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文化范文

时间:2023-02-24 22:38:30

职工文化

职工文化范文第1篇

《现代企业文化》:请您简要谈谈推进职工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王淑霞:职工文化是弘扬先进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的重要内容,是提高职工素质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手段,是建设民生幸福工程增强工会影响力的重要方式,是率领职工参与创业创新创优推动经济社会进步的重要载体。扎实推进职工文化建设,精心打造职工文化家园,必须全面了解职工文化丰富内涵,准确把握职工文化发展规律,大力提高职工文化建设本领,精心搭建职工文化建设平台。

《现代企业文化》:怎样理解“职工文化自觉”?

王淑霞:职工文化自觉,主要是对职工文化的重要地位、主要作用、发展规律、发展目标等的清醒认识和深刻觉悟。高度的职工文化自觉对职工文化建设至关重要。就职工文化建设而言,培养高度的职工文化自觉就要全面了解职工文化的丰富内涵,深刻认识职工文化建设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和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意义,努力掌握职工文化建设规律,不断明确职工文化建设目标。

《现代企业文化》:怎样在推进职工文化建设中培养高度的职工文化自觉?

王淑霞:一是全面了解什么是职工文化;二是准确把握职工文化内涵特点;三是正确认识职工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联系区别;四是明确定位职工文化建设。

《现代企业文化》:怎样理解“职工文化”?

王淑霞:如果下一个简单的定义是指由职工创作并享受,反映职工生产生活状况,体现职工思想价值观念、精神文化需求的文化活动总和。具体地讲职工文化就是为多数职工所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它包括职工的思想道德教育与引导、科学技术知识普及与提高、文学艺术创作与欣赏、文娱体育活动开展与组织,以及文化体育娱乐设施的完善与管理等。

《现代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和企业文化有哪些联系和区别?

王淑霞:职工文化与企业文化既互为依靠,又各自单独存在;既有紧密的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没有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就缺乏生长的根基;没有职工文化,企业文化也难以传承。二者的区别在于:一是主体不同。职工文化是大多数员工所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工作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二是范围不同。职工文化存在于一切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之中,企业文化只存在于企业之中。三是代表利益不同。职工文化代表职工群体利益,企业文化代表企业整体利益,职工利益与企业利益差别永远存在。尤其当二者发生纠纷时,这种利益差异更为明显。四是目的不同。职工文化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职工素质,满足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企业文化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全面发展。

《现代企业文化》:应该怎样正确定位职工文化建设?

王淑霞:职工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造就高素质职工队伍的有效载体,是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它对促进企业可持续性发展、实现职工体面劳动,以及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和谐、社会和谐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实践告之,有职工文化的健康发展,就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繁荣发展。

《现代企业文化》:如何理解“把握职工文化发展规律”?

王淑霞:职工文化发展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职工文化根本功能是提升职工的精神境界,为职工生活提供意义系统和价值系统,使职工不仅在物质生活上,而且在知识、道德、审美各个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但职工文化功能的实现和文化作用的发挥恰如滴水穿石、垒土成塔、春风化雨、潜移默化,需要长期涵养、积淀,不像经济建设那样大干快上、吹糠见米、立竿见影、一夜成名。这就是职工文化建设的规律,遵守这些规律,职工文化建设就能事半功倍,否则就会事倍功半。

《现代企业文化》:建设职工文化过程中怎样才能遵循客观规律?

王淑霞:遵循客观规律建设职工文化,需要把握四条基本原则:一要坚持职工文化的价值观、信条和目标;二要坚持以职工为本、满足职工文化需求;三要坚持与企业文化建设相适应;四要坚持长期不懈做好创建创新工作。

《现代企业文化》:当前绝大部分企业在职工文化建设方面存在哪些不足?

王淑霞:一是企业普遍重视企业文化建设,轻视职工文化建设。有的企业工会主席只知道企业文化,不知道职工文化;有的认为企业文化就是职工文化,或职工文化就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二是发展不平衡。职工文化建设在大中型企业、中小型企业,非公企业的发展是好、中、差。差的表现是不愿花费精力和资金去关注和建设职工文化,文化设施少,活动不能开展。三是职工文化活动少,缺乏创新,不能满足职工需求。多数企业只是逢年过节组织一些联欢会、文艺演出,平时没有什么文化活动。四是职工文化建设缺少人才、经费和品牌。受职工文化经费少或根本没有的影响从事职工文化工作的人才越来越少,导致职工文化的品牌也缺少。各地开展的职工文化活动在本市、本省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力,已经形成特色和品牌的不多。在这样的背景下,要保持职工文化的自主性,更需要培养高度的职工文化自信和高强的职工文化建设本领。

《现代企业文化》:如何增强职工文化建设本领?

职工文化范文第2篇

今年年初,大连金州新区总工会在部署全年工作任务中提出:在维护职工物质利益的同时,更要维护职工的精神权益;要以强有力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职工素质、陶冶职工情操,激发全区职工在“十二五”期间建功立业。在全面推进工资集协商工作的同时,在全区企业中着手推动职工文化活动再上一个新台阶。

设示范点发挥阵地优势

金州新区现有建会企业40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1000多家,庞大的职工队伍的工作动力更需要精神动力作支撑。新区整合之前,职工文化活动虽然各有特色,但整合后仍然存在文艺骨干不足,指导面小等问题。新区总工会本着选拔活动内容丰富、创作特色鲜明、发挥作用突出的文化阵地来推动职工文化建设,通过广泛的调查了解和考核,选择了佳能办公设备(大连)有限公司、万宝至马达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为文化体育示范单位,并为10家企业挂上“文化体育活动示范单位”牌匾。据了解,这10家企业具有劳资关系稳定,员工素质相对较高,涌现出了大批文艺骨干,并创作了很多优秀文艺作品。对此,新区总工会将这些“文化企业”列为示范点、分中心,以点带面,以强带弱,发挥带动周边企业开展职工文化活动的积极作用。新区总工会用挂牌培养文艺骨干的做法,深受企业和职工的欢迎,将文化实力和资源充分挖掘利用好,为全区职工文化活动做出贡献。挂牌的企业干部职工踊跃参加,有的工会主席亲自上阵。佳能办公设备(大连)有限公司工会主席亢文奂,擅长文艺创作,在他的带动下,每个班组都有一个活动带头人;每个带头人都有一技之长;每个课室都有3到6名文艺骨干;他们只要一有空就在职工之家编创节目,在几次的演出活动中都深受职工的喜爱。

跟踪辅导发挥特长优势

根据区新区总工会的部署和安排,以弘扬职工先进文化,教育引导职工在“十二五”建设中建功立业为主题,推动职工文化活动再上新台阶,进行走访调研200多家企业,建立文体骨干“人才数据库”,同时建立10家文化体育活动示范基地以推动职工文化活的逢勃开展。针对新区外资企业重多的新特点,加强职工多元文化交流,组织外籍职工参加市区各项文体活动,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外商的欢迎。同时成立由法国、韩国、加拿大等国家的外籍职工组成的乐队活跃在文化舞台。结合建党90周年,利用“职工大舞台、大家一起来”为载体,开展演讲比赛、红歌会、秧歌赛,组织金州新区职工体育代表队参加市职工体协的围棋、乒乓球等比赛获得历史上最好成绩。为基层企业、街道、社区培养艺术专长人才,提高文化活动的整体水平。组织举办“推进职工文化建设暨喜剧小品技巧研讨会”。来自职工艺术团、基层文艺骨干(包括社区)在内参加。“研讨会以上饶师范大学谢旭慧教授的《喜剧小品语言幽默艺术》为主,以帮助指导自身的创作和表演。紧紧围绕工会的中心工作,先后为企事业单位和街道、社区创作、辅导了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6个,其中舞蹈4个,音诗话2个,辅导职工40人、200人次。创编的舞蹈《阳光路上》、《让我们舞起来》在新区各大文艺汇演中广泛应用。 两区合并后,深入万宝至马达、佳能等企业了解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和职工书屋建设情况。整合资料,初步建立了职业道德建设典型职工书屋示范点文档细。按照市总部署,在调查了解、实际考察的基础上,推选万宝至马达,申报了全总职工书屋示范点。同时选拔10个企业申报了市总职工书屋示范点。加强职工书屋基础建设,拟选了40家企业职工书屋,筛选适合职工需求的相关书箱,配送企业职工书屋。发掘、宣传典型。 宣传了宫艳春、宫艳红姐妹的先进事迹。

整合资源发挥人才优势

近年来,在新区职工文艺舞台上,参与小品、曲艺表演的年轻人逐渐增多,他们平时活跃在社会各个层面,他们虽然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很高,进步也很快,但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和辅导。如果让他们发挥作用,更好地服务于职工文化活动,就必须对这些文艺骨干进行系统培训,使正在处于“以演代训”阶段的艺术骨干得到高水平的理论指导,特别是语言类编导人员严重匮乏,是造成职工文化活动单一的重要环节。对此,新区总工会最大限度地调动艺术骨干积极性,组织起来,整合艺术骨干资源,加强理论研讨,来自职工艺术团、基层文艺骨干(包括社区)在内的各行各业人士参加举办的“推进职工文化建设暨喜剧小品技巧研讨会”。研讨会以上饶师范大学谢旭慧教授的《喜剧小品语言幽默艺术》为主,辅之以其他戏剧专家的相关论著,从题材选择、主题挖掘、结构安排、人物性格、尤其是语言特色等方面进行剖析,通过现场播放演出光碟和对各种喜剧手法进行提炼概括,让大家找到便于记忆操作,能够举一反三的规律,以指导自身的创作和表演。通过培训,徐金迪、于新升、罗飞等10多名艺术骨干掌握了语言类作品的创作技巧,并开始创作小品。

国际乐队发挥特色优势

金州新区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多年来,许多外国员工积极参与职工文化活动,与当地职工结下了深厚友谊,他们在学习中国文化艺术的同时,也将西方文化艺术融入到了中国文化。美国的乡村民谣、日本的空手道、韩国的跆拳道、俄罗斯的民族舞蹈等形式都在艺术舞台得到展示和交流。在新区工作的韩国人南京阿女士从参加首届职工文化艺术节至今一直关注、关心职工文化活动。在她的影响带动下,来自日本的高山直树(利优比公司总经理)、美国的罗丹(企业总经理)、加拿大的娜塔琳(英特尔公司部门经理)积极参职工文化活动。

职工文化范文第3篇

5月27日,全省职工文化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议在普洱市召开。云南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王惠萍,副主席尚建明,普洱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的领导出席会议。

王惠萍在会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软实力的重要标志,职工文化在国家整个文化体系中处于基础性的地位。强调,要高度重视广大职工的多样化需求,不断拓展职工成长成才空间,着力培养造就一大批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高素质职工。要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打造健康文明、昂扬向上的职工文化,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满足广大职工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工会要从政治的高度认识文化的地位和作用,认识自己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扎实推进职工文化建设。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进云南跨越式发展的目标任务,始终坚持以职工为本,准确定位,把握方向,努力推动云南职工文化建设取得新进展。

加强职工文化建设,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举措。职工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基础。广大职工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者、创造者和实践主体,他们当中人才辈出、能量巨大。组织动员广大职工大力弘扬中国工人阶级伟大品格、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工会组织责任所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加快建设民族文化强省,需要职工文化建设发挥好基础性作用,在推进云南跨越式发展进程中引领职工,不断激发蕴藏在职工群众中的无穷创造活力,凝聚正能量,体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

推进职工文化建设,有利于更好地满足职工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职工文化阵地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丰富职工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弘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满足职工群众精神文化需要、提高职工群众综合素质、维护广大职工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载体。保障职工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这就要求我们要从国家和全省的重大部署中找准结合点,从职工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中找准切入点,从文化事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中找准着力点,鼓励、培养职工群众创作生产出一大批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下的文艺新作,满足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新形势的发展变化,对推进职工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改革的深入,工人阶级队伍思想信仰、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政治意识淡化、信仰缺失的现象不容忽视。因此,我们要切实加强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积极开展以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社会公德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利用QQ、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所具有的便捷、高效、灵活和普及性强的特点,积极打造面向全体职工的网络共享空间,不断提高职工的综合文化素养,弘扬中国工人伟大品格。

王惠萍强调:今年1月,考察云南时发表了重要讲话,为云南发展确立了新坐标、明确了新定位、赋予了新使命。职工文化建设工作要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及全省发展战略,就必须自觉将职工文化建设放在党的文化事业、国家的文化建设中去思考和谋划,培养职工的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建设大局,着力维护职工经济文化民利,突出加强职工人文关怀、促进职工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提升的工作重点,为云南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要谋大局,讴歌我省社会发展的社会实践。要抓导向,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强服务,营造职工文艺创作的良好氛围。

抓好职工文化建设,文化阵地和人才队伍是关键。职工文化阵地是职工文化生活的基地,职工人才队伍是职工文化发展的关键,要积极培育、培养职工文化阵地和职工文化人才,不断打造活动品牌,为职工文化建设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各级工会要充分利用职工文化阵地,以生动活泼、广大职工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强政策宣讲、引导职工正确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态势、新特点。要把职工文化建设与“一活动一工程”有机融合在一起,把广大职工最大限度地团结和凝聚起来,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要进一步完善工人文化宫、职工活动中心等职工文化阵地,积极推动职工文体场馆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总体框架。要大力营造优美醇厚的职工书香文化,将职工书屋建设成为职工喜爱的知识宝库、文化高地。

职工是职工文化的主角,职工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宝藏。全省各级工会首先要立足自身,大力激发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积极扶持职工群众中涌现出的各类文化人才和文化活动积极分子,充实职工文化服务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职工群众在职工文化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要积极争取政府和各方面的支持,加大对职工文化建设的投入和宣传力度,为职工创作者搭建平台、提供服务保障。要积极吸引专业文化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工会系统文化建设,广泛动员文化工作者走进基层,走进职工群众,着力在“采、创、送、种”四个字上下功夫,采撷文化养分,创作文艺精品,送去文化服务,播撒文化种子。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完善定点深入生活制度,确保“深入生活、扎根职工群众”主题实践活动常态化。要用好文化名家进企业活动、文化大篷车、文艺志愿服务等活动平台载体,坚持把为人民服务当作职工文艺创作和职工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更多地关注民生,体验民情,反映民心。

要有效整合工会和社会各种资源,广泛开展寓教于乐、喜闻乐见、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要持续开展职工读书月、职工文化艺术节、职工文艺培训等文化群体性活动,积极传播和弘扬具有时代特征和工会特色的先进文化;深入打造多元化的工会“送文化”活动品牌,推动“送文化”活动向农民工集中区、工业园区、中小微企业聚集区覆盖,不断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要突出亮点,讲好云南故事、云南最美职工故事,在中国故事中富于云南元素,在讲云南故事中体现云南职工的新形象。

省总工会副主席尚建民主持会议并讲话。他说:一直以来,省总工会高度重视职工文化建设,坚持以先进文化凝聚职工,职工文化建设呈现出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职工文化阵地不断拓展,职工文艺人才和文化团队不断涌现,职工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不断提升,职工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了进一步保障。省第十一次工代会上,提出了“着力建设一批职工文化阵地,着力培养一批职工文化骨干,着力打造一批职工文化品牌,着力推出一批职工文化精品”的奋斗目标。这次现场推进会议,就是统一思想、提振精神、努力完成任务的会议。各级工会要进一步增强职工文化建设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发展意识,准确把握我省职工文化建设工作的重点,为云南的跨越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普洱市委副书记胡琨向会议致贺词。

普洱市总工会、普洱供电局和云南金孔雀交通运输集团工会的负责同志在会上作经验交流,介绍他们在开展“一活动一工程”中,积极推动职工文化活动,用文化为职工群众打造了内容丰富的“大餐”,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和企业的发展。与会代表们还实地观摩了普洱市职工文联服务当地经济社会签约仪式,参观了职工摄影书画展、普洱职工文联文学作品展和职工文化展,考察了普洱市职工服务中心、普洱市供电局职工文化中心。

职工文化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文化建设;培育;健康心态

一、创新职工文化建设,提高职工队伍素质

第一,职工文化建设必须着眼于全面提升职工队伍的精神文化素质。职工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群体环境,具有潜移默化地影响人、教育人、塑造人和改造人的作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能够有效陶冶职工情操、营造先进文化氛围、激发职工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提升职工精神文化素质。

第二,职工文化建设必须立足于提高职工队伍的职业技能素质。通过职工培训、职工技术运动会、职工自主管理、职工自学成才和“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做知识型职工”等活动,加快培养知识技能型、技术技能型、秃霞寄苄腿瞬牛引导职工干在岗位、学在岗位、练在岗位、奉献在岗位、成才在岗位,推动职工队伍知识化、技能化进程。

第三,职工文化建设必须不断求创新求突破。新时期企业职工文化建设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只有主动适应企业改革发展新要求,以创新求适应,以创新求发展,不断研究新情况,不断探索和创造职工文化新的途径和方法,才能使职工文化永葆生机与活力。

第四,职工文化建设必须实现普及与提高的有机结合。职工文化活动必须突出职工的广泛参与,不断扩大参与面,不断提高参与率,不断探索新领域,吸引更多的职工及家属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来,促进职工文化活动更加群众化。

第五,职工文化建设必须更好地履行工会职能。职工文化组织和职工文化阵地是工会开展群众工作、密切联系职工的最好方式之一,也是工会履行维护职能和教育职能的具体体现。深化职工文化建设,必须把坚持党的领导与工会依法独立自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结合起来,把服从服务大局与全面履行工会基本职责联系起来,把党的要求、行政的需要与职工的意愿统一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职工文化建设的作用。

二、发展职工文化建设,积极培育员工和谐健康心态

一是注重宣传教育引导。利用职工大会、座谈讨论、征文演讲、办班培训、对话谈心、心理疏导、答疑解惑等方式,加大“培育企业员工和谐健康心态”的宣传教育力度,倡导“健康生活、快乐工作”的工作生活理念,传授“知足常乐”心理调节法、快乐工作法等保健知识,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自尊自重、健康向上”的工作心态。以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态看待一切,以和谐的理念正确处理好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用心想事、做事,把事情做对,把正确的事情做好,优质高效地完成任务,从而体会到工作的多彩,感受到职业的幸福,体现人生的价值,享受工作的乐趣,促进员工和企业共同和谐发展。

二是拓宽疏导沟通渠道。从改进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出发,把培育员工和谐健康心态放到与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同等重要的位置来规划管理。关注新老病弱员工,性格急躁、情绪波动大,性格孤僻、人际关系紧张的员工,通过心理疏导、座谈讨论会、班组恳谈会、跟班作业、家访互动、让员工倒出苦水等形式,帮助员工掌握自我调节心态、自我释放压力、自我缓和情绪的方法,寻找问题的“症结”,解开心中的“疙瘩”,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状态投入到工作之中。注重发挥每位员工的特长,大力开展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活动,组织职工对安全生产、工作流程、管理方法进行改进和革新,召开合理化建议和QC成果会,并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搭建“岗位成才、实现价值”的平台,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发挥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中创造新业绩,做出新贡献。

三是营造良好人文环境。从关心职工、爱护职工、尊重职工入手,从职工最需要、最急迫的事情做起,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与员工的感情沟通。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把积极开展“六必谈”(即:发现职工思想情绪不稳定、有反常必谈;职工受到严厉批评或处分必谈;职工之间发生矛盾必谈;职工发生责任性事故必谈;职工有违章违纪行为必谈;职工经常不能完成工作任务必谈)与认真分析职工的心理需求,解决职工实际困难有机结合起来,尽力为职工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让职工有稳定的收入、公平的报酬、升迁的机会、安全的环境、提高个人学识能力的培训机会、家庭的和谐美满幸福等,用真情开启职工“幸福密码”,形成促进职工“团结友爱、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让员工感受到企业改革发展带来的实惠和企业大家庭的温馨幸福。利用网络技术不断充实完善企业文化的新形式、新载体,在局域网上建立职工之家,建设职工书屋,开展征文演讲、书画比赛、诗歌朗诵、棋类、乒乓球、羽毛球等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活跃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丰富职业道德建设新内涵,把个人“脑”凝聚成企业“脑”,把个人创造力凝聚成企业创造力,提升企业发展的硬、软实力,形成“讲道德、讲责任、讲诚信”的良好氛围,放松员工心情,调节员工情绪,促进员工身心健康,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亲和力和战斗力,激发员工的思想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行为创新,推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电力企业管理.中电联,2014(9).

职工文化范文第5篇

党的十以来,关于“劳模精神和劳动精神”有一系列重要讲话。职工文化就是在这些重要讲话基础上提出来的。2013年4月28日,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必须大力弘扬劳模精神”。2014年4月30日,在乌鲁木齐接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先进人物代表时第一次提出“弘扬劳动精神”。在2015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指出,大会的目的是“弘扬劳模精神,弘扬劳动精神,弘扬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伟大品格”。

总理不仅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工匠精神”,而且去年一年有很多次关于“工匠精神”的重要讲话,“工匠精神”还入选2016年10大流行语。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指出“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由此可见,工匠文化是工匠精神的升华。

应对时代挑战的不同思路。当前我国主要面临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双重挑战,一方面要应对全球化背景下发达国家对我们形成的各种威胁和挑战;另一方面要面对信息化对我国实体经济产生的严重冲击和考验。职工文化与工匠文化是应对这些挑战的两个思路。职工文化的灵魂――劳模精神和劳动精神,是我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取得重大成就的法宝之一。应对当前的时代挑战,职工文化给了我们信心。以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为使命的工匠文化,让我们应对时代挑战有了坚定的决心。

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不同策略。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国际竞争力还不算强。我们是泱泱大国,但还算不上强国。我们拥有的世界名牌太少,与我们大国的身份不符。我们很多企业及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还不足以与世界品牌相抗衡。职工文化与工匠文化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两种策略。作为体现“人品”的职工文化,提高的是职工的质量,作为做精“产品”的工匠文化,提高的是产品的质量。大国工匠高凤林说过,人的质量决定产品的质量。

提升我国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不同路径。在一定意义上讲,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高低,体现了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高低。而我国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高低决定了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高低。没有一流的职工队伍,难有一流的企业及其产品;没有一流的企业及其产品,难有一流的国际竞争力。职工文化与工匠文化是提升我国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两个途径。职工文化提升的是职工群众的思想境界,工匠文化提升的是职工群众的专业技能。

内涵丰富

职工文化提出的时间比工匠文化要早一些,所以关于职工文化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工匠精神自总理在去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之后,也成为社会的一个热点问题和学术界的一个焦点问题。工匠文化写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之后,也会日益为社会各界所关注。职工文化与工匠文化是两种不同的文化,有着各自不同的历史使命和时代价值,在社会实践中发挥着各自不同的社会作用,从而体现了各自不同的丰富内涵。职工文化与工匠文化分别是我们党和政府的最高领导人提出的,分别反映的是党的思想要求和政府的业务要求。因此,我们认为,职工文化是以弘扬劳模精神和劳动精神以及思想素质为核心,以提升职工的人生境界为目标,以学先进做先进为手段的“做人”文化。工匠文化是以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及其专业技能为核心,以提升职工的业务水平为目标,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升为手段的“做事”文化。

核心不同。对劳模精神和劳动精神的重视,实质上就是对劳模群体和广大普通劳动者群体的重视。尤其是劳模群体在我国各个历史时期能够取得重大成就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身上体现的劳模精神和劳动精神。弘扬劳模精神和劳动精神是职工文化的核心。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为了提升我国职工群众的专业技能水平,从而提高我国企业及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工匠文化的核心就是塑造职工的专业技能。

目标不同。以弘扬劳模精神和劳动精神为核心的职工文化体现了职工群众的人生境界。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我国石油工人在当年极其艰苦的环境中创造了世界石油开发史上的奇迹,靠的就是这些先进职工高远的人生境界。王进喜说过:“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职工文化的目标就是为了提升职工的人生境界,在平凡中彰显不平凡。工匠文化的目标是为了提升我国职工队伍的业务素质。因为,通过提升我国职工队伍的业务素质,提高我国企业及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满足我国当前供给侧改革的需要,实现我国跻身世界制造大国的目标,是李克总理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重要原因。

手段不同。职工文化弘扬劳模精神和劳动精神的目的是为了唤醒广大职工群众内心的正能量和创造活力及其劳动热情。学习劳模等先进职工的先进事迹及其先进思想,不仅仅是为了成为像劳模等先进职工一样的先进职工,更重要的是点亮自己,照亮别人。职工文化的手段一般就是学先进、做先进,做优秀的自己,影响更多的职工成为、成就优秀的自己。工匠文化是为了激发职工的斗志和内在潜能及其主观能动性,从而提升职工的业务素质,采用的手段一般是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提升。认识自己、成为自己、成就自己,成为更优秀的自己,是工匠文化积极倡导的。

文化脉络

正确理解职工文化与工匠文化的关系,既是积极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重要讲话精神和国家重大战略的必然要求,又是当前指导职工文化和工匠文化工作的迫切需要。职工文化是对职工思想素质提出的党的要求和新时期开展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力抓手。工匠文化是总理对职工业务素质提出的行政要求和当前振兴我国实体经济的理想手段。

思想素质与业务水平的关系。职工文化提升的是职工群众的思想素质,增强的是职工群众的思想觉悟和主人翁意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指出“引导广大职工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人阶级伟大品格,增强主人翁意识,打造健康文明、昂扬向上的职工文化。”工匠文化提高的是职工群众的业务水平,打造的是众多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总理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

做人与做事的关系。职工文化是“做人”的文化,工匠文化是“做事”的文化。做事先做人,人做不好,事很难做好。人能做多“大”,事就能做多“大”。职工文化有多好,工匠文化才有多好。中国很多企业及其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究其根源在于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职工队伍。从这个意义上讲,做好工匠文化,必须以做好职工文化为前提。也就是说,以弘扬劳模精神为核心的职工文化得不到重视,工匠文化就很难落地。弘扬劳模精神就是要全社会重视劳模群体尤其一线劳模群体,充分认识劳模群体尤其一线劳模群体做出的重大社会贡献及其时代价值,给予他们足够高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让他们真正成为全社会甘心学习的模范和情愿追随的人生榜样。

职工文化范文第6篇

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职工文化工作

坚持鲜明主题,深化价值认同。我们始终坚持将“中国梦•劳动创造幸福”这一主题贯穿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使职工通过参加活动形成清晰记忆并固化为一致的价值认同,初步形成了依托文化活动实现价值引领的首都职工文化工作模式,实现了文化服务工作与职工宣传思想工作的深度融合,增强了职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激发了职工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抓好整体设计,拓展工作思路。我们适时推出“在职职工文化体育发展助推计划”,在对职工文化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全面梳理的基础上,结合首都职工队伍实际对职工文化体育发展工作进行总体设计和整体规划,进一步完善体制和机制,并通过典型示范、资金助推、人才支持,引导和带动全市各级工会为职工提供“订单式”服务,将全市职工文化工作黏合成“一盘棋”。

二、紧贴职工需求开展文化服务

开展“订单式”服务,实现服务“零距离”。我们推出“订单”式文化服务,把选择权交给基层、交给职工,让职工能够按自己的意愿参加活动。在职工书屋图书配送、培训课程制定、慰问演出活动等方面,由基层工会组织和职工根据自身需求提出申请,市总工会依据基层需求,制定服务计划。在“五一”假日文化活动中,市总工会通过12351职工服务平台项目,职工凭京卡•互助服务卡自主选择参与项目、参与时间,几乎所有项目上线不到3天,门票就被一抢而空。丰富多样的个性化服务,实现了文化活动的“私人订制”。融入时尚元素,增强文化感召力。我们不断探索主流价值观教育与时尚元素有机融合的途径,依托新媒体平台吸引年轻职工积极参与。精心策划漫画涂鸦、随手拍、微电影、微故事比赛,话剧、舞台剧展演等备受年轻职工群体喜爱的项目;用“快闪”等形式赞美劳动、赞美劳动者。我们设计推出的“幸福在哪里”网络视频吸引了近千万人次观看。我们还用最新潮的H5移动端页面制作技术推介资治通鉴大型展览,介绍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吸引了大批职工群众积极参与,增强了文化活动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打造文化品牌,扩大影响力。市总工会每年推出30余项职工文化活动,其中“五一”假日文化活动、职工文化艺术节、太庙国学讲坛等项目,吸引职工超过100万人次。2014年举办的4期太庙国学讲坛,通过现场及电视聆听讲座的职工达到33.6万人次;开设文化艺术培训课程20余种,直接受益职工上万人;职工艺术团坚持送文化到基层、送快乐到一线、送服务到身边,演出300余场,“零距离”服务职工10多万人次,受到全市职工的广泛欢迎。

三、激发基层活力形成多级联动

延伸工作手臂,拓宽服务平台。我们盘活工会系统内的优质资源,形成了以市劳动人民文化宫、职工文化协会、书画协会为核心,以各区县工人文化宫、俱乐部为中坚力量,以12351为服务平台,三级服务体系为工作网络,职工之家为辐射延伸的工作模式,推进市级示范活动向基层和一线职工延伸,拓宽了职工文化服务的平台。鼓励职工首创,创新职工文化。我们积极引导职工文艺骨干以职工生产生活为素材,以普通职工为主角,创作出大量优秀文艺作品。歌曲《学做雷锋》荣获全国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中国梦•劳动美》《心愿》等数十部(首)优秀文艺作品在全国比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以“劳动者的一天”为主线,精心创作而成的大型交响声乐套曲《劳动创造幸福》,在社会上广为传唱。由首都劳模合唱团演唱的歌曲《好样的》,还登上了今年中央春节团拜会的舞台。建设人才队伍,促进全面繁荣。我们注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进行分层培养和管理。一是建设职工艺术团,通过各种文化活动和专业培训,建立了一支覆盖各个艺术门类的职工艺术家队伍,成立了北京职工艺术团和13个分团。二是打造文艺骨干队伍,仅2014年,就培养了615名文艺骨干。三是培养文艺爱好者队伍,通过深入基层、深入一线送辅导、送培训,为基层单位培养文艺爱好者队伍,促进首都职工文化的全面繁荣。

职工文化范文第7篇

今天我们组织区县总工会分管领导、宣教部长、文化宫俱乐部主任,到奉贤区南桥镇职工文化活动中心,观摩奉贤区职工文化建设推进会,主要是学习交流奉贤区总工会在推动职工文体场馆转型发展和融合发展方面的经验。今年8月份,我与市总宣教部负责同志专门到奉贤区总工会和南桥镇职工文化活动中心学习调研,在学习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奉贤区总工会在推动职工文化建设中,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而且完全符合职工文化发展的方向。

今天的会议既是观摩会,也是现场会,奉贤的经验值得大家借鉴。奉贤的经验归纳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奉贤区总坚持问题导向。通过调研,系统分析了职工文化建设中存在的瓶颈,面对职工文化缺场地、缺经费、缺资源、缺人才的情况,他们认为职工文化发展的核心问题,就是要集聚资源,形成就近、就便、小型多样的模式去服务职工。工会建立后,怎么转起来呢?从实践经验看,更多的企业是从职工文化活动入手,体现在精神文化层面上、体现在技能的提升上、体现在岗位的建功立业上,着力在服务职工、促进发展、维护权益上体现工会的作用。文化活动是符合年轻人特点需求,也符合总量达95%非公企业的需求。

二是坚持“职工文化”理念。职工文化坚持“工会主导、企业主体、职工主角”的理念值得推崇。工会主导,就是工会要组织、指导、推动职工文化,加强与区县文化局、体育局等政府相关部门协调共同推动职工文化与社区文化的融合发展;企业主体,要以企业为重点,推动企业关心职工文化生活,支持职工文体生活,帮助企业解决场地、资源紧缺等困难,引导企业走进社区、文化中心、社区学校等场所开展职工文化活动,让企业有积极性开展活动;职工主角,体现在以职工为本,文化活动要符合职工的需求,提供职工便利,关键是职工愿意参与。上海有____多个社区文化中心,这些资源要好好利用,特别是开放的时间要适应职工的特点,像南桥镇文化中心不是到晚上6点关门,而是到9点关门,因为很多企业的职工都在这个时间段参加活动的。

三是坚持融合发展。奉贤区总工会善于整合资源,特别是注重引导职工文化与公共文化融合发展,做到“三个借力”,通过政府的地方教育附加费,通过社区学校来开展职工培训,借用地区图书馆开展“流动书箱进企业”,特别是与社区文化中心通过签订共建协议,做到文化阵地共享、文体活动联办、文化人才共育,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并逐步实现制度化、精细化。

四是坚持创新转型。利用社会公共文化资源开展职工文化活动是体现了创新转型和融合发展的要求,尤其是通过社区文化中心把文化送下去、把企业请进来、把职工的服务做到位,这个做法值得肯定。奉贤区正在规划建立新的工人文化宫,未来的工人文化宫应该成为“工人的学校和乐园”,成为“四个中心”、“四个基地”,在这个过程中,奉贤区总工会还提出要与政府相关方面建立职工文化发展联席会议,建立职工艺术团、建立指导员队伍、建立示范型企业,加上原有的流动书箱进企业、地方教育附加费、组织职工培训的“社区学校”,社区文化中心挂牌等,形成了推进职工文化建设新的探索和有效抓手。

以上四个方面特点,不仅是奉贤区总探索实践的经验,也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下面,我就下一步工作讲几个意见:

一、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更加自觉地把职工文化纳入上海公共文化发展事业。

上海正在积极打造国际文化大>!

在顶层设计上,文化场馆应该建设成什么样子呢?文化宫对于职工来说应该是教育培训中心、交流展示中心、体验互动中心、创作传播的基地;对于工会组织来说,应该是示范指导基地、组织策划基地、资源配送基地、理论研究基地。建立“四个中心、四个基地”,使职工文化场馆真正成为职工精神文化家园,成长成才的学校,人生出彩的舞台,身心健康的港湾。

顶层设计后,要加强政策落地。如何通过政策的制定实施给予支持,地方教育附加费是一个方面。地方教育附加费是总工会、人社局、财政局、教委联合制定推动的,其中把职工文化教育培训纳入其中,工会负责职工综合素质提升,要结合自身特点,在人员、经费、资源等方面更好的落实,让社区文化中心更好地服务企业

,让企业更好地走进社区文化中心。要加大探索力度,适合不同职工队伍、不同人群、不同企业,把“学校和乐园”工人的要求落到实处。二、进一步加大转型发展和融合发展的工作力度。

目前,已经有文体场馆的要加强转型,不符合工会文化定位,甚至是有悖于职工文化发展方向的必须马上停止。如果存在问题,要加快转型,要解放思想,要坚持职工文化的正确发展方向,坚持文化宫正确的办宫方向。

文化宫要突出公益性定位、菜单式服务、项目化运作、社会化管理、品牌化打造。同时,要抓融合发展,推动与公共文化融合发展,与社区文化中心建立共建协议,与公共文化资源配送的融合,与体育局、社区学校和通过购买服务与社会组织的融合发展。具体抓手是“3个2”,打通20个市区工人文化宫、220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____0多家职工书屋的通道,形成有机联系和工作互动。

转型发展还要求我们在队伍建设上,打破传统的思想禁锢,探索职工文化体育活动以职工为主体、职工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工作机制。在市、区建立职工文体协会,在区县建立职工文体俱乐部和兴趣小组等,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工作原则,线上活动,线下展示。

三、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加强对职工文化建设的领导和管理。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理念,应成为工会文化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职工文化转型发展需要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职工文化的繁荣发展;工会与相关部门、企业与职工、上下之间、内外之间都需要协调发展;体现绿色发展要求,从文化角度应体现在职工文化的正能量,集聚正能量、释放正能量、传递正能量;开放发展就职工文化而言,应体现在面向社会、面向职工、面向企业;共享发展是要体现在所有发展都要惠及职工、惠及企业、惠及群众。

党的群团会议强调,工会要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防止和克服“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工会要服务基层、服务职工,要接地气,要防止“自弹自唱、自娱自乐、隔空喊话、封闭运行”的现象,工会组织如何更好地服务职工,各级工会要结合明年十三五的起步,认真研究,认真谋划,要形成自身推动工作的方案,扎扎实实做好工作。

上海是群团改革的试点,一年后要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希望今天会议后,大家以只争朝夕的精神认真学习借鉴奉贤区的经验,在新的起点上规划好未来工作,把职工文化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发挥应有的作用。

今年8月份,我与市总宣教部负责同志专门到奉贤区总工会和南桥镇职工文化活动中心学习调研,在学习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奉贤区总工会在推动职工文化建设中,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而且完全符合职工文化发展的方向。今天的会议既是观摩会,也是现场会,奉贤的经验值得大家借鉴。奉贤的经验归纳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奉贤区总坚持问题导向。通过调研,系统分析了职工文化建设中存在的瓶颈,面对职工文化缺场地、缺经费、缺资源、缺人才的情况,他们认为职工文化发展的核心问题,就是要集聚资源,形成就近、就便、小型多样的模式去服务职工。工会建立后,怎么转起来呢?从实践经验看,更多的企业是从职工文化活动入手,体现在精神文化层面上、体现在技能的提升上、体现在岗位的建功立业上,着力在服务职工、促进发展、维护权益上体现工会的作用。文化活动是符合年轻人特点需求,也符合总量达95%非公企业的需求。

二是坚持“职工文化”理念。职工文化坚持“工会主导、企业主体、职工主角”的理念值得推崇。工会主导,就是工会要组织、指导、推动职工文化,加强与区县文化局、体育局等政府相关部门协调共同推动职工文化与社区文化的融合发展;企业主体,要以企业为重点,推动企业关心职工文化生活,支持职工文体生活,帮助企业解决场地、资源紧缺等困难,引导企业走进社区、文化中心、社区学校等场所开展职工文化活动,让企业有积极性开展活动;职工主角,体现在以职工为本,文化活动要符合职工的需求,提供职工便利,关键是职工愿意参与。上海有____多个社区文化中心,这些资源要好好利用,特别是开放的时间要适应职工的特点,像南桥镇文化中心不是到晚上6点关门,而是到9点关门,因为很多企业的职工都在这个时间段参加活动的。

三是坚持融合发展。奉贤区总工会善于整合资源,特别是注重引导职工文化与公共文化融合发展,做到“三个借力”,通过政府的地方教育附加费,通过社区学校来开展职工培训,借用地区图书馆开展“流动书箱进企业”,特别是与社区文化中心通过签订共建协议,做到文化阵地共享、文体活动联办、文化人才共育,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并逐步实现制度化、精细化。

四是坚持创新转型。利用社会公共文化资源开展职工文化活动是体现了创新转型和融合发展的要求,尤其是通过社区文化中心把文化送下去、把企业请进来、把职工的服务做到位,这个做法值得肯定。奉贤区正在规划建立新的工人文化宫,未来的工人文化宫应该成为“工人的学校和乐园”,成为“四个中心”、“四个基地”,在这个过程中,奉贤区总工会还提出要与政府相关方面建立职工文化发展联席会议,建立职工艺术团、建立指导员队伍、建立示范型企业,加上原有的流动书箱进企业、地方教育附加费、组织职工培训的“社区学校”,社区文化中心挂牌等,形成了推进职工文化建设新的探索和有效抓手。

以上四个方面特点,不仅是奉贤区总探索实践的经验,也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下面,我就下一步工作讲几个意见:

一、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更加自觉地把职工文化纳入上海公共文化发展事业。

上海正在积极打造国际文化大都市,发展职工文化是题中应有之义。今天我们在这里开会,就是推广奉贤区总工会和文化局、体育局、教育局等政府相关部门共同在顶层上推动这项工作,通过制度设计和相关政策的落实来推动职工文化发展。之前市总工会与市教委、市文广局、市体育局联合下发的文件《关于推动本市工人文化宫(俱乐部)改革创新,促进职工文化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推进本市非公企业职工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我们要很好的贯彻落实。

在顶层设计上,文化场馆应该建设成什么样子呢?文化宫对于职工来说应该是教育培训中心、交流展示中心、体验互动中心、创作传播的基地;对于工会组织来说,应该是示范指导基地、组织策划基地、资源配送基地、理论研究基地。建立“四个中心、四个基地”,使职工文化场馆真正成为职工精神文化家园,成长成才的学校,人生出彩的舞台,身心健康的港湾。

顶层设计后,要加强政策落地。如何通过政策的制定实施给予支持,地方教育附加费是一个方面。地方教育附加费是总工会、人社局、财政局、教委联合制定推动的,其中把职工文化教育培训纳入其中,工会负责职工综合素质提升,要结合自身特点,在人员、经费、资源等方面更好的落实,让社区文化中心更好地服务企业,让企业更好地走进社区文化中心。要加大探索力度,适合不同职工队伍、不同人群、不同企业,把“学校和乐园”工人的要求落到实处。

二、进一步加大转型发展和融合发展的工作力度。

目前,已经有文体场馆的要加强转型,不符合工会文化定位,甚至是有悖于职工文化发展方向的必须马上停止。如果存在问题,要加快转型,要解放思想,要坚持职工文化的正确发展方向,坚持文化宫正确的办宫方向。

文化宫要突出公益性定位、菜单式服务、项目化运作、社会化管理、品牌化打造。同时,要抓融合发展,推动与公共文化融合发展,与社区文化中心建立共建协议,与公共文化资源配送的融合,与体育局、社区学校和通过购买服务与社会组织的融合发展。具体抓手是“3个2”,打通20个市区工人文化宫、220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____多家职工书屋的通道,形成有机联系和工作互动。

转型发展还要求我们在队伍建设上,打破传统的思想禁锢,探索职工文化体育活动以职工为主体、职工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工作机制。在市、区建立职工文体协会,在区县建立职工文体俱乐部和兴趣小组等,坚持“不求所有、但

求所用”工作原则,线上活动,线下展示。三、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加强对职工文化建设的领导和管理。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理念,应成为工会文化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职工文化转型发展需要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职工文化的繁荣发展;工会与相关部门、企业与职工、上下之间、内外之间都需要协调发展;体现绿色发展要求,从文化角度应体现在职工文化的正能量,集聚正能量、释放正能量、传递正能量;开放发展就职工文化而言,应体现在面向社会、面向职工、面向企业;共享发展是要体现在所有发展都要惠及职工、惠及企业、惠及群众。

党的群团会议强调,工会要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防止和克服“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工会要服务基层、服务职工,要接地气,要防止“自弹自唱、自娱自乐、隔空喊话、封闭运行”的现象,工会组织如何更好地服务职工,各级工会要结合明年十三五的起步,认真研究,认真谋划,要形成自身推动工作的方案,扎扎实实做好工作。

职工文化范文第8篇

一、职工基本情况

现有职工共人,其中正式员工人,非正式员工人。

(一)年龄结构:35周岁以下的人,36-40周岁的人,41-45周岁的人,46-50周岁以上人,50周岁以上的人。

(二)学历结构:硕士研究生人;大学本科人;大学专科人,;中专及以下人。其中,第一学历为硕士人;大学本科人;大学专科的人;中专的人。

队伍中,按现工作岗位统计,岗位共人。其中岗位人,本科人,大专人,中专人;管理岗位人,硕士人,本科人,大专人,中专人,中专及以下人;岗位人,本科人,大专人,中专人。

二、职工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组织者担心职工文化活动难登大雅之堂。当下电视节目及各种音像制品的普及,已大大提升了群众的欣赏水平,而职工文化活动水平参差不齐,组织者顾虑难保质量,难成特色,因而不愿筹划此类活动。

(二)职工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不甚其高。由于职工文化活动水平参差不齐,不少职工失去了参与兴趣。再加上当今娱乐方式丰富多元,人们选择趋于多样性,简单化的文化活动已吸引不来较多的参与人众。

从深层次讲,影响职工文化建设的根源,其实还是组织者思想解放不够,创新勇气与能力不足,推进文化建设的使命感欠强。

三、改进措施

(一)提高认识,完善职工文化建设领导机制。职工文化建设的过程,是用先进的理念教育职工、用崇高的精神激励职工、用明确的目标鼓舞职工、用规范的制度约束职工、用榜样的力量感召职工、用领先的科技武装职工的过程。是推进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的根本之举,是实现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的迫切需要。加强职工文化建设,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关系到增强文化软实力,关系到保持和发展职工的先进性。职工文化建设是党政工的共同职责,要始终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把职工文化建设作为构建和谐的重要内容来抓。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党政工齐抓共管的职工文化建设领导体制,形成党委领导、行政负责、工会推动、各方配合的工作格局,将职工文化建设纳入文化建设整体规划之中,共同设计、共同实施,创造出更多具有时代特征和丰富内涵的活动载体与活动形式。

(二)科学管理,健全职工文化建设运行机制。要建立职工文化目标管理考评体系、持续改进体系等日常工作评价运行机制,形成职工文化建设有布置、有落实、有检查、有评价的工作格局。要加大职工文化建设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媒体阵地作用,营造浓厚的职工文化氛围。还要总结推广职工文化建设经验,及时发现、培育、宣传和推广职工文化建设的优秀典型。特别是要做好重要发展阶段的职工文化融合工作,以共同的愿景凝聚职工、以共同的价值观激励职工,建立起职工文化建设的融合机制,将职工的前途命运和的发展紧密地联系起来。要做好职工文化阵地的管理,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创新服务内容。

(三)以人为本,建立职工文化建设创新机制。实践证明,只有体现以人为本,才能充分调动全体职工参与的积极性,进而推动职工文化建设的持续创新。要在职工文化建设中体现先进性、把握时代性、富于创造性,营造职工文化创新氛围,创新职工文化建设的方法和载体。一要不断深化传统文化活动品牌,不断推陈出新,吸引更多职工广泛参与;二要加强工会建设和兴趣小组建设,推动职工文体活动向全员化、自主化、业余化、多元化、小型化方向发展;三要依托工会,加强职工业余文艺团队建设,提高团队专业水平,努力打造职工文化体育活动新的品牌;四要抓好文化阵地建设针对职工需求,不断为提高职工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创造条件。五要深化“创建学习型班组,争做知识型员工”活动大力推进“职工书屋”、“职工讲堂”、“职工论坛”、“金阳光”健康计划等活动的开展,使职工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切实分享到职工文化发展的成果。

(三)着眼实际,推动职工文化建设见到实效。要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在增强职工文化素养、职业技能和工会履职能力上下功夫,求实效。一要着眼于全面提升职工队伍的精神文化素质。职工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群体环境,具有潜移默化地影响人、教育人、塑造人和改造人的作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能够有效陶冶职工情操、营造先进文化氛围、激发职工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提升职工精神文化素质。实践证明,将提升职工队伍的精神文化素质作为职工文化建设的立足点,就能更大限度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他们的智慧凝聚到为发展建功立业上来。二要着眼于提高职工队伍的职业技能素质。加强职工文化建设,提高职工队伍职业技能素质,关系到增强竞争力,是促进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职工培训、职工技术运动会、职工自主管理、职工自学成才和“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员工”等活动,加快培养知识技能型、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人才,引导职工干在岗位、学在岗位、练在岗位、奉献在岗位、成才在岗位,推动职工队伍知识化、技能化进程。

三要着眼于普及与提高的有机结合。职工文化活动必须突出职工的广泛参与,不断扩大参与面,不断提高参与率,不断探索新领域,吸引更多的职工及家属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来,促进职工文化活动更加群众化。同时必须不断提高文化活动重点项目的水平和质量,形成特色,创造“品牌”,在全国及省市相关比赛中夺得好成绩。只有将普及与提高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职工文化的基础更为扎实、活力更为强大、发展更具后劲。四要着眼于更好地履行工会职能。职工文化组织和职工文化阵地是工会开展群众工作、密切联系职工的最好方式之一,也是工会履行维护职能和教育职能的具体体现。深化职工文化建设,必须把坚持党的领导与工会依法独立自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结合起来,把服从服务大局与全面履行工会基本职责联系起来,把党的要求、行政的需要与职工的意愿统一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职工文化建设的作用。

职工文化范文第9篇

一、必须充分认识新时期文化发展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新时期文化发展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地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因此,推进工人文化宫俱乐部的改革发展,必须要做到“四个清醒”和“四个把握”:

一是要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态势对工人文化宫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十七届六中全会将文化建设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文化强市、文化强企、增强发展软实力和支撑力将是工会组织推动职工文化建设,实现工会工作新跨越的重要工作内容,也是各级工会组织对工人文化宫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二是要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职工文化需求和职工文化消费发生深刻变化对工人文化宫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广大职工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同时也应看到,如何进一步增强优秀文化产品的有效供给,进一步组织职工群众积极参与、乐于参与的文化活动,进一步提供健康向上、形式多样的文化服务,是工会文化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三是要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国内思想领域多元、多样、多变对工人文化宫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当前,职工思想观念更加多样、创作文艺更加多元、文艺演出方式更加丰富。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贯穿到职工文艺活动等实际工作中去,如何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积极引导职工文化朝着健康方向发展,对职工文化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四是要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职工传统文化队伍结构、组织形式和创作方式,在新时期对工人文化宫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职工文艺创作主体的身份更加多样、文艺创作的组织形式更加灵活、文艺创作方式更加丰富。工人文化宫在加强职工文艺队伍建设和文艺创作引导方面、在创新活动方式和联络服务渠道方面,面临着新的课题和更高的要求。

二、解放思想,抓住机遇,乘势而上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工人文化宫应当有强烈的机遇和使命意识,勇挑重担,敢为人先,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当好职工文化建设的先锋,奋力打造职工文化工作的新亮点。

1、工人文化宫要抓住文化改革机遇,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上有新作为、新亮点。要不断创新服务形式、探索有效途径,通过开展一系列主题鲜明、影响广泛的文艺活动,大力宣传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巨大成就,充分展示本地文化的魅力,大力弘扬本地人民在发展经济建设中所形成的艰苦奋斗、勇于创新、开拓进取、顽强拼搏的精神,以艺术的方式引导职工群众满怀激情地投身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去,为“奋力赶超、率先崛起、建设小康社会”营造一个团结、和谐、向上的氛围。

2、工人文化宫要根据职工文化的特点,在文艺工作布局上有新作为和新亮点。联系自身实际,从当地政府在文化工作重大部署中,找准工作的结合点,从职工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中找准工作的切入点,从文艺事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中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善谋服务中心之事,善谋弘扬主旋律之事,善谋服务职工群众之事,提升职工群众文艺工作的效果和水平。加强与文联、文艺家协会、各艺术门类之间的联系,形成良好的协作态势,增强整体效应;进一步优化职工群众文化工作环境,促进工人文化宫事业更快更好发展。

3、工人文化宫要敢于突破传统观念,主动作为,在改革创新、履行职能上有新作为新亮点。文化宫工作必须在改革创新中充分发挥联络、协调、服务的职能。一是要突出的核心在“文”,抓创作、抓基础、抓繁荣,做职工群众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和创新者;二是要突出的关键在“协”,广泛联系社会各界的方方面面,求得帮助和支持;三是要突出的根本在“人”,抓人才,抓服务,为职工文艺爱好者提供成名成家的舞台;四是要突出的形象在“精”,出精品,出名品,树立健康向上的文化形象。

4、工人文化宫要在深入基层、服务职工上有新作为、新亮点。要始终坚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职工的原则,根植生活,扎根基层,与一线职工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积极探索并建立深入基层、服务职工的有效机制,积极投身于职工文化下乡和职工文化进社区的活动之中。扩大服务范围,提升服务水平,增强服务本领,使广大职工文化工作者心情舒畅的为职工服务,同心同德促繁荣。

三、推进职工文化发展的几点建议

工人文化宫是职工文化团体的代表,是工会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生力军。要实现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职工文化团队的作用不可低估。为更好地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推进职工文化团体健康发展,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建议全总、省总根据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出台工人文化宫改革发展的政策。鼓励职工文艺团体的发展,特别是职工文化体育协会的发展,要求各级工会必须成立职工文体协会,协调和组织工会文艺团体的演出活动,同时建立和完善工会文艺人才储备库。筛选政治素质强、群众基础好、艺术造诣高、热心公益事业的人担任职工文艺团体的倡导者和组织者,真正让职工文艺团体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

2、建议工会领导高度重视,加大对工人文化宫的扶持和资金投入。使其上规模、上档次、树品牌,不断发展壮大。同时积极引导职工文艺团体走上良性健康发展之路。

3、建议引进艺术人才,加快艺术人才培养。充分发挥职工文艺骨干的传帮带作用,大力培养复合型人才。

职工文化范文第10篇

要将这种精神财富和精神力量真正转化为广大职工群众的实际行动,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职工群众的创造活力和劳动热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集聚更多的正能量和新能量,让弘扬劳模精神常态化,职工文化是理想选择。

《现代企业文化》:请您谈谈职工文化形成的基础是什么?

乔东:职工文化是与企业文化相对应的一种文化形态。对于职工群众来讲,如果说企业文化是一种“要我做”的文化的话,职工文化则是一种“我要做”的文化。企业文化的主体是企业,“要我做”就是企业要求职工群众做,按照企业文化的要求去做。企业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以企业家为代表的管理者群体的价值理念和精神追求。

职工文化的主体是职工群众,“我要做”就是职工群众发自内心的主动去做事情,体现了职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职工文化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以劳模为代表的先进职工群体的价值追求和人生梦想。职工文化形成的基础是以劳模为代表的先进职工群体。

劳模是管理的核心要件。对于管理而言,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二者缺一不可。作为管理者,一流的管理水平可以造就一流的企业,譬如任正非、柳传志、张瑞敏、马云等。同时,作为被管理者的职工群众,一流的综合素质也可以成就一流的企业,比如王进喜、许振超、郭明义、巨晓林等。任正非、柳传志、张瑞敏、马云等都是杰出的企业家代表,企业家是管理的核心要件。而王进喜、许振超、郭明义、巨晓林等都是优秀的劳模代表,劳模也是管理的核心要件。劳模作为职工群众的杰出代表,是一个特殊的被管理者群体。因为他们不仅按照管理者的要求被动地履行被管理者的职责,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还以管理者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最大限度地激发自身潜能。他们不仅仅是为企业为老板而工作,更是为自己为体现自身的人生价值而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家和劳模都是管理不可或缺的核心要件。

劳模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人们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有很多不同的认识,有的认为是产品、有的认为是技术,有的认为是品牌,有的认为是服务,有的认为是企业形象等。但是,这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优秀的职工队伍。从这个意义上讲,优秀职工队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而劳模作为优秀职工的杰出代表,是当之无愧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劳模之所以能够在广大职工群众中脱颖而出,获得企业劳模、省市劳模乃至全国劳模等荣誉称号,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为企业发展、社会进步和国家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现代企业文化》:请您结合实例谈谈劳模身上的那些闪光点。

乔东:2013年,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指出,在革命战争年代,以“边区工人一面旗帜”赵占魁为代表的劳模群体,带动群众投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事业。新中国成立后,“铁人精神”成为激励各族人民意气风发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以“蓝领专家”孔祥瑞、“金牌工人”窦铁成、“知识工人”邓建军为代表的劳模群体,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国家和人民建立了杰出功勋。赵占魁、王进喜、孔祥瑞、窦铁成、邓建军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国家和民族的核心竞争力。他们不仅是企业职工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国职工的杰出代表。

劳模是企业宝贵的无形资源。劳模不仅仅是一个个鲜活的先进典型人物,也是一种身份和崇高荣誉,更是一种先进的文化符号,是企业宝贵的无形资源。比如,劳模可以指赵占魁、王进喜、孔祥瑞、窦铁成、邓建军等具体的人物,也可以指他们的共同身份和获得的荣誉,更代表了他们身上体现的一种先进的文化符号。这种文化符号与企业的其他文化符号一样,都是企业宝贵的无形资源。

劳模不仅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的物质价值,更积累了宝贵的精神价值。作为全国劳模,孔祥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过:“我既是孔祥瑞,又不是孔祥瑞。某种意义上,孔祥瑞是大家心目中知识型、技能型职工的代表,是大家学习的榜样,也是我学习的榜样,是我永远前进的动力。”孔祥瑞从一名只有初中文凭的码头工人,成长为有着180多项科技成果的“蓝领专家”和全国劳模,多次获得全国职工技术创新奖,为企业节约增效过亿元,2009年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2010年被评为全国十大高技能人才楷模。孔祥瑞已经成为企业的文化符号,是企业宝贵的无形资源,更是先进职工文化产生的源泉。

《现代企业文化》:您曾强调,职工文化的灵魂是劳模精神,请您详细谈谈。

乔东:企业文化的灵魂是企业家精神,职工文化的灵魂是劳模精神。企业家及其企业家精神体现了管理的水平,劳模及其劳模精神展示了职工的整体素质。一流的管理水平要发挥作用,必须有一流素质的职工队伍作为支撑。职工文化是职工队伍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劳模精神是职工文化的核心和灵魂。职工文化不等同于职工文体活动。职工文化是内容,职工文体活动是形式,形式要为内容服务。2014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2015年7月6日在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指出,很多活动有乐无教,缺乏思想性、教育性,形式主义突出,“吹拉弹唱、打球照相,办节办会,学习考察、观光疗养”成了其真实写照。因此,职工文体活动不能为了娱乐而娱乐,要以宣传先进职工文化尤其弘扬劳模精神作为主旋律。

劳模精神是奋斗目标。劳模精神既不是政治口号,也不是空洞的说教,更不是文字游戏,而是劳模群体为自己确立的奋斗目标。这些奋斗目标的实现最终成就了一个又一个杰出的劳模。振超精神就是全国劳模许振超为自己确立的奋斗目标,其主要内容包括:爱岗敬业、为国奉献的主人翁精神;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拼搏精神;与时俱进、争创一流的创新精神;团结协作、相互关爱的团队精神。主人翁精神就是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尽职尽责地干好本职工作;拼搏精神就是他为自己树立了“争就要争世界第一”的雄心壮志;创新精神就是要有大胆创新的勇气;团队精神就是他对于个人的“绝活”,从不保守。振超精神不仅成就了许振超的成功,也成为广大职工群众的奋斗目标。

劳模精神是动力源泉。劳模精神不仅是奋斗目标,还是实现奋斗目标的动力源泉。劳模群体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一个又一个不平凡的业绩,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们身上的劳模精神。铁人精神是铁人王进喜成功的动力源泉,也是大庆油田创造“世界石油开发史的奇迹”的根源。铁人精神主要包括:“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干工作要经得起子孙万代检查”“为革命练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科学求实精神;“甘愿为党和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埋头苦干的奉献精神等。铁人精神成就了铁人王进喜的光辉形象,也极大地激发了当时中国工人阶级的昂扬斗志,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

劳模精神是综合素质。劳模精神不仅反映了一个劳模的精神风貌,也反映了劳模群体的光辉形象,更反映了职工群众的综合素质。劳模精神是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也是提高职工群众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截止到2015年“五一”节,鞍钢集团公司累计诞生各级各类劳动模范6330人次。这与鞍钢集团公司劳模精神的代代相传是分不开的。在新中国第一代劳模、“老英雄”孟泰为基础形成的孟泰精神感召下,一批批劳模应运而生,职工群众综合素质随之大幅提升。“雷锋传人”郭明义每天提前2个小时上班,19年来累计献工超过1.5万个小时。李晏家、胡康振、范传昌等技术能手使出浑身解数推动技改,让老鞍钢持续焕发生机。有什么样的劳模精神,就有什么样素质的职工队伍。劳模精神深入鞍钢职工群众的骨髓,有效提升了职工群众的综合素质。

《现代企业文化》:为什么说弘扬劳模精神要常态化?那么如何弘扬常态化呢?

乔东:弘扬劳模精神不能仅满足于每年“五一”节前后两个月左右的时间,更不能仅走过场做表面文章。劳模精神不仅是企业的巨大精神财富,也是我国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每个重要历史时期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如今劳模的影响力远不如以前,劳模精神的感召力也有所下降,弘扬劳模精神的热情和动力更缺乏持续性。中国一流企业的打造离不开一流的技术、产品和服务,也离不开劳模似的先进职工队伍,更离不开具有巨大正能量和感召力的劳模精神。为此,弘扬劳模精神常态化势在必行。而职工文化让弘扬劳模精神常态化成为了可能,也提供了理想的路径。

劳模的选树、学习和引领要常态化。职工文化形成的基础是劳模,职工文化的灵魂是劳模精神,职工文化首先就要从劳模的选树、学习和引领职工群众的健康全面发展方面着手,这为弘扬劳模精神奠定了扎实基础。作为先进职工的杰出代表,劳模的选树必须做到“两高一低”。一高是对劳模的要求要高,二高是劳模的综合素质要高,一低是劳模一般要来自基层职工群众。劳模选树出来之后,要作为职工群众的学习榜样,学习劳模的先进事迹和先进思想及其先进业务技能。学习劳模的目的就是引领职工群众按照劳模的标准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以先进带后进,从而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劳模的选树、学习和引领的常态化不仅是确立职工文化的前提,也是劳模精神形成的源头。

职工文化的梳理、宣传和践行要常态化。以劳模为代表的先进职工群体一旦确定之后,就要从他们的成功经历和先进事迹中梳理先进的思想文化以及他们的人生追求和价值信念。作为职工文化的灵魂,劳模精神的梳理也是这样。除此之外,职工文化的核心内容理念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形象文化、精神文化等也要重点梳理,最终形成职工文化体系,制定出职工文化手册。然后,就要在职工群众中广泛宣传职工文化和践行职工文化,从而全面提升职工群众的综合素质。在宣传先进职工文化过程中,弘扬劳模精神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职工文化的梳理、宣传和践行的常态化为弘扬劳模精神提供了有利的机会。

上一篇:新农村规划范文 下一篇:新闻思想范文