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唐诗歌词范文

时间:2023-03-13 03:40:44

读唐诗歌词

读唐诗歌词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诗与歌;歌词;音乐

【中图分类号】 I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3-143-1

一、诗与歌词原属同源

歌词在我国的古代相当的繁盛,一部文学的发展史从从先秦的《诗经》、《楚辞》,到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也是一部歌词史。然而,文学史家并未把歌词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它一直附属在诗的队列中。

诗歌与音乐是同祖同宗的,都为“感悟言志”而诞生、发展。对此西汉的《毛诗・序》指出:“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朱光潜也曾在自己的诗学专著《诗论》中说:“诗歌原与乐、舞不分……诗歌的整齐章句原来也是因为应舞和乐便于群唱起来的”。而所谓诗歌便是诗与歌的合一。诗歌是表现情感的,《虞书》中说:“诗言志,歌永言”中的“言”便是意志、情感的意思,而歌则是来延长诗的情感的。

陆正兰说,“古代诗即为歌词”并在其《歌词学》中说:“整一部中国诗歌史,就是诗在歌词与徒诗之间摇摆的历史。歌词总是采取新的形式冒出来,而不入乐的诗也在不断发展。”朱自清说这是一部“诗的歌谣化”历史:“通文墨的人将原诗改协民间曲调,然后藉了曲调的力量流行起来”。

二、歌词与诗歌的差异

一部中古代诗歌史便是一部歌词史,但到了今天,歌词与诗歌已经严重的分离,诗与歌的区别主要存在四个方面:

(一)音乐性

“在中国历史上,魏晋之前,几乎所有的诗都是为了唱的,至少是按唱的模式创作的,即都是歌词,大量历史文献都证明了这一点”在中国诗歌史上,占领歌词诗这一领域时间最长、阵地最广者,影响很大的当属乐府诗。乐府诗肇始于秦,兴盛于汉,其影响一直持续到宋元。但无论乐府诗如何变化,其配乐演唱的歌词性质,一直不变地延续了很长的时间。而到了唐代,沈期、宋之问完成了五、七言律诗的定形。诗歌在唐代逐步发展到无法企及的高峰,它的韵律、平仄、押韵也越发严格。所以盛唐诗人的诗既是诗歌又是歌词,只要他们喜欢,便可入乐。而到了宋代,宋词最基本的创作方法是“倚声填词”,这就要求填词要合于声律,所以北宋著名的词家如柳永、周邦彦等多妙解音律。”

自“诗界革命”以后便不再看重诗歌的音乐性,即使闻一多曾提出诗歌的“四美”主张中包括“音乐美”,但是,其影响仍然无法改变诗歌自由化、口语化的趋势。在新诗兴起之后,诗与歌的音乐性问题更加突出,因为诗的散文化、无韵化倾向势必导致诗与歌之间存在了分歧,诗与歌本来都是要求音乐性的。歌词对于音乐性的要求更高。因为歌词创作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被之管弦,谱成歌曲。

(二)视觉与听觉

诗歌往往通过视觉进行欣赏,我们看到一首好诗,往往爱不释手,反复的读这首诗以获得心灵的慰藉、感悟。许自强在在《歌词创作美学》一书中说:“歌词是横跨文学与艺术两大类的双栖文学”。人们描述歌词时往往是“听到”的。但当它留于文本上时,他也会通过文字感染别人。所以歌词是一种兼具音乐和文学的文体。就其用语言而言,它是语言艺术,因此它具有文学性,就其歌曲的表演而言,它又是表演艺术,又具有音乐性,它在纸上呈现,是文学,在乐曲中演绎,是音乐。这就使它兼具文学性和音乐性。诗歌是视觉的,歌词既可以通过视觉表现,又是听觉的,所以歌词是“双栖文学”。

(三)雅与俗

新颖、创新是一切艺术魅力的光彩和源泉,诗家最忌俗。刘熙载曾提出:“诗要避俗,更要避熟。”严羽也说:“学诗先除五俗,一曰俗体……五曰俗韵”认为它是造成诗歌创作粗俗、平庸的重要原因。为了避俗,诗家语特别注重炼词选字,凡俗宇但语轻易不入诗中。诗歌是一种古老,最具有文学色彩的文体,诗歌讲求情趣与意境的融合,诗歌甚至有时“独抒性灵”,好的诗人是孤寂,无人理解的。

而对于“俗”,词家的观点确不同于诗家。“俗”如果是庸俗固然为艺术所鄙弃;但浅俗、凡俗,却更加平易,具有平民化品格,更切近大众口味。歌词的根基原在于民众百姓中,不可能完全脱俗,只有取材于现实生活、贴近民众,才能引起听众的共鸣,激发联想。“歌词意象应当像个‘熟悉的陌生人,’所谓‘熟悉’,是指它贴近现实,为人们生活中所常听常见;所谓“陌生”是指其鲜活难得,出人意表,在同类艺术作品中很少见到。”创作歌词的目的,往往是用于谱曲、演唱。这就要求歌词必须通俗,让人们能够理解,明白。

也正是由于雅与俗的缘故,致使在当今商品经济的大潮中,诗歌越来越被“边缘化”甚至写诗的比读诗的多,这就意味着有些写诗的人也不去读诗。那么为生活奔波的人谁又去会关注诗呢?然而歌词却不同,在文学日渐式微的当下,唯独歌词依然方兴未艾,从现状来看,其影响远在同期的其他文学之上。

以上便是歌词与诗歌的共性与几点差异,时至今日,歌词与诗歌的鸿沟已愈来愈大,歌词已无法依赖于诗歌存在,所以建立起歌词自己的理论架构已十分重要了。

参考文献:

[1]谢文利.诗歌美学[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9.

[2]自强.歌词创作美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朱光潜.诗论[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读唐诗歌词范文第2篇

一、古诗词阅读

唐诗、宋词和元曲陪伴我们成长,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网站,进一步领略诗词的美好。首先“古诗文网”(http://www.gushiwen.org/),这里不仅有最经典的精选,还有描写不同场景的古诗的合辑,比如描写夏天,描写月亮,等等。以后在作文中引用一下这些词句,绝对加分不少。再推荐“诗词名句网”(http://www.shicimingju.com/),这个网站是根据诗人的合辑排列的,要是对某一个诗人特别感兴趣,不妨通读他的作品过一下瘾,这里还有诗人的故事,了解多一些对于理解他们的作品还是很有帮助的。无论是从牙牙学语时听的《静夜思》还是到现在所学的李白杜甫的壮丽诗作,这些诗歌都带我们领略了中国文化的波澜壮阔,其实在很多诗歌里面还有巧妙的构思,动人的故事待我们细细品读。

二、现代诗歌阅读

现代诗是用我们现在熟悉的语言编织的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扣人心弦。虽然现代诗比较年轻,但是还是有很多诗人,形成不同流派和多种风格的。怎么样?想知道得更多些吧,那就来“中国现代诗歌大全”(http://www.shigeku.org/xlib/xd/sgdq/),这里收录了从20世纪20年代起的各种流派的诗人创作,绝对能激起你的求知欲。如果你觉得这个网站太专业了,那就再给你介绍一个平易近人的网站“九九文章网诗歌版”(http://www.jj59.com/shige/),这里的诗歌更贴近生活,相信也更能打动你的情感,比如“我该怎么感谢你”“花儿的心事”。如果你也有温暖的小情怀,就来这上面转转吧,说不定一下子就看到了感动你的文字。

三、歌词阅读

有人说歌曲是音乐和诗的结合,那歌词一定就是歌曲中的诗了。有很多歌词不仅押韵而且表达出了细腻刁钻的情感,我们时不时都要引用一下,似乎只有它们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既然这样,那平时遇到喜欢的歌词,为什么不积累一下呢?首先介绍“我爱歌词网”(http://www.5ilrc.com/),这里面有各种流行歌的歌词,大家可以根据歌手或者歌名查找,点开即看到,十分方便拷贝和欣赏。然后再来“中国原创歌词网”(http://www.cnycgc.com/),这里有热议的话题,各路神人的各种风格的创作。如果你突然也有灵感,或者对别人的作品有一些建议,那来这里就对了,让思想碰撞出更美的歌词吧!

四、英文诗歌阅读

语言是有国界之分的,但是情感却是全世界互通的,学了这么多年英语后,强烈推荐大家读一些英文的诗歌,好好品味异域文化和不一样的情感诉说。那先介绍“英文阅读网”之英文诗歌(http://www.enread.com/poems/),在这里可以找到外国原汁原味的名人名言和经典诗歌,比如泰戈尔、费雯丽等人的经典段子,这比看译文更具另一番滋味;再推荐“原版英语”的英文诗歌(http://www.en8848.com.cn/read/poems/),这个网站的杰出之处是按着不同的热门范围分类,比如:英国人最爱的诗歌,双语励志诗歌等等,大家上去看看,不仅有利于学习英语,还能受到国际化文化的熏陶。

读唐诗歌词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诗歌教学;兴趣培养;策略

古代诗歌是我国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从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怏怏大国的诗风词韵陶冶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诗歌的特点是短小精悍,字字珠玑。锤炼的语句包含着丰富的内容,一首好诗本身就是一幅优美的图画,一段精彩的叙述。读者在诵读过程中,大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心骛八极,神游万仞。学习积极健康的古诗,不仅能够提高个人的文学素养,对于人类的高尚情操的培养也大为裨益。

诗歌教学是我国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块教学内容。古典诗歌对于陶冶青少年的高尚情操,培养青少年的审美情趣,鼓舞青少年奋发有为有着重要意义。我们现在的古诗文教学处于十分尴尬的状态,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被动,效率低,学生这方面的积累少,缺乏基本的审美和想象能力,难以感受古诗文的魅力。以往“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必然导致学生兴趣丧失和能力的降低,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以往的“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教学原则,著名的教育家于漪说过教育学生学习古诗词,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降格为技能 、技巧的分析,要着力于整体的感知,充分发挥诗词所蕴含的育人功能。

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学生对于诗的兴趣呢?

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利用通俗歌曲,引发兴趣。

通俗歌曲因其易懂,易上口,易记忆的特点,符合学生的心理、爱好,很受学生的喜爱。甚至有少数学生认为诗可以不读,但歌曲不能不听。但事实上,有很大一部分通俗歌曲的歌词是由古典诗词改编而成,所以老师就可以抓住这一个机会,从通俗歌曲入手,引导学生将现代的歌词和古诗词作比较,评判歌词的优劣,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例如,我在上《孔雀东南飞》一文的时候,就引入了《上邪》和通俗歌曲“当”的歌词比较,学生兴趣很浓厚,课堂气氛活跃,很多学生发现了《上邪》的精炼、美妙之处,认为它比歌词要凝炼、经典,值得品味,教学效果也就很好。

教无定法,我们的语文教学只能是“授之以渔”,而不能是“授之以鱼”,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大可不必拘泥于“寻章摘句”,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自我阅读,品味的兴趣,那么,我们何不边听《涛声依旧》,边品味张继的《枫桥夜泊》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的悠远深沉的意境。何不将黄安的《新鸳鸯蝴蝶梦》与李白的《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进行感情、主题的对比。何不将《东风破》和《》进行多角度的比较。由于有歌词介入,学生有了一种溯本求源的愿望,对这些诗接受起来比较容易。

二、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诵读

在对诗歌初步有了兴趣、感知后,引导学生诵读。不仅要读懂诗歌的大致内容,还要在读的过程中,将文字转化成一系列的画面,读出韵律,读出感情。在诵读的过程中和作者形成共鸣,深切体味诗歌的内涵。还可以用名家的诵读去熏陶,或举办诗歌朗诵会,营造一种氛围,设置一定的情境,要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到画面美、情感美、音乐美,能够感觉到美,自然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进而将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例如张若虚是《春江花月夜》,这时一首多美的诗啊,但如果我们仅仅是寻章摘句,那么学生是不会愿意学的,更不用说学好了。所以,我们就可以通过配乐等诵读形式,让学生发现美,探寻美,体会中华诗歌的隽永。

三、时光穿梭,梦回唐朝——创设情境,和古人对话。

大多数学生不懂诗,不愿学诗的很重要一个原因是无法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脱离了社会背景,要学好诗谈何容易。我认为不理解背景,不了解作者,就空泛地学习诗歌,会导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局面。所以我们在教学当中,就可以创设情境,或介绍背景,或把诗歌泛化为感人的故事,充分利用直观、形象的视听手段,让学生有一种回归古代的愿望,“直接”和古人进行交流。例如:我们可以采用这段话做导入语:

“徜徉在这座文学珍宝馆里,我们与中国文学史上众多的名流巨匠擦肩而过:迎面走来的是‘天子呼来不上船’笑傲红尘的李白;眼望‘国破山河在’老泪纵横的杜甫;这一边有听一曲琵琶泪洒青衫的白居易,那一边有登楼远望心忧天下的范仲淹;坡月下把酒,声声向苍天发问,辛弃疾挑灯看剑,夜夜梦里沙场秋点兵;柳永为‘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吟咏歌唱,李清照则为‘梧桐更兼细雨’黯然神伤。”

“我国是诗歌的国度,诗歌历史悠久。如果从《诗经》算起,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古人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成诗歌。这些诗歌已经流传了千百年。那么,我们如何穿越时空去理解那些诗歌的内容和主旨呢?其实古人已经摸索和总结了很多的诗歌鉴赏理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两千多年前的孟子所提出的重要的诗歌鉴赏理论——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下面就让我们试着用自己的心灵来感受中国古诗独特的艺术魅力。”

以上这些导入定会在学生心中种植下热爱与兴趣,会让我们的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高二学生对唐诗宋词都有所积累,因此导入中提到的诗人、词牌、流派,引用的名句,他们非但无陌生感反而倍觉亲切。且导入过程中,配以微机、背投展示其中的人物或诗句所创设的意境,并衬以古筝乐曲,诱发学生的情境体验,激发其强烈的学习兴趣。同时适当点拨,如导入中对唐宋诗词所做的激情而又客观的评价,可以引起学生对这种文学事物的热爱及由此产生的民族自豪感。这样,从一开始乃至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处在深沉亢奋的情感体验中,产生强烈的情感效应。这种以情感为基础的审美化教学,将化为翅膀,带领学生翱翔于诗歌天地。

四、为诗歌教学插上想象的翅膀

学生之所以不爱读诗,是因为有些诗离学生生活太远,有些诗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思想感情比较复杂,学生难以理解,所以我们可以找一些贴近生活的诗,让教学回归生活,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发挥学生想像力,从而丰富诗歌的意蕴,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比如我们在教读曹植的《白马篇》的时候,不妨把作战勇敢,对国家忠心耿耿的白马将军形象具体化,学生很容易就可以联想到杨延昭、岳飞、赵云等英雄人物,白马将军的形象顿时鲜活起来。

不是每种生活都要经历,才能领略诗人的感情,诗歌是一种浓缩的艺术,在鉴赏诗歌时启发学生融入自己的想像,对诗歌进行再创造,同样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学习《蜀相》这篇文章的时候,如果启发学生大胆的想象,学生不难体会大唐盛世的繁荣和辉煌,也就不难体会,在安史之乱爆发后,大唐盛世轰然倒塌,人们从天堂掉到地狱的生活处境。那些像杜甫一样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人,他们的痛苦就更强烈了。经过这样的想像加工,天上人间的反差就强烈了,诗歌的内蕴加强了,学生也觉得饶有趣味。

联想和想象能最大限度的还原、丰富诗歌的内容。生活积淀厚了,知识积累多了,学生自然能够调动学过的诗句和现实生活进行比较,进而激发探究诗歌的兴趣,品味诗歌的高妙之处。

读唐诗歌词范文第4篇

一、古典诗词与中国风歌曲的渊源

最初,诗和歌是一个整体,诗相当于歌词,歌相当于曲子。文人写出来的诗是拿来唱的。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元曲,都曾经是广为流行的歌曲。《诗经》里面的所有诗篇都曾是口头传唱的,只不过是有人将歌词整理出来了而已。中国风歌曲是采用有古典文化内涵的歌词与现代流行音乐的旋律及编曲技巧,由怀旧的时代背景与现代节奏完美结合,从而产生出含蓄、忧愁、优雅、轻快的歌曲风格。其歌词对古典诗词的传承是显而易见的。

探究中国风流行歌曲与古典诗词的传承模式,大概可以分为四种:诗词配曲式,词句提取式,语言改造式,意境化用式。

1.诗词配曲式

这种古词新唱、借古意表今情的形式,既有古典的雅调,又有当代的风格,细细体味,意蕴无穷。如当年春晚上王菲的一曲《但愿人长久》的歌词就源自苏轼的《水调歌头》。因为天后王菲唯美的唱风,感动了无数的痴男怨女、天涯游子,遂广为传唱,成为中秋佳节不可缺少的咏月抒情的精品。《水调歌头》这首古典诗词就因流行音乐的流行而扩大了影响。

2.词句提取式

这种融合的形式很广泛地被一些歌词作者使用。一些歌词创作往往只是借用古典诗词的某些词句或意象,不一定是原诗词的现代演绎,但却表现了歌曲与古典诗词丝丝缕缕的关系。如花儿乐队的《鹊桥汇》,借助了“鹊桥”的典故,围绕恋人相会的主题,把一些相关的诗词名句融汇在一起,构成回环不绝的生死相许、心心相通的意境,把人的思绪引入鹊桥,令人流连忘返。古典诗词与流行歌曲的融合,雅俗共赏,既提高了流行歌曲的文化品味,又使世人重温了古典诗词,享受到一种独具魅力的音乐文化大餐。

3.语言改造式

古文功底深厚的作者以仿古的字词、意境、节律描述当代的情感、事件、意愿等内容,具有明显的古典诗词的气息,充满古典诗词的味道。这类作品可谓旧瓶装新酒,在词语上、句式上、意蕴上都与古典诗词的风格相似。如何炅的《看穿》:“醉了红颜/也罢/断了琴弦//问天涯/放了天下/也罢/送给人家”,黄的《沧海一声笑》:“江山笑/烟雨遥/涛浪涛尽红尘俗世几多娇”。还有琼瑶许多电视剧的主题曲、插曲《在水一方》、《海鸥飞处彩云飞》等等。古韵今吟,优雅深淳的歌词,带给人美的享受。

4.意境化用式

从古典诗词里汲取营养,化用古典诗词中的意境,借古韵抒发今意,用当代的语言表现出来。五千年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创造了无数具有深厚文化基础的意象、唯美的意境、深入人心的故事。这些已成为当今中国风歌曲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化用古典诗词意境的典范之作当属毛宁演唱的《涛声依旧》,歌词中的意象和意境明显是借自唐代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种意境化用的歌曲还有陈瑞的《白狐》、周华健《刀剑如梦》、李宇春《倾国倾城》等。意境化用式创作的歌曲,常常将经典重现,显示出非凡的魅力,成为流行音乐中的宠儿。

二、如何让中国风吹进语文课堂

古典诗词进入流行歌曲是当代歌坛上一道靓丽的风景。中国风流行歌曲,也为广大学生所追捧、传唱。然而中国风流行歌曲能否勾起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兴趣,如何让这股强劲的中国风吹进语文课堂,促进课堂上古典诗词的教学?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做了如下探索:

1.歌曲导入

导入语,是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起着激发学生兴趣、酝酿情感、创设情境、集中注意力的作用。歌曲导入更是教学中常用的导入方法。因为很多诗歌被改编或填词演唱,所以在诗歌教学中,运用歌曲导入更容易激起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如教读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的时候,播放邓丽君演唱的《几多愁》,教柳永的《虞美人》时听邓丽君的《相看泪眼》,教岳飞的《满江红》时听罗文的《满江红》。常常会有“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

2.比较鉴赏

在诗歌教学中,我们常常将诗风相近的作品或不同作家同一题材的作品做比较鉴赏。事实上,我们也可以将古诗词和与之相关的流行歌曲进行比较鉴赏。两相对比更能突显各自的特点,加强学生对古诗词的理性体悟。如《琵琶行》中“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乐天想抒发的是被贬谪的凄苦。教学时可以给学生听港星蒋志光、韦绮珊的对唱歌曲《相逢何必曾相识》。其中也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句子,学生经过对比就发现男女主人公似是想藉此名句来呼唤久违的爱情。

3.布置作业

改写改编是对文学作品进行再创造、再体验的过程。学生最怕做语段改写、扩写,但若改写或改编能和他们熟悉的流行歌曲有关就不同了。比方说李叔同著名的歌曲《送别》:“长亭外,古道边……”就具有古诗词的韵味。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古诗词改写歌词,提高诗词学习的兴趣,同时使学生对诗词语言的凝练、含蓄有更为深切的体会,如对《春江花月夜》的改写,对《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改编等等。

4.演唱背诵

在学习古典诗词时,背诵是必不可少的。很多诗词都要求学生背诵,学生理解不够深刻,往往为了应付考试而背诵,背得快,忘得也快。一些较长的诗歌死记硬背难度很大。但如果加上曲调唱出来就容易多了。如教李煜的《虞美人》和李清照的《声声慢》时,学生课上跟随视频演唱几遍就背下来了,而且记得牢,记得久。没有配乐演唱的篇目如《燕歌行》这样的篇目,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加上曲调唱出来。同学之间竞争,看谁背得更快,唱得更有韵味。背诵加上娱乐的色彩就再也不用头疼了。

学生喜学、乐学才有可能学好。让中国风吹进中学诗词教学的课堂,必然激起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帮助他们走进诗歌、感受诗歌、欣赏诗歌。相信借助流行歌曲“流行”的翅膀,古典诗词也可以像流行歌曲一样为学生所喜爱。

读唐诗歌词范文第5篇

我没有这么立场坚定,有时也听听什么《星星点灯》、《你的柔情我永远不懂》,也觉得怪好听的,不过,我也不见得那么入迷,听了几遍也会腻歪,更想不通这种歌曲为什么要灌成那不能洗不易坏贵得厉害的CD唱片,难道这能听个千儿八百遍始终不厌?我并不蔑视这些流行曲词,有时候甚至觉得它比我们现在这种死样活气的诗坛上无病或故自艰涩的诗作更让人喜欢,不过,我也并不觉得这些流行曲词好到哪儿去,除了少数之外,相当多的词都是花拳绣腿或滥俗套话,根本不值得人把它当口头禅挂在嘴上更不值得把它当红玫瑰缀在胸前。但是,面对这满世界的流行歌曲,看着老少爷儿们都在那儿哼哼"何不潇洒走一回",看着诗歌集子版权页上越来越可怜的印数和诗人们脸上越来越惶惑的神情,我又不免产生一点儿疑惑,是不是"诗"的时代真的要让位给"歌"的时代,就象唐诗过后是宋词?

《围城》里说方鸿渐到了赵辛楣家,听到无线电正在播放风行一时的流行歌曲《春之恋歌》,"心想该死该死,听这种歌好比看淫画,是智力落后,神经失常的表示,不料赵辛楣失恋了会堕落至此",其实这就是方鸿渐的偏见了。文化人没有必要对流行歌曲作出一副高傲的不屑模样,这种不屑常常是对自己文化身份的显示,也常常是当自己文化阶层的标签,划地为牢和固步自封是同义词,流行歌曲唱的人多好象就成了大众快餐,进不得文化人的雅座,可是,对唐诗宋词吟味不已的文化人怎么也不想想,词在当年也是被轻蔑地称作"诗余"——仿佛诗歌上掉下来的土渣儿——的流行歌曲,你尽管可以"连眼珠都不转过去",但谁敢断言诗坛的明天就不会象宋词继唐诗,元曲继宋词一样?当年柳永那种让满世界人传唱的"酸曲儿"就是如今的流行歌曲,也没有哪一位会把柳永从《全宋词》里剔出去以纯洁文化队伍,那么我们的专家学者为什么就不能屈尊光顾一下满天飞的流行歌曲呢?整日里摇头晃脑吟味不已的"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在梦中",翻成白话到底和流行歌曲有多大差别?

仔细看看最近的流行歌曲,其实文人不必保持那种无谓的骄傲,流行歌曲已不再像过去那样只会用甜得发腻的情话缠绕少男少女了,也不再像过去那样"为赋新词强说愁"似地硬拧眼泪了,好象渐渐长大了似的,"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点到天明",渐渐有了一点思乡愁绪、有了一点人生唱叹、有了一点社会关切、有了一点故旧情怀。从《爱你爱不够》到了《我想有个家》,从《路边的野花你莫要采》到了《爱一个人是很痛苦的事》,就连谈情说爱的歌词也不再是小儿女呢呢哺哺的模样,作词的人开始懂得一点更深的想法有了一点更广的视野,从一味发嗲的死甜变成了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最近几年,我看到一些写得相当不错的歌词,歌词里有不少意象很美也很有深意,你就是把歌名列出来也能感到这一点,星星点灯,照亮我的家门,冬季到台北来看雨,别在异乡哭泣,打不开的锁,锁住了一个未圆的梦,背心,感觉捉摸不定,没有道理可寻,读来好象比那些号称诗的诗更像诗。好象近来词的作者也腻歪了从胸口一喷就到嘴边的写法,除了找一些和过去不同的主题之外,还在想方设法变化词的风格,有的搀上一些古典诗词的句子,像《涛声依旧》借了《枫桥夜泊》,有的用上一些日常朴素的话语,像《小芳》就写得像白话,有的参考民歌的连章形式,像《弯弯的月亮》前几句就是辘轳体的变体,好象作者们也希望自己的词不要那么浅白没味,开始拐几个弯,兜几个圈,比如《我对自己说话》:

我开始对自己说话,/说些自己也不懂的话,

身旁电话七个数字之后,/只是冰冷的回答。

把一个孤独的人的寂寞和都市的人的凄清写得很充分,人是需要温情的,当一个都市的人找不到可以述说自己心情的朋友时,孤灯下就希望在电话里向人倾吐,但拿起电话来的时候,也许他已经不知道说什么的好,也许他得不到对方理解的回答,只好把电话拿起来,边听里面空响的嘟嘟声,自己和自己说话,没有人说话的孤独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孤独;现在社会对人的摧残,常常是使自己成了一个陌生的人,我读《落泪的戏子》好象就能体会到那种异化感,"总是身不由己,从来没人在意",他一面用假面欺骗别人,一面用假面欺骗自己,"主角是我自己,所有的人陪我欢笑哭泣,大红大紫的时候,没有时间休息","演过千般角色,都是别人的故事",我不知道那些在台上得意的歌手是不是有这种体会,不过,翻过一层替他们一想,倒真是说到了底。

当然,现在说流行歌曲取代诗歌还为时过早。宋词取代唐诗成为一代文学的标志,原因很多很多,归根结底一句话,就是宋代词比诗还写得好,写得新鲜写得贴心贴肝。那么流行歌曲自身有没有素质取代诗歌成为人们各种情愫的寄托与表现,它能不能提高自己的文化品味和艺术技巧使流行歌曲得到普遍的认可。在这一点上,流行歌曲有时又欠了一点火候,就以几首最流行的歌为例,有时候它好像把握不住主题,仿佛唱着唱着就忘记了前面说的是什么了似的,好好的意思给唱走了岔,像《弯弯的月亮》前面唱的是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下面,有一条弯弯的小桥,弯弯的小桥下面,有一条弯弯的小船,弯弯的小船悠悠,是我童年的阿娇,阿娇摇着船,唱着古老的歌谣,歌声随风飘,飘到我的脸上……到此为止,和曲调相应是一种淡淡的忧伤,而"童年的阿娇"应该让人油然而生的是怀旧情愫,记得余光中有一首《珍妮的辫子》里写过了好多年之后,过去"像一对梦幻的翅膀"似地"飘在背后"的珍妮的辫子的消失,让他"差一点哭出声来",这也是对记忆中的美好的珍藏,"童年的阿娇"和乡村的小桥,过去的月亮也应如此,可是当听众几乎把自己的一腔思乡怀旧和曲调共舞的时候,歌词突然来了一个义正辞严的现代化批判,"我的心充满惆怅,不为那弯弯的月亮,只为今天的村庄,还唱着过去的歌谣",当人们听到这里,前面调动起来的那一点伤情怀旧,便被置于很尴尬的境地,是继续伤情怀旧下去,还是收起这淡淡的悲伤和歌词一起去为乡村没有现代化而义愤填膺呢?有时候它又好象底气不足东拼西凑,聪明起来一下子蹦出两句很精彩的话,可精彩了一下以后又敷衍成篇草草了事,像《涛声依旧》,这首歌词里用了不少中国古典诗歌的动词技巧,像渔火"温暖"双眼,钟声"敲打"无眠,就是把动词两边的名词距离拉大,使动词的意思多几个拐弯,仿佛唐诗里"冷露滴梦破"的"滴"一样,还用了一些中国古典诗词的名词意象,主要是《枫桥夜泊》里的渔火、枫桥、钟声、客船,这就好象古典诗歌里的用典,使歌词有了一些悠远典雅的意境,也有了一点历史感,特别是有两句写得确实不错:"今天的你我,怎样重复过去的故事,这一张旧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旧日的情感深藏在心底,仿佛一艘昔日的乌篷船停泊在枫桥边,这尘封的回忆是否还能被寒山寺的钟声敲醒,过去的温馨是否还能被一丝情缘重新结起,一直珍藏的那份感情仿佛一张旧船票,拿出这张旧船票却一直犹豫徘徊,不知是否能越过这时间的间隔再登上昔日的客船,这说的不仅是爱情,也是一种人皆有之的怀旧情感,写得自然而流畅。可是,偏偏有两句反复唱的歌词却一下子显出了笨拙做作,那就是"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年的夜晚",前一句好象急匆匆就把古人的衣服活剥了下来,连钮扣都来不及扣就草草上阵,后一句好象耐不住性子干脆直话直说,连油彩都来不及擦就草草下场,本来的流畅一下子在这儿闹了个肠梗阻,本来的机智到这儿好象江郎才尽泄了气,说实在的,我到现在还不明白什么叫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这样的例子很多,我在街上听得耳朵起茧的那首《纤夫的爱》,很民歌风,可是那一句"爱在纤绳上荡悠悠"就让我奇怪,是你俩这份情这份爱不怎么牢靠么,要不干嘛会荡悠悠的让人发颤为他们的前途担惊受怕?而那首借了《海马歌舞厅》传唱一时的歌里"何不游戏人间",末了提高了声调唱出来的三个字"不成眠",我也真不知道那是怎么和前面几句的意思接上弦的,怎么想它前后也差了一截子,既然不管它恩恩怨怨地游戏人间,那么有什么发愁的事儿还会让你辗转反侧睡不着觉。

流行歌曲的歌曲流行,但流行的不一定就永垂不朽。要想桩子稳,就要根子深,根子是内功不是花拳绣腿。如果只是"宝贝对不起,不是不爱你,""要不是有情郎和我分开,我的眼泪不会掉下来",就会像老让一个人吃甜点最终也会腻一样,再爱吃甜的人也经不起这种过于殷勤的让菜,因为心灵世界并不是只为"甜心"而存在。歌词里要是总出现"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我拿青春赌明天"这类说通不通、似懂不懂的词而没有更含蓄自然的文字,传唱的人再多也只是一笔糊涂帐,充其量是歌曲的附庸而不像宋词最终由附庸蔚为大观。

说实在的,宋词能够成为一代文学的形式,其实还是在文人参与创作之后,过去我们的文学史总是说民间创作对文学有多少多少启发,给文学注入了多少多少新鲜养分,这都不错,不过,在"下贱者最聪明"、"劳动人民最懂得文学"的观念中,只注意了"源"而忽略了"流",任何一种文学样式,想要成为一个时代的文学标志,没有文化人的参与是不可能的,柳永也罢、晏殊也罢、欧阳修也罢、苏轼也罢,其实都是文化人,文化人的参与创作,意味着一种深邃的文化意识和高度的文化修养对文学样式的渗透和对文学品格的提升,就象把野生的杂花培育成可观赏的花卉和把原生的鲫鱼培育成五彩的金鱼一样。也许有人会引《病梅馆记》来讽刺说这是把朴素自然的文学变成雕琢做作的文学,但是又有那一种艺术是自生自长原汁原味的呢?画布上的山水不是真山水,再怎么推重朴素的民间味儿也不能回到"杭呦杭呦"的时代不是?玉不琢还不成器呢,何况作为文学的歌词。

文学需要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深沉的人文精神,没有这内涵和精神只能流于一般的情感宣泄和浅薄的心灵安慰,流行如果是指形式与语言,自然很好,通俗如果是指情感和内涵,那就很糟,没有对人生的真正体验,随你怎么从唐诗宋词那里贩来意象和词语也只是在花裤衩上打补钉,充其量是点缀,时时会露出那种俗气的底色,没有对语言的真正机智,随你怎么挖空心思乔獐作智也只是在玩狗熊掰棒子的把戏,说到底是矫情,听听就会听出那里面口是心非的虚假,文化品味说来是一个很虚的东西,但缺少它就是让人瞧着俗气,知识储备看上去是一种无关的因素,但没有它就是让人看着浅薄。

读唐诗歌词范文第6篇

我没有这么立场坚定,有时也听听什么《星星点灯》、《你的柔情我永远不懂》,也觉得怪好听的,不过,我也不见得那么入迷,听了几遍也会腻歪,更想不通这种歌曲为什么要灌成那不能洗不易坏贵得厉害的CD唱片,难道这能听个千儿八百遍始终不厌?我并不蔑视这些流行曲词,有时候甚至觉得它比我们现在这种死样活气的诗坛上无病或故自艰涩的诗作更让人喜欢,不过,我也并不觉得这些流行曲词好到哪儿去,除了少数之外,相当多的词都是花拳绣腿或滥俗套话,根本不值得人把它当口头禅挂在嘴上更不值得把它当红玫瑰缀在胸前。但是,面对这满世界的流行歌曲,看着老少爷儿们都在那儿哼哼"何不潇洒走一回",看着诗歌集子版权页上越来越可怜的印数和诗人们脸上越来越惶惑的神情,我又不免产生一点儿疑惑,是不是"诗"的时代真的要让位给"歌"的时代,就象唐诗过后是宋词?

《围城》里说方鸿渐到了赵辛楣家,听到无线电正在播放风行一时的流行歌曲《春之恋歌》,"心想该死该死,听这种歌好比看淫画,是智力落后,神经失常的表示,不料赵辛楣失恋了会堕落至此",其实这就是方鸿渐的偏见了。文化人没有必要对流行歌曲作出一副高傲的不屑模样,这种不屑常常是对自己文化身份的显示,也常常是当自己文化阶层的标签,划地为牢和固步自封是同义词,流行歌曲唱的人多好象就成了大众快餐,进不得文化人的雅座,可是,对唐诗宋词吟味不已的文化人怎么也不想想,词在当年也是被轻蔑地称作"诗余"——仿佛诗歌上掉下来的土渣儿——的流行歌曲,你尽管可以"连眼珠都不转过去",但谁敢断言诗坛的明天就不会象宋词继唐诗,元曲继宋词一样?当年柳永那种让满世界人传唱的"酸曲儿"就是如今的流行歌曲,也没有哪一位会把柳永从《全宋词》里剔出去以纯洁文化队伍,那么我们的专家学者为什么就不能屈尊光顾一下满天飞的流行歌曲呢?整日里摇头晃脑吟味不已的"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在梦中",翻成白话到底和流行歌曲有多大差别?

仔细看看最近的流行歌曲,其实文人不必保持那种无谓的骄傲,流行歌曲已不再像过去那样只会用甜得发腻的情话缠绕少男少女了,也不再像过去那样"为赋新词强说愁"似地硬拧眼泪了,好象渐渐长大了似的,"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点到天明",渐渐有了一点思乡愁绪、有了一点人生唱叹、有了一点社会关切、有了一点故旧情怀。从《爱你爱不够》到了《我想有个家》,从《路边的野花你莫要采》到了《爱一个人是很痛苦的事》,就连谈情说爱的歌词也不再是小儿女呢呢哺哺的模样,作词的人开始懂得一点更深的想法有了一点更广的视野,从一味发嗲的死甜变成了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最近几年,我看到一些写得相当不错的歌词,歌词里有不少意象很美也很有深意,你就是把歌名列出来也能感到这一点,星星点灯,照亮我的家门,冬季到台北来看雨,别在异乡哭泣,打不开的锁,锁住了一个未圆的梦,背心,感觉捉摸不定,没有道理可寻,读来好象比那些号称诗的诗更像诗。好象近来词的作者也腻歪了从胸口一喷就到嘴边的写法,除了找一些和过去不同的主题之外,还在想方设法变化词的风格,有的搀上一些古典诗词的句子,像《涛声依旧》借了《枫桥夜泊》,有的用上一些日常朴素的话语,像《小芳》就写得像白话,有的参考民歌的连章形式,像《弯弯的月亮》前几句就是辘轳体的变体,好象作者们也希望自己的词不要那么浅白没味,开始拐几个弯,兜几个圈,比如《我对自己说话》:

我开始对自己说话,/说些自己也不懂的话,

身旁电话七个数字之后,/只是冰冷的回答。

把一个孤独的人的寂寞和都市的人的凄清写得很充分,人是需要温情的,当一个都市的人找不到可以述说自己心情的朋友时,孤灯下就希望在电话里向人倾吐,但拿起电话来的时候,也许他已经不知道说什么的好,也许他得不到对方理解的回答,只好把电话拿起来,边听里面空响的嘟嘟声,自己和自己说话,没有人说话的孤独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孤独;现在社会对人的摧残,常常是使自己成了一个陌生的人,我读《落泪的戏子》好象就能体会到那种异化感,"总是身不由己,从来没人在意",他一面用假面欺骗别人,一面用假面欺骗自己,"主角是我自己,所有的人陪我欢笑哭泣,大红大紫的时候,没有时间休息","演过千般角色,都是别人的故事",我不知道那些在台上得意的歌手是不是有这种体会,不过,翻过一层替他们一想,倒真是说到了底。

当然,现在说流行歌曲取代诗歌还为时过早。宋词取代唐诗成为一代文学的标志,原因很多很多,归根结底一句话,就是宋代词比诗还写得好,写得新鲜写得贴心贴肝。那么流行歌曲自身有没有素质取代诗歌成为人们各种情愫的寄托与表现,它能不能提高自己的文化品味和艺术技巧使流行歌曲得到普遍的认可。在这一点上,流行歌曲有时又欠了一点火候,就以几首最流行的歌为例,有时候它好像把握不住主题,仿佛唱着唱着就忘记了前面说的是什么了似的,好好的意思给唱走了岔,像《弯弯的月亮》前面唱的是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下面,有一条弯弯的小桥,弯弯的小桥下面,有一条弯弯的小船,弯弯的小船悠悠,是我童年的阿娇,阿娇摇着船,唱着古老的歌谣,歌声随风飘,飘到我的脸上……到此为止,和曲调相应是一种淡淡的忧伤,而"童年的阿娇"应该让人油然而生的是怀旧情愫,记得余光中有一首《珍妮的辫子》里写过了好多年之后,过去"像一对梦幻的翅膀"似地"飘在背后"的珍妮的辫子的消失,让他"差一点哭出声来",这也是对记忆中的美好的珍藏,"童年的阿娇"和乡村的小桥,过去的月亮也应如此,可是当听众几乎把自己的一腔思乡怀旧和曲调共舞的时候,歌词突然来了一个义正辞严的现代化批判,"我的心充满惆怅,不为那弯弯的月亮,只为今天的村庄,还唱着过去的歌谣",当人们听到这里,前面调动起来的那一点伤情怀旧,便被置于很尴尬的境地,是继续伤情怀旧下去,还是收起这淡淡的悲伤和歌词一起去为乡村没有现代化而义愤填膺呢?有时候它又好象底气不足东拼西凑,聪明起来一下子蹦出两句很精彩的话,可精彩了一下以后又敷衍成篇草草了事,像《涛声依旧》,这首歌词里用了不少中国古典诗歌的动词技巧,像渔火"温暖"双眼,钟声"敲打"无眠,就是把动词两边的名词距离拉大,使动词的意思多几个拐弯,仿佛唐诗里"冷露滴梦破"的"滴"一样,还用了一些中国古典诗词的名词意象,主要是《枫桥夜泊》里的渔火、枫桥、钟声、客船,这就好象古典诗歌里的用典,使歌词有了一些悠远典雅的意境,也有了一点历史感,特别是有两句写得确实不错:"今天的你我,怎样重复过去的故事,这一张旧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旧日的情感深藏在心底,仿佛一艘昔日的乌篷船停泊在枫桥边,这尘封的回忆是否还能被寒山寺的钟声敲醒,过去的温馨是否还能被一丝情缘重新结起,一直珍藏的那份感情仿佛一张旧船票,拿出这张旧船票却一直犹豫徘徊,不知是否能越过这时间的间隔再登上昔日的客船,这说的不仅是爱情,也是一种人皆有之的怀旧情感,写得自然而流畅。可是,偏偏有两句反复唱的歌词却一下子显出了笨拙做作,那就是"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年的夜晚",前一句好象急匆匆就把古人的衣服活剥了下来,连钮扣都来不及扣就草草上阵,后一句好象耐不住性子干脆直话直说,连油彩都来不及擦就草草下场,本来的流畅一下子在这儿闹了个肠梗阻,本来的机智到这儿好象江郎才尽泄了气,说实在的,我到现在还不明白什么叫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这样的例子很多,我在街上听得耳朵起茧的那首《纤夫的爱》,很民歌风,可是那一句"爱在纤绳上荡悠悠"就让我奇怪,是你俩这份情这份爱不怎么牢靠么,要不干嘛会荡悠悠的让人发颤为他们的前途担惊受怕?而那首借了《海马歌舞厅》传唱一时的歌里"何不游戏人间",末了提高了声调唱出来的三个字"不成眠",我也真不知道那是怎么和前面几句的意思接上弦的,怎么想它前后也差了一截子,既然不管它恩恩怨怨地游戏人间,那么有什么发愁的事儿还会让你辗转反侧睡不着觉。

流行歌曲的歌曲流行,但流行的不一定就永垂不朽。要想桩子稳,就要根子深,根子是内功不是花拳绣腿。如果只是"宝贝对不起,不是不爱你,""要不是有情郎和我分开,我的眼泪不会掉下来",就会像老让一个人吃甜点最终也会腻一样,再爱吃甜的人也经不起这种过于殷勤的让菜,因为心灵世界并不是只为"甜心"而存在。歌词里要是总出现"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我拿青春赌明天"这类说通不通、似懂不懂的词而没有更含蓄自然的文字,传唱的人再多也只是一笔糊涂帐,充其量是歌曲的附庸而不像宋词最终由附庸蔚为大观。

说实在的,宋词能够成为一代文学的形式,其实还是在文人参与创作之后,过去我们的文学史总是说民间创作对文学有多少多少启发,给文学注入了多少多少新鲜养分,这都不错,不过,在"下贱者最聪明"、"劳动人民最懂得文学"的观念中,只注意了"源"而忽略了"流",任何一种文学样式,想要成为一个时代的文学标志,没有文化人的参与是不可能的,柳永也罢、晏殊也罢、欧阳修也罢、苏轼也罢,其实都是文化人,文化人的参与创作,意味着一种深邃的文化意识和高度的文化修养对文学样式的渗透和对文学品格的提升,就象把野生的杂花培育成可观赏的花卉和把原生的鲫鱼培育成五彩的金鱼一样。也许有人会引《病梅馆记》来讽刺说这是把朴素自然的文学变成雕琢做作的文学,但是又有那一种艺术是自生自长原汁原味的呢?画布上的山水不是真山水,再怎么推重朴素的民间味儿也不能回到"杭呦杭呦"的时代不是?玉不琢还不成器呢,何况作为文学的歌词。

文学需要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深沉的人文精神,没有这内涵和精神只能流于一般的情感宣泄和浅薄的心灵安慰,流行如果是指形式与语言,自然很好,通俗如果是指情感和内涵,那就很糟,没有对人生的真正体验,随你怎么从唐诗宋词那里贩来意象和词语也只是在花裤衩上打补钉,充其量是点缀,时时会露出那种俗气的底色,没有对语言的真正机智,随你怎么挖空心思乔獐作智也只是在玩狗熊掰棒子的把戏,说到底是矫情,听听就会听出那里面口是心非的虚假,文化品味说来是一个很虚的东西,但缺少它就是让人瞧着俗气,知识储备看上去是一种无关的因素,但没有它就是让人看着浅薄。

读唐诗歌词范文第7篇

《新课标》强调阅读的主动性、多样性和独特性。笔者背负着“引导人”、“塑造人”、“提升人”的责任,在灿烂的“新”光下,借鉴名家的做法,结合实践,探索着一条个性又高效的语文之路。

一、探索之一:以课堂闲聊的方式,刺激学生的阅读欲望;多途径拓展知识面,刺激学生的思想欲望

以学生普遍觉得空洞无聊的《唐诗宋词选读》为例。新课标背景下的古代诗词阅读鉴赏,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获得美的享受和志趣、品格、情操等方面的熏陶。比如,我们在学习易安词前的课前三分钟演讲中,聊及现代社会娶老婆的标准:西施的美貌、王熙凤的干练和李清照的才华。在学生的惊呼声中请他们齐颂初中学过的《如梦令》,然后欣赏北大康震教授评说的《一代词宗李清照》,再推荐阅读梁衡先生的《乱世中的美神》。最后自主朗读专题中的两首词,写一篇以李清照为话题的随笔。

交上来以后,我被深深地触动了:“破碎的事物印满了重重叠叠的生命印迹,沉厚、凄凉却美丽,而这样的人必定是真正活过的人。”、“易安之词真忧伤,读来使人黯神伤,伤中别有风韵在,读毕使人齿留香。”、“我沉醉在你的才华,你的勇气,你的坚定里,不思归路”……如此个性化的解读,深刻投入的情感,是平时学习中难得看到的状态!

二、探索之二:结合流行歌曲和古典诗歌,将课堂延伸至生活的无尽空间

学生大都喜欢听歌、唱歌,但往往只是消遣。师者可以以此为衔接点,培养研习诗歌的能力,也把拓展的内容变为学生的积淀,增加写作底蕴。

还以《唐诗宋词选读》为例:学苏轼词之后,请学生听、唱《寂寞沙洲冷》,鉴赏比较歌词与苏轼词中的意象的相似点,情感的关联点,再写随笔谈谈对苏词或流行歌曲的新认识。学生惊奇地发现《寂》歌词里融汇了苏词《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和《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等词中的意象,情感上也有相通点,有同学甚至感慨地说:“学好了唐诗宋词,我也能写出上口的歌词了。”基于这种热情,我顺势引导,关注方文山的歌词内容,关注居流行榜前列的歌曲在歌词上都有何特点,交流感想。学生惊讶:学习诗歌还有这样的乐趣呀!以后记叙文中取景方便多了,“一切景语皆情语”的意思也进一步理解了!

三、探索之三:寻找教材与日常生活相近的情感点,设置情感表达的出口,指引生活的正确方向

比如《氓》,不在苏教版教材中,但在高考14篇背诵范围之内。我认为这是编者独具的匠心。而很多老师的处理方法是,给译文,然后默写检查。结果是学生一见《氓》就头疼,背了无数遍仍张冠李戴!为什么?不理解、没感触呀!其实,爱情问题是高中生情感世界中最敏感的问题,这种关节上,一些好文章的价值和魅力便能彰显。刘国正老师就对上海语文课本推出的“爱情单元”表示肯定。我也试着以《氓》为抓手,在合适的时间,品读它的现实意义,规劝“耽”于其中的人;又在需要的时候重提,既温习默写内容,又能起到教育意义。我还试着在学生基本理解文本后,推荐林清玄的散文《生命的出口》,孟庭苇的歌曲《真的还是假的》等,在没有一句评论语言的前提下,请学生写随感。

有学生写道:“我们必须找到除了爱情之外,能够使自己用双脚坚强站在大地上的东西。”、“记住仰望天空的时候,也要看看脚下。”、“快乐、开朗、坚韧,这和性格无关。”之后的默写,基本无人错误,用学生的话说,这首诗印象太深了!

四、探索之四:以课文为依托,整合媒体资源,架设了解社会的桥梁

语文的外延是生活。课文是我们了解时代信息、思考社会问题的绝好渠道。时代的信息和学生的思想又最容易沟通,但学生往往因为单纯容易做“愤青”。比如,阅读鉴赏《白发的期盼》时,引入“空巢”、“啃老”等社会现象,学生又义愤填膺,谴责儿女不孝,父母从小教育不力,有关部门没有措施保障,等等。我推荐学生欣赏《新闻周刊》,跟着白岩松冷静地、多角度地看问题,再学习他们的方式对社会其他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一段时间后,这种尝试效果明显,学生的议论文既能看到事情的本质,提出鲜明的观点,又能用丰富有力的论据,平和全面地论证中心。

读唐诗歌词范文第8篇

[关键词]:古诗词 流行音乐 整合教学

在我国的文化历史长流中,诗歌早在周代开始就已经出现了,至于春秋战国时期,《诗经》和《楚辞》的问世拉开了繁荣诗歌文化的新篇章,汉代专门设立了乐府机构用以收集民间歌谣,诗词最繁荣的时候还要数唐宋年代,所谓的“唐诗宋词”正是如此,这些都是诗歌文化在我国时展中的悠久历史。诗词之所以在我国源远流长,是因为诗词的美可以陶冶人的情操,熏陶人的精神世界,能感受诗词美的人会与诗词产生灵魂的共鸣,这是古诗词最吸引人之处。但由于诗词采用的是古体言辞,因而没有现代白话文那么通俗易懂,这就造成了阅读的障碍,也是导致学生产生抗拒心理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流行音乐作为一个时代广受人们喜爱的音乐形式,时常传播于大街小巷,可以算得上是“余音绕梁,不绝于耳”,连三岁儿童都能随口哼出几句,其影响力和渗透力不容轻视。而实际上,在古代,部分诗词也是以歌的形式表示出来的,所谓的诗歌指的就是这个意思。因而,如果将流行音乐与古诗词教学巧妙整合起来,必定可以提高同学对诗词的学习兴趣,对高中语文的古诗词教学将大有裨益。

1、引导教师回归生活

艺术源于生活,文学源于生活,语文古诗词的教学也必须要回归生活。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进行语文教学时不能和社会文化脱节,完全和当今时代的文化场绝缘,闭门苦读有时候并不是什么好事。新时代背景下的新课程要求要接受新的事物和教学视野,大众文化具有比较直白的表达宣泄,代表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情感,包含了众多的草根精神和情怀,这些都是课本和课堂上所没有的文化,流行音乐作为一种现代广受青少年喜爱的大众文化形式,应该要以正确的态度去对待这种文化,而不能一味地去排斥,也不应该分什么传统和异端,认为古诗词就应该用古色古味去教、去学,和流行音乐有什么相干。其实不然,古诗词和音乐本来就存在着一脉相承的潜在关系,不如说将流行音乐和古诗词教学整合起来看,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回归传统,并回归生活。

2、从流行歌曲的曲、词、唱等角度与高中古典诗词教学对接

2.1音乐和古诗词教学的对接

有些流行音乐作品以古诗词作为背景,作曲家不拘泥于古诗词或者古曲风,而是以当代人的音乐审美观进行再创作,将古典诗词和现代曲风很好的结合了起来。他们通过将中国古典音乐和一些现代的音乐元素巧妙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极具现代感,又不失古风,和一般流行音乐有所差别的流行歌曲,例如歌曲《别亦难》取自于李商隐的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歌曲《月满西楼》取自于李清照的词《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等,在这些歌曲中,作曲家的才情得到了极致的发挥,因为为古诗词谱曲的难度比为一般歌词谱曲的难度要大得多,非常考验作曲家的文学修养和音乐修养。而通过这种融合,就可以直接将歌曲引入到古诗词的课堂教学中。

2.2歌词与古诗词教学的对接

歌词与古诗词的整合是教师应该关注的重点,一方面,由于古诗词的言辞和现代白话文有较大的差异,因而容易造成阅读理解的障碍。另一方面,古代诗人的情感表达方式以及古代音乐都和当代的有所不同。因而,在当代来说,许多作词者并不会直接使用古诗词来作为音乐的歌词,而是以其作为一种再创作的素材,通过取景、取境、释义、释意、沿袭等方式来创作出新的歌词,这可以说是一种“文字融合”。

2.3吟唱与古诗词教学的对接

通过吟诵学习诗词是自古以来的研习策略,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诗词的美妙之一就在于其音韵美,诗词的教学的终点不应该是停留在分析和理解上,而要定位于能将诗词深情并茂的吟诵出来。这对于一首曲子来说也是一样,音乐和词文虽好,但如果没有歌唱出来,就无法传达感情。而通过唱歌悟词、评曲品词,最终实现词曲再创,这就是熟读唐诗三百首所表达的境界。例如在教学苏轼的词《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时,可以唱一曲许嵩的《清明雨上》,二者同表达了天人相隔的凄凉和遗恨之情。

3、通过感性体验、理性分析和审美再创,激发感性的华彩和理性的光芒

我们以经典流行歌曲《涛声依旧》为例来进行分析,《涛声依旧》取景取境于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我们可以来看一下它的歌词和原诗的比较:

《枫桥夜泊》原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涛声依旧》词:带走一盏渔火。让它温暖我的双眼;留下一段真情,让它停泊在枫桥边。无助的我已经疏远了那份情感。许多年以后却发现又回到你面前。留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尘封的日子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久违的你一定保存着那张笑脸,许多年以后能不能接受彼此的改变。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今天的你我怎样重复昨天的故事,这一张旧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

从歌词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词者将现代人的情感和古诗词作出了完美的对接和再创,再现了原诗《枫桥夜泊》的幽静凄美画面的同时,更多地流露出现代人的离别与爱恨情感,这一切的思念、无奈、惆怅与感慨等思绪,都在歌词中得到反复倾诉,表现得淋漓精致。

这些音乐作品不管从谱曲、旋律和歌词上,都表现的非常优美,让听者很容易就进入其所描述的情境,因而对于古诗词的教学来说,无疑可以很好的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并激发他们学习古诗词的兴趣,而通过歌词的释义,也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原诗词的意思。

4、结语

古诗词是我国古典文化的瑰宝,它是诗人切身情感的文字体现,也是文学艺术的精华。学习诗词,不但是传承优秀文化的需要,也是提升自身文化修养的重要途径。考虑到如今高中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低下,通过将流行音乐和古诗词教学整合起来,可以很好地促进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工作的展开。

参考文献:

[1]金林.古典诗词在我国流星歌曲中的意境交互[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2(1).

读唐诗歌词范文第9篇

[关键词] 李商隐;无题诗;相见时难;接受史

唐代无题诗因为李商隐的作品成为一种诗歌的类名,李商隐的无题诗大都以男女之情作为主要题材,以《无题》命名的有十几首,借题类诗歌有七八十首。其中,清人陆次云在《晚唐诗善鸣集》中评论《无题》(相见时难)(以下简称《相见》)“诗中比意从汉魏乐府中得来,遂为《无题》诸篇之冠”。

根据王兆鹏著《唐诗排行榜》可知,李商隐《相见》排第60名,他说“这首《无题》诗在古代选本仅入选2种,比入选5次的《锦瑟》更少,但在现当代骤增至24种,比入选17词的《锦瑟》上升的更快,而且文学史上对这首诗几乎是全篇引用,作为《无题》诗的代表作来介绍。”本文将详细地介绍、分析《相见》这首诗歌的接受史情况。

一、晚唐五代期

唐韦庄《又玄集》是今见唐诗选本中最早选录李商隐诗歌的,共选录4首。韦庄的选诗态度是“管中窥豹,但取一斑”。选集中没有关于李商隐诗歌的具体言论,他潜意识认为《碧城?十二曲栏干》是李商隐的代表。五代蜀韦觳《才调集》是选录唐人诗的重要总集,共选录李商隐诗40首,入选诗歌大多属于色彩秾丽之作。

这两个选本都没有选录《相见》,选录的作品有《碧城?十二曲栏干》《镜槛》《晓起》《碧城三首》《银河吹笙》《促漏》,可是这几首作品并没有入选唐诗排行榜前100名。

二、宋元时期

宋元时期选本选李商隐无题诗的选集有《文苑英华》《唐百家诗选》《万首唐人绝句》《千家诗》《三体唐诗》《诗林广纪》《唐诗鼓吹》《唐音》《瀛奎律髓》九本,选录李商隐诗歌的总篇数为299,选录无题诗总篇数为22,其中,宋洪迈的《万首唐人绝句》选收李商隐137首诗歌,无题诗5首,并没有涉及《相见》,宋周弼《三体唐诗》12首李诗和宋蔡正孙《诗林广纪》8首李诗分别都只有1首《锦瑟》入选,直至金元时期才在选本中出现《相见》这首诗歌。其中金代元好问《唐诗鼓吹》和元朝方回《瀛奎律髓》均选录了《相见》,《相见》占选录李商隐无题诗的总篇数的9%,此时仅落后于《锦瑟》(5篇)、《昨夜》(3篇)。

但是宋初《文苑英华》作为较早选录李商隐诗歌的一部重要总集,虽然选录李商隐诗歌52首之多,为历来选诗之冠,但仍没有选录《相见》。不过它“主要从咏物的分类着眼的,尚未从诗学发展的角度来看待李商隐诗作的意义”。可见对于《相见》这类的无题诗并不属意。

宋初诗坛主要以模仿中晚唐诗歌为主,以杨亿为代表的西昆派,极力推崇和模仿李商隐的诗歌,同时,统治阶级极力推崇歌功赞美的诗风。杨亿对李商隐的评述在李商隐接受史上有重要意义,但是其未具体评价《相见》一诗。李商隐的诗歌虽然逐渐引起关注,但是像《相见》这种诗意晦涩的无题诗并没有引起当时文人的重视。南宋葛立方曰:“……李义山《无题》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此又是一格。今效此体为俚语小调,传于世者甚多,不足道也。”(《韵语阳秋》)

三、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各家选本选录李商隐诗歌的选本共有20种,选录李商隐诗歌篇数2265,无题诗总篇数164,所选无题诗占李诗歌总数的比例为7%。其中有5本选录《相见》,分别是明张之象《唐诗类苑两百卷》、明陆时雍《唐诗镜》、清高士奇《唐诗掞藻》、清杳立弘、凌绍干《晚唐诗钞二十六卷》、清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相见》占无题诗总篇数的3%,占李诗歌篇数的0.2%。共有8首诗歌(《嫦娥》、《锦瑟》、《昨夜》、《紫府》、《照梁》、《促漏》、《飒飒》、《来是》)的收录情况比《相见》好,另有3首(《八岁》、《白道》、《凤尾》)收录数和它并列。

明朝对《相见》诗歌开始有比较详细的赏析,主要有谢榛、陆时雍为代表的反对派,认为李商隐的这首诗仍然不能入流,只是旁门左道。谢榛评价“措辞流丽,酷似六朝”,陆时雍说:“三四痛快,不得以雅道律之。”(《唐诗镜》)还有吴乔为代表的将其归为政治诗来理解。

清初钱谦益、朱鹤龄的阐释是李商隐无题诗是清代阐释史的开端,同时也揭开了《无题》接受阐释高潮的序幕。在清代,人们对于《相见》的理解一般有四种理解:

一是以张采田为代表,认为《相见》影射诗人与令狐绚的私人关系的“干谒令狐说”, 张采田曰:“此徐府初罢,寓意子直之作。‘春蚕’二句,即谚所谓‘不到黄河心不死’之意。结言此去京师,誓探其意旨之所向也。确系是时作,观起结自悟。”(《会笺》)汪辟疆曰:“此当为大中五年徐府初罢寓意子直之诗也。欲绝而不忍遂绝,中怀悲苦,故以掩抑之词出之。然诗意固自类然也。……史所以称屡启陈情,此当其时所作。词苦而意婉,百诵不厌。”

二是以赵臣瑗、朱鹤龄为代表。认为《相见》写男女之情,清人赵臣瑗《山满楼笺注唐诗七言律》曰:“泛读首句,疑是未别时语;及玩通首,皆是别后追思语。乃知此句是倒文,言往常别时每每不易分手者,只缘相见之时难也。”又曰:“(‘春蚕’二句)镂心刻骨之言。”朱鹤龄曰:“此言情人之不同薄幸也。”(《李义山诗集补注》)

三是以姚培谦、章炳麟为代表,认为《相见》寄托表达自己怀才不遇之情与个人身世之慨。姚培谦曰:“人情易合者必易离,惟相见难,则别亦难,情人之不同薄幸也。……此等诗,似寄情男女,而世间君臣朋友之间,若无此意,便泛泛与陌路相似,此非粗心人所知。”姜炳璋曰:“此亦寄綯之作。‘东风’指綯,言綯不为主持,而王、郑之交好皆凋落殆尽也。然予则非他人之比也,一息尚存,功名之志不能少懈。所虑年华易老,不堪蹉跎,世态炎凉,甚难消受。蓬山在望,青鸟为予探之,其果有援手至时乎?通体大意如此。”

四是以胡以梅为代表,认为《相见》写李商隐希望被朝中引荐的希冀。清人胡以梅《唐诗贯珠串释》曰:“……首言难得见,易得别,别后不得再见,所以别亦难耳。次句措词魅极,百花残,花事已过也。丝,思也,三四谓心不能已。五恐失时,六见寂寥。结则欲托信再探之。青鸟王母之使,殆当路之用人於?蓬山无多路,故知其非九重,而为当路。”程梦星曰:“此诗似邂逅有力者,望其援引入朝,故不便明言而属之无题也。起句言缱绻多情。次句言流光易去。三、四言心情难已于仕进,五、六言状亦觉其可怜。七、八望其为王母青禽,庶得入蓬山之路也。”

值得一提的是,清代很多学者都认为《相见》是一首感怀时事的寄托之诗,而寄托说也成了清代学者解读此诗的万能钥匙,这里对于这首诗歌表达的是男女之情还是寄托之说不做详细的讨论,只是借用这些学者的观点表达明清时期对于《相见》这首诗歌,大家已经开始普遍的讨论、接受。

四、近现代

在近代和当代初期,对于《相见》的讨论很少,但是在当代,《相见》几乎成为李商隐无题诗的代表,尤其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两句,为众多人所知晓。在CNKI期刊数据库中输入“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即出现1986至2012年间共76篇论文,其中1986至2003年之间,每年关于《相见》的论文只有1或2篇,2004至2012年间,研究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2012年有9篇之多。对于当代《相见》诗歌被人们广泛接受地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第一,误读成就经典。当代人喜好把“教师”比作红烛和春蚕,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误读为赞美老师敬业、奉献的精神。这样的诗句在很多赞美老师的场合被引用,无形中起到了传播《相见》诗的作用。

第二,教材选编成为范本。各地中学生语文教材的古诗部分都选录了《相见》这首诗歌,在基础教育覆盖率逐年上升的今天,大部分的学生上语文课都学习过这首诗歌,因此,《相见》被中学生熟知也就成了一种必然结果。

第三,诗句迎合当代流行歌曲风格。当代流行歌曲的主题多为爱情,部分歌词内容具有中国古诗词风格,香港歌手徐小凤曾以《别亦难》这首歌作为专辑名,且演唱过以《相见》诗歌为歌词的歌曲《别亦难》,这也无形之中对《相见》诗歌进行了另类宣传。

以上就是对于李商隐《相见》诗歌的接受史情况一个简单地梳理,本文并没有详细把每一处对《相见》有收录、评价内容的情况展开论述,但是从这条发展脉络我们可以看出,从晚唐直至今天,每一个时代的人对于它的接受都有其时代的原因,这首诗歌的价值在不断的被挖掘。

参考文献:

[1]刘学锴.余恕诚.李商隐诗歌集解[M].中华书局,2004

[2]刘学锴.余恕诚.李商隐[M].中华书局,1980

[3]刘学锴.余恕诚.李商隐文编年校注[M].中华书局,2002

[4]童明辉.李商隐《无题诗》接受史研究[D].湘潭大学,2005

[5]米彦青.诗歌接受史稿[D].苏州大学,2006

读唐诗歌词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诗歌鉴赏;教学;方法

在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中要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和诗歌鉴赏方法的指导,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搞好诗歌鉴赏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要想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水平,有效的诗歌鉴赏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诗歌鉴赏是文学鉴赏的重要形式,也是培养学生文学趣味,提高学生文学素养的最佳媒介,以下是我对诗歌鉴赏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开展好诗歌教学的前提准备

开展好诗歌教学的前提就是要认真备课,真正的做到“备学生、备教材、备教师自己”,备课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关系着课堂教学的成败。在备课的时候,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充分关注学生,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任何一堂课都有教学目标,因此,在备课的时候,我们就应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来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比如:我在教学古典诗歌《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的时候,因为我执教的班级是个理科班,学生的语文基础不错,对于这首古典诗词,学生在字面意思的理解上是不成问题的,然而学生大都是在课堂上认真学习语文,课外就很少有时间花在语文学习上,面对这种实际情况,制定的教学目标可以为了解李煜生平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学习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写法,背诵全诗。经过课堂上的教学实践,教学目标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二)关注教材,明白教学大纲对诗歌鉴赏的要求。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学科,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改搞好阅读教学,注重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诗歌鉴赏的教学是语文阅读的重要内容。而语文教材里的诗歌篇目又不是只放在一册语文书里,从第一册到第六册均有分布,因此,在诗歌鉴赏的教学中,我们不能只看到独立的诗歌篇目,我们应该关注不同年代的诗歌在教学要求上的联系。只有这样,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才能有的放矢。

(三)教师要对诗歌教学篇目有深层次的理解,应尽量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新课程改革要求,“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要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等”,因此,教师在平时就应该注重积累,注重思考。

二、提高诗歌鉴赏教学的策略

课堂教学是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方式,它的成功与否也直接决定了教学效果的高低。诗歌鉴赏的课堂教学也是一样的,它与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息息相关。因此,在具体的诗歌鉴赏教学中,我觉得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诗歌的积极性。诗歌是文学之母,特别是古典诗歌,它的语言含蓄而优美,跟歌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现在很多的流行歌曲的歌词都是和古典诗歌相关的,有的歌词内容甚至和诗歌的内容一模一样。比如:王菲演唱的现代版的《明月几时有》的歌词内容就和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诗词内容相差无几,徐小凤演唱的《别亦难》的歌词内容和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诗词内容差不多,邓丽君演唱的《几多愁》的歌词内容和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的诗词内容也是一模一样的等。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借助流行歌曲来营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音乐中展开想象,感受作品的魅力。而通过“听”的形式,在悠扬旋律的伴奏下,诱导学生不再拒绝古典诗词,沉浸于诗词,这就牢牢地抓住了学生的心。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你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了,你就已经走好了课堂教学中的很重要的一步了。

(二)注重对学生的诗歌鉴赏方法的指导。诗歌鉴赏作为一种独特的阅读方式,有一定的阅读方法,在具体的诗歌鉴赏的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做好方法的指导,同时和学生一起做好诗歌鉴赏的方法的总结。这样有利于学生课后的自学,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自学的能力。正所谓“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具体的教学中,最常见的方法就是“专题法”,教师可以适当地开一些专题讲座,结合具体的诗歌来集中讲授诗歌鉴赏的相关内容,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诗歌鉴赏方法,在诗歌鉴赏的过程中,就不会觉得无从下手了。

上一篇:迦南诗歌范文 下一篇:爱国的诗歌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