的不同之处也有不少。

首先是两人的诗歌形式风格和语言不同。杜诗是严格的古典格律诗,押韵、平仄、用典、对仗皆工,而艾青的诗歌则是当代的自由体白话诗歌,艾青是新诗史上自觉而有力的自由诗体的提倡者,认为它“受格律的制约少,表达思想感情比较方便,容量比较大──更能适应激烈动荡、瞬息万变的时代”。艾青的诗歌不受外在形式的拘束,没有均齐的段式、划一的句数、字数,没有一贯的韵脚,是典型的自由体诗。语句朴素、长而舒缓,在奔放与约束之间、变化与一致之间、参差错落与均匀和谐之间、繁复与单纯之间,找到了一个恰切的结合点,有很浓重的散文气息。艾青的诗歌语言富有节奏感,各个层次之间、各句之间、各个词语之间的停顿、衔接和转折,都应和着语言的自然节奏,加上各部分中主导语句的适当反复,全诗产生了一股内在的旋律,更加强了诗的美感。

第二点不同就是杜甫是旧时代的知识分子的士大夫阶层,他们的思想观念是以儒家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思想观念为核心。艾青则是新时代的具有世界眼光的时代大诗人,他具有画家的眼光与感觉,他的诗歌不仅具有自由诗歌的体征,还具有独特的绘画之美。所选意象具有独特的时代气息、地域特点、和不同的季节特征。譬如《北方》所写内容是38年秋冬之交地处北方潼关附近的中国北方的特有的内涵。狂风、沙尘暴、艰难前行的行人和疲惫的驴子,以及枯死的树林、低矮的房屋、干涸的河道、惊慌难逃的大雁等意象构成了特定时代的特定季节的特定地域的鲜明的风物。与南方的气候风物形成鲜明的对比。作为曾在艺术之都巴黎专业研习美术的画家,诗人又有着画家的感受力,以及对色彩、光影、形体等的敏锐的捕捉力。在本诗中,他充分发挥了这一特长,以素描的笔法,勾勒出一幅幅富于动感的北国乡土的风景画面,形象、生动、准确、传神。诗人把主体的思想感情融入感觉,进而发挥多层次的联想,创造出明晰而又具有广阔象征意义的视觉形象:诗中色调、光彩、形象兼备,它们不仅是感觉和印象的捕捉和记录,而且是一种暗示和象征。例如在表现“土地”意象时常用的“灰黄”色调和“暗淡”的光,就有力地暗示了现实中深沉的悲哀和凝重的不幸,也浸润着诗人忧郁的情思。

爱国的诗歌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激情的抑制和消退以及与此相关的高华绚丽的诗歌风格的消失是从唐诗转向宋诗的重要表征,而陆游诗中至死不渝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对前妻的沉痛追念,于国于家构成其诗歌情感最强烈的两翼,抒情方式有回归李白、杜甫的趋向,这对过于冷静、内敛的北宋诗风是一种反拨,在宋代诗歌史上有着独特的价值与意义。

陆游在宋代诗歌创作中有着崇高的地位,刘克庄称其为“过江后一人”(《题放翁像二首》),赵翼甚至认为“宋诗以苏陆为两大家、一而不知陆实胜苏也”(《瓯北诗话》),在这样的评价中已注意到了苏、陆诗歌的差异性。其实,推而言之,陆游的诗歌和以苏轼为代表的北宋诗歌的确有了较大的差异,特别是在诗歌强烈的抒情性上,陆游的诗歌堪称宋诗中的“另类”。

吉川幸次郎先生在认真考察唐宋诗的抒情流变趋向后说过“在陆游的诗中,有一种对于往往过于冷静的北宋诗风进行反拨的倾向……抒情的复活是通过这个大诗人的行动型性格才结出果实的”。的确,北宋诗歌的发展在唐诗之后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面目,从唐诗到宋诗,激情的抑制和消退以及与此相关的高华绚丽的诗歌风格的消失是很明显的一个现象,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宋诗是作为对唐诗的反题而出现的”。宋代诗歌抒情趋向出现这样的转化,首先根源于宋代文人的文化性格和生活态度。在北宋,严峻的边防形势和激烈的新旧党争都使得士大夫诗人很难保持唐人那种热烈张扬的性情,再加之老庄淡泊无为的思想的复归和禅宗随缘任运思想的流行,宋人的精神面貌和人生态度更趋于理性、沉稳、淡泊,“宋代文人的生命范式更加冷静、理性和脚踏实地,超越了青春的躁动,而臻于成熟之境”。于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成为宋人激赏的人格范式,正如洪迈在《容斋随笔》卷十四中所作的形象描述:“士之处世,视富贵利禄当如优伶之为参军……见纷华盛丽,当如老人之抚节物……遭横逆机,当如醉人之受骂辱,耳无所闻,目无所见,酒醒之后,所以为我者自若也,何所加损哉?”这样的文化性格和生活态度与唐人相比是沉潜内敛得多了,反映在诗歌创作中,就少见“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篙人”式的得意,也少见“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式的痛苦呼喊,情感抒写中避免了大悲大喜的过激倾向。

另外一方面,北宋诗歌情感抒写的转向也与宋人对诗歌这种文体的重新定位有关。词在晚唐五代的兴起和渐趋成熟.为宋人私人化感情的抒泄提供了一种最为适宜的形式.而诗文的政教色彩和正统地位更加突显出来.作为显示正统士大夫身份学养襟怀的诗文作品中有效的收敛了大悲大喜的肆意泛滥也正在情理之中。在北宋欧阳修的诗作中,这一特点已很明显,如其《戏答元珍》写于贬滴之中,这样的题材如放在李白、韩愈这样唐代大家的手中,不知会激起多么深重的身世悲慨、引发多么巨大的情感能量。在欧阳修这里,虽有滴居山乡的寂寞、怨愤、伤感,但是情感的处理却极为平稳内敛,“行见江山且吟咏,不因迁滴岂能来”(欧阳修《黄溪夜泊》),一种旷达以待、宠辱不惊的士大夫人格风范已经成形。所以,真正的宋诗的面目是在欧阳修及他的“左右骏”苏舜钦、梅尧臣这里才显现的。

对宋代诗歌抒情趋向的这种转化,后世评价中往往与唐宋诗之争纠结在一起,褒贬不一,但如果从诗缘情这一命题出发,宋诗以理节情虽然创立了不同于唐代诗美的另一种诗歌美学范式,但激情的消退最终使得北宋诗歌走人书斋,专注于诗技的研练却是不争的事实。在这一背景下,陆游诗歌对冷静的北宋诗风的反拨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特别是在南宋中后期“暖风燕得游人醉,便把杭州作汁州”(林升《题临安邸))的浮靡世风诗风中,陆游的爱国主义诗章中强烈的爱国情怀抒发无异于黄钟大吕,正如梁启超所言:“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消尽国魂空。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读陆放翁集》)。

其实,南宋诗歌“抒情的复活”并不始于陆游。靖康之难的爆发,对于养尊处优的北宋文人士大夫无疑是天崩地裂的巨变,徽、钦二宗被金人所掳,极大的刺伤了宋人的民族自尊心。在这样的国家变乱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优雅姿悉已不可能保持,很多诗人带着国破家亡的彻骨之痛颠沛流离,在这种环境中的诗歌创作便撼弃了北宋那种沉静脱俗的面目,有了大悲大喜或悲喜交加的抒写,特别是江西诗派的几位重要诗人的创作变化值得关注。陈与义,这位位列江西诗派的三宗之一的诗人,经历了乱离之后,抛弃了江西诗派的家法,真正的从精神实质上学习杜甫,感时伤乱,优国优民,如其《伤春》,堪与杜甫《春望》比美。感时抚事,悲喜交加,诗情的优愤深广已和南渡前的平稳内敛大不一样了,所以,杨万里认为陈与义后期“诗风已上少陵坛”(《跋陈简斋奏章》)。其他的如吕本中、曾几等人的诗歌创作也有类似的变化,而曾几作为陆游学诗人门的师长,其“一饭不忘君,殆与杜甫之忠爱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茶山集》)的强烈的爱国情怀对陆诗抒情性的形成是意义深远的。

陆游诗歌强烈的抒情性的形成一方面根源于时代、家世。陆游生于靖康之难前夕,随其父陆宰辗转流徙,饱经战乱之苦。“我生学步逢丧乱,家在中原厌奔窜”(《三山杜门作歌》)。父亲陆宰是一个学者和藏书家,同时也是一个坚决的主战派,所以陆游回忆说:“某少长矣。一时贤公卿与先君游者,每言及高庙盗环之寇,乾陵斧柏之优,未尝不相与流涕哀坳,虽设食,卒不下咽,引去,先君归,亦不复食也”(《跋周侍郎奏稿》)。幼时“亲见当时士大夫相与言及国事,或裂皆嚼齿,或流涕痛哭,人人自期以杀身诩戴王室”(《跋傅给事贴》)。另外,陆游所师从的曾几也是一位爱国主义诗人,“略无三日不进见,见必闻优国之言”(《跋曾文清公奏议稿》)。现实的苦难、家教、师教对陆游思想影响都非常深刻,使他从小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观(大散关图)有感》)的雄心大志,并激励陆游终生为恢复大业鼓与呼,由此而产生了感人至深的大量的爱国主义诗歌。

另外一方面,陆游的个人性情以及在南郑前线的一段火热的军中生活与其诗歌抒情风格的形成关系很紧密。陆游的诗歌创作道路与其生平经历相适应,按照清代赵冀《瓯北诗话》的说法,陆游诗歌有三变,即少工藻绩,中务宏大,晚造平淡。陆游学诗。与当时多数人一样,从江西诗派人手,童年喜读吕本中的诗,私淑吕氏,从十八岁开始,又师从曾几,但其富于浪漫情趣的性格却是江西诗派昏法拘束不了的,所以一旦外在环境的激发,其诗就以明朗瑰丽的语言、悲壮磊落的情调,发为激越豪迈的声音,自成一家。人蜀以后的经历就证实了这一点。乾道六年(1170),陆游被起用为夔州通判,开始了他一生中最为重要的八年人蜀生活。在陕南南郑王炎幕府中,在这宋金交界之地,陆游过栈道,人剑阁,奔驰各地,与前方战士同射骑、出猎、饮酒、彩舞、警惕敌情、枕戈待旦,度过了一段火热畅情的军中生活,从而写下了大量慷慨激越的爱国佳作。从戎南郑,找到了最适合陆游情感性情的宏肆奔放诗歌风格,是对其才华的解放,达到了“不摄江西篱下迹,远追李杜与翱翔”(姜特立《陆严州惠剑外集》),所以陆游大量的爱国主义名篇都产生在这之后,如《金错刀行》、《关山月》、《胡无人》等,为了纪念这段难忘的生活,他把平生诗文集分别命名为《剑南诗稿》和《渭南文集》。也就在这个时期,真正的形成了其诗歌强烈的抒情性,把南宋初就已出现的“抒情的复活”倾向推向了高潮。

陆游诗歌的题材广泛,“一草一木,一鱼一鸟,无不裁剪人诗”(赵冀《瓯北诗话》),但从其抒情的强度而言,爱国主义情感抒写无疑是其诗歌的最强音,贯穿其一生的作品,至死不渝。八十一岁高龄时仍然慷慨高歌:“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老马行》),临终绝笔诗《示儿》念念不忘的仍是抗金恢复大业:“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但陆游并没有停留在抒发内心优念家国的思想感情之上,或者停留于从旁观者角度指点责令当权者和将土去抗金光复中原,他要求自己直接投人到火热的对敌战斗中,以身许国,“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战死士所有,耻复守妻擎”(《夜读兵书》),表现出为国献身的壮烈情怀,这在唐代边塞诗中反复赞颂的精神在南宋的陆游诗、辛弃疾词中得到了有力的回响。所以,在陆游的诗中常可看到其不甘以诗人终老的抒写,如《剑门道中遇微雨》:“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人剑门"。令人落魄“消魂”的乃是诗人此时从汉中业已解散的王炎幕府赴成都范成大幕府,就此结束了火热的军中生活,诗中蕴含着对失地未收,报国未成,并不甘心充当行吟驴背的诗人的复杂矛盾心情。陆游称自己“本意灭虏收河山”(《楼上醉书》),而只是在失意之后,“蹭蹬乃去作诗人”(《初冬杂咏》),所以他在诗中始终以一个抗敌志士的身份去为恢复大业抗争呼号,这就是在绍兴和议后,宋金对峙渐成定局,文坛上爱国主义呼声渐弱的情况下,陆游仍能高唱爱国主义旋律的重要原因。陆游所担心的是“后人但作诗人看,使我抚几空咨磋!”(杨大鹤《剑南诗钞序》引)。所以杨大鹤说:“放翁非诗人也·一论其世,知其人,考其志,以放翁为诗人而已可乎?知放翁之不为诗人,乃可以论放翁之诗”(同上)确为精辟之见。

其爱国主义激情的核心是“王师北定中原”,所以一部《剑南诗稿》处处“皆寄意恢复”(叶绍翁《四朝闻见录》),直抒者如《金错刀行》:“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千年史策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磷峋。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个人的功业热情、幻想源自于对恢复大业的坚定信念,风格雄肆奔放。陆游这种炽烈的爱国主义情感除直抒之外,还渗透在各种题材之中,正如《唐宋诗醇》卷四二所评:“其感激悲愤、忠君爱国之诚,一离于诗,酒酣耳热,跌宕淋漓。至于渔舟樵径,茶碗炉熏,或雨或晴,一草一木,莫不著为歌咏,以寄其意。”

与陆游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相伴随的是志士失路之悲,在情感强度上与其爱国热望抒发是等量的。陆游所处的朝代,绍兴和议订立,宋金对峙已成定局,恢复的希望已经渺茫,庙堂之上文恬武嬉,讳言用兵,屈辱苟和,划疆守盟已成为基本国策,在此局势下,必然地造成了爱国志士报国无门的悲剧:“生逢和亲最可伤,岁荤金絮输胡羌。夜夜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陇头水》)所以陆游诗中多写壮志难酬之悲愤,如《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龚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从中可看出陆游所经历的乃是一个由激昂到消沉的时代,其对恢复事业也由追求而幻灭,塞上长城的自许被投闲置散,无所事事的命运暗暗消磨了,只余下对诸葛亮的一腔企羡。这种沉重悲愤的心情是当时社会政治的典型反映。

陆游的一生,与抗金恢复大业紧密相连,所以其诗歌的题材内容有着强烈的现实政治色彩,但是,其诗中执著的爱情歌咏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在陆游诗歌中,能够与其抒写许国之心与未酬之志的作品情感执着强烈相类的,是他为前妻唐婉所作的爱情诗。因为这两种情感,不管是其爱国主义情感还是对前妻的追念,都是至死不渝的,于国于家恰好构成陆游诗歌情感最强烈的两冀。直到临死前一年,他还有诗作追怀悼念这一段往事:“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春游》四首),其中最有名的是庆元五年(1199)诗人七十五岁时写下的《沈园》二首:

城上抖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甘是惊鸿照影来。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纬。此身行作稚山土,扰吊遗踪一演然。

时隔四十多年,年逾古稀的诗人故地重游,还是禁不住清然泪下,可见此情之深挚,所以近人陈衍在《宋诗精华录》卷三中说:“无此绝等伤心之事,亦无此绝等伤心之诗。就百年论,谁愿有此事?就千秋论,不可无此诗!”与此相类的“绝等伤心之事”,在苏轼那里我们看到是在词这种形式中表现出来的,如其《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陆游则更愿意把它置于诗中来抒写,所以才留下了这样“绝等伤心之诗”,说明陆游在诗歌创作观念上并不象北宋诗人那样排斥对过激情感的接纳,也不着意于在诗中保持理性沉稳的优雅姿态。

人们习惯性的把陆游与杜甫、李白相提并论,有人喜欢把陆游比为杜甫,称誉他的诗为一代“诗史”,同时也有人把陆游呼为“小李白”。其实,陆游诗歌并非机械摹仿李白、杜甫,而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个性色彩,所以“其声情气象自是放翁,正不必摹仿李杜”(李兆元《十二笔舫杂录》)。陆游对李杜两家的诗歌创作方法是进行了有意识融铸的:“吏部仪曹体不同,拾遗供奉各家风。未言看到无同处,看到同时却有功”(《与儿辈论李杜韩柳文章偶成》)。他所吸取的是杜甫的忠爱缠绵、优时伤世的现实感怀,形成其沉郁悲壮的诗风;吸取李白的奇情壮思、纵横患肆的抒情气势,形成其诗歌掉厉风发、豪迈激越的一面,而舍弃了杜甫叙事诗的情节性和李白诗歌光怪陆离的奇情幻景。

从以上论述中可看出,陆游诗歌抒情方式有回归李杜的趋向,而与北宋诗人显现出差异性,其实质乃因陆诗与李杜诗一样,都是以激情作为诗歌底蕴,而且在激情的流走方式上兼具了李杜诗的豪迈奔放和沉郁悲壮。所以,陆游的爱国主义诗歌在艺术风格上最大的特点是兼具沉郁悲壮与豪迈激越,这两种风格都本于胸中对“征战恢复之事”的激情和坚定信念,当这种激情受制于现实环境的压抑时,便形成沉郁悲壮的风格;而当这种激情冲决现实的束缚时,便形成其飞动激越的诗风。所以陆游在反映现实的诗篇中,呈现出高度的概括性和抒情性,如《关山月》“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诗中三幅画面相互映照,鲜明地表现了作者的爱憎。同时,揭露了南宋社会复杂而尖锐的矛盾,也揭露了这错综的矛盾的关键在于下诏和戎,苟且偷安。诗作把巨大的现实内容压缩在12句诗中,舍弃了具体的情节,层与层之间感情跳跃性很大,深沉激愤,悲慨苍凉。另外如上所举《书愤》一诗,还有如“公卿有党排宗泽,帷握无人用岳飞。”(《夜读范至能<揽舍录>,言中原父老见使者多挥涕,感其事作绝句》)、“诸公可叹善谋身,误国当时岂一秦?”(《追感往事》其五)等都能体现陆游诗歌把强烈的悲该寓含在现实政治内容的概括之中,形成了诗歌沉郁悲壮的艺术风格。

但是,在陆游抒写抗金恢复之志的诗篇中,语言雄肆奔放,多用壮语,慷慨悲壮,激越飞动,如(长歌行)“人生不作安期生,醉人东海骑长鲸。犹当出作李西平,手袅逆贼清旧京。金印煌煌未人手,白发种种来无情。成都古寺卧秋晓,落日偏傍僧窗明。岂其马上破贼手,哦诗常作寒盆鸣,兴来买尽市桥洒,大车磊落堆长瓶。豪竹哀丝助剧饮,如巨野受黄河倾。平时一滴不人口,意气顿使千人惊。国仇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空有声。何当凯旋宴将士,三更雪压飞狐城。”该诗被人推为陆游诗的“压卷之作”(方东树《昭昧詹言》卷十二),其雄放态肆的语言风格与李白《将进酒》相类。陆游被称为中国古典诗歌的集大成者,其诗歌语言技巧渊源各派,显示出风格的多样性,但与李白相类的这种语言风格无疑是最适合抒写其内心抗金复国的激情壮怀的。

记梦诗是陆游诗中的一种独特的形式,据赵翼《哑北诗话》统计,陆诗全集中记梦诗有九十九首之多,在这类诗中,陆游借助非现实的诗歌意象来抒发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报国理想,往往突破现实的压抑感、沉郁感而变得慷慨激昂、意气风发。其代表作如《五月十一日夜且半,梦从大驾亲征,尽复汉唐故地。见城邑人物繁丽,云:西凉府也。喜甚,马上作长句,未终篇而觉,乃足成之》:“天宝胡兵陷两京,北庭安西无汉营。五百年间置不问,圣主下诏初亲征。熊黑百万从鸯驾,故地不劳传檄下。筑城绝塞进新图,排仗行宫宣大赦。冈峦极目汉山川,文书初用淳熙年。驾前六军错锦绣,秋风鼓角声满天。首蓓峰前尽亭障,平安火在交河上。凉州女儿满高楼,梳头已学京都样。”当诗人报国激情在现实中找不到任何突破口的时候,只有借梦中的壮丽景象的抒写一吐胸中的压抑,结尾两句,出人意外地给人以温柔绮丽之感,从生活风习的改换中见出时局的重大变化,充分显示陆游诗笔的超卓。梦境越生动、精细,感情就越强烈,风格就越是飞动激越。

爱国的诗歌范文第6篇

【关键词】唐代诗坛;杜甫;爱国忧民;“三吏”;“三别”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提到唐代自然就想到诗歌,而想到诗歌自然就会想到“诗圣”杜甫。他是唐代,也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同时,他也是一位拥有真挚爱国忧民情怀的爱国诗人。在其众多诗作中充斥着对国家的热爱,洋溢着对民间百姓疾苦的同情。尤其是在其晚年时期,杜甫对国家有着极为强烈的忧患,这种意识“最为可贵地表现出他对大厦将倾的唐朝政治的预见性”,体现着其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体现出其对国家的关注和挚爱。同时,其诗歌是对当时现实生活的最真的还原,充斥着对贫苦大众的怜悯和同情。杜甫的诗歌传递着高度的爱国主义情怀,洋溢着真挚而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正是如此,使得杜甫的诗歌走上了现实主义创造的顶峰。

一、杜甫爱国忧民情怀的形成

在杜甫的诗歌中,尤其是其晚年时期创作的大部分作品中都呈现出真挚而深厚的爱国情怀,充斥着人道主义精神的忧民情怀。这一切都源于诗人坎坷的际遇。尤其是在安史之乱以后,社会更加动荡,国势由盛转衰。杜甫的生活也被打破,漂泊于江湖。此时,杜甫接触下层贫苦民众的机会更多了,他也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等对社会不公和黑暗的批判,但是更多的是对国势的担忧,是对百姓悲苦生活的同情。杜甫和很多传统士大夫一样深受孔孟“仁爱”思想的影响和熏陶,受到屈原的爱国主义思想的影响等。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杜甫的爱国、忧国情怀得以形成。杜甫的生活经历是其爱国忧民情怀形成的最为主要的因素。杜甫的一生可以划分为成长及南北漫游时期、长安觅官时期、离乱为官时期、蜀相漂泊时期等共四个时期。我们将更加关注其安史之乱之后的蜀相漂泊时期,这一时期是杜甫的晚年时期,也是其诗歌创作的顶峰时期。在这段时期内,杜甫不停地逃亡和漂泊,居无定所。这样使得其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忍,目睹了国势的衰败,目睹了百姓的离乱之苦。虽然,在这一时期杜甫也时刻面临着死亡的威胁,正是这样险恶而丰富的人生经历为杜甫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逃亡途中,杜甫途经石壕村、新安道等地。他亲眼看到的是国家的破败和满目的疮痍,他也目睹了官府抓丁的场面,聆听了新婚送丈夫出征时的哀挽哭诉。因而,其诗情澎湃,就创作了“三吏”、“三别”等代表作品。诗人“长安十载乞食”,以及大半生的流离颠沛等使得他对“儒家”忠君济事思想也有了更为深入的体味,其爱国情怀和忧民意识在诗歌中有了更沉郁、深刻的体现。

二、杜甫爱国情怀的内涵

杜甫的诗歌中,既有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也呈现出出仕与报国的抱负。而这也正是诗人爱国情怀的体现,是其具体内涵的再现。杜甫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受到了儒家思想的熏陶。他的人生愿望也是出仕报国,大济苍生,实现国泰民安的理想生活状况。他也幻想自己能兼济天下,实现“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

青年时期的杜甫信心满怀并不懈努力。但是,考场不利,未能如愿。杜甫在这样的打击下并未沉沦,而是选择留在长安来寻找被赏识和重用的机会,多方请求举荐,“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是其这段生活的真实写照。我们知道,最终他通过向皇帝和贵人的献赋、投赠,得到了右卫率府胄曹参军这样的小官,其政治抱负初步实现,且努力工作争取实现自我价值,报效国家。

一直到安史之乱爆发,杜甫潜逃到凤翔,出任左拾遗。虽然其年华易逝,然而其寻找报国之坦途的雄心未泯,其大济苍生的理想以及报国之志荡漾于胸。虽然当时残酷的战争、颠沛流离的生活以及黑暗的朝政等使其一生壮志未酬,“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健儿宁可死,壮士耻为生”等诗句也都体现了其壮志难酬的情感。但是,杜甫虽壮志未酬然情绪高昂,其爱国情怀普照人间。

此外,他通过其作品也表达出对统治阶级的无情揭露和不满,如“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等诗句,但更为主要的还是体现其对民众生活的关注、关怀和同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爱国情怀的抒发。尤其是在其组诗代表作“三吏”、“三别”中有着更为清晰的体现,而所有这些共同构成了杜甫的爱国忧民情怀的内涵。

三、杜甫爱国情怀在“三吏”、“三别”中的体现

杜甫晚期组诗代表作有《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以及《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尤其是“三吏”、“三别”集中体现了安史之乱后国势的衰败和百姓的悲苦生活,诗歌中充斥着诗人对国势的担忧,对百姓悲苦生活的同情和怜悯,集中体现出诗人的爱国、忧民情怀。如《新安吏》中所写:“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以及“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而在《石壕吏》中,“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 二男新战死。”得知“一男”暂且生还,而“二男”却刚刚战死,该喜抑或该悲啊?正如仇兆鳌在《杜诗详注》里说“古者有兄弟始遣一人从军。今驱尽壮丁及于老弱。诗云三男戍、二男死、孙方乳、媳无裙、翁逾墙、妇夜往。一家之中,父子、兄弟、祖孙、姑媳惨酷至此民不聊生极矣!”杜甫对战争给百姓带来的极度痛苦生活充满着怜悯和同情。而在《潼关吏》中,诗人先是整体上介绍并概括了唐军加紧修筑潼关的景象,之后在与潼关吏问答中,指出了“修关”,“还备胡”,暗示了三年前的潼关失守一事,写出了诗人对战势的不可预料的担忧。但潼关吏“胡来但自守”的决心以及“艰难奋长戟”的英雄气概,呈现了潼关将士的报国情怀。诗人并没有忘记“前车之覆”,希望潼关吏能汲取教训,表现了诗人的沉痛抑或是悲愤之感。而这些情节和诗人情绪、情感的变化都能向我们呈现诗人对战势的关心,对国势的担忧,呈现了其浓浓的爱国主义情怀。

另外,杜甫在《新婚别》中赞扬了新婚之妇的深明大义,写到新娘鼓励爱人参军,她说:“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戌行。”这里就真切地呈现了诗人的一种认识,新婚固然可喜、可贵,然而在与国家利益相冲突时,还是应该“舍小家”,而保“大家”,不只是顾念“小家”的欢乐,更应该认识到“有国才有家”。而这也正是杜甫的伟大爱国情怀的真实再现。正如研究者所说,“热爱祖国使得杜甫虽同情人民的兵役之苦,但是仍含着眼泪去劝勉人民摒弃这些痛苦,去承担兵役、效命疆场。”再如《垂老别》中,老战士子孙阵亡殆尽,而老妻又缺衣少食。老战士并没有因此而选择退却或是逃避,而是愤然投军。这一个老翁是多么的正直豁达,又是多么的大度、爱国啊。杜甫借助这一形象来呈现其清醒的现实主义态度,“保家卫国,人人有责”。正如王嗣在评论“三吏”、“三别”组诗时:“非亲见不能作,他人虽亲见亦不能作。公以事至东都,目击成诗,若有神使之,遂下千秋之泪”。杜甫在这组诗中更为主要的是表达了对民众生活的同情,同时也洋溢着爱国情怀。如《垂老别》中的“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诗人对战争造成的国家的破败是多么的痛心疾首,这种情怀是多么的难以自抑。再如《无家别》中,“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这战后的乡村的荒凉和凄惨和战前这里的其乐融融和富有生机会形成鲜明的对比。进而呈现出诗人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对国势的担忧等,而这一切都是其爱国情怀的呈现。

四、结论

总之,杜甫的诗歌,尤其是其“三吏”、“三别”呈现出诗人对国势的担忧和对百姓悲苦生活的同情,更为主要的是呈现给我们以愿“天下太平、国泰民安”的可贵的爱国情怀和忧民情怀。正如闻一多先生对杜甫的评价:“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

参考文献

[1]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年,第113 页.

[2]赵海菱.论杜诗的史学底蕴[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

[3]程诗惠.对“三吏三别”的诗史含义的重新解读[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9.

爱国的诗歌范文第7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诗文陶冶;语言魅力;爱国情怀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有。从我们古人留给我们那浩如烟海的爱国诗词中就是明证。2009年湛江日报报一则报道《中小学生爱国教育亟待加强》引发我们深思。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出现危机了吗?本文选取几首小学语文教材内爱国诗歌为例,探讨诗歌教育中如何对学生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一、爱国主义教育给我们的反思

在《中小学生爱国教育亟待加强》报道:“让人们担忧的是,在这次的爱国主义浪潮中,不少90后、00后却没有赶这个时髦,国庆阅兵和举国欢庆的气氛似乎并没有给这些张扬、自信的孩子们带来的一次洗礼……” 面对上面的报道,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我们不该反思吗?

二、诗歌中的爱国情怀的培养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爱国主义诗词在中国古典诗歌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这些爱国诗歌给我们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爱国史册。从诗歌文学形式来看,中国人的爱国情节是非常强烈的,绝不是一般的国家可比的。本文选取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其二)、王昌龄的《出塞》、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为赏析对象。学生们可以通过朗读理解诗句,感受其中的诗文意思,领悟语言文字的魅力,陶冶他们的心情。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得到很好的教育,比起平时说教好有效果。

为了便于赏析这些诗歌,笔者分为两大类:一为太平盛世时期的诗歌,二为国难当头时期的诗歌。具体如下:

(一)太平盛世时期的爱国诗歌

古代中国太平盛世的时期较少。在这些人民能够安身立命,安居乐业的时代,我们的爱国诗人们,没有放下为人们的福祉安康,为国家的繁荣强大而奔走呼号。此类诗歌还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风景诗;二是边疆美景下寄托和平的边塞诗。

1、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风景诗

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诗歌首推李白的七言绝句《望庐山瀑布》(其二)。该诗选自鲁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请看诗文: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本诗是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江西省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七言绝句的《望庐山瀑布》堪称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本诗融情于景,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

首句形象贴切比喻庐山的形状及其烟雾情景。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学生对老师讲解后了解到庐山的形状,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们前去实地旅游考察,自然而然喜欢祖国山水。这就是语言修辞魅力所在。

次句“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挂前川”把瀑布比喻成像一条巨大的白练。“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最后两句句则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飞流”一词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疑是银河落九天”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本诗夸张、比喻、想象的修辞手法让学生对中国语言修辞的魅力所吸引,自然了解到李白的“诗仙”的语言能力,学生对李白描写的庐山美景所吸引,深深理解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自然得到应有的教育。

2、边疆美景下寄托和平的边塞诗

战争是惨烈的,王昌龄曾写过“黄尘足古今,白骨乱蓬蒿”(《塞下曲》);王翰也曾写过“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凉州词》)的诗句。古代的边塞之作,往往抒发了慷慨从戎、抗敌御侮的爱国思想,表现了驰骋沙场、建立功勋的英雄壮志,也描写了西北边疆奇异壮丽的景色。同时也反映了征夫思妇们的幽怨和士兵们的艰苦,歌颂这些将士的爱国英雄气概,同样表达了深刻的爱国情怀。王昌龄的《出塞(其一)》选自语文版六年级上册,诗文如下: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本诗表现了诗人一方面希望唐王朝也能起用得力干将来抵御胡马的侵扰;另一方面也饱含着战胜敌人、保卫祖国的信心,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着安定的生活的愿望。通过诗意文化领悟到祖国文化,学生由衷的学国语言,爱国情怀得到潜移默化的培养。

诗人从写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通过诗文把原本西北塞外戈壁荒漠的情景在作者笔下描绘的边塞美景,打消了学生心目中塞外无风光的心理,学生自然喜欢这首诗歌。“秦”、“汉”两字暗示边塞战事自秦汉以来连年战争,表达时间之久。用两个字把战事连年概括的也是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所在。第二句中的“万里”也表达出征战之苦,“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读到这里,学生对作者的抒发的感情已经接受并影响。最后两句写得含蓄、巧妙,也显示出强烈的英雄主义气息,字里行间也透出大国子民的一种内心强烈的自豪。学生读此诗句除了领略到祖国文化的深沉与博大,也领略到语言文字的精简凝练概括性强特点,自然激发了学习文化的重要性。

(二)国难当头时期的爱国诗歌

当国家国力日减,面临动乱,或将要灭亡之时,人心中的爱国情感才更加的深刻,更加地真切。生活在各个朝代的这样的国难当头时期的爱国诗人,比较典型的代表有春秋战国时期的屈原,唐朝的杜甫,宋元以后的陆游、辛弃疾、岳飞、文天祥等。小学语文人教版中的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最具有代表意义。先看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本诗深刻而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关心国家、人民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学生结合作者写作背景资料,在老师的讲解下,不难理解本诗的思想感情。只有理解了本诗所表达的感情,才能很好的了解杜甫的写作目的,赏析诗文的语言文化内涵,难道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还要担忧吗?

首联写诗人虽偏居“剑外”,但听到官军收复了遥远的“蓟北”后,喜极而泣。河南河北被收复,曾给广大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安史之乱被平定,想着自己即将会与广大人民一样获得安定的生活,诗人怎能不喜极而泣、热泪纵横呢?联系写作背景,了解安史之乱事件,学生肯定能理解这两句诗句意思,典型的“文史不分家”理念,促使学生学好祖国历史、祖国文化的兴趣。颔联写出了诗人的妻儿子女笑逐颜开、欢天喜地的心情,这使得诗人更是激动万分,从而漫卷诗书、兴高采烈。此两句妙笔传神,诗人那种大喜欲狂的情状,跃然纸上,惟妙惟肖。本联学生想象自己就是诗人,这种场景能不感染吗?诗的后两联,继续就喜意升华,由前面的国喜、家喜,转入写喜归,表达了诗人意欲开怀痛饮,放声高歌,准备趁着大好春光早日返乡的心情。最后两联语言得到升华,学生想象这几个画面,很快理解这两联诗句的意思。

三、小结

爱国的诗歌范文第8篇

爱伦・坡耗尽十年心血写成不朽名诗,仅卖十元钱。这就是诗人在过去,也是在现在的位置,但他却愿意做一个献祭者。爱伦・坡运用独特的纯诗理论写作,强调诗歌的无目的性,崇尚艺术的纯粹之美;运用想象、诗歌形式革新、诗歌音乐性以及诗歌忧郁性等多种手段,把忧伤作为诗歌的主要基调。这些给我带来一种无法言喻的感觉,使我久久不能从他的诗歌那凄切的、美的感受中醒过来。或许,这就是他成为诗坛献祭者的原因吧。

索伦・克尔凯郭尔说,在每一代人中,总有一些人注定要为其余的人做祭品,“我相信自己是要被献祭的”。这位孤寂的天才做得够彻底。他将自己逼到了一个无法退缩的境地:一个人一辈子一条路――被献祭。

我渴望成为这样的诗人,渴望成为诗坛献祭者!

爱上诗歌,还源于在诗歌的世界,我摸不到它的边界:李白的豪放飘逸,李清照的婉约,苏轼的豪放从容,又不失婉约与创新;海子用自己的敏感和生命之光将黑乎乎的世界照亮,郭路生的痛苦吟哦只为追寻光明……

爱上诗歌,爱上带血的诗歌,它如沉重的鼓点,敲在历史的痛处。杜甫的沉郁顿挫,关心民生疾苦;辛弃疾的爱国情结,在豪气中升华;陆游的诗词悲壮雄浑而又平易晓畅,始终不离爱国爱民;蔡克霖的诗歌,是早春的鼓点……

一直在等一首诗,一个回眸的诗人。我知我此生做不了被献祭的诗人,但我愿意这样的人出现在生活里。在《散文诗》里,我遇到了额鲁特・珊丹。

她说,我是你的左手,热爱着你所热爱的生活。你是我的右手,热爱着我所热爱的生活。

她说,与其哭着活,不如唱着死,即使迎着狂风暴雪,也会倾其歌喉,这就是蒙古人。

她说在游牧文化逐渐消失的年代选择歌唱。

她说自己是额鲁特部落游吟诗人的女儿,懂得什么是真诚的赞美和歌唱。自己是长生天的子民,是圣主成吉思汗神圈里的一匹自由之马。在现实面前愿意握着族血,以蒙古人的血性穿透黑暗。

我爱这个唱着自由之歌的女诗人。她是我想要成为的人。但我知此生做不了在草原上笑看世间百态的巾帼英雄,我愿守候着珊丹,终此一生听她歌唱。

诗坛献祭者,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只钟爱自己的诗歌。

我无法写就属于自己的诗歌,我爱上的文字无法站立成行,成为大美的诗歌。诗歌,是我抵达不了的神圣领域。但是,我愿意虔诚膜拜。

虽然做不了诗人,但可以爱诗人,可以成为献祭者。

虽然写不了诗歌,也不能成为诗坛献祭者,但可以让自己的生活成为一首成行的诗歌!

点评

从题目就可以看出作者的梦想就是要成为诗人。她喜欢诗歌世界的辽阔,喜欢诗歌的美好,喜欢诗歌中的情感,喜欢“与其哭着活,不如唱着死”的额鲁特・珊丹,希望成为跟她一样“唱着自由之歌的女诗人”。对额鲁特・珊丹真诚的赞美与歌唱,是作者情感的流露,也是作者的希望:做一个“诗坛献祭者,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只钟爱自己的诗歌”。

爱国的诗歌范文第9篇

关键词:杜甫;爱国忧民;杜诗

一、杜甫的爱国忧民情结的形成

(一)环境因素

1.受家庭影响。杜甫是晋代名将杜预的后代,祖祖代代在朝为官,以儒家思想为主,希望利用儒家思想帮助君王实现统治人民的目的。在这种家庭当中,他的思想自小受到了极大影响,希望自己能够做官为君王效力。他的《进雕赋表》中有着明显表现,但中国封建社会实现一人专制,因此那个时代的爱国就是对君王的无限效忠,杜甫自小受家庭影响,自然形成了爱国思想,希望自己长大后能够做官。

杜甫在年轻时一心想着做官,将人生发展确定在辅佐君王方面,并没有深入了解百姓生活,因此形成其忧民情结的主要原因在其他方面。

2.时代与经历的影响。唐代读书人大多在年轻时游历祖国大好河川,不但可以增加自己的见识而且也可以积累知识,对外宣传自己,有利于自己今后的生活。杜甫在二十岁到二十九岁的期间也曾外出远游,使他增长了不少见识,对其以后的诗歌发展积累了丰富素材。

后来他来到了人民群众中间,其诗歌创作也自历史事实转变为对人民的同情与爱怜,进一步得到了发展。而在他流亡与游历当中,感受到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因此其胸怀更加宽广,诗歌中的气势也增加了许多。

(二)内部因素

杜甫在诗歌方面有着巨大贡献,被后人称之为“诗圣”自然有着一定的道理,他从小就学习文章的写作,七岁时就可以写诗,年轻时外出远游,为他的诗歌创新积累了大量材料,有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绝句。自此可以看出诗人胸怀的宽广,有着这样的胸怀自然会联想到人民生活的困苦,随着与劳动人民接触的日益增多,他的眼光更加开阔,将国家、人民、自然有机融合在一起。

1.热爱自然。杜甫的诗不但描写一定的史实,而且也包括一些描写自然的诗。如“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其中生动描写了泰山的美丽景色。他还热爱着自然界中的动物,如鹰“何当击凡鸟”,燕“旅食惊双燕,衔泥入北堂”,鸭“花鸭无泥滓,阶前每缓行”,利用自己对动物的细致观察写出了生动的动物形象,如果心中没有爱,是不能做到这一点的。

2.热爱人民。早期的杜甫希望通过当官为君王效力,由于当时生活较为富裕,因此也体会不到劳动人民生活的困苦。经历“安史之乱”以后,他在自己的流亡中感受到了生活的艰难,深入接触了广大的劳动人民,了解了劳动人民生活的不易,产生了同情爱惜的想法,此时的诗大多表现了劳动人民生活的困苦,其中充满了同情。

战争是为了扩大疆土,但最终伤害最大的还是老百姓。杜甫笔下有着大量的人物,有老人、有儿童。他们当中有的为国家出力,死于战场;有的被征为民夫,离开家庭;有的在离别时伤感哭泣,为自己面临的不公平感到气愤。其中都是诗人真实心理感受的写照,都是对当时真实生活的反映,饱含丰富的感情。

3.热爱朋友。他对自己的亲人与朋友有着无限的爱。年轻时的李白、高适,后来的岑参、郑虔、严武,还在自己人生的最后遇到了苏涣,他都对友人一片真情。利用诗歌表达了朋友间的真挚感情,分离后又写出大量的伤感之诗。而以描写与李白友谊的诗歌最多。

二、杜甫描写了爱国忧民的大量诗篇

(一)以爱国情结为主的诗歌

没有战争的时候,他认为应该尽力辅佐君王,帮助其统治天下。发生战争后,应该帮助君王消灭叛乱军队。在发生“安史之乱”前,唐朝处于兴盛时期,此时杜甫以当官为主要人生目标,有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真实写照。虽然杜甫是一名文人,但在“安史之乱”以后,他也不甘寂寞,经过自己的艰难奔走希望为皇上效力。但此时已经满身疾病,但还写出了“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这样效忠皇上的诗句。

在自己人生的最后时期,诗人虽然已经不能起床但还关心着国家大事。在他的文章中也大多包含了自己将希望寄托给家人的思想,如《莫相疑行》,描写了对当前朝廷腐败的忧虑,也有着对皇上的希望,“寄谢悠悠世上儿,不争好恶莫相疑!”,在他送别严武时写道“公若登台辅,临危莫爱身”,提出严武应该做官为朝廷效力。

(二)以忧民情结为主的诗歌

在他的《兵车行》当中,写出了征夫与家人离别时的凄惨场景,使人读来感觉到哭声就是身旁。皇上一味开展战争,但受伤的还是老百姓,他们离开自己的妻儿,家中生活困苦,但朝廷却在“急索租”,诗人在此写出了“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在战争中大量生灵死亡,又写出了“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让人读来感到心肠寸断,痛不欲生,也在其中看到了皇上的无情,其中充满了对人民的爱惜与同情。

“小别胜新婚”,但刚刚结婚的夫妻就要分别,丈夫就要奔赴战场,使人难免会感到忧伤与不安。但妻子还是“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为了让丈夫放心,强忍心中悲痛“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说道“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在此可以看出,虽然妻子对丈夫充满了爱怜之情但也感到无可奈何,老人看着新婚夫妻的离别,心中也充满了悲伤与无奈,“投杖出门去” “幸有牙齿存”;老太太悲伤过度,已经哭死在道路旁,虽然天寒地冻,但身上依然穿着单薄的衣服。虽然知识一旦离开将永无相见之日,但还是劝老伴多吃一点,读来让人泪如雨下。在《无家别》中,“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乡亲们都已经离开了家乡,都不知道相互间的生死,他所能看到的只有一只竖着毛的狐狸,但在这种情况下,县吏依然要求他当兵,他只能告别家中年迈的老娘,但老娘今后将如何生活,他都不得而知。

三、结论

总之,在杜甫的诗歌中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与关怀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闻一多先生这样评价“我们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

参考文献:

[1]何海华.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诗三首》看“诗圣”的爱国忧民情怀[J].读书文摘,2015(14).

爱国的诗歌范文第10篇

一、犀利辛辣的“美国革命诗人”

1752年1月2日菲利普?福雷诺出生于纽约市一个酒商家庭,虽然进入大学以前福雷诺已经写了一些浪漫主义哲理诗歌,但当时汹涌澎湃的革命热情则把他的兴趣引向了政治写作。为了宣传革命思想,福雷诺和朋友一起恢复该校“正直社”[2]85的活动,并重新命名为“美国辉格社”[2]85。弗雷诺成为该社文学方面的先锋,发表了一些成功的诗歌和讽刺散文。其中他和布瑞肯里奇合创的叙述体小说《鲍姆伯的阿拉伯麦加朝圣之旅》,以幽默的语言描写18世纪的美国社会状况。“据认为这很可能是美国的第一部散文体小说”。[3]22福雷诺对革命的热情来源于强烈的爱国主义,而他的爱国主义又同他对“美国命运”的坚定信念密不可分。这一点在1771年他为普林斯顿大学毕业典礼而作的《美洲光辉的兴起》一诗中得到了集中体现。全诗用“无韵对话体的形式”[4]78,从赞扬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开始,探讨了美洲印第安人的起源和传统,描述了他们在西班牙统治下所受的苦难。他认为美国的崛起是世界文明向西拓展的证据,预言美国必将把广袤的国土从大西洋扩展到太平洋,昭示了美国年轻一代的革命热情和远见。当年清教移民视“开发北美”为上帝所赋予的使命的观点,在福雷诺对新生美国的赞美中再次回荡:从天庭送来了新的耶路撒冷/给地球送来了恩惠……/新天堂繁荣兴旺/不会有第二个亚当把它失去/不会有毒果之树在此生长/不会有恶毒的蛇来勾引灵魂/以使它失去纯洁无瑕……[5]176。身为一位热情奔放的革命诗人,福雷诺不仅亲自参加战斗,还将自己的满腔爱国激情化作激昂的文字歌颂人民,慨陈国家的重大历史事件,表达自己对国家的历史命运的关注。“他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个用诗歌这支锋利的笔为争取民族独立冲锋在前的诗人。”[6]22在他的政治爱国诗篇里,字字句句都可见他爱憎分明的态度。1778年5月25日,福雷诺被英军抓进监狱船关了18个月,为此他几乎丧命。被释后他记起来那句古训:笔尖比刀刃更锋利。囚禁的屈辱经历让他愤怒写下以《英国囚船》为代表的80年代革命诗歌。在《英国囚船》中福雷诺把自己的逃亡历程比作“赫克托尔躲避阿奇利斯的逃亡”[3]13。他称英军为“恶魔”、“野蛮人”、“让我深恶痛绝的一伙”,而在囚船上到处是“闷热”、“伤病”、“饥馑”、“死亡”和“污浊的空气”[5]176,其情景简直让人无法描述。在他犀利辛辣的笔下代表英国利益的人们几乎都成了魔鬼的化身,而独立革命发起人和参与者们则成了实现上帝使命的英雄。他曾怀着满腔悲愤写下《纪念勇敢的美国人》痛悼在南卡罗来纳的考彭斯阵亡的美军将士:勇士们长眠在幽涛泉地/尘土完全覆盖了他们的肢体/哭泣吧,你们这些清泉泪潮!/多少英雄豪杰不再欢笑![6]21福雷诺通过采用具体的形象和事件在诗中成功地唤起了人们对英军的痛恨,对当时的革命宣传起了很大的作用。他也因此被人尊称为“美国革命诗人”[1]43。值得一提的是,福雷诺在热情挥笔为革命举旗呐喊的同时又不忘理性的指导,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与理性原本难以彼此相容,但是如果考虑到福雷诺宗教式的爱国主义,这一点就不难理解了。前文说过福雷诺早期深受父母的影响,关注宗教,研究神学,但终因无法信服宗教教条而将之放弃。之后启蒙主义、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呼唤理性、回归自然,人身自由平等的清新之风远扬欧美大陆,受其影响,福雷诺把对宗教的信仰从对社会的依赖转为对自然的探索,成为了自然神论者。他强调人的理性作用,反对宗教的盲目信仰,主张人人平等,不存特殊的选民,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释他的革命诗歌为什么洋溢着革命激情同时又处处闪现着理性之光。

二、浪漫感伤的自然歌咏者

福雷诺的传记作家利维斯?利瑞在《失败的文学研究》一书中一开始就说:“福雷诺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失败了。”[7]366的确,福雷诺的一生奋斗充满了矛盾和斗争。他试过教书但很快放弃了。他花了两年多的时间研究神学,最终也放弃了,因为他觉得自己更有义务履行公众职责。他出于爱国热忱,支持革命,可他又厌恶政界纠纷,渴望逃离动乱的社会。他本人希望写一些浪漫诗歌,却不得不去写政治讽刺诗。而他由于不断地卷入论战的漩涡中,语气强硬不加控制,不像托马斯?潘恩那样专于论辩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其实大多数读者认为福雷诺生在了一个诗歌还没有发展成熟的阶段,而且他把一生的精力主要用于政治革命斗争中去了。“如果他诞生在50年之后,他可能就会如库伯、欧文那样一心一意写作,从而会写出更好的诗歌作品。”[7]366但是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即他最擅长写的自然抒情诗的为美国后来的浪漫主义作家们奠定了基础。

在他所有的诗歌中,福雷诺最擅长写自然抒情诗,他的抒情诗韵律优美,意象清晰,情感真挚。他以诗意的眼光审视美洲乡间特有的山水草木、自然民风,并以此为题材写下了家喻户晓的抒情名诗《野忍冬花》。全诗二十四行,一到四行写花草幽生,透露出无人欣赏的感慨:俏丽的花你长得这样秀媚,/潜立在此间幽静之地,/你甜蜜的花无人抚摸仍开放,/你细嫩的枝无人观赏也致意[2]87;五到六行写花草幽生似乎又有一点值得欣慰:在这里,无漫游者会践踏你,/无忙碌人会为你落泪[2]87;七到十二行写野忍冬花虽得天独厚,但夏去秋来,好景不长,第七行承前启后,说明无论是好是坏都是造物主的安排。第十三至十八行写秋霜摧残花朵,极为无情,即使伊甸园中的鲜花也不能幸免:伊甸绽放的群芳,/那些并不比你更秀丽;/无情的白霜,/秋天的威力/不容此花遗足迹[2]88;最后一节点出全诗的主题:万物有生必有死,有荣必有枯,花开花落乃自然界的规律,不必为之伤情。全诗安排四个诗节,每诗节六行,格律严整,音韵婉约,便于吟诵。诗中采用了传统英诗的格律即抑扬格四音步,并用了连锁韵“interlockingrhyme”[9]59即交错用韵,共用了九个脚韵。“这种不断变换的韵脚加强了诗歌的节奏,宛如人生匆匆的脚步,给读者增添了听觉上的艺术效果。”[9]60拟人、排比、夸张、暗喻等修辞手法并用,词汇通俗,韵律协婉。诗人巧妙地借助视觉和听觉的意象来多方位地展现野忍冬花从盛到衰的变化过程,抒发了他对短暂人生的感叹。整首诗从题材内容到表现手法都有美国特色,散发浓郁的乡土气息。不再囿于英国诗歌的模式和框架,局限于宗教题材,而把眼光投到新大陆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上,这一点也是福雷诺对美国文学创作“本土化”的贡献。18世纪90年代后的二三十年时间里,美国文学又出现了一波明显的以作品题材本土化为特征的本土化浪潮。此外选取印第安生活这一题材也是福雷诺率先开创的一种美国诗歌创作传统,这一传统直接影响了后代诸如朗费罗等著名诗人的创作。在他描写“高尚野蛮人”这一主题的代表作《印第安人殡葬地》中,作者流畅地驾驭暗喻,对比的修辞技巧,头韵,尾韵交叠变换且对账工整,写下了一首浪漫又理性的诗歌。说它浪漫,因为整首诗大部分都是作者的想象;说它理性,因为作者又一反常人的偏见,能客观而且独辟蹊径地看待印第安人的风俗礼仪。消逝的生命只能表明他们此生的旅程走到了尽头,可他们的灵魂早已和自然融为一体,从而更接近上帝。他仿佛看到“印第安人卒世,重同好友聚坐,每餐珍馐佳味”[2]94。他们从自然中来又回归到令人敬畏的大自然中去,就是生命最高的升华,原始得高贵:智者虽有言在,/我仍保留己见;/我们给予死者的卧姿,/指明灵魂已永安眠[2]94。福雷诺认为,“死是一种解脱,是由凡尘入仙境的必经之路。人生如梦幻泡影,一切努力,一切欢乐,都虚无缥缈。死是再生,是人最憧憬的真正生活的开端。”[2]89这个道理让他在见到一只小蜜蜂后又若有所思。不知什么原因,一只小蜜蜂误将酒杯做湖塘,上了酒神巴克斯的当,畅饮之后竟一命呜呼。蜜蜂虽小,也是一个幼小的生灵,这样不明不白的转身,让人不无惆怅感慨。可是诗人的态度却截然不同:欢迎啊,小蜜蜂,/衷心欢迎你来和我同杯,/在这里,让麻烦的云雾流散吧[2]90……《蜜蜂颂》的前四节都在说蜜蜂,到第五节,诗人的目光似乎从浮在酒杯里的蜜蜂身上移开,面对茫茫的时空抚今思古,百感交集:可是,啊,不可过量,/而至葬身于这个海洋;/在这里,更大的蜂也会沉下,/那些蜂竟整六尺长[2]90……显然诗人在此嗟叹人生之不测。六尺长正是西方人的身材,借蜂喻人。在诗的最后一节里,人与蜂终于息息相通,融为一体,诗人终于落下泪:你的墓地是一杯酒,/你的碑文-滴泪-[2]90。1793年福雷诺再次放弃了编辑工作。人们本以为这将是他创作的又一个转折点,然而不幸的是,1818年家中再次失火,他的许多作品也毁于这场大火。从此以后,他很少写过诗。似乎那一场大火也烧掉了他的创作激情。他觉得自己已经把生命中最美好的创作时光奉献给了国家,他的情怀忧思已经在七八十年代那些奠定他作为浪漫主义诗人先驱的优美抒情诗中得以抒发畅达,诸如《夜之屋》,被称为美国文学中“最早的浪漫主义音符”[1]43,也在某种意义上开了美国诗歌写“死”之先河。航海佳作《美丽的圣达克卢兹》,描写了大海的奇幻美丽,灵气动人的诗句让他赢得了“水手诗人”[4]80的绰号。据说他晚年经济状况居然恶化到了要参与修筑地方公路以纳税的地步。他于1832年12月的一个暴风雨之夜不幸丧生,终年81岁。

三、游际于新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的艺术诗风

作为革命诗人,福雷诺在愤怒和抨击的同时仍然不忘锤炼措辞,保持诗行错落有致。他的讽刺诗《致新英格兰诗人》辛辣地嘲讽了那些为英国专制统治撰写檄文的古典文人,读来抑扬顿挫,他不愧为第一个使用抑扬格的美国诗人。而他又是一个热爱生活、感情丰富的诗人,身兼抒情诗人和政治记者双重角色的矛盾也同样反映在他的诗歌风格里。在风格上,福雷诺的诗歌则体现出英国新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过渡的特点。在诗歌创作技巧和趣味上福雷诺是一个“新古典主义诗人”[1]42,措辞简洁,讲求整一,格调优雅,寓教于乐;在心灵和气质上他则是一位浪漫主义诗人,反对教条,颂扬浪漫奇想;强调个性,重视内心情感;尊崇古朴,呼唤回归自然;他既是一个讽刺家,辛辣无情;又是一个感伤主义者,富于人情;他既是一个充满理性的诗人,又喜欢写“浪漫主义奇想诗”[10]16;既是一个乐观主义者,信奉自然主义无神论,却又爱描写死亡和无常的人生。早期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英国18世纪亚历山大?蒲伯的新古典主义的影响,在诗歌的主题和形式上都带有明显的模仿痕迹。他的革命诗歌往往模仿英国诗人的主题和风格,采用英雄双韵体,和谐工整,并且使用风格华丽的词语,这种风格源于古希腊和罗马作家。“但他颇有独创性地把传统英诗的创作模式运用到讴歌北美大陆特有的土著居民和花卉鸟兽中,创新地使用美国的民族语言,使他的诗歌创作充满浓郁的美洲泥土的芬芳。”[11]25而使用单纯真挚的诗歌语言歌颂自然和描写“原始”状态的生活,正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之一。

四、结论

上一篇:读唐诗歌词范文 下一篇:自创诗歌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