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网络管理范文

时间:2023-03-09 05:17:43

智能化网络管理

智能化网络管理范文第1篇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普及以及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接入网络的计算机数量早已达到了亿级,大量的计算机接入也使得网络结构愈趋的复杂化,新技术的发展也在不断的更替网络中不合时宜的部分。这些情况使得网络维护与管理难度逐步的提升,因此网络管理也需要研究新的技术来面对困难环境的挑战。本文将在众多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计算机智能算法的应用探索基于智能算法的智能化网络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关键词】智能化 网络管理

网络管理的目的是通过软件控制各网络设备,协调网络通信,提高网络设备的使用效率,提升网络使用质量。最初的网络管理并不是成体系进行管理的,而是分拆式管理,各网络设备协调性较差,不能充分的利用资源。加之网络规模逐渐增长后,网络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困难程度也在递增,面对大规模的网络管理,最好的处理办法就是整合网络设备资源,从整体上进行调度,调度方法可以依据实际情况选择,使得网络管理系统达到一定的智能化,降低网络维护与管理成本。下面本文将从网络管理的智能化需求入手,探讨智能化网络管理系统。

1 对智能化网络管理的要求

1.1 智能化网络管理的基本要求

设计网络管理系统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实际使用要求,因此需要明确网络管理系统的职责与任务,才能针对性的设计系统方案。网络管理基本任务大致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1.1网络运行状态监控

在网络运行中会发生各种事件,网络管理系统必须能够有效的对网络运行状态进行监控。首先网络管理系统必须能够及时的检测到网络故障,发现故障后能够隔离故障网络并定位出故障原因。如果故障可以由管理系统自行依靠自身设置或故障排除工具排除,则排除故障并将隔离部分重新接入网络,如果不能排除故障,要求迅速给出警报,通知管理人员处理。在整套流程过程中,管理系统需要记录故障信息,对日志进行归档,作为以后的参考资料。

1.1.2网络设备及配置管理

计算机接入网络过程中,往往需要经过一些网络设备,要求网络管理系统可以自动的进行一些网络设备的发现与按照预定目标进行配置。不同的设备配置策略起到的作用不同,在进行配置管理是,管理系统应该提供给管理人员友好的交互界面,从不同层次展示网络状况与网络设备配置情况,方便管理者依据使用要求对网络设备进行配置,同时做好操作路径记录,能够回滚到以往的配置,避免误操作。

1.1.3网络管理系统安全

为避免非法操作,需要加入保护管理系统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点:

(1)使用系统前必须先对对操作者进行身份认证,保证操作者的身份可以合法使用管理系统。

(2)完备的系统安全日志记录。操作者的登录时间、执行操作、注销时间等等均需记录。

(3)对不同的操作者赋予不同的权限,同时对不同的操作行为也赋予不同的权限,低权限的操作者不可以访问高权限数据、不可以进行高权限操作。

(4)定时进行数据备份,或敏感操作时对数据进行备份,避免数据丢失。

1.2 更具智能化的网络管理要求

在满足基本的网络管理使用要求后,为了更好的对网络进行管理,智能化网络管理系统需要更加的智能,尽量减少人为操作,并合理的对网络资源进行调度配置。按照网络管理的显性需求与隐形需求,智能化网络管理应具备以下功能:

1.2.1网络性能管理

此功能为智能化网络管理的核心功能,也是最为复杂的功能,整合后的网络管理系统可以从整体上监控网络运行,为网络性能管理提供了基础条件。此功能从整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网络信息的收集,系统需要采集各个网络设备与终端的数据用作调度依据,数据内容包括计算机终端的运行状况,网络设备负载等等;其次是依据预先的设定对网络资源进行调度,依据一定的策略动态调整计算机终端网络,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从而整体上达到网络的最优化运行;最后是对网络运行数据的整理与分析,系统需提供对历史数据的分析数据,供网络管理者参考,同时它也可以作为网络调度的正反馈数据,用以修正网络调度策略。

1.2.2一定的网络安全防御能力

计算机智能化网络管理系统作为网络的管理者,虽然并不是网络安全防御系统,但是却具备一定的网络安全防护能力,这种能力来源于底层的网络设备支持,当前的网络设备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保护功能,网络管理系统应当充分的发挥这种特性。另外,面对网络异常的计算机终端时,系统应具备将其隔离的功能,避免波及到正常的计算机终端。其他的安全防护措施可以交由上层的防火墙进行。

1.2.3数据的挖掘与展现功能

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增大,网络组织形态的多样性增多,能够自动搜寻与生成网络拓扑结构图,为管理者提供管理参考数据显得非常重要,对日常网络运行数据进行分析也同样重要,因此智能化网络管理系统需要具备优秀的数据处理能力。

2 智能化网络管理框架设计方案

按照上一节的对智能化网络管理系统的要求分析,参考现有的智能化网络管理理论,可以进行智能化网络管理的大体设计,虽然不同的智能化网络管理系统具体设计不同,但是其构架确实相似的。

2.1 智能化网络管理总体设计

智能化网络管理系统可以从大体上拆分为三层进行设计,智能化程度较高的功能作为一个部分,较低的作为另外一个部分,最后是简单的数据采集、数据记录等等功能。从整体上看,数据流向为从智能化程度最低的部分流向智能化程度最高的部分,按照这个设计思路,系统可以分为三层。

2.1.1基于各种智能算法的功能模块层

这部分是需要复杂的算法支持的功能,属于系统核心功能,也是设计难度最高的部分。因此,将其单独抽象出来非常的有必要,不但可以减少其他部分的干扰,同时也方便以后的系统升级。这部分主要有两个功能,一是进行网络资源调度;二是对网络运行数据以及日志等的分析与展现。

2.1.2完成各种简单操作的功能模块层

智能化网络管理功能较为繁复,除核心功能外还有大量的其他功能,这些功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操作者的工作量,例如:日志管理模块、用户权限与行为权限管理模块、网络数据整合模块、故障诊断模块、报警模块、网络设备自动发现模块等等。其中的一些模块也作为网络资源调度或者是网络数据挖掘功能的数据提供者而存在。

2.1.3具体功能执行模块层

此部分完成网络运行状态数据的收集、网络设备的配置、人机交互界面、驱动加载、系统文件管理、网络工具包调用等等,属于最基本的模块,负责完成功能执行动作。每一个模块都可以拆分完成,相互之间并不影响,具有高度低耦合的特性,通过这种砌砖式的组织构架可以保证网络管理系统的运行脉络清晰,降低维护难度。

2.2 智能化网络管理主要接口设计

为了降低智能化网络管理各个功能之间的耦合性,在完成需求分析以及系统总体框架设计后,需要合理规划不同层次之间的接口,方便以后的维护。按照从高到低的设计顺序,可以设计如下接口:

2.2.1数据管理者与上层的数据使用者之间的接口

上层的数据使用者主要是网络资源调度模块与数据挖掘与展现模块,为了将其与数据管理者隔离开,降低耦合度需要设计接口用来进行数据的传输。数据管理者负责接受来自数据使用者的请求并将数据按照配置文件的设定组织成数据流,送入指定的位置,数据使用者通过读取配置文件中的配置接受数据流并转变为自身所需的数据形式。通过使用配置文件的方式,可以灵活的设定接口,为以后的升级创造一个有利条件。

2.2.2网络设备层与系统功能模块之间的接口

世面上使用的网络设备种类繁多,不同的网络设备应用方法不尽相同,显然不能要求智能化网络管理系统专注于分辨网络设备以及如何使用该网络设备上,为了让网络设备对管理系统功能模块透明,就需要创建一个中间层用于支持两者之间的接口。同种类的网络设备所能支持的功能是相似的,中间层负责管理网络中所有的设备信息,记录所有的设备的操作方法。当管理系统中功能模块通过接口对网络设备发出命令时,中间层依据目标网络设备选择对应的方法对网络设备进行操作。同理,中间层也负责接受并处理网络设备提供的数据,供其他模块使用。

除了上述的两种主要接口外,还有其他一些接口,如人机界面接口、文件管理接口等等,接口存在的目的就是最大程度的隔离各类功能模块,在设计中为了降低维护难度、提升系统灵活性,接口可以使用配置文件方式进行配置。

3 智能化网络管理效果评估

计算机智能化网络管理系统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这个系统的运行状况关乎计算机网络运行的稳定与效率,在其投入使用后,可以通过获取到网络运行参数并进行评估来判定智能化网络管理的优劣,并可以以此为依据修正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不断的完善网络管理质量,对网络性能的评估属于上章中提到的网络调度模块中的一部分,它对智能化网络管理系统至关重要,是系统不断完善自身的数据基础。

网络性能评估主要的评估参数有:

(1)网络的连接性,即网络是否连通、是否可用,是基本的网络参数。

(2)网络的延迟时间,分固定延迟与可变延迟。

(3)网络丢包率,即丢失的数据包占总数据包的比例。

(4)网络带宽,分为可用带宽与瓶颈带宽。

(5)流量参数,分为两种计算方法,分别是用一段时间内成功传输的IP包和包中的总字节数除以时间间隔得到。

针对网络性能参数测量,可以依据测量方式方法不同划分出多种测量手段。如被动测量与主动测量、多点测量与单点测量、基于不同协议的测量、非协作测量与写作测量等等,究竟采用何种测量方法需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在完成对网络状态测量后,不同的评估方法对所得数据的处理也不同,但多数情况下都是建立数学模型,然后对模型进行分析,得到所需结果。模型的分析较为复杂,在各种智能化算法中,最合适的应属于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它的自我学习、自我纠正的特征很适用于网络管理策略。

网络性能评估是智能化网络管理系统选择网络资源调度策略的核心因素,性能评估的结果影响管理系统的行为,此环节也是所需智能化程度最高的部分。

4 结束语

各种智能算法的发展增强了计算机解决实际的问题的能力,面对网络日益庞大、网络管理要求日益增多的挑战,适当的选用智能算法,辅助以软件技术,建立智能化的网络管理系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应对办法。智能化网络管理系统的应用不但降低了对网络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减少了人为的管理操作,同时还动态依据网络情况调配网络资源,从而最大程度的利用网络资源。因此,智能化网络管理是未来网络管理系统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原慧琴.智能网络管理系统[D].广东工业大学,2006(05).

[2]李华.智能化通信网络综合管理技术[D].电子科技大学,2011(04).

[3]李佳良.智能化网络管理系统的实现[J].金融电子化,2008(11).

[4]张崇.计算机智能化网络管理浅析[J].科技与企业,2013(06).

[5]张菁菁,罗艺.一种面向业务的智能化网络管理系统[J].中国水运(下半月),2009(08).

作者简介

范玉柏,(1971-),男,贵州省贵阳市人。学士学位。现为贵阳科杰电脑职业培训学校讲师、网络工程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与安全。

作者单位

智能化网络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网络;故障;智能化;事件知识库

一个网络管理系统有五大功能域:故障管理、配置管理、性能管理、计费管理和安全管理,其中,故障管理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功能。目的是保证网络能够连续可靠地运行。如果网络服务意外中止,将会对生产、生活造成很大影响,这就需要一套科学的故障管理策略,及时发现故障、排除故障,网络管理的智能化也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本文针对网络故障智能化管理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建立事件知识库提高故障管理的智能水平的方法,为网络故障智能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1、计算机网络故障管理技术研究

(1)故障管理概述

故障是指软、硬件的缺陷;错误则是软硬件的不正确输出;失效是指所有和某故障有关的错误造成的网络的非正常运行。网络故障按生命周期可分为永久故障、暂时故障和瞬间故障三类;按故障对网络造成的空间失效范围的大小,可将失效分为四类:任务失效、基本网络部件失效、 结点失效和子网失效。故障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及时发现并排除网络故障。一般说来,故障管理包括以下几个内容:故障监测和捕获故障产生相关的事件和报警;定位分析故障、记录故障日志;如有可能排除故障等。

(2)故障管理的类型

故障类型指的是具有某种特征的故障的分类。通常我们可以根据故障发生来源的不同,将它们划分为两大类,即硬故障(hard errors)和软故障(soft errors)。

硬故障是指网络的硬件设备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错误。这些错误与该设备的作用有密切关系,网络系统的复杂性也正是由于设备的多样性而体现出来的。根据这网络设备的作用,我们也可以将故障简单分为以下三类:

①连接设备故障。这种故障的现象主要是网络的物理连接出现问题,也可以称为通路故障。造成故障的原因可能是电缆线断开、收发器断开或不能正常工作以及其它连接设备间的接口出问题等等。根据这类故障的来源不同,我们又可以将该类型的故障细分为线路故障、网络接口故障、收发器故障、路由器故障等等,该类故障是故障管理的最主要对象。

②共享设备故障。这种故障的表现是用于资源共享的设备出现问题,不能提供或享受所需的服务。同样,该类型的故障也可以细分为服务器故障(打印机故障、文件服务器故障等)、工作站故障等等。

故障类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网络在复杂性和规模上提高,网络故障管理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新的技术、设备的应用使故障的类型、故障原因、故障源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变化,这就要求故障管理系统必须增加新的内容。

2、智能化网络管理的概述

为了能够更有效地对各种大型复杂的网络进行管理,许多研究人员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网络管理领域。虽然全面的智能化的网络管理距离实际应用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但是在网络管理的特定领域实施智能化,尤其是基于专家系统技术的网络管理是可行的。

用于故障管理的专家系统由知识库、推理机、知识获取模块和解释接口四大主要部分组成。专家系统以其实时性、协作管理、层次性等特点,特别适合用在网络的故障管理领域。但同时专家系统也面临一些难题:

(1)动态的网络变化可能需要经常更新知识库。

(2)由于网络故障可能会相关到其它许多事件,很难确定与某一症状相关的时间的开始和结束,解释和综合消息复杂。

(3)可能需要大量的指令用以标识实际的网络状态,并且专家系统需要和它们接口。

(4)专家系统的知识获取一直以来是瓶颈所在,要想成功地获取网络故障知识,需要经验丰富的网络专家。

在实现智能化网络管理系统时,还必须把握系统复杂性与系统性能的关系。不仅要利用将较为成熟的人工智能技术,而且要考虑实现上的复杂度和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对系统性能和稳定性的影响。

3、事件知识库的研究

在专家系统中,知识的表示有逻辑表示法、语义网络表示法、规则表示法、特性表示法、框架表示法和过程表示法。产生式表示法,即规则表示法,是最常见的一种表示法。其特点是模块性、一致性和自然。知识库是知识的集合,严格意义上的知识库包括概念、事实和规则只部分,缺一不可。

为了提高故障管理的智能水平,可以建立事件知识库(EKB, Event Knowledge Base,用于存储所有己知事件的类型、产生事件的原因和所造成的影响,以及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等一些细节的静态描述。这个EKB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库,它的数据仅仅包含了属性值与元组,而属性值表示概念,元组表示事实。但研究EKB可以为今后建立完善的知识库奠定基础。

在EKB中存储了己经确定事件。最初,被确定的事件仅限于一些标准事件和措施。随着网络的运行和系统的反馈,EKB的内容将不断增加。

理想状态是能够确定所有的事件。

下面是EKB涉及到的只种基本的数据库表:

(1)事件类型表:该表中主要存储了事件的静态定义。

EKB中保存了己确定的事件可能涉及的相关知识,如事件类别(如:性能、系统、网络、应用事件或其它)、严重程度(如:严重、主要、次要、 警告等)、产生事件的设备标识、指明设备的类型、事件造成什么影响(如:影响网速、单个用户不能访问等)、故障排除参考策略、上次更新的时期/时间、关于这个事件的备注信息、事件的详细描述等。

(2)实时事件表:描述了正在运行的网络中的实时事件。

实时事件表中提供可能用的一些字段,用于记录网络运行中发生的事件,如:设备的ID(从IP地址或查询设备表可以获得)、实时事件的状态(如:新增、确认、清除等)、根据故障票ID获得的相应的故障票信息等。

(3)设备信息表:存储了网络中设备的实际参数。

设备信息表主要记录了每个设备的相关参数。例如,设备ID号、IP地址、设备名称、厂商、类型、重要性级别等。

EKB中存储的相关事件的知识主要来源于专家。开发人员将获得的知识应用到与故障管理相关的系统中,根据不同系统的需要分配相应的知识,以提高系统性能。虽然EKB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知识库,但在开发过程中,可以通过不断地增加和修正EKB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系统的智能水平。

4、结论

智能化网络管理范文第3篇

网络管理是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必然产物,它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而发展。早期的网络主要是局域网,而Internet的出现打破了网络的地域限制,跨地域的广域网络得到飞速发展,这时的网络管理不再局限于保证文件的传输,而是保障连接网络的网络对象(路由器、交换机、线路等)的正常运转,同时监测网络的运行性能,优化网络的拓扑结构。网络管理系统也因此越来越独立,越来越复杂,功能也越来越完备。

随着IT业务变得越来越富有挑战性,信息技术领域的工作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要管理由各种LAN、Intranet和Extranet构成的混合网络,网络管理员如何优化设备和网络配置,使网络系统充分发挥优势,是今天网络管理员们正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

人们迫切地希望通过网管系统为网络把脉,查看全网的网络连接关系,实时监控各种网络设备可能出现的问题,检测网络性能瓶颈出在何处,并进行自动处理或远程修复。而实现这一切的一条很重要的途径,是网络管理系统的智能化发展,通过智能化的网管平台实现高效的网络管理,促进网络的高效运转。

网络管理发展四阶段

随着Internet在世界范围的普及,计算机网络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信息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基于网络的应用也越来越多,许多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环节都可以利用网络方便、快捷地实现。因此,网络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就显得至关重要,网络管理于是应运而生。

回顾网络建设的历史,存在着这样几个阶段:

1.独立BU阶段:开始出现各种独立的设备,每种设备有自己特殊的用途;

2.集成网络阶段:渐渐把这些独立的BU单元集成起来,组成一个网络,完成一系列的业务;

3.整合统一管理阶段:人们开始认识到建网的目的是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提高效率、提高核心竞争力,因此可运营、可管理的网络应运而生,能够帮助人们完成从网络竞争向服务竞争的转变;

4. 智能网络管理阶段:随着网络的日益庞大,停留在依靠维护人员的经验进行低效率、低水平的感性管理阶段的网管理念已经跟不上网络发展的需求,智能、高效的网络管理系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网络管理五大功能

为了更好地管理不同厂家的网络设备,支持不同的网络管理平台,就需要制定网络管理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了一系列的网络管理标准,在OSI网络管理模型中,基本的网络管理功能被划分成五大功能:

故障管理(FAILURES):检测、隔离、更正网络问题,并从这些问题中恢复;

性能管理(PERFORMANCE):分析和控制整个网络的数据吞吐,为终端用户提供连续的、可靠的服务;

配置管理(CONFIGURATION):从网络中获取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对设备进行配置,通过它,可以实现对网络设备配置的集中管理;

计费管理(ACCOUNTING):测度网络上资源的利用情况,设置计量单位、确定开销、向用户收费;

安全管理(SECURITY):控制对网络资源和敏感信息的访问,这种控制包括对网络设备的访问限制、对给定设备上某种应用的访问控制,以及对网络协议的访问控制。

通常,一个具体的网络管理系统并不一定都包含网络管理的五大功能,不同的系统可能会选取其中几个功能加以实现,但几乎每个网管系统都会包括故障管理、配置管理和性能管理这三个功能。

从网络管理系统的组成来说,现代网络的网络管理系统基本上由四部分组成:多个被管对象(Managed Object Agents);至少一个网络管理器(Network Manager)或称网管工作站;一种通用的网络管理协议(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一个或多个管理信息库(MIB,Management Information Base)。

用户主机和网络互联设备等所有被管理的网络设备都称为被管对象(Managed Object),驻留在这些被管对象上、配合网络管理的处理实体被称为被管对象。实施管理的处理实体被称为管理器(Manager),管理器驻留在网管工作站上。管理器和通过交换管理信息进行工作,这种信息交换通过一种网络管理协议来实现,管理信息分别存储在被管对象和管理工作站上的管理信息库中。

网络管理协议与管理信息库中的管理信息描述了所有被管对象及其属性值,使得网络管理的全部工作就是读取(get,对应于监视)或设置(set,对应于控制)这些对象信息及其属性值变量。

网管模型的智能化要求

智能管理平台要求实现网络资源、用户和业务的融合管理,提供基本的网络资源管理、拓扑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用户管理及系统安全管理,具体要求体现为以下六点:

1. 系统安全管理

系统安全管理功能主要包括:操作日志管理、操作员管理、分组分级与权限管理、操作员登录管理等。

所包含的主要功能有:

操作员登录管理

管理员通过制定登录安全策略约束操作员的登录鉴权,实现操作员登录的安全性;

操作员密码管理

管理员为操作员制定密码控制策略,操作员仅能按照制定的策略定期修改密码;

分组分级权限管理

管理员通过设备分组、用户分组的设置,可以为操作员指定可以管理的设备分组和用户分组,并指定其管理权限和角色;

操作日志管理

对于操作员的所有操作,包括登录、注销的时间、登录IP地址以及登录期间进行的任何可能修改系统数据的操作,都会记录详细的日志;

操作员在线监控和管理

系统管理员通过“在线操作员”可以实时监控当前在线联机登录的操作员信息,包括登录的主机IP地址、登录时间等。

2. 资源管理

通过资源管理要求可以实现:

网络自动发现

可以通过设置种子的简易方式、路由方式、ARP方式、IPSec VPN、网段方式等五种自动发现方式自学习网络资源及网络拓扑,自动识别包括路由器、交换机、安全网关、存储设备、监控设备、无线设备、语音设备、打印机、UPS、服务器、PC在内的多种类型网络设备;

网络手工管理

手工添加、删除网络设备,可以批量导入、导出网络设备,批量配置Telnet、SNMP参数,以及批量校验Telnet参数等辅助功能;

网络视图管理

支持IP视图、设备视图、自定义视图、下级网络管理视图等多种管理视图,用户可以从不同角度实现整个网络的管理;

网络设备管理

从任何一种网络视图入口,都可以实现对网络设备的管理,用户可以方便地实现所有设备的管理;

设备分组权限管理

通过对设备资源进行分组管理,系统管理员方便地分配其他管理员的管理权限,便于职责分离。

3. 拓扑管理

要求可以从网络拓扑的解决,直观地提供给用户对整个网络及网络设备资源的管理:

拓扑自动发现

通过自动发现可以发现网络中的所有设备及网络结构,并且可以将非SNMP设备发现出来,只要设备可以ping通即可;

自动识别各种网络设备和主机的类型

要求可以自动识别Cisco、Juniper、H3C、中兴等厂商的设备,以及Windows、Solaris的PC和工作站、其他SNMP设备和ping设备,并且以树形方式组织,以不同的图标显示区分;在拓扑图上更可进一步对设备的类型进行区分,如区分路由器、交换机、安全网关、存储设备、监控设备、无线设备、语音设备、打印机、UPS、服务器、PC等;

设备状态、连接状态、告警状态等信息在拓扑图上的直观显示

要求在拓扑图上能够清晰地看到企业IT资源的状态,包括运行是否正常、网络带宽、接口连通、配置变化都能一目了然。

4. 故障(告警/事件)管理

故障管理,即告警/事件管理,是体现智能网络管理平台的重要部分:

告警发现和上报

接收各种告警源的告警事件,包括设备告警、本级网管站及下级网管站告警、网络性能监视告警、网络配置监视告警、网络流量异常监视告警、终端安全异常告警等;

告警深度关联分析与统计

对接收到的告警事件进行深度关联分析,系统缺省支持重复事件阈值告警、闪断事件阈值告警、未知事件阈值告警、未管理设备告警阈值告警,并能在故障恢复时自动确认相关告警;同时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确定事件的告警规则,以适应网络管理需要;

实时告警

提供分类、声光告警板,按故障类别及等级实时告警,让管理员通过告警板不但及时知道告警产生,同时可以了解产生的告警的类别和等级;

故障解决

智能网管要求对故障告警均提供“修复建议”,管理员可以参考修复建议对故障进行处理。在故障得到解决后,通过对告警的确认完成故障的恢复确认。

5. 性能管理

折线图、方图、饼图等多种显示方式,通过生成相应的报表,可以给管理员带来诸多的快捷。通过性能任务的配置,可自动获得网络的各种当前性能数据,并且可以设置性能的阈值,当性能超过阈值时,网络以告警的方式通知告警中心。

6. 设备管理组件

智能化网络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 NFC 近场通信 智能化网络

一、引言

本文针对移动通信网络中管理维护方面进行需求分析。通过结合智能化网络管理的应用架构,引入NFC技术,可以有效地提升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移动通信网络品质的提升。

二、NFC技术的智能化网络管理应用部署

为了解决工作人员在维护、排障、保障等流程工作的自动化处理的问题,需要在节点前端引入NFC技术,以实现数据的采集和交互。

2.1 NFC技术标准

NFC技术允许的通信距离在5到10厘米之间,允许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为424KB/s。它的工作原理基于电磁场感应技术,专门用于两两设备之间的简单和安全的数据交换[2]。NFC技术提供了三种不同的操作模式:无源标签模式(卡仿真),点对点模式和读卡器模式。NFC技术允许两两设备直接进行方便和直观的交互,以达到用户进行数据的交换,连接和配置设备等目的。例如非接触形式的移动支付和电子票务就是一种基于NFC技术的非常容易实现的方式。

NFC设备具有三种操作模式[3],在本文的实现中使用第一种操作模式。

(1)读/写:在这种模式,开启NFC功能的手机可以读写任何支持的标签,读取其中的 NFC 标准格式的数据。

(2)点对点:在这种模式下,两个NFC设备可以交换数据。例如,你可以分享启动蓝牙或Wi-Fi连接的参数来启动蓝牙或Wi-Fi 连接,你可以交换如虚拟名片或数字相片等数据。点对点模式符合 ISO/IEC 18092 标准。

(3)模拟卡片:支持NFC的手机在与标签交互时扮演读取器的角色。这种模式手机也可做为标签或被读取的无线卡片。

2.2 NFC技术的应用部署策略

本文提出的NFC技术的应用部署策略,是以分层的方式将智能化网络管理平台分为采集处理层、数据管理层、应用功能层。如图1所示。

智能化的技术架构的各个层次的具体功能如下:

1. 应用功能层:需要实现应用操作界面,其中包括了客户机/服务器、浏览/服务器两种方式。实现业务逻辑处理,提供应用服务组件。通过信息门户(Portal)来提供统一的信息展现平台。

2. 数据管理层:需要完成对数据的存储和处理。特点是软件化、工具化、可视化。另外还负责完成对数据的完整性分析和数据的准确性核查。

3. 采集处理层:通过数据总线来从各专业网管获取数据,向下屏蔽厂家网管系统的差异,适应不同的接口方式,向上提供统一的接口协议和信息模型。要求新接口的引入和接口变化不影响已有应用功能。

基于NFC技术的部署方案,网络维护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NFC设备,来实时地执行后台提供的维护和维修计划。通过读取标签,可以了解设备的产品系数清单、技术标准以及其他有助于工作人员维护的信息。同时综合智能化管理系统也可以录入工作人员的签到及登记信息,实现规范化管理。NFC技术的数据交互流程,如图2所示。

工作人员使用随身携带的具备NFC功能的终端,完成与部署在站点的相关设备的NFC通信建立,实现站点巡检的签到及登记。然后通过快速建立蓝牙的连接,进一步完成设备的参数指标等重要数据的交互,体现在智能化网络建设中,“流程为先,业务为基,数据为纲,管理为领,技术为基”的特点。

三、结论

本文分析了NFC技术在移动通信中网络管理的发展前景,采用智能化网络管理的应用架构,详细论述了NFC技术在该应用架构中的可实现性,并提出基于NFC技术在移动通信智能化网络管理中的应用部署策略,该策略,对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网络优化具有参考意义。

参 考 文 献

[1] Rainer Steffen, J?rg Prei?inger, Tobias Sch?llermann.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NFC) in an Automotive Environment[M]. Second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2010

[2] Jiang Hua, Sun Qiang. A Consideration on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Technical Standard[J]. Tracks For Standard & Technology. 2006

[3]蒋华,孙强. 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标准解析[J]. 标准与技术追踪. 2006

[4] SHI Xu Dong. Study and Implementation of NFC technology based on Android mobile OS. Software. 2013

智能化网络管理范文第5篇

1.1设备抽象层设计

考虑到需要提供一个高效统一的管理工具,那么就需要将过去分散孤立的脚本和软件提供的功能整合在一起。整合并不是简单地将原有功能罗列在一起,而应该是有机结合,结构清晰,设计风格统一,能够便于复用。根据对当前数据中心内网络设备管理的需求分析,设备抽象层的类大体可以分为主机、交换机、存储三大类[5-6]。再具体细分,主机类又可以根据其操作系统的不同,分为Windows,Redhat,Suse,Unix等等;交换机类根据厂商产品系列的不同可以分为Brocade,Cisco,Qlogic等等;存储也可分为EMC的Symetrics,vMax,vPlex,IBM的DS8000,XIV,SVC等[7-8]。无论封装实现的是什么设备,无论底层有多么大的不同,为了便于上层集成调用,应当对上层提供一致的接口。从上层来看,无论底层封装的是什么设备,对上层无外乎两个操作,信息收集与数据录入。因此,所有的设备类都需要实现两个方法,collect与import_to_data-base[9-10]。collect方法实现从设备收集信息的逻辑,而import_to_database实现向数据库录入的逻辑。

1.2协议适配层设计

由于文中设计的是一个集中统一网络管理的工具,必须通过一些网络协议来远程操控设备。常见的网络管理协议有SSH,Telnet,Winexe等。现实中,不同设备可能共用同一种协议,同一种设备可能在不同协议之间切换的现状,也就是说,特定协议与特定类型的设备之间是没有必然联系的[11]。这就决定了网络协议的逻辑不能在设备抽象层内实现,而应该独立出来,单独设计一个协议适配层。设计良好的协议适配层类能够在不同设备之间轻松调换使用,提供了极大的开发灵活性[12]。对于一个网络协议,常见的用户场景就是,建立连接,发送命令并接收返回的文本,关闭连接。所以,一个协议适配层类应当实现三个方法,open,cmd,close。open方法用于建立连接;cmd方法用于发送命令并接收文本;close方法用于关闭连接。在设备抽象类的对象实例化的时候,只需要通过目标设备的对象的属性将协议对象动态传递进去即可。由于协议适配层的类具有相同的接口,更换协议对设备抽象层的类来说是完全透明的。

1.3自动识别模块设计

管理众多的设备的静态登记信息,如果只是依赖管理员的记忆力,或者是Excel表格,费时费力,结果也并不可靠[13]。首先要设计一个能够从网络当中自动抓取的活动IP,并识别出运行在该IP地址上的设备类型的模块。当活动IP地址被从一个子网中扫描出来以后,进一步识别设备的类型可以分为网络扫描和远程命令试探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网络扫描主要是为了下一步的命令试探缩小范围。无论是主机、交换机,还是存储设备,都会对外打开一些固定的网络服务,这些网络服务通常都监听特定的端口,通过扫描端口可以大致了解设备打开了哪些网络服务,进一步可以猜测设备可能对应的类型[14]。在扫描端口之后,进入第二阶段,发送前期锁定的几种可能的设备类型上支持的命令,再通过Perl语言内置的正则表达式搜索特征关键字。如果成功捕获到了响应的关键字,就成功地识别了设备类型。类型识别成功后,才能调用响应类型的设备抽象类,对设备进行信息收集与管理。

2自动识别模块的具体实现

2.1网络扫描部分

在第一阶段的网络扫描中,首先由Subnet类负责活动IP的获取,之后将活动的IP地址实例化为IP类的实例,之后IP类会扫描该IP地址上的哪些端口已经被监听了。这两个类依赖于Nmap提供底层功能的支持。Nmap是一款用于网络安全审计的工具,可以列举主机,监控网络服务运行情况。Nmap不仅可以扫描单个IP地址,还可以对整个网络进行大规模扫描。同时,Nmap也是一款遵守GNU通用公共许可协议的软件,可以免费地在文中要设计的工具中集成使用。Subnet类在获取活动IP地址的过程中需要使用Nmap提供的Ping扫描,需要执行命令如下:nmap–sn192.168.1.1/24其含义是,扫描网络IP为192.168.1.1,而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的网络中有哪些可以Ping通的IP地址。IP类在扫描单个IP地址上被监听端口过程中需使用Nmap提供的Intense扫描,需要执行命令如下:nmap–Pn192.168.2.1其含义为,扫描IP地址192.168.2.1上所有已经被监听的端口号。命令执行完后返回结果:PORTSTATESERVICE80/tcpopenhttp1900/tcpopenupnpMACAddress:14:E6:E4:8D:2B:E2(Unknown)

2.2远程命令试探部分

这部分逻辑通过一组工厂类被实现。当设备类型被检测完成后就会实例化响应类型的对象来完成后面的信息收集与数据录入工作。考虑到设备类型较多,都在一个工厂类内实现太过繁杂,可以将具体工作分解到若干个类中完成,每个工厂负责某一大类设备的识别与实例化工作,形成一个三层的工厂树。处理具体大类的工厂类可分为处理服务器的ServerFactory,处理交换机的SwitchFactory,处理存储的StorageFactory等等。首先由顶层的基本工厂类接收一个IP地址作为参数,然后将IP地址像放上流水线一样,依次交给每一个负责具体大类的工厂类处理,当流水线上的某一个工厂类成功地处理了这个IP地址时,就用识别得到的类型为该IP地址实例化一个设备对象出来;如果当前工厂类无法处理,则交给流水线上的下一个工厂类继续处理。要发送远程命令首先涉及到选用什么网络协议的问题。网络协议一般都会监听固定的端口号,这就是所谓知名端口(见表1)。通过查找知名端口表就可以知道网络设备打开了哪些网络协议的服务。通常,打开22号端口意味着设备打开了SSH协议的服务器,这是一台Linux或者Unix系列操作系统的服务器的常见配置。这种情况下,工厂类就会调用SSH协议,发送Linux或者Unix系统上的命令,然后尝试从返回的文本捕获预期的关键字。可以看到,ServerFactory在处理的时候,首先检查22端口是否已被监听。发现22端口已被监听之后,则通过SSH协议连接目标IP地址,发送Linux和Unix系列操作系统上的uname命令,如果从返回的文本里捕获到“Linux”,表明目标服务器是一个Linux服务器,如果捕获到“AIX”,表明目标服务器已经安装了IBM的AIX操作系统。

3网络管理工具的完整运行流程

整个工具运行时的完整流程如图3所示。scan_network是整个程序的入口点,通过-n选项传递一个网络地址及其子网掩码,Subnet类会找出这个网段里的所有可用的活动的IP地址,然后为每一个IP地址调用scan_ip。在scan_ip中,BaseFactory会被调用,它会依次尝试使用StorageFactory,SwitchFactory,Server-Factory来处理这个IP地址。每个工厂类都会检查该地址上有哪些端口被打开了,然后使用命令尝试识别设备的类型。类型识别完成后,就会为该地址实例化一个设备对象,调用它的collect方法收集信息,然后调用import_into_database完成数据录入。

4结束语

文中网络管理工具基于端口扫描和工厂模式设计实现,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易学习、易配置的特点。面向对象的设计风格使其代码逻辑更为清晰,更加易于复用。一改过去管理工具功能单一、分散、成本高、维护困难的局面,可大量节省人力,使管理人员更多地把精力集中在对网络整体拓扑的关注上面,而不必过多将精力耗费在细节问题上。管理人员可以基于该工具本身数据库所包含的信息,自行开发一些分析工具,满足自己个性化的需求。信息收集与分析的分离也带来了极大的灵活性,使得该工具的适应范围更广。

智能化网络管理范文第6篇

[关键词]人工智能;计算机网络;网络安全;网络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93;TP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1-0394-01

0引言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计算机网络的需求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单纯的数值计算与问题求解功能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计算机网络的要求,计算机要提供更为智能化、人性化的服务工作,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环境下,人们给计算机网络提出的新要求。目前计算机网络存在的问题,尤

其是安全方面的问题,也在强调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网路技术中应用的必要性。

1 计算机网络技术存在的问题

随着计算机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网络信息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网络控制和网络监视成为了用户在应用网络管理系统中最为关注的两大功能,但网络控制和网络监视功能的正常发挥,要建立在信息的获取与处理及时准确的基础上,通过网络传输的数据大多具有不规则性、不连续性的特点,而早期的计算机只能实现数据的逻辑化分析以及处理,无法实现数据真实性的判断,要从大量的信息中筛选出真实有效的信息,需要计算机网络具有智能化。计算机应用深度和广度上的发展,使得用户的安全信息需要网络安全管理提供可靠的保障,软件开发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犯罪的增多,使得计算机如果不具有较为灵敏的观察力以及迅速反应的能力,则较难真正的遏制侵犯用户信息安全的各种违法行为,要想真正实现网络的安全管理,就要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建立起反应灵敏、科学完善的智能化的管理系统,实现数据的自动收集、运行故障及时诊断以及性能、趋势的在线分析等,当计算机网络发生故障时,能够准确快速的做出反应,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使计算机网络系统恢复正常。人工智能就能够实现在计算机网络内建立起科学完善的网络防御系统和管理系统,确保用户各类网络信息的安全。

2 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应用,较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希望计算机能够为使用者提供更为智能化、人性化的服务

的需求,计算机网络的智能化需求主要体现在智能化的人机界面、智能化的信息服务、智能化的系统开发以及支撑环境

三个主要的方面,这些需求全面推动了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应用进程,尤其是人工智能在系统的管理与评价、网络安全以及智能人机界面等主要方面的应用。

2.1 人工智能在网络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网络安全管理的领域内,人工智能的主要应用体现在三个方面,智能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技术,智能型反垃圾邮件系统对用户邮箱所具有的保护功能。

智能化防火墙系统与其他的防御系统存在较大的差别,智能防火墙是采用智能化的识别技术,例如记忆、统计、概率以及决策的方法来对数据进行识别和处理,减少了计算机在进行匹配检查过程中所要进行的庞大的计算,提高了针对网络有害行为的发现效率,实现对有害信息的拦截以及限制访问等功能;智能防火墙系统的安检效率要明显的高于传统的防御软件,有效的解决了普通防御软件发生较为普遍的拒绝服务共计问题,有效的遏制了病毒的传播以及高级应用的入侵。

入侵检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保证网络安全最具有关键性作用的环节,是防火墙技术核心组成部分。计算机网络系统入侵监测功能的正常发挥,将直接影响着系统资源的安全性、保密性、完整性以及可用性。入侵检测技术主要是通过数据的采集筛选、数据的分类以及处理等形成最终的报告,及时的向用户反映出网络信息当前的安全状态。目前,人工智能较广泛的应用于专家系统、模糊识别系统以及人工神经网络等系统的入侵检测工作中。

智能型反垃圾邮件系统是运用了人工智能技术所研发出的针对垃圾邮件的防护技术,该技术可以在小影响客户信息的安全性的基础上,对客户的邮件进行有效的监测,对邮箱内的垃圾邮件进行开启式的扫描,并向客户提供针对垃圾邮件的分类信息,提醒用户及早处理可能危害系统或对自身小利的信息,从而保证整个邮箱系统的整体安全性。

2.2 人工智能在网络管理和系统评价中的应用

网络管理方面的智能化发展,主要依赖于电信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除了在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外,还可以充分利用人工智能中的专家知识库、问题求解技术,实现计算机网络的综合管理。网络的动态性以及瞬变性给网络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使得现代化的网络管理工作也向着智能化方向上发展,专家级决策和支持方法就是在人工智能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在信息系统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专家系统是种智能的计算机程序,实现将某领域内尽可能多的专家的知识、经验进行积累,并在总结归纳的基础上形成资源录入相关系统,进而可以利用汇集了特定领域内多位专家经验的系统,来处理该领域内其他相类似的问题。就计算机网络的管理和系统评价,就可以通过很多的计算机网络管理内相应的专家系统,来进行网络管理以及系统评价的诸多工作。

3 总结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自身的不断完善发展,以及在计算机网络中应用需求的增多,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应

用会越来越广泛,在促进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管理工作以及系统评级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凯斐.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及其未来展望[J]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 (04)

[2]宋绍云.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应用[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1(02)

[3]熊英.人工智能及其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1(02)

智能化网络管理范文第7篇

[关键词] Web;网络管理模型;实现技术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13. 068

[中图分类号] TP3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13- 0160- 02

0 引 言

通常来说,按照使用对象的不同将Web技术分为服务端技术和客户端技术,这两种技术的具体实现都依托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又与互联网技术密不可分,因此Web网络管理模型的建立和相关技术总的来说是其本身技术的一种延伸,主要包括对安全性、功能性、管理方便性等方面技术的提升。

1 基于Web的网络管理模型

1.1 网络管理模型建立的原则

1.1.1 安全性

互联网和相关技术、产品的使用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但相对的由于互联网的突出特色是资源共享,这就带来了信息安全性的问题,比如目前大规模攻击个人电脑、企业中央计算机系统的勒索病毒和之前的熊猫烧香病毒等,为用户带来了很大困扰,因此较高的安全性是网络管理模型建立的基本原则。

1.1.2 管理方便性

互联网的一大突出特色是提升了相关工作的效率,使资源使用、大规模计算等变得方便快捷,同样,其网络管理模型也需遵循管理方便性的原则,包括系统的简洁性、操作的简单性、易学性、易维护性等。

1.1.3 较低的成本

就Web技术而言,无论是服务端管理模型还是客户端管理模型,本身只是针对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提供的一种附加技术,由于目前存在着为数众多、效果良好的计算机防护、管理、修补软件,网络管理模型的种类也非常多,竞争性很强,出于商业方面和实用方面的考虑,模型建立都应遵循较低成本的原则。

1.2 网络管理模型的特点

自诞生之日起,Web技术就表现出了非常强大的生命力,这是时展的一种客观需要,也是其本身高可操作性、发展性、灵活性的优势所致,在Web技术支持下建立的网络管理模型,也需要具备较高的操作性、发展性、灵活性等优势,同时,模型应该是和电脑系统兼容的。

Web技术等于是将目前各个电脑的小平台连接成一个整体,增强了网络资源共享性和使用的便捷性,在网络管理系统中,应确保管理员可以通过对浏览器节点的控制连接服务器,完成数据控制、传输等基础工作,模型的安全板块可以随时发现系统面临的问题等,并进行一些基础性的修复工作,模型还应考虑增加一定的远程控制能力和智能化模块,这些特点都是网络管理模型应具备的。

1.3 网络模型的具体内容

1.3.1 管理模块

管理模块是网络管理模型的基本模块,包括基础管理、功能性管理两个主要部分。

基础管理即涵盖Web技术两个方面,服务端和客户端的管理,比如基本的互联网访问功能、数据保存、清理、传输功能等,基础模块需要具备良好的操作性,可以通过创建快捷方式,或者简单鼠标点击的方式进行操作,数据保存、清理等功能也应遵循简单快捷的基本原则。功能性管理是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其包括计算机各个主要部分比如中央处理器、屏幕以及互联网访问等方面,这些功能性管理需要建立在和计算机系统相匹配的基础上,同时也应该是便于操作的,在开发、设定功能模块时,需考虑未来计算机系统的发展趋势,使功能化模块具备基本的升级进步能力。

1.3.2 安全模块

安全模块主要通过三个方面实现管理工作:一是授权机制,二是监测机制,三是记录机制。

授权机制是指管理模型应具备基本的授权管理功能,即对计算机和Web等使用者有一定分辨能力,比如使用者需要通过输入正确的管理密码,才可以使用计算机。监测机制是指管理模型具有基本的安全识别能力,对于侵入计算机的危险程序、木马等可以迅速发现并发出警报,自行将其隔离,或者等待相关人员进行处理。记录机制是指管理模型应具备数据信息记录功能,对于授权内容、管理内容、使用情况、木马处理等进行记录,并生成日志,方便相关人员查阅和处理。

2 基于Web的网络管理模型实现技术

2.1 WBM技术

WBM是一种全新的网络管理模式,在之前网络管理技术的基础上,减省了管理的流程、步骤、成本,同时提升了安全性,可以较好地应用于网络管理工作。

WBM模式下,提供商会将Web服务添加到网络管理设备中,方进行保存,设备内部使用SNMP进行通信,管理人员可以使用任何浏览器,在网络任何节点上配置、控制存储、获取资源并进行其自身范围内的管理工作。另外,WBM模式的嵌入式方式也是其技术特色和优势,嵌入式是指将Web技术嵌入网络设备中,对设备进行图形化管理,在不损失功能的情况下,图形界面变得简单、操作方便,建立成本降低了,维护也简单许多,而且由于WBM模式在建立时充分考虑了对服务器的保护,必须通过口令和地址过滤才能访问服务器,这意味着未经许可的外部人员、程序无法访问Web服务器,安全性大大提升。

2.2 智能化技术

智能化技术是任何管理模型应具备的技术,由于智能化是当前信息产品和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有必要将相关技术应用于管理模型中提升其管理水平。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应集中于木马处理、漏洞扫描方面。

木马处理是指管理模型中的相关安全模块应该具备基本的木马识别功能,在发现危险后立即对其采取措施,将木马与其他程序隔离,防止木马造成破坏,在智能化的前提下,木马扫描、处理的能力也应随着木马的诸多变化而不断提升。漏洞扫描是指管理模型中的对应模块可以实时监测计算机状况,及时发现漏洞,同时采取智能化手段对漏洞进行修复或者发出警报,同样,漏洞处理也应该是具备智能化升级能力的。

3 结 语

Web技术的发展为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在Web技术支持下,建立网络管理模型,有利于Web技术的推广应用,目前看来,管理模型的建立需要遵循管理方便性、安全性、成本低廉性原则,WBM技术符合以上三个原则,是比较适用的Web网络管理模型,进一步使用智能化技术,可以使网络管理模型更好地进行管理工作。

主要参考文献

[1]冯松军. 基于Web的网络管理模型及实现技术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12.

[2]丁俊卿. 基于Web的网络管理模型及实现技术研究[J]. 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23):30.

智能化网络管理范文第8篇

作者:朱云捷 单位:江苏省常州市人民检察院

从网络管理范畴来进行分类,就是要对具体的组成部分来进行管理,如对主干网络进行有效的管理即对路由器等的管理;对各种接入设备的管理如服务器交换机的管理,对行为上的管理,如用户的管理以及对资产的管理,就是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各种软件和硬件系统的管理。同时,依据网络管理软件发展阶段上的差异,可以将其分为三个不同的但是又相互连接的阶段。第一阶段的原理较为简单,基本上就是采用命令方式和各种不同的监测工具的配合使用来达到监测的目的,其缺点主要在于它对使用者的要求非常高,所以其适用范围上受到的了很大的限制,毕竟从使用者多角度来看,更多的是中低层次的体验用户,如果过高的理论要求毫无疑问会制约他们的使用频率和使用信心。第二代软件在这方面做了很大的改进,界面更加友好,对客服适用上的要求也不高,无需掌握更多的软件原理和概念等,所以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使用范围,的那是新的问题依然出现,就是人为的影响过大,很容易产生误操作的行为,降低工作上的效率,无法满足速度和效率上的要求。第三代软件管理则显得较为智能化,它是一款将网络和管理进行了高度结合的软件管理产品,自动化的操作和智能化的管理时期最大的特点,所以只要在网络系统中深入最为基本的信息需求如用户的个人情况,设备的使用情况以及资源之间的分配情况等就可以非常方便的进行软件管理,开展计算机网络管理的功能。

国内关于计算机网络管理的研究起不的较晚,尽管在发展上呈现出很快的速度,但是由于基础相对的薄弱,所以在目前的整体水平上还有着很大的提高空间,因而,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的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技术上的落后,功能上的单一和管理方式和管理水平上的相对的单一,发展尚处于管理中的较为低层次的阶段。因而我们可以判断,从计算机网络管理上的趋势来看,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管理上的更新。首先是需要实现对多个域进行有效的管理,目前看来最好的方式就是实现分布式的网络管理系统的构建。它的核心在于跨对象的平台连接和交互问题,最重实现分布式应用系统。分布式技术研究的范围还相对的狭小,主要运用于两个方面,其一是移动技术的运用其二是CORBA技术的研发和运用。其中后者的研究尚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而移动技术也只是区域性的研究,至于何时在更大范围内进行有效的推广目前还没有定论,所以分布式的管理系统必然是一个具有发展潜力的方向和角度。其次是对业务进行实际的监控的功能上的开发和运用,这是革新传统上的管理漏洞的必然要求,传统网络管理系统都是对于网络硬件方面的管理,而对于设备故障业务的管理方面却没有起到作用,市场上已经出现了有些产品的监控业务上的,但是监控的力度和范围仍然显得不够,因为依然无法对于服务进行监控。再次是智能化管理发展要求,在电子技术迅速发展非常迅速的同时,更新换代的速度已经远远的超出了人们的预期,所以智能化必然成为网络技术管理的首选之道,智能化管理的首要的特征就是对于策略管理和网络管理系统本身进行诊断和调试业务,智能化的作用发挥的场所还体现在当网络管理和用户需求无法直接联系时候,网络的使用性能下降时等等,这些都是智能化的网络监督管理系统发挥作用的最好时机。也即是对网络资源进行监控的执行必要。最后就是首先综合化的网路管理系统。

综合化的网络管理系统可以满足多种机制的网络支持,所以其综合化的服务必然能够满足不同的客服的需求。通过一个端口对于整个系统进行有效的操作,对所有管理的业务进行了解和提供故障的发现和障碍排除等等。便利之处在于对于所有互联的各个网路系统之间进行有效的管理。关于综合网络管理系统的实现方式,学者有不同的意见,即从分类上看有几种不同的看法和意见,但是基本的看法也是大多数学者所同意的就是通过两种不同的途径和方式实现,其一是将综合系统建立在各个已经建立完整上的子系统的基础性,其二就是直接越过第一个环境,进行第二层次的构建,即使直接进行综合系统的研发。应该说二者之间都有有缺点所在,但是从我够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第二种情形的实现可能性更大,但是无论如何综合化的网络管理方式是一个必然的选择趋势。

智能化网络管理范文第9篇

信息时代的网络构成非常复杂,不同系统架构,不同设备,甚至无线网路,WIFI等新型网络的出现,都造成了网络接入设备的复杂性,同时这些不同的网路设备其可靠性也不可能是百分百,会出现不同的兼容性问题,所以这就需要一个可靠的网络管理系统来对这些不同的网络设备进行管理。而市场上也已经出现了多种先进的网络管理软件系统产品,这些网络管理系统产品根据面向对象和性能可以分成3种:

(1)相对简单的系统,这类网络管理系统往往只会针对网络中某一个独立的功能进行管理,如实现对网络上网权限的控制等,所以这类网络管理系统的研发成本相对较低;

(2)基于局域网的管理系统,这是针对整个局域网的系统性的管理,所以范围相当广泛,一般会包括网络管理和系统管理2种,同时具有一定的可扩展性,相对集成和多问题管理和监测功能;

(3)企业级的管理系统,这种系统一般是在统一的管理平台上实现网络、数据库、协同办公、ERP等管理,因此这种类型的企业级管理系统的开发成本相对较高。

从网络管理系统的功能和特点的角度上进行分析的话,网络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对不同网络拓扑结构的自我识别,实现网络流量的自动分流和监控,能够对故障进行检测,一般具有多层次级别的监控和多类型设备的支持,丰富的接口便于二次开发。而从网络管理结构上来进行分类的话,一般会分为分布式管理系统和集中式的管理系统,这2种结构都有明显的优缺点,其中集中式管理结构的优点主要为管理简单、易于操作和使用。而缺点则体现在作为集中式管理的顶层,工作任务太大,特别是企业的网络规模越来越大的今天,仅使用一个网络管理人员显然不能够完成所有的网络管理任务。所以现在对于大型的网络管理系统一般采用的是分布式网络管理结构,也就是说,网络的管理功能分散到不同的网络节点里,由不同的管理者共同管理,且这个管理系统还是层次化的,就是管理者之上还有管理者,所以对管理的权限还可以进行灵活的设置。

2网络管理的主要内容分析

通常情况下,网络管理内容主要包括故障管理、计费管理、性能管理、配置管理和安全管理等诸多方面。

(1)故障管理主要包括故障检测、故障机或者网段隔离以及软故障的软维修,故障的检测依据主要依靠网络设备的状态,一般不影响到网络应用的小故障会记录在网络管理系统中,不会做出特别处理,而一些严重的故障通过检测后会第一时间通知给管理员,通常会采用报警的方式通知,如果故障情况比较复杂,那么网络管理系统就会执行一些诊断进程来测试网络故障的原因,从而给解决故障提供可参考的信息。

(2)网络计费管理系统主要记录的是网络资源的使用情况,能够对网络行为进行一定的控制,特别是在网吧等行业,计费管理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而配置管理指的是对网络系统整个初始化的配置,这一点非常重要,配置管理往往是为了实现某一个网络控制功能或者让网络的性能进行优化,提升网络运行的稳定性。而网络的性能管理则是对网络资源及通信效率的整体管理,检测网络资源使用情况,以及网络系统提供的服务能力是否满足各种应用的需求,性能管理通过手机网络当前的数据信息来进行性能的优化。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的安全管理模块则是网络管理非常重要的模块,同时也是相对薄弱的一个环节,因为目前网络安全技术相对病毒和黑客技术而言,都是落后于这2个主动攻击式技术,不具备主动防御能力,更多的是采用了被动防御的方法,所以网络安全危机时刻会爆发。目前网络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数据泄密,控制权被接管,所以针对这些,网络安全管理模块通过权限设置,加密设置等方法来给网络应用添置安全锁,从而提升网络的安全属性。

3计算机网络管理的发展前景研究

网络管理技术的不断革新,再加上互联网的普遍应用,基于WEB的网络管理技术将成为未来主要的应用。这是一种全新的网络管理技术模式,从诞生之日起就已经表现出强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及易操作等诸多优势,得到了业内不少专家的青睐,同时也深受很多企业用户的喜欢,认为基于WEB的网络管理系统具有彻底的颠覆性和革命性。一般而言,在局域网中都有专门的服务器设备,主要是为企业或者其他单位提供各种应用服务,比如数据库服务器、文件共享服务、打印服务等等,不同的服务器都可以通过运行TCP/IP协议和互联网进行连接,但是在连接之前还会使用防火墙对内网和外网进行隔离,目前防火墙一般分为软件防火墙和硬件防火墙,不同类型的防火墙的基本功能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对网络信息的传播进行控制。使用WEB技术的优势就在于能够降低网络资源的使用,同时有利于网络扩展和降低维护费用,因为使用WEB技术对于网络管理系统的硬件几乎没有什么要求,所以网络管理员就能够把很多的计算和存贮的作业转移到WEB服务器上,作为管理员也能够通过其他的低廉的WEB平台去访问和管理,因此能够给管理人员提供比传统工具更具竞争力的能力,而且用户只需要通过其他的计算机,再配置一下WEB服务,就能够获得网络管理和配置及控制的能力。

在网络管理系统发展的过程中,有几个非常关键的技术对企业网络的管理产生巨大的冲击,这些变化对网络管理的模式产生了极大的变化,甚至对原有的集中式管理进行了巨大的冲击,随着局域网规模的不断增大,以及互联网应用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对端对端及系统级的网络管理模式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这就给分布式网络管理技术的应用铺垫了道路,而分布式网络管理技术和WEB技术的结合又能够进一步降低网络管理的硬件平台,同时也方便了用户的网络管理,甚至还能够让远在异地的网络管理员通过WEB服务来控制局域网。所以分布式网络管理系统对于大型的网络应用的管理作用更加明显。

分布式管理经过发展现在又进一步向智能化分布式演变,通过智能化技术能够让网络管理变得更加自由,同时也变得更加简单。很多网络的管理如监控技术,流量监测,故障监测等工作,通过智能化的网络管理系统就能够很好的解决,只有那些严重的故障及需要人工进行修复的故障和其他的应用,才会通过提醒的方式让管理员来尽快解决。智能化分布式网络管理系统能够将整个局域网,甚至是基于VLAN虚拟局域网技术将网络内部的信息整合起来,然后进行综合分析,而不必须要考虑这个网络架构怎么样,智能化分布管理系统能够为管理员提供更加广泛的企业网络应用架构,能够实现自适应的策略管理,智能过滤及动态轮询等功能,让管理的作用变得更加简单,所见即所得更是降低了使用难度。更为关键的是随着智能化的分布式网络管理系统的引入,对于网络系统的安全管理也上升到一个新台阶,通过和防火墙的安全策略进行综合使用,再加上网络管理系统的智能入侵检测技术,能够对一些未知的病毒和一些不常见的黑客攻击手段及时发现,并且摒弃在网络环境内,有效的提升网络的安全属性。因此智能化的分布式网络管理系统的安全检测和防范病毒入侵能力也得到了有力的加强。

4结语

互联网从诞生之日起到信息时代的到来,也仅仅数十年的时间。在这数十年的时间,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的发展经历了多次的变迁,从最原始的简单网络管理系统到集中式网络管理系统再到如今分布式管理系统和智能化的分布式网络管理系统,每一次的升级换代都标志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巨大进步,也昭示着信息时代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而随着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的不断进步,对于整个互联网的安全和管理及有秩序的运行都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最起码能够让更多的设备和用户都统一到TCP/IP协议下的网络环境里,从而让整个地球在互联网的世界里真正的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地球村。当然目前的网络管理系统还存在着一些潜在的问题,比如安全问题,随着网络管理系统的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些都将会得到有效的改善,这也是今后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发展的重要方向。

智能化网络管理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人工智能;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29-0151-02

在当前的社会当中,人工智能是一项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的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中,都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在人们的日常娱乐、工作、生活当中,人工智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例如专家系统、智能电器等。智能化科技的出现和应用,使得人们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同时,人工智能的出现,还为我国科技领域的发展进步提供了良好的方向,尤其是在计算机网络技术领域,更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应用。

1 人工智能技术的概念

人工智能指的是对计算机进行应用,以此模仿人类的智能行为和思维过程,从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在人工智能当中,涉及了哲学、语言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通过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听觉、感觉、视觉、触觉、思维等进行模拟,从而实现人工智能化的机器,帮助人们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从而确保人们的安全、提高人们的效率。作为一种新型的智能技术,人工智能目前的发展速度很快[1]。利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相应的编程,模拟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从而完成智能化、自动化的系统操作。在产生和应用人工智能的过程中,涉及很多其他的学科,其中,计算机网络技术十分重要,对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有着很大的影响。

从某一种意义上来说,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也是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的。从简单的词义解释、数据运算,转变为智能化人机操作,体现出了人工智能的核心地位。在对不确定信息进行处理的过程中,人工智能具有很大的优势,它能够对系统局部的整体和局部资源状态进行详细的理解,并且对提取的信息进行及时处理,将相关信息提供给用户。此外,在人工智能当中,协作能力也比较强,通过有效的整合资源,在不同用户之间,能够交换信息和资源。在人工智能中,连接了网络管理,从而使网络管理环境得到优化,从而实现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等作用。

2 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

在计算机网络的应用中,具有实时性、瞬变性、高速性、动态性等特点,因此,应当不断提高管理技术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从而更好地确保计算机网络的稳定性、安全性和高效性。而人工智能技术具有很多方面的优势,因而能够在计算机网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对不可知性、不确定性等问题中,人工智能具有较强的处理能力。

人工智能技术,例如模糊逻辑等,对于系统数学模型,无需进行详细的描述,因此,可以将模糊逻辑引入到智能化网络管理中,从而使网络管理具备模糊信息处理能力[2]。这样,能够更加良好的控制和管理这些不可知性、不确定性信息,提高网络系统的效率。协作能力也是人工智能技术中的一个重要优势,随着网络结构、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在网络管理中,逐渐发生了层次化的转变。上层管理者功过轮询的方式监测中层管理者,而中层管理者也通过同样的形式监测下层人员,因而带来了协作的问题。人工智能中,多的协作分布思维,能够更好的协作各个层次之间的管理。

人工智能的推理、解释、学习能力很强,能够对低层信息进行解释和学习,从而对高层概念和信息进行推理。对于推理的得出的高层概念和信息,进行网络控制和网络管理。对于非线性问题,人工智能能够进行良好的处理,通过对人类智能的模拟,从而解决这些问题。此外,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中,不会占用很大的计算机资源。在人工智能当中,模糊控制法等算法的运算速度十分迅速,能够一次性搜索得到最优解,从而提高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处理技术。

3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1)网络安全管理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当中,人工智能具有很多方面的应用,尤其是在网络安全管理当中,应用更为广泛。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安全管理来说,入侵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网络安全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防火墙技术当中,入侵检测也是作为核心的部分[3]。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计算机网络系统能够更好地发挥出入侵检测功能的作用,从而提高系统资源的保密性、可用性、安全性、完整性。在入侵检测技术的应用当中,主要是通过分类处理数据和筛选采集数据,形成最终的报告,并且将网络信息的安全状态向用户进行实时反馈。在当前的人工神经网络、模糊识别系统、专家系统当中,基于人工智能的入侵检测应用最为广泛。

基于人工智能对传统的防火墙进行改造,形成了智能化防火墙系统。相比于其他的防御系统,智能防火墙应用了很多智能识别技术,例如统计、决策、概率、记忆等方法来处理和识别数据,从而在计算机的运行当中,匹配检查所占用的资源更小,避免对网络有害行为的发现效率降低。这样,能够对有害信息进行更加有效的限制和拦截[4]。相比于传统的防御软件,智能防火墙的效率和作用都要更为良好,能够解决传统防御软件带来的拒绝服务共计的问题,对于病毒的入侵和传播,发挥了良好的抑制作用。

此外,智能型反垃圾邮件系统也是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另一大应用。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的屏蔽垃圾邮件,不会对客户信息安全造成影响。通过有效的监测用户邮件,开启式的扫描邮箱当中的垃圾邮件。同时,将垃圾邮件分类信息提供给用户,提醒用户及早进行处理,从而更好地确保邮箱系统的整体安全性。

2)网络管理和系统评价

电信技术、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发展,推动了网络管理的智能化转变,除了在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之外,人工智能当中的问题求解技术、专家知识库等也得到了充分的应用,从而实现了良好的综合性网络管理。在网络管理当中,由于网络的瞬变性、动态性等特点,产生了很大的工作难题。因此,在现代化的网络管理当中,也逐渐朝着智能化的方形发展。基于人工智能,产生了专家级决策和支持方法,在信息系统管理当中,应用十分广泛[5]。在计算机程序当中,专家系统具有较高的智能性,在某一个领域当中,积累了大量专家的经验和知识,基于此进行归纳和总结,从而形成了资源录入相关系统。通过这种方式,在某个领域当中,汇集了大量专家的经验,从而对该领域当中的相关问题进行处理。因此,在计算机网络管理和系统评价当中,运用人工智能,综合大量专家的知识和经验,建立相应的专家系统,从而在遇到相关问题的时候,能够调用其中的知识,更好地进行网络管理和系统评价工作。

4 结论

人工智能是当前一项十分先进的科学技术,这一技术的产生和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娱乐、工作和生活方式。而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应用需求越来越多,因而实际应用也将越来越广泛。运用人工智能,能够在网络安全、网络管理、系统评价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从而推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更大进步。

参考文献:

[1] 马义华. 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运用分析――评《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研究》[J]. 当代教育科学,2015(20):9.

[2] 刘健. 人工智能在网络教育中的应用探讨[J].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6):244-246.

[3] 黄丽萍. 人工智能技术在计算机网络教育中的应用[J].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10):236-237.

[4] 郑邦毅. 人工智能技术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的运用[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 4):134-135.

上一篇:智能化监理分析范文 下一篇:智能化营销管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