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学管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5 13:27:54

中学教学管理论文

中学教学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1.缺乏交流与合作。

因为管理层次比较多,每个阶层的职责定位模糊,职能不明确,这使得教师思想被禁锢,教师的责任感得不到体现,教师的创造性得不到发挥。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越到了困难时,由于管理方式的存在,不会积极去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直接将问题反映给上级,而上级并未经历实际情况,使得一些解决为题的措施也不能行之有效。因此,这种管理只重视了教学行为,上下级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和合作,造成了教学效率低下。

2.量化标准不科学。

当前,我校对教学工作的管理主要采用量化方式进行,这种管理模式缺乏一定的科学性,会对各项教学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对教师各项教学的管理工作中,为了达到有效的管理目的,管理层为教师制定了很多标准,如班级学生的及格率、优秀率,考上名校的数量,获得评优课的数量等。过多的看重这些标准的数量,使得管理显得苛刻,造成教师压力大,产生抵触、不合作等情绪,影响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3.管理监管不到位。为了方便教师能够进行教学工作的研究和学习,我校的管理层要求教师上课时准时上课,在不上课期间,自由支配时间。虽然比较人性化,也能够提高教师有效的利用时间,但在另一方面又使得教师的其他教学工作得不到有效管理,如备课、教学指导、作业批阅等。

二、问题解决措施

1.明确管理工作者的职能。

在中学教学管理中,主要负责人及各个直接负责人要明确自己的分工。如校长负责教学工作,既要有一定的教学理论知识,还要掌握教学管理工作的方法,更要懂得如何对教师教学质量做出科学评价;教务主任作为协助校长管理教学,就要确定管理目标和目的,能够及时地发现教学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还要组织听课、检查等教学活动有效进行,确保教学管理工作正常有序进行;教研组组长作为教师的教学活动管理者,要领导教师进行各项学习,不断提高教师水平和质量;年级组组长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管理者,要能够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督促、检查和管理,协助教师管理学生。这样有了明确分工,才会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才能有效解决各种问题。

2.管理手段科学化。

学生发展是全面的发展,既有科学文化知识、道德、审美,还有身体健康、心里素质等,要让学生全面发展,就要采用科学管理的方式进行。在管理中不是不能采用量化管理,关键是要分清这些量是否有用,是否能够利于学生发展。如及格率、优秀率、作业量等不仅不能说明问题,还能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前,中学管理者要将管理目标定在有质、优质上,采用人文管理法,在学生遵守制度的基础上进行另一层次的管理。在教育中把学生放在中心位置,调动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全面发展、健康发展,让学生实现教育利益的最大化。

3.加强管理,强化教师的职能。

教师在教学中占有主导作用,学校开展任何管理工作都是为了学生全面发展,要让老师明确自己的职能,认识到自己不仅是教育工作者,更是教学管理者,在教师对学生特点清楚的情况下,让教师参与到管理中,更能有效地调控教学活动中的德中育关系。

三、结论

学校的教学管理是为了有效的实现教学目标,实现育人目的。学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学校要构建发展规划,深化管理系统,不断创新,不断完善,积极推动各项教学活动的进行和开展,为提高教学质量而努力。

中学教学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一、教学管理的主要内容

教学管理主要是学校在教学活动上给予教师和学生的管理,也包含教师对教学的管理等。在中学教学管理中,主要是从教学过程、教学业务、教学质量以及教学监控等方面进行的管理,其目的是为建立健全的中学教学管理系统,加强对教师教学的管理和学生培养的管理,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进而促使师生在教学活动中共同进步,促进学校的稳定发展。

二、中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现在大多数中学都制定了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以顺应教学体制的改革。这些制度主要是从规范教师和学生的工作行为及学习行为方式进行的,对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这些制度却大大忽略了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与创新思维,教师的教学方法及管理方式都不能合理顺应教学实际及当代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抗情绪,进而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当前,中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

1.教学工作模式化,缺乏个性创新

目前的中学教学管理工作依旧遵循传统的教学模式,例如,教学活动还实行统一的教学规划和方案,将重点放在教师的课堂课本教学中,教师主要在乎“教”部分,却忽视学生不同的心理特征及学习特点下对课堂听课的不同反馈。教师的教学方式守旧,教学方法缺乏有个性的创造,也导致了教师的创造性得不到充分发挥,更调动不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思维,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教师教学工作的模式化,还表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推行对学生的统一评价标准,缺乏针对性的评价方式,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塑造。这种传统的课堂教学,缺乏和谐的教学氛围,师生之间缺少民主交流与互动,没有将学生放在主置上,对学生的自身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

2.遵循教学行为管理,缺乏合作交流

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师身上。在中学教学管理中,一般遵循自上而下的教学管理模式,学校的最高领导者是最权威的人,是教学措施的决策者。教师必须遵循这种管理模式,从而使得上下级之间造成信息交流的障碍。教师很难将教学活动中的出现的问题反应给上级,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领导之间缺乏民主的沟通交流,达不到工作的最佳合作,抑制了教师创造性的发挥,也弱化了对教学工作的责任感。

3.重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缺乏课外辅助教学

由于受应试教育及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当前的中学教学中普遍重视课堂教学。在课堂上教师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一味的追求“教”,而不在乎学生的“学”。在时代的发展下,这种守旧的课堂教学已不能完全适应于教学活动的开展,课外教学成为中学教学应该重视的教学方式。但是,中学教学中教师却很少带领学生开展课外活动,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不到提高,同时也不利于发挥学生的自主创新与动手能力,更不利于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强化。

4.缺乏健全的教师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

在现代中学管理中,学校管理者习惯用学校的系列规章制度来约束教师的教学行为及个人行为。然而这些管理规章却不能根据教师教学实际与时俱进的加以完善,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教师创造性思维的发挥,使得教学活动的开展得不到应有的成效。另外,部分中学缺乏对教师教学活动的评价体系,不能落实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及教学成效的监督与评价的工作,教师对于自身的教学活动的成效缺乏深刻的了解,因而不能促进教师教学的自我反思与完善提高。

三、加强中学教学管理的对策

1.实施现代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效率

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早已不能适应迅速发展的时代要求,中学教学管理要紧跟时代的脚步创新教学管理模式。在教学管理中,学校要积极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并切合学校实际寻找并制定优秀的教学管理方案。学校在遵循常规管理的基础上要鼓励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要加强教师与领导的交流,提高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新的思维能力,进而提高课堂效率。

2.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推进课外教学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最主要形式,是教师传授教学内容的最重要途径。因此,教师要重视课堂效率的提高,不能因循守旧。首先,在教案的编写上要加以创新,符合学生学习的心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要加强教学方法的改进。时常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加强教师之间教学方法的交流,以弥补自己的不足。最后,教师要加强课外教学的内容,不能将教学局限于课堂,使学生受制于教师的教学计划中。要积极开展课外活动,让学生得到充分的能力释放,发挥其主动性。课外教学使得学习充满趣味性,进而学生将对学习满怀期待,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3.加强师资力量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任何教学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强有力的师资力量,师资力量的强弱直接影响教学效率的高低。中学教学管理,要加强对师资力量队伍的建设,不断的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教学培训,不断强化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学校还要定期组织教师交流的活动,让教师之间加强教学方法的交流合作,进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4.建立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及评价体系

在中学的教学管理中,作为学校的领导者应该加强对教师日常教学的监督和管理,监督教师在教学活动的开展中是否明确教学目标和按照教学计划施教,严厉打击不负责任的教师教学行为。要让教师明确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并落实在教学中,真正将学生放在主置,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建立健全的教师教学评价体系,让领导和学生共同参与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评分,以促进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及教学能力的提高。

四、结语

在不断改革的教育体制下,中学教育发展必须改革其教学管理模式,以顺应时展的要求。教师在学校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人性化管理,教师也要站在社会发展的角度上,开展科学而合理的教学,为社会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而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在教学管理中必须以生为本,根据学生和学校教学的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管理,充分发挥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校更要重视教学管理体制的创新,重视师资力量队伍的建设,建立健全教师工作管理制度及评价体系,以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进而促进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中学教学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1.缺乏交流与合作。

贵州省平塘县克度中学教学管理主要采取垂直式管理方式,学校的管理层涵盖了各方面的因素,有学校、年级,还有教研组和老师等。学校教学管理是自上而下进行的,学校、各年级和各教研组作为上级,是制定各项教学行为的规划者,也是管理者;教师作为下级,是各项教学措施的实施者。这里存在着严格的上下级关系,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上下级之间没有有效的信息沟通,存在的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造成了思想僵化。因为管理层次比较多,每个阶层的职责定位模糊,职能不明确,这使得教师思想被禁锢,教师的责任感得不到体现,教师的创造性得不到发挥。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越到了困难时,由于管理方式的存在,不会积极去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直接将问题反映给上级,而上级并未经历实际情况,使得一些解决为题的措施也不能行之有效。因此,这种管理只重视了教学行为,上下级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和合作,造成了教学效率低下。

2.量化标准不科学。

当前,我校对教学工作的管理主要采用量化方式进行,这种管理模式缺乏一定的科学性,会对各项教学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对教师各项教学的管理工作中,为了达到有效的管理目的,管理层为教师制定了很多标准,如班级学生的及格率、优秀率,考上名校的数量,获得评优课的数量等。过多的看重这些标准的数量,使得管理显得苛刻,造成教师压力大,产生抵触、不合作等情绪,影响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3.管理监管不到位。为了方便教师能够进行教学工作的研究和学习,我校的管理层要求教师上课时准时上课,在不上课期间,自由支配时间。虽然比较人性化,也能够提高教师有效的利用时间,但在另一方面又使得教师的其他教学工作得不到有效管理,如备课、教学指导、作业批阅等。

二、问题解决措施

1.明确管理工作者的职能。

在中学教学管理中,主要负责人及各个直接负责人要明确自己的分工。如校长负责教学工作,既要有一定的教学理论知识,还要掌握教学管理工作的方法,更要懂得如何对教师教学质量做出科学评价;教务主任作为协助校长管理教学,就要确定管理目标和目的,能够及时地发现教学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还要组织听课、检查等教学活动有效进行,确保教学管理工作正常有序进行;教研组组长作为教师的教学活动管理者,要领导教师进行各项学习,不断提高教师水平和质量;年级组组长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管理者,要能够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督促、检查和管理,协助教师管理学生。这样有了明确分工,才会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才能有效解决各种问题。

2.管理手段科学化。

学生发展是全面的发展,既有科学文化知识、道德、审美,还有身体健康、心里素质等,要让学生全面发展,就要采用科学管理的方式进行。在管理中不是不能采用量化管理,关键是要分清这些量是否有用,是否能够利于学生发展。如及格率、优秀率、作业量等不仅不能说明问题,还能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前,中学管理者要将管理目标定在有质、优质上,采用人文管理法,在学生遵守制度的基础上进行另一层次的管理。在教育中把学生放在中心位置,调动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全面发展、健康发展,让学生实现教育利益的最大化。

3.加强管理,强化教师的职能。

教师在教学中占有主导作用,学校开展任何管理工作都是为了学生全面发展,要让老师明确自己的职能,认识到自己不仅是教育工作者,更是教学管理者,在教师对学生特点清楚的情况下,让教师参与到管理中,更能有效地调控教学活动中的德中育关系。

三、结论

学校的教学管理是为了有效的实现教学目标,实现育人目的。学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学校要构建发展规划,深化管理系统,不断创新,不断完善,积极推动各项教学活动的进行和开展,为提高教学质量而努力。

中学教学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农村中学化学教育中加强师资建设是目前最首要的问题,教师的素质能力高低直接有效的影响着农村中学生的学习水平。但由于农村中学生活条件相对艰苦,位置较为偏远,且薪资待遇和城市中学相差的较远,导致多数优秀教师都不愿意在农村中学工作。因此,如何吸引、培养及留下优秀的化学教师,成了农村中学的一大难题。“三全”思维提倡的是“全面动员、全力支持、全心指导”的思想。具体来说,就是全面动员优秀工作人员留在农村学校。如学校各部门的领导主动到城内各个师范学校化学系,号召优秀毕业生,并动员毕业生的家属支持、理解毕业生到农村中学工作。全力支持农村化学教师的教学研究工作,对农村化学教师在工作过程中探索创新的合理要求给予支持,全心指导农村化学教师提高自身的素质及能力,改善化学教学的方法,培养化学教师终身学习的心态,提高农村中学化学教学的师资力量。

二、农村中学化学实验室建设统筹规划中科学的管理思维

化学课程是一门注重实验性的学科,农村中学的教育经费相对缺乏,无法在农村中学化学实验场所、药品及设备上投入大量的财力及物力。所以,农村中学的化学实验教学只能以科学的管理思维来实现改革及发展。因此,在农村中学化学教学实验课中,应对微型实验教学进行科学探索,以减少化学试剂及实验耗材。降低实验室的“三废”,创造低耗、环保型实验及实验室。如统一采购及管理常用的实验设备及材料,在化学教学课程中需要实进行验时,由教师到保管室借用,之后归还。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实验设备及药品材料的使用率,还能减少部分资源的浪费。

三、农村中学化学教学方法中研究性开放式的创新思维

农村中学化学教学受到各种条件限制,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相对较窄,加上农村化工企业较少,农村学生缺乏对化学和相关应用的背景知识及感性认识,导致学生对化学教学失去兴趣。因此,在农村中学的化学教学管理中实行创新思维、探究性开放式教学非重必要。研究性开放式教学法是在化学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提倡学生将课程理论结合实际,对农村生活、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改变传统单纯的“填鸭式”理论教学,以多方式、多环节、互动性、研究性、开放性的方式进行教学。如让学生自己查阅与化学问题有关的书籍,依据书籍内容找到解决的思路,之后与教师进行交流,教师再给予指导及评价。这种创新思维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的提高农村学生对化学教学课程的兴趣,增加农村学生对化学背景知识的了解,开阔农村学生在化学领域中的视野。

四、农村中学化学教学内容中理论联系实际的求实思维

由于优秀的学生资源重点集中在城市中学里,农村中学高考的升学率普遍较低,导致大部分农村中学学生毕业后直接留在农村,投身农业生产。对于这种情况,农村中学应该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及思维,合理的调整教学内容及教学思路,树立“知识改变命运”的理念。让“应试教育”成为“素质教育”及“应用教育”,将实用的化学知识带入农村中学的化学教学内容中。如尝试编制部分内容和农业生产相关的农业化学教材,让其进入农村学生及农民的生产、生活中,真正的实现教育、科学、生产生活的统一。这样一来,农村中学的化学教学可以以直接的服务到农村学生以后的生产和生活里,最终带动新农村的建设和经济发展。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当今农村中学管理的化学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因此,将部分学科的方法和哲学思维合理的运用到农村中学的化学教学管理过程,让哲学思维运用在教学实践的知识传授之中,不仅能让农村中学生科学的掌握化学课程的学习方法,还能提升农村中学生的哲学修养,大幅度提高农村中学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中学教学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要想实现中学教学的科学管理首要任务就是确定合理的目标,只有有了目标才会有努力与前进的方向。特别是对于教学管理工作而言,目标为管理工作提供指导与方向,可以说没有目标的管理将是无水之源。以人为本的中学教学管理工作中首先要确定人本理念的管理目标,充分保障教学主体与学习对象共同参与教学管理的权益。其次,中学教学管理者还要不断引进并更新自己的理念,借助于先进的理念来调动教学管理团队的智慧才能,通过制订相应的激励性政策吸引更多的教学管理者参与进来,从而做到集思广益,发散思维,优中选优,最终确定最合适的教学管理计划。最后,相关教育主管部门也要做好领导带头作用,其主要工作就是实现研讨结论的统一化、规范化,并逐步推广到各个中学中去,统一战线,学管理思想,认清奋斗目标,为共同完成教学管理计划而努力。

2.注重教学管理细节分工,重在落实

中学教学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不仅仅是出于对人的尊重,同时更重要的是对于人性的一种信任与关怀。因此,对于中学教学管理工作而言,应当充分发挥民主原则,由学校不同学科的教学工作者以及行政管理人员共同组成教学管理团队,信任团队的每一个成员,并明确各自的岗位以及分工,保证每个成员都能够承担起相应的职责,享有教学管理的各项权利,真正做到权责明确化,岗位清晰化,管理统一化。此外,教学管理工作并非是无的放矢的,还应当具有一定的标准规章体系,这就要求教学管理者制订相应规范化的制度与标准,从而保证各项工作的开展真正有章可循,有理可据,为各项教学管理工作的落实提供理论依据。同时,还要强化各部门间的相互配合与协调能力,形成一个统一的教学管理体系,从而切实提高教学管理工作的运行效率。

3.深入基层,不断创新优化教学管理

在中学教学管理工作中实现以人为本理念依赖于教师团队主体,教师作为教学的管理者与课程的组织者、协调者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学教学管理团队理应充分发挥其带头示范作用,充分调动教学工作者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高教师的参与热情。此外,中学教学管理工作对于教职工的管理水平有着一定的要求,因此,教学团队不仅要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更要学会如何管理,身体力行,深入教学基层,从而发现教学管理过程中存在着的不足之处,以便第一时间进行修正。部门管理者还要拉近同广大教职工之间的距离,了解其工作及生活状态。学校也应当设置相应的信息沟通渠道,从而及时了解教职工的各种需求,保证教学管理各项政策及决定更具有针对性,最大限度激发教职工的教学及管理热情,加强配合,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4.创建良性竞争的教学管理平台,和谐共赢

教师作为教学的管理者以及课程的组织者,其能力的高低对中学教学管理工作产生着直接作用。因此,中学教学管理要想实现以人为本,要想切实提升教学管理质量与水平,不可或缺的工作就是努力提升教学管理团队的综合能力与素养。首先,针对中学的教学管理工作引入一个人本理念为特色、教学管理为核心的竞争机制平台,从而激励所有的教学管理者能够充分认识教学管理以及人本教学理念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并且能够自主自发参与到中学教学管理工作中来,为实现人本理念教学奉献自己的一份力,形成积极进取、彼此学习竞争的良好氛围;其次,人本教学管理不仅是对学生的关注,同时也要密切关注教学管理者,教学领导要关注教师的职业成长与心理变化,特别是对于部分教学经验不足的教师更要密切关怀,为其个人职业成长指引方向;最后,学校可以通过定期开展专家学者讲座或是论坛会等来提升教师团队的知识理论与教学管理实战水平,为其提供先进的理念与方法,最终实现中学教师团队与教学管理工作的良性循环发展。

5.结语

综上可以看出,中学教学管理每个环节都是紧密相连、环环相扣的,这就要求教学管理者将其视作一个系统化的工程开展。教学管理工作的实质不是用制度去管理学生,而是要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想学生之所想,创造人本主义教学管理环境,凸显教学管理的特色与优势。

中学教学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首先,中学生分层教学管理有利于满足学生的差异化需求。例如:《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指出:高中物理课程应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通过分层教学,能够使学生的差异性得到有效的发挥,使不同的学生“学有所得”。在传统的教学中,有的学生认为课程太难“吃不了”,有的学生认为课程太简单“吃不饱”。通过分层教学,能够有效的摒弃上述问题,有效的缩短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培养学习成就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其次,分层教学管理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就必须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索,不断激发学生的“元认知”,不但要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让学生处主探究,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结论。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方能举一反三。分层教学恰恰创设了良好的条件,使学生能够大胆、主动地对学习方法进行探究,使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第三,中学生分层教学管理对教师教学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教师来说,分层次教学使教师的工作量不断增大。从教学方法上看,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针对学生的“整体”进行教学,大多用直接讲解式教学,而在分层教学模式下,教师必须将学生看做不同的差异化“个体”,针对不同的小群体实施启发式、任务驱动式、项目式等不同的教学方法。这些都要求教师的能力水平有一个较大的提高,才能够适应分层次教学的需要。要求教师不但能够掌握前沿的教学研究动态,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还需要教师能够拥有较强的课堂教学管理能力。

二、实施中学生分层教学管理的措施

1.完善分层教学管理的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开展好中学生分层教学管理的重要前提。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后,虽然在形式上将学生分成了不同的层次,但是要想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够掌握知识、获得能力,则要求必须做好分层教学管理的评价体系。一是开展好学分评定。进行学分管理是当前高中课程改革的新要求、新趋势。开展分层教学管理,有必要加强学分的评定,使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能够实现“双促进”,既关注学生的终结性成果,又关注学生的知识建构的过程。教师在分层教学管理中,有必要为学生建立《学生成长评价方案》,在“学分”的基础上,使学生能够获得客观的、持久的评价。例如:从《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上看,虽然规定了“高中物理课程由12个模块构成,每个模块占2学分,要求学生必须修完其中的6个必修学分”。但是对于“学分”的阐述过于笼统,而在分层教学管理中,有必要对学分评定进行完善。笔者认为,对于高中物理的教学管理,可以采取以下的评价方案。将学生的物理综合成绩学分分成过程性评价与模块考试两大部分,分别占40%和60%的权重;在过程性学分评价中,又将其分为常规、课堂、考查、奖励等不同的模块,分别占30%、40%、20%、10%的比重。最后,在评价结束后,由教师汇总《模块学分认定表》,将数据上报到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进行备案。二是做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大力开展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对于当前高中来说,新一轮课程改革不断深化,开展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不但是分层教学管理的要求,更是新课改的趋势。在分层教学中,要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认知、创新意识、能力水平进行综合性的评价,使学生不但在知识和技能养成上有所收获,更要使学生在学习态度、心理因素上有所收获,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在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的过程中可以为学生建立《综合素质评价档案》,通过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学生间的互评,由学生自己、其他学生、教师为学生以评语的方式为学生的填写《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并上报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对评价进行监督,要求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必须实是求是、言之有物,切实促进学生立整立改不断完善。

2.采取多元主体参与的教学管理模式。

在分层教学实施中,有必要采取教师、学生等多元化参与的教学管理模式。首先,教师要参与教学管理。在分层教学中,不但要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得到提高,更要使学生的心理特征、态度认识得到发展,这就要使教师更加多方位、全角度地了解学生、了解教学规律、了解学校的教学管理。因此,在分层教学中,教师有必要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校管理中去。其次,学生要参与教学管理。分层教学是启发性教学的重要手段,在分层教学管理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到分层教学管理中去。可以在每个班级中设立一定数量的“教学信息员”,由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反馈”。建立学校教学管理部门与学生的沟通与反馈机制,时刻监督分层教学的实施效果。让学生为分层教学提意见和建议,不断对分层教学进行改进。

3.建立完善的教学监控体系。

“分层教学”不能成为“放弃式教学”。虽然分层教学对提高教学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实施分层教学,应将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后,更容易造成一些教师对于“后进生群体”的“放任不管”,以及对“优等生”的培养“尖子班”培养。对于分层教学来说,由于是一种新尝试、新探索,如何对层次划分的不到位,实施过程中不注重方法的创新,则容易导致“低层次”的学生失去学习信心,“高层次”的学生失去学习的“动力”,对教学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实施分层教学必须以强化学校的教学监控体系为前提。教学管理部门要严重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保障教学计划的科学性,保障学生层次划分的合理性。要建立健全“听课、评课、备课”制度,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全面掌控分层教学的实施情况。

4.全面提高教师教学管理能力。

层次教学对教师的教学管理能力提高的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是理论上的专家,更是实践中的“操盘手”。要大力加强教师的培训,开展继续教育。给予教师自我学习、自我进修、自我完善的时间和空间,提高教师接受新知识、新理论的水平,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组织教师开展分层走班教学课题研究等活动。

三、结语

总之,分层教学为常规教学注重了新理念、新方法,分层教学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使学生的学习动机得到充分的激发,让学生在主观能动性的驱使下进行主动知识建构,有利于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分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只有进一步完善分层教学管理的评价体系、采取多元主体参与的教学管理模式、建立完善的教学监控体系、提高教师教学管理能力,才能够更好地实施“分层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中学教学管理论文范文第7篇

1.有助于调动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

以人为本的中学教学管理主要从教师的角度和学生的角度出发,制定符合教师和学习实际情况的教学管理策略,并且在管理的过程中,根据教师和学生的需求适当的改变教学管理的方法,以进一步适应教师与学生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管理者制定的教学管理策略是完全符合教师和学生要求的,进而教师与学生会积极的配合管理者的教学管理,充分调动了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和学生也会按照管理者提出的相关管理要求进行教学和学习,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教师和学生的良好发展。

2.有助于及时发现管理中的问题,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在中学的教学管理中,管理者坚持以人为本,能够及时的发现管理中的问题,有助于提高教学管理的水平,由于管理者在教学管理中出现问题,自身没有发现,而作为被管理者教师和学生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管理者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教师和学生才愿意进行沟通,使管理者能了解到管理中的问题,并且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确保教学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教学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

二、以人为本的中学教学管理策略分析

以人为本的中学教学管理应该从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即教师和学生。由于教学管理的管理对象就是教师和学生,因此管理者应该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入手进行管理,这样才能够进一步做好教学管理的工作,促进教师学生以及学生的长远发展。

1.以教师为本的中学教学管理策略。

在中学教学管理中,首先需要坚持以教师为本的管理,结合教师的实际教学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管理策略,具体应该做如下几个方面的努力:一是关注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素质的提高。教师在教学中,有提高教学素质和教学水平的需求,管理者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为教师提供多种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素质的途径,像组织教师进行专业培训,选派教师外出交流,加强各个学校之间教师的交流等等,进而全面满足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素质的需求。二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进一步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充分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教学管理者可以结合本校教师的情况,采取绩效工资制度,即对在教学中表现突出的教师提高工资,采取以资鼓励的方法,激励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另外,在对教师进行教学管理的过程中,管理者还应该充分的尊重教师,尊重教师的教学成果,并且对教师的学术科研以及教学效果给予肯定。

2.以学生为本的中学教学管理策略。

在中学教学管理中,管理者还应该坚持以学生为本。由于中学的一切教学行为最终的受益者是学生,因此管理者需要根据实际发展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首先,教学管理者需要主动地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由于中学生的心理素质还不成熟,在思想上容易出现偏颇,管理者应该对学生进行关心,主要帮助学生解决思想上的问题,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这样,有助于确保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中,更加顺利,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其次,在针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中,管理者应该了解学生是不同的个体,每个学生有每个学生的特点,应该实行个性化的管理方法,结合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需求,对学生进行不同的管理。在学生班额大的情况下可以班级为单位来向班主任分配相关工作,通过班级教育管理效果的比较来实现对个性化教育效果的验收。

三、结语

在进行中学教学管理中,管理者应该面对当今教学管理的形势,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管理措施,才能够既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又促进教师和学生的长远发展。

中学教学管理论文范文第8篇

数字化管理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管理手段现代化的必然趋势。管理意味着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从而开展创造性的生产活动。信息资源便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中学在领悟上级精神,自行制定决策,向下进行安排之时,需要借助互联网等数字化手段获取、参考和传达信息,保证决策的正确性、科学性和执行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各学校之间,可以借助数字化技术实现远程交流学习,方便地跨越时空,与其他省市的兄弟学校甚至是国外学校进行沟通。例如,随着一些较发达地区中学图书馆的发展不断优化,规模不断扩大,显然需要数字化技术来进行编目和数据库建设等工作,从而更好地服务广大师生。同时,部分欠发达地区在短时期内无法建立较为完善的图书馆,即使有图书馆,各种服务功能也不够完善,如果能将有限的资金用在数字化设备的购置与使用上,可以与发达地区学校进行虚拟资源的共享,还能及时反馈自己的需求,这样就能大大避免重复建设的浪费,缩小地区之间教育水平的差距。

二、数字化管理与人力调配

现代化管理讲究以人为本,数字化管理对于人力的调配亦能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数字化技术能够减少在教学、管控方面的人手,节省下来的人力资源可以进行更多有创新性的工作。同时,数字化技术可以寓教于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学生可以进入学校的个人学习平台,自行搜索感兴趣或理解不足的内容,或是将难题统一上传互为解答,从而避免了教师一人对多人的反复解答,还能使学生在互相教学之间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或是能更高效地完成某些繁杂、重复、海量的工作,降低行政人员的劳动强度。使他们能够将劳动时间和精力投入到需要创造性思维的工作中去,避免因人设岗,人浮于事。另一方面,数字化技术保证了工作的质量。如学生信息的统计工作,以往需要大量的人力,而且不可避免总会出现差错。数字技术的应用可以使统计工作变得更加节省人力物力,而且差错率几乎为零。

三、数字化管理与标准设置

以外由于地区发展差异,各学校之间往往各行其是,软、硬件之间的建设无从比较,自然也就谈不上如何改进。数字化技术既然已经使得信息和知识在创建、传播等方面的日趋一统,各地区各学校之间建立有章可循的一定评价标准就成为了可能。首先,从学校的内部管理而言,数字化的管理使得管理能更为透明,避免了缺乏竞争机制之下教师被挫伤积极性,教学手段的僵化与死气沉沉的现象。数字化管理,使模糊的评价标准变为透明,教师可以按照评定的标准,有针对性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其次,从学校的外部竞争而言,数字化的管理有利于地区的中学之间形成网络状结构,既相互合作协调,也相互良性竞争。同时,教育部门可以在一个统一标准下,对各校的发展状况进行全局把握,从而更好地进行政策分配上的宏观调控。社会各界也能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根据评价标准对学校的教学质量进行监督。

综上所述,数字化的普及是不可抗拒的,随着数字化管理工作的逐渐深入,其给社会、学校乃至师生个人带来的好处还远不止于此。学校的重心在于教学,而管理则是配套设施,既是教学顺利开展的保障,也起到监督教学质量的作用。数字化管理,是提高教学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同时,数字化管理对学校人员素质、设备设施等亦有一定要求,因此数字化管理对我国中学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它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重要意义,值得引起各级部门与学校重视。

中学教学管理论文范文第9篇

普通中学在教务处之外又设立了学生处、教研处等部门,只有具体工作事务的分工不同,实质都是教务管理工作。学校由于中层领导的安置问题、历史遗留问题等需设置一些部门会使得学校行政部门过多和领导干部的富余,这就导致各领导职责权限不明确,各种工作指令由于中间环节过多,会导致上情不能下达,下情不能上传,阻碍了信息沟通,教务管理效率明显降低。在普通中学中有正副主任、助理干事及普通教务员若干级别。上级和下属之间的控制与被控制关系只建立在职位关系上,这导致一些教师职工对权威的欲望和崇拜强烈,甚至不把精力放在如何做好本职工作上,而是考虑如何处理与领导的关系,以获得职务晋升机会和方方面面的照顾。学校教务设立多位主任分管教学工作领域,很容易出现部门间的拉帮结派现象。各主任之间经常出现沟通障碍,有时职责不明、意见不和又加大了信息传递的困难和工作的复杂程度;普通教务员很少有机会参与相关决策,在执行工作时经常会产生各种困惑,造成多重责任的教务员工作多向多难的矛盾;这些问题严重影响教务管理工作的效率,极易导致教务人员的挫折感。

二、制度建设上过于松散

良好的制度是有效开展各项工作的前提保证。目前学校制定了关于各部门的规章制度,但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却不一定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各学校教务处其实都有部门内的规章制度,但是很多时候都形同虚设。由于主任的一言堂模式,那些奖惩制度根本没有具体的评定程序和考核标准,学校举着所谓人性化管理的旗帜,并没有将各项规章制度付诸实施;有的学校强调规章制度的实施,但在其执行过程中却不能体现出公平、公正的原则,导致适得其反。这样的制度建设,没有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执行力不够,组织评价考核的不作为不但不能提升教务管理部门的工作效能,反而会降低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极大地阻碍教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和效率提升。

三、教务管理者任免随意,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

我国普通中学校长是由上级主管部门直接任命的。这在欠缺了一定的科学性、专业性和严谨性。这种体制容易造成相关领导的管理素质和能力的先天不足,有的校长的管理经历比较单一,加之缺乏相关管理能力的培训方面,没有系统地教育管理知识,使得学校领导缺乏内部管理机制改革的理论指导,制约了管理改革的开展。同样的,学校教务主任等中层干部的任命也是由校长指定,报上一级主管部门批准。没有通过公开招聘的形式就容易出现由于某人在学科教学方面有突出表现而得以任命,但这类人往往缺乏相关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不适应教务管理的岗位;还有一种是在教务处或总务处转任来的,虽然其具有一定的部门领导能力,但由于对教务相关流程和教育教学环节的不熟悉,也不可能促进教务工作效能的提高。更有甚者由于人情关系等因素任命教务主任,这样任命人员也难以服众,普通中学内部的官本位意识严重。领导如果没有与岗位适应的素质和能力,很难开展相应的工作,提高工作效能。但由于管理者的任免缺乏规范性,就算管理方法因循守旧,部门效能低下,教务管理者也能长期领导该部门不会被罢免。

四、教师聘任制和岗位责任制未得到切实执行

近几年来,学校采用了以聘任制为核心的学校人事制度改革,但实际上学校一直奉行却是只进不出的用工原则。上级主管部门对学校岗位的设置没有标准的规定,对学校核编定员工作没有严格监管,对缺编和超编的学校没有有效的措施,导致一些学校因人设岗,人员使用效益低下的现象较为严重。由于校内各岗位人员职责考核缺乏科学的操作手段,标准难以统一,造成教务人员互相推卸责任,阻碍教务管理工作效能低下。

五、总结

教务管理关系到学校的各方各面,高效的教务管理可以保障教学过程的畅通,确保教学任务的有效完成,使教学过程达到高效和优化。解决教务管理工作的现存问题,推动教学工作正常高效地运转,才能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促进学校效能的全面提升。

中学教学管理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教学质量

正文:随着信息的来临,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能力将作为人们最基本的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标志。在全面推进素质的今天,我们强调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其中使用机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展示信息和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是信息中学生必须具有的信息素养和能力,而培养学生具有这种素养和能力是我们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所必须达到的一项性任务。为实现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如何搞好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提高信息技术课教学的质量与效益。下面结合我校实际与多年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实践,浅析如何搞好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

一、高标准创设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系统环境

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需要较高水平的软、硬件环境支持。高标准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环境是顺利进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重要保障。若无软、硬件环境保障,谈何高质量的信息技术教学。我校按照教育技术趋势与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的要求,根据校情和承受能力进行全面规划,在坚持"功能上的先进性,教学上的实用性,结构上的整体性"的原则基础上,每年划出一定的资金,完成相应设备的配置。近年来,我校已投入上百万元,保证了适应不断变化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需要的软、硬件环境:

1、多媒体计算机教室:2间教室有128台工作站,并均配有服务器与教师机,并安装有网络教室控制设备。软件配置上包括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所需所有的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以及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系统。教师机配有网络教学软件远志公司的LANSTAR。

2、多媒体教室:共有3间,内有多媒体电脑、大屏幕液晶投影机、实物展示台、音响设备等。

3、师生音像阅览室、教师备课室以及校园网络中心。

以上各环境已初步建成校园网。这些软、硬件系统环境为我们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为搞好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提供了物质基础。

二、加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重要性的宣传

由于信息技术课程不是中学高考科目,这在一定程度上了信息技术课程的教育与教学的开展。这就需要加大宣传力度。首先是使我们的教育行政领导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对中学生的重要性与迫切性,认识到培养中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关系到学生能否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是能否成为未来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因素。领导具有了这种新理念后,必然会重视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开足开好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从而为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打好教学氛围。另外,要加强对学生的宣传,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对他们的成长与的重要作用;使他们认识到,作为一名网络时代的中学生,必须具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同时通过实例,使他们尝到具有这种能力后对学习其它学科有巨大帮助的甜头。这样学生就有了学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在动力。有了领导的重视与学生的主动求学,搞好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就有了内部的动力与外部的条件了。这就为搞好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提供了良好的教学氛围。

三、加强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的培养与培训

要搞好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必须具有一组爱岗敬业、专业知识精堪、同时具有一定教育教学的高素质教师。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学科。因此,师资相对的比其它学科薄弱。信息技术又是知识更新最快的一门学科,因而对教师的知识的更新要求更高。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必须加强信息技术科任教师培养与培训,使之能适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要求。我校在这方面是非常重视的,对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的培养是有力的,对我们参加各种培训是大力支持的。我校现有信息技术课专任教师4人,其中一人99年度被评为福建省"优秀青年教师",二人是省级"计算机骨干教师"。4位教师都在积极参加继续教育。这就为搞好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提供了师资保障。

四、采用的教学,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好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所需的软、硬件环境系统;领导与学生的观念更新了(领导重视了,学生肯学了);具有了一组高素质的信息技术课任教师了。三个为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条件都具备了后,接下来要做的是:如何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完美结合起来,实现教学相长;我们教师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走进中学的课堂,时间还是很短的,是一门新学科、有新特色。信息技术课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传输信息与应用信息的能力。在教学上,我们必须采用有别于其它学科的传统教学方法,采用具有本学科特色的适应信息技术课教学的思想、方法与手段。下面介绍我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比较成功,达到师生教学相长,实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些探索。

一:采用互动式教学法

信息技术课是富含创新意识的一门学科,是非常适宜实施互动式教学的一门中学新课程。首先,现有的机软、硬件技术条件可以很容易地实现互动式教学,特别是技术的成熟,更为互动式教学插上了飞跃的翅膀。信息技术教学的互动性能体现教学双方互通信息,共同的交互作用,符合教学的最终目标,有利于培养学生善思考,提高获取、传输、处理与信息的能力,从而实现学科教学目的,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我们如何在信息技术课中实施互动性教学呢?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①改变传统的单一教师讲授法,采用老师讲授与学生使用交互式CAI软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初接触计算机的人往往会觉得难以入门,或者在使用过程会因一点微小的失误而茫然失措,或者会为开关机先按哪个按钮而烦恼。教师的讲授是非常抽象的,学生不易理解与掌握,而采用一些CAI软件进行互动式的学习,将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如《开天辟地》、《万事无悠》等,另外教师自制了一些针对性较强的课件。通过界面图形化,可视化,大大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并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促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理解吸收,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又将促使学生主动去学、乐于去学。在信息技术教学方面,这样会使学生不断体会知识点,从而增强继续学习的信心和决心,并不断在实践中主动探索,能够提出,发现问题,并与教师共同讨论,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②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教学信息可体现在学生学习的精神状态,教学时的课堂气氛,作业的完成情况,测验、情况等方面,还有学生的提问,发现、创新、实践方面也能够获取教学信息。利用所获信息教师可调整教学计划,完善教学的侧重点,针对个别学生的不同情况对症下药,因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③实行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互动式。我们强调教学中的因材施教,是因为学生是教学的对象,学习的主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个性特点,同一知识环节也会有不同的理解能力,教师可在及时收集教学信息时对不同学生实施因"人"施教,如思想上不想学的学生,可配合思想,难以理解的部分则可以放慢教学进度,详加讲解,配以教学光盘,通过上机指导实践使学生掌握等,要求教学上因人而异,有针对性地教育。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

方法二:强化上机实践、引导学生自主创作电脑作品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因此要加强学生的上机实践。为了提高上机实践课的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教师必须设计好上机实践的任务。那么,如何来设计上机实践的任务呢?任务不宜定的太死,可根据具体的教学模块设计的任务。例如:字处理软件WORD模块的上机实践可设计如下的任务:每位学生利用WORD制作一期班刊,要求:①一个富有创意的主题。②班刊应含有字、图像、图形、各种风格的文字以及表格。③作品完成后,学生互相评测。为使学生顺利完成任务,我们提供上网、数码相机等技术与设备。同时教师在上机实践中要科学引导,因人而异地进行个别辅导。任务设计得好,直接激发学生的上机实践热情与创作的激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的创新能力得以开发与培养。另外,要重视引导学生自主创作电脑作品,并适时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测,公开赞扬每位学生作品的优点与创新之处,个别指出不足之处。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培养协作精神。通过这样的上机实践,必然使学生信息素养不断进步,从而提高了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

培养与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传输、处理与应用能力是我们信息技术课必须承担的主要教学任务,如何搞好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与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是我们每一位从事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教师永恒追求的主题。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教育部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策略与方法》中小学教师自修教程

上一篇: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论文范文 下一篇:阅读指导教学管理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