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课程范文

时间:2023-04-21 11:03:30

中学教育课程

中学教育课程范文第1篇

一、学校开展集体心理教育的现实需求和可行性分析

心理教育(或称心理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是有效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全面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只有当学生的内心世界与外界生存环境相适应、相和谐时,学生的德、智、体、美等各方面才能得到提高。因此,心理素质是学生素质结构的核心与基础,学生的一切发展都是在此基础上、以此为背景来展开的。因此,心理素质的发展“既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又是全面素质教育的归宿。”(注:祝新华、陈群:《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理论思考与实验探索》,载《教育研究》1998年第2期。)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深入发展,人们对学校开展心理教育有了越来越深入的认识,并产生了各种形式的心理教育活动,取得了累累硕果。(注:刘华山:《全国中小学心理辅导与教育学术研讨会》,载《教育研究》1994年第1期。)概括起来看,心理教育的形式大体有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两种。这两种形式的教育尽管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在集体教育方面,教育的内容、形式等深入研究不够,还缺乏可操作性,有的甚至流于形式;在个别教育方面的问题更为严重,一方面对于少数“敢于”去咨询的学生来说,提供的帮助也往往是“被动”的,即属于补救性的,不能发挥预防性、发展性的功能。另一方面,个别教育(心理咨询)对于工作人员的专业要求较高,而我国目前中小学里从事这种工作的人员的实际水平还较低,绝大多数没有受过专业训练,处于经验水平,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更为困难的是,尽管我国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不断下降,“心理疾病的发病率直线上升”,(注:翟福英等:《营造青少年“心的乐园”??成都十二中心理素质教育纪实》,载《人民教育》1998年第1期。)但能够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的数量却远远不能满足现实的需求。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要求,每6000~7500名中小学生应配备一名专职学校心理学工作者。如果照此比例推算,我国目前至少应有2万名专职学校心理学工作者从事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工作。而我国的实际情况则相距遥远。美国马里兰州的MontgomeryBlair中学有2500名左右学生,共有10名专职且具有心理辅导专业硕士学位的指导教师。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目前从事这方面工作的队伍,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处于较低水平。而要在短期内形成一支具有一定规模的高质量的队伍则是不可能的。鉴于此,笔者认为,我国学校的心理教育工作要迅速发展,从当前来看,重点应放在加强对集体心理教育形式的研究上。当然,强调集体心理教育,并不是放弃或忽视个别教育的作用。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的“功能是互补的,构成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运行系统,片面地强调一条途径,而忽视另一条途径,都是不健全的”。(注:吴增瑞:《论现代学校心理辅导模式》,载《教育研究》1998年第1期。)但是,在一定阶段和一定条件下,应该分析哪一种形式具有更大的价值,可行性更大,然后,有重点地去研究它,发展它,在逐步完善的过程中带动另一种形式的发展,逐步提高其整体水平。

开展集体心理教育也具有较大的可行性,其主要原因在于从事集体心理教育的教师容易培养,培训时间短,见效快,且需要的数量要大大少于个别教育的教师数量。教师的培养可以这样进行:由每所中学选送1至2名素质高且热爱这项工作的教师到高校或教育学院集中培训一段时间,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理论和一些开发性成果,然后由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的心理教育指导中心(若没有,应尽快建立)统一指导开展工作。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的心理教育指导中心主要开展三方面的工作:一是负责所辖区内学校的心理教育工作,定期到学校中去检查指导;二是组织各校的心理教育教师定期召开小组会议,在一起交流经验,开展研讨,不断提高水平;三是与社区内的其他心理教育力量(如高校,教育科研部门,青少年教育基地等)建立联系,请他们参与青少年心理教育工作,并为学校的心理教育教师与这些专家学者牵线搭桥,使他们能够在校外专家的指导下开展工作。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既主要依靠学校内部力量,又借助校外力量的工作网络,通过这个网络,既可保证心理教育的高起点和科学性,又可保证心理教育工作的持久性和连贯性。如果这个网络能够建立并坚持下来,学校心理教育的工作就可大面积推开,使多数学生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得到帮助和指导。与此同时,又锻炼和培养了学校心理教育教师队伍。长此下去,如果能再不断从大学心理咨询、学校心理专业毕业生中得到有效补充,就不仅能够开展集体心理教育,而且能够不断提高个别教育的水平,满足个别学生的心理需求。

二、心理教育课程是进行集体心理教育的有效途径

自我国近些年来开展心理教育工作以来,有些学校通过各种方式将心理教育引入课堂教学,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例如,成都市第十二中学将学习心理、健康情感、坚强意志、人际适应、反应适度、青春心理、升学与择业心理、健全人格等八个方面的心理教育内容纳入到心理素质教育课程(《中学生学法指导课》《中学生心身指导课》)和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之中。(注:翟福英等:《营造青少年“心的乐园”??成都十二中心理素质教育纪实》,载《人民教育》1998年第1期。)有的学校则在心理素质教育课程中分设系统教育和及时指导两个方面的内容。(注:祝新华、陈群:《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理论思考与实验探索》,载《教育研究》1998年第2期。)笔者认为,除了在活动课程和其他学科进行心理教育渗透之外,集体心理教育主要应通过专门的心理教育课程来实施。心理教育课程可以分为心理学课和心理学专题。心理学课可以给学生提供有关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一般性原理和概念,心理学专题则帮助学生分析、应对、解决具体的问题。学生通过这种一般和个别的互相转化,再加上其他心理教育活动形式,如课外活动、参与社区建设等,将会大大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一)为中学生开设专门的心理学课程,既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趋势相一致,符合学生构建知识结构的规律,又可为学生所接受,促进学生心理发展心理学如同其他学科一样有它自身的存在体系。当然,由于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不少人往往看重它的实用性,而忽视它的基本原理和结构体系。当前国内一些学校的心理教育也同样如此。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它确实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但是对于中学生来说,仅有这些是不够的,因为他们不同于其他年龄的人群,他们还存在着一个构建知识结构,为以后的发展打基础的任务。这就提出了一个我们应以何种形式将心理教育的内容传授给学生的问题。结构主义大师布鲁纳的理论给我们提供了思路。他认为各领域的学科知识都有其内在的结构,正是由于这种结构的存在,就使得经验中的规律性更富有意义。因此,教师就要通过教学促进学生掌握本门学科的基本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学会发现和创造。在心理教育过程中,学生也只有在获得一个比较完整的心理学科体系轮廓的基础上,在了解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法则(如心理的发生机理、发展规律、生理与心理、先天素质与后天实践、知情意之间、自我与他人社会之间的关系)之后,才能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不仅仅是知道如何去做;才会有意识地去做,而不仅仅是单纯地被动模仿。如果我们不能给学生提供有关心理学科的基本结构,而仅仅是一些互相没有关联的专题讲座,就不能使学生将所学知识的各个部分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概括的程度,学生就不会利用所学的这些知识去举一反三,实现迁移。因此学生在没有获得心理学基本结构,而仅仅是一些支离破碎的知识的情况下,只能获得一些在具体情景中如何应对的心理技能,而不可能获得整体心理水平的提高,也难以应付学习、生活中所可能发生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并使自己的心态持久地维持在一个健康的水平上。

开设心理学课程顺应了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在21世纪即将到来之际,社会各方面都对未来人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基础教育必须做出大的改革。在这个改革中,对于课程的调整也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西方发达国家对于人文科学方面的课程,如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等课程,都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据统计,过去10年来在美国公立中学所设课程中,设置有关社会学、心理学课程的学校高达77.1%而占首位。”(注:刘佛年等:《中国教育的未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60页。)在笔者访问过的一些美国中学里,学生对心理学的选修率相当高,而且反应也很热烈。心理学和其他人文科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密切,它引导学生去关心、思考许多有关人类社会自身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自己与外界的关系,更准确地把握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这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是大有裨益的。然而,在我国过去的教育中却没有给予心理学以应有的重视。例如,从学生入小学起,学生所学课程多是关于外界自然、社会的,通过十几年的教育,学生基本可以以科学的态度来认识客观世界,但是对自己的认识却远未达到同步水平,而处于较低阶段,甚至许多成年人也视人的心理为一种神秘的东西。我们为什么不能让心理学像其他学科一样更早地进入学生的课堂,而发挥它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呢?笔者曾给一些刚入大学的学生讲授心理学。讲授结束后,许多学生感慨地说,如果我们能早几年了解这些知识,就会避免一些不该走的弯路。

中学生能够接受心理学这似乎比较抽象的理论体系吗?对此,我们应有充分的信心。按照皮亚杰的智慧结构理论,中学生已经发展到了形式运算阶段,能够进行命题运算,即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分析综合和判断推理已经到了较高水平。在个性的发展上,中学生也出现了新的特点。他们开始关注人的个性发展,关心人的内心世界,对于自己的未来充满幻想和憧憬。因此,在这个阶段给他们提供以研究人的心理现象、规律为内容的心理学系统知识,正好可以满足他们发展的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说,既然基础教育的最重要价值就在于使每一个学生获得受教育和发展的广泛基础,即增加其可教育性,那么对个体的健康发展有重要帮助作用的心理学为什么不能进入我们的课程体系之中呢?

(二)“活页夹”式的心理专题讲座

如果说开设系统的心理学课给学生一个有关心理学的一般性知识、原理和体系结构的话,这只是对学生一个“面”的指导,仅有此还是不够的,还需要教师将一般性的原理和知识与学生生活中所发生的具体事件相结合,给他们以具体的指导。一方面,帮助学生处理这些可能会影响他们心理发展的事件,使其顺利发展;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如何将所学过的心理学一般性原理运用于实际中,并从中获得应对技能。出于这种目的,在心理教育课程中,除了心理学课之外,还应有一些专题讲座。

在设计专题讲座时,应该考虑两个因素。首先,专题设计应针对学生主体的发展性需求。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如升入中学后的学习适应问题,与异性同学的关系问题,如何对待考试,如何处理自己与父母、同伴的关系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随学生的心理发展而出现,如不能正确处理,就会妨碍他们心理正常发展的过程和速度。因此,学校心理教育教师就可以针对问题(也可以从学生中征集)设计专题讲座,帮助学生解决这些发展性问题。其次,专题应针对社区发展中的现实性需求而设计。随着社会各方面的迅速发展,学生所在社区的生活中也会发生一些对学生具有特殊意义的事件,这些事件有时通过间接媒介影响学生,有时则可直接发生作用。如国营企业职工的下岗问题,既是社会问题,又直接影响到家庭,进而对学生的发展产生影响。如何帮助学生正确分析、对待这种现象,使他们从中获取积极的影响,而不至于产生一些不良后果。如果能够以此为题开设讲座,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甚至可以通过学生影响其家长进而扩展至社会。再如,父母离异、单亲家庭近年来在我国尤其在城市呈上升趋势。虽然教师应当给来自这些家庭的学生以特别的关注,但在学生面前能够正视这种社会现象,在集体场合能够公开进行这方面的讨论和教育,也是非常必要的。通过教育,使学生明白离婚是怎么一回事,自己应该怎样对待父母的离婚,父母的离婚可能会对自己产生怎样的影响,进而帮助他们顺利修复由于家庭变故而带来的心理上的伤害,同时也使来自健全家庭的学生正确认识这一社会现象,在更加珍惜自己家庭幸福的同时,又发展了他们对别人的同情心和爱心。如果我们不能正视这种现象或认为不宜与学生讨论这个问题而在学生面前采取回避态度,来自离异家庭的学生,就可能会出现不健康的情绪,有的会仇视父母,有的会产生恐惧,还有的学生会错误地认为,自己是导致父母离异的原因,因而产生负疚感。这种不良的情绪如不能得到及时的帮助,可能会带来许多不良后果。因此,根据学生社区生活中的现实需求,开设专题讲座可以给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以实实在在的帮助。但应当强调指出的是,这些专题的重点不在于向学生介绍社会事件本身,而在于帮助学生分析这些事件可能对他们的发展带来的影响,从而帮助学生充分利用蕴含在其中的积极因素,避免消极或变消极为积极因素,并学会如何应对的技能。

这些专题内容的使用可采用“活页夹”式,以保持活页的流动性。有些与学生的发展性需求有关的专题可重复使用。因为学生的发展存在着共同的规律,他们在一定的年龄阶段会出现相同的困惑和迷茫,因而这些专题作为“保留节目”可以不断充实,重复使用。有些根据社区发展需求而设计的专题则不可照此办理,必须不断调整内容,去掉一些过时的“页子”,补充新的专题,保持“活页夹”的流动性,从而使专题讲座更具有针对性,在学生的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为了真正发挥专题讲座的作用,在设计专题时,应在市、区心理教育中心的统一安排下,由下属学校的心理教育教师共同讨论,并邀请校外高等院校、教育科研部门研究有专长的心理教育专家及社区的有关部门同志参与进来,并给予指导,力求专题讲座更有针对性和教育性。同时,在专题讲座的开设形式上也应比心理学课更为灵活。可以采用课堂讲授,也可以进行专题讨论;可以由心理教育教师开设,也可以请校外专家讲授,必要时还可以请学生来讲。形式不拘一格,力求解决问题。

以上就心理教育课程的两种模式进行了探讨。这种课程还应结合其他的集体心理教育形式,如活动课程、其他学科教育渗透等,实现学校集体心理教育的最大价值。

三、心理教育课程实施的支持系统

学校心理教育课程的实施需要有一个庞大的支持系统协同合作。这个支持系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内外环境的支持系统

心理教育课程能否达到预期效果,除了课程本身的质量以外,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学校、家庭、社会的配合,即内外环境的支持。内部支持环境除了下面将要单独谈的课堂气氛之外,还有赖于学校管理者给承担心理教育课程的教师以充分的信任和足够的自由程度,鼓励他们大胆创新,并帮助他们协调与其他学科教师的工作,促进其建立和谐、相互支持的人际关系。惟有如此,心理教育课程这种显性的教育因素才能与其他隐性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对学生身心的发展施加影响。外部支持环境主要指来自家庭、社区、教育行政部门和科研部门及大专院校的支持。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可以给予政策上的保障,教育科研部门和大专院校可以从科学理论的角度进行指导,社区其他有关部门,可以参与协同创建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社会氛围,并为学生提供参与社区活动的机会,家长在了解学校教育意图的基础上,可以在家庭里实施与学校教育目标一致的教育。总之,成功的心理教育课程,需要学校内外支持环境的协同合作,方能实现它的价值。如果说开设心理教育课程算得上一个局部的改革的话,它的真正价值的实现则取决于整个社会教育思想的转变。没有这个转变,任何局部的、个别的变化所产生的功效,则是非常微弱的,其生命力也将是短暂的。

(二)师生之间的良好气氛

许多研究表明,学生如何感受自身与教师之间的关系,这与学生的心理发展、学业成就及学校适应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心理教育课程价值的实现离不开健康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因此,营造一个使学生感到被教师关心、支持、信任、理解、尊重的气氛,就成为心理教育课程实施的有效支持系统之一。这个支持系统应该包括以下两点。

1.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一种能够进行创造性学习和活动的氛围,并使他们认识到自己作为一个独立个体所具有的能够成为一个“最好的学生”的潜在能力,从而对自己充满信心。教师应时时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到“我是受欢迎的”,“老师认为我是很有发展前途的”,“我在班里是很受重视的”。这种氛围对于学生的自尊、自我效能感等的培养和学业成就的成功,以及健康人格的养成等有重要作用。

2.师生之间应建立一个可以让学生自由表达意见和感情的对话机制。通过这种机制,学生可以感受到教师对自己作为一个特定个体的理解和尊重。目前,许多学生抱怨,老师不尊重他们,不倾听和接受他们的意见,缺乏应有的信任和尊重。而这种状况则不利于心理教育课程最大限度地实现它的价值。如果在师生之间能够建立这么一种良好的氛围,使学生能够自信,无论是目前在学校还是将来走向社会都能成功地面对一切问题,那么,心理教育课程的价值就可以完全实现。

(三)有效的心理教育课程评价体系

心理教育课程的评价体系是保证该课程顺利实施的支持系统之一。这个评价体系大体包括上级对心理教育课程教师的评估,任课教师的自我评估和学生的评估。上级对任课教师的评估可以从教师在课时安排,专题选设,师生良好气氛的建立等多个方面来进行。在课程教学安排方面,要检查心理教育课程是否按计划开设了,时间安排是否合理,原定专题是否如期完成,教学方式是否合适等。在专题的选设方面,要检查是否符合学生的兴趣、年龄特点及社区发展的需要,同时还要看该专题与该校原来的工作水平、该教师原有教学水平是否一致(如远远高于原有水平,就不能保证它的真正落实)。同时还应注意该校的管理者是否支持这项工作的开展,同事是否大力合作等。

任课教师对自己的评估除了上面涉及的几个方面之外,在评估步骤上可按照以下几步进行。

1.确定目标和预期结果。

(1)该专题的基本目标是什么?

(2)这个专题你准备涉及多少学生?

(3)你希望达到什么样的结果?

2.检查实际完成情况。

(1)原计划专题中的内容是否完成?

(2)学生对此有何反应?

(3)反馈信息中哪些可用来改进这个专题?

3.评价这个专题的即时效果。

4.评价这个专题的长期效果。

学生对心理教育课程的评估可采用多种方式,如可以通过口试、笔试、问卷或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和技巧的改进等来评估这门课程的成功与否。下面提供一个简单的问卷供参考。

1.你认为这部分内容或专题对你有否帮助?

2.你最喜欢这个专题中的哪一点?

3.你最不喜欢这个专题中的哪一点?

4.在这个专题范围内,你认为还有哪些要点需要教师继续讲授或学生讨论?

5.如果再开设这个专题讲座,你认为应从哪些方面进行改进?

通过对学生的这个问卷,教师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是否认真学习,真正理解专题的内容,从而对学生作出一定的判断,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从中获得反馈信息,改进教学。

中学教育课程范文第2篇

现阶段,全国中学都在进行课程改革,高校英语专业的课程也必然要随之进行改革。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复合人才为教学要求的,其必然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高校英语专业课程是在中学英语课程的基础上对英语语法、单词以及其他知识的深入拓展。本文先阐述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依据,接着分析当前高校现在英语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之中常见问题,以及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与中学英语新课改对接的重要性,进而对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更深层面的探索。

关键词:

英语教育;课程设置;新课程改革

中学英语教学主要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每一个方面都是英语教学的重点内容,英语教育相关专业则是在此基础上对英语知识更加深入的探究。素质教育下,全面培养人才的关键点是具有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团队,而英语教育就是培养高素质、高水平教师的摇篮。高校这方面的课程必须依照教育部最新大纲要求进行设置,同时显现出教育的特征,这就对中学当前的新课改与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之间的关联提出相当高的要求。只有二者有效对接,高校的英语专业教学才可以顺利开展。

一、英语教育方面专业课程设置的依据

教育部曾为规范国内高校英语学院的教学制定了一套教学大纲,其对国内所有的高校英语专业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该大纲不断结合时代特征与国家对新型人才的热切需求,指出了学校要培养复合人才的理念与目标。大纲中提到的复合人才是有着坚实英语基础,丰富文化知识,并且可以在各领域中熟练使用英语开展工作的人才。因此,教育部着眼于各类院校英语专业的共性,精心设计了培养复合型人才所需要的课程体系,把英语专业课程分为英语专业技能、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三大板块,但各类院校可以根据自身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特殊需求,因地、因校、因专业而异,来具体安排三大板块的具体课程。

二、英语教育方面专业课程设置与中学英语新课改对接的重要性

1、提升英语的实用价值

现阶段,国内所有中学英语方面教学都已经进行了相关课程改革。中学的课程改革主要是改变从前教师重视单词与语法相关知识的讲解,忽略中学生英语使用能力的教学形式。新课改强调的是英语基础单词及语法与英语使用能力同样重要。单词和语法是构成英语的重要成分,学生只有扎实掌握这些,才能够灵活使用英语。而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使用英语进行工作与生活,不仅提高自身修养,更是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可以说,新课改下,只有高校英语教育相关专业的课程编排与中学高度对接才可以实现英语的实用价值逐渐提升。

2、培育新型人才

素质教育是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其主要是要求学校为社会培养综合人才。而在中学展开素质教育离不开高素质与高水平的英语教师。尽管当前新课改明确指出学生才是教学之中的主体,但是教师依然起到关键作用。中学生对于英语的认知还来源于教师,只有教师对英语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学生才能树立正确学习英语的态度。可见,中学在课程改革背景下,需要大量新型教师,而高校之中的英语教育方面专业的人才就是为中学提供优秀教师的重要渠道。只有高校之中的英语教育方面的课程编制与中学英语高度对接,才能为社会培育出新型复合人才。

三、当前高校英语教育方面专业课程设置之中常见问题

现阶段,国内高校英语教育方面专业制定的课程还是从前常规的课程,内容缺乏新意,而且目标模糊,与中学当前在新课改下的英语教学出现明显的偏差,其无法满足当前中学新课改下对于高素质、高水平教师的需求。当前高校英语课程整体编制之中,主要是教育类型的课程出现问题。

1、专业性不强

高校中的英语教育学院是专门从事英语教学的专业,其既要对学生的专业性进行培养,又要对学生的教育理念进行培育。英语教育方面的专业不仅仅只有英语,或者教育,其可谓是英语与教育并重。但是当前许多高校的英语教育学院当前开设的课程就只有心理学、教育学和英语教学方法,以致于英语教育学院的学生在知识储备、语言运用、教育理念和教学技巧等方面与其他高校相比没有突出的优势。

2、缺乏教育针对性

当前多数高校英语教育学院开设的教育学科与心理学科内容还沿用从前的理论,根本没有联系国内各阶段学校进行课改的现状。并且教材中缺乏对实际中学当中英语教学的案例分析,以及教学实践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这就必然导致高校之中英语教育学院的课程缺乏教育针对性。有调查显示,66%的高校英语教育学院的学生在毕业实习之后认为自己所学到的教育学科与心理学科对实际教学的指导意义不大。

3、缺乏职业技能方面培训

当前,国内多数高校英语教育学院都缺少对学生职业技能方面的培训。例如,很少有课时能涉及到英文板书、书法、歌曲、游戏以及简笔画等技术培训,对于这些内容很多高校都将其列入到学生自行拓展的范围之内,一些自控能力较差的学生很难完成这些内容的自主学习。这就不难理解许多高校英语教育方面专业的毕业学生英语板书极差、不懂英文歌曲等现象。

4、未能与新课改做好衔接工作

目前,国内多数高校还没有把中学进行的课程改革涉及到的教学大纲与课程开展标准列入到英语教育学院的课程之中。这样就造成学生对中学新课改下的英语教学之中的内容和形式等了解的非常少。甚至有的学生连研究性学习和任务型教学都没有听说过。近年来,国内高校英语教育学院的学生依然是接受着过去陈旧的教育理念与理论方式,导致其完全与中学新课改下的英语教学脱节。

四、对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的深入探索

1、调整教育目标

教育部对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曾经下发过统一的教学大纲,其中提出了现代教育培养学生的五个目标。第一就是要有坚实的英语基础,第二是要有宽广的知识体系,第三是具有相关知识,第四是具有高素质,第五是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能力。同时,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必须充分结合新课改具有的特征,将这些目标与时代特点高度整合,确立明确的英语教育目标。

2、优化课程体系

曾有调查显示,目前许多毕业于高校英语教育学院的学生认为母校现存的专业课程设置比例不协调。他们都普遍认为高校开设的专业技能课程与实践课程占比太少,三年多的学习很难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与实践能力。因此,高校必须要逐渐对其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优化,调整其内部各学科的比例,达到理论与实践的占比均衡。例如学校可以增设实践类型的必修课,将一些理论型的课程变为选修,同时,增加一些如板书、英文歌曲等方面的教学内容。

3、转变教育理念

教师自古以来都肩负教书育人的重要使命,教师所秉承的教育观念会直接传授给学生,所以,所有教师具有正确、先进的教育观念,学生才能对教育有更深层次的理解。高校英语教育学院就是中学从事英语方面教学教师的培育摇篮,其教育理念直接影响着中学英语方面教师的教育观念。可见,教育学院的教育观念是多么重要。当下,高校英文教育学院一定要融入新课改的最新内容,充分认识到如今学生才是中学教学之中的主体,所以高校英语教育学院也要围绕这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例如,开设一些如对外汉语教学、培养特色人才和提高业务能力等特色课程。

4、增加实习与实践环节

高校英语教育学院非常看重实习与实践教学,但是由于当前学院开设的实习与实践课程占比较少的原因,由教育学院毕业的学生普遍存在能力方面的缺失。其在中学进行英语教学过程之中,常会遇到因能力不足无法解决的问题。例如教学课件不会做,无法带动学生进行课堂思考等问题,这些问题普遍反映出高校教育学院缺乏这方面的教育。因此,高校必须针对这一缺失增加教学实习与实践的环节,加强学生专业与动手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将高校之中英语教育学院的课程设置与新课改下的中学英语教学高效对接。

结论

综上可述,高校英语教育相关专业是为了培养更多优秀的从事英语教育方面的教师,这些教师以后都要从事各阶段学校的英语一线教学。当前,义务教育都在全面进行课程改革,无论是其课堂开展形式、教学方法还是教学模式,亦或是教学理念都区别于从前。但是想要将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素质教育全面落实,必然要有高素质、高水平的英语教师进行辅助教学,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课堂学习以及自主学习,这样才能培育出全面人才。因此,大学英语教育方面专业必须要从教育观念、课程体系、教育目标、实践环节、教学方法以及所用教材等各方面进行变化,以应对中学新课改下英语教学的综合转变。

作者:韩婷 单位:汉江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何华清.地方师范院校英语专业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与教学现状调查[J].中国高教研究,2015,(01).

[2]石岩.新升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师范生课程设置调查研究———以百色学院英语专业(师范方向)为例[J/OL].百色学院学报,2015,(04).

中学教育课程范文第3篇

关键词:美国;职业生涯教育;课程设置;得克萨斯州

美国是世界上首个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国家。时任美国教育署署长马兰博士(S.P.Marland)于1971年首次提出了这一概念,他认为,职业生涯教育将成为所有学生的而不只是职业学校学生的课程的一部分;职业生涯教育应当贯穿于小学、中学、大学的整个教育系统中;凡中学毕业的学生,即使中途退学者,也应掌握维持生计的各种技能。[1]

20世纪70年代,美国出现了大规模的结构性失业,退学、失业的人数急剧增加,一些社会问题接踵而至。因此,职业生涯教育一经提出,就得到了美国上到总统、联邦政府,下到百姓的广泛支持,这为美国职业生涯教育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后的职业生涯教育虽然有过低潮,但总体上还是获得了不错的发展。今天,美国职业生涯教育已经历了40多年的发展,美国联邦政府、各州、各学区都在职业生涯教育领域有了很大的进步,在生涯教育的实施方面也发展出了很多不同的方式。2001 年,美国联邦教育部职业和成人教育署的研究《美国中学生涯发展干预项目分类系统》显示,中学职业生涯教育的实施方式分为以下四大类:课程本位方式、介绍性方式、建议性方式、工作本位方式[2]。在学校职业生涯教育过程中,课程本位是最有效也是最系统的教育方式,而课程是学校职业生涯教育内容的载体。本文以美国得克萨斯州最新的中学职业生涯教育课程为例,试图了解美国职业生涯教育课程设置的现状。

一、得克萨斯州中学职业生涯教育课程

美国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主要分为生涯认知、生涯探索、生涯建立三个有序的学习阶段,中学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生涯探索。在初中阶段,学生通过职业探索,熟悉职业的分类和“职业群”,并开始在职业群中做出尝试性的选择。在高中阶段,学生要对自己所选定的职业做深入的探究。这些内容在得克萨斯州的中学职业生涯教育课程中得到了很好地体现。

得克萨斯州于2010年了最新的《中学职业生涯发展必需的知识和技能》(Texas Essential Knowledge and Skills for Career Development,TEKS)。根据《得克萨斯州教育法规》(the Texas Education Code,TEC),这些必备的知识和技能被安排于职业生涯课程中,该课程于2010-2011学年开始实施。初中有两门职业生涯发展课程,即“探索职业”(Exploring Careers)和“职业入口”(Career Portals),这两门课程针对七年级和八年级的学生;高中有三门职业生涯发展课程,即“职业准备1”(Career Preparation I)、“职业准备2”(Career Preparation II)、“问题和解决”(Problems and Solutions),这三门课程针对十一年级和十二年级的学生[3]。TEC对每门课程的学习内容和目标都有总结性的介绍。

(一)探索职业

每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都是不同的,并且在这个人的一生中都在不断变化。学生通过探索有效的教育和职业信息,更多地了解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学生将会使用兴趣测试软件或者其他工具去探索个人的兴趣所在以及各种职业在教育方面的要求。这门课旨在指导学生通过探索,逐步建立学业和职业生涯规划。

(二)职业入口

这门课程的目标是创造一种高品质的、不断更新的文化,这种文化能够为中学生未来的学业和事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在特定的职业集群中探索学业和职业生涯规划。学生研究劳动力市场信息,学习求职技巧,并建立就业所需的专业文档。学生使用自身的知识去探索并设定目标。[4]

(三)职业准备1

职业准备1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学习机会,这种学习机会能够把课堂教学、有偿工作和就业经验结合起来,并且有助于加强学校、企业和社会各方之间的伙伴关系。这门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各种技能以应对快速变化的工作环境。这种教学安排是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们能够接受到关于就业技能的培训,培训包括职业技能、面试技巧、沟通技巧、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建立与维护等。职业准备课程非常严格,它能够帮助学生达到学业标准,并为学生学业和未来事业上的成功提供支持。

(四)职业准备2

这门课程通过课堂技术教学以及在职培训培养学生必要的知识和技能。这些知识和技能包括学生进行终身学习的技能、就业能力、领导能力、管理能力、职业道德、安全意识以及小组交流能力,而且,每个学生都能够拥有一个个性化的培训计划以强化特定的职业知识和技能。培训赞助商将为学生提供有偿职业培训。

(五)问题和解决

问题和解决是一门基于项目的研究课程,主要针对那些有能力研究现实世界中的问题的学生。学生需要在与自身职业兴趣相关的主题上选择一个项目,用科学的调查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得出自己的研究成果,并向观众展示。在此期间,学生能够得到专业教师的指导。为了达到学术上的成功,学生需要有机会在不同环境中学习、强化、应用并转化他们的知识、技能和技术。本课程旨在让学生得到这些相关的优秀经历,并使这些经历成为学生争取“杰出成就计划”(the Distinguished Achievement Program)的重要资本。[5]

二、得克萨斯州中学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的具体内容

在对得克萨斯州中学职业生涯教育的五门课程有了宏观了解的基础上,笔者将在本部分对职业生涯教育的每一门课程的具体内容进行详细地介绍。TEKS对每门课程中学生应该习得的“知识和技能”进行了具体的规定,并把每一项“知识和技能”细化为更具操作性的指标。在教学中,每门课程被分为不同的“学习单元”,每个“学习单元”都要完成特定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一)知识和技能——课程的学习内容

得克萨斯州把中学职业生涯教育发展必需的“知识和技能”整合到五门课程中,将学校的职业生涯教育系统化,明确课程的重点和核心,给教师和学生提供指导。表1列出了每门课程中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以上的每一条“知识和技能”都配有具体的指标以指导实践。以初中部分的“职业入口”课程为例,八条“知识和技能”被细化为一些具体的、易于操作的指标(见表2)。[6]

(二)学习单元——课程的构成形式

每门职业生涯课程都由“学习单元”组成,这些“学习单元”覆盖了表1、表2所涉及的所有“知识和技能”,并对其进行进一步整合,以方便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的实施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以初中部分的“职业入口”课程为例,该门课程包括十个“学习单元”(见表3)。例如,第一个学习单元是“了解自己”,它包括A、B、C三个组成部分。在第一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需要完成表2所列的“知识与技能”(2)中的(B)指标,即探索个人感兴趣的职业生涯。通过表3,我们能够对美国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内容的组织情况有更为直观的了解。

三、美国职业生涯教育的启示

(一)普及职业生涯教育观念

职业生涯教育应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是通过生涯认知、生涯探索和生涯规划来实现成功的过程。美国教育总署专门对职业生涯教育进行了界定:职业生涯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计划,其重点在于包括人的全部生涯,即从幼儿园到成年,按照生涯认知(career awareness)、生涯探索(career exploration)、生涯定向(career orientation)、生涯准备(career preparation)、生涯熟练(career proficiency)等步骤,逐一实施,使学生获得谋生技能,并建立个人的生活形态。

我国的职业生涯教育往往被简单地理解为职业指导,在形式上几乎被家长的包办和学校的就业指导所取代,在现有的教育系统中基本不涉及真正意义上的职业生涯教育。社会、家长、教师、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观念都相对淡薄。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过于重视对学生学科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其生活和工作技能的培养,这一现象在中学阶段表现得尤为明显,这导致学生在职业生涯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匮乏。

观念决定行动,人们只有在观念上接受并认可职业生涯教育,才会在行动中对其加以重视。因此,只有大力普及正确的职业生涯教育观念,才能够为职业生涯教育的实施提供便利。我们应该在全社会普及职业生涯教育观念,让大家能够接触、理解职业生涯教育,使全社会意识到职业生涯教育对学生终生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在我国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必要性。由于我国现在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很多学生在初中毕业后就要直接面临职业生涯的选择问题,因此,在中学阶段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尤为迫切。

(二)开发职业生涯教育课程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手段及工具,是决定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的设计是贯彻落实其教育理念、实践其教育思想的关键。得克萨斯州中学阶段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了解自己,包括了解自己的个性、能力和兴趣等;第二,了解职业,包括对职业种类的了解、职业的技术技能要求、职业的教育要求、薪金等;第三,寻找并探索自己感兴趣的职业,即在了解自己和了解职业的基础上找到自己可能感兴趣的职业,并集中精力对这些职业进行有针对性的、详细的探索,为自己的职业生涯作准备;第四,培养有助于获得成功的能力,如学习能力、管理能力、领导能力、决策能力、理财能力和合作能力等。不同学习阶段的职业生涯课程的重点有所不同。根据美国生涯规划理论大师舒伯(Donald Edwin Super)的生涯发展理论,生涯发展的过程被划分为五个阶段:成长(出生~14岁)、探索(15岁~24岁)、建立(25岁~44岁)、维持(45岁~64岁)、衰退(65岁~死亡),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职责和任务,前一阶段任务的完成情况会影响下一阶段的发展。[8]

目前,我国在基础教育阶段还没有专门的职业生涯教育课程,较为普遍的职业生涯教育方式就是大学阶段的就业指导等一些就业前的即时培训,这非常不利于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我国学生在选择专业时的盲目和无助,以及在大学毕业时所面临的就业难等问题,与职业生涯教育缺失紧密相关,而开设职业生涯教育课程是弥补职业生涯教育缺失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开发职业生涯教育课程,是我国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当务之急。

(三)重视职业生涯教育的实施

在美国,职业生涯教育贯穿于整个基础教育阶段,除了上文介绍的课程本位的实施方式以外,还有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从小学低年级开始,美国学校就会开展“职业日”(career day)活动,“职业日”当天,社会上各行各业的工作者都会接受邀请,义务到学校做关于自己工作的演讲;每年四月的第四个星期四是“带孩子上班日”(Take Our Daughters and Sons to Work Day),在这天,家长会带孩子到自己工作的地方,让孩子接触并了解工作;等到孩子十三四岁时,“职业影子日”(Job Shadow Day)将会取代“带孩子上班日”的活动,孩子能够通过学校的帮助到他们感兴趣的地方当一天义工;在上高中以前,很多学校都会通过“职业生涯兴趣量表”(Career Interest Inventory)对学生进行职业兴趣分析,以便学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人生[9]。这些活动都对学生职业生涯知识的积累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从小就有职业生涯意识并有能力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我们应该学习和借鉴这些方式,并与我国的教育实际相结合,利用学校、社会等多方力量,开发多种职业生涯教育实践方式。

学校是开展系统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要场所,是职业生涯教育落到实处的关键,而教师对学生职业生涯的影响至关重要。尽管我国的一些教育工作者已经开始注意到在学科教学中融入职业生涯教育,但大多数教师还是仅关注学科知识,在日常教学工作中错过了很多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的机会。一线教师是学生获得职业生涯教育最直接、最重要的途径,加强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线教师的职业生涯教育意识,使他们能够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利用各种机会,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生涯教育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李卫华.美国犹他州7年级生涯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09.

[2]刘元.美国K-12生涯教育实践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

[3]Chapter 127. Texas Essential Knowledge and Skills for Career Development[EB/OL].http://ritter.tea.state.tx.us/rules/tac/chapter127/ch127toc.pdf,2013-08-26.

[4][6]Chapter 127. Texas Essential Knowledge and Skills for Career Development Subchapter A. Middle School[EB/OL].http://ritter.tea.state.tx.us/rules/tac/chapter127/ch127a.pdf, 2013-08-26.

[5]Chapter 127. Texas Essential Knowledge and Skills for Career Development Subchapter B. High School[EB/OL].http://ritter.tea.state.tx.us/rules/tac/chapter127/ch127b.pdf, 2013-08-26.

[7]Career Development:Middle School Scope and Sequence [EB/OL].http://www.depts.ttu. edu/hs/ccfcs/ss_files/Career_Portals.pdf,2013-09-27.

[8]卓念.中美两国普通中学职业生涯教育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

中学教育课程范文第4篇

【关键词】信息素养教育 课程三维比较 中学课程

【中图分类号】G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 -0033-01

值世纪之交的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发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纲要中第一次提出“信息素养”教育是我国普及信息技术知识的重要目标。2003年教育部再次颁布了《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试行)》,课程标准阐述了“信息素养”是信息技术课程教育的总目标。美国于上世界末的克林顿时代即已开始重视信息技术的普及教育,目前执行的是2007年版的《面向学生的国家教育技术标准》(Natio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tandards for students,NETS-S),该版本对跨入信息时代的美国中学生应该具备的信息素养提出了具体要求。中美两国都非常重视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以下将从信息素养教育课程目标、课程形式与课程评价三个维度对中美两国的信息素养课程进行解析。

一、信息素养教育课程目标之解析

我国《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新课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阐述课程目标,描述了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基本构成。新课标中概述高中生须具备的信息素养: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呈现与交流的基本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流畅地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与责任感①。

美国的《面向学生的国家教育技术标准》(以下简称NETS-S)中,对中学生信息素养的要求分为六个方面,分别为:技术之理论和操纵、信息时代公民之认识、沟通与合作、知识获取与问题解决、创新与变革及信息之用于研究。

从以上中美课程的表述中,可以发现两国都注意到了创新与变革的理念教育,但重视角度不同。美国强调要使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自己的创新与变革思想,我国更重视的是把创新和变革应用于解决现实问题,创新的去解决已有问题。

沟通与合作方面,我国新课标表述的是应用信息技术工具提供信息、交流思想观点、发展合作,仍然强调的是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而NETS-S中强调的是沟通过程,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既注重团队合作,又能体现个人价值。

此外,NETS-S还特别重视了能力的培养, 规划了学生终身学习之路。

二、信息素养教育课程设置形式之解析

在我国,新课标规定中学信息素养培养的课程单独设课,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主要是信息技术课程,国家统一规定课时,必修部分是一个模块----信息技术基础。选修部分共五个模块,每个模块2学分。从规定来看,选修模块的设置形式带有强烈工具性、考核功利性和一定的强迫性,从选修模块的内容看,对普通高中生来讲,又带有一定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专业色底,于大部分普通高中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

在美国,由于每个州甚至每所学校都享有一定的自,课程设置的形式没有统一模式,如部分中学没有开设独立的信息素养课程,而是将相关内容渗透到其它课程;部分中学只提供选修;部分中学提供一门以上的课程,让学生必修其一,其余选修。

从中美两国课程的情况来看,都存在着专业性比较浓厚的色彩,而且各门课程相互交叉,这固然决定于信息技术自身的特点,但仍需要考虑如何解决课程内容重叠问题。此外,两国的信息素养教育都考虑到前后课程的延续和衔接,考虑勿致学生知识链断裂,以使学生有相似的知识积累。

三、信息素养教育课程评价之解析

在我国新课标颁布以后,信息技术素养的评价方式经历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考核到各种综合性评价、激励评价的转变。考试形式也有笔试、机试或者笔试机试结合等多种。新课标不再只是以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作为主要的评价方式,尤其重视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两个方面,这样在评价的方式上就弱化了考核机制。新课标同时要求教师不再只以分数作为评价的主要手段,而应更加注重采用评估激励和褒奖建议等方式,以利于多渠道的发展学生的个性。

美国在评价的方式、评价的技术支持方面相对先进,拥有专门的机构进行评价系统的设计和研究,有着相对完善、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让学生面对真实场景,解决现实问题,问题分为简单任务和复杂任务,简单任务用选择题完成,复杂任务需要信息技术的多种技能。评价机构依据严谨、详细的评估标准来分析和衡量,每一分的得失必须有章可循、有据可查,保证了考试的公正客观。最后形成成绩时,又具有一定的人性化,往往采用等级制评定。

在中美两国课程评价方面,中美存在诸多不同。美国通过虚拟现实考察学生,能达到对学生的认知、技术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的目的,但我国还局限于信息素养的知识点和软件的使用方面,基本还是处于知识评价阶段;美国对学生的课程评价注重知识的综合运用,我国通常采用题海战术来提高成绩。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在对学生的信息素养课程评价方面,我们和美国在评价的软硬件设施、评价的方法及评价报告方面还有一定的距离。

四、总结

目前,我国的中学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主要关注点在于技术或者技能的学习,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开端,但与处在中学信息素养教育领先水平的美国相比,在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评价等方面,还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我们不应全盘照搬美国的教育模式,应基于本国的实际,基于信息时代全球化的视野,更新教育理念,高瞻远瞩,循序渐进,分步骤、分阶段的改进中学信息素养教育课程,探索出一条有特色的从技能培养到能力培养、从阶段学习到终生学习的道路,最终达到实施中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试行)》 2003

[2] Natio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tandards for students(2007)

中学教育课程范文第5篇

关键词: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学校开展健康教育课已经将近10年了,健康教育课走进课

堂,打入课表,这是我们学校历来的作风。

1.七年级是儿童时期走向成年时期的过渡期,即青春期。这个时期的初中生在心理和身体上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根据这些特点,我分别给学生讲述了:青春发育期的变化,包括体型的变化、生理功能的变化、生殖系统的变化;性意识的觉醒,包括对性问题开始感兴趣、对异性既陌生又好奇;成人感的萌动,包括从关注外在到修炼内功、体会父母的关爱、善于向周围人学习、正确认识自己。为了让学生带着兴趣学习这节课,通过老师讲解、同学讨论、自作课件、视频资料,使学生在快乐中知道自己青春期的知识,保证他们顺利度过这段特殊时期。

2.青少年这个时期生长发育快,活泼好动,所需营养也增加,因此我安排了第二专题的课程――常见营养指南和营养性疾病。

我给学生讲解了人生命生长的七大营养元素,并带领学生分析了缺乏这些营养元素带来的疾病。如营养不良、单纯性肥胖症、贫血、佝偻病等。通过讲解、讨论、观看视频,学生明白了这个阶段所需的各种营养。同时引导学生明确这些营养元素要从食物中摄取,不能靠药物和保健品来补充,养成均衡饮食的良好习惯,不要偏食。

3.民以食为天,我们摄取的营养元素都依赖于食物,因此食物的安全和卫生对正在成长的中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我们学校没有食堂,学生的午餐都是到附近的小卖点、小商贩、小饭店等地方去买,这就存在一定的食物安全隐患,学生不能认识食品的成分,不了解添加剂对身体健康的危害,外面小商贩的食品是否卫生等等。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为学生开设了第三专题――食品安全卫生知识。

课上,我把收集到的不同种类食品的外包装分给学生,让其观察食品的成分,讨论哪些是人体必须的成分,哪些不是。让学生认识到其中的添加剂本身没有任何营养,它只是起改善外观、增加口感及防腐等作用。学生一听,议论这样的食品还能吃吗?教师进一步说,可以吃,但要少吃,要选择添加剂少的食品。因此,我们要学会看标签来选择食品。在此专题中还向学生介绍了生活中不食用污染及变质的食物及预防食物中毒;就餐要去证照齐全、食品卫生安全、信誉高的饮食服务部门;夏季就餐最好不吃凉拌菜;上顿和过夜的饭要加热后再吃,如果有变质的味道不要进食;还要做好防蝇、蟑螂和老鼠等工作。

4.为了使学生少得病,不得病,我为学生设计了第四专题――中学生常见病预防。

六病防治(龋齿、近视、脊柱弯曲异常、沙眼、蛔虫、缺铁性贫血)。其中根据中学生的现状,我重点讲述了近视的形成和预防。主要通过和学生互动、讨论,然后看视频资料完成。因为患近视的学生比较多,再加上这节课我激励学生共同参与,并利用视频资料,学生非常感兴趣,收获颇丰。

对于防止龋齿,我重点介绍了龋齿的形成,平时怎么注意龋齿的预防,沙眼我主要讲述了平时的用眼卫生,培养良好的卫生

习惯。

5.由于我校没有食堂,学生吃饭就成了问题,所以一些传染病就有可能在他们之间传播,再加上季节性传染病会使学生受到伤害。为此我开设了第五专题――传染病的传播与预防。

根据我校学生特点,这节课我做了课件,下载了视频,给学生讲述各个季节的高发传染病,还重点讲述了艾滋病的知识。通过这一专题的学习,学生对传染病有了初步认识,知道了这些传染病的症状和对社会的危害,如果有疑似传染病的必须隔离治疗,待医生开具痊愈证明才能来上学。

6.生命是脆弱的,我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意外事件而危害我们的生命。如何预防意外事故?出现了意外事故怎么办?为此,我实施了第六专题――安全应急与避险。

此专题以看和做相结合。通过相关视频给学生展示了一些突发事件的应对方法:如食物中毒的应急处理、溺水的应急处理、骨折简易应急处理知识(固定、搬运)以及发生害的危险因素和保护自己不受害等等。同时,还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际演练,如火灾的避险、骨折的处理、人工呼吸等,增强了实用性和可操作性,W生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提高了技能。在教学的各个专题中,始终贯穿热爱生活、珍爱生命、远离等知识的介绍。

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于己、于家、于国都至关重要。我们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继续完善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很好地完成党和国家交给我们的任务。

参考文献:

中学教育课程范文第6篇

关键词:渗透式教育;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

一、应用渗透式教育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渗透式教育缺乏主导性

必须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课中,加强渗透式教育的应用,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因此,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中,渗透式教育必须处于主导地位,发挥主导作用。但是,在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中,教师们主要是简单地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并没有充分发挥渗透式教育在课程中的主导性,没有充分发挥渗透式教育的主导作用。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进行思想和政治上的渗透,而在当下的课程体系中,恰恰缺少了这一至关重要的环节,教师单纯地进行知识点的讲解,不重视渗透式教育在这方面的主导性。

(二)渗透式教育得不到重视

但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常用的是填鸭式教育,并非渗透式教育。这一教育方式有很多的弊端,它只把书本上的知识简单地灌输给学生,极大地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渗透式教育得不到足够的重视,例如,对一些理论性的知识,学生还没有充分理解,教师就叫学生去背诵,学生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去背书,完全没有理解。而教师如果应用渗透式教育,学生则会更深刻地领会知识,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仅知识点熟练地掌握,而且更好地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应用渗透式教育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填鸭式教育的效果则会大大降低。

(三)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的主体性是以学生为主,以前的教学是以教师为主,课程改革以来,要求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课程要以学生为出发点。主体性的发挥就是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程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当下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仍然是课堂的主体,学生的主体性远不及教师。课堂上,教师主动地授课,学生被动地接受,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把学生当成被动的接受者。如果学生不能很好地参与到教学实践中,就不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就不利于渗透式教育的应用。此外,提高学生的主体性,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助于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二、如何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应用渗透式教育

(一)坚持渗透式教育的主导地位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确保渗透式教育的主导地位,教师应积极利用有用资源进行渗透式教育。

首先,教学内容决定了它的的主导地位。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内容,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如果单单用灌输式教育向学生进行讲解,学生难以理解,就不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渗透式教育能把理论知识,变为具体的案例,使教W过程变得生动活泼,从而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其次,教学目标任务决定了它的的主导地位。教学过程的目标任务,需要渗透式教育来完成并取得最优的效果。渗透式教育符合了教学目标任务的要求,表现出显著的效果。

正是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任务之间的要求,才使得渗透式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具有了主导地位。只有坚持渗透式教育的主导地位,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二)强化教师应用渗透式教育的意识

教师必须提高应用渗透式教育的意识,正如马克思所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教师可以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班级环境,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熏陶。

首先,教师可以寓教于境。在向学生讲授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一些教育环境,来向学生渗透知识点。这里的教育环境可以是自然景点、文化景点,也包括无形的文化氛围和班级人际关系。

其次,教师可以寓教于情。在传播中华传统美德“孝道”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情感,这样可以更好地渗透传统美德,使学生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而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三)在渗透式教育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现代社会条件下,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更要改变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教师高人一等的错误认识,坚持在平等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坚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体参与是以学生主体性发展为本的发展性教学的首要特点的原则。这是因为主体参与是主体性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学生主体性的重要途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首先,教师与学生之间不是一种你教我学的单向关系,而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不仅学生要向教师学习,教师也要向学生学习,双方是一种相互学习的关系。渗透式教育必须要求学生的积极参与,如果学生不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就不能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政治教育,也不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因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参与到教学实践中。

其次,当学生向教师学习时,学生就具有了客体性。当学生反过来对教师进行教育时,学生就具有了主体性,并转化为主体。因此,不仅要增强学生的主动性,更要增强学生的主体性,把学生变成教育主体,自觉进行自我教育。

参考文献:

中学教育课程范文第7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人文教育;新课程改革;融合;教育发展

科学技术在取得令人瞩目的丰硕成果的同时,所引起的人文精神缺失问题正日益彰显。探讨信息技术教育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发挥信息技术教育的人文魅力,促进信息技术教学向科学与人文相互渗透与融通的方向发展,对于拓宽信息技术教育理论研究视野、完善信息技术教学实践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充分借鉴当前人文精神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和考察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培养实践行为。从理论阐述、模式探讨对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培养问题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从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教学改革的全局出发,信息技术的课程整合,无论是其自身的,还是与其他学科课程之间的,都有其必然性。这种必然性是由信息技术学科本身的特点以及它确已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这样的事实所决定的。事实上,这一课程整合也确已成为各国信息技术教育乃至整个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热点和发展的趋势.信息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功能具有互补性和一致性,因此融合这两种教育是新课程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在新课程信息技术教育中,加强人文教育的关键就是首先要了解人文教育的内涵与信息技术教育中人文教育的现状,再明确信息技术教育的人文素质重要性、认识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的前提与基本途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教育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的全面变革。站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完全有必要对教学过程重新认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教师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术和人文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有利于充分揭示信息技术概念的形成与发展,信息技术思维的过程和实质,展示信息技术思维的形成过程,使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信息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联系

信息技术教育具有其独特个性特点:1.发展性特点。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均取得了不少突破性的成就,开辟了许多新的领域,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这就使得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具有明显的时展性特点。2.综合性特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中小学其它学科比较,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它涉及众多的边缘和基础科学,比如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哲学、美学、文学、数学、物理、机械、电子、工程、光学、生物学……等等,这就是说,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本来就不具备严格意义上的所谓计算机学科性,、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特点,也兼有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特点。3.应用性特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该体现这样一种的教学氛围: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既包括课内也包括课外)让学生亲自动手使用计算机,学生只有在不断的使用过程中才能学好计算机。4.工具性特点。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不是一般的工具,而是“人类通用的智力工具”,所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具有工具性的特点。

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它也常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和普及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人文教育则是教会人们认识自己、认识社会、了解生活意义和懂得人生价值。重在对学生科学素质与科学精神的培养是学科教育,而重点在人文精神与人文修养的培养则是人文教育。

二、信息技术教育中人文知识的渗透

信息技术教育如果只给学生讲授技术,而缺乏人文教育的融合渗透,那么在课堂上学生只能是学技术,而没有真正意义上受到教育,所以要上好一节信息技术课,不仅需要老师有过硬的技术、操作、示范等能力,还需要教师结合信息技术教育自身的个性特点,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渗透,学生在学技术的同时潜移默化的接受人文教育。

三、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受教育者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的最佳途径就是将信息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两种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一)两种教育具有功能的互补性和目标的一致性

由于人们认识的逐渐深入和现代教育技术的进步,本不是有联系的信息技术知识和人文知识,才有了联系和渗透,这两种教育分工的同时存在着联系和渗透,又不能相互取代和割裂,因此具有功能的互补性。而且由于培养人都是这两种教育的根本目的,因此又可以说这两种教育又存在目的的一致性。

(二)信息技术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的意义

在信息课程标准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培养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意愿,学习情感,即对学科中渗透人文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信息技术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强调科学的育人功能,纠正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唯技能化、科学化倾向,就是要求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关注学生的人性发展,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通过信息技术教育,来培养学生对信息学科的热爱,对现代教育环境的热爱,加强人与人的沟通与协作,将信息技术教学着眼于现在与未来,让学生将学习信息技术知识与认识生活、认识社会解决与社会生活相关的信息技术实际实际问题相结合起来,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总之,信息技术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是促进新课程改革的,它们是相互促进、相融相通的。加强人文教育,培养人文精神,对于培养既注重全面发展又注重发扬个性的创新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广大信息技术教师要增强人文教育意识。充分挖掘利用教材中的人文资源。把人文教育融合到学科教育学中去。在信息技术教育中,确立人文教育目标,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袁正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教育科学论坛,2004

[2]刘献君主编.专业教学中的人文教育[M].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3

[3]杨岚,张维真著.中国当代人文精神的构建[M]. 人民出版社, 2002

中学教育课程范文第8篇

(一)改革的背景

1.参与国际竞争的客观需要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这种新的挑战,当今世界各国都把改革和发展教育作为参与国际竞争的首要战略对策,把搞好高质量的基础教育看成是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的保证。有人说:“21世纪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综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

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提出,要使学生在中学毕业时有能力在英语、数学、自然科学、历史和地理学科方面能应付挑战,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加拿大安大略省的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掌握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帮助他们参与广泛经济领域的竞争,使他们成为享有尊严和满意生活的公民”。英国1999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标准,提出四项发展目标(精神、道德、社会、文化),六项基本技能(交往、数的处理、信息技术、共同操作、改进学习、解决问题)。日本2002年即将实行的新课程,力求精选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和提高国际意识,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为学生掌握本质的基本内容和个性发展创造宜人的教育环境,鼓励每所学校办出特色和标新立异。韩国1997年开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实验、学习、讨论、自由活动、社会服务等为中心的学习活动,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各国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是:(1)调整培养目标,使新一代国民具有适应21世纪社会、科技、经济发展所必备的素质。(2)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使现在的学生成为未来社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公民。(3)课程内容进一步关注学生经验,反映社会、科技的最新进展,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4)发挥评价在促进发展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等方面的作用,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提高国民素质的迫切要求

我国确定了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目标,这对于培养和造就一代新人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培养与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就必须建设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以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文件的陆续出台,标志着国家正在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这次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是:

(1)面向全体

面向全体,就是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快乐。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只关注少数“尖子生”。有人曾经问哈佛大学的校长,哈佛大学建校350年来,最值得骄傲的是什么?哈佛大学校长回答说:最值得骄傲的,不是培养了6位美国总统,不是造就了3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也不是全美国500多家特大型企业一半以上的经理是我们哈佛的学子,最值得骄傲的是哈佛的教育:它让每一块金子都闪闪发光,让每一个从哈佛走出来的人都创造成功。

(2)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就是要求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学生不仅仅学习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而且在智力、道德、审美等方面也获得发展,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即各方面充分发展而又有独创性、独立、自由的个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3)主动发展

主动发展,就是在整体提高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特长。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着眼于学生的主动发展,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基础教育深化改革的必由之路

我国基础教育的现行课程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存在不少弊端,主要表现为“繁、难、偏、旧”。“繁”,就是过分强调学科体系,导致课程内容繁多、重复,有些内容甚至带有浓厚的繁琐哲学和形式主义色彩,不必要地加上一些形容词、名词,使简单的问题复杂化,难于理解,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难”,就是课程要求过高,教材难度过大,有些学科的内容过深,不符合少年儿童的认知规律,学生难于理解,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偏”,就是偏于知

识传授,偏到考试科目上,考试出偏题、怪题,各学科缺乏联系,忽视了基础教育广而博的特征。“旧”,就是课程内容陈旧,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实际,不能及时反映科技、经济、社会的新知识和新进展。

纵观国际性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和激烈的国际竞争,特别从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这一实际出发,必须通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现培养目标的调整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以全面提高国民素质,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二)改革的目标

1.总目标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体现时代精神,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1)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2)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3)民主和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

(4)社会责任感。

(5)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6)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7)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8)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2.具体目标

(1)培养目标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爱因斯坦说:“什么叫素质?当我们把在学校里学到的东西全部忘掉之后,所剩下来的才是素质。”

(2)课程结构的改变: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计基础教育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强调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可选择性。

(3)教学内容的改革:改变教学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促使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美国国际教育中心主任萨达特说:“我们应该教我们七年级以上的学生每天都来问老师一句话,现在教给我们这些东西,我们将来哪一天还有用?”

(4)教学方法的改革:改变教学中过分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别人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无数事实证明,对于学生来说,往往是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过的才真正学得会。

(5)评价制度的改革:改变评价制度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的作用。

(6)课程管理的改革: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过于死板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建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三级课程体系,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三)改革的进展

1.现行课程计划和语文教学大纲的修订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现行中学语文教材的修订

高中语文新教材,1997年秋季开始在江西省、山西省、天津市开展试验,2000年在原试验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一次全面修订,修订后的高中语文教材已于2000年秋季起在全国推广使用,目前正在逐册替换过去的高中语文教材。

初中教材是在原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修订的,修订后的教材已于2000年秋季起在全国多数地区推广使用,目前正在逐册替换过去的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

3.新课程方案的制订与实验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

(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教育部制订)。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正在研制之中,计划于2002年正式出台。

(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编写。

初中语文有人民教育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语文出版社出版的三套实验教材。

2000至2004年:完成新课程体系的制订、实验和修订;2004至2010年:逐步在全国推行新课程方案。

二、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一)历史的回顾

我国的语文教育源远流长,有文字记载的汉民族语文教育,至少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但是,古代的语文教育基本上是经学和科举的工具和附庸,并不是一门独立的科学。20世纪初,清政府推行“新政”,实行改革。1902年颁布《钦定学堂章程》,但并没有实行。直到1904年颁布《奏定学堂章程》,才正式推行,这是我国近代第一个较为系统完备的学制。从此,语文才成为学科意义上的独立学科。

语文学科成立百年来,人们对“语文”二字的含义,有“语言文字”“语言文章”“语文文学”“语言文化”等多种理解,这源于人们对语文学科的性质和地位认识,一直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也是从认识到实践总是左右摇摆不定的老问题。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四种:工具论、人文论、素养论、语感论。“工具论”认为语文是人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语文课的任务就是进行语言知识教学,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课文只是例子。“人文论”认为语文这个工具不同于一般的生产、生活工具,它是人们思想、情意、社会文化的负载工具,人文性才是语文的本质属性。语文课的任务主要是通过语言的学习、感悟,培养情感,陶冶审美情操,弘扬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给学生“打下一个精神的底子”。“素养论”认为语文不仅有工具性,也有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主张“文道统一”,文中有道,道中有文,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在教学上,要“带学生在文章里走一个来回”,就是先把语言文字弄清楚,从而进入文章的思想内容,再从思想内容里走出来,进一步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运用的。语文课的任务,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感论”认为培养语感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但究竟什么是语感,语感有哪些特征,语感与语文能力、语文知识是什么关系,以及怎样培养语感等,目前还停留在研究、探索阶段。

吕叔湘先生在1978年3月16日《人民日报》上发表《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他说:中小学语文教学是个老问题,也是当前不容忽视的一个严重问题。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很差,中学

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大家都知道,但是对于少、慢、差、费的严重程度,恐怕还认识不足。十年的时间,2700多个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

此后,在吕老的号召下,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进入了一个反思、改革、实验、探索的新阶段。1979年12月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成立时,吕先生被推举为理事长。当时大家都在积极探索这样一个问题:即语文教学有没有捷径可走,怎样用较少的投入得到较大的回报,如何克服语文教学的“少、慢、差、费”问题,这就是语文教学的科学化问题。

20多年来,我国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为我国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优异成绩。全国各地成立了许多语文教学研究的群众性组织,出版了难以计数的研究论文和专著,涌现出一大批著名的语文教师和语文教育专家。可以说,语文教学研究日趋活跃,研究阵地日益扩大,研究队伍不断壮大,思想活跃,论者辈出,各有所见;研究内容广泛,探索多向,呈现出多视角、多侧面、多层次的特点。但总的说来,大多数研究还停留在教学经验总结的层次上,语文教学的理论研究亟待深入。

(二)国外的观照

当今世界各国都在大力改革本国的中小学母语教学,虽然各国对有关中小学母语教学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的认识远未取得一致,但以下几个总的趋势是应该引起注意的。

1.教学观念:语言的实际运用与文学文化熏陶并重

文学教育、情感熏陶是“文艺复兴”以来西方国家语文教学的主流。过去一般认为是所谓“绅士教育”所必需的,现在人们更倾向于这是一个人和谐发展的需要。美国是最注重“实用”的国家,但一直没有放弃文学教育。英国《牛津英语教程》编入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俄罗斯的中小学语文教材是《俄语》《文学》分编,文学教育占有很大的比重。法国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给文学作品以重要地位”“

法国文学应该是首选对象”“给学生提供法国文化的要素”。近年来,国外又有强调语言实际运用的趋势。一方面,这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那种单纯培养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语文教学同样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语言教育和文学教育并不是对立的,必须把语言的实际运用与文学熏陶结合在一起,相辅相成。这是各国语文教学的共同要求。

2.培养方向:智力发展与个性发展并重

发展智力是各国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近年来,语文教学强调个性发展的呼声越来越高,特别是欧美各国。如英国的作文教学,从表达自己的思想到文艺批评与欣赏,都强调把掌握自我表达、培养个性和独创性作为本国母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日本提出国语科是一门以培养性情和人品为目标的学科,“通过语文教育培养丰富的人性”。

3.教材编写模式:由分科逐渐趋向综合

各国中学语文教材的编写模式,主要有综合型和分编型两种。前者如日本、德国等,后者如美国、法国等。英国则两种模式都有。日本的国语教材不下十几种,都是综合型的。俄罗斯的中小学语文教材仍沿用前苏联的做法,分《俄语》与《文学》两种。可以说,综合型和分编型各有优点。分编型教材提供对事物细节的认识材料,综合型教材则提供对事物结构的认识材料,这两者对学生的语文学习都是不可缺少的。但从近年来总的趋势看,人们比较倾向于综合型教材。

4.训练体系:以阅读、写作为中心

从各国的语文教学实践来看,听、说教学很不系统,阅读和写作教学仍然占据主体地位。阅读和写作在教材中的地位各国也不尽相同。有的以阅读为中心,有的以写作为中心,但多数国家都把阅读训练放在最重要的地位。日本是“阅读中心”,阅读占总课时的80%,写作仅占20%。法国基本上是“写作中心”,阅读教材只是写作训练的素材。

5.阅读教材: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密切结合

如何培养语文能力,怎样处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现在各国的认识也开始渐趋一致,即知识与能力出现逐渐整合的趋势。美国中学语文界认为,要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仅仅强调培养语文能力还是不够的,必须充分考虑到教学的长远需要,重视系统知识的教学,否则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日本语文界普遍认为,语文教学就是要将语言知识体系与语言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进而培养、转化为语文能力。

6.写作教材:文体训练与能力训练互相补充

近年来,国外写作教学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如注重实用,与现代社会交际特点相适应,单项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写作训练与学生心理能力同步发展,等等。美国的写作教学基本上是文体训练体系,比较重视对文章结构的指导;俄罗斯的写作教学是先叙述文,然后是议论文和创作文;英国的写作教学基本上是能力训练体系。

(三)这次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

这次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主要是针对目前中学语文教育中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即教材、教法和考试诸问题。

1.教材

语文教材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部分选文陈旧,缺乏时代气息。比如,20多年来,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变化,而现行教材不可避免地还留有过去那个时代所特有的某些痕迹;有些课文的价值导向与现行的政策法规相抵触,等等。二是按照比较复杂的记叙、比较复杂的议论、比较复杂的说明这样一个编排模式,导致一批文学作品被编进了记叙文单元,议论文、说明文选进了一些缺乏美感,或艺术价值不高,难以吸引学生的文章。三是对有些作家作品的评价和分析,语言学界、文学界和语文教育界已有了公认的新的研究成果,而语文教材没有及时吸收,导致对某些课文的解读和分析在理论上的滞后,有的甚至不够准确,等等。另外,过去的中学语文教材还有过分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脱离学生的实际、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脱离社会现实生活,小学、初中、高中没能很好地衔接照应等等弊端。

2.教学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目前的中学语文教学在教学方法上也存在不少问题,普遍存在着“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状况,集中表现为“三多三少”:一是教师讲得太多,而学生读得少,写得少。不少教师认为我不讲你就不懂,其实多数时候并不是这样。教师讲得过多,必然占用学生阅读和写作的时间,而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没有一定量的积累是不行的。有一定量的积累,才能形成语感,才会有丰富的语言材料,写作时才会“为有源头活水来”。只着眼于个别“范例”的咀嚼显然是不够的。二是教师讲课时分析太多,而对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所作的指导太少。教学程式化、刻板化,枯燥乏味。一篇课文,往往从时代背景、作者介绍、生字生词、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等一路讲来,搞架空分析,把活生生的文章搞得支离破碎,有的专家称之为“碎尸万段”的讲法;有的甚至要求学生背字词解释、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等,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三是学生做作业的时间太多,而用于课外阅读、写作及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机会太少;语文教学脱离学生的思想和生活,把语文课变成了纯技术、操作性的训练,而且太多太滥。各种各样的教辅读物、练习册满天飞,题海战术,有些题目稀奇古怪,令学生无所措手足。还有猜谜语式是非题、判断题,更是令人莫名其妙。结果是,学生对语文学习失掉了兴趣,导致教学效率低下,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苦不堪言,社会怨声载道。

3.考试

考试问题很复杂,尤其是高考,受国家整个政治、经济形势的影响和制约。应该明确指出的是,在现阶段,高考作为一种选拔性考试,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既然是选拔,当然就免不了有淘汰,有竞争。直接受高考影响的还有中考。因为在不少地方,中考的竞争程度不亚于高考,考上高中,尤其是考上重点高中,等于一只脚已经迈进了大学的门槛。这种选拔制度决定了考试问题的复杂性

。当然,高考、中考应该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在内容和形式上深化改革,但高考“指挥棒”的作用短期内恐怕难以取消。

有人列举一些专家教授或作家做不出高考试题,就说高考题如何如何难。我们认为,大学教授或作家做不出高考题既说明不了他们水平低,也不能证明高考试题难。衡量一份试题的难易程度,关键是要看是否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合格的新生,看是否有利于中学语文教学的稳定、改革和发展,看试题的效度、信度和区分度,而不能看什么人能否答得出来。近几年的高考实践证明,今天的高中生与几十年前的中学生相比,无论是知识面,还是语文能力,都不可同日而语。另外,中学教育主要是给学生打基础的,基础教育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要求广而博。大学教授可能对他所从事的专业具有深厚的学养,但也决不会是全知全能的,即使是语言文学方面的专家也是这样。

(四)语文教育讨论

《北京文学》1997年第10期发表了一组“忧思中国语文教育”的文章。从此,社会上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中小学语文教育大讨论。这次讨论的主要情况,反映在以下三本书里:一是王丽编的《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二是孔庆东、摩罗、余杰主编的《审视中学语文教育》(汕头大学出版社,1999),三是钟晓雨主编的《问题与对策: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这次讨论,涉及中小学语文教育的教育理念、教材、教学、评估与考试等等,对中小学语文教学形成一定的冲击,甚至成为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普遍参与。其中有不少很好的意见和富有建设性的建议,这对进一步深化语文教学改革将发挥重要的作用,产生深远的影响。但也有一些观点是我们所不能同意的。比如有的说语文教育“误尽苍生”“祸国殃民”“50年来的语文教育就是在用流氓的语言培养奴隶和奴才”等等。有些文章就教材选文的思想倾向提出非议。

总的看来,尽管这次讨论中有一些偏激甚至错误的言论,但多数同志都是出于对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关心、支持,实事求是地分析中小学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不少富有建设性的建议。这些作为这次讨论的积极成果,已经化为语文教育改革的新理念为人们普遍接受,并将对今后的语文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树立新的语文教育理念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既包括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培养,也包括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化品位的养成和提高。识字写字是基础,阅读是学生搜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应尊重学生多样的阅读趣味,引导学生感悟和吸收作品的精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2.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

(1)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课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又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选择,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2)鲜明的实践性。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不应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应该通过大量学生自主的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实践,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培养语文能力。

(3)母语学习的特点。学生学习语文,并不是从零起点的,特别是口语能力。学生对语文的接触并不限于语文课堂内,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学生通过课外阅读、社会交往,以及各种传播媒体等,都能够学习语文。学习语文的资源和运用语文的实践机会可以说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让学生尽可能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有利于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3.全新的语文学习方式

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注重在实践中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强调为实际需要学习,也关注从实践中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4.语文课的开放性和时代性

语文课必须立足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必须具有开放的视野,注重综合性学习和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在今天的社会里,科学技术无处不在。科技使我们可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快速和有效地进行交流。语文课应该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具有创新活力,根据社会的需要和科技发展的实际不断充实教学内容,改进学习方式,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参考文献

《全日制义务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仲哲明《应〖BFQ〗用语言学研究的现状和展望(上)》“中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见许嘉璐等主编《中国语言学现状及展望》,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6。

《吕叔湘论语文教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

《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李岚清《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加快素质教育步伐,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储备和智力支持》,《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文件汇编》,团结出版社,2001。

雷实《国外母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语文建设》2001年增刊。

中学教育课程范文第9篇

关键词:中学教师;课程体系;继续教育;调查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9-0232-03

乌鲁木齐市教育局按照教育部针对中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每五年为一个培训周期”的要求,制定了乌鲁木齐市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相关规定。目前,第四轮继续教育已经结束,第五轮继续教育即将展开。作为乌鲁木齐市教师培训机构的老师,有必要探索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以推动乌鲁木齐市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深入发展。

一、课程体系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一个专业所设置的课程相互间的分工与配合,构成课程体系。一门课程是具体的,就如一棵树一样,而课程体系犹如森林,课程体系是教学中头等重要的问题,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关系到怎样合理组成知识结构[1]。课程体系的改革似乎是目前教师职后教育改革中的一个盲点。研究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体系是为了提高培训的质量,使在职教师在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不断提升,以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2]。为了更好地提高乌鲁木齐市中学继续教育质量,我们进行了如下的调查研究。

二、研究方法

研究工具:课题组成员一起编制的乌鲁木齐市中学教师继续教育调查问卷,经试测,该调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满足大范围团体测量的要求。

研究方法:在乌鲁木齐市来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教师当中,采用按学科取样、实地发放、无记名的问卷形式,共发放调查问卷320份,回收311份,剔除填写不清楚或不全面的废卷,最终收集有效问卷300份,有效率93.2%。有效被调查者状况如下。

从表1可以看出,参与调查者覆盖面广,涉及各个年龄段、各个学科、学段。参加问卷调查的教师以女教师居多,教龄偏长,职称以中教高级居多,学历大部分为本科学历。

三、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研究的内容,主要涉及四个方面:中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动因调查;中学教师对继续教育培训模式的需求调查;中学教师对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的需求调查;中学教师对继续教育的建议研究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如下。

(一)中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动因调查

统计结果表明,参加培训的教师主动学习意识不够,学习态度有待提高。在“培训动因”选项中,选择“听从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安排”来培训的占到19.7%。晋升职称需要来学习的占4.3%,这两项都选的占2.7%。也就是说,被动学习的培训者占了总比例的26.7%。能主动要求学习,选择“力争成为学科骨干或带头人”“提升自身素质,提高教学技能”和“学习新知识增强竞争力”这三项中一项或多项的占6.2%。其余大部分为主动与被动相结合。

从选项中可以看出,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学习的被动性和强迫性较为明显。在职教师主动要求来参加培训,提升自己专业能力,增强竞争力的意识不够。还有四分之一左右的学员就是为了应付差事,根本不想认真参加培训的教师。

(二)中学教师对继续教育培训模式的需求调查

目前,我国中小学培训模式有很多:有按培训主体分的:如高校模式、校本培训模式、专门机构培训模式、导师制培训模式、远程培训模式、研训一体培训模式。依据对象划分:新教师培训模式、晋级履职培训模式、骨干教师培训模式。依据培训手段分:微格教学培训模式、项目研究培训模式、案例教学培训模式、网络培训模式、电化教育培训模式。依据管理分:学分驱动培训模式、自学考试培训模式。

我们主要是专门机构培训、研训一体、按学科分班的培训模式。

研究结构显示:教师们认为我们的培养模式单一,不能根据教师的年龄、职称、工作年限及实际需求来培训,直接影响培训效果。在培训模式选项中,选择“远程教育培训模式”的排在第一位,达到19%,选择“集中面授模式”的占9.7%,选择“网络培训与集中面授培训相结合,以集中面授为主”的占9.7%。而选择“研训一体培训模式”的为3.3%。老师们更希望方便自由的远程自我学习方式,对集中面授给予肯定,也希望两者结合起来。而对较高要求的研训一体培训模式支持率则较低。一方面,反映了教师们对培训模式多样化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暴露出教师们对自己培训的需求低,目标定位低的思想。因为,个体学习与集体学习是有差距的,教师工作段时间后,应该参与集体学习,发现不足,借鉴经验,共同成长。

在分班如何更合理的选项中,有61%的教师选择了按“学科”分科培训。10.7%的教师选择了按“学习需要”分班。说明我们一直采用的分学科培训受到了大部分教师的认可。而选择“按教龄、按职称”分班教学的需求并不是很多。

(三)中学教师对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的需求调查

这主要涉及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类型及考核形式四个方面的内容。

1.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是课程各部分的配合和组织,它是课程体系的骨架,主要规定了组成课程体系的学科门类,以及各学科内容的比例关系、必修课与选修课、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搭配等,体现出一定的课程理念和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

从设置上看,全市中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即通识类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我们在具体的培训中,专业课与公共课的比例基本上是6.5:3.5。研究结构显示:参与调查的教师普遍希望加大“专业课”的比例,选择专业课与公共课比例为8:2的选项高达59.3%。反映出教师们更希望术业有专攻,在自己的学科领域更好的钻研与发展。

2.课程内容

目前,中学教师对继续教育意见最多的是培训内容,受训教师普遍存在追求实用性与时效性的思想,而对于教育理念的提升、教育视野的开阔等理论层面上的内容不感兴趣。

如“您对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缺啥补啥,现学现用’这一观点的态度是”这一选题中,选择“同意”的占39.7%;选择“不同意”占16.3%;选择“不完全同意”的占42%。调查结果显示出受训教师们的迷惑,因为,选择“不完全同意”占的比例最高,表明实用主义与理论教育之间的冲突,理论与时效性之间的矛盾。

有关课程内容具体设置的选题是多选题,教师的选项比较分散,但相对较多的是“教师心理健康培训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和现代教育技术”三类。大部分教师希望增加一些选修课,如果能进行“菜单式”培训,效果会更好。有报道说,教师的职业是心理疾病高发的职业,因此,教师的心理调适、心理健康辅导就显得尤为重要。我院一直开设有教师心理及学生心理健康讲座和相应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受到了受训教师的肯定。其次,对于年龄稍大一些的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方面也比较薄弱,这方面,我们开设的课程完全能满足他们的需求。最后,是学科专业知识,这一板块一直是我们的重点,相对来说,课程开得足,开设内容适应教师的实际教学需求。至于“菜单式”培训,目前,也是我们致力于着手开发的,正在建设中。

在“您参加培训的主要收获”这一选题中,由于是多选题,选项比较分散,选择项“开阔了教育视野”“更新了知识结构”“更新了教育理念”这三项的比较多。培训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3.课程类型

调查数据显示,对于继续教育形式的选择,尽管各年龄段的教师之间存在一些差异,但主要希望多种形式并存。关于课程类型的题为多选题,选项很分散,受训教师希望多种类型并存,如传统的“专题讲座、报告型,与专家研讨互动,交流对话型及观摩名师课堂教学型”;也有这两年来较为推广的“教育故事型,专题沙龙型”;还有共同发展的如“同行介绍经验、教学展示、共同研讨型”;还有在教科研方面想有所突破的,如“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课题研究型”等等。

我们的课程设置中约三分之一的课程是“校本研修”,因此,培训教师所在任职学校校本培训的实际开展情况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通过调查,发现我市中学96.7%的学校都开展有校本培训,而开展的频率比较高,经常开展的占到61.7%。这样,我们这一部分的课程就落到了实处。

(四)中学教师对继续教育的建议研究调查

这一部分主要是请受训教师就“培训师资、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培训时间及课程资源开发”这几项提出宝贵意见。在培训教师的选项中,最受学员欢迎的培训教师是“一线教师”,依次的是“有专业背景的相关人员、区市的教研员、大学教师、科研人员”。对培训者教学水平要求较高,希望不断提高培训者的教学水平。通过个别访谈了解到,受训教师想通过学习,借鉴优秀的一线教师的一些经验及做法,从而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

在“您认为当前教师培训存在问题”有哪些?首先,受训教师对我们的教学硬件设施提出很多意见,如教学楼破旧、教学设备老化,既影响了授课教师的授课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受训教师的心情,从而影响了培训的效果。另外,希望承办培训的院校,能组织专家经常深入基层,对教学实际予以切实有效的指导,使教师们能更快地成长。还有,就是希望按需开设课程内容,根据教育教学的需求培训,以期达到更好的培训效果。

培训时间:教师们大多希望培训时间放在平时工作日,这一选项占到52%,其次是平时网络学习占到27%。最不希望双休日培训。原因是教师们的工作负担都很重,带毕业班的教师们普遍双休日还要上班;其次,辛苦一周了,要有一点缓冲时间,自己调整、休息一下,照顾家人。

“中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资源开发”选题中,选择“国家、地方、学校按比例开发”占43%,选择“地方和学校结合当地实际开设”占41.3%。说明根据实际需要,三级开发或二级开发更适合培训。

四、研究结论

根据调查问卷的结果,我们重新审视目前的继续教育培训,发现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

目前,教师的工作量普遍较重,虽然学校领导很重视,学校教务上也做了相应的时间调整,但受训教师培训期间,自己原有的工作量还是未变,繁重的工作压力使他们无法安心参加培训学习。与男教师相比,女教师的这种情况更加突出。因为,女教师在繁重的工作之余,还需要处理家务,教育子女。他们没有意识到,教育的知识更新非常快,教师是需要终生学习的。教师踏上工作岗位后,需要利用多种继续教育方式进行的教材培训、听课、专家讲座等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了解教材,学习一些好的教学模式和崭新的教育理念,而不是停留在师范阶段的水平。如果不加强在职培训,以前在学校所学的许多知识必然会影响到教育教学,对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没有丝毫的帮助。

(二)学科、年龄、职称差异显著

调查显示,即语文、数学、外语等大学科教师普遍师资水平较高,学习自觉性也强;而体音美等小学科教师普遍自觉性较差,自由散漫。在参加培训的次数上,语数外与体音美等学科教师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前者参加校外培训和校本培训的次数明显高于后者。年龄、职称也存在差异,调查发现,中老年教师,上进心不足,尤其是已经取得高级职称的教师,认为自己已经奋斗到头了,不需要再学习、再努力了。

(三)重实践、轻理论

从调查的实际情况来看,相比较理论的提升,实践层面的内容更受他们欢迎。教师们大多数对课堂教学知识和能力方面的内容,尤其是对于能提高分数,速成式的内容很感兴趣。希望所学内容能为自己所用,追求实用性。而对于理论层面、科研层面提升类的知识,兴趣不大。这一方面,反映了教师互相学习,共同发展的愿望;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教师们功利思想严重。从而会影响到他们全方位、多角度、高层次的发展,这样也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创造性劳动。他们在追求时效性,及于借鉴同行的方法时,没有深入思考借鉴知识是要与自己的教学风格、学情相匹配的。导致盲目的全盘吸收,而不是有选择、有创造的借鉴。其实,在培训中,我们最看重的就是教育理念的更新、视野的开阔,至于具体的如何提高教学能力、班主任工作等这些需要具体操作的内容,是有待于教师们在实际的教学中不断实践、反思和积累经验的,在短期的培训期间是难以一蹴而就的。

(四)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培训模式单一

在目前的中学继续教育课程培训中,主要培训新的教学理念、专业课程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等,而对教科研、校本研修方法的指导类课程开设较少。在实际培训中,多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缺少互动、交流。而有利于提高受训教师教育教学工作技能的培训方法,如观摩名师课堂教学、案例评析暨参与式培训、与专家研讨互动并交流对话、同行介绍经验暨教学展示并共同研讨等运用较少。培训模式比较单一,如受教师们欢迎的远程培训、菜单式培训等许多模式没有采用。

(五)继续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有待提高

中学继续教育的师资队伍一般是由高校教授、专家、中学特级教师以及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组成。其中,大部分教师都是兼职教师。而其中,一线兼职教师最受欢迎。但由于经费不足、兼职教师工资繁忙等客观原因,继续教育的兼职队伍极不稳定。而培训机构的专职教研员又由于管理性的工作繁多,缺乏长期一线调研和参与的经验积累,这直接影响到继续教育工作的质量。在问卷调查中,也完全印证了继续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提高的调查结果。

参考文献:

[1]刘道玉.论大学本科课程体系的改革[J].高教探索,2009(1).

中学教育课程范文第10篇

中学生生命安全问题主要体现为对自身和他人生命的漠视,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由于缺少生命安全意识,对一些危及自身的安全问题和不正确的安全行为无法形成正确的认知。致使一些地方的中小学接连发生多起危及学生生命安全的恶性案件和意外事故,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令人非常痛心。学生安全涉及到千家万户,关系到社会稳定,为此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门关于学校安全工作的指示精神,充分认识到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明确安全工作面临的形势,研究部署学校安全工作任务,从而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齐心协力,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同时作为学校教育的执行者的教师除了要落实教育主管部门的指示,扎实的做好安全工作外,还要在课堂上强化安全教育,建立安全教育课程体系,形成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多掌握一些生存的技能,多知道一些防范危险的办法,在遇到危险时明确排险措施,强化学生的生存技能和本领。

二中学开设生命安全教育课程的理论依据与现实意义

目前国内面对学校应对安全问题的形式,很多学校都提出了具体的安全措施。但要真正使每一个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明确避险方法,知道避险措施,并不是一、二个制度和措施能解决的,国内就安全制度措施的问题研究的很多,要将安全教育变成一门课程来对待,形成“生命安全教育”课程体系的研究现在还不完整,对实施“生命安全教育”课程内容还有待于探讨和研究中。但就国外的情况看好于国内,如日本,生命安全教育是各级学校的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教育内容从遵守社会规范不闯红灯和入住旅馆的第一件事寻找安全出口的小事到发生地震、火灾的避险与自救的内容应有尽有,非常丰富,项目主持人在日本留学五年,对日本的学校体育教育和安全教育了解很多。从世界各发达的现状看安全教育是必然,是人一生当中要知道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它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人身的安全,关系到人生活的质量和生命的质量,它必然要得到壮大和发展[2]。

帮助中学生健康安全成长是我国教育的根本目标。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学阶段是关系到学生健康发展和安全成长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对广大中学生进行公共安全教育,引导他们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遵纪守法,和谐共处”的意识,具备自救自护的素养和能力,对他们度过健康安全的一生具有基础性作用,对于提高我国整体国民的安全意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安全课程构建的基础。中小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安全习惯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实践逐步形成的。伴随着学生生活范围的逐步扩展,他们面临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多,需要处理的各种关系也日益增多。本课程正是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为学生正确解决生活中的安全问题,保护个体生命安全,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体生命与自我、他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提供必要的帮助。

三中学生生命安全教育课程的构建思路

1以生命安全教学为主渠道,构建生命教育课堂

中学的生命安全教学,是帮助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渠道、主阵地,也是进行生命教育的主要课程载体[3]。教师首先要有尊重、敬畏生命的情怀,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把学生作为一个有血有肉、有灵魂、有智慧、有情感、有个性的独特的主体来教育,让尊重生命成为师德的重要支柱。其次要精心准备教育教学内容,以丰富的教育教学内容来吸引学生。再者要创新课堂形式,可以采取多种现实如教学参观、聘请讲学等方式,改变单纯的课堂灌输式教育,启发学生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教育。

2加强审美教育,以美育促进中学生的生命价值体验

首先,要用美的思想陶冶人,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德育教师应努力做到将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的精髓准确无误地传授给学生,使之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及其发展,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获取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在德育课堂教学中,应开展对社会“热点”问题,深化改革中的“难点”问题和学生思想疑惑的“重点”问题的讨论,从而使学生能明辨真善美与假恶丑。

其次,要用美的事物激励人,引导学生参加审美实践活动。将生命安全教育的实施由封闭式转变为开放式,一方面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文化活动,在积极参与中,注重引导学生追求高雅的道德情操,陶冶健康的审美情趣,如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等。另一方面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生活中的美,由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根据中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及时代特色可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组建青少年志愿者服务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结合所学专业下基层见习、实习等等。

3实现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双向结合

生命安全教育首先应从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中吸取有益的成分,融入自己的工作中。生命安全教育应真正将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作为自己的目标和内容之一,更加重视学生最一般、最基本的心理需求。充分尊重学生在品德形成中的主体地位,少一点说教、多一点生命安全教育的理念,为有效实施生命安全教育提供良好的心理背景。

生命安全教育应依靠心理教育和德育为自己引导方向。应主动地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渗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更坚实的后劲。还要通过丰富的德育实践来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磨炼意志品质,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同时,应把“健全人格”的建构与培养作为生命安全教育有机结合的最佳“切入点”。通过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把道德认识、道德情操、道德行为统一协调起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的品德发展奠定基础,从而更好地发展学生对生命安全的认知。

四中学生生命安全教学模式

(一)教育原则

1教育性和管理性原则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4]。因此,对中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必须体现教育性,以教育为主。然而,教育和管理是相辅相成的。教育若失去管理这个依托,就落不到实处;管理离开教育的支持,就不能深入长久。对中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首先要讲道理,传授知识,使中学生了解、懂得法律和安全的基本知识。但要把这些知识和道理真正内化为学生的自觉意识和自觉行为,还必须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需要有必要的制度保障,这就需要严格的管理。只有教育与管理相结合,才能收到实效。

2全程性和全员性原则

一方面,中学生安全教育要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分层次、分阶段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从新生入校伊始,根据不同年级、不同时期学生的特点,既要突出重点,有区别地开展安全教育,又要针对不同时期学生的倾向性问题,使安全教育有计划、系统地进行。另一方面,学校各部门的通力合作,齐抓共管,形成全员化教育,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是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学校保卫、学工、宣传等职能部门应各尽所职、互相配合,为学生的安全和成长、为学校的稳定积极工作;专业课老师也要在进行教书育人的同时,主动积极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把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的意识以及学生自我保护的教育渗透到课堂。

3预防性和经常性原则

对中学生的安全教育,要贯彻以预防为主的原则,应以预防中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为目标,预先通过调查研究、信息搜集,分析各个不同时期存在的不安定因素和对象,有针对性地教育,提前防范,尽可能排除或减少不安定因素的影响,避免和降低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凡是有碍安全的人和事要使其消灭在萌芽之中,而不能等到学生发生安全事故后,才进行反思和教育。中学生安全教育还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不可一劳永逸。而且教育需有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流逝,有的中学生会对过去的安全事故的教训逐渐淡忘,产生麻痹思想;也有的中学生心存侥幸心理,认为发生在其他人身上的教训不一定会发生在自己身上。这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很容易导致意外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安全教育要天天抓、月月抓、年年抓,要持之以恒,永不放松。只有这样,学生安全管理才能避免处于被动状态。

(二)发展“认知―实践”中学生生命安全教学模式

学校要充分利用各级各类青少年活动基地、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开展生命教育活动,拓展学生的生活技能训练和体验[5]。在动物园、植物园、自然博物馆、绿地和农村劳动中,让学生感受自然生态保护和休闲对促进个人身心健康的重要性;通过对与人生老病死有关场所的了解,引导学生理解生与死的意义,珍爱生活,关心他人;通过情景模拟、角色体验、实地训练、志愿服务等形式,培养学生在遇到突发灾难时的人道主义救助精神;要重视磨炼教育和挫折教育的重要作用,通过情景设置,使学生学会正确应对困境和危险的方式方法,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心理素质。要积极引导家长参与家庭生活指导,通过亲子关系沟通、青少年身心保健等方面的服务,帮助家长掌握家庭管理和人际沟通的知识与技能,提升家庭情趣,营造健康和谐的家庭氛围。要充分利用社区生命教育资源,发挥社区学院、社区老年大学的作用,提供环保、居家生活设计、人文艺术欣赏、传统艺术欣赏制作和婚姻伦理等教育服务活动,宣传科学的生活方式,引导家长开展亲子考察等实践活动。

总之,教育,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的灵肉交流活动。中学生生命安全教育是以知识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对生命的认知、安全的意识和自我保护的文化遗产教授给青少年,使他们健康、安全的成长,使整个生命活动走向健全而合理的人生。

参考文献

[2]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1).

[3]刘畅.中小学安全教育目标的构建与实现条件[D].四川师范大学,2008(4).

[4]许世平.生命教育及层次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02(4):5-8.

上一篇:全科医学教育范文 下一篇:工作安排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