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教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4 20:32:47

五年级语文教学论文

五年级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1.单元教学的核心

理解单元目标目标在教学中起导向、激励和检测的作用,任何有效的教学活动都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单元教学目标是单元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单元教学的灵魂。它决定单元教学的总体方向,影响单元教学的设计、单元学法的确定及单元教学的实施。我们对单元目标的研究主要从“理解单元目标”和“分解单元目标”这两方面进行。单元目标的正确理解是实施单元目标的基础,单元目标的理解主要是针对单元学习提示而言,理解的内容有: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及其含义、操作要求、学法和与此相关的旧知识等。为了使“单元教学目标”落实得更到位,我们还必须对单元目标进行分解。只有把目标的各个层次、各个方面进行分解,才能做到目标实施分工明确,有的放矢,而不是囫囵一片。

2.单元教学的基础

分析单元教材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师、学生和教材是构成教学过程的三个基本要素。教材在三个基本因素中发挥着纽带和桥梁作用。它是教师组织教学的基本凭借,是学生获取语文知识的主要源泉,也是培养语文能力的必要阶梯,陶冶情操的重要园地。单元教材是进行单元教学,落实单元目标,进行单元教学设计的凭借,我们对单元教材进行分析,是实施单元教学的基础。只有对单元教材有足够的认识,我们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单元教学设计,使单元目标落实到位。单元教材分析主要有小学阶段所有单元教材的分析和一个单元的教材分析两大类。纵观小学语文单元教材的编排,它具有以下特点:其一,教材编排具有阶段性。如三年级主要安排的训练项目是读懂一段话,四年级侧重训练的是学生分段和概括段意的能力,五年级侧重的是篇章的训练。这样的编排体现了单元教学的阶段性,使各个阶段的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其二,教材编排具有联系性。小学语文单元教材虽具有独立性,但各单元之间并不是毫无关系的独立体,而是相互联系的粘连体。“单元重点训练项目分析”是单元教材分析的重点,由“重点训练项目的内容”、“重点训练项目的体现”、“重点训练项目的落实”三部分组成,是单元教材分析的重点。它通过分析“重点训练项目的内容”,可以清晰地认识到该训练项目与另外一些训练项目的联系,使知识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的组块,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可以掌握单元训练重点的操作方法与步骤,认识教材安排此训练的目的,增强教师进行单元重点训练的目的性。通过分析“重点训练项目的体现”,不仅能使单元重点训练内容在单元各课中的体现一目了然,而且通过前后文联系,还可挖掘出已学课文所包含的重点训练内容,使学生对单元重点训练内容的理解做到融会贯通。“重点训练项目的落实”分析能使单元各课所承担的训练任务分工明确,使训练不盲从,不走过场。“单元内容分析”由“课文分析”、“习作分析”、“练习分析”三部分组成,通过这三个内容的分析,可使教师对本单元课文的写作特点、习作任务和练习内容及意义有全面的了解,从而在单元设计时能把单元内容统筹于胸,不会顾此失彼。

3.单元教学的关键

设计单元教学简案,简称单元简案,它主要是针对单元重点训练项目在各课中怎样分层落实这一问题而设计的。它主要解决单元中每篇课文落实的是什么层次的单元重点目标,实施这一层次的目标会出现哪些情况,这些情况怎样妥善处理这几个问题。单元简案由“单元学习提示的理解”(单元目标理解),“单元重点目标的分解”、“单元重点目标的实施”这三部分内容组成。在“单元学习提示理解”中要写清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内容以及对该重点的理解情况。如理解第八册第六单元的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就应写清一般的段意概括有什么要求,“摘录法”概括是什么意思,这种概括法又分哪些情况,各是怎么样的,用这种方法概括段意的学法怎样操作等。只有对以上内容进行分析,才能对单元学习重点有个全面细致准确的了解,为正确施教打下基础。“单元重点目标的分解”如前所述,这里不再例举。“单元重点目标的实施”主要解决单元重点目标在各课中的实施情况,写出每篇课文对落实单元重点目标的操作步骤。特别是要将实施中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一一列出,并写出解决对策,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应付自如。设计单元学习方案,简称“单元学案”,是在单元教材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单元学习目标和单元教学简案制订的。单元学案是学生进行单元学习的拐杖,是培养学生单元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单元学案以单元目标为导向,分课分块编排,注重单元学法的得出、巩固、运用,使单元学法清晰可见,便于学生对学法的操作和掌握。单元学案由“单元学习目标”、“单元学习重点”、“单元学习过程”、“单元学习检测”四 本论文由部分组成,“单元学习过程”可逐课按“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过程”这三个内容进行编排,也可分“生字词学习”、“课文理解”、“单元重点”这三方面把单元中的几篇课文组合在一起分块编排。

4.单元教学的保障

实施单元教学教师设计出切实可行的单元教学方案之后,就可以实施单元教学了。单元教学实施中,不仅要注意单课教学实施的原则和策略,还应特别注意单元目标的落实和单元学法的掌握。在首篇课文中应注意引导学生“了解”单元目标和“初步学会”学法;在次篇课文中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单元目标和“学会”学法;在末篇课文中注意引导学生“掌握”单元目标和“运用”学法。刚开始,教师对单元学法的得出、操作要不厌其烦地使每一个学生明白,待学生形成习惯,掌握其要领之后,教师就可以从“繁”中解脱出来。教师变得“简之后,学生则由“简”到“繁”,在课上就可运用所学方法自能学习课文,真正实现主体地位。

可见,只要教师在单元教学训练中,“繁”得其所,“训”得到位,“练”得有素,就能让学生掌握所学内容。“从繁到简”的单元教学实施战略能使学生的潜能不断得以施展,自主学习能力逐步提高。

五年级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当汤普生夫人站在五年级学生面前时,她撒了一个谎。像绝大多数老师一样,在第一次面对学生时,总是告诉孩子们,将对他们一视同仁。

但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比如,汤普生夫人就很不喜欢坐在第一排的那个名叫特德的小男孩。汤普生夫人注意到这个孩子很乖张,与其他孩子合不来;他总是穿着一身脏兮兮的衣服,似乎从未洗过澡;他的学习也很不好……每当汤普生夫人的目光落到特德身上,她就会不由自主皱眉头。

一天,校方要求汤普生夫人必须阅读班上每个孩子的档案。她把特德的那份抽了出来,放在了最后。然而,当她读到这个孩子的评语时,她感到前所未有的震撼。

一年级的老师这样写道:“特德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作业整洁而优美,很有礼貌……总是给大家带来欢乐。”二年级的老师写道:“特德很优秀,同学们都很喜欢他。但这孩子很不幸,他妈妈的病已到了晚期。家庭生活对他而言,将是一场考验。”三年级的老师写道:“妈妈的死给他很大打击。虽然他试着尽最大努力,但他的父亲对这些毫不在意。如果不采取措施,那会毁了他的。”四年级的老师写道:“特德对学习不感兴趣,他孤僻内向,没有朋友,有时还在课堂上睡大觉。”

直到这时,汤普生夫人才意识到问题所在,她为自己感到羞愧。圣诞节来临,孩子们都送来了精致、漂亮的礼品,煞是惹人喜爱。特德也送来一份,不过是用一张包装食品的旧褐色包装纸包裹着的。如果在从前,汤普生夫人会不由自主地皱一下眉,而现在,汤普生夫人却感觉心中沉甸甸的。

当汤普生夫人把特德的礼品打开时,她感到一阵心痛。里面是一只缺损了的人造水晶手镯和一只装着小半瓶香水的玻璃瓶。在孩子们的嘲笑声中,汤普生夫人当即把手镯戴上,惊叹道:“多美的手镯呀!”随后,她又把特德送的香水洒在手腕处——汤普生夫人的举动止住了孩子们的笑声,全场鸦雀无声。

那天放学后,特德一反常态待了很久,仅仅为了和汤普生夫人讲一句话。他说:“老师,今天你的样子,和我妈妈一样,她常常像你那样,闻我送她的香水。”

孩子走了以后,汤普生夫人哭了至少一个小时。从这天开始,汤普生夫人的教师工作多了一项内容,用不同的方式鼓励、诱导孩子们。汤普生夫人对特德给予特别的关注。现在,只要和她在一起,他的思维好像就一下活跃起来。她越是鼓励他,他的反应就越敏锐。

学年结束的时候,特德已经成为班上最聪明的孩子中的一员。不过,汤普生夫人“一视同仁”的诺言始终没有兑现——从前,特德是她的“弃儿”,现在则成了她的“宠儿”。一年以后,她在自家的门缝里发现了一封信,是特德写的。在信中,特德告诉她,她是他一生中遇到过的最好的老师。

六年过去了,汤普生夫人收到特德的第二封信。他写道,他已经高中毕业,在班上名列第三。转眼又是四年,汤普生夫人再次收到特德的信。特德说日子很艰难,但他顽强地抗争着,很快他就要以最优秀的毕业生身份离开学校。又过了几年,一封信又不期而至。这一次特德的署名稍稍长了一点,前面冠以医学博士的字样。虽然特德每次来信的内容不尽相同,但每次他在信中都会对汤普生夫人说同样的一句话:你是我一生中遇到的最好的老师。

故事还没有结束。就在那年春天,汤普生夫人又接到一封来信。特德说他遇上了一个好姑娘,并且快要结婚了。他想知道汤普生夫人愿不愿意在他结婚那天,坐在新郎母亲通常坐的那个位置上。当然,汤普生夫人答应了。

就在那一天,汤普生夫人特意戴上那缺损了的人造水晶手镯,喷上那只玻璃瓶里的香水。他们拥抱在一起,特德在汤普生夫人耳边轻轻说道:“谢谢,多谢你的信任,汤普生夫人。是你让我意识到自己很重要,并明了自己的确可以非同一般。”

汤普生夫人含着泪花,大声说:“你错了,特德。你才是那个使我意识到自己很重要的人。在遇到你之前,我根本不知道怎样教我的学生。”

五年级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还原法;小学语言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3)01-0117-03

0 引言

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正确的理解和感悟语言。在语言学习的感悟过程中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往往具有不同的特点。深入了解各年龄阶段学生学习语言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策略,对于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针对小学生语言学习和感悟的特点以及应采取的教学策略谈一些研究体会。

1 小学生语言学习的感悟和特点

小学生受身心发展的局限,受生活实际范围的约束以及生活经验的贫乏等因素的影响,使他们在学习理解语言时,一般都表现出3个共性的问题。

1)对语言理解的不准确性。这是指学生对很多语言的学习和体会都有具体形象直观的理解特点,很多词语的理解都是“前科学的”。 一旦脱离了直观形象性,他们对语言的理解就会出现偏差,很难形成高度概括和抽象的科学认识。

2)对语言学习理解的不清晰性。这是指学生对很多语言的学习往往都是模糊的、笼统的,不能形成非常清晰和透彻的认识。

3)对语言的概念化、程式化的理解。这是指随着对语言学习经验的积累和一定故事内容的掌握,学生的心里往往就形成了某种比较固定的、泛化的印象,当学生再学习一些类似的文章或内容时,往往就在新的学习中去套用这种认识,使新旧语言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被泛化,在学生头脑中仅仅留下一些概念化的、程式化的印象。例如:只要一学习与英雄人物有关的文章,让学生去评价这些英雄时,他们最常用的词汇就是“机智勇敢”。

2 在学习中努力培养学生还原能力

针对小学生语言学习的上述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开展了探索和研究,力求从学生的学习特点出发,针对学生语言学习的局限性,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采取多种措施,引导学生把语言“还原”为活生生的生活,努力提高学生的“还原”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做法如下。

2.1 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选好“还原点”

实践证明,无论对一篇文章的学习还是对某一方面语言材料的理解,如果不分青红皂白,眉毛胡子一把抓,都往往难以收到比较好的学习效果。这是因为没有重点的学习,不但难以有学习时间上的保障,而且也难以正确体会和理解作者选题立意、布局谋篇的初衷。也就是说,没有中心、没有重点的语言材料一般是不存在的。在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抓住重点、突出重点就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每一篇文章的学习都有收获,对围绕重点展开的训练才能做扎实。根据这样的认识,在语文学习和感悟的过程中,注意了紧紧围绕重点来选择语言还原为生活的着力点,即“还原点”,使每一次语言学习活动都有几个清晰的学习目标和训练重点。

例如:小学一年级学生学习《雪地里的小画家》,课文如下。

下雪了,下雪了,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青蛙为什么没参加,它在洞里睡着了。

在这首儿歌的学习中,就应该把语言学习的还原点放在“一群小画家”这个词语上。通过“一群”联系下文,可以把其还原为“小鸡、小狗、小鸭、小马”;通过“小画家”可以还原出“竹叶、梅花、枫叶、月牙和几步就成一幅画”的具体形象。

还原点的选择一般遵循以下规律:一是在联系中选择;二是紧紧围绕重点来选择;三是根据作者表达的方式,抓住有特点的语言来选择。

又如,六年级学生学习《长江之歌》中的第一句“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就应该把长江是怎样从雪山走来的?(从雪融化为晶莹的水滴到汇聚成数不清的小溪,从小溪汇聚成若干条河流,再从若干条河流汇聚成长江的春潮)作为还原训练的重点。

还原点的确定可以有意识的针对学生语言学习的上述三个问题展开,目标明确、任务清楚的语言学习训练,把解决学生语言学习的问题与提高语言学习的效果有机的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的发展。

还原点的确定,一般不宜过多,在一篇课文的学习中选好几个还原点,经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展开充分又扎实的训练,就会收到比较理想的语言学习效果。

2.2 围绕“还原点”设计一系列“还原”步骤

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确定了还原点以后,还必须紧紧围绕还原点设计一系列引导学生进行还原的步骤和环节,帮助学生解决语言学习上的问题,比较准确深入的学习和感悟语言。还原步骤的设计要遵循以下原则。

1)由点到面,在联系中展开的原则。因为还原点一般都是在联系中选择和确立的,所以还原的过程就必然应该在一定的联系中进行,这样才符合语言本身的特点。

例如:五年级学生学习《我的战友》其中的一段话:“战士们隐蔽在厚厚的茅草丛中,猛一看去很难发现他们。隐蔽的更好,离这么近,几乎找不到他。”

还原点应该确立为“更好”。围绕“更好”就要设计一系列问题:(1)更好是什么意思?(2)从哪看出战友们隐蔽的比较好?(3)与战友们相比的隐蔽哪些地方看出更好?通过这样三个问题,引导学生由点到面的感悟语言之间的联系,从而把语言还原为生活。

2)由浅入深,一层层展开的原则。很多语言的学习,学生都要经历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还原过程的设计就要自觉地遵循这个原则,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实现这个原则。

例如:学习冰心的作品《别踩了那朵花》其中的一段话:“小朋友,你看,你的脚边,一朵小小的黄花。我们大家绕着它走,别踩了这朵花。”

还原过程的设计可以围绕着以下几个问题进行:(1)这朵花有哪些特点?(黄色、小)(2)作者主要写了它的哪个特点?从哪看出来的?(主要写了小,从“小小的,你的脚边”可以看出)(3)作者为什么写这朵微不足道的小花?(后文有:因为它像其他一切引人注目的生命一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美好的品质)这样3个问题的设计,就是引导学生由浅入深思考的过程,一步比一步更加深入的感悟理解语言的过程。

3)由抽象到具体的引导过程。很多语言是作者根据布局谋篇的整体安排采取了抽象化、概括化的处理,学生学习起来经常会遇到一些困难。这样的语言一旦确定为还原点以后,就要注意引导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的展开学习和体会,从而比较准确、清楚地感受和理解语言。

例如学习《》其中的一段话:“肩上腿上都负了伤,他更加顽强的向前爬去。二十米、十米……近了,更近了。”

为了帮助学生再现当时的情境,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问题引导学生体会和理解:(1)肩上腿上都负了伤,他怎样向前爬?(提示:想想他的表情,他的动作会是怎样的?)(2)的身后会留下什么?(3)如果你亲眼目睹了当时的情景,你的心里会有怎样的感受?通过这样引导就可以达到把理解语言与展开想象结合起来,把概括的描写与具体的形象感受结合起来,从而触动学生的心灵,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和英勇不屈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3 运用丰富多彩的还原方法,帮助学生学 习感悟语言

在研究中发现:设计好还原点、安排好还原的顺序对学生学习语言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如果没有丰富多彩的学习方法作保障,也不能收到语言学习的最佳效果。在语言学习的过程当中,丰富多彩的学习方法就如同渡河的“船”和“桥”一样,有了它的帮助,学生才能顺利地达到准确、清晰、深刻理解语言的彼岸。常用的方法如下。

3.1 联系上下文的方法

例如:《天上一群小白羊》中有一段:天上一群小白羊,有的站着有的躺。小白羊啊下来吧,别在天上着了凉,地上草儿肥,地上水儿美,地上才是你们的家乡。

学习这段文字,就要引导一年级的小朋友思考:为什么要让小白羊从天上下来?还要提示学生联系上下文去找一找有几个理由(别在天上着了凉;地上草儿肥;地上水儿美;地上才是你们的家乡)。从小就培养孩子养成联系上下文学习语言的习惯。

3.2 表演的方法

很多语言如果单纯的理解或者用嘴去讲道理,学生理解起来仍然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但是通过演一演的形式,在表演中再现事物的形象,往往能收到独特的学习效果。

例如学习《黄山奇石》理解“猴子观海”一段:在一处陡峭的山崖上,一个小猴子蹲在崖顶上,一动不动的望着远处的云海。理解感悟时只要让学生演一演这个小猴子就可以了。需要注意的是,学生表演的过程中要不断地与相对应的语句进行比较,把语言作为评价表演好坏的标准,这样才会收到通过表演来感悟理解语言的效果,不至于喧宾夺主。

3.3 补充想象的方法

对于在语言表达上需要通过想象来帮助学生学习语言的地方,就要引导学生先展开充分的想象,再用通顺流畅的语言说出来或者写下来。在这样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的语言学习。

例如,学习《吹糖人》中“几响清脆的锣声划破村庄的宁静,街上立刻飞起忙乱的脚步”这样一句用借代的方法来描写的语言时,就要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和适当的语言补充来学习体会。老师可以提示:听到锣声正在吃饭的孩子会怎么样做?(撂下饭碗就往大街上跑)正在干活的孩子会怎样做?(放下手里的活就往大街跑)正在做游戏的孩子会怎样做?(丢下手里的玩具就往大街上跑)。这样,通过想象和补充就把借代所代表的意思具体形象地表现出来,达到较好的学习和感悟语言的效果。

4 结束语

引导学生把语言还原为生活的方法还有很多,如:有感情地朗读方法、换一种表达方法的学习方法等,因为篇幅的关系不再赘述。

在研究探索中深深的体会到:祖国语言的学习是传承祖国文化的最重要的途径和方法,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语文学习的规律进行扎实有效的指导和训练,才能使学生深入体会和感受祖国语言的魅力,也才能够进一步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更自觉主动地学习和继承祖国的语言文化遗产,为祖国的建设发展和自己的成长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倪宝元.语言学与语文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4.

[3]丁莉,郁琼蕊.小学语文实用课堂教学艺术[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7.

[4]张晨瑛,励汾水.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撰写与例举[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5:6.

五年级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一、还是“弹出”好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6课《变色龙》中第12节这样写道:

这时,一只色彩缤纷的蝴蝶飞过来,离变色龙还有相当的距离,似睡非睡的变色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刷”地伸出它那长得惊人的舌头――舌头的长度超过它身长的一倍,刹那间,那只彩蝶已被卷入它的口中,成为美餐。我们被它吓了一跳。

“伸出”的近义词有哪些?学生们一定能想出几个来,比如“吐出”、“弹出”等。究竟哪个词比较准确呢?笔者在教学本课时,我们的学生对“弹出”这个词情有独钟,有几个学生联系成语“迅雷不及掩耳”和那个拟声词“刷”字,以及表示时间极短的“刹那间”,认为要突出变色龙速度极快的特点,改为“弹出”比较好,甚至还造出了“那舌头像红色的闪电一样击中了彩蝶”的比喻句。还有的男生结合自己拉弹弓、打弹子的经历,以及敲击电脑键盘的实际情形,谈了用“弹出”的好处,并且认为变色龙舌头应该是像牛皮筋那样能伸能缩……更有学生联系课文前面的“迟钝”,认为变色龙只有利用自身的“迷彩”潜伏下来,“守株待兔”,耐心地等待彩蝶飞近时,采用突然袭击的方式,才能将蝴蝶变成口中的美餐,感觉变色龙是利用“地对空导弹”将彩蝶干掉的。凡此种种,让人感觉,还真是“弹出”好,原作者及课本编辑不改还不行呢。

不得了,“篡改”课本啦!其实没什么,柏拉图说过: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老师。笔者就很想把学生们讨论的内容写成文章寄给教材编辑。

二、鹊巢鸠占行不通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20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记叙了明末清初的史学家谈迁在艰难的困境中两次撰写明史巨著《国榷》的感人故事,表现了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和毅力,是集文学性、思想性、示范性为一体的好文章,很适合小学生去品读。不过笔者发现该文章有两处完全可以剔除的小瑕疵。

课题中所说的“厄运”,即是《国榷》原稿失窃。那么失窃的《国榷》大概是怎样一部书呢?课文是这样描述的:

“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

“面对这部可以流传千古的鸿篇巨制,谈迁心中的喜悦可想而知。”

书稿被盗,谈迁“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很多人以为他再也站不起来了,但厄运并没有打垮谈迁,他很快从痛苦中挣脱出来,又回到了书桌旁,下决心从头撰写这部史书。”

“经过四年的努力,他完成了新书的原稿。”“为了使这部书更加完备,准确” ,他带着书稿,特地到了明代的都城北京,四处寻访,考察历史遗迹。“又经过几年的奋斗,一部新的《国榷》诞生了。新写的《国榷》共104卷,500万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谈迁也因此名垂青史。”

课文对《国榷》成书过程和评价与《辞海》等工具书的介绍基本一致。但笔者认为“可以流传千古的鸿篇巨制”与“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两个短语存在逻辑上的错误,属于标准的鹊巢鸠占!应该互换过来。为什么这样讲呢?

通常,一部书要想流传千古,首先当时就应有许多人读过,得到公认的评价,这样它的影响力才可能持久,才可能在历史的长河中永存。原先的那部《国榷》原稿是在即将付印前失窃的,应该说能够看到它“庐山真面目”的人不会很多,这里用“流传千古”来评价,感觉有点言过其实。没有众人的品评,谁能妄下“可以流传千古”的结论呢?弄不好,还可能将“王婆卖瓜”的帽子扣在谈迁的头上。

文章对新《国榷》的评价是力求“更完备、准确”,“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精彩”。新《国榷》不是旧《国榷》的简单复制或默写!59岁的谈迁带着新书稿来到北京所做的种种努力,目的就是要精益求精,让自己的作品经受住时间的考验,经受住历史的考验。一言以蔽之:为了流传千古。就文章结构安排来看,前后内容存在着层递关系,准确地讲是递增关系。“流传千古”和“千古流芳”意思相近,当属最高褒奖的溢美之词。“鸿篇巨制”的褒奖程度也明显高于“明史巨著”。因此,只有“流传千古”和“鸿篇巨制”这两个光环加在新《国榷》上才合适。书是流传千古了,其作者自然就名垂青史了;二词连用,相得益彰。因此,我建议课本再版时,应做如下修改:

1.“面对这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谈迁心中的喜悦可想而知。”

2.“新写的《国榷》共104卷,500万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精彩,是一部可以流传千古的鸿篇巨制。谈迁也因此名垂青史。”

至于教学中,我们有没有必要让小学生去讨论此问题,这就要看学生的基础了。对比较拔尖的学生,当作思考题去研究研究也是可以的。

三、“殿后”不是“拖后腿”

教学参考书也只是供教师参考用的资料,教师使用时有存疑之处就会去翻更权威的工具书。如教《和他的大黑骡子》之前,我认真研读了教材和教师参考书,在看词语注释时,我不经意发现了一个小问题:殿后――行军时走在队伍最后。奇怪了,“行军时走在队伍最后”,不是在说拖大部队的后腿吗?我查阅了大量资料:《现代汉语词典》,词条【殿后】行军时走在部队的最后:大部队开始转移,由三连殿后。细细揣摩,这个释义感觉是“拖后腿”,与“垫底”意思相近;再细细琢磨范例――“大部队开始转移,由三连殿后”,得知“殿后”是在掩护大部队转移,有舍卒保车的意思。追本溯源,《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肤浅的解释可能是受《辞源》、《辞海》的影响,实际上那两部辞书只有“殿军”和“殿最”的释义,并没有列出“殿后”。《和他的大黑骡子》第二节第一句话就是:“率领红三军团负责殿后。”红军长征时,的红三军团是一支英勇善战的部队,他们怎么会走在最后呢?关键是他们要负起责任。什么责任呢?首先要掩护大部队转移,想方设法挡住后面的追兵,必要时要牺牲自己,使大部队得以“金蝉脱壳”;此外还要收容“拖后腿”的伤病员,收拾部分不到万不得已才可舍弃的物资。遗憾的是,与教材配套的教学参考用书直接套用《现代汉语词典》将“殿后”解释为:行军时走在队伍最后。很多老师上课也是这样一带而过。

语文教学论文既要促进语文学科建设,更要有利于语文教学水平的提升。教师发现“殿后”的解释存在“瑕疵”之后,就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去理解,引导他们用自己的话把课堂上获得的真知灼见说出来。下面是我们研读课文第二节时的一段对话。

师:“率领红三军团负责殿后。”殿后是什么意思?

生:殿后就是“行军时走在部队的最后” 。

师:(故作惊讶)走在最后就是拖后腿?

生:课课通就是这样解释的。

生:老师,《现代汉语词典》也是这样解释的,不信我读给大家听:行军时走在部队的最后:大部队开始转移,由三连殿后。

师:你们预习得很充分,值得表扬,但是老师认为这个解释很不准确!(学生一片哗然),请同学们抓住“率领红三军团负责殿后”,再读课文!

(分组讨论,八分钟后汇报)

生:“率领红三军团负责殿后”,从这个“率领”可以看出这支部队斗志昂扬,绝不是残兵败将……

生:是百战百胜的将军,红三军团也是英勇善战的部队。

师:说得很好。“负责殿后”,想想彭总他们要负什么责任?

生:红军长征,前有堵截后又追兵,彭总他们就是要阻截后面的追兵……

师:怎么阻截?

生:和敌人拼死,为大部队转移赢得时间。

生:打不过时,可能还要迷惑敌人,把他们引向别的方向……

生: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收容掉队的伤病员,课文里有句子:“一路上又驮伤病员”。

生:老师,“又驮粮食和器材”,说明殿后的部队还要抬着器材往前走。

生:重机枪和大炮,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是不能扔掉的!

生:我觉得“殿后”是把困难留给自己,第一节就讲前面的部队还能挖野菜吃,后面的部队连野菜也找不到……

生:我看过长征方面的书,前面的部队可以买到粮食,后面的部队拿着银元根本买不到粮食,因为长征经过的地方地广人稀、土地贫瘠……

生:老师,不能说《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不准,因为后面的例子已经讲明三连掩护大部队转移的,刚才同学们讲的是如何掩护转移……

师:同学们刚才讲得都不错,下面我们动动笔把“殿后”解释清楚,由老师将大家的成果投寄给商务印书馆,要求他们对《现代汉语词典》做些修改。

集体智慧的结晶:【殿后】撤退时安排走在部队的最后,目的是阻截追兵、收容伤病员、收拾辎重,为大部队转移赢得时间。

上一篇:六年级语文教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中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