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科学与技术范文

时间:2023-03-05 15:32:33

智能科学与技术

智能科学与技术范文第1篇

《智能科学与技术学报》创刊于2019年,是一本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人民邮电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北京信通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出版、中国自动化学会指导的高端学术期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以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为目标,聚焦智能科学与技术领域,秉承“专家办刊”的重要原则,坚持“推进跨界融合,注重协同创新,强化产学研用,搭建开放、创新并具国际化示范引领效应的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学术交流平台,进而助力构建智能科学与技术及其产业应用的健康生态场”的办刊宗旨,主要包括“综述”“学术论文”“专题”“评述”等栏目,将主要刊载面向智能科学与技术领域有突破的基础理论研究、创新性关键技术应用、热点问题探讨、重大成果进展等,刊载重点领域包括:人工智能,智能控制,混合智能,平行智能,生物智能,军事智能的前沿理论与方法、技术与趋势、应用系统。

《智能科学与技术学报》被CSCD核心库、Scopus、EBSCO、DOAJ 数据库,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收录。《智能科学与技术学报》将努力发展成国内外智能科学与技术领域顶级的学术交流平台,为业界提供一批内容新、质量优、信息含量大、应用价值高的优秀文章,为实现《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的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战略目标,促进我国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快速发展贡献力量。

智能科学与技术范文第2篇

关键词:智慧;智能;人类智能;人工智能

0引言

不久前刚结束的围棋人机大战,使人工智能受到人们空前广泛的关注。它一方面表明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极为迅速,同时也激起了社会对智能科学技术及其人才培养十分强烈的期待。人们对“中国大脑”计划的热议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中国制造2025”计划正在快速推进,我国自主研制的智能服务机器人正在走向服务领域的许多行业,国内许多企业自发兴起的“机器换人”浪潮正高歌猛进。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互联网+”虽然被人们解释为互联网向各领域的强势渗透,但是更多的有识之士却把“+”理解为“升级”,即“计算机互联网络”向“人工智能互联网络”的升级,而这正好与“中国大脑”计划相呼应!

为了适应这种发展的需要,努力办好“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北京邮电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曾经对设置了本专业的全国各主要高校做了一次普遍性的专业调查,结果发现,各校对于“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理解差异非常巨大。最狭义的理解,是把本专业看做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一个分支”;最广义的理解,是把它看做是“从理工到人文和社会几乎无所不包的综合学科”。

从科学研究和长远发展的观点来看,这样发散的理解会有利于人们解放思想,激励创新,把本学科的研究做深做透做到位。不过,从当前的本学科教育教学来说,这样分散的理解可能使“智能科学与技术”学科的人才培养工作迷失方向。

1基本模型

为了准确理解“智能科学与技术”学科,首先需要建立“智能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本模型,这样才能从学科整体上厘清它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规制过于宽泛和过于狭窄的偏差。图1就是为此而设计的基本模型。

在图1中,底部的椭圆代表外部环境的客体事物,也就是需要研究的“问题”;其上的整个部分代表主体及其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主体接受来自客体所产生的“本体论信息”,经过主体思考之后产生与客体交互的“智能行为”反作用于客体,解决问题。就在这个主客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主体充分展现了自己的智慧能力。其中的主体可以是人类个体,也可以是人类群体。因此,这是研究“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基本模型。

不断提升自己生存与发展的水平,这既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目标,也是人类永不枯竭的动力。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人类就要运用自己的智慧和知识不断去发现应当解决而且可能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努力去解决所发现的问题,不断前进。

人类的这种智慧能力包含两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部分:其一是根据人类所追求的目标和现有的知识去发现问题、定义问题和预设问题求解目标的能力,这是人类在长期实践过程中积累起来的一种内隐性的智慧能力,所以称为隐性智慧;其二是在隐性智慧所确定的工作框架内,在求解目标的引导下,运用相关信息和知识去生成解决问题的策略,成功解决问题实现求解目标的能力,这是一种外显性和操作性的智慧能力,所以称为显性智慧。

在图1的模型中,隐性智慧具体表现为“主体所定义的问题、主体的知识库里已经拥有的知识、主体为求解问题所预设的求解目标(也存在知识库内)”,这三者就构成了主体为求解问题所设置的初始工作框架。显性智慧则具体表现为图1中的“感知、认知、基础意识、情感生成、理智生成、综合决策、策略执行、效果检验以及反馈学习优化”所代表的问题求解过程。

由于隐性智慧是人类内隐性的智慧,需要明确的目标、足够的知识、很强的直觉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甚至需要灵感和顿悟能力,才能创造性地发现值得解决的问题,所以,隐性智慧难以用人造机器去模拟。然而,由于显性智慧具有外显性和操作性特征,主要具备获取信息、生成知识、生成和执行策略的能力,因此,显性智慧有可能被人造机器所模拟。在约定俗成的学术语汇中,“智慧”比较抽象,带有形而上的色彩;而“智能”则比较具体,带有形而下的特点。于是,人类的显性智慧也常常被称为“人类智能”。

鉴于人类显性智慧与隐性智慧之间存在不可分割的深刻内在联系,人们就把研究和探索“人类隐性智慧和显性智慧奥秘”的科学技术称为“智能科学技术”,而把其中着重研究和模拟“人类显性智慧(人类智能)能力”的科学技术称为“人工智能”科学技术,或者就简称为“人工智能”。换言之,人工智能是“智能科学与技术”的一部分。

图1的基本模型及其相关解释启示我们:“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内涵既具有极强的基础性,涉及与物质资源同样基础的信息资源;又具有极强的深刻性,涉及人类创造性智慧的深邃奥秘;还具有极强的应用性,涉及极其广泛的应用领域。

因此,为了研究与学习“智能科学与技术”,人们应当具备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自然科学和应用技术科学的知识与能力,应当自觉遵循“文理交互,理工融通”的交叉科学理念。虽然我国高校仍有文科、理科、工科之分,但是,为了培养有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还是要在发挥各校特色的同时努力贯彻“文理交互,理工融通”的方针。这是智能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鲜明特点,需要引起教学与研究人员的高度关注。

2基本方法

概念是学科的基石。从图1的基本模型可以看出,“智能科学与技术”包含了许多重要的新概念。除了上面已经讨论过的隐性智慧和显性智慧的基础概念之外,还有信息(包括本体论信息和认识论信息,特别是其中的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知识(包括本能性知识、经验性知识、规范性知识、常识性知识、知识的内部生态系统和外部生态系统)、基础意识、情感、理智、智能策略、智能行为等一系列基本概念。

考虑到本文篇幅的限制,同时也考虑到读者可以很容易从现有文献中详细了解到这些概念,因此,这里只予以列举,而不准备展开具体的讨论。有需要的读者可以参阅相关文献。

这里需要特别关注的,是研究和学习“智能科学与技术”所需要确立的新的科学观和方法论问题。只有掌握了这些新的科学观和方法论,才能准确地理解“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内容和基本规律。

有比较才能有鉴别,事物总是相比较而存在。了解“智能科学与技术”所需要的科学观和方法论的便捷方法之一,就是把它们同读者已经熟悉的“物质科学与技术”的科学观和方法论进行对比。众所周知,智能系统是一类开放的复杂信息系统,因此,这里的比较对象也要选择相对比较复杂的物质系统。表1就是这种比较的一些结果。

由表1可知,“物质科学技术”所采用的科学观包括(1)物质观:认为研究的对象是物质的;(2)结构观:认为研究的关注点应当是物质的结构;(3)孤立观:认为所研究的物质对象是与其它对象没有关联的;(4)静止观:认为所研究的物质对象是静止的,至少在研究期内是静止的。

基于这样的科学观,在处理比较复杂的物质对象的时候,物质科学技术所采用的方法论就是“分解一分析”,更具体地说就是“分而治之,各个击破,直接还原”。也就是人们所熟悉的“还原论”。

和“物质科学与技术”的情形不同,“智能科学与技术”的科学观包括(1)信息观:认为所研究的对象是信息;(2)系统观:认为研究的关注点应当是系统化的信息,即必须同时关注信息的形式、内容和价值;(3)生态观:认为信息不是孤立的或静止的,而是生长发展的;(4)机制观:认为信息的生长发展必然存在一定的机制。

基于这样的科学观,“智能科学与技术”所采用的方法论就是“转换―创生”。更具体一些说,就是“智能科学与技术”基本模型(图1)所展示的“信息转换与智能创生定律”。其中,“信息转换”是手段,“智能创生”是目的。

十分清楚,“物质科学与技术”的“分而治之”方法论体现了它的“物质观、结构观、孤立观和静止观”;“智能科学与技术”的“转换创生”方法论体现了它的“信息观、系统观、生态观和机制观”。

这个对比告诉我们,由于研究对象不同,导致学科的性质也不相同,我们不能把自己所熟悉的“物质科学与技术”的科学观和方法论统统照搬到“智能科学与技术”学科领域。虽然在研究局部细节问题的时候,这两种科学观和方法论的差异表现的不是很明显,但是在研究系统全局问题的时候,这种差别就会变得十分显著。这也是值得“智能科学与技术”的研究者和学习者特别关注的特点。

事实上,“人工智能”的研究就经历了一场方法论的变革。按照“分解―分析”的方法论思想,人工智能被分解为结构模拟(人工神经网络)、功能模拟(物理符号系统)和行为模拟(感知动作系统)三大学派,结果长期不能互相融通。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一些研究人员提出“新的集成”和“现代方方法”试图找到三者融通的具体方法,但是都没有取得成功。2007年,本文作者按照“转换―创生”方法论思想提出了机制模拟的智能生成方法,结果发现:结构模拟(人工神经网络)、功能模拟(物理符号系统)和行为模拟(感知动作系统)分别是机制模拟的A、B、C型,从而实现了人工智能模拟方法的统一,见表2。

由此可见,以往人们把人工神经网络课程、物理符号系统课程(即普遍流行的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课程)、感知动作系统课程(即智能机器人或智能体课程)分开讲授或者只讲授其中一门或两门课程的做法是不合理的。

同时,我们一直把图1的模型称为“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基本模型”。不过,如果注意到“智能科学与技术”的科学观一信息观,系统观,生态观和机制观,那么,我们也可以把图1称为“生态意义上的信息科学与技术基本模型”。这是因为,虽然在经典意义上的信息科学与技术基本模型只能覆盖到图1模型中的信息层次,但在生态学意义上,知识和智能都是信息的生态学产物,因此生态学意义上的信息科学与技术基本模型就覆盖了图1模型的全体。在生态学的意义上,“智能科学与技术”基本模型与“信息科学与技术”基本模型就合二为一:自顶向下观察,图1就是“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基本模型;自底向上观察,图1就是“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模型。于是有:

智能科学与技术=生态学意义的信息科学与技术

如果把“智能科学与技术”模型中的“由信息转换为知识”和“由信息、知识和目标转换为智能”这两个核心部分命名为“核心智能科学与技术”,把非生态学意义上的信息科学与技术命名为“常规信息科学与技术”,那么,也可以有:

智能科学与技术=核心智能科学与技术+常规信息科学与技术

在我国教育部的学科目录中,“智能科学与技术”其实就是“核心智能科学与技术”,目录中的“信息科学与技术”其实就是“常规(非生态学意义的)信息科学与技术”,后者又被划分成“通信”、“计算”、“自动化”、“物联网”、“信息安全”这样一些更加狭窄而且相互交叠的二级学科,显然有待进一步合理化。

3基本课程

北京邮电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最近实施的全国高校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计划调查表明,我国多数学校的教学计划确实体现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一个分支学科”的特点,很少学校的教学计划能够表现“文理相交,理工融通”的交叉科学精神。这就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如果真的把“智能科学与技术学科”办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一个分支学科,那么,这样的“智能科学与技术学科”还有存在的理由吗?

由以上分析的“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基本模型和基本方法可以知道,为了学习、理解和掌握“智能科学与技术”学科,人们的知识结构必须包含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基础科学、应用技术的基础知识与综合能力。

为此,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和清华大学出版社计算机分社共同组建的“全国高校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系列教材规划与编审委员会”(以下简称编委会)提出了如下的本学科核心课程和相应的核心教材。

(1)一年级第一学期的课程智能科学与技术导论是一个引导型课程,旨在以准确而通俗的概念、全面而浅近的思路、亲切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引导刚刚踏入校门的新生了解:什么是“智能科学与技术”?为什么要学习“智能科学与技术”?怎样才能学好“智能科学与技术”?

(2)二年级第一学期的课程脑与认知科学基础是本学科特需的自然科学基础(脑科学)和社会科学基础(认知科学),旨在为学生提供关于人类智能的脑科学基础知识和人类认知能力的科学知识,特别是关于“脑结构如何产生认知能力(物质如何生成精神)”的科学机理。

(3)二年级第二学期的课程不确定性数学引论是本学科特需的数学基础知识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关于“智能科学与技术”领域必然涉及到的各种不确定性(包括随机不确定性、模糊不确定性、粗糙不确定性以及非线性引起的混沌不确定性)的描述与处理知识,特别要阐明这些不确定性的根源、相互关系、描述和处理方法。

(4)三年级第一学期的课程机器智能是本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旨在用“智能科学与技术”的方法论阐述人类智能的各种模拟方法(包括结构模拟、功能模拟、行为模拟和机制模拟),以及这些不同模拟方法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统一的途径,为学生学习机器(人造系统)智能奠定理论和方法的基础。

(5)四年级第一学期的课程《科技史与方法论》,由于智能科学技术本身富有科学观和方法论的特色,因此这是一门具有本学科特色的总结性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关于科学技术发展史(特别是智能科学技术发展史)所展现的科学观和方法论知识,使学生能够从“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学科知识基础上站立起来,具有纵观和把握智能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的能力,使学生的学术眼界能够“形成于课堂,而又远远超越课堂”。

编委会认为,这些核心课程的综合(加上各个学校的人文社会科学通识课程和各有特色的专业课程),将为学习者提供必要的“文理相交,理工融通”的交叉学科思维素质和能力。无论是理科型学校还是工科型学校,都要在保证上述核心课程优质教学的基础上努力发挥自己的特色,而不应当削弱这些核心课程的教学质量。

5结语

“智能科学与技术”是一门新学科,又是一门具有信息与智能时代标志性意义的学科。正确认识和定位这一学科的性质和作用,深入理解和领会这门学科的科学观和方法论思想,系统掌握这门学科的核心课程体系的知识与能力,才能培养出优秀的“智能科学与技术”学科后备人才。

智能科学与技术范文第3篇

关键词: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引导;人才培养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简称智能专业)是教育部于2004年新增的目录外试点专业,国内现有17所院校开设了该专业(2010年统计数据)。我校依托学科优势与教学资源,2006年获教育部批准开办工学门类中电子信息类的智能专业,并于2007年正式招生。2009年招生数为3个班(90人)。

几年来,围绕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创新技术人才的培养定位,努力进行了以“课程体系为基础,实验室建设为重点,科学研究为龙头,师资条件为保证”的可健康发展的有特色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1-2]。为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实施了实验室全面开放,探索并进行了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创新实践体系构建工作[3]。在这些工作开展过程中,我们特别注意到同学们个人主观能动性问题,着手进行专业引导教育4年不断线,并试行了学生专业导师制的探索。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大一”阶段将为学生在以后几年的学习、生活、工作上取得成功奠定良好基础。因此,我们特别重视学生在“大一”阶段的成长。本文主要介绍我们在新生专业引导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1专业引导教育的必要性

“引”指带领向某个目标行动。“导”指传导、引导,另还有教育、启发的含义。专业引导是对本专业学生行将学习的专业进行铺垫式引导、概览介绍,在使之充分了解的基础上,产生兴趣,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大一”阶段是大学生活的第一页,“大一怎么过”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后三年的学习、生活状态,影响到受教育的效果,影响到成长与成才,也影响到高等教育最终目标的实现[4]。为此,我们不仅加强了新生的入学教育,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顺利完成从中学环境到大学环境的过渡;同时也特别重视新生阶段的日常专业引导教育,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1.1帮助学生了解专业概况

调查显示,绝大部分新生对自己的专业并不了解或者了解不够全面,通过专业引导,可让新生知道自己所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专业培养目标、就业方向和就业现状以及学好本专业的方法与技巧等,可减少学生专业学习的盲目性,培养其专业意识,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和学习观,为学好本专业打下良好基础。

1.2帮助学生培养专业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调查显示,高考填报的志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兴趣,但更多的却是“从众”的结果。学生在中学期间学习压力过大、心理成熟度不高,对于自己的兴趣与志向既无时间去思考,也无能力去把握。通过专业引导,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热情,培养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

1.3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与制订学习计划

就业市场的导向与认识的局限性使一部分学生对自身的专业前途缺乏信心,另一方面也确有一部分学生因高招录取与现实热爱的矛盾,从而产生专业厌学情绪。目前相当多的高校在大二、大三阶段给学生提供了二次选择专业的机会。即使同学从小立志从事本专业,但从事专业也有专业方向之分。通过专业引导,可让新生尽早了解专业发展最新动态及成果,树立榜样,有的放矢,制定学习计划并尽早进行职业规划工作。

1.4新专业的特殊性

新生面临许多新问题,最重要的一项就是“专业”问题:专业究竟怎样?前景如何?如何学好?特别是对于“智能科学与技术”这门尚具一定特殊性、刚刚起步的新专业更显重要。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一门综合交叉性学科,旨在培养具有脑与认知科学、智能科学、信息科学、现代科学方法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计算机、智能系统、信息网络、信息处理的基本技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素质、能力、知识协调统一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应用需求,但社会普遍缺乏了解。因此,通过专业引导教育使新生逐步了解其所学新专业概括及其特殊性很有必要。

2专业引导教育的指导思想

开展新生专业引导教育过程中,注意强调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通过介绍智能科学技术的基本概念、知识体系以及学校的学术特色,努力使学生对“智能科学技术”由完全陌生的状态逐步建立一个初步、宏观的科学认识[5]。

2) 通过剖析智能科学技术与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明了智能科学技术、信息科学技术、控制科学技术和计算机科学技术具有各自独立的研究领域,同时又互相交叉、互相促进。

3) 通过阐明智能科学技术专业培养目标与培养计划,解析专业课程结构框架,使学生了解专业方向、各门课程(特别是大一阶段的C语言程序设计等课程)的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引学生采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来开展本专业的课程学习,从而有利于本人及早进行职业规划与制订学习计划的工作。

4) 通过同学们普遍感兴趣的问题入手,例如机器人足球、人形机器人舞蹈等,因势利导,将同学们课外兴趣从网络游戏吸引到开放实验室参与学科竞赛与开放项目上来。

3专业引导教育的具体措施

基于上述分析,开展了相对集中的入学教育,经常性的贯穿整个“大一”阶段的课程教学与课外创新实践活动的引导教育。为让学生能够及早进行创新实践活动,特别在第一学期安排了独立实践环节“智能科学技术导论――专业认识与实践”[1,3]。

3.1入学教育

按照学校的总体安排,我们在新生入学教育第1周及时进行全面的入学教育。其主要内容涉及到校情与校风、学风与学籍、培养计划与专业学习、学习与生活、安全与卫生等诸多个方面。而专业引导教育是入学教育的重要方面,我们采取的具体举措包括参观实验室、专题讲座、师生座谈、学长交流等多种形式。

3.2专业引导课

目前,我们开设本课程是以专题讲座与学生参观体验校内实验室、校外实践基地多种形式,贯穿整个第1学期来开展。其目的是针对学生的实际需要,系统、科学地解答学生各种各样的专业问题,为本专业的新生提供适时和恰当的“专业引导”,使他们尽快明确方向,融入环境,积极主动地学习。专题讲座由全系教师参与,根据各自专业特长完成。

诸多讲座专题中,同学们普遍对机器人足球、人形机器人等比较感兴趣。针对此,教师也因势利导,强调专业课程,特别是强调大一阶段的C语言程序设计、高等数学、电路分析等课程的重要地位与学习方法,力争使新生别在高考后松懈,别在“大一”阶段掉队,鞭策他们赢在起跑线上。

3.3创新实践活动

目前高校中专业课课内学时本来普遍紧张,本专业更是如此。其前沿性课程较多,理论性较强,受学制限制,不得已对计算机软硬件、控制系统基础等课程学时加以一定压缩。课时如此紧张怎么办?为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我们决定课外开放智能系实验室,建立课外科技创新实践体系,开展多种形式的创新实践活动来强化同学的“软硬件能力”,从而加强智能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例如,我们在实践中以同学们普遍感兴趣的机器人这个创新实践平台,提出了一个基于机器人制作、分层次的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方案[3]。针对大一阶段的具体情况,我们主要从培养兴趣、打牢基础的角度考虑,让同学们了解并进入到实验室,同时也举办一系列适宜大一学生参与的相关学科竞赛。

3.3.1实验室开放项目

大一的同学进入开放的实验室,可进行一些简易机器人的设计制作,也可参与到大二、大三学长为主体的实验室开放课题研究小组、学科竞赛小组中,做一些辅工作。我们给大一阶段设定的目标是锻炼简单机械设计与加工、基本电子电路设计、基本程序设计能力。同学们在大一阶段就因此接触到 “大学生电子竞赛”、“智能汽车竞赛”、“机器人大赛”这一系列学科竞赛。虽然他们只能做一些辅工作,但这些辅工作无疑是非常有益的。既使他们培养了兴趣,树立了目标,同时也建立了实验室开放工作的学生团队。实践中,我们又把学科竞赛的培训工作与实验室开放项目进行有机的结合,使之成为由浅入深、成系统多层次的系列活动。

3.3.2智能系统平台构建方案竞赛

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智能系统平台构建方案设计比赛不要求做出具体产品,而重点在于方案设计与展示。我们开展这一比赛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完善学科竞赛的层次性,激发学习兴趣并引导新生的专业学习与创新实践方向。2009年11月我们搞了该学科竞赛,它作为后续相关竞赛的引导与补充,取得不错的效果。实践表明,智能系统平台构建方案设计比赛引起同学们极大关注。同学们大胆想象,深入调研,广泛查阅资料,精心进行方案设计并制作了演示文稿。教师与研究生组成的评委进行现场提问与点评,引导同学应该如何通过学习来实现这个方案。这既强化了他们对本专业的认识,又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创新实践的兴趣。

3.3.3机器人舞蹈竞赛

机器人舞蹈竞赛是全校性机器人大赛中的一个比赛项目。该项目主要考验机器人动作的复杂性与艺术性以及每种情感动作与音乐伴奏的配合能力。参赛者需要自由设计机器人并配合一定音乐,根据舞蹈创意和音乐的协调进行程序设计完成舞步编排和整体的舞蹈表演。由于趣味性较强,同学表现出强烈的兴趣,这有力促进了同学们对程序设计的学习。

3.3.4C语言程序设计竞赛

C语言程序设计是本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但由于受到学时、学分的限制,课内学时相对不足,要达到新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值得认真研究与探讨的课题。课内的教学改革是必需的,细节不在这里讨论。我们在专业引导教育特别注意到了大一新生的C语言程序设计的学习问题,它是智能科学技术导论课程中一个重要专题,此外我们还想到了通过课外竞赛来促进该课程的学习。我们不仅利用机器人舞蹈比赛这个平台,我们还组织、培训同学参加学校程序设计大赛来促进程序设计的学习。对于其中高水平的学生则进一步鼓励引导其参加ACM程序设计活动。

3.4发挥专业教师作用

由专业教师担任学生班主任工作,是我校自动化学院的成功经验。学生辅导员重在指导学生的思想与生活,班主任则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成才教育、学生选课指导等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对此,学生反映普遍良好。在新生的专业引导教育,特别是课外创新实践活动的引导中,班主任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智能系还试行了“专业导师制”以便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促进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专业导师制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推动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专业教师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导学”关系。通过双向选择,智能系教师每人担任一定数量学生的专业导师,并以此为契机形成高年级-低年级“梯队”。同学们组建“兴趣小组”,以实验室为平台,有的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有的自主申请“学生课外科技基金项目”,当然学生参加更多的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是“实验室开放项目”。

3.5发挥优秀学长作用

在专业引导教育过程中,我们还充分发挥研究生、高年级优秀学长的作用。定期开展学长交流系列活动,讲座内容包括本科课程学习、专业学习方法、实验室开放项目、学科竞赛等等。在介绍专业知识的同时,学长向本科新生传授自己的学习经验,引导他们的专业学习与创新实践。

4结语

为建设好智能科学与技术新专业,采用专业教师担任班主任、开设相关导引课程以及开放实验室等多种措施并把科技创新与学科竞赛辅导培养工作提前到“大一阶段”,在新生专业引导教育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与实践。实践中新生专业引导教育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同学们普遍表现了强烈的兴趣:不再沉溺于以前所钟爱的网络游戏,进入课外开放实验室进行创新实践活动,加入到学生科技竞赛的团队。在2010年6月举办的“三星杯”国际仿人机器人比赛、2010年7月举办的全国机器人大赛中,不少智能专业09级新生获得了相关奖项。

笔者认为,着力针对新生进行专业引导教育是必要的,应该充分重视这项工作。通过相对集中的入学教育与贯穿于整个“大一”阶段的经常性课内、课外专业引导教育,加强了学生对专业的认识,有助于他们及早进行个人职业规划与大学四年的学习计划的制订。其中,及早的创新实践活动,特别有利于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激发,有利于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李擎,陈雯柏,李邓化,等.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的实践[J]. 计算机教育, 2009(11):34-37.

[2] 李擎,苏中,李邓化.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的规划与思考[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增刊1):21-25.

[3] 陈雯柏,李擎,彭书华,等.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创新实践体系构建的探索[J]. 计算机教育,2010(15):114-118.

[4] 杨菁,邵建防.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研究[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130-131.

[5] 周延泉,张博.“智能科学技术导论”课程教学模式新思考[J]. 计算机教育, 2009(11):78-80.

Exploration on Professional Guide Education in Intellige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pecialty

CHEN Wenbai, WU Xibao, LI Qing, LI Denghua, SU Zhong

(School of Automation, Beijing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Beijing 100192, China)

Abstract: To build new intellige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pecialty,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professional guidance for freshman are explored. The necessity of freshman professional guidance is analyzed, and the particular guidance principle is proposed.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detailed method of freshman professional guidance. And the implement experience of various extra-curricular innovative practice activities for freshman is discussed in detail. Practice proves that the enrollment education which carried out in centralization relatively and the regular curricular & extra-curricular professional guided education throughout the “freshman” phase galvanize students’ interest, cultivate students’ ability of innovation practice,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alents training.

智能科学与技术范文第4篇

关键词:智能科学与技术;科学研究;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智能科学与技术学科以计算机科学为基础,结合了认知科学、信息学、控制科学、生命科学、语言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将成为21世纪信息科学研究的制高点和信息产业价值的主要提升点。

在国外,许多著名高校都设立了“人工智能”专业并授予智能科学专业学位:世界多数知名的理工类院校都设立有人工智能研究所或实验室,进行智能科学专业的研究生培养及科研工作。在国内,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起步则较晚:2003年12月5日,教育部正式批准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设立“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这标志着我国“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诞生。

厦门大学在智能科学与技术领域已经有多年的研究积累和师资储备。2006年12月,教育部正式批准厦门大学设立“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2007年6月6日,厦门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系经学校批准成立,并于2007年9月迎来了第一届本科生。本文将简要介绍近几年来厦门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建设情况。

2 厦门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进展

厦门大学在智能科学与技术领域的研究已开展了多年。早在1988年,学校就成立了校级科研机构――“厦门大学人工智能与计算机研究所”,目前,经厦门大学批准,正式更名为“厦门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它是一个以实用智能技术研究为主、集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于一体的研究机构,是厦门大学组建智能科学与技术系的主要基础。

厦门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系面向国际学科发展趋势和国家发展的重大需求,利用人工智能研究的方法和手段,不断开辟新的研究领域,逐渐确立了语言信息处理、认知计算、智能信息检索、中医信息处理、视频图像处理、智能机器人等主要研究方向。在语言信息处理方面,现设手写汉字识别、自然语言理解、机器翻译、语料库技术等研究领域;在认知计算方面,现设觉知计算、脑机接口、机器感觉、隐喻逻辑等研究领域;在智能信息检索方面,现设文本信息过滤、信息检索、信息提取、智能数据挖掘、Web挖掘等研究领域;在中医信息处理方面,现主要研究开发多媒体中草药智能查询系统、基于舌象中医智能体检系统;在视频图像处理方面,现设图像数据库、生物特征识别、遥感图像、地理信息系统等研究领域。2008年,系里引进了被称为“人工大脑之父”的著名学者Hugo de Garis教授,并以他为首组建了人工大脑研究室,该研究室的目标是,经过三年左右的时间,建设中国首个人工大脑。

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我们在上述研究领域均取得了一批有影响的重要研究成果,在我国学术界具有一定的学术地位,获得数十项国家和省部级项目经费的支持。目前在研的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863项目2项、国家863子项目2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2项。在汉字识别、词语切分标注、语法分析、词义消歧、指代消解、语言神经基础、汉语理解策略、网上信息的选择翻译、统计机器翻译、语音识别与合成、计算机音乐、计琴学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有特色的研究,形成了具体的算法,并且还提出了一种系统性的协动计算理论,出版专著5部,数百篇,其中近三年被EI、SCI等检索的论文达200余篇。

在基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智能科学与技术系还十分注重产学研结合,先后与北京德威特电力系统自动化有限公司和深圳名人电脑等公司进行合作研发,广泛开展应用系统的研制开发,主要包括:手写汉字机器识别系统、汉语分词和词性标注系统、机器翻译系统以及网上汉语文本分类和信息过滤系统。其中,手写汉字机器识别系统获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机器辅助汉英互翻系统获福建省科技厅科技进步三等奖;汉语分词和词性标注系统获得2003年863中文信息处理评测第二名:机器翻译系统(包括XMMT汉英机器翻译系统、Matrix英汉机器翻译系统、Light英汉机器翻译系统和Neon英汉双向机器翻译系统)在863智能接口评测中多次名列前茅,形成多项产品,技术授权国内多家单位使用。

在科研平台建设方面,智能科学与技术系发挥厦门大学多学科交叉的优势,联合人文学院、外文学院和海外教育学院华文系的学术力量,于2003年成立了“厦门大学语言技术中心”,其中,汉外多语言机器翻译为主攻方向之一。2006年获批了“智能信息技术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目前,以人工大脑相关内容为研究核心的“福建省仿脑智能系统重点实验室”也已获批。

3 厦门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情况

厦门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系现有一个本科专业(智能科学与技术),三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予专业(人工智能基础、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一个“计算机技术”工程硕士培养方向(智能工程及网络安全方向),一个博士学位授予专业(人工智能基础)。现有在校本科生近90人,硕士研究生80多人,博士研究生25人,博士后2人。本系教职工近30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5人,80%具有博士学位或者博士在读,40岁以下的年轻教师占2/3。

3.1 本科生专业建设

在本科生培养方面,厦门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系的目标是要求学生能够有效和系统地掌握本学科的理论基础,比较深入地理解智能科学与技术理论;培养具有一定的分析、综合和创新能力,能够承当智能信息系统设计、开发和智能科学与技术学科教学任务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科学技术工作者:毕业生适宜到科研机构、学校、技术或行政管理部门、公司、厂矿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科技研究、应用开发、信息管理和教学工作,也可以进一步攻读该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遵循“宽口径、厚基础、抓关键、重实践”四项基本原则,制定了较合理的教学计划,在本科一、二年级安排公共基本课程、校通识教育课程、院系通修课程;从二年级下学期开始结束院系通修课程,转而推出部分学科通修课程,向专业化过渡,三年级开始加入方向性选修课程。其中,公共基本课程621学时、33学分;校通识教育课程262学、15学分;学科通修课程1544学时、90学分;方向性课程120学时、分;学科跨方向性课程108学时、6学分。这样的安排能真正使学生在获得扎实而宽厚的理论基础、合理的知识结构的同时,培养较强的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为了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我们在办学过程中十分重视和强调实践环节的训练并倡导理论与实际 相结合,已经规划建设一个特色实验室――“仿脑认知与智能机器人”实验室,可支撑仿脑认知与智能机器人两个方向相关课程的教学实验,总经费预算100万元。依托该实验室,结合相关课程,高年级本科生可以进行“心理物理测试实验”、“眼动测试实验”、“面部表情与脑电对照实验”、“行为学与智能关系测试实验”、“机器人避障行走路径规划”、“机器人目标识别与跟踪”、“机器人声控实验”、“机器人智能语言翻译”、“机器人足球比赛”等众多特色实验。

3.2 研究生专业建设

厦门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系的研究生培养以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以加强基础课、专业课,实验实践教学、论文创新写作、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重点,包含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两个培养层次。其中,硕士研究生层次又分为学术型研究生和工程硕士两种类型,分别进行培养。

在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面,我们的目标是培养适应智能科学与计算机科学的发展,适应国家社会发展与进步事业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地掌握本学科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的,具有创新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高级专门人才和能适应未来从事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研究和工程应用研究之人才。毕业生适宜到科研部门、学校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适宜到计算机产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从事智能科学与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开发研究、应用与管理等工作;可以继续攻读智能科学与计算机科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博士学位。目前包含“人工智能基础”、“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三个专业。其中,“人工智能基础”专业包含如下培养方向:认知科学理论、认知逻辑学、计算语言学、智能计算方法、艺术认知与计算、脑高级功能成像等;“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包含如下培养方向:计算机视觉、机器翻译系统、智能中医诊断系统、机器音乐、模式识别、音频信息处理等:“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包含如下培养方向:人工智能应用技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智能信息检索技术、多媒体综合应用技术、图像与视频处理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

在工程硕士培养方面,目前智能系招收“计算机技术”工程硕士――B方向(智能工程及网络安全)的工程硕士研究生,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计算机学科专业知识和工程技术能力,掌握现代智能与网络科学前沿知识,在智能工程与网络安全方向具有一定研究深度和项目研发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包括:嵌入式智能家居、视频图像处理、网络视觉监控、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智能机器人、网络内容监管、黑客与网络攻防技术、网络信息安全、信息检索与信息过滤、自然语言处理、机器翻译、语音识别与合成、智能中医信息处理、人工大脑、虚拟现实技术等。

在博士研究生培养方面,设有“人工智能基础”博士学位授予专业,目标是培养基础扎实,具有创新意识,对某一领域有全面深入了解或对某一应用领域有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解决前人未能解决的科学问题或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的高级专业人才:其研究工作对科学技术或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明显贡献,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和应用提供新的基础或新技术、新方法。培养方向包括:人工智能以及应用技术、艺术认知与计算、数据挖掘技术、认知神经科学、软计算方法及其应用、智能多媒体信息处理、脑功能成像技术等。

4 总结与展望

本文介绍了厦门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系在学科发展、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基本建设情况。我们希望这些初步的工作总结能对目前正积极筹办本专业的兄弟院校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智能科学与技术范文第5篇

关键词:智能科学与技术;实践环节;改革与建设

我校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于2007年申请设立,2008年开始招生。经过两年的实践和探索,我们认为当初的培养方案还有不完善的地方,特别是实验环节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本文主要结合我校在专业实验环节实践与建设过程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谈一些改进和设想。

1实践环节改进与加强的必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总理在十一届三次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实践环节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实践环节包含各类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和各类实习(含毕业设计)等。课程实验是基础,它不仅涵盖了理论课的内容,而且比理论课更为复杂。学生通过实验既能活跃思维,又能加深对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巩固和提高,并最终具备对客观世界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设计和各类

实习一般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综合运用一门或多门知识进行动手学习、实践和创新并接触社会实际的过程。就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而言,课程设计和各类实习比单纯的课程实验还要重要。

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从2004年设立至今,全国只有17所大学开办该本科专业,目前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还没有完全建立,培养方案的理论体系和实验体系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完善[1-2]。因此,作为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的本科专业,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加强,对其就业率提高很重要,而就业率的高低关系到专业的生存与发展。多年来,我校参加过电子设计大赛训练和获奖学生的就业率一般都为100%。即使在去年全国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的情况下,我校一次就业率仍达到92.57%,连续多年就业率稳居90%以上,获省级“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实践证明,对一般工科院校的本科生而言,只要我们抓好各类实验、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积极改革,并扎实让学生参与各类基地的实践与创新活动,使其实际动手能力与应用能力加强或提高,学生的一次就业率就完全还会有进一步上升的空间。

基金项目:广西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专项教改项目(JGS201005)。

作者简介:陈以(1963-),男,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控制、计算机应用技术;王改云(1964-),女,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智能控制、非线性控制;杨青(1976-),女,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自动控制。

2专业实践环节设置及存在的问题

根据近来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制定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作为一级学科,智能理论与方法、知识处理技术、智能系统与应用为一级学科下设的3个二级学科的思路,我们已初步进行了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平台建设[3]。该实验平台建设主要含实验体系建设和实验管理平台建设两大块,目标和思路是将基础实验、设计性与综合性实验与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相结合,理论课程的实验教学与智能科学技术相结合,增加学生创新性的实验与实践,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及实践与创新的基本技能。实验体系建设含层次化的实验教学体系建立和实验教学与生产实际、科研相结合的实践体系。实验层次安排主

要体现实验教学的层次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由学习到创新的科学过程,形成由“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课程设计创新实践”的实验层次设置方法与形式。实验管理平台建设主要是针对实验老师与学生建立一个集网络化、开放式于一体的实验教学与管理体系。学生通过实验管理平台以及在平台的设备和环境下,可以自主预约想做的实验,自主选择实验内容、实验时间,并通过网络与实验教师互动交流,既可完成某门课程的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也可基本完成多门课的交叉性实验或课程设计。

我们参考各兄弟院校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计划设置后,前阶段修订的专业培养计划总学时、学分及实践环节总学时、学分等情况统计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专业培养计划学时、学分情况统计表

课程类别 课内教育 课外

教育 总学分数

学时数 学分数 学分比例 8学分 198

理论教学 2204 137.75 72.5%

实践环节 836 52.25 27.5%

合计 3040 190 100%

表2专业培养计划实践环节总学时、学分情况统计表

课程类别 课内实践 课外实践 总学

分数

学时数 学分数 学分比例 8学分

(兴趣学分) 60.25

公共课程 72 4.5 9%

专业基础课程 308 19.25 37%

专业课程 152 9.5 18%

综合 304 19 36%

合计 836 52.25 100%

从表1可以看出,专业实践环节的学分占整个专业的学分比例是基本合理的。但从表2看,专业课程的实践环节学分只占整个专业实践环节的18%或只占整个专业学分的5%,是相对较低的。此外,据我们初步统计,专业基础课程的实验(含课程设计),其验证性实验内容相对过多,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内容比例相对较少,不足1/2;专业课程的实验(含课程设计),其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内容比例也只占一半。如我校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人工智能课程,现总学时为64课时,其中实践(验)课程时数为8课时。目前其实践(验)考核要求主要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LISP语言的基本知识与应用开发能力,以实现简单的专家系统和知识获取功能,验证性内容占半数,设计性或综合性内容实验略少。类似梵塔问题、模糊假言推理器等实验没有开设,这些实验的理论比较抽象、空洞,学生难以理解,效果并不理想。

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内容比例的偏低,是影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因为学生从中学到大学,多数只是完成一个学习阶段形式的转变,并未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大一到大三开始的专业基础课程实验和专业课程实验,是他们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实现自我实践和创新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大四的实践综合训练等就是他们创新提升的保证。

就我们的调查而言,一般的工科院校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环节的实践内容情况跟我校情况类似,一些偏理科方面的兄弟院校,其设计性、综合性的实验比例还会更少。

3改革设想

针对以上的问题分析,我们拟提出以下的改进与建设思路。

一是以“质量工程”标志性成果为龙头,深化教育改革和创新。从建校近50年发展至今,我校一直

重视“质量工程”的建设和学生实践环节及动手能力的培养。目前,我校已获得2个部级和6个省级实验教学建设示范中心或建设单位,3个部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部级和7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实施单位等。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国家和省级实验教学建设示范中心及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实施单位的示范和龙头作用,并以此为契机,实施实践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提升。

二是依托我校现有的各类等级中心基地构成的实践创新平台,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专业的实践环节和实验内容。经过长期的努力和积累,我校近期已完成构建自己的大学生公共创新平台体系,如图1所示。该平台呈现实践环节由低到高的金字塔结构,能为各阶段、各类或各等级的学生提供一个自我不断实践与创新的发展空间,也满足和保证了不同阶段的学生,随着低年级到高年级实验与实践进程的发展,提供需求的环境和施展的平台。为此,我校为加强学生课外实践,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同时也为满足学生实践的需要,特意增加了8个课外实践学分。这8个学分的增加,目前我校还在试行阶段。

图1大学生公共实践创新平台体系金字塔图

三是紧密结合我校电子信息类学科优势突出、创新实践教育特色鲜明的特点,进行新一轮实验项目、内容、性质等的改革和完善。众所周知,一个专业要办出有生命力,在既符合专业发展方向,又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还必须有自身的特色。我校作为以工为主,电子信息类学科优势突出,创新实践教育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大学,其特色在广西和华南地区具备较高的影响力,甚至在全国也有一定知名度。经过近50年的积累和沉淀,我校目前还有和全国青年联合颁发的“青年科技创新教育基地”,以及创新型的机器人中心、飞思卡尔智能车中心、电子设计训练基地等多个企业级或校级中心或基地。机器人中心、飞思卡尔智能车中心及电子设计训练基地等集中体现了“智能”方面的设计与技术,是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内涵最好的演绎。

在电子设计比赛等方面,我校每次都在广西区和全国有出色的表现,2001年还获得最高奖“索尼杯”等。我们要在继续发扬这一特色传统优势及继续做好各类基地建设的同时,审思当前实践环节(含实验项目、内容等)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根据实践教学的根本目的,加大设计性、综合性等实践

环节与实验内容的比例和要求,力求在专业的实践环节建设和专业的“智能科学”与“技术”方面有自己的特色。

四是做好实验环境和实验平台的建设和管理。这是实践环节发展、提高与创新的持续保证。这方面的内容就是要稳定实验教学队伍,不断地提高教师的实践知识与技能;加强实践环节过程的管理与监督,增强实践教师的责任感;及时更新和合理利用各类仪器设备,做大做强传统优势的各类示范中心、实践创新基地,坚持特色建设与创新。

4结语

一个新专业建设的好坏,除了接受领导专家部门的指导外,还应结合社会的需求与自身院校的背景和实际,依靠院校的特点、特色进行建设,这样的专业才能具有持续的生命力,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得到社会和公众的认可。

本文只是结合我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就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环节的改进进行了初步探讨,还有待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继续提高,同时也期待与兄弟院校共同分享。

参考文献:

[1] 王万森,钟义信,韩力群,等.我国智能科学技术教育的现状与思考[J].计算机教育,2009(11):10-14.

[2] 钟义信.设置“智能科学与技术”博士学位一级学科:必要性、可行性、紧迫性[J].计算机教育,2009(11):5-9.

[3] 陈以.谈“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平台建设[J].计算机教育,2009(15):174-176.

Reform and Development Advices for the Practical Content of Intellige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EN Yi, WANG Gai-yun, YANG Qing

(Electronic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School, 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Guilin 541004, China)

Abstract: Intellige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 emerging major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cademy, is now growing. 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is developing the corresponding major based on our own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proposed some ideas and thoughts to reform and improve the practical content of the major that are met during the major development.

智能科学与技术范文第6篇

关键词:智能制造;智能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机器人;实验平台建设

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贯穿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各个环节。具有信息深度自感知、智慧优化自决策、精准控制自执行等功能的先进制造过程、系统与模式的总称。是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在装备制造过程技术的深度融合与集成。加快推进智能制造,是我国在全球新一轮产业变革竞争背景下出台的《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广东省作为国内制造大省和全球重要制造基地,也对接印发了《广东省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5-2025年)》。针对广东省制造业的创新能力、产业结构、信息化水平的缺乏竞争力的问题,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智能制造核心技术攻关和关键零部件研发,推进制造过程智能化升级改造,实现“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转变。创新驱动,智能化升级改造需要国际领先水平人才的引进和高等院校实战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我院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就是面向广东智能产业的深度融合设置的。其专业实验平台的建设需要针对广东省高端装备、制造过程、工业产品智能化等领域的薄弱环节,以“机器智能”为方向,完善实验教学体系、整合实验教学资源,开设综合性、创新性的实验项目,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紧密联系企业,针对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协同创新。培养具有智能系统开发与设计、智能装备的应用与工程管理能力;能在智能装备、智能机器人、智能家居等领域从事智能系统的是开发与设计、应用于维护、运营与管理的“厚基础、强应用、能创新”的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

1专业实验平台建设思路

面向智能制造专业实验平台的建设,依据《广东省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5-2025年)》中发展智能装备与系统,工业产品、制造流程智能化升级改造的任务,从智能科学与技术知识体系中提取专业发展方向的课程,建立完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以“机器智能”为方向建设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实验室为核心,以项目、科技竞赛、紧密对接企业协同创新为手段,培养学生能够运用工程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设计工程实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查询检索资料文献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能够综合运用自然科学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手段设计系统和过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科技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在团队里具有工程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通过与企业的合作,掌握基本创新方法,并让学生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重点。立足华软学院电子系电子信息工程嵌入式专业、自动化专业、通信工程专业现有的平台优势,按照“整合、集成、共享、提升”的基本思路,完善支撑体系,优化验教学资源配置,建设一个能够与广东智能产业深度融合的阶梯形层次化实验平台。

2实验平台建设内容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实践平台的建设要依据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突出面向智能制造工程实践为特色,按照学生的成长需要,建立阶段化、层次化、模块化的实验教学体系。

2.1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建设

面向智能制造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定位是以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是在通识教育基础上的特色专业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首先还是以培养学生具有扎实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外语应用能力为基础,其次是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如数字系统与逻辑设计、数字信号处理基础、信号与系统、电路分析与电子电路;c语言程序设计与算法分析、数据结构、数据库与操作系统、微机原理与接口、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等。最后是专业方向类课程,也是专业的核心课程,如制造业基础软件中的嵌入式软件、工业控制系统软件,工业机器人中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和智能控制技术。主要有知识获取模式识别;数据通信与网络;嵌入式系统移植和驱动开发;嵌入式应用开发;人工智能与神经网络;智能控制技术;机器人学等课程。培养学生具备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智能系统方法、传感信息处理等技术,完成系统集成,并配合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如图1,完成电子工艺实习、技术基础课程、核心课程的课程设计和综合项目实验,并在工程应用中实施的能力。

2.2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依据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构建主要包括计算机基础、电路基础、信息与控制基础、嵌入式技术、机器智能系统五大模块开展不同学习阶段层次化的实验教学体系。主要包括基础类、专业实训类、综合创新类。

1)基础类实验注重开设与课堂教学中基本理论相结合的精品实验项目,并逐步提升基础实验课时的比例。从实践中启发引导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理论知识。除此之外,还要注重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的能力培养,如收集信息查找资料、制定工作计划步骤、从基础理论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以及独立学习新技术的方法和评估工作结果的方法。培养学生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能力。

2)专业实训类实验主要以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利用专业知识及方法独立解决行业领域内的任务和问题并能够评价结果的能力。如智能传感应用项目,人工智能技术实验项目,知识表示与推理项目,计算智能项目,专家系统,多智能体系统;机器人项目,如最小机电系统组成,如何完成对电机的控制;利用单轴或双轴控制平台实现基本搬运装配作业。

3)综合创新类实验注重培养学生从理解问题域开始,获取数据和知识、开发原型智能系统、开发完整智能系统、评估并修订智能系统、到整合和维护智能系统六个阶段构建智能系统。如开展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包括产品设计加工、智能生产调度、智能工艺规划、智能机器人、智能测量等;直角坐标机器人实现码垛搬运、多关节串联机器人、弧焊机器人实训等。

4)科技竞赛、与企业协同创新,通过观察记录待智能化升级的工厂生产过程,发现定义问题、提出假设、搜集证据检验假设、发表结果、建构理论等实验过程设计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基本创新的方法,团队协作管理能力、表达沟通能力等。如嵌入式设计大赛、机器人大赛等科技竞赛;以及针对自动化生产线的嵌入式工业控制系统设计;针对原材料制造企业的集散控制、制造绦屑成应用;针对装备制造企业的敏捷制造、虚拟制造应用;工业机器人在汽车、电子电气、机械加工、船舶制造、食品加工、纺织制造、轻工家电、医药制造等行业的应用。

2实验教学保障

智能科学与技术实验平台建设以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实验室建设为核心,结合目前学院嵌入式系统实验室、自动控制实验室、传感器技术实验室、通信原理实验室资源,仪器设备共享共建的原则,系统化筹备购置。人工智能机器人实验室主要针对智能系统设计开发和机器人应用,基于计算机系统的人工智能技术学习应用包括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制造应用和工业机器人仿真软件ABB Robot Studio。基于“探索者”机器人系统控制实训箱Rino-MRZ02(包含履带机器人、双轮自平衡机器人、5自由度机械臂、6自由度机械臂等)

可以开展的项目有:利用启发式算法、遗传算法、蚁群算法等模糊数学理论对工业产品设计进行性能模拟、运动分析、功能仿真与评价;利用人工神经网络自学习、自组织构造产品加工过程新能参数预测模型。利用模式识别、机器学习、专家系统、多智能体系统进行感知、并对环境的改变进行解读、动作进行规划和决策;利用专家系统、遗传算法、模糊逻辑集中式解决生产调度多目标性、不确定性和高度复杂性的问题,寻求最优规则,提高调度的速度;利用蚁群算法、遗传算法分布式多智能体系统进行问题分解、彼此协商、任务指派、解决冲突。

履带机器人可开展电机控制实验;运动控制实验;HD轨迹控制实验;无线通信实验。双轮自平衡机器人呢可开展自平衡模块实验;倒立摆算法实验;双轮载具运动实验。6自由度双足机器人可开展双足运动控制实验;步态规划实验;双足平衡实验;机构改装实验。5自由度机械臂可开展机械臂运动控制实验;颜色分拣实验。可扩展为8自由度双足机器人、轮腿式机器人等技能提高类课程设计。

通过ABB公司的机器人仿真软件RobotStudio进行工业机器人的基本操作、功能设置、二次开发、在线监控与编程、方案设计和验证的学习。

3结束语

智能科学与技术范文第7篇

关键词:实践能力培养;大学生;智能科学与技术

1背景

大学生实践能力指高校大学生以科学文化知识为基础、载体,通过实践环节实现向各种能力的转化。它是大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展示和现实运用,是大学生整体能力的最终价值体现。通常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可分为一般实践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这3个方面是有机整体,相互促进,互为影响。这一体系以一般实践能力为基础,以专业实践能力为主体,以综合实践能力为发展目标[1]。

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是教育的重要内容,更是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1996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21世纪国际教育委员会发表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亦译为《学习――内在的财富》)提出,21世纪教育有4大支柱,即:学知(learning to know)、学做(learning to do)、学会与人相处(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学会生存(learning to be)。其中的后三点都同实践能力有关。我国《高等教育法》则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由于受到“重理论、轻实践”思想的影响以及高校实践环境投入严重不足、实习机会缺失等现状,当代大学生往往存在实践能力不强、工作经验不足等问题,无法适应社会的要求。近年来随着就业竞争的加剧和用人单位要求的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与社会需求脱钩的问题日益突显出来。因此,如何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逐渐受到高等教育工作者的广泛重视[2-7]。

事实上,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问题受到党和国家教育部的高度关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提出要“保持高等院校招生合理增长,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创业能力”。教育部教高[2007]1号文件《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中指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亟待加强”。教育部教高[2007]2号文件《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要求“要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创造条件,组织学生积极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科学研究,进行创新性实验和实践,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特别要求,要“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作为一个新兴的工科专业,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是其人才培养的一个核心问题,对于提升该专业总体的就业竞争力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介绍厦门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系在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问题上的若干探索。

2厦门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系情况简介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厦门大学就已开始从事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相继在专家系统、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翻译等领域取得过一系列成果。为此,1988年经学校批准成立“厦门大学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应用研究所”,后于2004年更名为“厦门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2006年12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厦门大学正式设立“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并于2007年6月经学校批准成立“厦门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系”。2007年9月,系里迎来了第一届本科生。

厦门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系现有一个本科专业(智能科学与技术),三个硕士学位授予专业(人工智能基础、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一个博士学位授予专业(人工智能基础)。系里现有在校本科生近百人,硕士研究生61人,博士研究生14人。教职工近30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8人,90%具有博士学位或者博士在读,40岁以下的年轻教师占2/3。

厦门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系在搞好教学、对本科生实施“精英”教学的同时,鼓励广大教师参与科学研究和平台建设。目前承担多项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科技基金等项目,拥有“福建省仿脑智能系统重点实验室”、“智能信息技术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和“厦门大学语言技术中心”3个平台,此外还有“艺术认知与计算”、“自然语言处理”、“智能多媒体技术”、“人工大脑实验室”、“智能中医信息处理”等多个研究型实验室,为培养高质量的学生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3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若干举措

本节具体介绍厦门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系在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问题上的若干举措,包括强调实践教学环节、增设课外实习实训和组织课外科创活动等。

3.1调整课程体系与计划,强调实践教学环节

实验、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载体,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6]。我们的第一项举措是通过对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的微调,突出强调实践教学环节,具体包括3个措施。

第一,对于配有实验课时的课程强调实验环节,要求尽量以综合型、设计型实验替代验证型实验。对于部分重要的基础课程,如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等还设置独立的配套课程设计课时和学分。

第二,利用夏季学期1开设面向实用技能的课程;对部分课程,如数据库原理、软件开发技术等进行课程内容微调,缩短理论内容的课时比重,重点介绍实践技巧。

第三,调整四年级上学期教学计划,将所开设的课程在不改变学时的前提下压缩到8周完成教学,为毕业设计多腾出半个学期的时间,使学生能有更充裕的时间完成毕业设计并借此锻炼其综合实践动手能力。

3.2结合校内外资源,增设课外实训实习

课程外的实训和实习环节对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以及应对真实环境、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方面具有课程实验和课题设计所不能替代的功能。我们的第2项举措是结合校内外资源增设了3个实训实习环节。

第一,二年级春季学期的电子工艺生产实习。2007年6月,厦门大学在漳州校区建立了实训基地,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设备总资产约5 000万元。实训基地包括机械、电气、电子等实训项目,设备先进齐全。借助这一良好的条件,我们在二年级春季学期安排了为期两周的电子工艺生产实习。通过该项实习,学生们能完成电子线路设计、电子器件测调及印刷电路板制作与贴片焊接成品等实训项目,切实提高其在电子设计方面的动手能力。

第二,三年级春季学期的课题实践。为了发挥系里科研工作较强的优势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服务,我们在三年级春季学期设置了课题实践环节,让本科生进研究室参与课题研讨或开发,调动全系教师在做科研的同时指导学生。通过这一环节,学生们有机会通过参与具体课题的实践提高其实践能力,并逐渐培养课题能力和团队意识。

第三,三年级暑期企业实习。我们与中软国际卓越培训中心(ETC)2联合在三年级暑期组织了企业实习活动,让学生在中软国际ETC所提供准员工5R体系(即真实的企业环境、真实的项目经理、真实的项目案例、真实的工作压力、真实的就业机会)环境下感受企业的工作环境和管理模式、积累工程实践技能和项目开发的经验,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3.3积极组织课外科创活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精神

课外科研是实现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学校教育与未来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能够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培养学生综合实验技能和科研素质,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8]。我们的第3项举措是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课外科创活动,让学生们在各种竞赛、创新实验中逐渐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此,我们采用了如下做法:

第一,积极组织。系里、班主任、辅导员以及学生会共同配合抓好各类竞赛报名和创新实验申报的宣传和动员工作,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各项科创活动中。

第二,加强指导。对于参加竞赛或申报创新实验的学生团队,系里配备有经验和实践能力强的教师专门负责指导以及前期的基础知识培训。

第三,经费支持。结合985项目的支持,为各课外科创团队提供活动经费,每年投入大约10万左右的经费,用于支持设备购买、资料查阅、学生活动以及奖励配套等。

这些措施目前已经初具成效:在2009年,我系教师指导的学生创新实验团队有3支获得了部级创新实验资助;1支获得了校级创新实验资助。

4结语

为增强人才的适应性和国际竞争能力,必须强调加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创新源于实践、能力来自于实践,实践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实践对于大学生的成长至为关键。作为一个新兴的工科专业,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是其人才培养的一个核心问题,对于提升该专业总体的就业竞争力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厦门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系在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问题上的若干探索。我们希望这些初步的工作总结对于兄弟院校相关专业能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兴亚. 浅析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内涵[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112-114.

[2] 李季,查啸虎. 以非课程教育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探索与思考[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73-76.

[3] 刘甜甜,赵新勇,张博. 从大学生就业现状看高校实践能力培养[J]. 中国集体经济,2009(1):179-180.

[4] 周爱国. 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教育探索,2009(1):74-75.

[5] 周松涛. 论大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4):104-106.

[6] 刁叔钧. 大学生实践能力的立体化培养[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6):249-251.

[7] 沈剑敏,陈强,管利萍. 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探索与思考[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10):104-105.

[8] 任雪峰,林敏,吴冬青,等. 在课外科研活动中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J]. 甘肃科技,2009(3):176-177.

Exploration about Fostering the Practical Ability for Students in Cognitive Science Department

CHEN Yi-dong, LI Shao-zi

(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361005,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proposed some explorations about fostering the practical ability for under-graduated students in Department of Cognitive Science, Xiamen University. Such explorations include emphasizing practical teaching links, setting additional practical trainings, organizing extra-curricular scientific innovation activities, and so on.

智能科学与技术范文第8篇

关键词: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思考;大联合;大发展

1现状分析

我国的智能科学与技术(Intellige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IST)专业创办至今已有8年历史了。它从无到有,逐步壮大,现在全国已有近20所大学试办这个新专业[1-2]。应该说,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8年征途并不平坦,开拓者们也为之付出了艰辛和心血。现在,我们至少可以说,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已再不是“婴儿”,而是“小学生”了。然而,我们需要继续努力,上好中学、大学以及研究生课程,迈上专业建设的新征途,攀登学科建设的新高峰。

在IST专业建设上,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等起了重要的带头作用,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及其教育工作委员会等工作委员会和专业委员会发挥了很好的组织作用[3-4]。他们齐心协力,默默奉献,做了大量有目共睹的开创性工作,值得充分肯定。现已有北京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南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培养出IST专业的毕业生。也就是说,我们有了IST专业的第一代“产品”了。然而,我们的IST专业还是有些不尽人意之处,特别是发展速度比预料的要慢,发展规模不如预期的大,发展目标还有待进一步明确。笔者试图概括我国IST专业发展的喜与忧,探讨发展战略,为IST的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出谋献策,供同行讨论与参考。

2喜忧参半

如上所说,我国IST专业的发展既取得可喜成果,又存在某些忧虑,即喜忧参半。下面拟就IST专业的办学成绩和存在问题进行探讨。1主要成绩

归纳起来,8年来,我国IST专业建设取得的主要成绩包括下列各点。

1) 申报并获准试办IST专业,促进信息科学和智能科学的发展,为国内外信息科学学科建设开辟了一个新的增长点。

2) 在调查研究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制定了IST专业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为专业建设建立了基本框架[5-6]。

3) 结合IST的专业特点和教育发展要求,初步规范了IST专业课程设置,开展专业建设和课程教学等方面的改革,取得一大批成果[7-8]。

4) 编写了一批具有明显特色的相关教材,为新专业教学和学科建设提供必要的资源,起到较好的示范和辐射作用[7,9]。许多学校在实验教学上进行了一些探讨,并积累了不少经验,值得推广与借鉴[10-12]。

5) 聚集了一群有志于智能科学技术教育的教师,形成了一支热爱教育、乐于奉献、熟悉业务的师资队伍,为IST专业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打下重要基础。

6) 经常组织本专业的教育与教学研讨会和座谈会,进行全国性或校际间的交流,总结心得体会,共同提高,使IST专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7) 培养出一批基本掌握智能科学技术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工作能力的本科毕业生,为国家输送有特色的急需的建设人才。

8) 为争取我国智能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重要进展,为IST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创造重要条件[13]。2瓶颈问题

概括地说,IST专业建设和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涉及如下几点。

1) 专业规模和发展速度没有达到预期结果,仍停留在“试办”状态。

到目前为止,全国试办IST专业的学校已近20所,已初具规模,“闪亮登场”。然而,本专业的规模和发展速度不尽人意,离“大发展”的预期结果尚有较大差距。

2) 办学主体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缺乏跨学科大联合的氛围。

如前所述,北京大学和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等对IST专业建设发挥了重要的带头和组织作用。由于IST专业具有高度跨学科等重要特点,单纯依靠某一两个现有专业来“派生”和由一两个学会来“催生”IST新专业,是难以快速发展和如愿以偿的。现有专业或学会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与其他学会间的交流合作也需要有改进之处。

3) 教学大纲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要求存在差距,有待更新。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4](以下简称《纲要》)是我国“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战略部署。《纲要》中许多新思路是我们以前没有想过的。IST的教学大纲需要按《纲要》的要求进行大刀阔斧的修订,力求符合《纲要》精神。

4) 实验教学和网络教学亟待加强。

在新专业建设初期,实验室建设投入经费有限,这对开展实验教学有些不利影响。一些学校的实验未能满足IST专业各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5)IST专业的产学研结合模式急需探讨与建立。

产学研结合是高等教育的一项经验 。《纲要》也强调“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对本科生教育的重要性。虽然有许多企事业行业适合IST专业就业,但该专业不像机电、化工、通信、冶金等专业那样有比较对口的实习和就业企业。因此,探讨与建立IST专业的产学研结合模式,也是一项比较艰难的急需解决的问题。

3发展策略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以下特就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发展战略提出若干思考。

1) 树立“大智能科学技术”思想,突破单个学会的局限性,通过大联合、大合作,实现大团结、大发展。

一个专业要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发挥该专业的特有作用,没有足够大的规模是不行的。例如,自动化、计算机、通信、电子信息等专业,全国有数以千计的大学开设。我们是否可以设定IST专业发展规模的第一个目标,即争取在5~10年内,有50~100所大学开设该专业?如果能够实现这个目标,IST专业就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大道。到那时或者更早一些时日,“试办”也就必然被“正办”所取代。

值得指出的是,目前大多数大学强调“办学资源有限”,不大愿意支持申报新的专业,这对IST专业的发展也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我校的IST专业就是经过3年努力,才向国家教育部呈交《高等学校增设专业申请表》的。

我们需要把圈子搞大些,进行跨学科的大联合,集思广益,合作共赢,谋求IST专业的发展大计。基于中国人工智能学会(CAAI)的学科特色,由CAAI牵头组织申报IST专业及其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是顺理成章的。同时,单个学会也有局限性,虽不能说是“势单力薄”,但力量不如合作的强大。提倡和实现多学会联合举办智能科学技术教育教学研讨会,以及多学科联合申报与建设IST专业,将克服原有局限性,并以大联合促进大发展,应视为一种可行策略。在今后的IST办学过程中,我们需要主动加强与相关学会(含一级学会和二级学会)和高等学校(含重点学校和一般学校)的联系与合作,力争办好已有的IST专业,创造经验,扩大辐射作用和积极影响,争取有更多的高校申报与加入IST专业行列。

2) 再接再厉申报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力争获得批准。

在全国同行及多个学会有代表性的专家建议和支持下,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及其教育工作委员会积极组织一批有识之士,从事“智能科学与技术”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予权的论证和申报工作,并取得重大进展。由于一些原因,申报工作在最后阶段未获通过与批准,需要大家继续努力。“智能科学与技术”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予权的获得,必将为IST专业提供更为宽阔的发展空间,使IST专业攀登新的高峰。

3) 申报成立“高等学校智能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并争取改“试办”为“正办”。

目前,国家教育部的专业设置分为“一般”专业和“试办”专业两种。绝大多数专业属于“一般”专业,只有少数专业为“试办”专业。顾名思义,“试办”者为“试验办学”,经过一定时间的试验后,成功者就可“转正”为一般专业;不成功者就可能被取消“试办”资格。当务之急,是要把“试办”的IST专业办好,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力争早日去掉“试办”帽子。同时,作好必要和充分的准备,尽早向国家教育部申报成立“高等学校智能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便得到教育部相关部门的更多指导,并通过“教指委”与兄弟专业交流,更好地学习兄弟专业的办学经验。

4) 高标准严要求,全面修订IST专业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以适应国家对智能科学和智能自动化高层人才的需要。

《纲要》中提出的“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教育资源共享,推动高校创新组织模式,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团队”以及“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等思想和教改措施,对于我们转变办学观念和进行教学改革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我们需要以高屋建瓴的姿态认真深入学习,联系IST的专业实际,注重创新,进一步修订教学大纲和课程体系,以期更好地满足国家对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各校在修订专业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时,要注意保持不同学校的共性与本校的个性特色。

5) 树立精品意识,创建更多的精品课程,编写富有特色和体现创新的IST各类教材。

由于办学历史较短,办学规模较小,IST专业的教材建设远未达到精品境界。随着时间的推进和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加上在教材使用中积累的经验和吸取其他相关专业精品课程教材的编写经验,这个问题可望逐步获得解决。我们一定要对IST专业的精品课程建设及其教材建设,包括基础教材、专业基础教材、专业教材和实验教材等给予高度重视。

6) 下大力气加强实验教学和网络教学。

IST专业是一门前沿交叉学科,也是一门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的学科。无论是学习和深入理解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还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都离不开实验教学和网络教学。我们可以把网络教学看做是一种更加先进的实验教学,它对学生提出了更高要求,能够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获取更强的能力。

在新专业建设初期,实验室建设的投入经费有限对开展实验教学有些不利影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一方面要因地制宜地设计好实验项目,充分发挥有限的实验室建设经费的作用,尽可能开设出本专业教学急需的实验内容;另一方面要积极利用其他“传统”专业实验室或公共实验室,以弥补现有IST专业实验室的不足。

建设与发展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还有许多需要考虑的问题,如建设一流教师队伍、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管理、探索产学研结合模式、加强校际交流与合作等。这些问题也是十分重要的,都是IST专业发展值得思考的内容。

4结语

我国智能科学与技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已取得可喜成绩,但与整个学科和专业的长远发展目标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和不少问题。如果能够突破现有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和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局限性,树立智能科学技术大学科思想,实现更广泛的大联合,并采取切实措施扩展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我们的学科和专业就有望获得更快的发展。

一级学科博士点对于学科的发展至关重要。我们要群策群力,集思广益,继续申报智能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授予权,并在申报过程中最广泛地团结相关学科和学会的专家学者,争取理解与支持。

上述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关键问题,需要我们转变观念,树立本专业的科学发展观。如果在这两方面

能够取得突破性进展,那么专业发展的其他问题,如改变专业“试办”为“正办”、申报成立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贯彻执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及课程与教材改革等,就可能迎刃而解。

只要我们再接再厉,团结一心,求真务实,科学发展,我们的IST专业就一定能够越办越强,越办越好,办成有特色、有影响的专业,办成一流的专业。

注:本研究得 到国家教育部精品课程“人工智能”(2003年)和“智能控制”(2006年)、全国双语教学示范课程“人工智能”(2007年)、部级“智能科学基础系列课程教学团队”(2008年)、部级精品视频公开课“人工智能”(2011)以及湖南省和中南大学精品课程和其他教改项目的支持,谨表感谢。

参考文献:

[1] 王万森,钟义信,韩力群,等. 我国智能科学技术教育的现状与思考[J]. 计算机教育,2009(11):10-14.

蔡自兴. 智能科学技术课程教学纵横谈[J]. 计算机教育,2010(19):2-6.

谢昆青. 第一个智能科学技术专业:回顾在北京大学六年来的创建历程[J]. 计算机教育,2009(11):16-20.

钟义信. 智能科学与创新教育[J]. 中国大学教育,2006(1):28-30.

邓志鸿,谢昆青,谭少华,等. 智能科学技术专业建设探索[J]. 计算机教育,2010(19):48-50.

张彦铎,王海晖,刘昌辉. 地方工科院校“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的若干思考[J]. 计算机教育,2009(11):38-42.

杨鹏,张建勋,刘冀伟,等. 智能科学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的思考[J]. 计算机教育,2010(19):11-14.

谷学静,王志良,黄晓红.“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J]. 计算机教育,2009(19):108-111.

祝长生,王志良.“人工情感”教材建设与教学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09(11):98-101.

[10] 方勇纯,刘景泰. 南开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体系与实验环境建设[J]. 计算机教育,2009(11):21-25.

[11] 彭书华,李邓化. 智能科学与技术实验室信息化建设探讨[J]. 计算机教育,2010(15):100-103.

[12] 陈以,王改云,杨青.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环节改革与建设[J]. 计算机教育,2010(15):119-122.

[13] 钟义信. 设置“智能科学与技术”博士学位一级学科:必要性、可行性、紧迫性[J]. 计算机教育,2009(11):5-9.

智能科学与技术范文第9篇

1数据智能分析师培养

就业前景分析方面,谷歌首席经济学家哈尔•瓦里安预计,未来即将出现一类新型的专业人才和职业岗位——数据科学家,当然数据智能分析师也会应运而生。现下时代是数据时代,甚至称之为大数据时代,企事业单位面临大量数据如互联网数据、医疗数据、能源数据、交通数据等,实际应用中普遍遇到分析能力弱、噪声数据多、缺少分析方法、分析软件能力差、模型可信度低等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传统数据分析方法不能满足需要,而数据挖掘技术、机器学习技术、模式识别技术、知识发现等智能技术可以为数据智能分析方法与工具提供技术支撑。2014年4月24日,百度高级副总裁王劲在第4届“技术开放日”上正式宣布推出“大数据引擎”,数据智能概念由此产生。数据智能分析是指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模式识别与分析、知识发现等技术,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挖掘,提取隐藏在数据中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从而寻求有效解决方案及决策支持预测。目前社会急需懂得智能技术的各层次数据智能分析人才,可以预计,熟练掌握智能技术的数据科学家、数据分析师、数据挖掘人员将有广阔的用武之地。培养手段探索方面:①以“点—线—面”结合的方式横向纵向设置课程群,面向数据智能分析,以案例为导向贯穿“线”上的各关节点课程,比如以数学基础课(线性代数、概率统计、数学分析)大类专业课(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技术)数据智能分析专业课(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多维数据分析)为主线,理论与实践齐头并进;②立足培养“计算技术+智能信息+知识技术”的高级数据分析师,理论学习—随课实验—集中实践—科技活动—企业实习—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协调配合,“资格认证—竞赛获奖—奖学资助”激励培养;③以大数据智能分析为契机,积极培养本科生的大数据计算思维和认知能力,使其掌握大数据智能分析方法、机器学习数据挖掘工具和开发环境。政策导向分析方面:建议中国计算机学会与中国商业联合会数据分析专业委员会等机构紧密协调合作,设立适应新时代社会与经济发展的“数据智能分析师”认证[6],当然将大数据智能分析纳入计算机水平考试的可选项也是当前的一种解决方案,提高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社会认可度,增强本专业学生的归属感,更好地培养各层次的数据智能分析人才。

2创新型智能技术人才培养

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与计算机技术几乎同时起步,但其进展比计算机技术要慢许多,根本问题在于高级智能的载体——“人脑”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系统,人类对它的认识和了解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近年来通过智能技术解决实际应用问题有了长足进步,国内已相继有20多所高校面向市场变化和未来需求,自2004年以来陆续开办了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尽管大多数智能技术的理论基础还不完备,但实际应用的强劲需求与问题解决能力超越了薄弱理论基础的约束。本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课程实践都适合教师与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参与到“教”与“学”的活动之中。1)研究型教学。蓬勃发展中的智能技术需要教师启发式、创造式、批判式地“教”,学生也要创造式、批判式地“学”。教与学要能够从研究思维、问题探索、模型改进、算法优化、脑认知和自然智能指导的角度推进教学活动,进行创新性教学和研究型学习。教学实践活动中应强调学生半监督式学习与自监督学习为主导,鼓励引导深度学习,经典案例、前沿讲座、讨论探索贯穿课堂教学,课程考核注重创新科技实践、问题探索、课程内容探索、课程研究性专题报告、以课程为基础的作品开发等创新效果和教学效果。2)“研究型分组”培养。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开办时间不长,成熟教材不多,课程体系需要不断适应学生和社会的需求做出调整,又加上智能科学专业课程本身的发展探索与实际应用现在处于同步发展阶段,决定了专业老师大力推进“研究型班级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大班基础讲授”+“小班研究型讨论”+“小组探索型课题实施与报告”的教学体系,同时来自相关研究方向的研究生也作为助教协助专业老师对小班(组)课题讨论进行引导。3)科研训练提高学习积极性。大类培养模式下实施科研训练引导学习,大一、大二年级主要学习公共基础课程和大类专业基础课程,其中的数学基础课,如线性代数、高等数学、概率统计、离散数学等,由于缺乏实际应用案例支撑,很多学生会怀疑这些知识在将来本专业学习中的用处,课堂课后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个别学生还会由于认识滞后,产生厌学情绪甚至放弃基础知识学习,以致于专业分流后表现为学习能力严重不足。通过吸收本科生参加科学创新实践和科技活动,使他们发现数学知识能够用来解决实际问题,有利于提高本科生学习基础知识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教师也能从中发现部分优秀本科生的创新潜力和研究能力,激发他们科学研究的兴趣,引导他们把智能科学技术作为研究方向并致力于攻读相关方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进一步强化其科学创新能力,势必会使其获得高水平创新性成果。大类培养模式下强化专业教育与实践,专业老师要积极主动引导学生,变被动地等待学生选专业转变为吸引优质学生,以大二上学期为主要时间点,引导大类专业学生对特色专业的兴趣,通过科学研究和学生科技活动吸引选拔学生进科研团队,同时实施科研成果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活动。专业教师、班导师可宣讲专业特色和就业前景,指导本科生申请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参加科技竞赛、开发智能技术特色作品。大类培养模式下实施科研训练计划,需要本科生积极主动地理解大类下各子专业的特点和特色,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实际情况,在大类培养结束时分流到各特色专业。因此,本科生参加科研实践和专业科技活动的时间点很重要,从大一结束后的暑假开始,一直延续到本科毕业,同时实施“泛毕业设计”(即大二选方向并实施课题基础储备,大三实施课题,大四结合专业实习完善毕业设计)[3],这样既充分利用了本科生大二大三充裕的课后时间,也缓解了大四本科生面临就业、考研、出国等问题的突出矛盾。

3智能系统开发人才培养

智能技术已成为当前技术革命创新的源泉,智能系统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各领域,比如2014年11月2日开始处女航的皇家加勒比邮轮公司“海洋量子号”邮轮也因为大规模运用了高科技智能系统而号称“世界上第一艘智能邮轮”。智能系统是建立在“智能技术+计算技术”基础上,结合了控制技术、信息技术的软硬件系统。智能系统开发人才培养目标是社会急需的智能系统开发工程师,其从事的工作主要包括智能系统的设计、开发、维护、运营、服务及相关的技术指导。为了适应智能系统开发人才的培养,应该建设智能终端实验平台、计算智能实验平台、脑认知实验平台、高性能计算平台等人才培养基地与实训基地,推进实施智能终端软件开发技术、智能系统应用课程设计、智能系统与工程课程设计、智能游戏开发与设计、人机交互系统开发与设计等教学实践活动。

4复合型智能技术人才培养

智能科学与技术是一门综合学科,智能技术也广泛应用到智能交通、智慧城市建设、电子信息、信息安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工业制造、教育、医疗、管理、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等众多领域,需要大量复合型智能技术人才。笔者认为,以下4条措施是智能科学与技术新兴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①充分发挥大类培养特色明显的人才培养优势,开放“全校特色专业选修课”,跨专业、跨学院科教团队,与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融合,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性、复合性、应用性;②引导并严格要求B学分课程学习,特别是设计规划实施好“科技创新”、“文体活动”、“技能认证”、“企业实习”、“暑期社会实践”等综合能力提高计划;③交叉融合办好本科生二专业,鼓励学有余力的本科生对知识的渴求,允许学生在本专业的基础上再辅修另一个专业,并提供配套措施,保证二专业学生能获得优质教育,发挥学科交叉融合优势,使本科生形成宽广深厚的知识结构,培养有特色的智能科学技术专业复合人才;④通过与企业横向合作,建立校企实训基地,紧跟企业和市场需求,与企业联合培养复合应用人才。

5结语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全国已经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培养有特色的智能技术人才是本专业发展壮大的根本。将本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为数据智能分析师、创新型智能技术人才、智能系统开发工程师、复合型智能技术人才等4类,并通过改善培养措施,引导大类培养方案和专业培养方案的完善,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专业办学生态环境和良性循环。

智能科学与技术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实践教学;智能科学与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实验室建设;信息化建设

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核心内容。面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及国家和社会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许多高校从不同方面探索研究了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不同方法。文献[1]认为实验实践教学改革首先要践行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其功能目标定位要与人才培养目标相吻合;文献[2]从强化实验室建设的角度探讨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法;文献[3]认为建立基于校企合作的“3+1”人才培养,是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并以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为例,从“3+1”的教学体系、双师型师资队伍、先进的教学方法及手段、多元化的校企合作模式等方面研究“3+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文献[4]讨论了地方高校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文献[5]则从教师授课、实验课程、实习、毕业设计和教师开放性课题等多方面对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本文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实验室建设为例,主要介绍本专业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实验室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方面的经验与实践。

1办学理念及培养目标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于2005年开始申请,2006年分别获教育部及北京市批准设立,同年9月成立了智能科学与技术系及智能科学与技术实验室,并开始了实验室的建设工作,10月,学校教务处及自动化学院联合智能科学与技术系邀请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共7名专家召开了评审会,对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及实验室建设进行了评审,与会专家为我校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建设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和意见。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办学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党的教育方针,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坚持立足北京、面向全国、突出特色、努力培养应用型人才;坚持创新建校、质量建校、学科兴校、人才强校,全力推进新大学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校,努力构建和谐校园。发展目标是:努力建设在电子信息、现代制造与光机电一体化、知识管理与技术经济等领域特色鲜明,立足北京、面向全国,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教学科研协调发展的高水平多科型大学。学校的办学层次定位为:以培养本科生为主,培养创新能力较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根据我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定位,我校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定位于工程技术型,以培养在工程领域中具有应用能力的人才为主。培养的工程应用技术人才应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智能信息处理、智能行为交互和智能系统集成领域的教学、科研和开发应用,掌握智能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和前沿技术。以“智能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下的2个二级学科“智能系统与工程”和“智能信息处理”为培养方向。

2实验室信息化建设背景

智能科学与技术实验室是我校电子信息与控制部级实验示范教学中心的组成部份,几年来,本着推动高等学校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快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促进优质资源整合和共享,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目标,教育部“质量工程”背景下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工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各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基本实现了目标:“树立以学生为本,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和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验教学观念,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体系,建设满足现代实验教学需要的高素质实验教学队伍,建设仪器设备先进、资源共享、开放服务的实验教学环境,建立现代化高效运行的管理机制,全面提高实验教学水平。为高等学校实验教学提供示范经验,带动高等学校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6]。”

根据我校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立完整的示范中心信息化建设体系的安排,智能科学与技术实验室对所属的6个实验分室进行了全面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将原有的建设成果、经验及资源分类整理(实验室建设与规划、实验教学与管理、课程体系建设、教材与课件、实验项目与内容、自制仪器与开发软件等),按照方便共享的媒体形式整合成数字资源库。实现对数据资源的存储、检索、共享、使用推广和完善,充分发挥优质教学资源的作用,提高相关学科的实验教学水平,建立完善的实验室信息化建设体系,面向全国高校实现资源共享。

3实验室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3.1实验环境信息化建设

实现实验环境的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目标,各实验分室之间、实验室与校园网之间、实验室与校外互联网之间实现不同通信协议和不同通信模式的全部互联互通。实现实验室实验环境的实时在线管理;实现实验室实验环境的人性化、智能化管理;实现实验室安全环境的网络化监测。完成了实验室的实时在线管理,实验室使用状况网络在线管理,教师及学生使用实验室实现网络在线调度,实现各实验分室使用的网上预约、在线管理。

按照实践技能层、基础提高层、综合创新层3个层次逐个制作实验室环境视频及相应的图片、文字文档。每个文件包含内容如下:实验室名称、功能、设计思路、设备配置、管理方式、安全责任人等。以上内容全部放在网上,实现网络检索、在线播放等功能。

完成现有的实验设备数字化改造,配置、更新现有仪器设备的数据接口。实现所有中、大型设备具有数据实时采集功能,实验数据实时上传功能。

按照实验室分类,将各实验室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说明制成PPT文档或视频文件,并支持网络检索、网络播放。

建立重大、贵重、有特殊安全要求的实验设备的使用指导及安全操作网络管理库,建立该类设备的网络身份识别数据库系统,完成该类仪器设备的实时在线管理,教师及学生实现使用网络预约及在线调度。

建立所有实验设备故障状况的信息库,内容包括:设备故障描述、故障时间、上次使用人员、最近无故障使用日期、是否报修、报修日期、修好日期等,实现故障设备的智能化通知报修,支持故障设备的网络检索和调度。

3.2实验项目信息化建设

1) 实验内容数字化。

对开设的所有实验项目按知识模块及层次分类,每个实验按照基本要求和扩展要求两部分设计实验任务,增加实验项目的可扩展性,建立项目的内容层次,并分别给出实践技能层实验内容、基础提高层实验内容、综合创新层实验内容。制作相应的数字化材料,支持网络检索,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实时查看相应的要求并灵活选择适合自己学习层次的实验内容。

2) 实验过程远程化、可视化。

建立实验过程的模块化及扩展,对实验项目中的关键步骤录制视频文件,对关键实验内容、优秀实验指导教师的指导过程录制视频文件,并实时上网,实现全程实时共享及网络存储、检索、播放等建设内容。实现实验项目的预约、实验内容、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实验分析、实验考核等全方位的在线实施。

3) 实验报告数字化。

制作实验结果及分析的数字化材料,包括项目设计、内容、准备、实施、考核要求、安全事项、教学效果分析与反馈等。实现实验结果、实验数据、实验报告的网络化提交。

4) 实验调度智能化。

实现实验项目调度人性化、智能化、网络化管理,以充分有效利用实验场地及实验设备。所有实验调度情况实时上网,方便因特殊原因无法在第一时间进行实验的学生及时作出调整和选择。实现实验指导人员、实验操作人员、实验设备、实验场地及实验故障排除等方面的智能化调度。

5) 实验评价网络化。

实现教师对学生实验操作、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实验包括等内容点评的网络化、信息化,实现学生对实验反馈的网络化。

3.3教学过程的信息化建设

1) 课前预习网络化。

实现预习内容、预习时间网络化,支持网络检索,方便学生查看。

2) 多媒体课件数字化。

以实验课程体系为主线,形成课件组,制作相应的数字化多媒体课件。支持多媒体课件的网络检索、网络下载等功能。

3) 实验教学过程可视化。

实现课程课堂教学数字化,录制相应的音、影、视频文件,并实时上网,实现全程实时共享及网络存储、检索、播放等功能。

4) 教材建设信息化。

教材及实验指导书的数字化功能,支持网络检索、网络存储、网络下载等。考虑到版权问题,这里所说的教材及实验指导书主要指我们自己出版的教材、实验指导书以及从网上购买版权的教材。

5) 课后答疑网络化。

建立网络答疑系统,实现所有课程及实验内容的网络答疑。

6) 评价体系信息化。

实现学生评教及反馈工作的网络化、信息化,实现教师与学生互动的网络信息化。

3.4开放实验的信息化建设

1) 开放实验室信息化。

开放实验室主要包括:学生实践创新基地、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实训基地、机器人竞赛实训基地、智能车竞赛实训基地等。建立了开放实验室管理模式信息化系统。3种开放模式:基础技能训练、自主研发以及科技竞赛培训。实现完善3种开放实验室管理模式的数字化功能。

2) 开放内容数字化。

在基础技能训练的开放实验室,采用定时、定内容的形式,由教师安排技能训练内容,如常规仪器使用、数据资料查阅、线路板调试等,建立完整的教学文件;在自主研发的开放实验室进行提高型的创新综合内容实验,学生可以自己安排设计内容,在线提交教师审核,教师在线审核通过后,学生方可预约实验,并有教师现场及在线指导;在科技竞赛开放实验室进行各种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培训。制作开放实验内容的数字化文档,实现网上调阅、网络检索、网络存储。

3) 开放实验调度人性化。

开放实验要求学生利用课堂实验以外的时间完成,不能与正常的课程实验冲突,须建立完善专门针对开放实验的场地调度、设备调度、人员调度、时间调度。

4) 开放实验指导过程可视化。

对优秀的开放实验项目、优秀竞赛指导教师、优秀创新实践指导教师的指导过程录制视频文件,并实时上网,实现全程实时共享及网络存储、检索、播放等。实现开放实验项目的预约、实验内容、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实验分析、实验考核等全方位的在线实施。

3.5管理机制信息化建设

建设实验室管理制度政策信息化系统;建设数字化的实验设备使用管理制度;建立教师信息的数字化管理系统;建设网络预约及选课系统;建立完善实验安全监控系统的信息化建设。

4结语

经过近两年的建设,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实验室已初步建立起网络化、开放式的管理模式,除在网上提供实验仪器设备资料的使用说明和实验课件外,还开通网上实验预约系统,学生可以自行决定实验指导老师和每次实验的时间和内容。初步建立了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网络信息平台,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实现实验室的动态管理,对实验教学、仪器设备、信息搜集与分析、学生选课、实验预约、成绩登录等实验环节实行计算机网络化信息化管理。这有效提高了现有实验设备的利用率,提高了实验室的使用效率,更好地促进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本实验室自建设以来共承担纵向科研项目6项,经费达170余万元;承担横向科研项目两项,经费达210万元;承担教改项目5项,发表教研论文4篇,出版教材及讲义6部,发表科研论文22篇。教师获校级以上奖励15项,通过辅导学生参加各类实践竞赛项目获奖(校级以上)89项,取得了丰硕成果。

注:本文由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改项目提供资助。

参考文献:

[1] 曾小彬. 深化实验实践教学改革 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2):1-3.

[2] 杜娟. 强化实验室建设 培养应用型人才[J]. 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5(3):37-39.

[3] 王晓煜,吴迪,宋萍,等.“3+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 计算机教育,2010(4):15-19.

[4] 刘彩茹,宋景华,徐永赞. 浅谈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及其体系构建[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4):183-184.

[5] 孙连鹏,曾令初,张再利. 构建新型实践教学体系 培养环境工程专业的应用型人才[J]. 中国建设教育,2008,10(10):43-46.

[6] 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开展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评审工作的通知[S]. 教高[2005]8号.

Study on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of Intellig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aboratory

PENG Shu-hua, LI Deng-hua

(Automation School, Beijing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University, Beijing 100101, China)

Abstract: Faced with situation of how to cultivate high quality applied talents of intellige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pecialty in education and research university, a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model of intellig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present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university orientation, guiding ideology, development goal, specialty orientation and training goal. Combined with actual situation of specialty characteristics and cultivating applied talents some useful explorations were done in experimental environment, experiment items, teaching process, open experiment, management syste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xplorations is useful to improv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上一篇:财务预算范文 下一篇:电工培训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