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范文

时间:2024-04-09 10:01:11

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

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篇1

关键词:大学生;内部动力;同化;学习动机;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4-0238-02

一、引言

戴维・奥苏贝尔是美国当代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他对世界的最大贡献主要集中在学校学习理论研究领域。他创造性地提出了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同化、先行组织者等学习论思想,并使学习论与教学论有机地结合和统一,对当前教育教学具有较大的启发。

教育心理学认为,动机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或动因,而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大学生处于特定的年龄和人生阶段,每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理想抱负水平和个性心理特点互不相同,决定其学习动机在内容、来源、作用持久性也各不相同。只有了解和掌握当前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才能正确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奥苏贝尔的学习理论

奥苏贝尔学习理论的核心是有意义地接受学习;学习理论的基础是同化;奥苏贝尔学习理论的动力机制是三大驱力动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其中,认知内驱力是指学生渴望认知、理解和掌握知识,并能正确陈述问题、顺利解决问题的倾向;自我提高内驱力反映了个体要求凭借自己的才能和成就获得相应的社会地位的愿望;而附属内驱力则依赖于家长和教师的赞扬。在三种内驱力中,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均属外部动机,而且它还是成就动机三大块中最重要、最稳定的部分。奥苏贝尔认为,每个学生的成就动机都包含着上述三种成分,但三种成分的比重调配则受年龄、性别、种族、社会文化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三、奥苏贝尔的学习理论对教育教学的启示

知识经济的时代呼唤新的教育,而新时代教育的核心在于创新, 教育教学的任务是在系统掌握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进一步发展其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教育者在教育教学中变机械学习为有意义学习,将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紧密结合起来。奥苏贝尔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及讲授法,为当前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借鉴作用。

奥苏贝尔理论的创立理顺了接受学习、发现学习、意义学习、机械学习四者之间的关系,摆正了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的位置。因此,现代教育首先要求学生要有广博的知识,要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的知识主要得靠接受学习。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发现学习重视学习的过程,让学生亲自去尝试,使学生获得一种方法,习得一种能力,因此它又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的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故此,对学校教育来说,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都是重要的教学形式,应把它们结合起来,服务于当前的教育教学。奥苏贝尔学习理论对中国当前教育教学改革具有如下几点启示。

(一)运用同化理论优化教学内容

现代心理学认为,合理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吸纳旧有的知识或概念,形成新的观点和概念。奥苏贝尔关于同化理念在教学中的巧妙应用,为学生优化教学内容提供了依据。从纵向看,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一个由高至低的认知结构,先学习那些概括性和包容性知识,再安排那些概括程度依次降低的知识,遵循“逐渐分化”的原则,便能帮助学生轻松地将新知识纳入到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中去;从横向看,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发现不同知识之间的潜在的共同特征和貌似相同的知识内容之间的不明显的区别,使学生抓住本质,从而牢固地把握新学习的内容,也为后继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二)运用教学评价的论述优化教学评估体系

科学、合理的评价不仅对教师的教学有利,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肯定评价的基础上,奥苏贝尔进一步指出有效测验应兼具几种特性,即信度、效度、代表性、可行性、辨别力,为优化教学评估体系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

科学的考查不应该是速度的考查,而应该是能力的考查;科学的考查应是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提出启发性的问题;科学的考试还应是重视考察学生的独立性、灵活性、解决问题能力、综合知识能力的考试,是能同时采用笔试、口试、实际操作考试等多种方法的测查。当然,科学的评估体系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得以改进的体系,还有待于教育工作者的不断挖掘。

(三)以三大驱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奥苏贝尔曾明确指出:“动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是典型的相辅相成的关系。具体地说,动机是学习的先决条件,学习活动本身也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在传授知识之初如能将知识具体形象化,设置引人入胜的情节,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起学生的好奇,引发学生对学习本身的兴趣,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使学生积极地去学习、去探索、去创新。”

四、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分析及培养

(一)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

通过在高校教学和当班主任带学生情况,我们将大学生学习动机特点归纳为以下几点:(1)从规模上看,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往往不只一个,而是由多个动机组成的复杂结构系统。(2)从内容上看,大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内容是多样的、丰富多彩的,学生个体之间各有差异。(3)从类型上看,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包括多种类型,但有一显著特点是,为了求知和发展自己才能的内在学习动机,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于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动机系统中。

(二)影响大学生学习动机形成的因素

绝大部分大学生的学习动机明确,态度端正,学习动力足,但也有一小部分大学生学习动机不足。影响学习动机形成的因素主要有内部和外部两方面。

(1)内部因素。学生兴趣爱好的广度和深度,影响其学习动机的稳固性和深刻性。如果学生对某一学科非常感兴趣,他就会对这一学科的学习表现出极大的积极性,学习有动力。(2)外部因素。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在学生学习动机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学习动机的形成离不开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父母的需求、态度和志向。

(三)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及激发途径

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大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因,学习动机对学生具有引发学习行为的激活作用,能将学生的行为引向一定的目标。

1.加强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教育。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会使学生产生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并进而转化为学习的强大动力。因此,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增进大学生的民族责任感、社会使命感和时代紧迫感,使其能继续保持学习热情。

2.进行目的性教育,明确学习动机。目的性教育,就是帮助大学生理解为何要学。可以将当前的学习和未来的工作、社会需要、个人发展联系起来,使学生认识到努力学习的重要意义,且明确学习动机。

3.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独立进取的个性。氛围对人有熏陶和约束作用,当置身于浓郁的学习氛围之中,就会受到感染,不知不觉地对学习产生兴趣,从而激发起积极的学习动机。而独立进取的个性是创造良好氛围的前提和基础。一个独立进取的学生,其上进心强,抱负远大,就能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学习效果好又能强化学习动机,从而产生良性循环。

4.培养学习兴趣。通过培养大学生对学科的兴趣来激发和增强学习动机。当开始学习一门新的学科时常常由于新奇而有较强的求知欲。培养和保持这种好奇心的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是以生动活泼的方法使学生了解该学科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引起进一步探讨;二是参加课外活动小组或兴趣小组,让他们意识到自身学习的重要意义。

5.优化教师自身的人格品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伴的互动关系,可以使学生在安全、信任、接纳的教学环境中心情愉快的状态下学习而提高学习效果。教师的敬业精神,有助于学生认识到学习的价值。因此,教师自身人格品质的优化,可以对学生学习起到调节、感召、激励和榜样作用,提高他们的学习激情,提高学习效果。

6.唤醒学习需要,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需要是产生动机的基础,要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须唤醒其学习需要,使他们意识到学习是学生的神圣职责。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的态度、情绪和言行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需要和动机。对许多大学生来说,总有一二位教师的理想品质是其极力效仿的,这时教师成了学生模仿的榜样。教师的作用还体现在应努力创设一种利于激发动机的外部气氛和情景,使大学生常常处在一种紧张、活跃的心理状态中,从内心深处产生学习的自觉性,只有有了自觉、能动的学习动机,才会有成功的学习。

7.激发求知欲,注重心理修养。大学生正处在求知的黄金时期,他们主观上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如何激发他们的求知欲?首先,应鼓励交互式的学习提问。教师的提问应有意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索精神,提问最好能引出多种答案,并促使学生思考。其次,应鼓励大胆质疑,通过不断地“激疑”和“解疑”来激发求知欲。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还处于发展完善阶段,心理的不稳定、不健全会影响着其学习动机的顺利形成,因此必须加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作为教师则应加强大学生的心理疏导,使学生的心灵素质持久地处于积极的常态之中。

8.调整现有课程设置,适应现代化发展趋势。为适应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知识更新空前加快和培养适应性较强的创造型人才的需要,在课程设置方面应体现社会需要和个人发展的统一,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从而强化其学习动机。

通过分析学习动机状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成为了他们的一种自觉和无意识的行为,这样以便更好地促使其完成大学的学习任务,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和更多的优秀毕业生。

参考文献:

[1]刘华山,等.高等教育心理学[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

[2]奥苏贝尔,等.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点[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3]张藩.普通教育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4]田汉族.论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基本原则[J].教育研究,1991,(8).

[5]林崇德.学习动力[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6]孙煜明.动机心理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

[7]布卢姆.教育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篇2

关键词:主体性;大学生;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3-0019-02

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自主创新成为社会进步的内在需要,创新型人才成为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大学生作为社会建设未来的生力军,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创新意识已成为其综合素质的重要组织部分。如何进行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马克思主义认为主体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发展人就要发展人的本质属性。以主体性的视角探讨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为教育、管理、教学等方面的实践提供新的理论指导。

一、主体性和创新意识的基本内涵

主体性是人作为社会活动主体的本质属性,它是在人作为活动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中体现的,具体包括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等基本特征。首先,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自主性是主体性的首要表现。人的自主性是指主体在主客体的对象性活动中自己主宰自己的本质力量,自己选择客体以及发展方向,体现着主体对自身及客体的支配权。“主体性本质上是主体在与客体的关系中所呈现的能动性”。其次,主体性是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能动性。能动性是指主体在对象性活动中能够自觉、积极、主动地认识客体和改造客体,对客体发挥作用和影响,而不是消极、被动地认识和实践。如果说自主性侧重于主体权利,表现为主体对活动诸要素的占有和支配,那么能动性就侧重于主体能力,表现为主体活动的自觉选择和能动改造。再次,主体性表现在主体的创造性。创造性是能动性的最高表现,正是人的创造性活动,使人成为活动主体,且与动物分离开来,也正是有了创造性,人的主体性才显现得越来越强。

对于创新意识,在相关资料中尚无完全统一的说法。综合各种表述,创新意识有驱使个体进行创新行为的心理动机的含义,是心理上的一种内在驱动力、推动力。有着求真求知的主动意识、追求新异事物和真知灼见的强烈欲望,大胆质疑、标新立异的思想观念,不满现状、勇于开拓的奋斗精神。与创新思维比较,创新性思维的本质在于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而创新意识作为内在的驱动力,更多地处于感性阶段。另外,创新意识是引起创新思维的前提和条件,创新思维是创新意识的必然结果,二者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二、人的主体性与创新意识的关系

在分析创新意识和主体性两者内涵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看到,创新意识和主体性有着内在的一致性。

1. 确立主体地位是形成创新意识的重要基础

“人的发展必须先靠主体性的发挥来获得,人的主体地位也是在主体性发挥过程中呈现。”对于形成创新意识,确立主体地位是一个重要前提。当人们用已有的方法和手段仍无法使心理恢复平衡时,就可能寻找新的方法和手段或革新旧的方法和手段,这种意识就是创新需要的意识,即“问题意识”。它是创新的最初动因和原动力。岳晓东教授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中指出,当前学生创新中存在的两个主要障碍是思维标准化和知识无活动力化。特别是在我国应试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思维标准化的情况更加严重,思维标准化对学生的独立思考起到功能固着、权威迷信、思维惰性等负面影响。主体地位的确立,才能保障主体权利的实施,也才能保障主体性的发展。因此,在教育过程中确定教师、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教学的主人,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师生教学、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主体性的发展,为形成创新意识提供基础。

2. 形成主体意识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关键

主体意识是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主体的人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观念表现,包括自我意识和对象意识。只有当他能够自主活动并意识到自己活动所具有的社会意义时,他才最终成为主体。只有在这时,他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并不断学会按照自我的意愿,同时也按照社会的要求来设计自我、完善自我、创造自我、造福社会和人类,将自我变成真正的实践主体。主体意识越强,参与自我发展、在学习活动中实现自己的本质力量的自觉性就越大,从而在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力量,不断地调整、改造自身的知识结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从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内涵来看,没有主体意识,是不可能产生满足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而进行创新活动的内在动力,也不可能产生独立思考的主动意识、发表独特见解的意识。

3. 人的主体性发展促进创新意识的形成

人的主体性是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主体性发展好的人,就会做自己发展的主人,就会主动地发展自己。正是在主体性发展的过程中,人对自身逐渐有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并且进行自我改造;也是在主体性发展的历程中,人能动地适应、改造外在客观世界,而不是被动地受外在世界的支配。主体性的发展过程,就是在符合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对外在世界的改造过程,也是不断创新、突破的过程。主体性发展得好,就会主动关心自身、社会、外在世界的发展,关心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关心问题的解决,发扬对出现的各种现象质疑的精神,并产生解决困难的内在动力,这也正促进了创新意识的形成。

4. 创新意识是主体性发展的高度体现

创新意识作为驱使个体进行创新行为的心理动机,是与创新有关的一切思维与活动的起点。“创新意识的实质就是问题意识”,强烈的问题意识促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创新。人的主体性具有一些比较稳定的外在表现,如人的自主性与能动性、创新性等,对学生来说,在学习活动中独立提出新问题、新思路、新方法,都是他们独立思考的一种创新,正是他们自主性、能动性、创新性的结果,也是他们主体性发展的体现。主体性的这些外在表现,与创新意识的实质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因此可以认为创新意识是主体性的体现。“创新是人对已有认识和实践的超越和突破,是人的主体性的最高体现,也是人之所以能发挥创造效应的深层根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一项报告曾明确指出,个性的多样性、自主性和首创精神,甚至是爱好挑战,这一切都是进行创造和革新的保证。正是在创新的过程中,体现出创新意识是主体性发展的产物,是主体性发展的高度体现。

三、主体性视角下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以主体性的视角推进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不但需要形成一种以人为本、有利于创新意识培养的教育理念,更需要在教学方法、校园环境、培养平台等方面加以改进,以促进创新意识的培养。

1. 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主体性教育理念

要摆脱传统教育的弊端,首先必须确立主体性教育理念,明确教师与学生同为教育教学过程的双边主体。“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看,教师与学生同为教育过程的双边主体,这是毋庸置疑的”。教育教学活动实际上可以理解为是两个不同的认识和实践过程,教师和学生分别是这两个过程的主体。在第一阶段中,教育者为实践的主体,受教育者及知识要素属于教育者实践和认识的客体;在第二阶段中,受教育者是学习的主体,教育者和知识要素属于教育者学习的客体。在双边主体的教育理念下,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依靠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要发挥和发展教师的主体性,给教师更大的自,在遵循教育目的和遵守教育法规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主体能动性,来设计、规范教学,自主选择教材、教法、教学组织形式。

同时必须认识到教育的实质在于建构学习主体,授人以渔。特别在大学阶段的教育,要更加注重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的掌握,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创新。通过发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主体性的途径,实现教育过程成为建构学习主体过程,同时通过建构学习主体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

2. 保障学生主体地位,形成有利于主体性发展的良好校园环境

要促进创新意识的培养,就要形成一个有利于学生个性和自主性发展的良好校园环境。具体要从管理、校园氛围等方面入手,改变传统教育中束缚主体性发展的方面,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尊重并保护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得到发展。一方面,通过发展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制,允许专业转换,大力开展选修制、辅修制、导师制,不断减轻学业负担,创设自主学习的空间;另一方面,通过营造民主、开放的校园学术氛围,促使学生独立思考、自主钻研,从传统的继承性学习转向自主、研究性的学习;还可以依靠学生、服务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在管理中的主体。

3. 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对比我国与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的差距可以看到,发达国家在自主创新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极大地推动社会的进步。究其原因,与西方发达国家非常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注重启发式教学不无关系。如美国等西方国家虽然也采用讲授法,在课堂中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学生在讨论与思考中掌握新的知识。讨论课上学生与教授一起,就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教授只在其中起引导协调的作用。正是在讨论的过程中,思维碰撞、整合,极大调动了思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启发式教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课前预习,主动思考课程的相关问题;另一方面,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要突出重点,重视讨论与交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同时,结合不同的课程类型采用不同的方法,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如社科类课程可以通过搞调查、写论文、演讲、案例教学等方式,让学生在参与中掌握研究的方法,数理类基础课宜采用精讲多练的方法,教给学生推理方式和逻辑思维的方法。

4. 改革评价体系,鼓励自主创新而教

教育评价具有导向和反馈等重要功能。长期以来,高校评价普遍都是期末考试定结果,教师为考试而教,不顾学生个性的发展,“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教育评价不但要完善评价的内容,而且要完善评价过程及方式。首先,在评价内容上,不能只注重学业成绩,应该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次,在评价过程中,必须将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有效结合。再次,在评价模式上,不但需要教师的评价,更需要自主评价。只有对自己的活动做出正确的评价,并善于分析自己活动的人,才能称得上一个有主体性的、会独立自主的人。

5. 打造培养创新意识的平台

通过完善培养创新意识的平台,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强化图变创新的意识。一方面,要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做好对实践教学的保障工作,完善实践教学的比重,构建开放式实训室,注重实践教学与自主探索相结合,重点放在研究方法的培养及实践能力的提升上;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研活动,使他们尽早熟悉科学研究的程序和方法,在动手动脑的科研活动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特别是加强学生中学习型社团的培育,让学生在社团内实现自我管理、自我培训、自我发展,以此为平台进行专业技能训练和专业技能比赛;还可以推广研究性学习,在研究性学习中培养创新意识。研究性学习强调教师的“教”转变为强调学生的“学”,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为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提供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李为善,刘奔.主体性和哲学基本问题[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2]陈德.主体性发展与创新精神培育[J].中国教育学刊,1999(12).

[3]李世海,高兆宏,张晓宜.创新教育新探[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4]吴定初,唐安奎.创新型人才培养与人的主体性提升[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1).

[5]胡建华.高等教育学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

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篇3

论文关键词:教育学视角;大学生;创新意识

教育学视角涵盖教育原理方方面面,本文基于教育学的视角,从高校师生关系、研究型课程的开设、大学生自身、德育等几个与大学生创新意识密切相关的方面来论述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即从教育与大学生创新意识关系的视角对大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挖掘,从而促进高校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

一、从高校师生关系的角度探讨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中普遍存在并受到重视的一种主体关系。它是以教学任务为中介,以“教”和“学”为手段构成的特殊社会人际关系,是高校最基本、在教学活动中占主导地位的人际关系。在高校教学活动中,师生关系是一种重要的激励因素,它能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师生关系也是一种连接纽带,对课堂教学组织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着重要的影响。长期以来,关于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谁占主体地位的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赫尔巴特主张“教师中心说”,认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否定学生的独立地位,学生是教师加工、改造的客体。进步主义教育家杜威提倡“学生中心说”,认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唯一主体,教师则是教学目的的外在条件。显然,这两种观点都否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一种平等、民主、互动的关系,不利于活跃高校课堂气氛,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实际上,师生互动的关系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下面着重阐述如何改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创造意识的培养。

第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正确处理好传授知识与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广博而扎实的专业知识是创新能力形成的前提,教师要使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并能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进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认识能力。教师应营造积极活跃的学术氛围,使各种新思想火花迸发。

第二,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给学生更多自我发展的空间,充分信任学生,鼓励学生的新想法、新观点,在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中使学生对现有的结论甚至教材大胆质疑,使学生批判性、创造性研究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应正确处理好知识的传授与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尊重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关注大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创设有利于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教育情境,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主动、批判性学习,鼓励学生探究式及富有个性的学习,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采用民主的管理方式与学生交流,尊重和信任学生的创造能力,给学生自我发展的空间,鼓励学生的动手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大胆尝试,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二、从高校研究型课程开设的角度探讨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课程是教育学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课程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概念,人们对课程一词有着不同的理解。狭义的课程定义认为,课程是实现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的教学设计方案,是一整套以教学计划的具体形式存在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广义的课程定义认为,课程既包括教学计划、大纲及教材所阐明和安排的信息,也包括潜在或隐性的内容。下面从研究型课程的角度探讨课程与学生创造性意识之间的关系。研究型课程是应时展需要,在课程改革和教育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研究型课程的本质是研究型课程与其他课程形态相区别的内在规定性。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研究型课程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解释说明,比较代表性的观点有:一种观点认为,研究型课程是以问题为基础、以探究活动为过程的一种综合性学习;另一种观点认为,研究型课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的研究课题,独立自主开展研究,从而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种研究;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研究型课程是指主要为发展学生的研究能力与态度而设计的一系列学生主体性研究项目。研究型课程之所以能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研究型课程的课题大都由学生自主选择,或者在教师指导的参考范围内做出选择,在选择课题的过程中,要求高校学生突出教材的界限,用更加广阔的视角来选出新颖且符合要求的课题。学生在探究式的学习中,学会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进一步解决问题,创新意识和能力自然得到提高。

其次,研究型课程主要表现为学生独立自主的活动,教师在学生课题的选择中起辅助作用,真正为学生提供了独立思考的空间;在研究型课程的探究中,学生亲身参与,摆托了单纯接受的被动地位,始终处于教学过程中的积极地位,成为学习的主人,创新意识得到提高。

再次,研究型课程在内容上不是由课程开发者预先设计确定的,而是由教师和学生在共同的探究中展开的。其内容大多表现为有待学生探索或研究的课题或项目。这样能打破学生的僵化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总之,研究型课程以研究型学习作为实践活动方式,鼓励学生对自己提出的问题展开研究和探索。在研究和探索的过程中寻找对问题的解答,从而形成良好的探究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高校应积极开设研究生课程,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从大学生自身方面探讨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教育对象是教育学研究范畴中一个重要方面,学生既作为教育对象而存在,又是狭义的受教育者。学生在教育活动、教育过程中是学习的主体,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动参加者,他是在主动地和其认识客体的交往中来获得知识的,学生在接受教育影响时具有选择性,受自己思想意识的支配。学生具有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培养自身的创造力。总之,其自身创造力的培养,关键在于大学生自己。下面从大学生自身方面探讨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一,大学生应该努力学习,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博览群书,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创新意识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在学生拥有广博的智力资源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扎实的专业知识、系统的知识体系、健全的知识结构是激发学生自身创新意识的前提。因此,大学生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学习新知,发挥更大的创新潜力。

第二,大学生应在学习中积极质疑问难,培养自身的创新品质。良好的创新品质是创造性思维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大学生仅仅具备勤奋,吃苦耐劳的良好品质还是远远不够的。大学生学习知识应“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不拘泥于课本的现有定论,对所学知识保持求知欲和好奇心,运用批判性的思维看待问题,在自己对新知不懈的追求中逐步形成创新的品质。

四、从德育即教育观念的角度探讨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德育是“教育”大范畴当中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对于什么是德育,定义的角度不同,认识就不同。大体可以把德育的定义分为广义和狭义两大类,广义的德育,即,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在受教育者的自觉参与的互动中,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狭义德育指道德教育,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方面的教育。教育观念可以说是德育的表现形式之一,教育观念作为一种文化氛围,深深影响高校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下面从教育观念的角度来谈一下高校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教育观念作为一种德育的力量,潜移默化影响着学生。树立“以学生为本”,符合时代精神的教育观念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一,要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德育对其它各育起着保证方向和提供精神动力作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是高校的三大主要任务。高校的全部工作都要围绕提高教学和科研质量,培养优秀人才来进行。高校学生是否具有创新意识是衡量人才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准,只有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才能充分挖掘高校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创新意识。

第二,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衡量学生能力不能仅仅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应该关注学生是否具有探究意识和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正确人才观的树立关键在于“才”,也就是学生的创造性才能。创造性才能的培养离不开学生的奉献精神和高尚品德,离不开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因此,应树立培养具有创造性能力人才的人才观。

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篇4

[关麓词]学生党员 角色意识 载体创新

随着高校大学生党员数量持续增长,党员素质的提高不能与数量提高成正比。大学生党员存在党员意识淡薄、角色意识不强等问题。当前,为开展好创先争优活动,广大学生党员一定要牢记共产党员的身份,时刻用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不断创新活动载体,让大学生党员把身份亮出来、把承诺的事情做起来,叫响“我是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一、重温入党誓词,培养党员意识

入党誓词作为誓词的一种,体现了党组织对党员的基本要求,是一名党员对党和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和保证。同时,也是全国8000多万党员共同的行为准则。中国共产党的入党誓词。自红军时期以来,随着党的任务的不同和党的建设的需要,经历了数次变化,它走过了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建国初期的百业待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艰苦探索,直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的飞速发展……成千上万的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儿女用青春和热血在践行着它。而誓词的核心内容,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惊涛骇浪的淘洗中积淀成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成为中国共产党人不竭的精神动力。

为此,重温入党誓词,也就是重温当年的决心和信念。对比大学生党员今天的认识和行动,始终铭记入党的誓言,对他们是一种鞭策和激励。无论是当年入党宣誓还是现在重温誓词。虽只是一种形式,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在党旗下所立下的誓言,它曾经让广大党员热血沸腾,充满理想。感召大家努力实践,自觉奉献,激励大家不断进取,奋斗终身。重温的意义在于与时俱进,在于恪守承诺。所以,在重温誓词的时候。每一个党员都应该会回头看看自己入党之后走过的“路”。找出其中的不足,抬起头来向优秀的党员学习。时刻以一名党员标准要求,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敢于“亮旗”、叫响“我是共产党员”,在最需要、最困难、最危急时彰显共产党员本色,为党旗添光彩,争做合格的共产党员。

二、弘扬红色经典,坚定理想信念

信念原本是一个抽象而富有哲理的概念。有首诗对信念曾作过这样的描述:信念是一个人的元气,信念是一个民族永恒的力置,信念是牢固的精神支柱,信念是希望的曙光,信念是一种伟大的情感,信念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中流砥柱、脊梁。信念是中华民族初升的太阳!信念文化是一个时代民族精神的主线。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信念是基础。如果人们的理想信念动摇了,甚至出现理想信念危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怎么能高举?因此,认真品读经典,汲取精神营养,培养精气神,是坚定理想信念、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需要,也是建设高素质党员队伍的现实需要。

为振奋大学生党员的精神,鼓舞大学生党员的斗志,增强大学生党员的党性,培养其党员的意识,很有必要以唱响革命歌曲、品读红色经典文章、观赏红色经典影片等方式,来弘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革命先烈那种敢为人先、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民族精神。唱出和展播我们对伟大的党、对社会主义祖国无限热爱和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真挚感情。唱响和歌颂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民办实事好的主旋律。尽情展现党员干部奋发有为、团结拼搏的精神风貌。通过追忆革命先辈的功绩,使全体大学生党员在优美激昂的歌声、深情并茂的朗读声和斗志昂扬的影片中接受生动的爱国主义精神洗礼。增强大学生党员意识。坚定理想信念。

三、进行模范承诺,发挥先锋作用

为了进一步规范学生党员的行为,确保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应该在学生党员中积极推行承诺制度。“承”是承担。“诺”是答应。“承诺”就是自觉答应同学、老师、学校做好某一件或某几件事。要制定“坚定信念、刻苦学习、勇于实践、严以律己、乐于奉献、服从组织、永葆先进”为内容的“学生共产党员承诺书”,要求每个学生党员结合个人实际,在学业成绩、个人表率作用、带动群众共同进步、综合能力培养等方面应该履行哪些责任。如在生活上、学习上帮助有困难的同学,明确帮扶目标并制定帮扶计划,力争取得成效;在校园树立正气,监督和抵制学风中的不良现象,对个别同学严重沉迷网络、缺课逃课、考试作弊等有损于学风建设的行为要进行劝阻和纠正,并做好同学的思想工作;以身作则,从构建和谐宿舍、和谐班级做起,团结带领同学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营造和谐人际关系,创建积极向上的宿舍文化和班风。以实际行动为创建全校优良学风做出积极的贡献,等等。

在学生党员中推行承诺活动,也就是要求学生党员不但要在口头上承诺,更要在行动上付诸落实,将自身的言行举止置身于群众的监督之中,让学生党员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处着手,以点带面,以面带全,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为同学服务,做人民的公仆,在学风建设和服务同学各方面活动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四、开展形象讨论,规范党员言行

大学生在各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心理和精神需要。作为党员的大学生来说。在对党的认识上也表现出了一定的阶段性。就整体而言。大学生党员的党员意识令人担忧。

面对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信仰危机、信念模糊等现象,树立良好的党员形象无疑会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强有力的触动。组织学生党员针对新时期大学生的特点,对照中的党员标准。开展“什么是新时期学生党员应有的形象”、“如何树立学生党员形象”、“我入党为了什么、我为党做了什么、我和群众比什么”的大讨论活动,使广大学生党员进一步明确新时期学生党员的标准。明确青年学生党员身上肩负的重大历史责任。严格按照学生和党员标准规范自己的言行。

大学生党员,既要有大学生的形象。也要有党员形象。良好的大学生形象是党员形象的基础。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学生党员应把学习放在第一位,在专业学习上,狠下功夫,夯实基础,课堂“零缺席、零迟到、零早退”、课程论文不做假、考试不作弊。第二课堂积极拓展,带头拓展。除了学习,社会活动也是我们学生生活的重要部分。对于学生党员来说,一方面要积极参与、带头参与,团结和凝聚身边同学参加集体活动;另一方面,参加活动必须有鉴别力,应该更多组织和参与到关乎国计民生和引领时代精神的实践活动中。

同时,学生党员更要有党员的独特的形象。在思想上,追求进步,关注国内外大事、学习党的文件,坚决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社会实践中,秉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以人为本。学生党员要有“仰望星空”的魄

力和眼界。时刻用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武装头脑,将所学与社会实际联系,多闻社会事。多忧天下事。

总之,讨论要围绕党员形象的塑造,兼具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党性教育,来调动学生党员的积极性,使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骨干带头作用、文明示范作用和学习表率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通过开展党员形象大讨论。增强了基层学生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展示了学生党员良好的精神风貌,使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影响和带动广大同学奋发向上、不断进取、努力成才。从而在全院学生中形成一种“学先进、赶先进、人人争当先进”的良好风尚,创建优良的学风和院风。

五、突出人文关怀,增强集体观念

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类的解放和自由的追求。它既能充分地体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激励人、发展人、完善人的人文精神,又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有效性。实现促进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培养合格人才的目的。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这就为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学生党员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激烈社会竞争中同样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惑与困难,如在座谈和访谈中,不少学生党员对如何做好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表示出困惑迷茫;有少数学生党员在组织意识上主观认知与客观行为存在明显差距,呈现出一定的背离倾向;有少数党员价值观模糊,思想意识较为复杂,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对社会认知失衡。

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篇5

关键词:高等院校 创新意识 能力培养

一、云南农业大学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板块

根据高校的课程设置,科技创新类校园文化品牌活动的打造和创业类公选课的开设是当前实现这个目标的主要途径。

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例,校团委实施《云南农业大学学生科技创新创业行动计划》,同时设立学生科技创新创业行动基金。以“挑战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青春”大学生创业竞赛为重点开展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创业活动。进行《大学生KAB创业基础》、《社会企业》等课程的教学实践,指导创业类社团开展相关活动。教务处除开设相关公选课程,还在农科专业基础实验教学中心设立《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每年申报并向获准立项的农科项目开放创新实验室,项目可相应申请省级、国家级立项。各学院建立学生科技创新导师库,配备专门负责学生科技创新创业工作的教师,有条件的学院同时设置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基金。以此,影响和带动广大学生参与课外科技实践活动,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主体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综合索质提升。

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1.项目科研过程中导师的作用发挥不充分,科研路上缺少领路人

学生科技创新创业项目已经实施多年,每年立项数百个,但是由于本科生本来与教师联系不紧密、教师自身工作任务繁重无暇顾及等诸多原因,很多项目研究过程中并没有受到指导老师的关注和指导,指导老师大多在结题验收的时候才看到同学的项目,项目研究主要是同学自己开展,科学性、规范性、严谨性大打折扣,但另一部分研究项目则进行得比较好,即立项课题原本就是导师大课题中的一部分,同学的研究得到老师的指导,发文章的比例、研究成果的档次都相对高一些,报告也写的相对规范和言之有序,成果继续进入“挑战杯”竞赛环节,也能取得好成绩。确实起到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积极作用。

2.竞赛项目的转化和孵化不流畅,为赛而赛

“挑战杯”系列竞赛作为教育部支持下,由、中国科协、全国学联主办的一项权威性全国竞赛活动,被誉为中国大学生学术科技的“奥林匹克”,但是多数高校只将其作为一项赛事来开展,并没有真正通过竞赛建立健全将其转化为学生持久的创新创业动力的机制,尤其对于参赛的学生来讲,缺乏与社会、市场的深度接触,理论与实践,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都受到很大限制;即便选择创业之路,其实践过程甚至也举步维艰、困难重重。因此,“挑战杯”赛事培育和造就了从大学生个体到所在高校,从一所大学到一个省市再覆盖全国的青年学子课外学术竞赛金字塔,却没有在锻炼和提高大学生创新水平和创业能力方面发挥到重要作用。

3.创业实践平台空泛,不能支持项目落地

很多高校都开设了创业课程,但授课教师缺乏在企业工作的相关经验,往往只能是照本宣科,纸上谈兵,起不到很好的效果,目前我校也在尝试邀请一些经验丰富的企业家和优秀的企业管理人员担任校内活动嘉宾、评委的方式采取讲座、活动点评、项目辅导等形式为学生注入创新的火种,传授相关的创业经验,但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教学体系。很多学生在这些活动或讲座中也能学到一些创新创业的知识,但是由于缺乏实践的环境和平台,很多知识一直都停留在理论阶段。一个健全的实践平台能让其充分运用学到的理论知识,并且可以在实践的过程中更加深刻的理解相关的知识。当其在真正的创业过程中要运用到这些理论知识时其就能更加运用自如,能够最大限度的规避创业中存在的种种风险。创业虽然表面上看是高校就业工作的一部分,其实它是“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时代背景下的必然结果,涵盖了事业生涯教育、三观教育引导和综合能力提升等多方面的教育,这是一个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长期工程,建立一种师生创业教育指导“共同体”的概念,在培养学生中不断总结经验,凝练方式方法,在应用到对学生的教育培养中,而学生在受教和创业体验中也要及时反馈心得体会,让教师的工作能够不断完善,学生创新意识的萌发和创业尝试的成功一定是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

创新培育、创业教育的目标不是帮助学生开办公司,而是着力于培养具有首创精神、冒险精神、独立意识、创业能力以及挑战现状并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人。

与此同时,创新教育也要有梯度,分层次,重点培养和普遍培育相结合才能有全面提升和典型个案的效果。云南农业大学首次组建了农科本科生拔尖创新实验班,强化协同创新教育理念,以更新观念、创新机制、打造平台、营造氛围“四轮”驱动,实现在特色优势学科进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拔尖创新对学生的培养有政策、资金、师资上的支持和倾斜,通过选拔优秀的任课教师,采用国际上的新教材,学习内容采用双语甚至全英语,让学生与当代前沿知识理论体系接轨,同时,在学习过程中树立科学研究和探究问题的观念,激发对科研问题的研究兴趣,从本科生教育开始抓科研能力的培养,在学校形成崇尚学术,参与科研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 闫顺玺,王晓雷.创新实践平台在GIS人才培养中的意义[J].职教视点,2015,(8).

[2]张宗涛,辛荣生.以“挑战杯”科技活动为载体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研究与思考[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15,(9).

[3]刘璇.胡程鹏.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路径[J].创新教育,2015.

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篇6

现代教育的发展已经不再是对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是通过对学生的意识培养尤其是创新意识来提高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吸收。创新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教育发展、国防发展中重点提倡的方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对于国家未来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中体育;创新意识;培养

当前我国社会的发展需要一大批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作为支撑,而作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与良好的运动习惯的高中体育,也应该要积极响应国家创新型发展的这一号召。因此,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在这一发展的背景下,对“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进行相P的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一、高中体育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意义分析

从教育的发展态势来看,在高中的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现在的培养是为了以后能够将创新意识的培养普遍化、科学化。从人的思想发展上来讲,创新意识是其他一切意识养成的基础和推动力量,也是学生进行发明创造必须具备的思想意识。从体育教学的角度来看,创新意识的培养改变了学生对体育教学的认识,让学生能够全面认识体育教学,并创新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提炼自己的体育潜能。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学生思维变革、思想变革的导火索,学生才能够点燃创新与变革的火箭。

二、高中体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分析

创新意识培养需要一个更为开放的教学制度,也需要不断地进行实践验证。高中体育教学属于户外教学活动,实践机会也更多,能够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提供相应的条件,高中体育教学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具有独特的优势。

(一)树立创新意识,培养教学核心。传统的高中教学理论主要针对体育发展史和体育技能进行培养。目前,我国大部分高中档的体育教学主要是为了缓解学生文化学习课程的压力,一切活动的开展也都是按照教育部关于高中体育教学课程要求开展的,对体育教学还不够重视,教学核心的制定更是偏离了教学本质,因此,必须树立以创新意识体育教学核心,教学活动的开展也应该围绕创新意识培养而开展。高中学习生涯中较为重要的学习阶段,学习压力比较大,在体育课中放松身心是一方面,但是,更应该抓紧对创新意识的培养,这对于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有推动作用。

(二)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开展体育创新课堂的基础,也给学生的创新意识养成起到了标榜作用。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首先要树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教学意识,然后对教师的教学技巧、课程安排进行培训和优化,以创新教学为主要参考标准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尤其注意是规范,而与约束无关,积极支持教师在教学中标新立异,创新教学方法。

(三)教学准备工作。创新意识的形成不是一两天就能形成的,它需要一个长期的培养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一个系统化的工作,同样具备层次性、递进性。在向创新意识培养的体育教学课程过渡之前,要给予学生一个缓冲期、适应期,之前学生的体育课一直都比较自由涣散,如果突然将学生召集起来进行统一的管理,容易造成学生的抵触心理。因此,一定要事先进行规划,例如,第一次的课程可以给学生预留25分钟的自由活动时间,第二次预留20分钟,第三次预留15分钟,循序渐进地让学生适应慢慢被统一管理的体育教学课。在学过程中,要注意迎合学生的兴趣,实施新颖的教学方式和更有创新的体育活动,注意增加竞争气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常对学生提问,提问是促进学生进行思考、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方式,提问的类型要有创新性,例如:羽毛球还可以有哪些发球和对打方式,然后邀请回答者进行演示。

(四)方式创新与实践。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将学生的思想向创新的方向上引导,注意教学方式的转变,在某些问题的答案评价方面、学生练习方式上面不能过于刻板。在竞技技能学习与运用中,可以提出要求与规范,但是,并不限制学生的学习方式,能够达到标准效果即可。可以较多地利用现在的网络教学技术进行教学,生动的多媒体画面演示、精彩赛事播放与讲解等,都是非常优秀先进的教学方式。下面,笔者将举出两个例子进行说明:一是制订任务与角色学生在课堂中不仅仅是学者角色,也可以是教师角色,可以让学生进行教学讲解,以角色转化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作为学者的时候,学生的想法是学生要如何躲避老师的监督,当他成为老师以后很清楚地知道学生会做些什么,也就能够意识到制止曾经自己有过的、不恰当的行为。二是技能教学的创新在篮球教学中,一般会采用小组传球、头顶传球的方式,经历创新以后,出现了胯下运球、背后运球的方式,还可以有单手运球方式,通过新颖的技能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创新思维养成必须经历的过程,一个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会试图去创新,从而养成创新思维。高中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独特优势,应该大力进行开发,通过思想与方式的转变,提高其创新意识培养的力度。

总之,随着我国创新型人才战略的提出以及教学方法的改革,高中体育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已经成为了时展的要求。笔者认为,要做好高中体育创新意识培养需要相关的人员切实做好相关方面的工作,并将创新培养的观念落实到体育教学的实际中,进而促进我国体育教学模式的改进,加强我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篇7

一、创业教育与创业意识

创业教育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柯林?博尔在1989年向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交的论文《创造一种开创性的文化:对教育和培训的挑战》中提出的,他认为,接受创业教育是未来人应该掌握的“第三本教育护照”。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创业教育从广义上说是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它对于拿薪水的人同样重要,因为用人机构或个人除了要求受雇者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外,越来越重视受雇者的首创、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1]创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培养大学生从事创业活动必备的创业知识、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品质,实现学生自主创业和自我发展的教育,培养出具有开拓精神的创新人才。

创业意识是指“在创业实践活动中对人起动力作用的个性心理倾向,包括创业需要、创业动机、创业兴趣、创业信仰和创业世界观等心理因素”[2]。创业意识是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大学生对创业实践活动进行正确认知、理性分析、自觉决策的心理过程,是人们从事创业实践活动强有力的内在动力机制,它在很大程度上支配大学生对创业活动的态度,并影响大学生创业行为方向。

在高校创业教育实施过程中,首要任务是积极强化和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意识对创业活动的产生和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支配作用,因此对于个人乃至民族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培养创业意识是创业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应当贯穿高校创业教育活动全过程。创业意识是创业行动的指南,支配受教育者对创业实践活动的态度和行为,具有较强的能动性,是创业素质的重要因素,是创业教育运行机制得以有效运行的必要前提。

二、创业意识培养的必要性

1.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是知识经济发展和我国社会转型改革的现实需要

随着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就业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创业不仅是社会经济增长的巨大动力,而且是一种重要的就业形式。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增长主要转向依靠科技进步,以新能源、新技术、信息网络等为代表的新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科技的进步、产业行业的发展需要具有创新创业意识的人才作支撑。创业型人才能够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为社会提供大量就业机会。所以,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是人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

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是我国社会转型改革的现实需要。随着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当代社会正向创新型社会转变,高素质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在该转变中起着主导作用。高校作为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高端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重任。高校进行创业教育,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大学生是社会转型的重要环节,是我国社会实现快速转型的先决条件,决定我国能否快速实现向创新型社会的转变。因此,培养和强化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和创业能力的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

2.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是严峻就业形势的迫切需要

目前,高校毕业人数逐年增加,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727万人,相比2013年699万毕业生增长28万人次,再创历史新高,2014年毕业季被冠以“最难就业季”称号。也就是说,目前社会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远远无法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因此,高校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使学生具备较高的创业素质,培养出社会就业岗位的创造者,不仅能缓解就业压力,更是实现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现代企业需要的是具备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高校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出具备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也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选择。创业意识是创业素质的重要内在因素和动力机制,支配实践主体的实践活动和行为方向,要培养出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激发其创业热情,创业意识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3.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是青年自身成长发展的内在需要

培养和强化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不仅是高校培养人才的方向,而且是大学生实现自身理想价值的内在需要。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直接影响大学生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通过创业意识的培养,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积极主动的正确价值观和终身学习意识,培育和强化学生独立生存的自信心、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不断创新的进取拼搏精神、广泛关怀的责任意识。创业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帮助其确立人生奋斗目标,不断提高为理想奋斗的实践能力,帮助青年成长为社会需要的通识性人才。因此,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是青年自身成长发展的内在需要,无论青年以后是否会走上自主创业的道路,都能在培养创业意识的过程中汲取内在的精神力量,引领青年实现自我理想和人生价值,同时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创业教育中创业意识培养的途径

1.激发个体的内在创业需要

高校在创业教育过程中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创业需要。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3]人的需要及其满足是实践活动的内在驱动力,是调动人们实践活动积极性的源泉。个体是由于内在的需要而思想和行动的,创业意识的培养有赖于个体主动的、积极的、自觉的内在需要。因此,在创业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创业意识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激发大学生个体内在需要的过程,是一个内化的、长期的教育过程。在此过程中,可以通过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和责任意识教育,使青年认识到创业素质对于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从而产生对创业意识的倾向性,逐步将创业意识的培养内化为个体的内在需要。个体内在创业需要的激发,促使个体自觉主动地获得创业认知、形成创业意识,并指引实践活动方向,不断培养和提高创业素质。

2.构建完善创业教育指导体系和实践环节

“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逐步升华的认识过程,学校首先要把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并根据各个专业的学制安排,将创业教育贯穿学生入校直至毕业的每一个教学环节”[4]。学科课程是高校达到教育目的的主要载体和手段,高校在设立专门的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同时,要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创业意识教育与培养。高校要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各门学科都应该根据学科内容、特点,将创业意识的培养和学科课程融为一体,具体可以根据专业课程体系设立如创业通识模块、创业教育强化模块等内容,积极对学生进行创业意识、创业品质的教育与培养。

创业教育是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活动,创业意识的培养不能脱离实践这条根本路径。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要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可以通过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业设计大赛、科技竞赛、走进成功企业等课外活动,强化课外实践活动在培养创业意识方面的作用。另一方面,高校要创建创业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的便利,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创业意识,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在实践过程中施展才华,积累创业经验,增长创业才干。学生只有切切实实地投入到创业实践中,经受创业实践的锻炼,创业意识和信念才会更强,才会提高创业素质。

3.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

加强创业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创业教育氛围。首先在班级环境、校园环境等文化建设上,可以通过标语、学习园地、宣传栏、校园网等宣传渠道渗透、强化创业意识方面的教育,加大对创业意识的宣传力度,形成强化和突出创业意识的人文环境,营造人人参与的崇尚青年创业的价值观念和舆论氛围。其次,在校风、学风建设中突出创新创造的价值取向,形成创造性学习、终身学习的风气,形成人人争创新、人人想创业的校园文化环境,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最后,要大力宣传成功创业者的创业事迹,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欲望,让他们创业有动力和学习榜样。大力挖掘艰苦创业的优秀大学生典型事例,总结创业经验和方法,通过榜样的引导明确自己的创业目标,让大学生在耳濡目染的熏陶中激发创业信念和创业热情,树立创业理想,使他们愿意创业、乐于创业。通过多方面的合力建设矢志创业的校园文化,营造健康、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氛围,借助多种途径调动大学生创业创新的参与积极性,逐步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大学生的综合创业能力。

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篇8

关键词:小学美术 课堂 教学 创新意识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2-0217-01

小学阶段作为一个人求学的启蒙阶段,在这个时期进行的教学活动以及思维方式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懵懂阶段,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还是比较模糊的。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以及创新思维的培养,对学生习惯的养成以及发散性思维的培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一名小学美术老师,应该从营造一个和谐良好的气氛以及创新环境出发,并且还应该创新美术课堂的教学方式以及鼓励学生大胆的想象,这样才能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帮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发展学生的个性。本文就如何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1 营造创新的氛围

要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就应该营造一个创新的氛围。只有在一个适合创新的氛围之下,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在创新的氛围之中受到感染,逐渐萌生创新意识。因为在一个具有创新的氛围之中,学生的思想是自由的,容易发生思维的碰撞,产生创新的火花和意识。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作为一名小学美术老师就应该从改变教学环境,创造教学情景等教学方法来营造一种创新的思维。不要过分的限制学生的思想自由,对学生的思维活动进行限制要有一定度。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应该创造更多的活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作为一名小学美术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我一般会这么做:提前做好教学活动设计,为学生尽可能的创造一种比较自由活跃的环境。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踊跃的回答问题和参与讨论,从而进一步阐述自己的观点与想法。例如,在教学生绘画的时候,我会放下老师的架子,自己在黑板上画出一个绘画模型,鼓励学生大胆的创新,画出自己心目中的想法与设计。接着我还会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绘画的意图以及观点。这样在这么一种自由、轻松的环境中进行美术教学活动,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以及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2 鼓励学生大胆地去想象

要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还应该鼓励学生大胆的去想象。在美术课的教学中,教会学生如何去大胆的想象,对学生美术素养的培养以及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相当重要的。想象是创新的基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去大胆的想象是相当重要的。作为一名小学美术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就应该鼓励学生立足于生活实际去大胆的想象。老师要根据学生的特性,以及学生的心理引导他们去想象。经过我自己的亲身体验,小学生的想象力是相当丰富的,而且他们特别喜欢异想天开。就抓住他们这一成长的特性,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进行大胆的想象,来培养他们的创新性思维。例如,在学习《蛙声十里出山泉》的时候,这一课会涉及到很多的意向以及美术的素材。我在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一般会这样去鼓励学生想象。先让学生讨论如何变现这些山或者是水还有声音。之后会根据作者的思路对学生进行启发、这个时候学生就可以想象出这样的一幅美景。顺势对学生进行美术素材选择方面的启发,这样学生就会在我的引导下,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这样的教学过程,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无疑是有利的。

3 采用竞赛的方式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采用竞赛的方式是相当有利的。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活动中,根据学生的不同的实际能力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展开竞赛活动,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很重要的。作为一名小学美术老师,我在小学美术的教学活动中一般会这么做:在选取学生优秀的美术作业的时候,我会选择比较有创新的作业,并且给予这些同学鼓励,而且还发一些小的奖品来鼓励他们再接再励,以此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此外,我还会在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活动中,以小组竞赛的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在欣赏一件美术作品的时候,我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要求每一组阐述他们的观点,具有新意的小组会得到奖励,并且哪个组的观点新颖且想象丰富就会给予更多的奖励。运用这样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4 结语

小学作为一个人求学的启蒙阶段,在这一时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学生的创新意识对学生的成长以及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学生思维的形成也是相当重要的。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美术老师应该不断地去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改变和设计教学方法及手段,创新美术课堂的教学设计,并且还应该从各方面出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能够逐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掘出学生的潜力,从而更好的发展学生的个性,来适应当今素质教育提出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李姿.小学美术课堂创新意识及能力培养策略[J].学子(教育新理念),2014.09.20.

[2]李海东.小学美术课堂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07.05.

上一篇:生物技术与基因工程范文 下一篇:医疗废物处理实施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